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3 语言特色学案(无答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50342477232f60ddcca1aa.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文学作品类阅读散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22eaf7c1cfad6185fa701.png)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教案【考纲解读】《xx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及主要表现手法;主要考查知识点中要求能够“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分析表达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已是屡见不鲜了。
例如“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实际上指的是表达技巧,主要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内容。
一是指作者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问题只是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段、行文布局(篇章结构)等。
从高考实际考查来看,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表达技巧是什么,而往往要求体会赏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考点综合】“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往往会在以下知识点上命题:1、针对行文的人称运用、人称变化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子2】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2、针对写作上具体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命题;【例子1】《报秋》第28 题,作者在叙写玉簪花的过程中,在第3自然段中插叙了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有何作用?【例子2】安徽卷第17小题问:文中画线部分所描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例子3】江苏卷第15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针对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命题;【例子1】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学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b68a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4b.png)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考点:分析综合】【预设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散文的结构2、把握概括散文主题的方法3、把握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
4、能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分析作品结构活动一:回顾旧题,思考结构脉络和构思特色题的区分?1、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
(6分)(《别急,哈尔施塔特》)答:先由人们的问题引出对古镇的探访;再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考察古镇,思考缘由;接着转向与中国国内复制热的对比;最终表明态度,呼应开头。
(6分。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2、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6分)(《水乡戏台》)①将叙写主体“戏台”放在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描写;②以“戏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③结构上层层推动(环环相扣)、由实入虚。
(6分。
每点2分)当堂反馈:鸟群高亚平①又是一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我携妻带子回到了家乡。
原野上,一丘丘成熟的水稻、苞谷、大豆散发出一种迷人的芳香。
农人们正在修车磨镰预备秋收,孩子们在乡场上玩耍,一群群的鸡在田畔渠头觅食。
我望着眼前这些生疏的场景,心里感到特别亲切。
然而,于我的记忆中,好像总少了一些什么,是什么呢?是鸟群。
那种一到秋天,便一群一群的,于空中回旋起落咆哮而过的鸟群。
②在我童稚的心灵里,在我少年无羁的记忆里,鸟群实在是一种令人沉醉的景观。
③我的家乡在樊川的腹地,它南依终南山,北靠少陵原,东傍一片丘陵,西依神禾原。
川地中有很多的溪渠沟汊穿流其中。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水丰地肥,林木丰茂,是鸟类栖身觅食、繁衍生息的抱负所在。
记忆中,少年时代家乡的鸟好像特殊地多,房前屋后,水湄旷野,处处可见到鸟儿们飞行的身影,觅食、玩耍的踪迹。
我家的门前是一道小溪,缘溪边生长着两排高大的树木,树木多为白杨、榆柳,也有一棵苦楝。
树木的顶端有很多鸟窝,小巧玲珑的斑鸠窝,棕色硕大的喜鹊、铁老鸦窝,还有白鹤窝、黄鹂窝,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鸟窝。
至于燕子和麻雀,它们的窝多筑于人家的檐下屋内,树上找不到它们的巢穴。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综合训练3 Word版缺答案.doc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之综合训练3 Word版缺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e3c8b939ec3d5bbfd0a748b.png)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
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3 语言特色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3 语言特色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41bb7503d8ce2f0166233a.png)
散文阅读之语言特色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语言特色,赏析角度(2)掌握赏析技法,赏析答题模式,规范答题思路2. 预习内容:常见题型A组1、这篇文章语言上有何特色?2、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B 组1、某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
2、请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某某段落分析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
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2020-2021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
![2020-2021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9242b258f5f61fb73666eb.png)
高考一轮课程语文: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议论文入格训练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议论文入格训练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307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9.png)
谈论文入格训练教学目标:1 明确谈论文的格式,做到从形式上区分谈论文和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
2 在审题的基础上学会造排比句,学会构思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3 初步学会写谈论文。
学习重点:学会写谈论文。
学习难点:学会构思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教学方法:鉴赏法,叙述法,实践写作,争辩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预备:课前发放一篇例文给同学生疏谈论文的典型模式;周三支配写作一篇关于“学会观赏别人”的作文,预备在周五课后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知着我们的生活,感知着这个世界,并做出自己的评判,我们评判、沟通、争辩,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以争辩的方式企图说服别人。
简洁地说,针对某件事情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的写作形式就是谈论文。
今日我们学习如何写作谈论文。
请同学们自读刚发的材料,感知谈论文的特点。
稳中求胜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英雄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刘备做事敦厚,宋公明为人沉稳。
他们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
由此可见: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
那么沉稳从何而来呢?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受很多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逆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受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2020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
![2020高考一轮课程语文: 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a6be6cad02de80d5d8402d.png)
高考一轮课程语文:专题3.2散文阅读(教学案)(解析版)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怎样落实翻译得分点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怎样落实翻译得分点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69fdec6c85ec3a86c2c53f.png)
