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门当代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澳门当代散文概论

澳门当代散文概论

作者: 徐治平
出版物刊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9-12页
主题词: 澳门;当代散文;发展概况;主要特点
摘要: 澳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域状况,澳门文学的发展进程要比内地缓慢。

澳门当代散文在70年代开始勃兴,80年代逐渐形成高潮。

西方文化与澳门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形成澳门当代散文的鲜明特色:熔铸强烈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世俗民情、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寄情山水,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审美情趣,获得精神慰藉;艺术手法和语言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课程概述

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课程概述

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课程概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至今,本学期是从1949年的当代文学开始学习的,再加上《外国文学》的学习,因此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在这里我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总的概述,以便今后的学习参考。

首先,所谓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文学史。

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

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现代文学的终结。

1949——1977年的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发展轨迹并行,文学界把这个阶段分为两个时期:1949至1966年的文学称为“17年文学”;1966至1976年的文学称为“文革文学”。

而1976年以后称为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的特点有1、文学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

2.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3.文学作品题材集中,艺术形式单调,文学功能单一。

这时期的主要作品可用八个字概括:“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而十年文革时期文学的特点为:1、1966年“文革”开始之后,大陆文艺界便处于恐怖之中,大批文学艺术工作者被红卫兵及造反派至死至残。

各种文联及专门家协会被摧毁。

2.江青成为中国文艺的领导人,由她和林彪等政治野心家高度政治化、概念化的创造律条成为指导文艺创造的最高观念。

“三突出原则”、“根本任务论”、“主题先行论”。

3.除了少数被容允许官方创造之外,文革时期大有价值的创作处于地下状态。

新时期文学的特点:1.文学与政治关系更趋于科学和合理,文学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和拓展。

2.文学从单一狭窄的格局中解放出来,题材范围扩大,认为的约束被打破,艺术表现形成呈多元竞争的局面。

3.新时期文学造就了一批思想成熟,目光敏锐,富于探索精神的作家,这批作家成为中国文学重新走向世界的先导。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新民歌运动,1958,是本时期出现的较为复杂的文艺现象,这场运动始于群众自发,但后来转化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全民运动”。

实际上配合与反映了当时忽略客观现实规律的“共产风”和“浮夸风”,绝大多数作品粗制滥造,没有艺术感。

在民歌运动的同时,理论上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关于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毛泽东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作为前提和结论,提出要“开一代诗风”。

政治抒情诗: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1、重大的政治命题,强烈的时代精神。

要求诗人服膺政治斗争的需要,诗歌的主题通常是普遍的政治主题,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阶级、人民的代言人“大我”。

贺敬之《骑在时代的马背上放身歌唱》;2.高昂的格调和战斗的主旋律。

重视能直接产生情感效应的节奏和音韵,使作品适合朗读,强调其斗争性和宣传鼓动。

严阵《竹矛》、郭沫若《十年颂歌》;3.热情奔放的语言。

(重视情感效应。

)生活抒情诗:20世纪50年代初对当代诗坛产生广泛影响的具有写实主义的诗体。

主要追求如何对生活场景与事件的具体描摹上,表现新的生活风貌和诗人的精神境界。

他们的抒情诗中增加了“写实”的叙事因素,往往带有单纯的情节。

以闻捷、李瑛、李季为代表,如闻捷的《天山牧歌》,反映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民族解放后的新生活面貌的激情赞歌。

长篇叙事诗: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诗坛从颂歌到战歌的变化使得抒情诗便显得领域日渐狭隘,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模式。

在解放区叙事诗创作成功的一批诗人的“史诗情节”将他们重新带入叙事诗创作。

希望告别浮躁,写出内涵深广的诗歌。

这些长篇叙事诗大多从不同侧面描绘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风云变幻,塑造了不少具有史诗性特征的英雄形象。

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新散曲体:句式多采用轻捷明快的短句,体式上融合民歌和自由体的形式,以参差的长短句配合整齐中寓有变化的韵律,从而节奏明快、音律优美、活泼而和谐的诗体形式。

