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合集下载

第二章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对比分析

第二章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对比分析

第二章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对比分析第二章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对比分析2.1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员工培训对比分析2.1.1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员工培训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起步于1971年在新加波开设的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由于其经营思想领先,服务独具特色,很快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多次被评为全球最佳酒店管理集团,目前该酒店集团在亚洲拥有33家香格里拉酒店和5家商贸酒店。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每年将集团的营业收入的0.6%和分店营业收入的1.6%,投入到员工培训中,花费巨额的投资建立了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酒店员工制订了一整套职业发展蓝图,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一定的职位,根据该职位所要求的能力,集团设置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免费对员工进行培训。

此外各地的香格里拉酒店也会根据自身的发展实践特点和运营状况,设计一些特色培训课程。

香格里拉酒店培训提出了的ARMS培训理念,其中A是指可见性,即能够观察到学员们的行为;R是指相关性,即培训员工能够履行其工作职责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M是指可衡量性,即培训知识与技能及其效果能够被清晰的准确的量化;S是指具体性,即能够准备表达我们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所指的是哪一方面的行为。

在集团高度重视下,香格里拉酒店发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

通过与美国名校康奈尔大学合作,以其网络学院为平台,给酒店管理层员工通过在线远程学习的机会,提供了超过3000个机会,学员可以从57门课程中任选学习,完成课程任务,可以获得康奈尔大学网络学院的证书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成立了廊坊管理培训中心,该中心可以对外招生,除了培训酒店现有员工,也可以通过招生为酒店培养人才,这些人还有机会到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旗下的国内外酒店进行实习除了集团层面安排的培训项目,各地香格里拉酒店也按照自身的发展的特点,成立了自己的培训机构,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就设有一个香格里拉学院,提供包括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外语等培训项目。

2.1.2洲际酒店集团的员工培训洲际酒店集团创建于1946年,第一家酒店是巴西的。

浅析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

浅析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

浅析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摘要】酒店管理专业是我国高职院校中一个重点专业,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进行改进,但由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起步较晚,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取得卓越的成果。

相比之下,国外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对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促进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启示职业教育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比较而言,国外在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已经具有较为成功的典范,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学习和培训机制也相对较为完善,这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通过对国外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最早的人才培养是师徒培养模式,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活动的基础,劳动者的双手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机械生产,即使是这样,仍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来实现科学技术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师徒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大批量工人的培养需要,因此而产生了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学科本位、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酒店管理专业中,就形成了以瑞士的洛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得到全世界公认。

瑞士的洛桑模式来源于瑞士最著名的职业大学——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敬业是职业学校的灵魂”是洛桑学院培养人才的一个要诀。

洛桑学院在教师的聘任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具有经营酒店的经历;无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校长,都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否则将会面临被解聘的危机;洛桑学院的课程更新速度很快,并且经常聘请国际著名酒店的管理者来校演讲。

洛桑学院所坚持的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同时会将学生派往世界各地的酒店进行学习,他们更注重的是学生品行,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评价制度。

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国内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作者:张立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3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而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越来越被受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立了酒店管理这一专业,该专业的设立,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酒店人才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另外,培养酒店人才需要与我国当前市场发展方向相契合,将酒店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进行革新与发展。

虽然我国酒店管理的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完整的框架,但由于起步晚以及门槛高,导致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而,为了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国对外国相对成熟的酒店管理模式进行借鉴,促使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酒店管理;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与思考引言我国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进行职业教育,我国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但我国在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存在着困难,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因而我国为了能够完善和修正我国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借鉴。

本文通过对国外酒店管理较为成功的经验进行概述,将国内外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之间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我国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革的策略,促进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国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国外早期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徒模式为主,需要一个老师有针对性的带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了,因而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和科技的驱动下逐渐形成了以能力、学科为核心的培养模式[1]。

首先,瑞士的洛桑模式是全世界公认的比较严谨且优质的培养模式,其主要来源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洛桑学院在进行酒店管理教师的招聘方面具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教师本身必须要具有曾经经营酒店的经验,而且不论是在何岗位上,这个学校的教师都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另外将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融入到教学制度的方方面面中,另外还会派本校老师去往国外进行学习,将其他国家的酒店管理人才的优势学习过来,将其进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之中;另外,比较著名的教学模式还有澳大利亚被称为“培训包”培养模式。

