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和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倾向,忽略了师范生作为独立生命体的立场,也造成了师范生对其未来学生生命关怀的先天缺失。师范教育具有丰富的生命蕴意,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应以學生生命成长为旨趣,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增强专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注重实践课程的有效反思及能力生成。

关键词: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生命关怀;课程反思

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培育了大量优质师资,极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师范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发生相应转变。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受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使命遵循,并内显为人才培养定位,外化为课程教学实践,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烙印”和文化传统“脚本”的属性。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教师的载体,其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师范教育课程的性质、特征与内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到教师培养的方向与质量。因而,探究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师培养要求的师范教育课程,对指导和优化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回顾

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历经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这些价值取向不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凸显了师范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

(一)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1949年-1965年)

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层面还是在质量层面均无法适切当时国家的发展需求。为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队伍,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办师范教育。当时,知识及其掌握者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否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知识主导下的人才直接影响了教育目的,也影响了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目标导向下,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将知识看成人才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素养。知识本位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和根本价值追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与解惑者,知识成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事业,掌握国家规定要求的知识成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师范教育旨在培养扎实系统掌握各门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其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课程考试也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考查师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师范课程的知识中心取向。1952年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与1954年的《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规定以学科课程为主,师范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被视为师范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追求。尽管这一时期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习的课时比重较大,然而在师范教育实际培养过程中,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形式化严重。[1]《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的颁布压缩了总课时,部分师范院校以专业学科比重轻和学生负担过重为由,删减了教育类课程,简化了教育实习,使教育类课程让位于专业学科课程,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初具形态。

(二)工具主义价值取向(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的时代诉求中,“效率优先”和“技术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受此影响,在教育领域,人们也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依赖于教育技能,师范教育也随之强调技能主导的课程。1994年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把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学技能列为高等师范生必修内容。此阶段的课程重视规范化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养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最大特色。“当我们说一件东西具有内在价值,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目的——仅仅它本身就值得人们去重视、去追求。相反,说一个东西具有工具价值,就是它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它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2]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不是基于师范生完整的生命成长而是秉承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即把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它是为社会发展做准备、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在经济中心和效率优先的刺激下,师范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工具主义”或“技术主义”价值倾向。

·课程与教学·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三)实践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主导及单一学业成绩考核模式影响下,劳动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因为缺乏相应的课程规划、教学制度和评价机制保障,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高分低能’‘知行分离’,忽视甚至鄙视劳

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不良社会价值观”[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的重点,为师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对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对师范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因其主张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浸入式的观察、参与、体验与实践而生成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2011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4年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政策都明确强调了实践为重的思想,强调了实践环节课程应当占有相当的比重,理论课程中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有效地推动了师范生实践性课程的改革。

二、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

建国初期,公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现实与社会需求大量建设型人才之间的张力,促成了师范教育的课程取向聚焦于知识及知识的传授,以知识及其掌握为中心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这在短期内缓解了教师培养的燃眉之急。“恢复高考”后,迫切需要一場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前行,师范教育也因此以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为课程价值取向,以实现自身技能掌握的最大化,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注。新世纪,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高涨,教师的实践能力受到重视,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实践价值取向,关注师范生的内涵式发展,体现出由外到内、由器到道的发展演进逻辑。

然而,这三种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技术化、工具化倾向,忽视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知识中心的师范教育课程观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师范生

提供客观、绝对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是优于实践、高于实践的。首先,将知识视为客观的、价值无涉的,教师只需通过教材,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逐一呈现出来,无需涉及教师或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和意义世界。其次,认为知识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只需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要点反复背诵,无需理解、内化。再次,在知行关系上,把知识理解成首位的,即坚信知识相对于实践的优越性,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忽视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总之,在知识中心的课程取向下,教师成为了知识、书本的“搬运工”,强调知识的讲授与灌输,轻视师范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师范生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丰富而完整的生命彰显诉求被遮蔽了。