4澳门当代诗歌选讲

4澳门当代诗歌选讲

灯塔习惯了风雨晦明 游子已告别秋水长天 熟悉的面孔渐渐淡出 满街都是陌生的眼睛
澳门现代派诗
这是阵容最鼎盛的一派,他们深受国内朦胧诗的影响和海 外华文现代派诗风格的影响。主要有高戈、陶里、玉文、 韩牧等香 但 仍保有 椰树搧起的清凉 披 一袭 南洋的鱼虫花草 在小城渡夏 如 一尾热带鱼 错游温带海域
澳门后现代派诗
后现代派大体可归入现代派,但区分出来,以示其 发展中展示的不同之处。
后现代派代表了文学在发展中反思和求变的结果。
题材的无限拓展,有突破禁区的倾向‘ 表达题材的手段与形式无限度尝试,突破语言的限制和障
碍。
苇鸣被视为澳门最早的,也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文 学实践者。
2015 澳门当代诗歌选讲
澳门当代诗歌发展概要 2015
澳门古体诗词创作
澳门古体诗词创作十分兴旺,就澳门人口与作者 的比例而言,居全国之最——每平方公里有两个 诗人,诗人密度之高,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澳门现代诗创作(一)
澳门的现代诗应包括两大范畴:
澳门人创作的中文新诗;
以澳门为题材的作品。
1925年11月,闻一多作《七子之歌》之《澳门》为澳门中文新 诗最早期的一首作品。
1930年代末,澳门出现蔚荫、魏奉槃和飘零客等的华文新诗作 者。他们的诗都对日本侵略者大加挞伐,对英勇抗战者加以歌 颂。
蔚荫的《在街上》共五部八十七行,为澳门新诗史上至今为止 最长的作品。
澳门现代诗创作(二)
郑炜明编选的《澳门新诗选》,基本上反映了澳门新诗创 作的概貌。
澳门现代诗选讲
澳门现代诗在题材上主要有两类:
温柔多情的浪漫抒情诗是主流。 强调历史感,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的诗歌不容忽视。
澳门现代诗作者的特点

当代文学概述

当代文学概述

当代文学概述一、当代文学的概念及分期1、概念:所谓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文学史。

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

2、概念由来:即“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在最初是如何被构造的,以及此后在不同时期、在不同使用者那里,概念涵义的变异。

也即概念在特定时间和地狱的生成和演变,和这种生成、演变所隐含的文学规范性质。

“当代文学”概念的生成,不仅是文学史家对文学现象的“事后”归纳,而且是文学路线的策划、推动者当时的设计。

因而,当代文学概念的构造,和这一概念所指称的文学的生成,应该是同步的。

“当代文学”、“新文学”、“现代文学”等,是相互联系无法截然分开的概念。

大致在50年代中期以前有关“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文学史论著和作品选,大多使用“新文学”名称。

在这期间,“现代文学”很少见到,个别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也主要作为“现时代”的时间概念使用。

但是,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文学”的概念便被“现代文学”所取代,以“现代文学”命名的著作也纷纷出现。

与此同时,一砒冠以“当代文学”或“新中国文学”名称的评述1949年以后大陆文学的史著,也应运而生。

而50年代后期,“现代文学”对于“新文学”的取代,是在文学史叙述上,从两个方面来落实《新民主主义论》的论述。

一是新文学构成的登等级划分,二是文学“进化”的阶段论。

“现代文学”被明确指“五四”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这一时期的文学,而1949年之后的文学,已具有不同的性质,需要从概念和文学分期上加以确定。

在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初,左翼文学界推动“当代文学”生成的选择,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

分析的主要尺度,是文学观念、作家作品的“阶级性质”。

因此,左翼文学力量认为:“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民主主义作家、进步作家虽然赞同新文学的反帝反封建的方向,对革命抱有同情、靠拢态度,但“世界观”还是小资产阶级的,文艺观念与革命大众文艺存在分歧,他们必须改造自己的文艺观和协写作方式,才可能参与到“当代文学”的创造。

第四十九章 港澳文学[5页]

第四十九章  港澳文学[5页]

复习思考
1 谈谈董桥的散文。 2 谈谈金庸的小说。
第四十九章 港澳文学
现代汉语文学在香港、澳门有多方面 的发展,金庸的小说、董桥的散文在大众 与文人读者中各有天地,体现了现代汉语 文学的艺术魅力。
第一节 香港文学思潮发展与文学概貌
鸦片战争使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 下,但香港并没形成英文的创作传统,无 论从地缘辖属,还是文缘关系,香港文学 都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香港代表作家
董桥(1942—),原名董存爵,曾留 学英国,以散文著称,结集出版了《双城 杂笔》、《藏书家的心事》、《另外一种 心情》、《跟中国的梦赛跑》等散文集。
第三节 澳门文学概貌
澳门新文学的真正跃起,主要是在20 世纪80年代以后。早在50年代,澳门就有了 新文学的酝酿。1950年创办的《新园地》, 已开始选登少量的文学作品,如诗、散文、 小说。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当代文学是指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与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篇文章将对当代文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当代文学作品。

一、时代背景与特点当代文学的产生与二十世纪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密切相关。

它呈现出以下几个时代背景与特点:1.1 多元性与包容性当代文学的创作题材与风格多样,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艺术流派或主题,而是包容了更多元的声音与观点。

例如,一些作家关注社会问题,写实主义成为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一些作家追求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创新,强调意象与意义的多重解读。

1.2 反思与批判当代文学作品往往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揭示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它关注人类的尊严、自由与平等,同时批判权力与压迫。