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 差异,中国酒店管理模式注重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而欧美酒店管理模式注 重标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中,中国酒店应借鉴欧美酒店的经验,加强标准化和 专业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创新和调 整。
此外,中外酒店都应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通过优质服务和一流设施 来提升品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认可。
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酒店管理、餐 饮管理、客房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酒店财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课程。 此外,还应设置文化素质、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和视野。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加强 与酒店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实 际工作,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校企合作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探索不够系统等。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 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了解研 究现状和已有成果;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 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案例研究法对具有代表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进 行深入探讨。
两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本次演示旨在比较分析中外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国内外的 职业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一些共性,

对比国际国内酒店管培生计划提出建议

对比国际国内酒店管培生计划提出建议

对比国际国内酒店管培生计划提出建议篇一:酒店管培生计划是指专门针对酒店行业培养管理人才的计划。

国内外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发展情况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将从国内外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区别入手,提出建议。

一、国内外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区别1. 培养方向不同国内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酒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酒店行业的中坚力量。

国外的酒店管培生计划培养方向更加广泛,包括酒店行政经理、市场营销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等职位,同时也注重培养酒店行业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2. 课程设置不同国内酒店管培生计划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酒店运营和管理方面展开,如酒店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质量管理等。

国外的酒店管培生计划课程设置则更加广泛,包括商业管理、市场营销、领导力、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3. 就业渠道不同国内的酒店管培生计划毕业后通常会进入大型酒店集团、酒店行业知名企业等就业,也有一些酒店管培生计划会输送到国外酒店行业就业。

国外的酒店管培生计划毕业后通常会进入酒店行业知名企业、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就业,也有一些会选择在国外酒店行业就业。

二、建议1. 加强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国际化水平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国际化水平是提高酒店行业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国外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提高酒店行业人才的整体水平。

2. 加强酒店管培生计划的课程设置酒店管培生计划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广泛,包括商业管理、市场营销、领导力、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不同职位需求。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酒店行业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提高酒店行业人才的素质。

3. 建立有效的就业机制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就业机制应该更加完善,包括招聘渠道、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应该建立和完善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就业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同时提供专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酒店管培生计划的就业竞争力。

篇二:酒店管培生计划是酒店行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计划之一。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关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如何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怎样构建培养模式等,这些问题虽然之前都有所研究,但大多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对策和方法,本文了解了目前国内外酒店存在的培养模式,创新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现状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1、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 1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

在德国采取的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方式,双元分为向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向企业或机构等一些校外培训场所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

这种教育模式针对性较强、结合实际,但这种模式必须要联和当地的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培训,过于依赖企业的现状,容易造成培训过于专业化,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限制,而且也易于被本国的经济制约住。

在英国主要以CBET 模式进行教育。

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得公众当中任何阶段的人们都可加入到教育体系当中,这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风气,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各行各业国家级证书的认可。

1. 2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兴起了几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突出特点的主要有四种,一下分别对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介绍。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一模式更为注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际实践中,教师分配给学生一些科研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习,使得学生在积累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真正的研究一些实战性的课题,企业在这过程中承担着给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但实际过程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过于流于形式,学生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突出校企合作,但这一模式更具有实战性,从学生一进入学校起,企业就制定一套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待学生完成学业后直接步入企业进行工作,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在企业呆不了多久,就要违约辞去企业的工作,这就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对双方以后的发展不利。

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差异原因分析

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差异原因分析

2 政 策原 因
教育体制和教 育政策对酒 店管理专业教学 的发展水平有 着很大的影响 ,有前 瞻性 的教 育决 策对教育 的发展起着指 导
据课题 组调查研究 ,正是 由于得不到重视许多酒店专业学生
服务意识不 强 , 之所 以选择上酒店管理专业 的理 由 , 只是 因为 “ 不得 已” , 酒店行业 相对其他行业 比较好就业 , 门槛也低 , 所