改革开放后师范教育课程强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这种取向暗含着把教学视为以教师的技能为中心而展开的操作化、程序化、规范化过程。首先,将教学技能理解为操作化的外在表现性技巧及技术行为,无关师范生的内化及反思过程。其次,将教学技能进行统一的程序化设计,认为师范生通过反复模拟练习、强化操作即可习得,并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使用这些教学技能,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动态性及学生的差异性。再次,基于对教学技能是技术化、程序化的外显行为的假设,强调对师范生技能的规范化训练,以形成定型化的行为方式,无视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在技能主导的课程取向下,师范教育课程陷入一种缺乏思考、简单重复的怪圈,课堂成为缺失意义呈现的“祛魅”世界。教师演变为技术训练员,而师范生则成了遵循固定程序和准则运转的“技术工人”。

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要求师范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际遇”中生成实践能力,其关键点在于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首先,在实践中,强调实际经验与真实情境的重要性,主张师范生全身心浸入并直接参与到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真实教学场景中,这是获取实践能力的前提。其次,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以习得一种“怎么教”的知识,这是一种自身参与实践体验

后不断反思而能动建构的个体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最后,为了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灵活应对极具差异化的学生个体及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应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尽管对于前两种工具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而言,实践导向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然而,由于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在执行中的偏差和缺失,仍存在技术化和肤浅化问题。一方面,许多院校只重视延长实践课程课时,忽略了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而作为教师预备阶段的师范生,对于实际场景中问题的分析、反思及建构缺乏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批判能力的支撑,以至于实践与反思的脱离。这种没有经过内化加工的实践反应与经验性、模仿性的外化行为如出一辙,仍未摆脱技术理性的桎梏。另一方面,实践取向致力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养成,但师范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的成长是完整生命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职场素养的专业发展。实践取向仍是从教师的职业需要角度提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职业以外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

总之,上述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脱离工具理性的束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将师范教育课程片面理解为提升师范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强调师范生的职业属性及社会价值,忽视了支撑教师职业背后的鲜活的生命意蕴,遗忘了师范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完善诉求,过分强调师范教育的社会和职业立场而忽视了师范生的生命立场。我们无意否认师范教育的职业意义,而是认为,师范教育的生命意义是第一位的,而职业意义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生命意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工具化倾向不单单是对师范生个体的忽视,也会通过准教师未来的职业行为传递到其它类型或层次的教育之中,造成教育整体上的“目中无人”。教育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师范教育作为“培育未来教师的教育”,更应关注生命意蕴,它不仅仅促进师范生生命的成长,还蕴含激发未来学生生命发展的力量。因此,对师范教育中“生命”的理解与认识,是进一步展望并重构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基础。

三、生命价值取向下师范教育课程的构建理路

(一)生命的理解

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人的生命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丰富人的生命世界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教育的根本追求。“生命问题是探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的生存发展过程就是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具有某种终极关怀意蕴。”[4]人的生命不是价值无涉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追逐价值、实现价值。“人们总是要打破自己客观的、现实的处境、经历和背景的局限,不断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使生命意义能够‘表现’和‘表达’,从而保持超越意识,追求意义人生,这样才能给生命奏出美妙的乐章。”[5]人只有不断实现和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生命的社会价值。生命对人来说,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人是在自然生命基础上的超生命的存在,是在本能基础上创造的自为的生命。离开了自然生命,人不是“人”,而是无肉身、无躯体的“神”;失去了超生命的追求和信仰,人不是“人”,而是只有本能的“动物”。[6]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作为一种生命价值存在,他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而是要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去创造生命的意义,过一种有价值、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事业,只有当师范生获得自身生命的完整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引领生命、生命成全生命。

(二)师范教育中的生命蕴意

从师范生个体来看,其生命由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构成,并基于二者融通实现师范生的生命完善。首先,师范生的自然生命是人作为生命体所共有的人的生

