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地图-大冢敬节(经方方证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日本著名经方家大冢敬节先生的6个经方使用经验总结

日本著名经方家大冢敬节先生的6个经方使用经验总结

日本著名经方家大冢敬节先生的6个经方使用经验总结■ 专业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请勿自行操作!为大家整理6个大冢敬杰先生的经方使用经验,分别是,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归芪建中汤。

一、桂枝汤之使用经验桂枝汤是伤寒论中出现的第1个方剂,用于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且脉象浮弱者。

在伤寒论中,出现这些症状称为有表证。

桂枝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有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

使用麻黄汤和葛根汤,虽然汗出,但是仍有发热、恶寒不能去除时,有时也宜于使用桂枝汤。

这种情况下,脉浮弱是指征之一。

浮脉如水漂木,一按就躲开,不应指腹。

桂枝汤有强壮的作用。

古人认为它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的作用。

比起体力充实者,桂枝汤用于衰弱者较多。

名古屋玄医(1628-1696,日本江户时期医家译者注)经常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减应用于各种疾病。

他认为疾病是由于阴阳不调和引起的,所以宜于用桂枝汤来调和。

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将桂枝汤和麻黄汤合二为一的处方,用麻黄汤发汗但脉太弱,用桂枝汤又虑其药力不足时为其使用指征。

桂枝麻黄各半汤亦用于感冒缠绵不愈者。

柴胡桂枝汤用于恶寒、发热关节痛、头痛、腹痛等主诉者,与小柴胡汤证相似。

所以不仅用于感冒缠绵不愈者,也用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阑尾炎等。

二、桂枝加芍药汤之使用经验桂枝加芍药汤虽然只是将桂枝汤中芍药的用量增大,但其用途却与桂枝汤有了很大不同。

古人用桂枝助阳,用芍药助阴,桂枝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但增大了芍药用量的桂枝加芍药汤成为太阴病的治疗方剂。

桂枝加芍药汤用于腹部膨满、呕吐、腹泻、时有腹痛,但也可用于无呕吐腹泻者。

腹部膨满便秘时,有实证也有虚证。

虚证的情况下,即使腹胀,但腹部缺乏弹力和底力,脉亦无力,此时若使用大承气汤等方,会出现剧烈腹痛、腹泻、乏力。

在腹部有底力的实证情况下,腹有弹力,脉亦有力,才可以使用泻下剂。

所谓脉缓意味着疾病为轻证,缓脉为浮软而无力,来去缓慢。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前言深入解读三则经方名家医案,附思维导图,深入浅出,满满研读下来,犹如穿针引线,愿您读后有所收获!腰腿酸痛案(一)【原文】迟某,男,50岁。

其病为腰酸,两足酸痛,恶寒怕冷,行路则觉两腿发沉。

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硕大,苔则白滑。

【研读】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腿酸痛,并伴有恶寒怕冷、两腿发沉。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腰腿痛、恶寒的有太阳病证及少阴病证。

太阳病证的腰腿痛、恶寒以脉浮为主,少阴病证的腰腿痛、恶寒以脉沉为主,结合患者脉象来看,患者为脉沉缓无力,说明此腰腿痛、恶寒与太阳无关,属病在少阴。

病在少阴的腰腿疼痛、两腿发沉有两种方证:1.真武汤证。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甘姜苓术汤证。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汤方: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以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以上这两个方证各有各的特点:真武汤证为病在少阴肾气不足,水邪泛滥,其特点为腹痛、小便不利、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其治疗以温补肾气,利水为主;甘姜苓术汤证为病在少阴肾气为外来的冷湿之气所伤,为肾着之病,还没有伤到少阴肾脏本身,其特点为腰以下冷痛、身体重、腹重、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治疗为健脾气以祛冷湿。

结合患者舌硕大、苔白滑、无小便不利、无下利的症状特点,患者的腰腿痛、两腿发沉应为肾着之病,为甘姜苓术汤证。

[讲义]大冢敬节

[讲义]大冢敬节

[讲义]大冢敬节大塚敬节:1900,1980:,出生于日本高知县一个汉方医世家,祖父大塚恭斋、父亲大塚惠迪均业医。

于1919年入熊本县立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成为西医界一分子,从而获得了政府认可的行医执照。

1927年,他受中山忠直《汉方医学的新研究》和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和启示,对汉方医学的科学价值和实际疗效有了最初的认识,立志学习和研究汉方医学。

