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小于等于练习题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7课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
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7课时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一课一练北师大版一、圈一圈,填一填。
比(多,少),比(多,少),比(多,少),二、填一填。
4 3 89 6 33 4 6 6 5 4三、看图比一比,填一填。
四、按要求分一分。
4 8 056 37 9 2第7课时一、少4<6 多6>4 多5>3 少3<5二、><><=>三、4<5 6>3四、4、0、5、3、2、8、7、9附送:2019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北师大版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数出个数在10个以内的物体或人,在编写上主要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结合有趣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分层次设计,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在数数的活动中,引入书写的活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为后面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1~10各数的认识和书写、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的认识与书写。
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4~6页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重点:理解数的意义,能正确、有序地数数,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顺序。
难点: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课件、数字卡片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座美丽的小山村,你们想去吗?(想去)乡村的早晨真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材“快乐的家园”情境图,并板书课题:快乐的家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先和同桌轻声说一说吧。
1.认识“1”。
师:老师刚才看到小朋友们和同桌交流得都很积极,谁能和大家说说“1”表示什么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一个太阳、一个农民、一条小船、一个小朋友、一只小狗、一座房子、一棵树、一筐萝卜、一个萝卜、一群鸭子、一条小路、一条河、一棵小草……)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原来“1”这么神奇,它可以表示一个太阳、一个萝卜这样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筐萝卜、一群鸭子这样的一群物体;可以表示一座房子、一棵树、一条河这样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萝卜、一棵小草这样很小的物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小于等于 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附加题单独20分)同学们,一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我会填(本题共10分,每题2分)1、小红用直尺测量橡皮如下图:小红的橡皮长()厘米。
2、我知道对与错。
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2、17前面第一个数是18。
()3、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差是0。
()4、从前面数小红排第3,从后面数排第8,这一队有12人。
()3、你会填吗?4、看图填数。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7 ()+6=6 ()+3=10 ()+()=9二、我会算(本题共20分,每题5分)1、接着画一画,算一算吧。
2、看图列算式。
3、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
4、看图列式。
三、我会比(本题共10分,每题5分)1、在○里填上“>”、“<”或“=”。
8+5 ○ 12 7+9 ○ 17 6+8 ○ 6+9 9+4 ○ 13 8+8 ○ 18 9+7 ○ 10+6 6+9 ○ 16 4+8 ○ 14 9+5 ○ 9+9 2、在○里填<、>或=10○8 6○6 8○6+1 4-4○05+4○10 10-3○8 7-3○2+3 6+3○7+3四、选一选(本题共10分,每题5分)1、在多的后面打“√”。
2、大的人民币的面值是()。
1角 B、1元 C、 100元五、对与错(本题共5分,每题2.5分)1、判断题(对的大“√”,错的大“×”)1、最小人民币币值是角。
()2、43分是4角3分。
()3、54元减去26元是80元。
()4、32分加上28分是6角。
()5、最大人民币币值是10元。
()2、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90个一和9个十同样多。
( )2.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1。
( )3.八十五写作805。
( )4.4个十8个一组成的数是48。
【小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小于等于练习题供参考
和 一共( )个。( )○( )=( )
4.
有( )条, 有( )个。( )>( )
比 ( )( )个。( )○( )=( )
比 ( )( )个。( )○( )=( )
和 一共( )个。( )○( )=( )
5.
有( )个, 有( )个。( )<( )
比 ( )( )个。( )○( )=( )
5比8( )( ),( )<( ),( )○( )=( )。
6比3( )( ),( )>( ),( )○( )=( )。
三.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 少( )只。( )○( )=( )
和 一共()只。( )○( )=( )
2.
有( )个, 有( )个。( )>( )
比 ( )( )个。( )○( )=( )
比 ( )( )个。( )○( )=( )
和 一共( )个。( )○( )=( )
3.
有( )个, 有( )个。( )<( )
比 ( )( )个。( )○( )=( )
比 ( )( )个。( )○( )=( )
和 一共( )个。( )○( )=( )
8.
