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七大洲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七大洲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七大洲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上将地球划分为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洲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定位。

以下是对这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和特征的介绍: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以上。

它位于欧洲和非洲的东部,北界北冰洋,南界印度洋。

亚洲的区域特征是地理多样性和人口密集。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世界最大的河流,长江和伏尔加河。

亚洲还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2.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位于赤道以南的区域,被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非洲的区域特征是自然环境多样和文化多元。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和最大的草原,撒哈拉沙漠。

非洲还是世界上最独特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如撒哈拉沙漠的沙漠狼和大象。

3.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第三大洲,位于亚洲西部,被大西洋和地中海环绕。

欧洲的区域特征是历史文化的丰富和经济发达。

欧洲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如巴黎、伦敦和罗马等。

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富裕的地区之一,有许多先进的工业国家,如德国和法国。

4.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洲,位于北美洲的南方,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

南美洲的区域特征是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

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

南美洲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和民族,如印加人和马雅人等。

5.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五大洲,位于南美洲以北,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

北美洲的区域特征是地理多样性和高度发达的经济。

北美洲包括许多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

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和最高的山脉,洛磯山脈。

北美洲也是全球最富裕和发达的地区之一6.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第六大洲,位于亚洲和美洲以东,被印度洋和太平洋环绕。

大洋洲的区域特征是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生活方式。

大洋洲包括许多岛国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等。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区域地理分析

区域地理分析

第三步:描述 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和地理词汇,按照上 述分析结果,对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 行表述和阐释 ----描述阐释事物
读我国某省 级行政区图,分 析回答该省内部 甲、乙、丙三个 区域的主要自然 地理特征。
甲区域
乙区域
丙区域
汉水谷地(汉中盆地), 地势平坦;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 雨
图1
图2
图1为黑龙江东部地区: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温带季风气 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河流众 多,水量充沛,冰期长,含沙量低;以温带 落叶阔叶林为主;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优势区位条件是:土地辽阔,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煤炭、森林等资源丰富。 主要限制性因素:热量不足。
图2为安徽省南部地区: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湖 密布,水源充足;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为主;平原地区多水稻土分布,低山丘陵地 区以红壤为主,肥力较低。 优势区位条件: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河湖 众多,水源充足;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主要限制性因素:洪涝灾害频繁。
地形
气候
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千 渭河平原(谷地), 沟万壑; 地势平坦;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寒冷干燥 干燥,降水的季节和 年际变化较大 河流少,径流量小,冬季 河流径流量小,形成 夏汛,有冰期,含沙量 有冰期,含沙量大 相对较高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植 被覆盖率低;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二.区域地理位和内部区域划分; 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行政区轮廓、山 河分布、提示性地理事物名称等信息 ----获取解读信息
第二步:分析 首先分析区域中地形、气候两大自然要素 的特征,并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进一 步分析区域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调动运用知识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逐题详解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逐题详解版)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1.区域的位置特征①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只说经度范围即可,纬度位置除了说明纬度范围外,还要说明纬度带和温度带;②半球位置:要分清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海陆位置:如果是沿海既要说明陆地位置也要说明海洋位置,若是身居内陆则不用说明海洋位置;④相邻位置:中国的区域必须要回答相邻位置,世界区域若图中未标明相邻地区或国家可以不答。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特征应从地势高低、主要地形类型、各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海岸线特征以及典型地貌分布等方面回答;②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光照条件以及水热配合等方面回答;③气温特征应从气温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方面回答;④降水特征主要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变化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⑤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径流量(说大小,看降水和流域面积)、水位季节变化(说大小)、含沙量(说大小、看植被覆盖率和流速流量)、结冰期(说有无及长短,看气候)、汛期(说有无、汛期类型以及汛期长短)、流速(说大小,看落差);河流水系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以及支流分布特征等。

⑥生物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等;⑦土壤特征主要包括:土壤厚度、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高低)、颜色以及酸碱性、发育程度等。

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4.区域差异分析①自然地理差异分析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及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人类活动因素差异5.区域定位①经纬网定位法:要求记住七大洲的经纬度范围、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大致即可,例如澳大利亚大陆的经度范围大致是120°E—150°E;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大洲、地形区也是要记住的,例如:90°E 经过横河入海口,60°E经过乌拉尔山脉等。

