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1-4题20分)1.(6.00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分析】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1)化作春泥更护花;(2)从今若许闲乘月(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重点字:缤);【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
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2.(4.00分)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春风吹拂chuīfú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chéngyíng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镇静(zhèn jìng)。
(4)我们要谦虚(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春风吹拂( )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 )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zhèn jìng)。
(4)我们要(qin x)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答:(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城市白天夜间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
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屈原:战国楚国诗人。
以:在。
舟楫:泛指船只。
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
角黍:即粽子.黄琬:人名。
琼:人名,即黄琼。
太尉:官职名。
诏:召见。
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谓之竞渡谓:(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3)从夕达旦旦:(4)是为大雨之兆是: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2)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答案】 (1). (1)化作春泥更护花 (2).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 (3)芳草鲜美(4). 落英缤纷 (5). 皆若空游无所依 (6). 影布石上【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闲”“缤”“依”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2.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春风吹拂..(______)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______)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___(zhèn jìng)。
(4)我们要______(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答案】 (1). ⑴chuī fú (2). ⑵chéng yíng (3). ⑶镇静 (4). ⑷谦虚【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2018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3、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分)答:第二部分(5-20题 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柱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3分)答:二、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7-11题。
(14分)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
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
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
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⑾。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⑿麻炬⒀,从夕达旦,时或昏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闻有异书,必往祈⒁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
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
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⒂。
’是为大雨之兆⒃。
”后果然。
①屈原:战国楚诗人。
②以:在。
③舟楫:泛指船只。
④拯:从水中就出淹溺的人。
⑤角黍:即粽子。
⑥黄琬:人名。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6题 24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公正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Wēi xiào shì wēn xīn de yǔ yán2<1),化作春泥更护花。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潭西南而望,,。
AtL3LxOY7T<4),吞长江,浩浩汤汤,。
AtL3LxOY7T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tL3LxOY7T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AtL3LxOY7T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3分)“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
“离开学校倒也好。
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
”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 阅读专项训练 记叙文
记叙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4分)父亲的车技林之云①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
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
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
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
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倒插门儿。
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
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
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
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
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
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
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
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
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
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⑨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
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
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
精品解析: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___《己亥杂诗》)2)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___《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___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小石潭之景……描写出桃花林之景;___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答案】(1)化作春泥更护花 (2)从今若___乘月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解析】这是一道默写古诗文的题目。
在默写时,首先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根据记忆填写。
