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整合与重构-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的论文
整合与重构: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摘要: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
流于形式的“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将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
整合的教师教育课程强调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要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以主题、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创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教师培养模式等来实现。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整合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化的推动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成为了关键一环。
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训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如何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被视为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整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成为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成为教师专业化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时代诉求。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割裂。
其课程设置基于这样的假设:“师范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用来指导实践或直接应用于实践,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从理论到实践、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
”师范生缺乏相应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体验,缺乏对教育现象全面深入的感知和经验准备,就直接学习高度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概念、原则、原理、理论,可想而知是多么空洞抽象,难以接受,更不易理解,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机械记忆下来,但很快就容易忘了。
另一方面,师范生只是在大学学习结束阶段有一次实习,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理论。
“实践体验缺乏精心安排和有质量的指导,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沦为单一的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脱节。
”教师教育课程将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学学习结束阶段,目的主要是检验并运用所学过的理论,因此实习无需多次,时间也无需太长。
在此背景下,当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成为教师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论高校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及角色重构
域 的标 志 ,此 后 ,以泰 勒等人 为 代表 的不 同理念 的
课程 理论 相继 出现 。教 学作 为一个 研究 领域 早 于课 程理 论 ,其长 足 发 展 于 2 0世 纪 。教学 概 念 的 出现
校 应 该试 图达 到什 么教育 目标 ,( )要提 供什 么教 2
方 法 的线性 、确 定性 以及基 于科 学 主义理 念 的统 一
期不 同 的课 程 与教学 理念 都赋 予教 师不 同 的生存 价
值 ,研 究课 程 与教学 的历 史发 展不 仅是 基础 教育 发
标 准概 念是 现代 主义 范式 的核心 ,其 实质 是 “ 术 技
理性 ” 的体 现 ,把 教 师视 为完成 预设课 程 与教学 的 工具 、国家课 程 的 “ 实 者” 忠 。在 这 一 理 念 中教 师
教 育的本 质是 促进人 的发展 ,作 为支 撑高 教 师发 展 的重要 资源 。由于 中国高 等教 育多年 一 贯 的 应试 教育 ,使大 学教 师在 这种 教育 中成 为 “ 制度 课
程” 与 “ 学科 课 程 ” 的坚 定 “ 实 者 ” 和 “ 护 忠 守 神” 。基于此 ,有 必要 以 新 的 视 角 思 考 教 师 在 后 现
容 和 课 程 体 系改 革 中教 师 角 色重 构 的基 本 构 想 。
[ 键 词 ]课 程 与 教 学 教 师 价 值 取 向 教 师 角 色 关
[ 图 分 类 号 ]G6 5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1 0- 54 2 1 )O —0 8 —0 中 4 文 文 0 5 8 3(0 0 4 0 1 4 [ 者 简 介] 张 昊 , 吉 林 电 子信 息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助 理 研 究 员 ( 作 吉林 吉林 121) 30 3
高校文科师范专业教育见习的价值审思与改革路径
关键词 : 文科 师 范生 ; 育 见 习 ; 革 ; 径 教 改 路 教 育 见 习 它 对 巩 固学 生 的专 业 思 想 ,增 强 从 事 教 育 工 作 的 光 可 见 。文 科 师 范 生 对 教 育 见 习 的 了解 ,主要 还 是 集 中于 学 校 的 宣 荣感和责任感 ,培养从师技能 ,了解学校教育 、教学 工作 的基本 传或老师 、学长 的介绍 ,其了解的教 育见 习的方式也是参差不齐。 原则与方法 ,全面检验 和进一 步提高高等师范教育 质量 ,具有 十 23文科师范专业教育见 习的满意度 . 就 样 本 高 校 对文 科 师 范 专 业 教 育见 习 的重 视 程 度 而 言 ,3 . 48 %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对 于 保 证 人 才 培养 质 量 起 着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未 很 ,5 . %的学 生 认 为 “ 比较 重 视 ” ,认 为 重 视 来 的教 师 不 仅 要 有 渊 博 的 知识 ,而 且 要 有 高 超 的教 育 技 能 , 能 有 的学 生 认 为 “ 重视 ” 56 .%。 调 查结 果 显 示 ,1.%的学 生 对 6 7 效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能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 程 度 一 般 或 不 重 视 的 共 占 96 非常满意” 0 ,5 %的 教 育 见 习 的 效 果 直 接 影 响 未来 教 师 的 质 量 ,进 而影 响 到 教 育 的 质 当前样本 高校 的文科师范专业教育见习表示 “ 比较满意 ” 9 ,2 %的学生满意度一般 ,3 %的学生表示不 . 3 量 。 因此 ,通 过 对 教 育 见 习改 革 路 径 、策 略 的研 究 ,有 利 于 进 一 人表示 “ 满意 。对样本学校文科师 范专业教育见习不满意 的因素 主要集 中 步 提 升 它 的质 量 。 在 :教育见 习的实践安排 不合 理 (44 ,学校 的指导 老实讲哦 2. %) 1 师 范 生教 育见 习 目的 教育见习是师范 院校或综合性 大学师范专业 教育和教学 工作 素质有待提高 (6 %) 1. ,教育见 习学校安排 的不合 理或有限 、形 7 4. %) 1. 。对于 7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师范教育理论与实际 相结 合的具体体 现。教 式 单一 ,不能满足师 范生 的要求 (22 ,其他 (6 %) 育 见 习是 教 育 见 习 的 前 奏 ,对 教 育 见 习起 着 示 范 指 导 作 用 。 通 过 教育见 习所选用的教材 ,1.e的学生认为 “ 5 / 6,  ̄ 很满意” 2 %的学 ,4 . 2 满意 ” 0 ,4 %的人 认 为 “ 比较满 意 ” “ , 不满 意” 的 占 教 育 见 习 ,使 见 习 生 了 解 和 熟 悉 中学 教 育 教 学 和 学 校 管 理 等 方 面 生认 为 “ 2 的情 况 ,进 一 步 巩 固 从 事 师 范 教 育 的 专 业 思 想 ,树 立 为 人 民 的 教 2-% 。 24文 科 师 范专 业 教 育 见 习 的期 待 . 育事业献身 的精 神 ;使见习生把书本上学 到的有关教育理论 、教 学法体 系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应用 到教育教学实 践中 ,以 调查结果显示 ,2 . 25 %的学生认为教育见习的时间安排 比较合 获得有关 中学教育 教学工作 的初步认识 ,了解 中学教师应具 备的 理 ,5 %的学 生认为一般 ,2 . 0 75 %的学生认 为不够合理或不合理 。 教 师 素 质 ;使 见 习 生 初 步 了解 中学 教 育 和教 学 工 作 的 内 容 、过 程 对于教育见 习的出勤率 ,3 . 56 %的人认为 比较高 ,5 .%的人认为 78 . %的 人 认 为 低 或 者 比较 低 。