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如何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

如何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认识世界、探索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如何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成为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的基础。
一个充满刺激和启发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家庭和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玩具、实验器材等,让孩子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探索。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接触自然,也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的有效途径。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探索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幼儿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其次,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的人。
在幼儿提出问题或者表达兴趣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耐心倾听,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和探索。
例如,当孩子对某个现象感到好奇时,家长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培养他们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幼儿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做实验等。
通过亲身实践,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
最后,评价和反馈是教导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索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挑战和困惑,让他们能够面对问题和困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和参与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我们应该倡导和推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自主合作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则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自主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中,学生需要自己选择研究课题,提出问题,制定实施方案,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
这样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学生要在小组或者班级中相互合作,共同商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模式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而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模式则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幼儿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幼儿园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基础,重视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品质更是重中之重。
以下从教育专家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幼儿园要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一起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幼儿园应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材料和图书,让孩子自由选择和探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设置全开放式的学习区:建立不同主题的学习区域,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探索和学习。
例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绘画区等。
帮助和鼓励孩子自主操作:在游戏和活动中,热情鼓励孩子自主操作和尝试,并允许他们犯错,学会从错误中学习。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提供选择的机会:在游戏、活动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意愿。
聆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孩子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尊重孩子的节奏:尊重每个孩子的学习速度和特点,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
三、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游戏、故事、音乐等形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学习。
提供适宜的挑战:针对孩子的认知水平,可以提供适度的挑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独立尝试,并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四、重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半自理: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建立规则和秩序:制定容易理解的规则,并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例如:收拾餐桌、打扫房间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五、家园合作,协同培养:与家长保持沟通:与家长密切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教育,共同约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节奏下
学习,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进度,选择感兴趣和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微课进行学习。
学生还可以在
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样的学
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
互讨论和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难题。
微课学习平台通常提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或者在线讨论区等进行交流。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共同思考
问题,并通过相互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彼此的学习水平。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能
够促进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等方面发挥作用。
教师在教学
中可以合理利用微课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特点,设置适合的微课内容和学习
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学生也要
主动参与微课学习,充分发挥微课在学习中的优势,实现个人发展和全面提升。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1、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
“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
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
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
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
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
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
在自主、合作,质疑、探究中快乐学习

发言 的情况进行评 比。这样可以活跃课 的提 升 自己 的 文化 素 养 。
据学科性质、教材 因素 、知识特点和学
堂气氛 ,增强竞争意识 ,调动学生的积
近 年 来 ,新 课 标 所 提 倡 的 自 生实际 ,扬长避短 ,并注重与其他学 习
极性 。老 师要学会 引导学生质疑 ,引导 主、合作 、探究学习的理念 ,得到了广 方式相 互结合 ;在实践教学 中要从教材 学生探究。 泛 的认 同和实践 ,这对于转变学生学习 出发 ,要从学生的自身 出发 ,不断的总
题 ,让他们带着问题 去思考 ,带着 问题 精神。如在学习诗歌 的时候 ,根 据诗歌 握作者的情感 ,让 同学们去质疑索 ,通 合讨论 ,才能争取学 习的主动性 ,成为 的特 点 ,我设置 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知 过 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 , 学 习的主人 ,在 活动 中学 习,在活动中 人论 世 ,了解作者作品 ,让 同学搜集有 “ 授之 以渔 ,不如授之以渔 ”。让同学
与 者 ,把 自 己 的疑 惑 通 过 自己 的 思考 或 通 过 多姿 多 彩 的预 习形 式 ,既 可 体 现 学 决 ,老 师只 是 起 到点 播 作 用 。老 师不 能
者 通过 同学之 间的交流完成 , , 因此 建立 生 自主 、合作 、探究 ,也可激发学生的 承包 ,不能越俎代庖 ,真正把课堂还给 “ 自主 学习模式 ”, 培养学 生 自主学 习 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 中真正 学到 学 生 ,老 师的讲 控制在 1 分钟 左右 , 5 能 力已成 一种共 识, 既是新课 程标准 的 要 求,也是 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实际的 了知识 ,提高 了能力。 这种讲解也 只是讲解同学们 的难点 ,重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低年级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在低年级孩子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意义。
但是,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呢?作为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的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
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
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在这次衢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各县的选拔教师都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展现自我。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课堂上运用的语言都给了我一些启发。
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那么,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有效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优势突出。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以随时随地选
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学习资源。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学
习形式,通过观看微视频,学生可以快速地获得知识,并在课后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微课
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的节奏,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或作业进行自我测评,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其次,微课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微课可以与其
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如PPT、课件等等,组成良好的学习资源系统。
在学生学习微课的过
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
误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总之,微课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应用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灵
活和多元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融合了现代科技和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而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1.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的第一步。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鼓励、支持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更愿意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2. 激发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和探索。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
3. 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过程中,提供资源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料、实践机会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独立学习活动。
同时,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
4. 鼓励尝试与失败在探究过程中,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会孩子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勇敢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失败后不气馁,继续前行。
只有通过不断尝试与失败,才能真正成长并取得进步。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探究的重要一环。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独立见解。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
6.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在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解决问题能力包括问题意识、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模拟、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在自主学习中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探究——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合作学习”