②轮廓定位法:要求记住各大洲的轮廓以及世界主要岛屿、半岛、海峡的轮廓以辅助我们进行地图的定位。

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

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

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一.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的基本内容是:①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生)、)③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聚落、交通、经济、文化等)④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的内容(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建设等)。

区域位置包括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③政治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

④交通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1.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及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2.地形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④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第1 页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

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疏密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红壤、黄土、棕壤;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②分布③特点(肥力高低)6、自然资源:(1)农业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②气候资源、③水资源、④生物资源(2)工业自然资源: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3)旅游资源: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三、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如厦门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再如农业中种植业渔业比重大,种植业中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大)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通常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低的地区经济更发达。

中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划分

中国的地理特点及区域划分
中国的地理特点及区 域划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壹中
国 的 地 理 特 点
贰中
国 的 区 域 划 分
叁 及各
经区 济域 状地 况理
特 点
肆 及各
挑区 战域
发 展 优 势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特点
地形地貌
地形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湖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长14000多公里
第三章
各区域地理特点及经 济状况
东部地区
地理位置:位于 中国东部沿海地 区,包括江苏、 浙江、上海、安 徽、福建、江西、 山东、广东、海 南等省份
地理特点:地形 多样,气候湿润,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
经济状况:经济 发达,工业、服 务业、农业全面 发展,是中国经 济最发达的地区 之一
主要城市:上海、 广州、深圳、杭 州、南京、苏州、 厦门等
中部地区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中部,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等省份 地理特点:地形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气候多样,四季分明 经济状况: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旅游资源: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自然景观,如洛阳、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包括新疆、 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 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区
生态环境:拥有独 特的自然景观和生 态环境
发展优势:具有较 大的发展空间和潜 力
挑战: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薄弱,人 才流失严重,经济 发展相对滞后

专题: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专题: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1.感知优先 心理地图的构建与积累是逐步实现的。它要靠平时 反复的读图、填图、用图,在此过程中逐步感知地 图。首先是从图中获得地理知识,熟悉某区域的主 要山脉骨架的分布,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 位置、区域范围和海拔等。再凭借记忆在空白图上 填出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最后在图上分析、归纳、 总结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某地理事物的绝对 位置与相对位置,面积范围大小等,进而分析其主 要特征及成因,各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 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2.针对训练 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 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 练习形式,要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 共同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对 这些区域的轮廓、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岸线 状况等区域特征进行深刻的记忆。经常进行地图练 习,使大脑皮层刺激力度加大,留下深刻的痕迹。 特别是边听边填、亲手描绘、默写轮廓图对准确构 建心理地图大有裨益。
110ºE 120ºE 130ºE 53ºN
135ºE
30ºN
23º26′N 20ºN
4ºN
90 °E
A
CB
D
E
F
东 经 90 度N

尔 泰 山
A
45天山°B 盆地C吐鲁番
青 阿藏 尔高 金原 山E
D 35°
雅 鲁 藏 布 江





F
25° S
90 °E
80°E
100 °E
A B
C
东内
D巴




罗布泊

内蒙古 高原
大 同
行 山
辽 23 °东26′N
北半 京岛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 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审题专练] 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标准答案] (1)C (2)B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2.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 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 大洋与大洋之间,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 况。
(2)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 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 (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
第三,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如对著名的湖泊 (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 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 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下列图示为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河 流及运河轮廓示意图。
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特 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 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玛峰”,则可确 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可确定该地形 区是渭河平原等。
6.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行空间定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 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 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 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第(2)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本题是一道具有很好区分度的试题,本题实际上考查地表鹅卵 石堆积的自然地理过程。从图中可知乙地位于山口处;河流水 流急携带砾石;随流速减慢,逐渐堆积。
【解析与答案】 第(3)题,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 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读完题后,我们发现该设问特别长,因此考生最好先要将问 题分解,并按问题的顺序答题。题目设问共有五个小问,依次是:①乙地的气候 类型是什么?②乙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③说明乙地气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④ 说明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这样做,有利于形成正确的 思维,可有效避免丢题的现象。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河流的中下流地区,气候类 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夏季是葡萄的生长季节 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比热容非常小,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也快,因而会造 成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另外,由于该地夏季炎热干燥,葡萄 水分易流失,有鹅卵石覆盖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条件好;(北纬 45°附近)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 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诲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 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 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注意: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
平时解题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即综合考虑经 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以及地理特征、特殊地理事物、图例注记、 比例尺等图中信息和文字信息加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 失误。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

