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水利部提出。
本部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1996发布日期: 2018-12-03 查看:238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B/T16453.6-1996_土地整理【标准名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标准号】GB/T 16453.6-1996【标准文件】GB/T 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土壤肥料)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扩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1. 项目概述开发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规模介绍,在此基础上明确项目的水土保持目标。
2. 风险评估与预警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措施,以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3. 水土保持措施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土壤保墒、植被恢复、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措施。
4. 检测与监测针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设立相应的检测与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5. 应急预案针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救援等措施。
三、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和平整。
2. 土方工程就土方工程的开挖、填方、夯实等环节,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3. 建筑工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提出相应的工艺和技术要求,包括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4. 园林绿化工程为了增强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对园林绿化工程提出相应的要求,包括植树造林、草坪铺设等。
四、维护与管理1. 维护措施对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提出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其长期有效性。
2. 管理机构与责任设立管理机构并明确相关责任,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 定期评估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措施。
五、总结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的方案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开发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文章,依据题目所要求的格式进行写作,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失败案例分析
结果
项目后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
案例二
某风电场建设项目
背景
某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导 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失败案例分析
要点一
问题
建设过程中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和监管,对生态环境 造成较大影响。
要点二
结果
项目后期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 复工作。
经验总结
在开发建设项目中,应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格遵循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同时,加强水土保持 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保护生态环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进度安排
根据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同时根 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安排。
资金来源与使用管理
资金来源
确定水土保持方案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投资、企业自筹、社会资本等,确保资金充足。
资金使用管理
建立健全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批程序和监管措施,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 有效监管。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启示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严格执行和科学应用是实现水土流失有效控制的关键。同时,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评估工作 ,及时调整和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也是成功的关键。
失败案例教训
缺乏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和管理是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设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严格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和监管工作。
03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要点
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UDC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of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2008-01-14发布2008-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GB 5043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 787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33—2008,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3.2.1(1、2、3、4)、3.2.2(1、2)、3.2.3(1、2、3)、3.2.4(1、2、3、4、5)、3.2.5、3.3.1、3.3.2、3.3.3(1、3、4、5)、3.3.4、3.3.5、3.3.6、5.1.1(5)、5.2.6(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八年一月十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二00二—二00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改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实施9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相关行业设计规范的新成果,认真研究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召开相关行业参加的全国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规范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Ⅰ.基本概念1.土壤侵蚀: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旳过程2.水土流失: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 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旳破坏和损失, 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旳损失, 亦称水土损失。
其中,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 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旳所有过程3.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旳关系共同点: 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旳剥蚀、搬运和沉积旳全过程差异:水土流失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旳破坏与损失, 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Ⅱ.术语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应承担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旳区域, 由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构成。
2.项目建设区: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旳地区。
3.直接影响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许对项目建设区以外导致水土流失危害旳地区。