、
改 进 高 中数 学 “ 合 作 学 习” 的有 效 办 法
研究1 : 当q ≠l 时, S 1 l =
l _ q
,
l q -
l _ q
,
二 .
1 . 树 立 教 师 的互 动 教 学 观 念 是 做 好 “ 合作学 习” 的 必 要 前 提
¥ 3 = 一 o 4= 一 a 4 = …=
口l 啦
Ⅱ 2 +口 3 +… + =
~
S 一 口 1
= 一
%_ 1
01 + 2 +… +珥卜1
珥
教学工作定义 为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 的相互交流传递知
: ,
识, 这类教学方式 强调 的是双向的沟通 , 教育工作者要及
在教学 中, 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趣 味性 和深入性 , 要 不断挖掘知识 的深度 , 满足学生求知的热情. 案例 1 等 比数列前n 项和公 式.
大多数学生依然还处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 被限制着能力 的 发展. 我们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的过程中, 要摒弃教师机械 地、 不停地灌输知识 、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的传统教学方式 ,
他们会说 , 既然有更加简单 的方法 , 教材为什么偏偏要舍
易取难 呢?随之而来 的,又是新 的研究 题 目, “ 错位相减
法” 到底适合怎样 的数列求和情况 呢? 通过这些研究能够
使学 生 自己领 悟 、 自己构建. 研究 中我们 不难 发现 , 学生
高 中 版中 擞 ’ ? 糍 黧
教 教
说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 十分有利.
习现状 , 我们要进行更多的教学创新. 在高 中数学 的教学实
践 中, 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 习是一种非常灵活有效的学习 方式 , 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本文重点分析进行 “ 合作学习” 应该采取的一些策略 , 同时分析 了教师在组织 学生进行“ 合作学习” 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培养

幼儿园孩子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教育的地方,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并针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建议。
一、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
教室内的布置要美观、整洁,教具应该齐全且易于操作。
在幼儿园的室外场地,可以设置观察点、探究角、植物园等,以鼓励孩子们主动地观察和探索自然界。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提供各种书籍、绘本和玩具,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和游戏兴趣,以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欲望。
二、引导孩子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是培养他们探究精神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
例如,在观察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知道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吗?”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三、鼓励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幼儿园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例如,在室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种植一棵小树苗,让他们从准备土壤、培养种子,到观察生长过程,自己完成整个过程。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四、与家长积极互动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共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与探究精神的重要力量。
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互动,共同制定孩子们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探究的机会和环境,例如带孩子去公园、图书馆等地,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同时,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五、注重培养合作与分享精神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与分享精神同样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孩子如何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能力