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思考和生动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1.3 科技与媒体科技与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文学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文学作品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催生了网络文学与电子书籍等新的文学形式。

二、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与作品当代文学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与见解。

下面介绍几位知名的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1 莫言《红高粱家族》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浙江土地气息,同时融入了神秘主义与历史文化的元素。

《红高粱家族》以红色高粱为象征,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与命运变迁,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内涵。

2.2 奥尔汀·蒂利《盲眼人的花园》奥尔汀·蒂利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她的作品细腻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盲眼人的花园》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女性主义和家庭关系的探索,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与困惑。

2.3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文学的奇才,他的作品充满了奇幻与现实的交织。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发展_特点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发展_特点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发展_特点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另外,文学杂志《当代文学》于2001年9月23日在香港正式创刊。

当代文学的起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建立,为更广泛地吸取与借鉴中外文化遗产提供了精神与物质的可靠保证。

50、60年代,曾有计划地广泛介绍了东西方古代和18、19世纪的文艺理论与文学作品;由于复杂的内外原因,对西方现代派文学则相对隔膜。

对50、60年代新中国文学创作起着重大影响的仍然是俄罗斯、苏联和西方进步文学。

由于作家贯彻党的文艺方向,长期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生活,从理论到创作实践上都努力追求文学的民族化与群众化。

批判地吸收与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包括民间文学艺术)的精华,反映中国人民的历史与现实生活,成为许多作家艺术探索的中心,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部),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以及贺敬之、郭小川等的诗歌,巴金、杨朔等的散文,显示了新中国的人民艺术家为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文艺所达到的水平。

40年代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开始的戏曲改革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了新的发展;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大量传统戏曲剧目经过整理、改编,获得了新的生命,运用传统戏曲形式反映现代新生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摆脱了思想与文化的10年禁锢之后,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和深入:不仅包括西方现代派在内的各种创作方法、流派、风格的作品广泛地介绍到中国,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也越来越为世界文坛和各国人民所关注。

经过““””的历史曲折,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解放思想、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至今的文学创作,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它是对过去文学的承继和延续,同时也是对当代社会变迁和个体经历的反映。

一、时代背景下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代社会背景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化。

这种复杂性表现在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上。

当代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题材,如爱情、家庭和友情,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

同时,它还引入了更多元化的文学形式,如实验小说、自传体小说和超现实主义。

二、当代文学的社会关注当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问题,对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进行批判。

他们关注人权、环境保护、性别平等和种族关系等重大议题,并试图唤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例如,当代作家苏莱曼·鲍曼通过其小说《流动盆友之旅》对全球化的影响展开描述。

他描绘了在经济不稳定和社会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个人身份和社会联系的变化。

这种对全球化现象的探讨反映了当代文学作家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三、当代文学的个体表达当代文学不仅仅关注社会问题,也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压力增加,个体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困惑。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代文学试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人们内心的挣扎和追求。

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塔·纳普被广泛认为是当代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悲痛的清明》描述了一个个体的痛苦和孤独,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最深层次的追求。

通过复杂而深刻的叙事,纳普将人们的内心挣扎和对生命的思考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当代文学的语言和风格变革当代文学在语言和风格上也经历了一些显著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和表达习惯发生了改变。

因此,当代文学作家倾向于使用更接近生活语言的叙述形式,以及更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

当代文学知识点梳理当代文学是指当前时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文学作品和创作风格。

当代文学相较于传统文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下是一些当代文学的知识点梳理:1.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包括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实验性文学、后人类主义等。

这些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作家对于文学形式的创新和尝试。

2.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当代作家更加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通过文学作品揭示和批判现实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

他们关注社会的变革和个人命运的困境,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个体化的叙事:与传统文学不同,当代文学更加注重个体化的叙事方式。

作家们通过多角度、多声部的叙事手法,呈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突出作品中的个体差异和矛盾。

4.自我意识的提升:当代文学中,作家开始表现出对自我意识的探索和提升。

他们对个体的内心世界、认知和价值观的思考更加深入,使作品更富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5.艺术语言的创新:当代作家尝试使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尝试使用多媒体、网络、音乐等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

6.多元文化的碰撞:当代文学涉及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生活方式。

作家们通过描绘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碰撞和融合,展示了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特点。

7.性别、身份和权力关系的反思:当代文学关注了性别、身份和权力关系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家们通过描写女性、少数族裔、性少数群体等具有边缘身份的人物的生活经历,挑战传统社会的权威和规范。

8.环境意识的觉醒:在面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代社会,作家们开始关注环境话题,呼吁保护地球家园。

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对环境危机的忧虑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

总的来说,当代文学是以多元化、关注现实问题、个体化叙事和艺术语言创新为特点的文学形态。

当代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了对于社会、自我和环境的思考和质疑。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当代文学是指现代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是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文学创作。

