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一、填空题

1.卡毓麟,我国家、著名作家,后改行投身出版业,成为一名优秀编辑。著译图书30部,主编与参撰图书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500余篇。代表作有;《》《走近火星》《宇宙风采》等。

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开篇用郭沫若的《》这首诗歌引出所要讲的内容——星星,整本书主要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3.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的视角:由我们生活的地球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月亮,再到远处的太阳以及所在的,最后延伸到更加辽远的太空,注视着更加遥远的星星世界。

4.随着仪器的改进和天文观测水平的提高,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三角视差法一一一利用新星和超新星以及亮星一依靠星系的大小和累积星一星系的普遍红移,等等。

5.介绍完人类铸造的备种“”后,作者留下一个“类星体距离之谜”,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人类对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6.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牛郎星是“”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α”。

7.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 (朝代)时进行的。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进行的,时间在公元84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

8.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来测定月亮的距离。

9.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现在,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千米。

10.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的愿望。

11.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颗行星。可是,它们的小弟弟——“小行星”却多得数以万计。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

12.1618年,开普勒以为基础,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牛顿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

13.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为它的“”,它的星等数称为“”。

14.最先观测的也是夫琅禾费,他曾将他们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

15.正是这种赫罗图,为人们了解恒星如何度过它的一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方法,便是有名的“”。

16.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约前460一约前370年),曾天才地猜测银河是一大片星星构成的“云”。后来伽利略用证实了德谟克利特的想法完全正确。

17.如今我们知道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组成,外形宛如乐队中用的大钹,中央鼓起的部分叫银核,四周扁薄的部分叫。

18.在星系世界中,大小麦云乃是银河系最近的邻云居。大麦云离我们“只有”

万光年。小麦云离我们万光年。

19.星团可以分为和疏散星团两种。疏散星团又称为,因为它们大多位于银河带附近。

20.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斐佐(1819~1896年)指出:观测光波的多普勒效应,最好的办法乃是测量的微小移动。

二、选择题

1.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而古代欧洲人称其为()(3分)

A.天鹰座

B. 天鹅座

C.天蝎座

D.天狼座

2.子午线是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圈,也叫()第一次丈量子午线是在我国()朝进行的。(3分)

A.经度圈汉朝

B. 纬度圈唐朝

C.经度圈唐朝

D.纬度圈汉朝

3.利用这一方法在不渡河的前提下测量出大河对岸的一排街灯离我们有多远。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出“天灯”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种方法是()(3分)

A.三角视差法

B. 分光视差法

C.造父视差法

4.《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文中讲了天文学中的一把“尺子”,也就是“一个天文单位”。这里的“一个天文单位”是指()(3分)

A.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B. 织女星和牛郎星之间的距离

C.太阳到银河系的距离

D.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5.天文学的研究,从古代的“地心说”到“日心说”,从认识银河系到探索河外星系,从使用光学望远镜到运用现代无线电技术,已经把人类的视野推向距离地球()的宇宙深处。(3分)

A.16光年

B. 100多亿光年

C. 100多光年

D. 50万光年

6.《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开篇以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序的好处有()(多选)(5分)

A. 揭示了作品中的天文现象

B. 增添了开头简洁、明快的特点,读起来畅快淋漓。

C. 引用诗文增添了文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引出下文对牛郎织女传说和星座的介绍。

7.推荐孩子们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科普著作的目的是()(多选)(5分)

A.丰富孩子的知识

B.启迪孩子的思维

C. 激发孩子对天文探索的兴趣

D.让孩子们都成为天文科学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星座?

2.如何利用子午线测定地球的周长?

3.地球目前的模样是怎样的?

4.开普勒的三定律分别指什么?

5.请列举你日常熟知的自然现象证明地球“万有引力”的存在。

6.发现“光行差”有什么意义?

