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三年中职
2023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一、导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制定统一的美术课程标准,我们希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全面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绘画和造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艺术创作。
三、课程内容1. 艺术史知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
2. 绘画技法:研究常见的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3. 雕塑技法:研究基础的雕塑技法,如塑土、石雕等,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4. 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研究如何进行艺术设计和创意表达。
5. 数字艺术:研究利用计算机和数字工具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在数字时代的艺术表现能力。
6. 艺术欣赏:鼓励学生观看和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学要求1.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操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艺术教学资源和环境,支持美术课程的开展。
五、评估要求1. 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注重对学生实际表现和创作作品的评价。
2. 评估应注重学生的过程和思考能力,不仅仅注重结果。
3. 评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评估过程。
以上是2023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请各位教师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素描(含线描)》课程标准(中职)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静物、风景、人物等不同题材的素描、线描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敏锐感知和表现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优秀素描、线描作品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4.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布教学通知、学习资源、作业要求等信息,方便学生及时获取信息。
二十、课程与社会实践
1.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美术活动,将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于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性质的艺术创作活动,如为慈善机构设计海报、为社区绘制壁画等。
3.与社区、文化机构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
3.定期检查教学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十九、教学支持与服务
1.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包括专业培训、教学研讨、教材和教具的配备等。
2.建立教师互助机制,促进教师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
3.设立学生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十五、课程调整与优化
1.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定期收集教师、学生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3.关注教育政策变化,及时将新政策、新要求融入课程教学。
十六、校企合作
4.素描、线描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XX学时,按照以下阶段进行教学:
《美术》 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4.0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园林美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园林美术》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之一,在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园林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园林绘画的基本思维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园林审美能力和园林绘画表现能力,能独立徒手完成一般园林景观的表现图。
为《园林美术》的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设计的总体思路本课程在内容确定上依照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
通过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我们突出了园林小品的手绘表现,增加了园林实景的现场写生和园林图案的教学,在实际的空间中观察表现对象,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
在教学过程,始终做到“教、学、做”三合一,综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拓展式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等方法,采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的教学中结合后续课程的特点,为园林设计图的表现打好基础。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要求,明确课程的任务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河北省以及国内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需求,以及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环境艺术设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技术应用型人才,《园林美术》课程的任务是使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园林绘画的基本思维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园林审美能力和园林绘画表现能力。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数字媒体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摄影技术》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数字媒体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素描、速写、色彩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数字媒体类相关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数字媒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数字媒体类专业所需的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设计能力为主线,系统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素描、速写、素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素描、速写、色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理解美术原理,了解结构绘画、审美构建的概念、意义,知晓其用途及方法。
2.了解素描的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法和素描技法,会结构素描的绘制、几何体结构写生及静物素描。
3.了解速写的基础知识,掌握速写技法,能进行人物速写、静物速写和风景速写。
4.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技法,会颜色的搭配应用以及水粉画写生。
《美术课》课程标准
《美术课》课程标准
美术课课程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美术课》的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估指标,以确保学生在美术研究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能
- 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
1. 基础绘画技能
- 线条和轮廓绘制
- 色彩的运用和混合
- 基本透视和构图技巧
2. 创意设计
- 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 图案设计和插画技巧
- 三维空间的表现与设计
3. 艺术史和文化
- 介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 探索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艺术风格- 分析艺术作品的意义和背景
4. 艺术鉴赏与评价
- 研究欣赏艺术作品的不同要素- 分析艺术作品的技术和表现形式- 探讨艺术品的主题和思想
评估指标
- 作品展示和评价
- 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 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
- 参观艺术展览和写作报告
结论
《美术课》的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和设计技能,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评估指标将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展示、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完成作业和项目以及参观艺术展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遵循本标准,学生将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达到一定的水平。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专业发展
持续学习
教师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更 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美术教 育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参与教研活动
教师需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 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 学水平。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可以获取各种美术教学资源,如视频教程、 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等。