要: 国外酒店管理 专业的人才培养 已历经 百年的发展 , 形成 了一套成熟的机制体 系, 而我 国酒店管理专业 由于
起 步较 晚, 与其还存在较 大差异 , 文章就是 寻找 差异存在 的原 因, 以期 对我 国酒店管理专业的人 才培养有促进作用。 关键祠 : 酒店管理 ; 人才培养 ; 差异
和促进作用 ,而落后 的制度则会制 约教 育的发展 和教 育质量 的提高。 高等旅游教育受着我 国教育政策的影 响 , 我国建国初 期在计 划经 济体制下 ,在很长 时间内高校并没有 开设旅游专
业 ,国家只设置 了一些接 待培训课 程来 满足旅游接待 服务 的
以一些酒店管理学生学 习不冷不热 , 缺乏热情 。 课题组认为这 种现象除了与学 生本 身的素质有关 以外 ,还跟文化基 因的影 响和对 职业前景 的认识不 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我 国社会 上部分人有 着轻视酒 店服务的心态 ,这种心态影响着人们 的 职业 观。 部分酒店管理者把基层员工 当消耗品 , 不保 障他们 的
长久利益 ;酒 店员工也不以 自己的酒店职业为荣 ,工作不尽 心, 不 尽责 ; 顾 客也觉得服 务员做什么都 是应该 的 , 不 太善于 鼓励服 务。 传统理念带来 了根源性的危害 , 导致高等院校酒店 管 理专业教 师不管 怎么教 , 教 的内容是什么 , 学生学习都缺乏

《2024年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范文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酒店业是全球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进行一次详尽的比较分析,以探究其各自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为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酒店管理模式1. 国有酒店管理模式国有酒店管理模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性。

在管理上,通常采用统一领导、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各级管理职责明确,能够保证酒店日常运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然而,国有酒店往往受到政府行政干预较多,灵活性不足,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

2. 民营酒店管理模式民营酒店管理模式以私营企业为主体,注重市场化运作和经济效益。

在管理上,民营酒店通常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然而,民营酒店在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三、国外酒店管理模式1. 欧美酒店管理模式欧美酒店管理模式以品牌化、标准化和连锁化为主要特点。

这些酒店集团通常拥有完善的品牌体系、管理标准和培训体系,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

同时,欧美酒店注重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日式酒店管理模式日式酒店管理模式注重细节和服务理念,追求精益求精。

在管理上,日式酒店强调团队合作和员工培训,能够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同时,日式酒店在设计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四、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1. 管理体制和机制国内酒店在管理体制上较为单一,以政府主导的国有酒店和市场化运作的民营酒店为主。

而国外酒店在管理体制上更为多样化,如欧美酒店的连锁化经营和日式酒店的精细化管理等。

在机制上,国外酒店更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员工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2. 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国内酒店在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民营酒店已经开始注重市场化和品牌化运作,但与国外知名酒店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国外酒店管理集团凭借他们强大的资本和管理经验占领了中国酒店业的高端市场,而我国的酒店业从1997年开始亏损。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外来的企业在中国能生存,而本土的企业却水土不服。

通过现象看本质,经营业绩只是一种表现,而真正的原因在于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的不同。

我们只有研究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合适的对策,改变在竞争中的地位。

我们研究西方的管理模式并不是要照办照抄,而是要师夷长计而治夷。

一、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内酒店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增长变化情况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0年到1988年可以称为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旅游饭店业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酒店数量从262家发展到1000家。

但是由于发展基数较小,所以每年增长包含的绝对量不大。

从经营来看,这个阶段正是处于短线制约时期,旅游饭店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各个方面都下了决心要大力发展旅游饭店。

同时也使各个方面看好这个市场时机。

在当时社会观念还非常保守的情况下,努力进入这个市场,在这一阶段总体来看瓶颈制约的因素有所缓解。

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的局面,全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的状况。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1年,称为波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市场大起大落,也使我国新兴的旅游饭店业第一次体会到市场残酷的滋味。