对 于 “ 想 的 见 习 方 式 ” 理 , 等 一 些 具 体 情 况 ,仞 步 了解 中学 开 展 教 学 改 革 的 状 况特 别 是 最 新 般 ,66 进 展 ,初 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 的具 体要求 ;在一定程 1.%的 人选 择 “ 摩 教 学 实 录 ” 1. 98 观 , 36 %的人 选 择 “ 中学 听 课 ” 去 , 度 全 面 检 验 所 在 学 校 师 范 专 业 的办 学 思 路 和 培 养 方 案 ,及 时 弥 补 选 择 “ 台讲 课 ” 的 占 3 .%,选 择 “ 他 ” 的 占 2 . 上 95 其 71 %。 对 于 学 生在专业 知识结构 、教学基本功等方 面的不 足 ,不断 改进本专 “ 你认为哪种教育见 习考核形式 比较好 ? ,有 1%的人选择 “ ” 8 闭卷 业 的教 学 工 作 ,提 高 专 业 培 养 质量 。 考 试 ” 58 ,2 . %的 人 选 择 “ 卷 考 试 ” 72 开 ,4 .%的人 选 择 “ 以平 时成 2 文科 师 范 生 对 教 育见 习 的认 知 现 状 绩代替期末考试 ” ,选择 “ 其他”的 占 9 %。 教 育 见 习主 要 是 使 学 生 了 解 中 学 课 程 设 置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3 提 高 文 科 师范 专 业 教 育 见 习 质量 的路 径 方 法 和 班 级 管 理 等 内 容 ,学 习优 秀教 师 的课 堂 教 学 艺 术 和 教 学 管 31 变 教 育 见 习观 念 .转 理方法 ,增加学生对 中学教学常规 的感性认识 ,从知识 和能力上 第一 ,要把教育见 习放 在教师教育的大视 野中去 ,树立教育 为 毕 业 见 习 做 好 准 备 。 因 此 ,师 范 生 对 教 育 见 习 的认 知 水 平 和 质 见 习整体观 ,克服单 一的从理论到实践应用 的见 习模式 ,打破一 量 ,将 直 接 影 响 其 教 育 见 习 的 实 际 效 果 。笔 者 在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 次性见 习 ,把见 习贯穿在整个教学工作 中,每 次都 有具体 的任务 苏 州 大 学 、扬 州 大 学 、徐 州 师 范 大 学 、淮 阴 师 范 学 院等 高 校 选 择 和 目 的 ,做 到连 续 性 和 阶 段 性 的 有 机 结 合 。将 见 习 当作 课 堂 上 理 了 部 分 文科 师范 生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和 深 度 访 谈 ,共 发 放 问 卷 1o 性 知 识 学 习 的补 充 和 完 善 过 程 。第 二 ,要 紧密 联 系 实 际 ,加 强 与 2o 份 ,收回有效 问卷 18 1 6份 ,有效 率为 9 . 88 %。召开座 谈会 十余 基础教育 的沟通 。教育见习面 向基础教育 ,服务 基础教育 ,通过 场。 见 习提高师范生 培养质量和服务基础教育 的能 力水平 。第三 ,要 21 . 文科 师 范 专 业 教 育见 习 的重 要 性 从培养合格 师资的高度来看待教育见习工作 ,而不 是仅仅把见习 调查结果 显示 ,大学生对文科师范专 业教育见 习的重要性认 当作工作任 务来 应付 ,树立教育见 习质量观 ,不断改进努力提高 同 程 度 非 常 高 。 对 于 “ 觉 得 文 科 师 范专 业 教 育 见 习有 必 要 吗 ? 见 习 工 作 的质 量 。 你 ” 这 一 问 题 ,9 %的大 学 生 认 为 “ 必 要 ” . %的学 生 认 为 “ 4 有 ,48 6 可 3 . 大 组 织 领 导 力度 2加 有可无” ,仅 有 11%的学 生 选 择 “ 全 没 必 要 ” . 4 完 。对 于 文 科 师 范 教师教育是全社会共 同的事业 ,作为教师教 育重要环节 的教 专业 教 育 见 习 的作 用 ,选 择 “ 重 要 作 用 ” 的学 生 占 5 . %,有 育见 习工作 ,不仅仅 只是师范院校 的事情 ,必须充 分调动教育行 有 33 2 4 . %的学 生认 为 “ 一 定积 极 的作 用 ” 52 8 有 ,认 为完 全 没 有 作 用 的仅 政部 门和见 习中小学校的积极性 ,让其积极参 与 ,共同指导 。建 占 1 %。调 查 中 ,3 .%的大 学 生 认 为 文 科 师 范 专 业 教 育 见 习 的 立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高校 、见习学校参与 的教育见习工作小组 , . 4 78 效 果 非 常显 著 ,5 . 56 %的 人 认 为 “ 比较 显 著 ” ,认 为 效 果 不 明 显 的 共 同负责教 育见 习的组织 、协调 、督导 、考核等工 作。教育行政 占 66 .%。 部 f, 强 协 调 统 筹 工 作 ,制 定 相 应 的激 励 政 策 ,充 分 调 动 各 方 面 -O JH 2 . 科 师 范专 业 教 育 见 习的 了解 渠 道 2文 的 积 极 性 ,保 证 见 习 经 费 投人 。 高 校 积 极 推 进 教 学 管 理 改 革 ,建 对 于 “ 通 过 什 么 途 径 了解 文 科 师 范专 业 教 育 见 习 ? 你 ”这 一 问 立 健 全 文 科 师 范 生 见 习支 教 工 作 规 章 制 度 :加 强 教 育 见 习 。 做 好 题 ,3 %的 大 学生 表 示 从 学 校 ( 院 ) 了解 ,3 %的人 则 是 通 过 老 专 业 思 想 教 育 和 教 学 技 能 培 训 :组 建 见 习 小 组 ,选 派经 验 丰 富 的 5 学 6 师 、学 长 的 介 绍 ,还 有 2 % 的人 是 �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论文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论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困惑与思考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实然应然价值困惑策略摘要:当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困惑。
针对这种困惑,文章认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应致力于确立未来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智慧、改变未来教师的教育思维、关注未来教师的生活世界。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从求真、求新、求实三个途径构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目标。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作为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制约着全部教师教育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为此,必须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反思和重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然分析1.教师教育课程对知识的膜拜。
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编排方式上价值目标秉承的是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的哲学思路,知识学的偏好使它成为一种沉浸于纯粹形而上学的理性王国,满足于一种外在地解释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抽象理论体系的自足与完善,同时也满足于“普适性”,结果成为外在于教育活动的理论说教,使教师注目于先验的实体、寻求世界的终极解释,追求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企图在某种意识的明证性、绝对的确定性基础上构造永恒真理。
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在理论工作者眼里,教育学尚未形成较为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表述带有随意性,理论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者看来,它脱离实际,至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
”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在思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和没有国家性教师教育培养标准,在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脱离的困惑,对“知识”的误读已经使教师教育越来越接近于一片“无人地带”。
按照波兰尼的观点,对知识客观性的盲目崇拜和无休止的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和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倾向,忽略了师范生作为独立生命体的立场,也造成了师范生对其未来学生生命关怀的先天缺失。
师范教育具有丰富的生命蕴意,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应以學生生命成长为旨趣,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增强专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注重实践课程的有效反思及能力生成。
关键词: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生命关怀;课程反思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培育了大量优质师资,极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师范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发生相应转变。
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受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使命遵循,并内显为人才培养定位,外化为课程教学实践,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烙印”和文化传统“脚本”的属性。