一.填空题

1.天文学、科普作《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2.科普、《天上的街市》、“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3. 由近及远、月亮、银河系

4.分光视差法一造父视差法

5.“量天尺”、宇宙

6.88 天鹰座

7.唐朝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8.柏林三角法

9.雷达 384401

10.羿射九日征服大自然

11. 8 谷神星

12.日心万有引力定律

13.视亮度视星等

14.恒星光谱赛奇

15.分光视差法

16. 望远镜

17.恒星银盘

18. 16 19

19.球状星团银河星团

20.光谱线位置

二、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6.ABCD

7.ABC

三、简答题

1.古人为了更方便地辨认星空,就用种种想象中虚拟

的线条,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联结起来,这些星群便称为“星座”。

2.子午线,就是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圆,也叫“经度圈”。从地球的赤道算起,沿着子午线向南北各走90°,就到了南北极。从南极到北极的半个大圆是180°,因此只要测出每一度的长短为多少千米,那么乘上360之后,就得到整个地球的周长了。

3.地球不仅是个扁球体,还更像一个“梨”状的旋转体。人造卫星的观测表明,地球赤道本身也不是正圆形的,而是一个椭圆。不过,赤道上的最大半径比最小半径只长了100米左右。所以,地球实际上更近乎是一个三轴椭球体。

4.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它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行星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这条定律又称为“面积定律”。第三定律实际上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几年,便可以算出它距离太阳有多少个天文单位。

5.示例:熟了的苹果从树端落到地面;向上抛的石头又回到手中;月亮绕着地球运转,又使地球和其他行星环绕着太阳运行不已。

6.首先,假如地球静止不动的话,光行差就不会出现。因此,它与视差一样,同样明确地证实了地球确是在绕太阳公转。其次,光行差既然已被发现,人们就可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精彩语句_优美段落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精彩语句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精彩语句 01 什么是星座呢?简而言之,古人为了更方便的辨认星空,就用种种想象中虚拟的线条,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组的联结起来,这些星群便称为“星座”。人们又以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让一群群星与许多神奇的故事挂上钩。因此,诸星座最古老的名称通常都溯源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第4页2段) 02 总之,人类目前已经相当精确的知道自己的摇篮——地球的大小和模样。而且,还一步步弄清它不仅是个扁球体,还更像一个“梨”状的旋转体。人造卫星的观测表明,地球赤道本身也不是一个正圆形的,而是一个椭圆。不过,赤道上的最大半径比最小半径只长了100米左右。所以,地球实际上更近乎是一个三轴椭球体。(第15页5段) 03 人们早就懂得怎样计量地面上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有多远了。比如,在一条滔滔奔腾的大河对岸有一排街灯,我们既不用渡河,又可以知道这些灯有多远。这只要使用简单的三角测量法就行了。(第19页4段) 04 在天文学中,经常以光线通过一个天文单位所需的时间来反映它的长度,这就叫“天文单位的光行时”。1964年采用的光速数值是每