在这个阶段旅游饭店的增长速度显著下滑,整个市场从高峰骤然下滑市场的残酷性竞争的激烈性马上体现出来了。

酒店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打破了垄断经营的格局同时也培育了市场的竞争意识。

这一阶段也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竞争比较无序的的阶段。

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行为不断发生。

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到1996年,是起飞阶段。

这一阶段是旅游饭店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发展总体速度迅猛,以每年800家酒店,10万间客房的速度递增。

完全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并逐步培育了良好的竞争机制。

中外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

中外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

中外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中外酒店员工培训的比较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背景介绍、现状分析、问题探讨、目标阐述、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和结论建议等方面,全面阐述中外酒店员工培训的比较研究。

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随着酒店数量的不断增加,酒店员工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中外酒店在管理理念、培训体系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中外酒店员工培训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酒店员工培训在培训内容、方式和考核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酒店员工培训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实操技能为辅;而国外酒店员工培训则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技能,强调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国内酒店员工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而国外酒店员工培训方式则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国内酒店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国外酒店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培训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训时间较长,需要员工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语言沟通存在障碍,需要员工有良好的外语基础;文化差异较大,需要员工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外酒店员工培训的目标是相同的,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外酒店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存在一定差异。

培训内容方面:国内酒店员工培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国外酒店员工培训更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了国内酒店员工在应对实际工作场景时,往往缺乏实操技能和经验。

相比之下,国外酒店的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服务客人。

培训方式方面:国内酒店员工培训方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而国外酒店员工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例如,国外酒店会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法,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务技能。

培训考核方面:国内酒店员工培训考核相对简单,多以书面考试为主,而国外酒店员工培训考核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工作表现。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一直是各大酒店集团争相寻找的宝贵资源。

然而,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

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备受瞩目,值得借鉴。

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和实习。

在教育方面,英
国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拥有丰富的酒店管理课程和专业,如剑桥大学和牛津布鲁克斯大
学的酒店管理专业,帝国理工学院的旅游、酒店与事件管理硕士专业等。

这些课程和专业
都拥有严格的课程设置和质量控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方面,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让学生接受实践培训。

学生可以
通过在酒店实习来获得实践经验,并且英国的高级酒店的实习机会非常丰富。

例如温莎公
爵酒店和多特海德酒店等酒店都提供了高质量的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酒店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

除此之外,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各种培训课程的开发和推广,以
满足不同学生和从业人员的需要。

例如,英国的酒店和旅游学院提供了各种定制的培训课程,如领导力培训、酒店运营管理培训等,为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
培训选择。

总的来说,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严格的教育和课程质量
控制、丰富的实习机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培训课程等。

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
的酒店管理人才,为英国的酒店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酒店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针对这一需求,借鉴英国经验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被称为欧洲酒店管理的先锋。

以下将从课程设置与教育方法两个方面分析借鉴英国经验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设置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是根据酒店行业的需求设定的,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宿舍公司与酒店行业的联系。

在课程设置上,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相比,更加注重实践性课程。

其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两个部分。

1、实践课程在实践课程方面,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一学期实习+一学期课程”的模式。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高级酒店的实践培训,真正掌握行业的操作技能。

同时,他们还可以与当地酒店(或国际酒店)建立联系,将实践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理论课程在理论课程方面,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通过课堂教授、沟通交流、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实践课程之余,也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的分析能力。

二、教育方法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互动式教学,开拓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注重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1、互动式教学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和团队合作。

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更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

学生分享课堂经验,老师授课与互动,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沟通环境中快速成长,不仅仅是业务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其沟通交流的能力。

2、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英国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仅课堂上的探讨与分析,还需要学生从各种书籍、影片、音乐和艺术等方面接触到丰富的文化信息,开启自己的文化视野。

国内外豪华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

国内外豪华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

国内外豪华酒店员工培训比较研究作者:周翀燕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0期一、引言纵观国内的豪华酒店,虽然酒店管理者基本上都意识到了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酒店部门也花费了许多精力在培训工作上,但是效果却显得差强人意。