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教师的载体,其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师范教育课程的性质、特征与内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到教师培养的方向与质量。
因而,探究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师培养要求的师范教育课程,对指导和优化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回顾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历经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
这些价值取向不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凸显了师范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
(一)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1949年-1965年)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层面还是在质量层面均无法适切当时国家的发展需求。
为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队伍,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办师范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反思与重构
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反思与重构作者:王德祥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6期摘要:我国基础教育具有双重价值取向的属性,兼顾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双重影响作用。
实现价值取向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快速转变,必须对基础教育对象的阶段化、基础教育目标的分级化以及基础教育内容的革新化进行具有教育时代意义的深刻反思,进而加强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目标以及受教对象对价值取向观念的重构。
关键词:基础教育;; 价值取向;; 探析引言:价值取向的转向、反思以及重构对我国基础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决策性作用,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塑造“三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知识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基础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升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更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知识经济收益。
基于此,着手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成为构建教育上层体制的重点内容,也是教育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加强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反思与重构,旨在践行“以人为本”、“自由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
一、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心发展内容(一)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概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教育认知的科学表现,是对教育、价值以及教育价值三者的系统联系观[1]。
在一定程度上,有意传达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以满足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基础教育对价值取向的意志追求,由此可见,一切与价值取向有关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体现出基础教育“以人为本”、“自由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教育价值理念,并奠定青年学生素质教育同知识教育的根基。
(二)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多方需求价值取向的科学转变对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指示作用,与国家教育革新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关系到国民素质素养以及国民知识水平的整体状态。
第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价值体现是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核心目标,基础教育重在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科学文化以及强身健体的初级教育,同时帮助青年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第二,提高国民整体的素质水平是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基本要求,科学转变价值取向能够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质量的兼容影响下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为国家教育改革提供强大的推助力,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必定以科学的、先进的、新颖的教育内容作为教育革新的主要成分,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现代教育体系;第四,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转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只有和谐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才能孕育出与时代特征相符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反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价值取向转变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取向的反思与重构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取向的反思与重构一、现实反思:传统教学评价的两种取向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评价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单一的价值取向。
我国的教学评价虽然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取向到能力本位取向的转变,但这两种单一价值取向的教学评价都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二、框架构建:和谐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明确教学评价取向是实施教学评价的理念前提。
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客体等方面构建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和谐发展取向的评价理念学生和谐发展取向的教学评价应当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于人的理念、教育的理想、生活的意味、成长的含义及发展的内蕴等方面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生活环境的变革,使人们认识到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更加明确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完美人性。
教学评价也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教学评价需要冲破旧的价值观念的束缚,更好地为学生个体及社会发展服务。
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正逐渐取代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而成为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崇高理想,教学评价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回归到人自身的和谐。