4.主体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所包括旳重要工程及附属工程旳统称, 不包括专门设计旳水土保持工程。
5.线型生产建设项目: 布局跨度较大、呈线状分布旳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路、渠道等生产建设项目。
6.点型生产建设项目: 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旳矿山、电厂、水利枢纽等生产建设项目。
7.建设类项目: 基本建设竣工后, 在运行期基本没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旳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水电站、核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新区等生产建设项目。
8.建设生产类项目:基本建设竣工后, 在运行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旳燃煤电站、建材、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等生产建设项目。
9.方案设计水平年:主体工程竣工后, 水土保持措施实行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旳时间。
建设类项目为主体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旳当年或后一年, 建设生产类项目为主体工程竣工后投入生产旳当年或后一年。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本部分讲述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要求。
引洪漫地工程指水土流失地区在暴雨期间引用坡面、道路、沟壑与河流的洪水、淤漫耕地或荒滩的工程,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南方干旱、半干旱的局部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包括水窑(旱井)、涝池以及山丘间泉水利用等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等类型,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南方局部有干旱、半干旱现象的地区,也可以参照使用。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的建设除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一步:根据业主给你提供的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写出你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并加盖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以及图纸专用章
第二步:(本由业主做,但现在方案编写单位代做)撰写水保方案送审稿上行文,向方案报批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评审,附带送审稿
第三步:上会(水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好评审会议时间后开会评审方案)第四步:根据评审会专家提出的评审意见逐一修改水保方案送审稿,最终形成报批稿并加盖方案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以及图纸专用章
第五步:(本由业主做,但现在基本由方案编写单位代做)撰写水保方案报批稿上行文,向方案报批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报批,附带报批
稿
第六步:等待方案审批水行政主管部门下批文。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其目的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而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方案编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以保证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首先,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应考虑地域特点。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水平不同,因此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也应有所区别。
具体而言,应根据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方案。
例如,在南方地区,雨量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同时重视地面覆盖,以减少土壤侵蚀。
其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应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此外,方案应尽可能具有可持续性,以确保长期的环保效益。
再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应重视细节。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细节问题,如方案中所包括的防护措施、管理措施、建设要求等。
此外,方案中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最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
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充分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
方案应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与社会各界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方案的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总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一。
合理、科学、全面、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因此,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开发建设项目被实施,但这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各级政府逐渐引入了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本文将探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及实施措施。
一、背景与必要性开发建设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垦和利用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问题。
为了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应运而生。
这些规范要求在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水土保持的因素,以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完整性。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基本原则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包括了一系列原则和指导方针,以确保水土资源得到最佳的保护与管理。
首先,方案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以便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的措施。
其次,方案应以自然修复为主,避免对土地和水体进行过度破坏和改造。
最后,方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水土保持技术策略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应包括一系列的技术策略,以减少土地侵蚀和水源污染。
其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建立保护地带、植被恢复、人工排水系统和土壤保水措施等。
例如,为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立保护地带,以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同时,配备合适的植被,如草坪、乔木和绿篱,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土壤冲刷和水源污染的风险。
四、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与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监测是方案实施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可以对方案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同时,监测还可以发现和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水土资源。
五、水土保持方案的挑战与展望尽管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引入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意识和参与度的提升是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大家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
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
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