1928年,因用甘麦大枣汤治愈了每天反复抽搐十几次的十岁少女的半身不遂症,使他更坚定了学习和研究汉方医学的决心。

1930年2月,为学习汉方医学,他毅然离家到东京拜汤本求真为师,在“汤本医院”学习汉方医学。

1933年,与史数道明相识并成为挚交。

1972年6月,就任“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

同年九月,日本医师会授予大塚敬节“最高功勋奖”,奖励其为汉方医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日本医师会首次为汉方医家颁奖。

其主要临床学研究著作有:《类证鉴别皇汉医学要诀》:1932年:、《汉方诊疗的实际》:1941年与史数道明等合著:、《汉方医学》:1956年:、《诊断与处方?汉方疗法》:1957年:、《汉方医典》:1957年与史数道明等合著:、《汉方诊疗三十年》:1959年:、《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1966年:、《汉方诊疗医典》:1969年与史数道明等合著:、《金匮要略讲话》:1979年:等。

此外,还有综合性著作《大塚敬节著作全集》:1980年:。

先生认为,在《伤寒论》中之论脉,不提脉名直接记述脉状,故简而适宜。

但至后世渐又设有种种脉名,其数竟达六十余种,此乃侧重形式的思想之不良现象,在临床上多主张为无用论,吾等必须去虚饰重实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今后之中医学。

大塚敬节投身汉方医学事业五十几年,始终坚持在临床上从事诊疗和研究,尤其在张仲景学术的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

如用三黄泻心汤治疗动脉硬化症、脑充血等,症状急剧者加知母、石膏、甘草;加辰砂治疗子痫、白内障;还用本方治疗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沙眼、慢性结膜炎、晕船病、癫痫、癔病、失眠、丹毒等;用葛根汤治疗结肠炎、赤痢;眼、耳、鼻之炎症;肩部发酸、肩胛部神经痛、化脓性炎初期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衰弱症、癔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症、阴痿症、癫痫、动脉硬化症、脑溢血、慢性肾炎、心脏瓣膜病、小儿夜啼症、老人慢性关节风湿病、火伤后发热;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各种热性病、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腹膜炎、疟疾或疟疾样疾病、神经衰弱、经血病、失眠症、神经性心悸亢进症、脚气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剧烈头痛;八味地黄丸治疗尿闭:产褥热:;用温经汤治疗鼻塞、头痛、手掌角化症;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浮肿、呼吸困难之肾炎;大承气汤治疗月经延长、耳朵骚痒症;半夏厚朴汤治疗胃下垂、上半身浮肿、神经症;小柴胡汤治疗圆形脱发症、神经性食欲缺乏症等等。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

33.理中丸-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术干姜
运化失司 自利 不思饮食

口淡不渴

寒凝中焦
腹痛

胃失和降
恶心呕吐 嗳气
理 中 丸

温煦失职
手足不温
中焦虚寒
舌淡苔白 脉沉
干姜-温阳散寒 人参-益气健脾 白术-燥湿健脾
甘草-调和药性
34.小建中汤-桂枝汤倍用,芍药君饴糖
肝木乘脾
脉弦细

腹中挛痛 喜得拒按
28.导赤散
火毒壅盛
红 灼热


气血壅滞
痰浊凝聚

火 不

营卫失和
银花-清热解毒
防风白芷-辛散祛邪
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
陈皮
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
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
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
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 诸药
29.龙胆泻肝汤
肝经热盛
头痛 目赤肿痛 耳鸣耳聋 耳道疔肿
肝气郁滞
肋胁疼痛 脉弦数 舌红苔黄腻




生化无源 气血薄弱
面色姜黄 神倦乏力


心悸不宁

饴糖-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桂枝-温助中阳 芍药-益阴养血 缓急止痛
生姜 大枣
温胃健脾 资助化痰
温煦失职
手足不温
甘草-益气和中
35.四逆汤-四逆汤用草附姜,回阳救逆功最佳
阳失温煦 四肢逆冷
畏寒蜷卧



火不暖土
脘腹冷痛 下利清谷

运化失职
舌淡苔白

麦冬-滋阴清热 人参-益气养阴
润燥

《中医人生》中的那些正能量的老师

《中医人生》中的那些正能量的老师

《中医人生》中的那些正能量的老师书是最好的老师,我曾经立过关于读书的flag,比如每周读一本,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但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挤了,很多书上的灰尘却越来越厚了。