所谓和谐,是一种事物的内在因素及其联系的良好状态。
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指合乎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并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结构合理且富有个性的发展。
它包含品德的和谐发展、知识的和谐发展、能力的和谐发展、身心的和谐发展和观念个性的和谐发展等方面。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才是和谐教育,它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二是促进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
以学生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评价,就是要构建一个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并使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统一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代教育观视野下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当代教育观视野下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摘要: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是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教育既有与一般高等教育相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且随着当代教育观的转变,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人本取向、知识取向、专业发展取向、社会取向等新的特征。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新特征一、以往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分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教育课程出现过四种类型的价值取向:知识取向、社会取向、技术取向和人本取向,其中知识取向和技术取向曾一度主导着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方向。
知识取向一方面重学术性轻师范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高师课程设置中学科课程占绝对比例的现状,就是受此课程价值取向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重理论性知识轻实践性知识,将实践知识看成理论知识的附属,一直遵循着“由理论进入实践”的思维模式,即一个教师在还没有具备教学实践经验之前,就可以拥有教育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先拥有理论知识,才能开始教学。
事实上,教学实践情境中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而理论知识往往是单纯的、概括的、简化的知识,两者往往无法一一对应,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仍然无法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产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社会取向强调课程应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使学生符合社会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但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必然会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技术取向根植于技术理性,视教学为一种技艺,将教师隐喻为“技师”,将教学知识和技能看成是非情境化的,可对其进行程序化设计。
而对于教师教育而言,仅有技能训练是不够的,更强调教师对实际教育情境的反思、探究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人本取向认为,应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主张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强调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学习要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为基础。
试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试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摘要: 教师教育是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持。
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立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通常体现在知识本位价值取向、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和个人(学生)本位价值取向几个方面。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还应该包括一些新的内涵。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有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即知识本位价值取向、能力本位价值取向和个人(学生)本位价值取向引领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三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教育课程观,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其理论来源于美国的教育家舒尔曼,他提出了教学知识基础的主张,强调的就是专门知识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学本身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历经理解、转型、教学、评价、反省而达到新的理解,教师的能力不仅表现在行为上,更体现在心智的运用上。
就教师而言,本身必须具备所教学科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但实际应用中,以知识本位价值取向设置的教师教育课程,往往学术性的学科专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而教育专业课程一般被看做公共基础课程,不仅所占比重小,而且学科范围也很窄,实践环节和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更不被重视。
这种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往往都比较差,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能力也不强,综合素质较差,因而不受中小学的欢迎。
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一直占优势地位。
如何克服这种课程设置上的弊端,促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地思考和探索。
能力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的运用,是对知识本位课程价值取向的一种挑战。
它的出发点是社会需求,是满足中小学校及教育系统等用人部门对人才的需求。
它要求把教师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与基础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连接起来,并用能力分析表的方法把教育教学岗位所需能力一一分解,然后按着这个能力分析表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
教师在课程重构中的价值取向
教师在课程重构中的价值取向教师在课程重构中的价值取向教师在课程重构中的价值取向魏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11)摘要:在课程社会学的研究中,课程是一个特定的社会事实,在其运转的过程中受到各方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教师所持有的不同意识形态———社会代表者、非社会代表者和反社会代表者,以及在此影响下,教师在对课程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不同价值倾向———忠实取向、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关键词:教师;课程重构;社会代表者;价值取向作者简介:魏迪(1982-),女,河南邓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英国著名课程论者劳顿(Lawton D.)指出:课程内容是从人类社会一定文化里挑选出来的有用材料,课程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知识,但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对已有的客观知识进行总体性的筛选和加工,而后再次经过社会上层阶级主导价值观的二次过滤,才能进入学校课程,形成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普尔所说的“法定知识”(legitimate knowledge)。