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
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
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规范
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措施
01
02
03
防止水土流失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 修建挡土墙、护坡、排水 设施等。
保护植被
对于施工区域内的植被, 应尽量保护,避免破坏生 态平衡。
合理利用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 用土地和水资源,避免过 度开采和污染。
运行阶段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设施维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要求,进 行了全面的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通过定期观测、采样检 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反馈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 况和环境影响程度,为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科 学依据。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
0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编制流程与内容
01
02
03
04
确定编制依据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水土保持法 规、政策,以及相关的水土保 持技术规范和标准,确定水土 保持方案编制的依据。
收集资料
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植被覆 盖等自然环境资料,以及项目 建设的规模、布局、施工方式 等工程资料。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 ,推动生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编制依据与原则
80%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土 保持方案。
100%
实际需求
结合生产建设项目的特点,针对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制定 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
方案编制
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项目特 点,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方案 应包括水土保持目标、任务、 措施设计、投资估算等内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SL 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plan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02-05发布1998-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通知水科技[1998]47号根据1995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土保持司主持、主编制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发布。
标准名称和编号为:强制性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土保持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2月5日前言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利部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本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总则。
简述编制本规范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分阶段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及责任范围,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的目标等。
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集编制要求。
主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各设计阶段的要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及其基本情况调查、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方案的制定、投资概(估)算和效益分析等。
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对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程、绿化工程等7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本规范的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规范的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一章總則(依據)第一條本規範依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宗旨)第二條本規範之訂定目的,係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建立其調查、規劃、設計、施工、監督、檢查、審查等技術準據,俾供從事水土資源保育、開發、經營或使用行為之依循。
(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原則)第三條為促進水土資源永續利用,有關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應以工程、農藝或植生方法,單獨或配合運用。
(集水區治理)第四條集水區之治理係為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防治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洪水及土砂災害,並以淨化水質、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為目的。
(農林漁牧地之開發利用)第五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從事農、林、漁、牧地開發利用之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原則如下:一、應依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查定結果合理利用,不得超限利用。
二、林地應加強造林。
林地之育林、伐木、集材、運材、林道修築等作業,應加強沖蝕控制,並儘速復舊造林。
三、漁塭之開發,除應加強開挖整地作業之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外,應以不妨礙水利、危害河川安全及地下水資源為原則。
四、牧地之開發,以維持原地形及自然排水系統為原則,如需整坡作業,則應分區處理,並加強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探採礦、採取土石及設置有關附屬設施)第六條探礦、採礦及其鑿井、採取土石或設置洗選、碎解、捨棄土石、運搬道路等相關設施時,應評估可能之水文環境變化及地表裸露擾動可能造成之災害,於預防和治理上應妥善規劃滯洪、防砂、沉砂等設施,並注意安全排水、邊坡穩定、植生綠化等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以減免土砂災害。
(修建鐵公路、其他道路或溝渠)第七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修建鐵路、公路、其他道路或輸水溝渠,應充分掌握沿線之地質、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及自然生態環境現況。
借、棄方地點及範圍之選定,應配合防災措施,避免影響河道流暢及可能發生之土砂災害。
(開發建築用地)第八條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開發建築用地,應避免大規模開挖整地、挖填土石方,減少對水文、環境之不利影響為原則。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是现代环保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需要遵守,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一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价,对于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等进行充分分析,确定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风险等主要问题。
这一步是决定水土保持方案具体内容的前提条件,必须仔细考虑,尤其是对于建设规模较大或者地形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因此需要更加精细的初步调查和评价。
其次,水土保持方案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保持水、保持土、保持植被。
保持水是指通过建立减缓水流的各种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发生。
例如,在高海拔或者峡谷地带,应该设置适当的隔沟堰和沟顶跨越等措施,减缓水流速度,避免水土流失。
此外,还可以设置农田水利设施,如水坝、排灌渠道等,充分利用水资源,并防止水浸泡造成水土流失。
保持土是指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土壤覆盖层,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过程。