由于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更加关注个体、探讨现实、表达感受,因此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潮流,主张摒弃传统文学的规范和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的叙述方式,揭示现代社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2. 私人小说(Autofiction):是一种结合自传和小说元素的创作形式,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和真实的事件为素材进行创作,同时又融入虚构的元素,展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3. 冷峻派(Minimalism):是当代文学中的一种风格,它追求简约、朴素的语言和叙事,通过剔除冗余的修饰来达到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揭示。

4. 虚构纪实(Fictionalized reportage):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虚构和创造来进行叙述的文学形式。

通过虚构的手段,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对事件的思考和观点。

5. 新叙事(New Narrative):是一种强调故事性和叙事技巧的文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取交叉、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以呈现复杂多维的现实。

6.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一种强调梦幻、幻觉和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奇幻、异想的方式展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维。

7. 朦胧诗(Obscure poetry):是一种追求模糊、朦胧意象的诗歌形式,通过意象的堆砌和错综复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8. 元小说(Metafiction):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小说形式,主要通过揭示小说的创作过程和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叙述。

9. 男性抒情(Male Lyricism):是当代文学中一种以男性视角出发的抒情表达方式,探讨男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上的困惑和冲突。

10. 口述文学(Oral literature):是一种通过口头交流进行传承和创作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在民间传说和口述历史等领域。

第一讲台港澳文学概论.

第一讲台港澳文学概论.

(二)20世纪50~70年代
• 1.50年代初,国民党当局仍然抱有重返大 陆的政治幻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了完 整的反共体系,大力提倡“战斗文学”、 “反共文学”,并成为文坛为主流。 • 2.现代派文学在50年代兴起。虽然作家文 学主张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现代主义倾 向。
• 3.这一时期台湾旅外作家的创作,以留学 生文学为主。60年代的留学生文学,主要 描写台湾留美学生和旅美华人在生存层面 上的磨难,在表现他们与异族文化的冲突 中,彰显其精神上的失根之痛。失根与乡 愁,几乎是同时代留学生作品的共同主题。 到70年代,留学生文学的突出特征是作品 中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回归祖国的情感。在 艺术上,留学生文学多有“中西合璧”的 色彩。
• 2、在香港创作界,“南来作家”(指由内地 南来香港的作家)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创作力 量。纵观20世纪香港文学发展的历史,一 共有过三代南来作家。
• 3、“旅港作家” 在人数上,旅港作家远远不如“南来作家” 多,但有些人在港台文坛相当有影响,其 旅港期间的创作也值得一提。比较早的有 张爱玲,与张爱玲旅港的情形颇为相似的 是陈若曦。 从台湾旅港的作家对于香港作 家多元化的组成结构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四、澳门文学
• (一)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40年代澳门新文学萌芽。 2、50~70年代是澳门文学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 中,澳门文学 创作受内地极“左”思潮的影响较 大,这一时期的澳门文坛比较沉寂。但这一时期 一些澳门文学青年将稿件投向香港,从而形成了 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离岸文学”。 3、80—90年代是澳门文学的发展阶段。1984年的 港澳作家座谈会明确提出了“建立澳门文学的形 象”的主张,澳门新文学的创作走向自觉。
第一讲 台港澳文学概论

1澳门当代文学概述

1澳门当代文学概述
五十年代澳门本土成长的作者开始走进文坛。澳门文学 开始生根。然而, 由于澳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冷落, 长 期缺乏一家定型的有规模的出版社, 文学仍处于一种孤 苦无援的摸索阶段。同时由于缺少发表园地, 当时 不少 澳门创作者将作品寄往香港等地发表, 形成“离岸文学” 现象。
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日渐兴盛阶段
澳门新文学时期
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三四十年代的草创阶段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沉寂阶段 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日渐兴盛阶段
三四十年代的草创阶段
1925年11月, 闻一多作《七子之歌》之《澳门》为澳门中文 新诗最早期的一首作品。
1930年代末, 澳门出现德亢、蔚荫、魏奉槃和飘零客等的华 文新诗年。他们的诗都对日本侵略者大加挞伐, 对英勇抗战 者加以歌颂。
理和教化,那就失去其价值和功用。” ➢ (思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 ➢ 澳门五月诗社1989年5月成立。 ➢ 澳门中华诗词学会1990年7月成立 。
➢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澳门文学活动的“澳门笔会及五月 诗社时期”。
(续发展)
➢ 1992年3月,澳门写作学会成立。这是一个专业性比较 强的纯学术文化团体。
韩牧 诗集《伶仃洋》 云力 诗集《大漠集》 苇鸣等 诗合集《双子叶》 苇鸣等 散文合集《三弦》 苇鸣等 短篇小说合集《心雾》
(续发展)
➢ 第一次澳门文学的国际性座谈会。1986年1月, 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举行澳门文学座谈会。
➢ 澳门历史上第一个座文学奖。座谈会后不久, 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联合澳门《华侨报》等 组织, 举办了第一次青年文学奖。
澳门文学的分期可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前期为旧 文学(即澳门的古代文学)时期, 后期为新文学(即澳门的 现当代文学)时期。
1.澳门旧文学时期 2.澳门新文学时期