孩子如何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自主合作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培养孩子的自主合作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孩子如何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能力呢?1.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合作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入手。
父母和老师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激励,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合作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团队项目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此外,鼓励孩子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也是培养自主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分享资源、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父母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或者组织一些家庭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
4.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合作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主合作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几点方法,相信每个家庭都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一、主学习的具体策略:(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① 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树立自我发展、实现的远大理想,并能为这个理想而主动自觉地学习。
② 认识学习的内在价值,明确学习对个人修养、充实自我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和意义。
③ 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
④ 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以鼓励、表扬和强化学生希望得到赞扬的动机。
(2)、教给学生学习策略① 学会管理时间。
② 掌握: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③ 学会自我监控。
(3)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① 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自学。
② 自己能做到的。
教师不教,独立完成。
③ 能自己说的,教师不说,让其发表意见。
④ 自己会的,教师不教,避免重复劳动。
⑤ 借助工具书能查到的,教师不教,让学生自己完成。
二、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1)划分好合作学习的小组(2)选择好小组学习的家当时机和内容。
① 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足时,进行合作。
② 独立思考出现问题时,进行合作。
③ 出现分歧时,进行合作。
④ 当学生对内容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进行合作。
(3)小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原则。
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4)教师的指导作用。
① 小组合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表扬。
② 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操作程度和任务的内容。
③ 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进行指导。
④ 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
⑤ 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点拨。
三、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① 创设问题情境。
② 搞好问题设计。
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④ 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开放课本、开放课堂,让身边的生活中的事物走进课堂。
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

让孩 子 们 在 自主合 作 探 究 中学 习语 文
胡 忠 3 8 3 0 0 ) ( 四J l l 省岳池县北城小学 四 川 岳 池 6
摘 要 : 自主 、合 作 、探 究 学 习不 仅 是 一 种 学 > - - j 方 式 ,也 是 一种 教 学 策 略 。 教 师 不 仅 要 把 学 生看 作 对 象 、 主体 ,还 要
是那 些 自己认 为重要或 以前不 知道 的内容 以及 自己特别 欣赏 的地方等等 。 最后要问 , 哪些地方没读懂 , 或读后有哪些疑问 , 以及 自己对文章有哪些建议等 。教师每课之前检查预 习笔记 ,
这 是 最 重 要 的 语 文 作 业 。这 些 预 习 问 题 同 时 在 课 上 教 学 中检
一
阶段 ,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 ,进行探究活动 ,教 师要 为学 生提供足够 的时间。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 的任务 , 通过阅读 、 演示 、观察 、思考等学习活动 ,敞开探究 的思路 ,掌握探 究的 方法 ,并主动地提炼总结 ,交 流探究结果 ,寻求解决 问题 的途
径 。如 教 学 《 小 音 乐 家 杨 科 》一文 时 ,围绕 主 题 “ 杨 科 喜 爱音 乐 ,课 文 写 了哪 些 事 ? 杨 科 的 结 局 怎 样 ? ”教 师 先 和 学 生 一 起
、
这 个 预 习不 同 于 以往 的预 习 ,查 生 字就 完 了 。我 指 导 学 生 预 习 方 法 并 提 出 要求 。即 : 读 — — 思— — 问 。学 生 预 习 首 先 阅
读文本 ,不看 预习提示 、不看课后 习题 , 就 如我们平时看杂
志 、看报纸一样 。看后思考 自己从 文中获得 了那 些信 息。主要
体现了主动发展 的教学原则 。在合作探究 中 ,让每个学生都有 探究 的任 务பைடு நூலகம்,给一些落后的学生也有参 与的机会 。形成了学生
浅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小学教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小学教学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12×14=()时,我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自主探究,想出解决的方法。
老师巡视收集反馈信息,注意对学困生的引导。
然后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也让学困生在交流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抽生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
教师在抽生时也要和巡视的情况联系起来,有目的抽学生回答,表扬鼓励他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联系板书的不同算法让孩子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体验到可以运用旧知可以学习新知,体验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更简便,并巧妙把学生的口算方法结合竖式帮助理解算理。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
”通过老师精心地组织,引导,就能把学生的心“抓”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地情境中积极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让他们在交流中轻松地掌握算理,突破教学难点。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操作和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在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多数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但少数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善于开动脑筋。
于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地魅力去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引导他们去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把思维打开,打开话匣子。
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和小伙伴合作交流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