命属性。师范生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生物实体,有着生存、生理本能,具有自然生命,而非脱离了肉体的“神话人”或抽象的“绝对精神”,这是包括师范生在内的人的共同存在的基础。但是“人不是纯粹的动物,而是意义的动物,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7]。人与其他生命体的自然性并非完全等同,人与动物在生理上的差别表现为其器官机能及大脑结构更加完善和复杂,区别于动物的被动性,人的自我意识使人在对客体改造的过程中无不表现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创造的和自由的趋势。不言而喻,师范生的自然生命价值体现着一般的、普遍的人所共有的生存需要,以及多元化素养、情感、能力、个性等自我发展需要。

其次,师范生的社会生命是师范生作为社会存在物而独有的生命属性。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纳为社会性,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9]正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集合中,人才区别于他人——人的独特性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体系中被社会赋予的地位决定的,是由其后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职业角色而体现的。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社会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通过专业的理念、知识及智慧来引导、点化与成就未来学生生命丰盈,并实现自身教师专业发展。

最后,只有当师范生的两重生命同时实现并达成一致的时候,师范生的生命才得以完满。也就是说,如若师范教育课程为满足其中任何一种生命属性而以牺牲或忽略另一种生命属性为代价,那么必将导致师范生的片面化、残缺化。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因围绕“生命”实现根本转化,即由社会发展的工具转变为完满的生命,只有在师范生自然生命的自我生存发展需要、社会生命的“育人”需要同时满足时,也就是说,只有将师范生的社会角色追求统一于去职业化的自

然生命的本真追求时,将职业需要主动上升为个人的精神信念、终极价值时,双重生命才能真正得以相遇,师范生作为完整的鲜活生命个体的价值才得以整全。

(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生命旨趣

师范教育课程不仅指向师范生,还间接指向他们未来的学生。一方面,师范教育课程首先应推动师范生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成長,促进师范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生命的完善。另一方面,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载体,不仅要面对无数鲜活的生命个体,还应观照师范生未来所要面对的学生的生命。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实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载体,其价值取向应以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生命完整成长作为自身的根本追求,使学生在与师范教育课程的交互作用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和彰显生命。唯有实现师范生的生命完整性成长,才能实现生命引领生命、生命成全生命。生命价值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不仅是自身根本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师范教育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客观要求。

(四)生命价值取向下构建师范教育课程的思考

师范生生命的完善以自然生命为基础,以社会生命为目的,并以二者的交织共进来实现,即双重生命的同时满足并指向一致。由此,师范生不仅仅把教师职业看成谋生的手段,还应将之视为终身的理想追求,享受教师职业所包含的幸福、快乐、价值和尊严,从而推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融通,实现生命的完善。

师范教育课程要促进师范生生命的完善,就应加强师范生对教师完整生活世界的体悟,只有对教师生命的格局和价值有充分的认同,才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迸发出满满的生命活力。然而长期以来,师范教育课程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

界,一味崇尚抽象的科学世界,削弱了师范生对未来职业境遇的感知。教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师范教育课程不能仅仅重视师范生的工具价值,而应回归开放的、感性的、生动的生活世界,将师范教育与师范生未来的教师生活世界体验相结合,以加强师范生教育信念及教师角色转换的适应性,促进对教师生命价值的认同。

1.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师范教育是教育中的教育。在师范教育中,应促进师范生生成比常人更加理解生命价值的素养与良好的生命理解能力,重塑强调尊重与理解的生命教育观。教育不是生命的压抑或禁锢,而是为了生命的舒展和涌动。在课程中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是师范生社会生命持续发展的前提。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依靠理论课程直接性的输出式引导,比如在教育学基础性理论课程中融入充盈生命意识的学生观、教育观、发展观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中遵从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原则,承认师范生生命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将话语权真正交给师范生,凸显师范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范生们在课程实施中所获致的对自身生命尊重的感悟,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其在未来教育实践中的信仰理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以期以类似的方式“扩散”至未来的教学生涯当中,提升教育实践的生命意蕴。