数字艺术资源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数字艺术资源,如图片、视频、数字艺术品等, 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辅助材料。
在线交流与分享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获取他 人的评价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06 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
创造性
中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创 造力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性
中小学美术课程注重学生的实 践操作能力,通过绘画、手工 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
课程价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小学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 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审美 能力和创造力。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 品评价、口头表达、观察 记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和进步。
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 括艺术性、技术性、创意 性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明 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0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研究
教师需进行教学研究,探索美术教学 的规律和特点,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 支持和实践经验。
美术课程标准(三年中职)
美术课程标准(三年中职)
美术》课程标准
一、实践教学任务与性质
美术》课程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美术素质、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是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主要课程,侧重于学生技能技巧的培养。
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计划表
美术课程分为四个学期,包括查书法、简笔画、手工制作、美术字设计、色彩画和素描。
其中,第一学期为16周,第二
至四学期为18周,第五至六学期为实训。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和示范动作、分解和演示、课堂练。
作业环节以实践训练为标准,旨在通过练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五、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美术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际绘写技能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练和参加实践活动,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美术二、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担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完成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任务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重在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
1.2设计思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结合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根据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认知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选取符合岗位需要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
使学生掌握美术绘画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掌握具幼儿绘画基本教学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计为两大项目四个模块:项目一:绘画模块1、造型训练模块2、色彩训练项目二:设计与工艺模块1、图案设计模块2、工艺制作2、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绘画》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的能力等。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
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其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提高艺术素养。
中职艺术课程标准
中职艺术课程标准
中职艺术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性质与任务:艺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包含音乐、美术、舞蹈、设计、工艺、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相关课程相衔接,具有思想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
2、课程目标: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公共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艺术感知、审美鉴赏、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与传承。
通过艺术学习与实践,学生能进一步积累艺术知识、技能和方法,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语言;能主动结合艺术知识、生活经验等,运用比较、联想和想象等方法,感受艺术特点与风格,体验艺术情感,熟悉艺术表达和艺术形象,增强感性认识,把握艺术内涵,获得艺术理解,丰富艺术经验。
4、课程实施:教学要求、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等。
中职《美术》课程标准
中职《美术》课程标准目标本文档旨在确立中职《美术》课程的标准,以促进学生在美术领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课程简介《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美学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研究和实践,学生将了解不同的绘画技巧、形式和风格,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能够感知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创意。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4. 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使其能够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评论和分析。
5. 培养学生的艺术批判能力,使其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技术水平和创作意图,并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
课程内容1. 艺术基础知识:学生将研究艺术史、艺术理论和基本美术概念,以及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绘画技法:学生将研究不同的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并进行实践和创作。
3. 艺术创作:学生将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如静物绘画、风景绘画、人物肖像等,以培养其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艺术鉴赏:学生将研究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以提高其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
5. 艺术评论:学生将研究艺术评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进行艺术作品的批评和分析。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艺术知识和技巧,并进行示范和讲解。
2. 实践训练:学生将进行各种绘画实践和艺术创作,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小组讨论: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艺术作品和观点。
4. 课外活动:学生将参加艺术展览、实地考察等活动,扩展其艺术视野和认识。
评估方法1. 考试:通过书面考试评估学生对艺术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2. 作品展示:学生将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接受评委和同学的评估和反馈。
3.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美术欣赏(中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具体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教学对象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
2.学分与学时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共34课时。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单元导读、情景感悟、知识探究、活动体验、知识拓展,正文中有大量精美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程属于一门必修的公共课。
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公共素质课,是学校进行美育,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丰富的世界优秀美术作品,从而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而使自身的情感、人格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此部分内容详见(教学参考内容)6.建议教学安排本教材一共34课时,包括34节理论课。
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内容简介课时安排1 中国绘画艺术赏析中国古代绘画、中国近现代绘画 42 中国雕塑艺术赏析中国古代雕塑、中国近现代雕塑 43 中国建筑、园林艺术赏析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园林艺术 44 4 中国工艺艺术赏析中国工艺艺术概况、中国工艺艺术名作5 外国绘画艺术赏析外国古代绘画、外国近现代绘画 66 外国雕塑艺术赏析外国古代雕塑、外国近现代雕塑 47 外国建筑艺术赏析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外国现代建筑4艺术4 8 外国艺术设计赏析外国现代艺术设计、外国后现代艺术设计。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