进入学校组织的“法定课程”,还必须经过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课前准备形成所谓的“师定课程”,而后再次经过教师的课堂言语传授才能形成学生的适应课程。
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否能够保证在课堂中只将国家规定的法定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是否能够毫无遗漏地、“忠实地”将国家上层建筑确定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教给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知识”被教师带进课堂?这一问题的答案肯定与否关键在于“师定课程”的形成过程。
教师是拥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思想意识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等都使课程受到教师个人的文化场域影响,教师绝对不可能“忠实地传递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作为国家精选的官方知识的被动“传声筒”,相反会或多或少对课程的固定内容删减与加工,吴康宁教授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将这种删减与加工称为教师的“课程重构”。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与实现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与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师教育的课程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
因此,审视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合理之处,确立其应有取向并探索实现途径,对于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在既有的价值取向框架下进行,而是要在教育的时代需要下进行重构与实现。
一、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实问题1.过分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化取向当前的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尽管在课程管理、课程结构等方面都较以前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呈现出理论化取向。
很多学校在课程编排的价值目标上秉承的是理论性高于实践性的哲学思路,课程着力于向学生揭示教育理论的确定知识,强调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与完整性,在课程编制上实行“网罗主义”,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缺少,理论课程多而泛化。
课程组织的原则又严格坚守知识本身固有的逻辑顺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往往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实际的生活相脱离,学生与课程之间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再加上不少教师教学方法枯燥、生硬,如对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的照本宣科,所讲内容条块分割,脱离实践,使学生不能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对课程不感兴趣,最终造成课程的僵化、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
正如有学者所言,这种理论说教的“知识霸权”导致了追求教师教育的“纯粹”科学性,日渐忽略了对未来教师职业归属感、角色意识、实践工作者信念的确立,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1]。
2.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取向西方对课程价值及其分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外在价值,一种是内在价值。
杜威认为,课程本身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内在价值”,很大程度上,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总是相对的。
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技艺、就业技能等外在的东西,那么这种价值就是外在价值。
当技能作为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内化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手段的时候,也具有内在价值[2]。
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应在于内在价值,即把学生的发展本身当作目的,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给予学生以自主的人的地位,学生不再被当成是为适应外在目的而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教育的帮助下,在一定阶段上达到自我实现的人。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2023-11-07contents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概述•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取向•师范教育的实践价值取向•师范教育的社会责任取向•师范教育的个人价值取向•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未来展望目录01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概述价值在哲学中,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与功能,是主体对于客体有用性的主观评价。
在教育领域中,价值通常指教育活动对个体或社会的意义和贡献。
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中,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经验,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价、选择和行动的倾向。
在师范教育中,价值取向主要涉及对教师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和追求的方向。
价值与价值取向的定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师范教育应坚持培养教师的使命感,将培养优质教师、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核心目标。
培养教师的使命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融入职业道德的教育师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教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师范教育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扎实教学技能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师。
师范教育应融入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具备高尚师德、良好师风的教师,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传统的“教书育人”到“育人教书”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从传统的“教书育人”转向“育人教书”,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02师范教育的专业价值取向专业技能师范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实施、学生评估等,为学生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知识师范教育应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帮助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专业实践能力师范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践课程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后现代转型
0 0 0 0
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及其后现 代转型
马 永 全
[ 摘
[ 1 3 ]杨海林 . 当代教 师形 象设计探 析 [ J ]. 教 育探 索,2 0 0 5
( 4): 1 1 8 -1 1 9 .