2.增强专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性。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学科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这是师范生社会生命形成的专业保障。就专业学科课程而言,一方面,加强师范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结合,有针对性地熟悉并深化专业学科基本内容、原则和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学科素养。另一方面,应加强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与师范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正如陶行知所言:“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而所谓‘教育’,未必是生活,也就未必是教育。”[10]贴近师范生切身生活有助于师范生对知识的内化及其生活意义的理解。就教育理论课程而言,师范生要成为其未来学生生命的促进者,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类课程的实用性,在遵从教育规律、儿童生命特性的基础上,明

确如何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及方法有效开展学科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评价,如何理解、认同和调节学生的心理、情感和尊严,如何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注重实践课程的有效反思及能力生成。师范生的反思与实践能力是理解生命和完善生命的重要条件,教师是实践性极强的职业,反思能力与实践能力是师范生社会生命发展的关键所在。实践能力是个体的、经验的、内隐的程序性知识,其生成有赖于实践与反思以及和理论的融合。一方面,实践能力不能直接从理论转化,也不能通过统一、标准化的技艺程序来获取,而只能在真实的教育生活情境中通过反思而生成。然而,师范生自身尚不具备有效反思的能力,由此,实践课程应强化师范生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互动,借助观摩、体验、分析、讨论、比较、评价、实验等方法,推进行动与反思的交替,形成一种“行动—回顾行动—意识到主要问题—创造其他行动方案—尝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应杜绝单纯延长实践课程的安排。理论和实践是水乳交融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中做、做中思、思中悟的循环,才能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及实践能力的生成。师范教育课程应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模式,将案例、微格、观摩、见习、实习全程式的穿插并同步于理论课程之中,使之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教师专业化与师范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

27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2005年第10期 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Vol.21No.10Oct.2005 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专业化与师范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 李方强① (温州师范学院平阳校区,浙江平阳325400)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课程设置 [摘 要]师范院校合理设置教育专业性课程并有效地实施是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教师职业专业性素质的基础。通过调整教育专业性课程容量和时序、开设综合实践性教育专业性课程、完善教育实习制度,纠正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严重缺憾,是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证。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05)10-0072-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提出,“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师范教育如何改革以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呢?无疑,合理开设教育专业性课程并有效的实施是一条根本途径。 一、合理的教育专业性课程设置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证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个职业专业地位的确立不是依赖于专家学者的研究而是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社会民众对一个职业专业地位的心理认同则来源于这个职业因其专业性而表现出来的从业人员的不可替代性。目前,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大众对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怀疑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没有充分彰现教师职业应有的专业性,而给人一种教师行业的从业人员可随意替代的错觉。因此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中心不是“教师职业是不是专业性职业”,而是“如何使教师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并在执业过程中充分彰显教师职业应有的专业性特点”即“怎样使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和“教师怎样在职业活动显现专业性特点”。而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显现专业性特点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大部分的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了普通民众所不具备的专业性素质,彰显了其不可替代性,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也就确立了。 怎样使教师具备专业性素质包含3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教师专业性素质是什么的问题即基本内容问题;二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从哪里获得即基本渠道问题;三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怎样获得问题即基本方法问题。 教师专业性素质是什么?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系统,教师要顺利地履行职责无疑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都是教师职业活动所必须的,那么这些素质是不是都是教师的专业性素质呢?回答是否定的。作为教师的专业性素质,应该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的一种素质,它应该是其他行业人员所不具备的教师特有的素质,而且应该是只有经过特定教师教育才具有且是必须具有的素质。如果我们把支撑教师顺利履行职责的多方面素质称为教师的全面素质,那么这个全面素质就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共有素质,教师和其他行业人员所具有的共同的素质,如通识知识、学科知识和能力、基本的道德素养等。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不可少,但不是教师所独有。它既可用于教育也可用于其他职业活动;二是特有素质,是指作为教师所特有的教育能力和教育品质。它是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性活动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教师惟有具备了这种特有素质,才能将他们所拥有的共有素质在教育活动中发生良好效用。这种 ①[收稿日期]2005-07-08 [作者简介]李方强(1973-),男,浙江平阳县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育社会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教育学考试