2023年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整理】一、课程目标美术教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1. 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美的情感和美的创造。
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欣赏和理解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美的情感和美的创造。
2.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3. 人文素养:认识并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认识并理解美术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内容2023年的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感知能力。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素描、色彩、构成等基础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感知能力。
2. 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各种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各种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美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美术创作:鼓励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艺术文化认知:通过研究和研究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文化认知:通过学习和研究艺术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1.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结果。
2. 综合性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审美鉴赏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的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人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位等方面,具有其他专业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陶冶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品位。
(二)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美术创作与欣赏是一种情感表达活动,在创作与欣赏的表达过程中,来抒发个人的情感。
美术创作强调想象力与创造力,作品的独特性与独创性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美术创作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会起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抒发个人情感,获得个性发展。
(三)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美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
因此,技能技巧的学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由于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与美术专业院校所要求的技能技巧不同。
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是尽量广一些,浅一些,主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艺。
本课程开设的绘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等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欣赏中外经典艺术的作品时,掌握必备的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一)掌握简笔画、设计与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在艺术实践中,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艺术作品,美化生活与环境。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涵盖美术基础理论、绘画技能、手工制作、美术欣赏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幼儿美术教育所需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掌握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 培养学生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感,提高其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三、课程内容1. 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幼儿绘画的特点和指导方法、幼儿手工制作的特点和指导方法等。
2. 绘画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能,以及适合幼儿的绘画题材和教学方法。
3. 手工制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纸工、泥工、布艺等基本手工技能,以及适合幼儿的手工制作题材和教学方法。
4. 美术欣赏和评述,包括中外著名美术作品欣赏、幼儿作品评述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四、课程实施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课程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保证其能够理解和掌握。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比赛和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五、课程评价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实践活动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2.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其在实践活动和艺术比赛中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
美术教案课程标准
美术教案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欣赏各种美术作品,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培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三、课程内容1、绘画基础:学生将学习素描、色彩、构图等绘画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雕塑与陶艺:学生将学习雕塑和陶艺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建筑与环境设计:学生将学习建筑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空间、比例、材料等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4、美术鉴赏:学生将学习如何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5、美术评价: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价美术作品,掌握基本的艺术批评方法。
6、地方特色美术:学生将了解地方特色美术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特点,加深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讨论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评价、考试评价、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4、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机会。
5、教师专业素养:美术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6、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美术学习中来。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美术•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
•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会从外观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了解物品的特点,能针对某件物品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进行装饰和美化,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体验传统工艺,学习制作工艺品,知道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
•能积极参与班级或小组开展的美术与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造型游戏活动,初步形成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第二学段(3~5年级)美术•能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欣赏、评述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魅力。
•能运用传统或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学会以视觉形象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了解"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为班级、学校的活动设计物品,体会设计能改善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能¾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制作传统工艺品,学习工艺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能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科技相融合,探究各种问题,提高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第三学段(6~7年级)美术•能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欣赏、评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领略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养成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能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习得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创作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提升创意表达能力。