许多酒店的员工素质以及服务质量依旧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由于国内一些豪华酒店存在单体经营管理模式,因此相较于国外的连锁酒店集团,国内酒店员工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国内外豪华酒店员工培训比较分析(一)培训目标国外酒店培训的体系完善,目标鲜明。

它既能向整个培训计划来设定培训目标,也可以只针对其中某个阶段进行设定目标。

酒店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完成酒店内部所制定的培训证书课程,以确保酒店的服务标准。

而培训证书的内容也会根据酒店不同时期的运营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酒店培训的针对性强。

我国酒店的培训目标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意识阶段,目标比较简单,多数以短期目标为主,往往只是为了当前酒店的需要而设立的培训目标,缺乏长远性目标的建立。

(二)培训内容国外豪华酒店的员工培训重点在于提升员工自身素养,培养酒店优秀员工等方面。

为了使酒店员工培训的内容更加的专业化,国外豪华酒店聘请专业的酒店专家队伍,同时结合酒店实际运转状况来制定培训内容。

我国酒店很少有针对员工培训而专门创建的培训部门,一般酒店的员工培训工作都是由人力资源部承担。

人力资源部往往对员工培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无法科学性的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

往往培训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培训内容相对滞后,可行性低。

(三)资金投入国外酒店会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让员工进行学习,如希尔顿酒店为员工培训而设立的两大培训机构,在这里可以更完善的进行提升自我素养。

同时,国外酒店大多都有设置员工奖励机制,对在培训期间表现良好的员工就行资金奖励。

我国的酒店管理者大多只是把培训视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虽然也有专门的培训支出款项用于员工培训。

但大部分酒店管理者更注重培训为酒店带来的当前的利益,而把必须的培训资金投入当作酒店额外的支出,没有提供过多的支出款项,因此没有起到很好的培训帮助效果。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业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且充满活力的行业。

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对于改进和提高酒店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酒店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营销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酒店组织架构是酒店管理的基础。

在国内,常见的酒店组织架构通常呈现出比较传统的层级关系,由总经理、各个部门经理和员工组成。

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分工与协作,但也存在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酒店管理模式更加平平,并且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

酒店员工会参与到许多决策过程中,这种平等的沟通结构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酒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内的酒店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员工流动率高、培训投入不足等。

相比之下,国外的酒店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和培训,采取精英化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他们通常拥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以及较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忠诚度和专业素质。

服务质量管理是酒店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酒店在服务质量管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国内的酒店往往注重表面工作,比如礼仪和形象,在细节和服务态度上未能做到完全符合客户需求。

与之相比,国外酒店更加注重细节和个性化服务,追求卓越的服务质量。

他们注重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鼓励员工不断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

另外,国外酒店更加注重顾客反馈,通过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营销策略是酒店吸引客户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国内外酒店在营销策略上有所差异。

国内酒店常常以低价为吸引噱头,侧重于营销手段,比如打广告。

与之相反,国外酒店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

他们通过提供独特的酒店体验和高品质的服务,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另外,国外酒店还更加注重与旅行社和在线平台的合作,通过网络营销和推广吸引更多客户。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酒店业也逐渐走向全球化发展。

中外酒店管理模式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中外酒店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与特点。

首先,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差异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上。

中酒店管理模式注重以文化为核心,追求和谐、亲和的服务理念。

在管理方式上,中酒店注重家庭式管理,在保持高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的个体发展和团队合作。

而外酒店管理模式则更加注重市场化的经营手段和商业利益。

在管理方式上,外酒店更加强调效率、规范化的管理,注重员工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其次,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员工培训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酒店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服务水平。

中酒店也更加注重员工的待遇和福利,提供更多的福利和关怀,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而外酒店则更加注重员工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在酒店运营和营销方面,中外酒店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酒店更加注重服务的品质和客户满意度,追求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中酒店注重口碑传播和品牌效应,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客户的关注和忠诚度。

而外酒店则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和快速增长,注重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和渠道推广,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可以看出,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员工培训和管理以及酒店运营和营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中酒店注重文化和服务品质,在员工培训和发展上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团队合作。