《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育目的 3、形成性评价 4. 课程设计 5、学校教育: 6、发现学习: 7、教育目的: 8、课程目标: 9、绝对评价法: 10、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 12、读书指导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2、简述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3、简述校本研究的特点。 4、简述新课程的教学观。 5.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6、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7、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8、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9、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0、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1、简述读书指导法的内涵、意义和注意事项。 12、简述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含义与方式。 13、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14、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结合实际论述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4、结合实际,谈谈教学实践中如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5、结合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6、试论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7、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新时期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8、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 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7、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和方针,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 8、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广义为课程总目标,狭义为分科课程目标,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分科目标)。9、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要达到的目标或标准(客观标准),再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到达目标的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10、教育自传:当教师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这种谈论教育的方式有些像叙述自己的“自传”。我们把它叫做“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是建立在人本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应以人为中心,重视教育的人性需要,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重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性化教育是以尊重人格和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为前提的教育,是使人获得健全人格,使人性得到完满实现的教育。 12、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的活动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1)通过学校教育制造政治舆论,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或政治路线与方针, 为某种政治活动的需要做思想准备。 (2)通过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与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 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政治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3)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以及各种政治人才。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 才。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简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文件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就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师范教育类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课程不少于一个学期。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保证新入职教师基本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四、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通过科研立项、遴选评优和海外引进等途径,构建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大力推广和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五、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1]《论语》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1]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上海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考研真题(近三年)

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676)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特点; 3、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5、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6、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7、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 ·中国梦

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676)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4、列宁灌输论及其现实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原则及要求; 6、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锻炼法及其意义;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2、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要求; 3、青少年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三、分析题(每小题30分) ·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分析全面依法治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676)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3、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4、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及其意义; 5、比较鉴别法及其作用; 6、双向互动率及其要求;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列宁灌输理论; 2、四个自信及其对思想政治的要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价值; 四、分析题(每小题30分) ·分析互联网的影响,谈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网络领域加强话语权?

201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01)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 1、小康社会; 2、依法治国; 3、一国两制;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摸着石头过河;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党的基本方略; 四、小作文(每小题30分) ·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不少于800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PDF.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和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倾向,忽略了师范生作为独立生命体的立场,也造成了师范生对其未来学生生命关怀的先天缺失。师范教育具有丰富的生命蕴意,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应以學生生命成长为旨趣,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增强专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注重实践课程的有效反思及能力生成。 关键词: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生命关怀;课程反思 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培育了大量优质师资,极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师范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发生相应转变。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受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使命遵循,并内显为人才培养定位,外化为课程教学实践,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烙印”和文化传统“脚本”的属性。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教师的载体,其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师范教育课程的性质、特征与内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到教师培养的方向与质量。因而,探究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师培养要求的师范教育课程,对指导和优化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回顾

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历经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这些价值取向不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凸显了师范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 (一)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1949年-1965年) 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层面还是在质量层面均无法适切当时国家的发展需求。为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队伍,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办师范教育。当时,知识及其掌握者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否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知识主导下的人才直接影响了教育目的,也影响了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目标导向下,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将知识看成人才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素养。知识本位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和根本价值追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与解惑者,知识成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事业,掌握国家规定要求的知识成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师范教育旨在培养扎实系统掌握各门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其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课程考试也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考查师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师范课程的知识中心取向。1952年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与1954年的《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规定以学科课程为主,师范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被视为师范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追求。尽管这一时期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习的课时比重较大,然而在师范教育实际培养过程中,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形式化严重。[1]《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的颁布压缩了总课时,部分师范院校以专业学科比重轻和学生负担过重为由,删减了教育类课程,简化了教育实习,使教育类课程让位于专业学科课程,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初具形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附答案)

第七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 4.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6.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8.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怀特海 B.杜威 C.布鲁纳