注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春风吹拂(______)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______)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___(zhèn jìng)。
4)我们要______(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答案】(1)chuī fú (2)chéng yí (3)镇静 (4)谦虚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研究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研究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1) 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 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图片一:大地→ 大道;图片二:山水→ 山川。
2018河北语文中考题及答案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1-4题 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___ 。
(龚自珍(《己亥杂诗》)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描写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许 头,,日光下澈,”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 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 (1)春风吹拂()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 _____ (zh e n j l ng )。
(4)我们要 (qi G nx U )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1)图片一、图片二中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答:改为 改为(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毛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 的主要信息。
(4分)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城市白天 夜间天气现象风向风力 最高气温天气现象 风向风力 最低气温石家庄 雷阵雨 北风3-4级 22 ℃ 小雨 北风<3级 12℃ 唐山 阴 东风3-4级23 ℃阵雨 北风3-4级 11 ℃ 廊坊 阴 东北风3-4级 25 ℃ 小雨 北风<3级 12℃ 沧州 阴 东北风3-4级 22 ℃ 小雨 北风3-4级 12℃ 衡水 阴 北风3-4级 24 ℃ 阵雨 北风3-4级 13℃ 邢台阴北风<3级23 ℃阵雨北风3-4级13℃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忠报国 誓死如归图片一 图片二 品读国学精神图片三道路施工带来不便 、望大家敬请原谅图片四勤检节约 敬业奉献第二部分(5-20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着诗,回答5-6题。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三记叙文阅读20181012160
三、记叙文阅读第19讲概括内容,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一、(2019·预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那走过路的鞋子①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
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
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
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②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
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
告别虎头鞋后,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
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
直到我当兵之前……③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
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
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
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
”④“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
⑤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人家管穿鞋。
”⑥“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
”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
⑦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
⑧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
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
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
⑨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他鞋。
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
⑩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部分(1-4题20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 给画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春风吹拂()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________(zhèn jìng)。
(4)我们要________(qiān 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 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第二部分(5-20题50分)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4分)父亲的车技林之云①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
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
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
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
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倒插门儿。
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
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
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
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
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
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
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
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
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
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⑨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
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
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
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
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
⑩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
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
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 ,捂向头顶。
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
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
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地轻笑几声。
⑪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⑫妹妹比我小5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