澳门文学简史

澳门文学简史

❖ 明末清初,潜居澳门的著名文化人;有国变 后激于民族大义、愤而削发为僧的迹刚和尚 (俗名方颛恺)等。
❖ 明崇祯年间,澳门禅院大汕和尚从事过规模 很大的诗文创作。
❖ 清末民初,孙中山曾以澳门为反袁基地,而 前清遗老、遗民诗人,相继来澳,加之后来 军阀混战,来澳避居者大增,文学漂离在中 心文化之外,不多为人所重视。
❖ 澳门的散文作者有散文作者除老一辈的文化人如李成俊、李 鹏翥外,鲁茂、林中英、林蕙、徐敏、王文、廖子馨、凌棱、 穆欣欣等,不下数十人。他们的散文或写事抒情、感世忧时, 或针砭时弊、怡情益智,多发表在《澳门日报》“新园地” 和“镜海”副刊上。
3.小说
❖ 澳门的小说创作,比诗歌、散文略逊一筹,但仍取 得了一定成绩。
❖ 本阶段澳门文学思潮更多地是与内地保持着密 切联系,关注社会人生的写实主义是文学的主 导。因而,“文革”时期,澳门文学也不同程 度地受到极左文艺思潮影响,吹“样板戏”, 搞“三突出”,宣扬个人迷信,致使澳门文学 日渐萧条,惟报纸副刊的连载小说和“框框” 短文成为澳门作家广泛尝试的文体,这多少显 现出澳门都市文学的一点光彩。
3.文化秉性
澳门文学,有着比中国其他区域文化 更复杂的文化内涵,表现别具一格:
一是写实性。
二是包容性。
三是温和性。
Next
二、澳门文学发展历程
澳门文学的分期可以五四运动为分 界线。前期为旧文学(即澳门的古代文学) 时期,后期为新文学(即澳门的现当代文 学)时期。
1.澳门旧文学时期
2.澳门新文学时期
2.散文
❖ 散文也是澳门创作的一支劲旅。澳门的散文由于多半寄生在 报刊上,因而大多数是叙事与议论并重,尤其讲究知识性与 趣味性。和香港一样,散文作家也在报纸上开专栏,但由于 澳门报纸种类没有香港多,而散文作者又比新诗作者多,因 而大都是几个人合开一个专栏,另还腾出版面供其它作者自 由投稿,而不像香港报纸那样完全实行“井田制”,不容外 人插进。

澳门当代作家人才结构概述

澳门当代作家人才结构概述
文 学 人 才 梯 队业 已形 成 ,而且 在 不 断 地 成 长 、发 展 和壮 大 。 诸 如 :澳 门本 土 作 家 中被 称 为 “ 成 功 报 人 ” 的老 一 代 作 家 李 成 俊 ,宝 刀 不 老 、勤 奋 耕 耘 ,近
收 稿 日 期 :2 0 1 5 —0 8 —2 7
作 者 简 介 :张 剑 桦 ( 1 9 5 3 一 ),男 ,广 东 培 正学 院 人 文 系 教授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台港 澳 文 学 。
(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人 文 系 ,广 东 广 州 5 1 0 8 3 0)
摘 要 :作 家 队 伍 的 人 才结 构 组 成 是 检 视 一 个 地 区文 学 发 展 的重 要 因 素 之 一 ,研 究 澳 门 文 学 的 发 展 历
程 有 必 要 探 讨 澳 门 当代 作 家 人 才 结 构 的形 成 。2 0世 纪 8 0年 代 中期 以来 ,澳 门 当 代 文 学 有 了 长 足 的 发 展 。 这 主要 表 现 在 :澳 门本 土 作 家 强 化 的 家 园 意 识 ,澳 门本 土 作 家 队伍 不 断 壮 大 ;深 受 香 山 文 化 熏 陶 、浸 润 的 广 东 籍 作 家 的 加 盟 ;新 移 民作 家 大 量 融 入 澳 门 当代 文 坛 ,给 澳 门 当代 文 学 注 入 了新 质 ;一 批 更 年 轻 的澳 门 文 学 新 锐 正 在 蓄 势 待 发 ,蓬 勃 成 长 。 关键 词 :本 土 作 家 ;广 东籍 作 家 ;新 移 民作 家 ;文 学 新 锐
这些 人 再 烙 上 个 ‘ 归 侨 ’或 ‘ 新 移 民 ’ 的 印鉴 呢 ? 当然 没 有 必 要 。再 说 ,这 些 ‘ 归 侨 ’或 ‘ 新
移 民 ’ 经 过 多 年 的 浮 沉 ,基 本 上适 应 了 澳 门的 生 活 方 式 ,什 么疏 离 感 、过 客 心 理 属 于 意 识 形 态 上