小学四年级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一、引言地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和世界的多样性。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探索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点,深入了解这个伟大国家的地理情况。

二、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濒临太平洋,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影响。

1. 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它拥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这些城市对贸易和对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西部内陆地区中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较为干旱和贫穷的地区。

它被大片的高山和沙漠所覆盖,地势高峻。

这个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他们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3. 南部和北部地区中国的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

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非常发达,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

相反,中国的北部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农业资源相对较少。

三、中国的地形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形多样的国家,拥有许多壮丽的山脉、平原和河流。

地形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土壤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1. 高山地带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长江三角洲。

这些高山地带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也是许多登山爱好者和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

2. 平原地区中国的东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

这些地区是中国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3. 河流与湖泊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如长江、黄河和西湖。

这些河流和湖泊为中国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

四、活动与讨论1. 地理游戏通过地理游戏,让学生学习和复习中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高二地理-第1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

高二地理-第1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
2、特点: (1)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
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问: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答: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
行政区有明确的界线
森林区与草原区没有明确的界线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森林区和草原区
方言是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语言。每 个方言区都有特定的分布区域。方言是一 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造成 封闭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间高山或其他地理 事物的阻隔,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 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生产力低下 和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少是方言得以 延续的重要原因。
(用已学区域含义知识回答)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 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实践意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如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之间的联系
中西部:
能源、原材料、矿产、特色 金属、廉价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文教、 资源密集型产业等

3.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4.植被(自然带)——气候的影响
5.土壤——地形、气候与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二、区域的类型
三、区域的特征 四、海南岛区域分析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右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甘肃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 引或辐射的 范围组成

中国区域地理定位及行政区划

中国区域地理定位及行政区划

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和青 气候干旱,不利于
藏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有 农作物种植,只有
利于牧草的生长,许多地方 在山麓地带、河流
成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沿岸等水源条件较
好的地区,才适宜
发展耕作业
中国相对位置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邻国:14个
塔吉克
吉尔吉斯
蒙古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尼泊尔
印度
缅甸
不丹
老挝
越南
俄罗斯 朝鲜
50ºN
40ºN 73ºE
80ºE 90ºE 100ºE
110ºE 120ºE 130ºE 53ºN
135ºE
30ºN
23º26′N 20ºN
4ºN
90 °E
A
CB
D
E
F
东 经 90 度N

尔 泰 山
A
45天山°B 盆地C吐鲁番
青 阿藏 尔高 金原 山E
D 35°
雅 鲁 藏 布 江





F
25° S
南北跨纬度近 50°,大部分 在温带,小部 分在热带,没 有寒带
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 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 最北部纬度高,热 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 量不足,气温低 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度 位置
从西向东跨60 多度,分属于 东5区至东9区 的五个时区
在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夏季风难以
东西跨度大,形成多种多样 到达,降水稀少,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
①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 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 冰期长短、凌汛)、起伏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一、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相对位置、温度带位置、交通位置2、地形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2)评价3、气候(1)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2)气候特点:①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如中国南方地区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为主,热带季风气候面积小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雨季长雨量大,夏秋季节多台风,地处湿润区,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

(3)评价: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1)主要河流、湖泊等(2)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③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3)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4)评价:5.植被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④覆盖率6、土壤特征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③特点7、自然资源:(1)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丰富与否?(2)农业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②气候资源、③水资源、④生物资源(3)工业自然资源: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4)旅游资源:自然旅游景观、人文旅游景观1三、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如厦门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再如农业中种植业渔业比重大,种植业中林果和经济作物比重大) 经济发展方式(如:杀鸡取卵式还是可持续发展模式)通常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一产业(农业)比重低的地区经济更发达。

如何描述和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如何描述和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如何描述和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特点的描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自然地理位置:
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

(1)绝对地理位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经纬度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纬度范围、区域定位点);海陆位置(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相对地理位置是指此地区与相邻地区的相对位置(陆上相邻、海上隔海相望)。

2、人文地理位置:
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文化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特点的评价,可以从交通位置的重要性、资源的丰富程度和重要性、区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