秒299792.5千米,于是,一个天文单位的光行时便是:149600000/299792.5=499.012(秒)(第44页4段) 05 唯一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恒星并不是固定的,它们有自己固有的运动,这叫做恒星的“自行”。倘若全部恒星的自行速度都大致相近的话,那么离我们近的恒星在天穹上的位置看来就会比遥远恒星变动的更快,这就像近处的汽车仿佛比远处的汽车跑的更快一样。因此,天狼星、大角星和毕宿五也许比别的恒星离我们更近些吧?况且,这三颗星在全天恒星中又均属最亮之列,因此他们离我们特别近就越发可信了。从此人们才明白,恒星原来并不是固定的“星星”,恒星天球其实并不存在,满天的星星原来离我们是有远有近的。(第55页4、5段) 06 早在1666年,24岁的牛顿就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阳光分解后展开成一条宛如彩虹的色带,从它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排列着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这些颜色之间是均匀而持续过渡的。这种彩带就叫做光谱。(第76页5段) 07 我们凭肉眼只能看到6000多颗恒星。天文望远镜发明以后,人们立刻明白了这只是宇宙中的冰山一角。在伽利略的望远镜中,灰蒙蒙的“天河水”碎裂成了无数的星星。但见得其中“大星光相射,小星闹如沸”。真是密密麻麻,好生热闹。然而,在此之后一个多世纪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与练习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43— ),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叫三声夸克》等,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化一个个闪光的交点。他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他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他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作品概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序曲”“尾声”共十一篇。 序曲: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入,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大地的尺寸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明月何处有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离我们多远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学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与练习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43— ),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叫三声夸克》等,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化一个个闪光的交点。他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他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他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 作品概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序曲”“尾声”共十一篇。 序曲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人,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大地的尺寸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明月何处有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离我们多远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学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1_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一、填空题 1.卡毓麟,我国家、著名作家,后改行投身出版业,成为一名优秀编辑。著译图书30部,主编与参撰图书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500余篇。代表作有;《》《走近火星》《宇宙风采》等。 2.《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开篇用郭沫若的《》这首诗歌引出所要讲的内容——星星,整本书主要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一些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3.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的视角:由我们生活的地球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月亮,再到远处的太阳以及所在的,最后延伸到更加辽远的太空,注视着更加遥远的星星世界。 4.随着仪器的改进和天文观测水平的提高,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三角视差法一一一利用新星和超新星以及亮星一依靠星系的大小和累积星一星系的普遍红移,等等。 5.介绍完人类铸造的备种“”后,作者留下一个“类星体距离之谜”,给大家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人类对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6.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牛郎星是“”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α”。 7.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 (朝代)时进行的。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进行的,时间在公元84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 8.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来测定月亮的距离。 9.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现在,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千米。 10.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的愿望。 11.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颗行星。可是,它们的小弟弟——“小行星”却多得数以万计。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 12.1618年,开普勒以为基础,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牛顿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 13.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为它的“”,它的星等数称为“”。 14.最先观测的也是夫琅禾费,他曾将他们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 15.正是这种赫罗图,为人们了解恒星如何度过它的一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方法,便是有名的“”。 16.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约前460一约前370年),曾天才地猜测银河是一大片星星构成的“云”。后来伽利略用证实了德谟克利特的想法完全正确。 17.如今我们知道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组成,外形宛如乐队中用的大钹,中央鼓起的部分叫银核,四周扁薄的部分叫。 18.在星系世界中,大小麦云乃是银河系最近的邻云居。大麦云离我们“只有” 万光年。小麦云离我们万光年。 19.星团可以分为和疏散星团两种。疏散星团又称为,因为它们大多位于银河带附近。 20.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斐佐(1819~1896年)指出:观测光波的多普勒效应,最好的办法乃是测量的微小移动。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43— ),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叫三声夸克》等,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化一个个闪光的交点。他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他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他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 作品概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序曲”“尾声”共十一篇。 序曲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人,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大地的尺寸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明月何处有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离我们多远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学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完成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布鲁诺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金星绕着大阳转,观测视角伸向了银河系。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名著导读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名著导读 关于作者 卞毓麟,江苏泰州人,1943年7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旋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审。现为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兼职教授,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内容速览 星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本书不仅告诉你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将天文学家的探索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作者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结合天文知识、历史知识,并配以构思巧妙的插图阐述文意,可谓声情并茂。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再到类星体的距离;从三角视差法,再到普遍红移;作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天文学家及天文知识娓娓道来,讲解通俗易懂,类比恰到好处。本书章节衔接合理顺畅,内容轻松活泼又不失严谨,既介绍天文知识,又启迪思维,实数科普文中的佳作。 媒体评论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用陈述故事的方式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放到科学原理的叙述中,这样既介绍了科学知识又饶有兴味地衬托出历史人物和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文台原台长王绶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天文学家如何兢兢业业,利用各种巧妙方法测量天体距离的历程。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先生说,这是近年来写得很好的一本书。 ——天文史家、科普作家刘金沂 每章节概括 第一章:“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于1921年郭沫若所著,是一首白话诗,描写了人们想象中天上的牛郎织女,用此诗引出下文。 第二章:星座与亮星 银河有很多别名,在西方它被称作“乳色之路”;在我国古代又叫做银汉、高寒、星河...... 天河之中,牛郎星于织女星之间,有六颗亮星组成了一个“十”字。古代的欧洲人将其想象成一只展翅的天鹅,于是它所在的星座便被成为“天鹅座”。 何为星座?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连接起来,这些群星便是“星座”。 世界上最早划分星群的也许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便开始划分星群。公元前3000年,便编写了自己的一套书写系统开始记录历史。 每一个星座中最亮的那颗星便会被称为“XXα(阿尔法)”例如,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称为“天琴α” 同样,星座中的其他星星也可以用希腊文中的字母表示。例如,β(贝塔)γ(伽马)...... 但是一个星座中的星星可能很多,可是字母只有24个,于是人们还用上了拉丁字母,还给星星编上了号,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心得范文5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心得范文5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心得1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读后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勾股定理”,也不知道“光年”的距离,但是我以后通过学习肯定会搞明白的。我很高兴和这本书交朋友,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 这本书是科普名家卞毓麟所写的,它是一本写天文学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指