•能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原则,对学校或社区进行环境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能¾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或创作工艺品,体会传统工艺“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能结合校园现实生活创编校园微电影,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增强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图案》课程标准
工艺美术专业《图案》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是从事客户接待、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与制作、装裱包装、创意策划等辅助设计人员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图案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
使学生掌握客户接待、产品设计、产品制作、装裱包装、室内设计、创意策划等工作任务的图案知识要点及运用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图案在工艺美术专业各个岗位工作中的基本运用状况,系统掌握图案的基本知识,可以独立完成图案设计的技能操作,为成为客户接待、产品设计、产品制作、装裱包装、室内设计、创意策划等辅助设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有:《构成基础》、《设计色彩》、《设计素描》等。
应与《photoshop》、《Corel DRAW》、《策划与营销》同时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图案设计技能。
(二)设计思路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应以教育部发布的本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室设计成与企业工作岗位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从而实现实作室与教室合一;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改革传统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实现学徒与学生合一;与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兼任实训教师,将企业工作岗位的实用技能教给学生,实现师傅与教师合一;用设计生产或加工成品等来推进实训课教学,以师带徒,以徒学技,与市场衔接,把作品设计变产品制作,既锻炼学生操作技能,又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产品与作品合一;在实训教学中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力争把实习实训放在全真环境中,进行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实现模拟与全真合一。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
《美术基础》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在读生,学制三年二、适用专业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造型和色彩搭配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对绘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本课程是依据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美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克服素描缺少三面五调,色彩绘画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脏、粉、灰、花、生、变色”等问题,从而能够熟练地掌握静物组合素描、水粉色彩的作品绘画。
(二)知识目标掌握素描理论基础、几何体素描基础、静物素描基础、色彩静物素描基础等知识;(三)技能目标在实践操作上学生能掌握绘画的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眼、脑、手三者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四)素质养成目标通过美术基础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证书目标美术基础证五、参考学时与学分(一)学时:180学时(二)学分:10学分六、设计思路《美术基础》课程内容是依据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参照美术基础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美术基础考证等级标准、兼顾企业岗位就业群需要;并通过解析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得。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课时分配表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掌握素描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操作上学生能掌握绘画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对线条、透视、三大面、五大调子、构图等理解和使用能力。
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掌握几何体素描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几何体素描的理解和绘画能力。
实践24一体化了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掌握静物素描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静物素描的理解和绘画能力。
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中职)
《美术欣赏》课程标准课程信息:《美术欣赏》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属限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美术涵盖的范畴、美术的分类、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
通过鉴赏美术术作品、学习美术理论、参加美术活动等教学实践,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美术的职业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美术作品为线索,让学生以欣赏为主。
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鉴赏美术的有关知识和技巧。
通过鉴赏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欣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创作作品中培养创新意识,在体验中感悟美好情感,深化学习内容。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16节。
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作品种类鉴赏能力的基本要求;掌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要求,掌握学习本教材的目的;3.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4.3 考核建议(1)实训室多媒体教室(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案例法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如同亲临现场,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培养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所学课程内容,运用实际案例,由教师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然后让学生参与,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对所给的案例材料进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学会从现象中抽出本质,提高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程标准
一、实践教学任务、性质
本课程是职业技能课程,是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
二、实践教学目的、要求
该课程在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主要课程;该课程是侧重于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适应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及计划表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一)课堂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教师讲授、示范动作5分钟
2、分解、演示20分钟
3、课堂练习20分钟
(二)作业环节
作业以实践训练要求为标准,旨在通过练习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同时开展课堂演练和指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巩固。
五、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美术》课程与《书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课程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对幼儿认识事物特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认识美术教学活动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美术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美术课,掌握好美术技巧和方法,对美术有教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上好美术课。
实践教学中通过讲授法、演示法与
练习法相结合,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练习,多参加一些实践,如:实习,上校内实训课时多上讲台进行讲授等,为培养职业能力服务。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践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际绘写技能进行考核。
实践课的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作业、测试、提问、课内实验等)占30%,期末成绩占70%。
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专业技能较强的课程应加大并确定技能考核的比例。
七、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
参考书
郑军编《字体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黄今声编《色彩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陈小珩编《美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王中州编《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