例如,对于高坡陡坎的道路工程,应该采用黄土夯实等措施,增加地面的稳定性,同时保持土壤的覆盖,避免水土流失。
在农村环境中,可以采用有机肥料、绿肥作物等方法,增加土壤和作物的长期受益能力。
保持植被是指通过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加强定林造林和草地保护等手段,促进生态恢复的过程。
对于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建设,可以考虑采用绿化带、休闲区等方法,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和环保级别。
在农村环境中,可以改进耕作方式和作物种植习惯,增加适宜植被的种植密度和生长时间,提高环境容量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
最后,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对环保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技术的管理和宣传,推动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企业和工程建设方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控制技术规范》(GB / T 16453.6-2008)附录A内容丰富。
这部分由水利部提出。
本部门隶属于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学技术司。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为:水土保持部门的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管理局的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农村水利和水土保持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耕地和水资源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和水利部门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和水利部门海河水利委员会和淮河水利农田和水利部门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技术规范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 制概述
•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与
治理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
施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 制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指在生产建设项目实施前,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 失进行预测和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方案的过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理
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土地整治
通过土地整治措施,如 土地平整、坡改梯等, 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植被保护与恢复
保护现有植被,通过植 树造林、种草等措施增 加地表覆盖,提高土壤
抗侵蚀能力。
拦挡措施
设置挡土墙、拦沙坝等 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
失的冲刷力。
排水措施
建设排水沟、截水沟等 排水设施,防止地表径
失。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应用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该案例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应用注重因地制宜,根据 工程特点和当地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例 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了拦渣、护岸、排水等工程 措施,同时结合植被恢复、土地整治等生物措施,有效控 制了水土流失,并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要求
方案应全面、具体、可行,符合实际,能够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 水土流失。
02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土壤侵蚀分类与评价
土壤侵蚀分类与评价是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识别和评估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和影 响。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的技术要求与标准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水土保持工作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土保持监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技术要求与标准两个方面,探讨水土保持监理的规范要求。
一、技术要求1.工程准备阶段在水土保持工程的准备阶段,监理人员应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参与初步设计的讨论。
监理人员应了解项目的环境特点和现场条件,编制监理方案,并明确工作分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2.现场勘察与设计审查监理人员应参与现场勘察工作,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确保后续设计与施工工作的准确性。
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包括拟定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3.施工过程监督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监理要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合格性。
同时,监理还要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操作,确保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施。
4.施工验收与竣工移交施工完成后,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验收应根据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并出具验收报告。
在竣工移交阶段,监理人员需要确保相关技术资料的齐全性,并培训施工单位人员,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水土保持工程。
二、标准要求1.水土保持设施标准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设施应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例如,拦河坝的设计高度和宽度应按照相关标准来确定,确保有效地防止河流的侵蚀。
对于防护林带的设计要求,应根据不同的地域和生态环境,采用合适的树种和配置密度。
2.工程质量标准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指标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例如,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土壤的固结度、抗剪强度等指标应达到规定标准,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环境保护标准水土保持监理工作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问题
防治目标100%
直接按表中的数值确定目标
目标值不确定,以至目标值出现≥ 或以上 只有设计水平年的目标,没有施工过程目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11
常见问题
①对直接影响区的概念不清,理解有误。直接影响区 是指项目建设对征占地范围(项目建设区)以外可能 产生影响的范围,知道一定要产生影响的范围应列 入征占地范围,不列入直接影响区。 ②直接影响区的界定有误,认为厂区有围墙,因此厂 区就没有直接影响区;忽略了在修建时对周边可能 的产生影响。 ③对灰场周边和山区公路挖方的下边坡等的直接影响 区考虑不足。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14
常见问题
⑩图中尺寸标注不完全,无剖断线;材料符号不对,缺 剖面线,墙后点状反滤画法不对。 ⑾石料砌筑厚度过小,无反滤和压顶,无法施工。 ⑿不只临时工程防治区有临时防护措施,各分区都应有临 时防护措施。 ⒀对措施工程数量统计表,应按二级分区列表统计。 ⒁防治措施部分对建设期和运行期的工程量应分别统计。 ⒂新增防治措施的工程量汇总表中的工程项目应与防治措 施体系框图和分部工程估算表中项目一致。还要注意文 字叙述的工程项目、工程量要和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和 工程量相一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4
方案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建设单位法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与义务,分析
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体系布局,介绍建设单位实 施水土保持方案的保障措施,框算水土保持所需投资,并从 水土保持角度给出项目是否可行的意见
意义:为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依据,为项目的结构、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15