作为中医,有明师指导,有好书陪伴,有病人的康复,真的妙不可言,也许以后应该给自己腾出点时间,甚至完全抽出时间来读书,向前人学习。

娄老是一位经方家,他的大作《中医人生》我已经买了好几年了,直到去年才读完,今天再复习一下读书笔记,发现娄老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位明医,他的很多观点能够指明我们中医经典科发展方向。

01—懂西医能增疗效医学不应分中西,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救死扶伤,中医懂了西医,病人得到的保障就更多。

张丰对娄老的影响最大。

张丰对西医也非常熟悉,并认为:一个有抱负的现代中医师一定要具备基本的西医知识与了解西医药发展的动态,因为这些东西对中医的临床诊断大有裨益。

当然这应该是中医师自己内心自发的要求。

陈兴华是一名西医大夫,他认为临床需要对疾病进行鉴别,而且作为中医师,非常有必要熟悉西医常见病的诊疗,对提升疗效有大益。

懂西医,能够让我们对中医理解更深刻。

娄老对腰椎间盘突出证的治疗方面,认为其机制可能是机体快速建立起代偿作用的系统,大量释放了止痛物质;其次可能是腰突症过度诊断了。

治疗上需要方药针罐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发生症状加重的瞑眩反应,这是机体在重建新的生理稳态。

02—针灸是上帝之手娄老的老师何黄淼,临床宗旨“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而能完全做到这八个字就是针灸。

何黄淼推崇泽田健的针灸疗法,“针灸是上帝之手,具有神奇的力量”。

娄老针药结合收到启蒙老师的影响,见证老师使用内关、公孙八脉交会穴治疗肾炎水肿伴有胸满症状。

何老师还让病人家属使用艾条灸治疗肾炎。

何老师辨证细腻、针药病用,客观的认识中西医,给娄老带来来对中医未来的憧憬。

何老师透露了学习针灸的诀窍,多实践,掌握取穴五个方面“八总穴,八会穴,局部取穴,背部督脉寻找阿是穴,病位交叉对应取穴”王冠千(娄老的老师)推荐中国针灸学、针灸临床治疗学。

大塚敬节授课《伤寒论》(第一讲)

大塚敬节授课《伤寒论》(第一讲)

大塚敬节授课《伤寒论》(第一讲)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授课《伤寒论》(第一讲)2016-09-20 大塚敬节中医出版关键词:太阳病上篇历代医学名家,专门为《伤寒论》作注的就有三四百家之多,日本医家对《伤寒论》也备极推崇,喻之为“医魂”。

《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程之一,课时较多,学生学习时,一般花的力气也较大,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为此,小编给各位粉丝开设了《伤寒论》小讲堂,今天就先从太阳病上篇第一条开始,小伙伴儿们,可以在文末留言互相讨论哦!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校勘】康平本太阳作大阳。

以下太阳、太阴的“太”字在康平本均作“大”字,今从习惯用法而作“太”。

玉函无“脉浮”二字,改行有“太阳病其脉浮”。

【注释】太阳———运用在这里的“太”和“大”具有相同的含义,即甚、非常、有余、开始等意思。

我认为太阳病的含义是指阳病的开始。

《素问·热论》的太阳经病与《伤寒论》的太阳病,其内容未必相同,但《伤寒论》太阳病里见到的头痛、项强等症状,是沿太阳经而出现的。

太阳经是人像犬一样趴下时受日光照射最充分的部位,太阳病即该部位发生疼痛、强硬。

脉浮———脉诊时,即使轻轻地用手指端触及,也能够立即感觉到,例如,浮于水面的木片,用手指尖试图往下压时,反而有一种往上突顶的上浮感。

这种脉的状态称浮脉,可见于身体表面出现病状时。

头项强痛———头痛和项强之意,指头痛、颈部发硬、硬直(日语为“强张”,指柔软的东西变硬了,译者注)。

恶寒———俗称的发冷,即使盖上被子也哆哆嗦嗦发冷。

【解说】《伤寒论》所指的太阳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呢,该条首先明确了太阳病的大纲。

这里列举的脉浮、头痛、项强、恶寒等症状,是感冒、流感及其他急性热病在发病初期所看到的,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称为有表证。