而外酒店则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在员工管理和酒店运营上更加注重效率和规范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外酒店管理模式也在相互借鉴和融合之中,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中外酒店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了解这些差异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酒店行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孔繁嵩,程宗宇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8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的酒店行业也是如此。

酒店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酒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酒店不断提高的要求,促进酒店的发展,就需要注重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认识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特别是国内目前的酒店管理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促进国内酒店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本文对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人们的出行中还是聚会中,都会有一定的酒店需求。

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对酒店的需求,一定要注重酒店的发展。

而专业的人才无疑是促进酒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酒店可以得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国一定要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酒店人才的最关键途径。

而在我国目前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国外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为了促进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就要认识到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之处,从而通过这些不同之处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帮助我国找到更加好的借鉴方法来完善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模式,促进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研究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一)是帮助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才是促进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一个行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国内外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建设适合 本 国和行 业发展 的酒店 管理人 才培养模 式还 处于探 索阶段 。 我 国应借鉴 国内外 的成功经验 , 从 办学理 念 、 培养
目标 、 课程 结构 、 师 资队伍 、 教 学手段 、 办学形 式 、 经费 来源和 实 习酒店 选择 、 实 习效 果反 馈等 八 个要 素 , 完善优 化 并积
日本 的饭 店教 育始 于 1 9 3 5 年 创立 的东京 Y M C A国
【 作者 简 介】王 ̄( 1 9 8 9 — 0 7 ) , 辽宁新 民人 , 渤海 大学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 : 课程 与教 学论( 旅游) ;
谷 玉芬( 1 9 6 4 一 ) , 辽 宁锦 州人 , 渤 海 大 学教 授 。研 究 方 向 : 旅 游企业管理 、 旅 游教 育 。
学 院。 “ 康奈尔模 式 ” 实质是产 学研合作 模式 。 其教育 目标 是“ 为全 球培养 2 l 世纪接 待业 的领袖 ” 。 美 国 的饭 店教育
随着饭 店业 的快速发 展 ,全 世界 的饭店 职业经 理人 教育也 得到 相应的 发展 , 培养 出 了大批 高素 质 、 高能 力的 酒店专 业型人 才 。 瑞士、 美 国、 澳大利 亚 、 日本等 国家逐步

尽, 对 有关技 能 进行 了充 分分 解 和细 化 , 并 按 阶梯递 进 , 既有综 合素质 培养 , 也有 单项操 作技 能训练 , 每项技 能 的
考核 一 目了然 。学员 掌握 了某项 技能后 继续 进行下 一技
能 的学习 。
是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践 相结 合 ;二 是书本 知识 的讲授 与实 际操
国 内外酒 店职业 经理人 培 养模 式研 究综 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国内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而我国的酒店业能否想着规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还要依赖于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

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出的学生能否适应国际酒店业人才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和国外又不相同。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相比于国外的一些高等院校还有这一定的差距。

因此,通过目前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提过适合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特点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洛桑模式和康奈尔模式是国外很多高等院校常用的酒店管理人
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全球公认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

而成功运用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国外高等院校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向,首先都有着比较明确的办学理念,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这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会根据酒店行业的需求变化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今儿使学员的教育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不仅注重理论基础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很多优秀的国外学院不仅采用了产学研合作办学,还将课堂搬到了酒店,从而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

(二)国内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尚没有完善的培人才养模
式,就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比较顶尖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前者是从培养知识型
人才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过渡,采用的模块化和捆绑化教学也
具有一定特色,同时大量投入实验室和模拟酒店的建设,从
而完成实践教学。

而后者则开创了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校企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

但是总而言
之,与国外成熟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依然是有着
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将以国外的洛桑学院,康奈尔大学和国内的北武
汉长江工商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两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学院
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制度,培养方式上对国内外的
高等院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二、中外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1.国外瑞士洛桑学院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
国际接待业,尤其是世界一流的酒店,餐馆和连锁
酒店配有高层管理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目标是
“为全球培养21世纪招待业的领袖”。

2.国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外语
优势突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