[ 7 ] 陈桂 生.中 国德 育 问题 [ M]. 福 州 :福建教 育 出版社 ,
2 0 0 6: 1 3l _
[ 1 4 ]转 引 自李冲锋 ,许芳. 对话 :后现代课 程的主题词 [ J ],
现 象 ,是 人 的 本 质 力 量 的对 象化 ; … 檀传 宝认 为 价 值 是 事 物 向 主 体 呈 现 的 意 义 ,是 体 现 主 体 价 值 追 求 的静 态 和 动 态
实践 ,2 0 1 1( 8 ) :9 - l 1 .
者吴镇荣认 为价值取 向是一种价值认识 与选择 的历程 ,是 主客体在一定情 景 的互动 下 ,价值 主体 对客体 的认识 、偏 好 、选择 、实践 、评价等。 _ 4 从定义可以看出 ,价值取向 背后 体现着 主体的需要 、想法与行 动 ,是价值 主体与 客体
朱 新
辽 宁 锦 州 1 2 1 0 1 3 责 任 编 辑 :洪 淑 媛 )
14
0 @ 0 0
关 于 教 师 教 育 的价 值 取 向 ,本 文 认 为 ,指 的 是 教 师 教
认为教育 中具有普遍 的可循 的规律 ,教师只要 掌握 了理论 ,
就 能 将 其 应 用 到 教 育 情 境 巾 去 ,技 术 理 性 主 导 下 的 理 论 知 识 学 习基 于 这 样 一 个 假 设 :理 论 知 识 能 够 帮 助 教 帅 在 能 力 上 和 实 践 上 表 现 得 更 好 ;理 论 知 识必 须 基 于科 学 研 究 。 :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困惑的思考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困惑的思考【摘要】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应致力于确立未来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智慧,改变未来教师的教育思维,关注未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着对知识的膜拜和对技能的盲从等困惑,文章旨在从崇真、尚新、求实三个途径构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目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实然;应然;价值困惑;策略教师教育课程价值作为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实践的桥梁,制约着全部教师教育的教学活动,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基础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为此,必须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反思和重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价值的应然追求(一)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精神的确立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信仰、理想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活力与风范,是教师在工作时展现出来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
“它包括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虔诚敬业的责任心、使命感,专一务实、潜心研究的态度,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追求专业发展的自律性等”。
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是教师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内在素养在言行中的外化,是教师专业水准提升的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有助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和高尚的社会形象的树立。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目标是树立师范生良好的专业精神,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除了从精神和社会形态维度深刻揭示教师专业的本质特征外,还必须树立教师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判据。
(二)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在于确保未来教师专业智慧的提升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知识,还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富有智慧,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向度与维度重构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向度与维度重构作者:杨思帆刘丹来源:《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2021年第01期摘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新时代重要任务。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如何更新、构建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需要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和实践改革任务三方面的价值向度。
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重构必须重点考虑师德、素养、能力、体系等维度。
关键词:新时代; 教师专业标准;价值;维度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1-0038-05一、问题的提出进入新时代,全球各国共同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纷至沓来的严峻挑战。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之一。
师资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对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规划的颁布实施,我国教师教育不断受到重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成为新时代重要任务。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早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而我国现有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滞效性、封闭性、单一性,难以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下的诸多挑战与崭新需求。
如何更新、构建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应然追寻: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标准制定主体往往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信念做出选择,政府主导型更注重宏观视角下的综合考量,站在更高的国家层面制定决策。
根据我国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取向需要强调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和实践改革任务三方面的价值向度。
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教师,我国师范教育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通过设立实验班、 实行导师制、加强实践环节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师范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师范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师范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跨文化 交流能力。例如,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互派教师 和学生交流学习,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等。
人文性价值取向
强调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师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师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培养人文型教师
师范教育应培养具有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的人文型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发展 。
总结词
重要使命、综合要求
详细描述
教师职业素养是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 行为等方面。在师范教育中,要培养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 关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结词
核心能力、关键要素
详细描述
教育教学能力是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在师范教育中,要注重 培养师范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使其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运用有效的教学 策略和方法实施教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应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
全面素质培养
面对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师范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 面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养等。
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的价值反思与体系构建研究
师范文化内容丰富,不同文化要素相互关联成为一个整体,师范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
梳理师范院校办学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将文化创新作为指导助力教师教育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汲取师范文化传统养分,根据新时代教育要求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开辟全新的师范教育格局,增强教育者的使命感,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能够为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一、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必要性1.师范文化是师范教育的精华师范教育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师范教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师范文化。