宇宙中的星座,太阳呀、月亮呀这些东西。这本书写得非常的好,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这本书科普名家卞毓麟所写的,它是一本写天文学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指宇宙中的星座,太阳呀、月亮呀这些东西。这本书写得非常的好,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 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谁能告诉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那一颗颗形状各异的星星,在让我们探索太空的奥秘。一个个伟人为这个事业奋斗着,他们的信念将宇宙探索。到了21世纪,人们仍在向银河系发起进攻… 这本书我看得还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看后在我的记忆深处已经留下一个个流光溢彩的画页。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也请你一睹为快吧!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心得2 夜晚,漫天星星在头顶闪烁。每当我仰望星空时,总会有一个问题--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叙述了如何用三角法测量一些天文目标的距离、开勒普定律、金星凌日、恒星和光行差等,书中还插入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图片。使这本书看起来生动有趣,让读者遨游在星河中无法自

名著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知识练习整理

作者简介 卞毓麟,江苏泰州人,1943年7月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旋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审。现为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著译图书30部,主编与参撰图书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500余篇。曾获第四届上海市大众科 学奖。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 图书奖等多项奖励。 内容简介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既是一本向你介绍知识的书,也是一本启迪思维的书。这本书不仅告诉你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将天文学家的探索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作者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结合天文知识、历史知识,并配以构思巧妙的插图阐述文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再到类星体的距离;从三角视差法,再到普遍红移;作 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天文学家及天文知识娓娓道来,讲解通俗易懂,类比恰到好处。本书章节衔接合理顺畅,内容轻松活泼又不失严谨,实数科普文中的佳作。 趣味知识 从人们在地面上经常做的开始:要测量烟囱的高度,测量河流的宽度,无需爬高,无需渡河,只要在两个不同地点观测,通过适当计算就能求得。这就是利用视差的原理测距离。 测量大河对岸街灯的距离 (甲)大河对岸的街灯 (乙)按比例缩小后作图 最初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就是三角视差法。天文学家用三角视差法测得了第一 批天体的距离,它们都不超过300光年远,再远就无能为力了。

于是,“接力棒”传给了分光视差法利用恒星的光谱差别求距离,使测距达到 30万光年左右。又因为远星太暗无法得到光谱,分光法失去威力。 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接替了分光视差法,可以求得远达1500万光年之遥的星 系距离。 雷达到月示意图 对于更遥远的星系,因找不到造父变星又使测距处于困境。此时新星和超新星以其突发的巨大光度给天文学家送来了佳音,测量距离的尺子又向宇宙深处延伸了,利用超新星使可测距离达到50亿光年左右。 测量天体距离的接力棒传给新星和超新星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10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10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一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找到了答案……《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作者是卞毓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一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我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找到了答案……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作者是卞毓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特邀编审。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表彰或奖励。科普作品屡获国家级、 __奖。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用各种科学方法讲解,并分析的各种星球离我们的距离。而这本书中的数字也十分严谨。让我明白了科学是需要严谨的。从“太阳离我们有多远”,这一章中充分告诉了我们的理论是靠一步步的实践得出。从“明月在何处”中,我发现科技是一步步的前进。从三角法测量我们离月球的距离,到雷达测月再到激光测月,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误差也越来越小,直到现在的2到3厘米。这成功的说明了科学是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解开更多的谜团。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二郭佳鑫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那些仿佛触手可及的星星距离我们到底有多遥远呢?希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能够为你揭开疑惑。关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大家一起分享吧!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篇一: 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 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

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 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勾股定理”,也不知道“光年”的距离,但是我以后通过学习肯定会搞明白的。我很高兴和这本书交朋友,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笔记篇二: 这本书是科普名家卞毓麟所写的,它是一本写天文学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指宇宙中的星座,太阳呀、月亮呀这些东西。这本书写得非常的好,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这本书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来和以前的遐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天空的喜爱和人们对天空的赞美。而且这本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让我们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10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十篇 篇一 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我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找到了答案……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作者是卞毓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1998年前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于科技出版。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特邀编审。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表彰或奖励。科普作品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

的“天灯”。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用各种科学方法讲解,并分析的各种星球离我们的距离。而这本书中的数字也十分严谨。让我明白了科学是需要严谨的。从“太阳离我们有多远”,这一章中充分告诉了我们的理论是靠一步步的实践得出。从“明月在何处”中,我发现科技是一步步的前进。从三角法测量我们离月球的距离,到雷达测月再到激光测月,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误差也越来越小,直到现在的2到3厘米。这成功的说明了科学是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解开更多的谜团。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 篇二 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读后感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篇一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读后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 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勾股定理”,也不知道“光年”的距离,但是我以后通过学习肯定会搞明白的。我很高兴和这本书交朋友,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 这本书是科普名家卞毓麟所写的,它是一本写天文学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指我们看到的星星,而