所谓表证,即在身体表面显现的病状。

在《伤寒论》,作为一般原则,存在表证时使用泻下剂为禁忌。

关于这一点,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后续的文章里经常重复出现以唤起注意。

经方地图

经方地图

这些理论和经验之谈都是有其实践 价值的。祝氏认为:“ 价值的。祝氏认为:“病原多端,本体 唯一,认病识证,以探取病原为贵,故 分析不嫌其繁,治病处方,须兼顾本体 为是,故归纳在于简要。夫分析与归纳, 诊断之二大法门也,非分析不知病原之 所在,非归纳无以集诊断之大成。” 所在,非归纳无以集诊断之大成。”
一、卫分、太阳经与前驱期证态: 卫分、太阳经与前驱期证态:
是一组类似于感冒的非特异性症候群,它包括了不 同季节、不同表现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全身各器官系 统感染(包括传染病)的前驱期及轻型,在病理学上属 于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
风寒感冒证态(麻黄汤、桂枝汤) 风温感冒证态(银翘散) 湿温感冒证态(藿朴夏苓汤) 秋燥感冒证态(桑杏汤)
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 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 说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现代西 医把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各科的感染病 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感染病学。二者 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 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 主题,所以只有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 合后,才能顺利解读《伤寒论》 合后,才能顺利解读《伤寒论》。
在《伤寒杂病论》之前的经验积累情况 伤寒杂病论》 我们所知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历的 时间不会太短,张仲景至今将近1800年了, 时间不会太短,张仲景至今将近1800年了, 往前应该推多少年才合适呢? 以针灸实践为基础成熟起来的经络脏腑 理论是如何对药物治疗起作用的呢?二者是 如何糅合在一起的呢?
杂病脏腑经络 通过病来把握临床诊疗 狐惑、疟母、历节、血痹、肺痈、宿食、 支饮、风水、黑疸、胃反、阴狐疝、脏 躁、转胞 咳嗽上气、胸痹心痛、腹满寒疝、呕吐 下利
主症次症兼症 症是临床诊疗的基础 辨证、辨病、对症的框架 治法方药的框架
方证成为临床的基础(也有药证的提法) 主方、加减方、专病专方、对症之方 经方的基本特征:历时久,用药精,效用 猛,主治明,配伍严,可重复

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一剂见效

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一剂见效

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一剂见效为您推送优质的经方医学知识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一剂见效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半夏(洗)12g,大枣5枚(擘),黄连3g,人参(或党参)10g。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经方大师胡希恕、刘渡舟、黄煌、大塚敬节(日)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一剂见效。

以下内容摘自《冯世纶经方临床带教实录(第1辑)》:1、胡老讲述医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痛苦万状。

与甘草泻心汤1剂,即能进粥,3剂后痊愈。

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加生地而多取捷效。

2.胡老讲述医案以甘草泻心汤治愈确诊为白塞综合征者1例。

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

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

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

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

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经方治今病,从中可得到一定启迪。

3.史某,男性,42岁,1965年11月15日初诊。

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

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痛,大便少微溏,舌苔黄厚,脉弦滑。

舌有巨大溃疡、舌苔黄厚,上热。

脉弦滑,右胁微痛,大便微溏,半表半里下寒。

综合分析: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甘草泻心汤。

处方:炙甘草12g,黄芩10g,干姜6g,半夏12g,大枣3枚,黄柏10g,党参10g。

结果:上药服2剂,舌痛已,进食如常,继调半月诸症消除。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

康平本《伤寒论》精髓一一日本大冢敬节审定

康平本《伤寒论》精髓一一日本大冢敬节审定

康平本《伤寒论》精髓一一日本大冢敬节审定整理/李书涛(182条)太阳病(上)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第4条:太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呚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第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第6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三。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第7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第8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

(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9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大冢敬节伤寒论解说(1)

大冢敬节伤寒论解说(1)

大塚敬節傷寒論條文張仲景自序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賫(注:音機)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

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穀,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

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太陽病上篇(有框框者為原書目錄原文,只是為了提示,不背可也)4.太陽中風(桂枝湯證),脈陽浮而陰弱。

日本汉医经方大家大塚敬节和矢数道明

日本汉医经方大家大塚敬节和矢数道明

日本汉医经方大家大塚敬节和矢数道明大冢敬节投身汉方医学事业五十几年,始终坚持在临床上从事诊疗和研究,尤其在张仲景学术的研究与运用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