澳门文学评论概况

澳门文学评论概况
, ,
生 长 华 文 文 学 评 论 更是 在 商 风 劲吹 下难 以 抽 芽

德 超认 为 应 从清 初 算起



中 国 近 代 文 学 史上 的 著

澳 门 的 文 学 史 ( 如 果 有 这 部 文 学 史的 话 ) 上 未 出 现 过 绚 丽 文 学 花 季 澳 门的 文 坛 先 辈 也 没 有给 后 来 者留 下 一 册 澳门 文学 评 论专 集 因而 如果 要 问什
,
阶段
,

这里论述的不仅是林中英的创 作道路 的足
。 、
学 澳 门文学 评论 是 指澳 门 华文 文 学 评论 具 体 来 说 是 指 澳 门 本地 作 者 用 华 文写 作 在 本 地 或外 地 发表 的文 学评 论
。 , ,
印 也 包含 他 人 生 的轨迹 在 内 像这 样 深 入 中肯 独 具 慧 眼 的评 论 在港 澳 文坛 上 实 在是 太 少 了 可惜 李 鹏 翁是 杂 家
,
,
,

《论 澳 门 现 代 女性
文学 芳 出版 庄 文 永 著 《 澳门文学 年 陶 里著 《 从 作 品 谈澳 门作 家

,
0
年 来 从明清起就

,
评 论集 》 出版 出版
,
,
1 99 5

有 了文 学 但在 起来
8。


现 代文 学 的起 源 可 追溯 到 3 0 年 代 后期
, 。
1996
,
问 题 具 体 分析

统 治 葡 萄 牙 政 府 对 澳 门 华 文 文 学 事 业 从 来 是 有干
澳 门 文 学 的 史料 整 理 近 年来 引起 澳 门学 者 的

沾染旧日光韵的现代澳门文学

沾染旧日光韵的现代澳门文学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沾染旧日光韵的现代澳门文学⊙胡雨佳[澳门城市大学, 中国 澳门 999078]摘 要:说到文学,大概很少会有人将它与澳门这个土地面积微小的城市联系起来。

但纵观历史,澳门却又在泱泱文学长卷上留下了淡墨清韵的一笔。

在现今这个网络崛起、文学日渐退居偏僻一隅的时代,澳门文学仍然保持本心,艰难却又坚定地继续向前走着。

本篇文章的写作意义就是通过澳门本土作家太皮的作品《神迹》中几篇小说的解读分析,截取一个断面,展现现代人眼中昔日澳门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并以此引发现代小说创作对澳门文化的诠释与传承作用的思考。

关键词:澳门现代文学 文化历史 诠释与传承 神迹一、 缘起最初想要写和澳门文学相关的论文的念头来源于老师课堂上一两句不经意的话。

彼时初到澳门不久,为澳门电影业做一个报告的时候发觉这个美丽的岛屿城市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自然也是,既然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就没有道理是一片空白。

只是太多的细节早已被埋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澳门的电影乃至能够改编成电影的文学作品,或许因为零散不能成集出版,或许因为作家不够出名以及资金限制,或许也因为一些别的理由,就这样渐渐不为人知地黯淡下去了。

以至于至今说起澳门文学,还很难明确定位它在文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只是课下和老师曾经有过短暂的交流,也得知澳门文学至今仍在传承和发展,尽管声名不响,但组织犹存。

那之后也稍微翻阅了澳门笔会作品集,也看到了还是有组织在为澳门的文学发展做总结和贡献。

因此便有了这篇文章的思路与雏形,只是几经波折才确定下来具体想要论述的内容。

写课堂上没有专题讲过的澳门文学,主要还是出于个人的兴趣。

不敢托大称自己对文学有什么造诣和天赋,但仅仅是喜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其中,最喜欢的要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

虽然在很久以前小说是被文学所看不起的,只能算作市井小民与大众娱乐的东西,近百年来这种想法却渐渐改变了。

纯粹臆想构造出来的小说或许更具有娱乐性质,但是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小说,其存在却有一番特殊意义。

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特点与走向

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特点与走向

当代澳门文学作品特点与走向张剑桦摘要:澳门当代文学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浸润和中华民族文学传统的影响。

澳门当代文学在发展历程中。

逐步形成一些文学精神,比如对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学传统的承传与弘扬;求新求变,开拓进取,不断增进当代意识;创作主体具有独特的、自由的审美创造精神;甘得寂寞,潜心创作,满足实现自我的精神需要,等等。