D.克伯屈 9.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 13.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4.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5.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1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实践性,师范教育,理论]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实践性课程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主要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和分析等形式进行,是一种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获得如何教的专门的实践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为任务的课程,实践性知识包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和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1] (一)解释主义哲学对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观点 在如何解决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解释主义有自己的方法:casesand interpretations即每一个教师在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都有权利去解释它,并最终解决它。但教师不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按照Phillips的观点:教师在进行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必须受到联系前提的限制和约束。他把这种联系前提分为两类,一是经验前提,即自身有过和当前所遇到的教育问题相似的经历,或者从他人那里得到过与现在问题相似的经验,就可以对当前的问题进行解释并最终解决它。二是价值前提(value premises)。即在一定的价值观和不变的原则的指导下去解释教育问题进而解决教育问题。Phillips 认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它只能依靠上述的联系前提来尽量缩小,但是永远不能消除。解释主义学派,特别是Phillips 关于价值前提和经验前提的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是很有启发的。 (二)现象学教育学重视教育教学实践浓厚的情境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教育专家们发现仅仅探究普适、确定性的教育规律是不能满足解决现实的教问题、描述教育现象的需求的,因而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现象学教育学大师马克斯梅南把教师知识看作是动态的、随情境变化的,他所探讨的教学机智正是对具体教育教学情和实践深刻领悟的结果。他认为,成人所施的影响都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之中,常常非常微这种影响永远也不能完全预测和控制。而且,由成人促成的影响是形成性的它引导儿童的身心健康不断成熟和成长。[2] 随时可能变化的情境存在偶然性。情境的偶然性来自于情境中的构成要素具有令人难以置的丰富意义:我们关心的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孩子,他们有着特别的生活经历,有着具体的心或一系列的问题,生存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这个具体的情境有着一组具体的关系,受一个体的情感氛围支配。每一个教育学理解的机遇是不同寻常的。[3]对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来说,面对有着特别生活经历的一个或一群具体的孩子,如何做才能做到最好,从来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是一个永远存在未知变化的世界,即使最有效最系统的规则也无法给所有可能的偶然事件提供明确的指导。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敏锐的观察与判断,问题分析的清晰与透彻,对学生状态和心态的准确把握,对突发事件的恰当处理等教育智慧均来自于实践。[4] (三)形象互动理论强调教育教学行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影响 形象互动理论的创立者米德认为:社会是由一群互动的个人所组成的,个人之间的互动靠思考能力归纳、命名、分类社会互动过程的象征符号,并予以诠释,然后决定行动。而个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形势怎么样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形势 怎么样 本文系统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硕士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全国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室里做研究人员;编辑部、报社、期刊社、杂志社做编辑;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人事考试院做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公司里做项目工作;培训机构做相关培训等。 二、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约174人,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上海师范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四、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ocx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是国际教育界的一大问题,各国都在寻求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政Z经济现状,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各自的特色。20XX年,中国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认证实施办法》)及《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三个附件,旨在通过师范专业认证推进和保障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三个标准中,关于“课程与教学”都明确规定“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1]。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教师教育内涵发展重要抓手,培养优秀教师的关键和基础。对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是契机。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概述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内涵就每个专业职业的要求来看,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界定。在国外,大多数专业行业都建立了认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认证标准体系和可操作的流程。中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掌握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概念、初步探索了一些论证理论和方法。师范类专业认证指由专门机构(或教育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对自愿接受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审查与评估,并在评审过程中帮助其找到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从而促进质

量的提升。[2]可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自身主动接受办学质量检验,通过教育评估专家的审核、评估,检验办学目标的达成度,找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不断自我反省、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是“通过达成某一预定标准,一个教育项目或机构被外部团体认可的过程”[3]。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机构一般是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或是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评估院;或是由教育评估专业人士成立的民间评估机构,即第三方认证机构。近年来,第三方认证的呼声越来越高,其结果更能反映师范类专业办学的真实情况,其信度和效度都相对较高。第三方认证更能找出教师教育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提高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这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相关。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办学,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培养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认证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师范类专业采用三级监测认证体系。第一级定位于基本要求监测。主要是借助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师范类专业办学大数据,建立办学监测机制,对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状况实施动态监测。[1]这一级认证最低,是各级各类师范类专业办学条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二级定位于教学质量合格认证。它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引领,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达成,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国家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