如用三黄泻心汤治疗动脉硬化症、脑充血等,症状急剧者加知母、石膏、甘草;加辰砂治疗子痫、白内障;还用本方治疗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沙眼、慢性结膜炎、晕船病、癫痫、癔病、失眠、丹毒等;用葛根汤治疗结肠炎、赤痢;眼、耳、鼻之炎症;肩部发酸、肩胛部神经痛、化脓性炎初期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衰弱症、癔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症、阴痿症、癫痫、动脉硬化症、脑溢血、慢性肾炎、心脏瓣膜病、小儿夜啼症、老人慢性关节风湿病、火伤后发热;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各种热性病、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腹膜炎、疟疾或疟疾样疾病、神经衰弱、经血病、失眠症、神经性心悸亢进症、脚气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剧烈头痛;八味地黄丸治疗尿闭(产褥热);用温经汤治疗鼻塞、头痛、手掌角化症;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浮肿、呼吸困难之肾炎;大承气汤治疗月经延长、耳朵骚痒症;半夏厚朴汤治疗胃下垂、上半身浮肿、神经症;小柴胡汤治疗圆形脱发症、神经性食欲缺乏症等等。

大塚敬节半夏泻心治愈十年腹泻案患者为二十七岁未婚妇人,约从十年前起出现腹泻,一日二三次,腹泻时伴有腹痛。

腹泻症状在月经期加重。

早上醒来时必有腹痛,且腹中胀气。

无论腹泻程度轻重,均无口渴,尿量也少。

尽管一直腹泻,但患者血色良好,营养中等,腹部有弹力,右侧腹直肌略挛急。

对于这种病情,我投予了参苓白术散,服药两周未见任何变化。

然后改投真武汤,也是服药二周未见任何效果。

随即改用胃风散,也无效。

此时患者诉一天腹泻四次,体倦无力。

于是又回到参苓白术散。

但是,晨起胃里感觉非常不适,胃痛也加重。

并且有心窝部痞塞感,食欲减退。

此时终于意识到使用甘草泻心汤,患者服药后效果很显著。

星期日腹泻四次,从该日傍晚开始服药,星期一至星期四无大便,星期五有软便一次,星期六无大便,星期日大便一次,已成为软硬适度的自然便。

大冢敬节小建中汤医案

大冢敬节小建中汤医案

大冢敬节小建中汤医案大冢敬节,日本著名汉方医家。

1930年2月,为学习汉方医学,大冢敬节毅然离家到东京拜汤本求真为师,在“汤本医院”学习汉方医学。

1933年,与史数道明相识并成为挚交。

1972年6月,就任“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

同年九月,日本医师会授予大塚敬节“最高功勋奖”,奖励其为汉方医学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以下为其用小建中汤的案例:一,患慢性腹膜炎的少女八岁的少女,因慢性腹膜炎来诊。

该少女自两个月前开始出现精神欠佳、易疲劳,时有轻微腹痛,约有七至十天一直未排便。

灌肠后可排出大便,但总是不畅快。

小便通畅,食欲略减,但味觉无变化。

腹部略膨满并有抵抗,脐周有压痛。

投予小建中汤七天量。

服后稍有精神。

七天中有两次正常大便,这是两个月来首次正常排便。

继服上方七天。

面色渐红润,腹部膨满也轻了。

再服七天,大便日一次,变得很有规律。

又给予七天量。

其后患者未再来诊,但据介绍该患者的人说,该少女现在精神很好,欢蹦乱跳的。

二,主诉剧烈膜痛的慢性腹膜炎患者为二十岁的姑娘,发热,体温在38.0?39度之间。

叩诊发现左上肺有大面积浸润,为重症进行型肺结核。

无食欲,无排便。

伴有汗出,如流出状,口渴。

经治医师已经掷药匙而束手(放弃),但是患者腹痛剧烈,非常可怜,我抱着哪怕只是缓解一下腹痛的目的而往诊。

对于这种情况,姑且先予小建中汤治疗。

服药二三天后,腹痛缓解,但出现手背、脚背浮肿。

护士看后向家属交待病情,说生命最多还有二三天。

我虽仍继续出诊但也认为该患者已渐渐不行了。

脉虽无紧象但脉幅不太宽,脉搏不足100次/分。

无大便,腹部硬,按之疼痛,无自发痛,全身浮肿。

患者自诉总觉得不舒畅,汗出如流出状。

这次投予茯苓四逆汤,以烦躁和自汗如注为治疗指征。

服药后,有日十次左右多量的小便排出,二三天后浮肿消失,同时肺里湿啰音也消失,体温也下降,有了食欲。

我担心这是不是最后的时刻要来了。

因为俗话说的“中治”,在《伤寒论》叫做“除中”,不也是出现一般状态好转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