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
⑬那时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37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
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
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
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⑭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⑮我知道,我的父亲肯定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但他的车技,或许是全世界最少见的。
每一次,当我随着他的身子腾空时,都会有一种飞的感觉。
(选自《齐鲁晚报》2017.11.9)1.请对第③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
(2)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
3.文章第⑨段写到:“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
”请展开想象,写出“我”看到的美丽景色。
(4分)4.第⑩段中“那次历险”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5.请简析第⑮段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一、1. (3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诞生”一词赋予新自行车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人对新自行车的期待之情。
2. (4分)(1)“回放”一词准确简洁地强调了下车的动作是上车动的重复。
(2)“惊诧”一词准确描绘出父亲对我历险的惊讶和担心。
3. (4分)碧绿的田野、深绿的树木、嫩绿的禾苗,水牛,在绿色的世界里悠闲自在地吃着草;小鸟在绿色的丛林中快活地翱翔……4. (3分)一次,我站在自行车上,风吹落了我的帽子,我急忙伸手捂向头顶,在父亲的惊诧声中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
5. (4分)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总结全文内容;内容上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对父亲、对父亲的车技,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4分)父母也会撒娇乔凯凯①给母亲打电话,似乎感觉母亲的嗓音有些异样,一问才知道母亲感冒了,而且有一段时间了。
提早下班回去看母亲,母亲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走,我陪你去医院开点儿药。
”我伸手去拉母亲。
母亲摇摇头说:“我不想吃药,你爸给我买了药,太苦了。
”“良药苦口嘛!不苦怎么能有效?”我拿起一包药递给母亲。
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②吃个药怎么这么麻烦?有病不吃药能好吗?我有点急了,年纪大了还不重视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怎么越老越像孩子了呢!想到“孩子”这两个字,正欲发火的我突然愣住了,也在瞬间释然——母亲现在的表现可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吗?她是在对我撒娇呀!③想到此,我在母亲身边坐下,笑着说:“吃了药才能好呀,这样就有力气跳广场舞了,咱加把劲儿,争取夺得广场舞皇后的称号,让我爸有点危机感。
”看到母亲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继续说:“来,我帮你倒杯水,赶快好起来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欢你做的饭菜了。
”母亲点点头,接过药吃了下去。
我不知道那药是不是真的很苦,我只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
④有一次父亲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在家休养。
想着父亲已经痊愈,再加上我工作忙,直到半个多月后才来到父母家。
一见面,父亲就跟我说:“我的伤口还是疼。
”我顿时紧张起来,难道伤口发炎了?没愈合好?父亲掀起衣服给我看他的伤口,伤口愈合得很好,连针眼都快看不见了。
“恢复得很好,没事。
”放下心的我松了口气说。
⑤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又跟我说:“伤口有时还是会疼,不会有什么事情吧?”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我爸这是怎么回事,没事老盼着自己有问题干吗!”一转身,我悄悄对着母亲抱怨。
“越老越矫情,别理他。
”母亲笑了笑说,“不过,你爸说他很享受你紧张地帮他查看伤口时的样子。
”⑥母亲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
父亲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父亲喊过一次痛。
记得有次父亲带我和哥哥上山玩,哥哥因为调皮,差点从山坡上滚下去,父亲及时拉住了哥哥,自己却扭伤了脚。
等到家时,父亲的脚面已经肿得很高了。
我和哥哥都很内疚,父亲却说一点都不疼,还笑着逗我们玩。
而现在父亲却在我面前“示弱”,这不是另一种撒娇吗?他是想得到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呀!⑦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会撒娇的孩子。
当儿女一天天长大,臂膀变得坚强,能够为自己甚至为家人遮风挡雨时,父母心里潜藏的孩子似的天性就会激发出来,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你。
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已经成为他们最信赖的依靠,他们也深信,你会像他们爱你那样爱他们。
他们愿意在你面前撒娇,是想得到你的体贴、关爱和安慰,正如你小时候赖在父母怀里撒娇,毫不设防地把自己的肚皮坦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知道,父母会给予你最周全的保护。
⑧现在,该我们给父母以保护了,你准备好了吗?(选自《辽沈晚报》2017.11.4)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本来好好的母亲却似乎一下子眼泪汪汪....了:“这药真的很苦,我不想吃。
”(2)父亲的话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伤口缝合处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印痕了,能有什么事情呀。
2.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分)3.文章以“父母也会撒娇”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4分)4.请筒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二、1. (4分)(1)“眼泪汪汪”写出了母亲不愿意吃药时撒娇的情态。
(2)“哭笑不得”一词准确写出我对父亲过分在意自己的伤口而表现出的撒娇不理解的情态。
2. (3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父母也有最柔软最脆弱的时候,他们最想得到儿女的体贴、关爱和安慰。
3. (4分)强调了父母也渴望儿女的体贴、关爱和安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为文章的叙述线索;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新颖温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 (3分)回忆父亲年轻时的坚强,与现在父亲的矫情形成对比,凸显父亲的示弱是一种撒娇;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4分)蛮竹李俊玲①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当你搜肠刮肚地冥想时,历史无迹可寻,可有些事物,无论你身处何地,不管你心境如何,只要在某个瞬间不经意的一瞥,那潜伏在你内心里最熟知的记忆神经便被骤然牵起,让你回到拥有无限遐想的时光隧道中,回到那个虽被尘封可依然鲜活的记忆空间里。
就在那天,走在街上的我无意间看到一辆用蛮竹做的推车,于是脑海便翻涌着关于它的所有片段,如一扇门在我眼前开启,门内是老家郁郁葱葱的蛮竹。
②蛮竹,一种生长在山里的竹子,高大而粗壮,挺拔的竹竿带着大地黑土的倔强直冲云天,恣意地向白云深处延展。
“蛮”即“大”,在布朗族眼里乃“王”之意,在我看来,他有的是王者的大气而无霸气,有王者的博爱而没有狭隘,在广阔的天地里延展成一片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
蛮竹苍苍,他是主妇,染绿了山寨,掩映着篱笆和野花,让家变成了温馨的小窝。
蛮竹苍苍,他是壮汉,带领着源源不断的子孙,世代驻守着大山,倾其一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勤劳而善良的人们。
③蛮竹于我而言就是一种暖暖的记忆,生长在心里最肥沃的地方。
春天,细雨绵密,柔柔地洒向静默的大山,黑土里,岩缝中,蛮竹用积蓄了一冬的能量破土而出,开始了一生不懈的拔节。
在天地间,细雨的轻柔与蛮竹的刚劲完美地交融为一幅烟雨图,唯其这般,山林才显得灵动而多彩。
记得小时候,我和阿公到山里找菌子,看着满坡地蓄势待发的青笋,阿公笑着对我说:你看,我们的朋友开始出土了。
是啊,我们的朋友,它是布朗族一辈子也离不开的朋友。
阿公那根挑起全家衣食的扁担,阿奶那个被手摩挲得发亮的簸箕,一代又一代的布朗人就在与蛮竹的相守中走完辛劳而平和的一生,这一生始终带着蛮竹清淡素怡的滋味,带着蛮竹生生不息的精神,这样的人生简单而实在,自然而淡定。
④经过季节的洗礼,蛮竹从嫩绿到油绿再到淡黄,一节节展示着自己的壮硕。
于是人们砍来蛮竹,建房、做成家具农具,把蛮竹丝丝入扣地编织进了自己的生活里,日子也透着清淡的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