是指宇宙中的星座,太阳呀、月亮呀这些东西。这本书写得非常的好,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但它用这些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令我们神往。这本书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来和以前的遐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天空的喜爱和人们对天空的赞美。而且这本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让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放不下手。如果有机会,请你也看看这本书! 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谁能告诉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那一颗颗形状各异的星星,在让我们探索太空的奥秘。一个个伟人为这个事业奋斗着,他们的信念将宇宙探索。到了21世纪,人们仍在向银河系发起进攻……这本书我看得还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看后在我的记忆深处已经留下一个个流光溢彩的画页。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也请你一睹为快吧! 篇二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试题和答案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习题和答案 ● 1.《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序曲”、“尾声”共篇。 2.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牛郎星是“”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a”。 3.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朝代)时进行的。国外首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进行的,时间在公元841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 4.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进行观测,首次用来测定月亮的距离。 5.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现在,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千米。 6.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的愿望。 7.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颗行星。可是,它们的小弟弟——“小行星”却多得数以万计。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 8.1618年,开普勒以说为基础,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牛顿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 9.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为它的“”,它的星等数称为“”。 10.最先观测的是夫琅禾费,他曾将它们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 11.赫罗图,为人们了解恒星如何度过它的一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方法,便是有名的“”。 12.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年)曾天才地猜测银河是一大片星星构成的“云”。后来伽利略用证实了德漠克利特的想法完全正确。 13.如今我们知道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组成,外形宛如乐队中用的大钹,中央鼓起的部分叫银核,四周扁薄的部分叫。 14.在星系世界中,大小麦云乃是银河系最近的邻居。大麦云离我们“只有”万光年,小麦云离我们万光年 15.星团可以分为和疏散星团两种。疏散星团又称为,因为它们大多位于银河带附近。 16.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斐佐(1819~1896年)指出:观测光波的多普勒效应,最好的办法乃是测量的微小移动。 17.什么是星座? 18.如何利用子午线测定地球的周长? 19.地球目前的模样是怎样的?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500字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500字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中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星星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离我们越近。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有一百多亿光年。 这本书是科普名家卞毓麟所写的,它是一本写天文的书,《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的“星星”并不是单纯的只我们看到的星星,而是指宇宙的星座、太阳、月亮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将我们引入神秘的天文学的大门。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令我们神往的学科,它要研究的东西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这本书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东西和以前的遐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夜晚,天空中的繁星闪烁,谁能告诉我,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那一颗颗奇形怪状的星星,让我们探索太空的奥

秘。一个个伟人为这个事业奋斗着,他们用信念将宇宙探索。到了21世纪,人们仍向银河系发起进攻这本书我看的还不是太懂,但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 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 这本书语言优美,内容丰富,让我们在看书时放不下手。如果有机会,请你也看看这本书,来一睹为快吧!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勾股定理”,也不知道“光年”的距离,但是我以后通过学习肯定会搞明白的。我很高兴和这本书交朋友,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

八年级《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3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一 郭佳鑫 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读后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 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一首诗叫“天上的市街”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

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勾股定理”,也不知道“光年”的距离,但是我以后通过学习肯定会搞明白的。我很高兴和这本书交朋友,以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二 大家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上个星期我读了《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书里面讲了许多天文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了解了不少的东西。我认识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很多星星和星座,新认识的星星有:爱神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书里面讲了银河系中的星团有上百万颗星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就像警察分成几个团队一样,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就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着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 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星球。月亮,仿佛是一盏不灭的“天灯”。书中的对星空的描写写的非常的美,好象把我们带入美丽星空的意境中。 阅读完这本书,虽然学习了一些东西,但书中讲的好多知识我还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叫“三角网”,也不知道“秒差距”的距离,但是我以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含答案)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含答案) 名著导读《昆虫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的劳动过程,而且不无爱怜地称这些食粪虫为。在作者的笔下像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甚至像婴儿般哭闹”;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2.《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情景。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准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3.法布尔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菜豆像是一种;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的环境中。毛虫的天敌是;天生攀岩家是。 4.实验证明: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欧洲最大的蝴蝶是。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黑步甲擅长。 5.《昆虫记》中蟹蛛爱吃;意大利蟋蟀会在旁边稍有动静时用发音。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蜣螂认为绵羊的天 6.,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 国昆虫学家。它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压力的就是的尊重,对的赞美。 7.《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创作的天文学著作。这本书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寂静的春天》作者是海洋生物学家。这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二、简答题 1.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3.某网站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不少于80字)