幼儿园社会实践教案: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社会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和人际交往的关键期,社会实践课程不仅可以在认知方面提供帮助,也能帮助孩子们锻炼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掌握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际体验,观察、感受、认识不同场所、事物、人物以及社会规则的存在和作用。
3.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通过参观一些社区机构和场所,如公园、超市、消防站、邮局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和社会规则,增加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
三、教学步骤1.引导孩子们探究主题在社会实践前期,老师要先为孩子们准备一些图片、小故事和玩具等,引导孩子们探究主题。
例如:主题为“邮局”,老师可以先拿出一些邮票、信封、明信片等,与孩子们探究邮局的前世今生,以及信件的寄送流程和规则等。
2.实地参观社区机构或场所在陪同孩子们参观社区机构或场所的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准备充分、讲解详细、解答疑问、引导注意等,或者请专业人员陪同讲解,以便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意义。
3.回归到幼儿园回归到幼儿园后,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观察和询问,引导孩子们回忆社会实践的内容和主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鼓励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享自己的感悟、经验和想法,并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归纳。
4.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孩子们可以自己尝试填写邮局寄信单,领取邮票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同时,孩子们也可以结伴探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参观和体验法通过参观社区机构或场所,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和社会规则,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孩子们探究主题,通过夹杂小故事、图片和玩具等,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有主动参与的欲望。
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论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能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途径;提高语文素养【中图分类号】g420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角色的改变,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其它传统民风民俗互相交流,彼此说一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儿童的自主探究与学习兴趣

儿童的自主探究与学习兴趣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主探究促使儿童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和学习新事物,而学习兴趣则使他们对知识和学习充满热情。
本文将探讨儿童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培养和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自主探究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自主探究,儿童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儿童会提出各种问题、寻找答案,并通过实践和探索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自主探究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习兴趣对于儿童的学习成就以及终身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当儿童对某个主题或领域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地去探索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
因此,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儿童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呢?首先,我们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应该温馨舒适,鼓励与儿童互动和合作。
通过鼓励儿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就,我们可以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资源,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并鼓励他们多样化选择。
儿童的兴趣和喜好是多样的,我们应该尊重并引导他们去发掘和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
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不断地尝试、实验和探索,从中获得乐趣,并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最后,家长和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儿童的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应该关注儿童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兴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第一篇: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如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如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积极探索新知识。
自主探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并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首先,为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表扬他们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和参考资料。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学生研究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分工并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
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和情景模拟等探究性学习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调研、自主设计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探究相关知识。
而情景模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其中扮演特定角色,并通过模拟实际情况来进行自主探究。
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评价权。
学生可以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通过自主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
值得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总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引入项目学习和情景模拟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评价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
低年级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在低年级孩子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意义。
但是,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呢?作为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的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
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
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
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在这次衢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各县的选拔教师都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展现自我。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课堂上运用的语言都给了我一些启发。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
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学生才会表现出这种神态。
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1 、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教《画风》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咱们一块儿去旅游,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学生边听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
老师接着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声音画下来。
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教师随机引出有三个小朋友却能画风。
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通过阅读,寻求答案。
2 、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
低段课文都充满了生活情趣,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情趣,教师就得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落叶》一文时,我在教室里挂上许多落叶,在黑板上也画上树叶,课件中把落叶设置成飘落下来的动画效果,给学生营造了置身秋天落叶纷飞的情境。
课一开始,引着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想象落叶的比喻,很快就把孩子的心给牵住了,在充满幻想的空间里,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在整堂课,我以“树叶飘呀飘,飘呀飘。
”这句话贯穿每一个环节,让孩子体会“甲虫、蚂蚁、小鱼、燕子”在落叶里的快乐。
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情境教学的特点,可分为形象、情感、环境、角色与理智等类型。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
只有当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丰富广博的知识。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每个教师都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以丰富有趣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进入每个角色,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地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
”日本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一是: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些中外教育家对此也早有预见。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仔的《教育论》中就已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
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1 、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
“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
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
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
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 、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
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
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
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
学生在学《别说我小》一课时,提出了“别说我小”这个“小”字表示什么?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
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
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3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1 )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
“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如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画画、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阅读中难度较小的问题。
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如教学《画风》一文,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
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
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如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风,写一写风的语言等,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
自主性学习的空间大,在单位时间内个体获取的信息量多,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
(2)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
“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
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