本文拟结合澳门当代文学发展态势,联系澳门文学创作具体实践,试图概括、归纳出澳门当代文学的部分特质,抽绎出澳门当代文学精神的主要方面。

冀望对研究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漉向,特别是研究中国地域或区域文学,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文学经验。

关键词:澳门当代文学;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学传统;发展流向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9)02—0125—05一澳门诗人陶里说:“文学的继承性十分重要,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澳门文学继承些什么?植根于何处?可以说,澳门文学和其他海外华文文学一样,其血缘来自中国,其精神、其手法植根于神州大地。

”澳门文学作为中国文学这棵大树主干的一个分枝,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浸润和中国民族文学传统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民族特点,要表现出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和民族气魄。

澳门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爱国、赤子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无意识”。

这是一种崇高、神圣而又极其朴素、真挚和深厚的感情。

诗贵诚朴。

《马万祺诗词选》折射出作者是一个真诚的人,朴实的人。

他的诗或抒情,或言志,或感时,或记事,或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或有赠于至爱亲朋,无不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而前进。

在他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

韩牧的《相思》一诗,在略带忧伤的诗句中,涌动着尽快结束“不团圆”局面的热盼。

陶里的《致追龙者》一诗,激越地喊道:“从阳明山到天安门,故国青山,没有折断/你想乡的愁眼,流水尽是情,归来吧‘龙的传人’。

澳门当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题材

澳门当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题材

澳门当代文学中的两个重要题材
王韬
【期刊名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通过棱棱、鲁茂、寂然等三个富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观察本澳作家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写作来缓解和对抗侵蚀社会的色情与暴力.棱棱的作品一方面把风尘女子不幸的命运勾勒的颇为精确,另一方面中隐含了针贬社会的微言大意;鲁茂通过笔下人物加入黑帮后的一系列遭遇,揭开了黑社会的神秘面纱,告诉青年读者这个所在非但不能满足他们所想要的打破既定社会秩序的浪漫,而且那些所谓的"行规"与"家法"反而对人的灵魂与肉体造成了更多的束缚和伤害;寂然则是站在民众社会的立场来看待黑社会的,是站在那些被黑社会所威胁的善良市民立场上进行谴责.【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王韬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澳门当代文学中的小城意象 [J], 郑海娟
2.从乡土到农村: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的重要转换 [J], 叶君
3.中国当代文学书写中的新闻题材 [J], 李松;吴婧
4.中国当代文学书写中的新闻题材 [J], 李松;吴婧
5.从乡土到农村: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的重要转换 [J], 耿菀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40年代,《迅雷》文艺周刊可能是“五 四”后澳门白话散文和话剧的最早期资料之一。
1950年《新园地》创刊。
1958年《澳门日报》创刊,其综合性副刊沿用 “新园地”为刊名至今。
1963年至1964年,文艺刊物《红豆》共出14 期。
上述的发表园地让五十年代澳门本土成长的作 者开始走进文坛。澳门文学开始生根。然而, 由于澳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冷落,长期缺乏一 家定型的有规模的出版社,文学仍处于一种孤 苦无援的摸索阶段。
原因:“草根性”、“在地性”的不足,使澳 门文学的发展缺少内驱力,常受外来因素的牵 制而呈现出偶然性、阶段性和间歇性的特点, 有时甚至出现停顿。
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日渐兴盛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人的思想 解放,自我意识复苏,精神个性的意识强化, 对澳门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澳门新文学时期
澳门新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三四十年代的草创阶段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沉寂阶段 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日渐兴盛阶段