例如: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所在。

区域定位和特征分析

区域定位和特征分析

乙地
1891
25°04′N

102°42′E
甲、乙两地所处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返回目录
谚语和对联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
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中有一些谚语和对联 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澜 台 23 °26′N 怒 沧 元 台湾 湾 江 江 江 西江 珠江 岛 E 三角洲 海峡 W
40°N
W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喜 30°N ⑦ ⑧ 横 马 舟 大 断 拉 23 °26′N 山 雅 青藏 拐 山 四川 长江中下 群 巫 区 山 高原 弯 盆地山游平原岛 E
50°N


③ ④
F
喜 马 拉 雅 山
25°
S
90 °E 80°E 100 °E
东 内 蒙 经 古 100 高 度N 原
巴 颜 祁 喀 连 拉 山 青海湖 山
B C
A B C D
横断山脉
D
A
S
90 °E 80°E 100 °E 110 °E
A
东 经 110 度
渭 大 河 秦 巴G 阴 谷 岭 山 山 黄土高原地 N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 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 的竹楼、泼水节等。
•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 判断 • 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 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 比例尺的大小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 大小,有利于定位;特别是考题中一些特殊 地名信息对定位是有帮助的,如太白山(秦 岭的主峰、陕西、大陆东部第一峰) 、神农 顶北(鄂、华中第一峰) 、小五台山(冀西北) 、 神女峰(川、巫山) 、青海湖、开普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旱作;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机械化程度不高, 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任答两点即可)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但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 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据此并结 合下图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①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交通和战略位置,并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②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③社会经济发
展概况——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概
括。
如日本的主要地理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可用下图示意: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与哪些行 相对位置 政区相邻
位于某地(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位
高考模拟训练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但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 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据此并结 合下图回答问题。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

,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方面,概 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1)位于热带;东临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 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2)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 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
专题四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2讲 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2014.11.25
知识体系建构
知识体系建构
分析角度 明确区域空间
范围
综合分析区域 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分析区域 人文地理特征
归纳区域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答题模板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邻区相对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地形的类型及地势起伏状况 气候类型及气温、降水特征
课后巩题固。练习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 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 1 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斑头雁于 3 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 月底开始迁出。图 2 为斑头雁从 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 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图1
19 图2
月份
1
2
3
4
5
6
7
89Βιβλιοθήκη 101112
全年
平均
气温/℃
-7.4
-3.9
1.9
8.1
12.4 15.3 17.3 16.6 12.3 6.6
-0.3 -5.7 6.1
降水
量/mm
1.2
2.2
7.0 19.0 43.0 59.2 88.2 74.0 54.4 20.5 3.9
1.2
373.8

水位
湿润地区,看降水;干旱地区,多以冰雪融水补 给,看气温
含沙量
取决于流域内地区植被状况
结冰期
看最冷月均温,有无及长短
凌汛
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 依次是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1)3 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 月份气温为
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 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
(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 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
基础知识落实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 分析角度
然 气候
条 件
地形
水源
土壤
答题模板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光热充足等
地形平坦开阔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等灌溉用水充足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多
社 分析角度
会 市场
经 济
交通
条 劳动力
件 科技
国家政策
答题模板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
交通便利 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 高科技(良种)、机械化水平高、保险冷藏技术 国家实施“种粮补贴”政策、政策支持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但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 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据此并结 合下图回答问题。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 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农业(水田或旱作),其主 要粮食作物是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
(3)从中部流向四周;A、B、C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但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 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据此并结 合下图回答问题。
(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 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农业(水田或旱作),其主 要粮食作物是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_____。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 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 依次是___________。
基础知识落实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流程长短 主要取决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
河流流向
主要看等高线判断地势高低
河流水系特点及水文状况 土壤的类型及特点
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 工农业类型及其分布 经济结构(工农业、交通) 区域内的地区差异(工农业) 区域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 区分差异,归纳共同性
高考模拟训练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但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 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据此并结 合下图回答问题。
(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
20
支流、面积
高山峡谷地区,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洼地则反 之
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较直、 河道特征 深,易成窄谷;地势起伏小,小,慢,侧蚀,弯,浅,
宽。
基础知识落实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河
答题模板
流 水
流量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流域面 积大,一般流量大
(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 采取的措施。 (5)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任答两点 即可)。 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 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滴灌与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 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任答两点即可)。
方法技巧方拓法技展巧:如何复习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方面,概 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基础知识落实
区域地理位置描述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点状:具体的经纬度
经纬度位置 面状:某地的经纬度范围、穿过某地的重要经纬线 及所跨的纬度带和热量带
海陆位置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侧,临海、距 海较近、深居内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