有( )只, 有( )个。( )<( )。
比 ( )( )个。( )○( )=( )
比 ( )( )个。( )○( )=( )
和 一共( )个。( )○( )=( )
二.比较大小
7比5多( ),( )>( ),( )○( )=( )。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数学题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数学题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的数学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比较数字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32和78
解答:因为32小于78,所以32小于78。
比较数字与0的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与0的大小:45,0,12,89
解答:因为45大于0,12大于0,89大于0,所以这些数字都大于0。
比较数量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量的大小:5只苹果和10只橘子。
解答:因为5小于10,所以5只苹果小于10只橘子。
比较时间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时间的大小:4时和16时。
解答:因为4时小于16时,所以4时小于16时。
比较数字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67和93
解答:因为67小于93,所以67小于93。
比较数字与0的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与0的大小:-5,0,12,-34 解答:-5和-34都小于0,而12大于0。
比较数量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量的大小:5个苹果和8个香蕉。
解答:因为5小于8,所以5个苹果小于8个香蕉。
比较长度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长度的大小:2米和3厘米。
解答: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所以2米等于200厘米,因此2米大于3厘米。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比大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了数值的大小关系。
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比大小训练题是培养学生对数值大小关系的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的例子。
1. 比较大小给出两个数字,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① 9 和 5,哪个数字更大?② 3 和 3,哪个数字更小?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值的认识。
2. 填空比大小在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数字,使得等式成立。
例如:① 9 > 5 + □② 7 - □ < 3这种训练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等式中的大小关系,填入正确的数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值大小的理解。
3. 数量比较给出两组物品,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数量。
例如:①有 5 个苹果和 3 个橙子,哪一组水果更多?②有 2 条鱼和 2 条蛇,哪一组动物数量相等?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将数量抽象为数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加深对数量的认识。
4. 指示物体的大小给出一组物体的图片,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有苹果、梨子、香蕉,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有小猫、中猫、大猫,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这种训练题通过视觉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关系,并将其抽象为数值的大小关系。
5. 数值排序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 4、2、6、1,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 9、5、7、3,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值排序能力。
通过以上的比大小训练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数值的大小关系,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生活中,比大小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比大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值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3《大于 小于和等于》1_北京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大于小于和等于》北京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 浙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大于、小于等于一、单选题.“○”,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 . -.和相邻的两个数是()。
. 和 . 和 . 和.“-”,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 . +.“-”,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有三个国家,其森林的面积分别为:国,国,国,那么这三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的大小顺序为( ). >> . << . >> . 无法判断二、判断题.判断对错从到这些数中,排在前面的数总比后面的大.比大.每人一顶帽子,不够。
.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判断对错)三、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或“”.()().填上“=”或“≈”。
万万万万亿万.填“>”、“<”或“=”。
++.在横线上填上“>”、“<”或“”..找一找。
在和之间的数有。
与最接近的数是。
比大的数有。
四、计算题.在里填上“>”“<”或“”。
÷ ÷ ÷ ÷ ÷÷ ÷ ÷ ÷ ÷ ÷五、解答题.小明平均每分打个字,打字分,他能打完个字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①②六、综合题.分一分,填一填。
()()七、应用题.书法小组有人,绘画小组的人数比书法小组少一些。
绘画小组可能有多少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解析】【解答】因为的十位是, 的十位, <, 所以<, 选.【分析】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大的那个数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大的那个数大。
.【答案】【解析】【解答】和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故选:【分析】前面的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即可解答。
.【答案】【解析】【解答】因为-, <, 所以-<, 选.【分析】要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答案】【解析】【解答】因为-, , 所以-=, 选.【分析】要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答案】【解析】【解答】只有森林覆盖面积,不知道三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无法计算森林覆盖率,也就无法确定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故答案为:【分析】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面积÷国土总面积,国土总面积不确定,就无法计算森林覆盖率;由此判断并选择即可.二、判断题.【答案】错误【解析】.【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十位上是十位上是﹥所以这道题是错的。
一年级上册每日一练数学题
一年级上册每日一练数学题一、练习题1. 比较大小3〇57〇64〇49〇102〇01〇1题目解析:对于“3〇5”,3比5小,所以应该填“<”。
“7〇6”,7比6大,填“>”。
“4〇4”,4和4是相等的,填“=”。
“9〇10”,9小于10,填“<”。
“2〇0”,2大于0,填“>”。
“1〇1”,两个1相等,填“=”。
2. 数的组成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7可以分成()和()。
(写出一种分法即可)()个一和()个十组成12。
题目解析:5是由0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因为5不满十,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5。
7可以分成3和4(答案不唯一),只要两个数相加等于7就可以。
2个一和1个十组成12,1个十是10,2个一是2,10 + 2=12。
3. 计算1+3 =2+5 =4 1 =5 3 =0+6 =3+3 =题目解析:1+3,1往后数3个数,1、2、3、4,所以1 + 3 = 4。
2+5,先数2,再往后数5个数,3、4、5、6、7,所以2+5 = 7。
4 1,4往前数1个数是3,所以4 1 = 3。
5 3,5往前数3个数,4、3、2,所以5 3 = 2。
0+6,0加任何数都等于那个数本身,所以0+6 = 6。
3+3,3往后数3个数,4、5、6,所以3+3 = 6。
4. 认识图形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体?(在长方体图形下面打√)下面哪些图形是正方体?(在正方体图形下面打△)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在圆柱图形下面打〇)下面哪些图形是球?(在球图形下面打×)(这里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简易图供学生辨别)题目解析: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球是一个曲面图形,从任何方向看都是一个圆。
5. 按顺序填数(),3,4,(),6,()。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