三四十年代的草创阶段
1925年11月,闻一多作《七子之歌》之《澳门》为澳门中文 新诗最早期的一首作品。
1930年代末,澳门出现德亢、蔚荫、魏奉槃和飘零客等的华 文新诗年。他们的诗都对日本侵略者大加挞伐,对英勇抗战 者加以歌颂。
《中国语文学刊》创刊。1984年6月,澳门东亚大学中 文学会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中国语文学刊》的论文集。
《澳门文学创作丛书》出版。1985年1月,澳门东亚大 学中文学会出版了澳门历史上第一套五册文学作品集 《澳门文学创作丛书》,云惟利(笔名云力)主编。。
附:《澳门文学创作丛书》
韩牧 诗集《伶仃洋》 云力 诗集《大漠集》 苇鸣等 诗合集《双子叶》 苇鸣等 散文合集《三弦》 苇鸣等 短篇小说合集《心雾》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澳门文学活动的“澳门笔会及五 月诗社时期”。
(续发展)
1992年3月,澳门写作学会成立。这是一个专业性比较 强的纯学术文化团体。
(思考:这个组织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四、澳门当代华文文学刊物
20世纪30年代,澳门已经有新文学杂志《小齿 轮》(主编鲁卫)和《艺峰》。 显示澳门当时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的文学中心 上 海的影响。
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沉寂阶段
本阶段澳门文学思潮更多地是与内地保持着密切联系, 关注社会人生的写实主义是文学的主导。因而,“文 革”时期,澳门文学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极左文艺思潮 影响,吹“样板戏”,搞“三突出”,宣扬个人迷信, 致使澳门文学日渐萧条,惟报纸副刊的连载小说和 “框框” 短文成为澳门作家广泛尝试的文体,显现出 澳门都市文学的一点光彩。
澳门文学的分期可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前期为旧 文学(即澳门的古代文学)时期,后期为新文学(即澳门 的现当代文学)时期。
1.澳门旧文学时期 2.澳门新文学时期
澳门旧文学时期
澳门文学可追溯到四百四十年前。十六世纪五 十年代,葡国大诗人贾梅士(又译卡蒙斯), 随船队来到澳门。
三十多年后的明朝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著名《牡丹亭》剧作家汤显祖被贬广东。次年, 他患疟疾,到澳门向贾胡求灵药。他在澳门 (辖属香山)作短暂游历,写了《香山逢贾胡》 等五首诗中。澳门的风物人情及华夷商贸在汤 显祖笔下,表现得栩栩如生。
澳门当代文学概述
一、澳门文学的文化特征 二、澳门文学的发展历程 三、澳门当代华文文学活动 四、澳门当代华文文学刊物
一、澳门文学的文化特征
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具有 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葡萄牙文化为特质 的西方文化共存并行。
1.澳门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英国文化等具 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续发展)
第一次澳门文学的国际性座谈会。1986年1月, 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举行澳门文学座谈会。
澳门历史上第一个座文学奖。座谈会后不久, 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联合澳门《华侨报》等 组织,举办了第一次青年文学奖。
新诗月会(后更名文学月会)举办。1986年, 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会举办新诗月会,由韩牧 先生主持。
1983年3月,澳门东亚大学的一群学生创办了中文学会。 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创办了澳门历史上第一
份纯文学副刊《镜海》。
澳பைடு நூலகம்当代文学进入《澳门日报·镜海》时期(20世 纪80年代初)
发展:
“建立澳门文学形象”。1984年3月,《澳门日报》主 办港澳作家座谈会,韩牧先生发表《建立“澳门文学” 形象》的讲话。
90年代后,澳门文学更趋活跃,与中国大陆、 台港和国际上的文学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澳门 本土作家也开始关注澳门文学本身的发展。
近年来,澳门文坛举办的文学活动不仅相当频 繁,而且影响也比较大,有些活动与内地、海 外联手举办,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三、澳门当代华文文学活动
源起:
1981年10月,澳门东亚大学创立,开设了中国语言与文 学专业的课程。
目前,澳门有多种发表文学作品的专门刊物: 《澳门笔汇》 《澳门现代诗刊》 《镜海诗词》 《澳门写作学刊》 《创作坊》 《文学创作室》 《蜉蝣体》
五十年代澳门本土成长的作者开始走进文坛。澳门文 学开始生根。然而,由于澳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冷落, 长期缺乏一家定型的有规模的出版社,文学仍处于一 种孤苦无援的摸索阶段。同时由于缺少发表园地,当 时 不少澳门创作者将作品寄往香港等地发表,形成 “离岸文学”现象。
八九十年代至今的日渐兴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澳门文学作者,主要是内 地入澳的文人,澳门本土居民较少见。因此, 文学在澳门的出现,主要是一种“植入”,而 非“根生”。这使澳门新文学发展缓慢。
明末清初,潜居澳门的著名文化人;有国变后激于民 族大义、愤而削发为僧的迹刚和尚(俗名方颛恺)等。
明崇祯年间,澳门禅院大汕和尚从事过规模很大的诗 文创作。
清末民初,孙中山曾以澳门为反袁基地,而前清遗老、 遗民诗人,相继来澳,加之后来军阀混战,来澳避居 者大增。但是文学漂离在中心文化之外,不多为人所 重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澳门文学活动的“澳门东 亚大学中文学会时期”。
(续发展)
澳门笔会1987年1月1日成立。 李成俊先生在其同人刊物《澳门笔汇》的创刊号发刊词
上提出: “我们认为文艺并不从属于政治,但如果文艺离开了伦
理和教化,那就失去其价值和功用。” (思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澳门五月诗社1989年5月成立。 澳门中华诗词学会1990年7月成立 。
2.澳门社会文化的主体是带有浓厚岭南文化特征的中华文化;
3.澳门文学具有写实、包容、温和的文化秉性。
澳门文化具有多元性, 是一种“鸡尾酒”文化。 在澳门文学界,澳门本 地华人作家、“土生” 作家、移民作家构成了 多姿多彩的创作队伍。 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的助 力将为澳门文学的发展 注入动力。
二、澳门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