常见问题
① 监测频次应满足六项防治目标测定的需要, 增加可操作性。 ② 监测设备过于陈旧,可增加全站仪、GPS 等设备。 ③ 说明监测设施的布设情况,是否布设监测 小区、沉沙池等。 ④ 完善监测设施、设备及耗材表。 另:监测没有代表性,监测没有分析和设计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
一、水土保持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
1.
2.
3.
4.
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与工程界定 定量计算以建设期为主,运行 初期只分析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3
1.水土保持可行性评价
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制约性因素分析与
评价 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 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渣) 场、取料场的布臵、施工组织、施工方 法与工艺等评价 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9
常见问题
预测方法及公式不规范,缺风力侵蚀 预测时段不规范,自然恢复期的起始 对类比工程的类比条件不按实际情况填写,为说明
类比合理,将主要影响因子设成完全相同。 对类比工程不说明资料取得的条件、时间,甚至直 接引用已批准方案取用值。现强调类比工程扰动后 的土壤侵蚀模数应通过监测或调查取得。 对超过半年的临时堆土未进行水土流失的预测。 预测结果要说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建设期 的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量
②在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中的竣工验收部分,应按照《开发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的相关内容,从验收的组织、 参加单位、验收内容等进行细化。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1
常见问题
①各种防护措施介绍应简化,只要总的情况介绍即可。
②水土流失预测只要建设期的结果,不必分为施工期和自 然恢复期。只要说明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 土保持设施面积,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建设期可 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即可。 ③因是代表建设单位编制的报告,不应向建设单位自己提 建议; ④建议部分应提出对设计单位的后续设计、施工单位的施 工管理、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监测等方面的要求,并可 让建设单位将这些要求纳入标书。
④对分年度计划不应将自然恢复期单独计列。
⑤运行期费用纳入生产成本,应单独计列。估算中不计算 运行期费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费时间应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 平年结束,计费标准应取高值:监理工程师10万元/ 年,高级监理工程师12万元/年。 ⑦增加水土保持监测费用明细表,水土保持监测费应包 括监测设施土建费、消耗性材料费、监测设备折旧费 和监测人工费四部分。对监测设备只计折旧费,不应 计算监测设备购臵费;监测人工费可参照监理费按人 年费用计取,但应低于监理费(可考虑交通费用偏高 的实际按4~6万元/年计);监测费最终计算结果应 略低于监理费。 ⑧在正文中应附的表格不完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4
2.水土流失预测
预测基础:不采取任何措施→尊重主体设计功能。
如:隧洞出渣量的流失,原来预测基础为直接弃于洞口, 方法多为流弃比。现为预测将弃渣运至指定地点、但没 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时的水土流失量。 预测时段:基建期 + 运行期→基建期定量预测,运行 期只作简单分析,无需定量计算。 结果表示:原来强调新增水土流失量,现为在计算总量 的基础上,再分析新增水土流失量。 方法公式:原来有流弃比、类比法、经验公式法、试验 观测法; 现推荐类比法,类比基础为周边可比项目的监 测数据,新增量不能为负值。对通用方程,要有长时段 的对比观测资料方可。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3
方案编制总则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
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 治标准》的规定,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指导思想 编制原则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2
二、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编制总则 主体工程的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其中概况
还应说明所属规划、支持立项的内容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 行等级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 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结论与建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6
4.水土保持投资
原:以主体计列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投资为
主,新增防治措施投资为辅。 现:不再区分新增和已列水土保持投资,重新计算 投资。 原:防治费用比例偏低。 现:做了调整,并占到土建投资的一定比例。 原:工程量计算不规范,从典型设计图无法推算出 工程量。 现:要求典型设计图、平面布局图对应,有工程量 汇总表。 独立费用明细增多。
拦灰渣 率
植被恢 复系数 林草 覆盖率
设计拦渣量
弃渣量 绿化总面积 可绿化面积 绿化总面积
×104t
×104t hm2 hm2 hm2
2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hm2 项目建设区面积
常见问题
①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后续设计部分中应补充:“方案批复后, 在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中,要将批复的防治措施和估算 纳入,并单独成章;对措施进行修改时要到省级水行政主管 部门备案。”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5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工程界定:原措施体系为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
功能的工程为主,新增措施为辅。现重新界定水土 保持工程,不再区分主体设计已有和方案新增。对 不属于水土保持工程的范畴,可以评价并提出要求。 典型设计。原为泛指的典型设计,现需针对不同分 区的某一个具体的地形进行设计,并注明其它尺寸 的应用条件及估计个数。不仅要求剖面或断面图, 还要求有平面布局图。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7
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
章节结构作了调整:将评价和责任范围提
前,然后是分区、预测、措施规划及设计, 再是监测和投资
强化了评价内容,增加许多限制性规定 增加了综合说明 明确了结论与建议要求,强化了保障措施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8
常见问题
①主体工程介绍应说明方案比选情况,明确主体设计的 推荐方案。 ②对主体工程中涉及土石方施工营地、施工道路、灰场、 取土场、弃渣场、拆迁安臵等的统计不完全,说明不 到位。 ③生产工艺介绍中涉及到水、土、渣等的内容不完全。 ④施工工艺介绍应介绍所有用到的施工工艺,常有漏项。 ⑤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中应按行政区域、占地性质、占 地类型和数量进行统计。 ⑥土石方平衡表应按“挖方”、“填方”、“调入方(数 量和来源)”、“调出方(数量和去向)”、“外借方”和 “弃方”进行统计。 线型工程应按自然节点分段平衡。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李占斌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zhanbinli@ 2008.4.27-28 成都
主要内容
新旧规范的主要区别 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不同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介绍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水土流失预测 主体工程评价及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保障措施及结论
布局及施工组织提供完善意见,明确了建设单位的责任期间、 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 供技术支撑
植物措施费
设备费
独立 费用
投资 小计
合计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17
常见问题
②对纳入本方案的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单独 列表,表中应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分 列,并按各防治分区列到工程项目;所列项目应与工程 量汇总表和防治措施体系框图中项目一致。除在“估算 总表”和“纳入本方案的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措施工程量及投资表”中体现主体已有措施投资以外, 其他表中不再体现主体已有措施投资。 ③在分部工程估算表中应按防治分区计列到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