而武汉长江
工商学院是培养适应星际酒店发展需要,能够在高
星级酒店等机构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比较
1.国外的两所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瑞士洛桑酒店管
理学院课程分六学期,其中有一学期是带薪实习。

学习的是基本技能,酒店管理理论,酒店管理操
作和当今酒店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核心课程包括
专业交流技巧,定量方法,酒店信息技术,市场
营销,前台理论实践等等。

针对学生能力本位设
计,应对未来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构建课程体
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同样以能力本位设计了以商
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分为必修,选修
和实践三类课程。

核心课程占总课程22%,酒店选
修课程占总课程72%。

核心课程有酒店概论,运营
管理,餐厅管理,战略管理等等。

课程量多,专
业课程结构合理,学生能很好地构建专业知识网。

2.国内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有
理论公共课,经济基础学科,专业基础。

酒店方
向课等几方面组成。

核心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
旅游心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管理学原理,旅
游市场营销,酒店前台管理等等。

武汉长江工商
学院的课程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导向。

以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学科,由公共课程,
专业基础课和实习4大模块组成。

核心课程包括
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学概
论,微观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礼仪学,旅
游心理学,导游英语等等约30门课。

(三)教学制度的比较
1.国外两所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袖地位并且经久不衰的根本
原因就是两所院校教学制度的先进性。

洛桑九段管
理学院和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采取教学制度
大概相同:学分制,本科生参与科研,跨学科的本
科教育制度。

国外的学分制是比较完全的学分制,
学生有较大的选择权,可以自主选择课时,时间,
教师,专业。

允许自主选修课程。

2.国内的两所院校采取的教学制度也大致相同,即部
分学分制,大学根据高考分数自主选择专业,入学
后学习内容,授课内容,学习实践以及进度等都是
学校安排,学习阶段不能自主地跨专业院系,更不
能跨学校。

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

(四)培养方式的比较
1.国外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
践教学和语言教学。

时间教学设有操作性的练习课,
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型的调查课。

学生不但要亲
手制作产品,还要分析质量,调查问题原因,提出
解决方法。

而康奈尔大学的校内酒店为学生提供不
同的实习机会,所有学生必须在酒店的某一部门工
作满800小时。

既可以在不同部门转换,也可以同
一部门由基层做到主管职位。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校生要按照
规定完成学时数的实习,撰写实践报告,此外,学
校在假期安排学生到星级单位实习,实习单位,实
习岗位都是由学校企业安排。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实
践教学阶段通常结合模拟,仿真,见习和实习内容。

专业实习在第三学年的暑假,实习单位由学院安排
或学生自主联系一般在市内三星级以上酒店实习。

三、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上相比于
国外高等院校几个方面的区别与不足:
1.从培养目标上看,两所国外院校的目标设置是高要求,高标
准,培养酒店行业的领袖,高层管理者。

而我国的培养目标是
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与高管,领袖相去甚远。

但是这与我国高
等教育发展也是相适应的,我们的酒店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
缓慢,重视程度依然不足。

因而存在差距也是必然的。

2.其次是从教学内容上看,国外的课程都是针对学生能力本位,
职业需要和行业最新问题而设置的,而国内高校课程设置多是
按照学期的逻辑顺序结构,忽略了教育和产业的联系,强调了
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但是重理论轻于实践,容
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3.再从教学制度上看,国外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具
有领袖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其教学制度的先进性,完全学分制可
以很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而国
内的教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不利于学生
自身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
提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最后。

培养方式上国外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强大,更多的是实践性的学习,而国内高校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没有得到很好
的整和而是自成体系,相互独立,先理论再实践,由于学生没
有感性的认识,容易造成理论知识的空泛,无法使学生掌握真
正的专业知识。

另外,实践周期太短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附:
内容国外国内
培养目标领袖,高层高级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必修,选修,实践理论,专业基础,实习
教学制度完全学分制部分学分制
培养方式重视实践环节先理论教学再实践教学
四、结论
总而言之,相较于国外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满足酒店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于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来说,想要进行更好的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晚上教学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办学方式来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课程体系,学分制度和实践环节和办学方式进行更为透彻的分析和改进。

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教学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