师范文化可以说是“百年文化”,到如今,其已展现出新时期师范教育的精神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原始布局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师范院校也逐渐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师范教育逐渐变为教师教育。
将传承和创新师范文化作为出发点,构建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师范文化体系,是展现教师教育改革特色和价值追求的关键所在,通过文化建设重构文化体系,能够让教师人才受到文化熏陶,实现人生理想[1]。
2.有助于传承师范文化师范文化是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精神土壤。
教师教育改革将师范文化建设作为使命和职责,要求教师修炼专业基本功,在教师岗位上展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文化积淀需要依赖文化滋养,依托师范文化构建教师成长文化生态,用文化育人,探索教师教育改革全新路径,建立与教师发展相契合的师范文化体系,能够促进师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新时代教师教育师范文化体系构建原则1.突出德育为先原则新时期,师范文化建设要突出德育要素,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能够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对于教师教育来讲,师范文化建设必须要做到“立师德、筑师魂”,将师范精神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出来。
同时,教师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而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师范院校是弘扬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因此师范文化体系构建要秉承立德树人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师范文化深度融合,构建文化育人体系。
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10页文档资料
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新世纪初叶,随着师范教育结构重心的上移,三级师范迅速向二级师范过渡、重组,在我国有着百年历史的中等师范便逐渐淡出,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宣告它的使命的完成,历史的终结,中师教育已成为过去。
曾经为普及国民义务教育输送大量合格的小学师资、为支撑起我国庞大的教育大厦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师教育尽管已偃旗息鼓、辉煌不再,但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生命意义的凋零与毁弃。
中师教育是一种渐行渐远的文化历史,是一笔丰厚有致的教育遗产,它在中国现代的教育画卷上泼洒了浓墨重彩,起到过不可取代的历史作用。
因此,分析与梳理中师教育文化传统,挖掘、整理其内在的价值质素,以促进当代教师教育的继承式发展,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
毫不夸张地说,湖南一师见证与浓缩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早在2000年3月升入高等师范专科以前,它差不多就有百年中师教育的办学时光,是中师教育艺苑的一棵常青藤而享有盛誉,倍受赞赏。
“湖南一师”这个文化符号对中师教育传统具有最深刻的表现力与渗透性,“湖南一师”是诠释与解读中师教育传统的理想对象。
因此,本文以中师教育时期的“湖南一师”为例,以宽广的师范学校文化为镜,对我国中师教育传统进行理性分析与价值考量。
一、中师教育传统的基本特征中师教育是师范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但在20世纪中国的教育舞台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大批在职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的严峻状况以及对合格小学师资的强劲需求,加之《义务教育法》的政策推动,中师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其鼎盛时期的1988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到1065所。
及至20世纪末,中师教育为全国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优秀小学师资,保障了义务教育目标的预期实现。
而这近20年的时间,正是中师教育快速发展、优势积累、特色形成的时期,赢得了社会对中师教育的普遍认可与称誉。
湖南一师更是成为中师教育界的翘楚,其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赞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她强化而凸显了中师教育传统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较强的全面育人内涵中师教育是真正的全科教育,学校不分系,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所有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和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和工具化倾向,忽略了师范生作为独立生命体的立场,也造成了师范生对其未来学生生命关怀的先天缺失。
师范教育具有丰富的生命蕴意,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应以學生生命成长为旨趣,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全方位浸润生命意识与生命素养,增强专业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注重实践课程的有效反思及能力生成。
关键词: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生命关怀;课程反思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培育了大量优质师资,极大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师范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政策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发生相应转变。
师范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受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使命遵循,并内显为人才培养定位,外化为课程教学实践,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烙印”和文化传统“脚本”的属性。
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教师的载体,其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师范教育课程的性质、特征与内容选择等,也直接影响到教师培养的方向与质量。
因而,探究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和教师培养要求的师范教育课程,对指导和优化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回顾建国以来,师范教育课程历经了知识中心取向、工具主义取向、实践取向三个发展阶段。
这些价值取向不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凸显了师范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
(一)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1949年-1965年)建国初期,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层面还是在质量层面均无法适切当时国家的发展需求。
为培养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师队伍,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大办师范教育。
当时,知识及其掌握者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否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
知识主导下的人才直接影响了教育目的,也影响了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目标导向下,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将知识看成人才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素养。
知识本位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和根本价值追求。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与解惑者,知识成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事业,掌握国家规定要求的知识成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追求。
在此背景下,师范教育旨在培养扎实系统掌握各门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其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强调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课程考试也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考查师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师范课程的知识中心取向。
1952年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与1954年的《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规定以学科课程为主,师范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被视为师范教育课程首要的价值追求。
尽管这一时期教育类课程与教育实习的课时比重较大,然而在师范教育实际培养过程中,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形式化严重。
[1]《师范教育暂行教学计划》的颁布压缩了总课时,部分师范院校以专业学科比重轻和学生负担过重为由,删减了教育类课程,简化了教育实习,使教育类课程让位于专业学科课程,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初具形态。