星星离我们多远每章概括

星星离我们多远 第一章:“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于1921年郭沫若所著,是一首白话诗,描写了人们想象中天上的牛郎织女,用此诗引出下文。 第二章:星座与亮星 银河有很多别名,在西方它被称作“乳色之路”;在我国古代又叫做银汉、高寒、星河...... 天河之中,牛郎星于织女星之间,有六颗亮星组成了一个“十”字。古代的欧洲人将其想象成一只展翅的天鹅,于是它所在的星座便被成为“天鹅座”。 何为星座?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连接起来,这些群星便是“星座”。 世界上最早划分星群的也许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便开始划分星群。公元前3000年,便编写了自己的一套书写系统开始记录历史。 每一个星座中最亮的那颗星便会被称为“XXα(阿尔法)”例如,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称为“天琴α”

同样,星座中的其他星星也可以用希腊文中的字母表示。例如,β(贝塔)γ(伽马)...... 但是一个星座中的星星可能很多,可是字母只有24个,于是人们还用上了拉丁字母,还给星星编上了号, 称为“星表”。 中国古代有“二十八星宿”一说,就是大致沿黄道分布的28个天区,它们各有自己的名字。从天文学看,星宿与星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国际上已经统一采用共同的星座体系。 第三章:首次估计地球的大小 很久以前,人们还认为太阳、月亮、恒星都围着地球转。还认为所有的恒星都镶嵌在一个透明的球上,即“恒星天”。人们甚至还对“恒星天”的距离做过种种猜测...... 希腊一位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后来创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勾股定理”,对声乐也有很高的造诣。 埃拉托塞尼在公元前240年测定了地球的大小。当时的测量结果与现代的测量结果十分接近。可古希腊人却不接受这个数值。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1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1200字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后感 社会上有一群孩子被亲切的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称呼,一个让人富有联想的群体。在我没有接触他们时,我真的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的,之前更是没有在意过这些孩子,在我的世界里,像这样的孩子一直认为是极少数人群。我相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和我当初一样对这群孩子是陌生的。可能大家很习惯用美丽的称呼来鼓励弱者,不过,再美丽的称呼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他们就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感受不一样世界的群体———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三个字大家不会陌生,但是,对于“自闭症”真正的理解估计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正确诠释。两年前,一次偶然的亲访接触到来自加拿大,从事二十多年的自闭症领域的陶连贵老师,也就是那次亲访,让我走进了自闭症,近距离的接触到自闭症儿童。 记得我的第一篇关于自闭症的文章发布后,儿子的老

师找到了我,希望得到帮助,原来在儿子的同学里就有个自闭症孩子。当时,我还是很诧异的,从没想过他会离我这么近,但得知老师一直安排我儿子帮助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接触过自闭症,也比较了解这些孩子,我愿意让我的孩子去帮助他们。在接触到这个孩子母亲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心翼翼,那位母亲带孩子来我家里时,眼睛里的神情我永远不会忘却,被接纳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渴望啊! 社会对自闭症知识普及有限,让很多人都误认为,这些孩子是不爱说话、性格古怪或“傻”孩子等,更多人对自闭症认知缺乏、盲目认为是家长的冷漠或是受了刺激引发的。还有些更可笑的认知,认为与自闭症孩子接触会被“传染”,而不去接纳。殊不知,自闭症乃是一种先天性脑神经损伤引发的终身发展障碍疾病,病因尚不明。目前医学对自闭症成因归为遗传,大龄,污染及食物,孕期情绪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种类,发病于3岁之前,主要表现于:社交互动、口语、非口语沟通和想象力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行为、兴趣、活动方面有局限、刻板的、重复形式。国际治疗最佳方式——早期干预。而自闭症儿童最大的特点是模仿,那么与正常的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与精要练习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与精要练习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43—),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叫三声夸克》等,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化一个个闪光的交点。他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他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他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 作品概述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序曲”“尾声”共十一篇。 序曲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引人,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 大地的尺寸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长度,更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 明月何处有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太阳离我们多远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学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完成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布鲁诺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