(二)工具主义价值取向(1978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的时代诉求中,“效率优先”和“技术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受此影响,在教育领域,人们也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依赖于教育技能,师范教育也随之强调技能主导的课程。
1994年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把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学技能列为高等师范生必修内容。
此阶段的课程重视规范化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养成,成为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最大特色。
“当我们说一件东西具有内在价值,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目的——仅仅它本身就值得人们去重视、去追求。
相反,说一个东西具有工具价值,就是它是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它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2]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不是基于师范生完整的生命成长而是秉承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即把师范教育课程作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它是为社会发展做准备、为职业生涯做准备、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在经济中心和效率优先的刺激下,师范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工具主义”或“技术主义”价值倾向。
·课程与教学·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及重构(三)实践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竞争’主导及单一学业成绩考核模式影响下,劳动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因为缺乏相应的课程规划、教学制度和评价机制保障,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高分低能’‘知行分离’,忽视甚至鄙视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不良社会价值观”[3]。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的重点,为师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家对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对师范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此,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因其主张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浸入式的观察、参与、体验与实践而生成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1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4年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政策都明确强调了实践为重的思想,强调了实践环节课程应当占有相当的比重,理论课程中要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有效地推动了师范生实践性课程的改革。
二、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审思建国初期,公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现实与社会需求大量建设型人才之间的张力,促成了师范教育的课程取向聚焦于知识及知识的传授,以知识及其掌握为中心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这在短期内缓解了教师培养的燃眉之急。
“恢复高考”后,迫切需要一場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前行,师范教育也因此以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为课程价值取向,以实现自身技能掌握的最大化,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注。
新世纪,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高涨,教师的实践能力受到重视,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实践价值取向,关注师范生的内涵式发展,体现出由外到内、由器到道的发展演进逻辑。
然而,这三种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技术化、工具化倾向,忽视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
知识中心的师范教育课程观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师范生提供客观、绝对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是优于实践、高于实践的。
首先,将知识视为客观的、价值无涉的,教师只需通过教材,将大纲规定的知识点逐一呈现出来,无需涉及教师或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和意义世界。
其次,认为知识是绝对的、确定的,学生只需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要点反复背诵,无需理解、内化。
再次,在知行关系上,把知识理解成首位的,即坚信知识相对于实践的优越性,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忽视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总之,在知识中心的课程取向下,教师成为了知识、书本的“搬运工”,强调知识的讲授与灌输,轻视师范生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师范生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丰富而完整的生命彰显诉求被遮蔽了。
改革开放后师范教育课程强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这种取向暗含着把教学视为以教师的技能为中心而展开的操作化、程序化、规范化过程。
首先,将教学技能理解为操作化的外在表现性技巧及技术行为,无关师范生的内化及反思过程。
其次,将教学技能进行统一的程序化设计,认为师范生通过反复模拟练习、强化操作即可习得,并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使用这些教学技能,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动态性及学生的差异性。
再次,基于对教学技能是技术化、程序化的外显行为的假设,强调对师范生技能的规范化训练,以形成定型化的行为方式,无视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
在技能主导的课程取向下,师范教育课程陷入一种缺乏思考、简单重复的怪圈,课堂成为缺失意义呈现的“祛魅”世界。
教师演变为技术训练员,而师范生则成了遵循固定程序和准则运转的“技术工人”。
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要求师范生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际遇”中生成实践能力,其关键点在于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
首先,在实践中,强调实际经验与真实情境的重要性,主张师范生全身心浸入并直接参与到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真实教学场景中,这是获取实践能力的前提。
其次,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以习得一种“怎么教”的知识,这是一种自身参与实践体验后不断反思而能动建构的个体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
最后,为了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灵活应对极具差异化的学生个体及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应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尽管对于前两种工具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而言,实践导向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然而,由于实践取向的师范教育课程在执行中的偏差和缺失,仍存在技术化和肤浅化问题。
一方面,许多院校只重视延长实践课程课时,忽略了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而作为教师预备阶段的师范生,对于实际场景中问题的分析、反思及建构缺乏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批判能力的支撑,以至于实践与反思的脱离。
这种没有经过内化加工的实践反应与经验性、模仿性的外化行为如出一辙,仍未摆脱技术理性的桎梏。
另一方面,实践取向致力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养成,但师范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的成长是完整生命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职场素养的专业发展。
实践取向仍是从教师的职业需要角度提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职业以外的生活世界,忽视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
总之,上述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脱离工具理性的束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将师范教育课程片面理解为提升师范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强调师范生的职业属性及社会价值,忽视了支撑教师职业背后的鲜活的生命意蕴,遗忘了师范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完善诉求,过分强调师范教育的社会和职业立场而忽视了师范生的生命立场。
我们无意否认师范教育的职业意义,而是认为,师范教育的生命意义是第一位的,而职业意义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生命意义。
师范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工具化倾向不单单是对师范生个体的忽视,也会通过准教师未来的职业行为传递到其它类型或层次的教育之中,造成教育整体上的“目中无人”。
教育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师范教育作为“培育未来教师的教育”,更应关注生命意蕴,它不仅仅促进师范生生命的成长,还蕴含激发未来学生生命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