第三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技法3| 怎样落实翻译得分点班级: 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指导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2.。
强化文言文翻译踩点得分意识。
翻译下面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其欲助之亲故。
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有群丐过其门,先生请其就座而畅饮。
醲饷既良,先生告其故,(群丐)谓先生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
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
群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先生亦平淡视之。
(2014年重庆高考《记丐侠》改编) 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1)判断句中得分点①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1)判断句中得分点①关键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关键虚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8c26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2.png)
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学习目标】解决谈论文写作中“主体论证段的写作”问题【重点难点】重点:重点弄清楚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
难点:学会运用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进行论证。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同学完成学问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学问;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
)【学习方法】争辩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支配】2课时【学习过程】预习案一、学问梳理谈论文的基本结构为论点、本论、结论。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是本论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是对中心论点开放深化论证的部分;结论部分是文章的结尾。
本导学案探讨的是中间本论部分主体论证段的常式与变式。
1、主体论证段的常式:分论点→论据→谈论→结论2、主体论证段的变式:分论点→ 谈论→论据→谈论→结论二、基础自测分别找出下面三个主体论证段的分论点。
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剑天际,安于平凡。
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凡,而是另一个层面的宏大,是另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炼。
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
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
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
他最爱荷花的一份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学。
安于平凡,可以告知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
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必需学会安静地看待得与失的关系。
一时的物质损失算不得真正的失去,而不经意间的精神获得将会使人一生受益。
安于平凡的心境会使我们看淡单纯的功名追求。
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必需明白自己到底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要找到自己最深的期望。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
到大山深处去教书而放下大城市的诱惑,这曾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消灭的情节,而徐本禹却真真实切地将它演绎在了自己青春的人生中。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艺术技巧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艺术技巧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530c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4.png)
小说阅读艺术技巧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构建小说艺术技巧的学问体系2、从叙事技巧、描写艺术、情节设置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探讨小说的艺术技巧3、把阅读和学问的积累结合起来要求同学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笔记等形式,留意积累,落实文学常识教学任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心情已经平复下来——原来也没有多大心情。
“跟他们寻口汤去。
”喝了两口面汤,“回见!”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释疑,相互研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狡猾。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事——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应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擅长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顽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模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布。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a9fc177c1cfad6185fa727.png)
文意理解、分析与概括班级: 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学习归纳和概括文本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观点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文意概括的方法技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敞字原父。
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此所谓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赵犨,其先天水人。
幼有奇智。
唐会昌中,壶关作乱,随父北征,收天井关。
未几,从王师征蛮,斩获甚众.本道录其勋,陟为马步都虞候.及黄巢陷长安,天子幸蜀,中原无主,人心骚动。
于是陈州数百人相率告许州连帅,愿得犨知军州事。
其帅即以状闻,于是天子下诏,以犨署陈州刺史.既视事,乃谓将吏曰:“贼巢之虐,遍于四方,苟不为长安市人所诛,则必驱残党以东下。
况与忠武久为仇雠,凌我土疆,势必然也."乃遣增垣墉,浚沟洫。
实仓廪,积薪刍。
又招召劲勇,置之麾下。
以仲弟昶为防遏都指挥使,以季弟翊为亲从都知兵马使,分领锐兵。
黄巢在长安,果为王师四面扼束,食尽人饥,谋东奔之计,先遣骁将孟楷直入项县。
犨引兵击之。
贼众大溃,斩获略尽,生擒孟楷.(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有删改)为了预防黄巢的军队东下陈州,赵犨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6个字。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82c9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4.png)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考点:鉴赏评价】【预设学习目标】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尝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观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推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第一课时: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内涵)【旧知巩固】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①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头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
惋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
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中,他自己的序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那是在五十年月中期,现在九十年月了。
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②他的一生,是不停的“完成”的一生。
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
”假如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格外的形容词的话,他是格外格外平常的“平常”。
③由于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④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
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由于服饰制度上消灭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
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
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学问。
我说幸好有位争辩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⑤在他的客厅里请他观赏带来的图片。
他认真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肯定是很快活的了。
青年人嘛!长安是很富强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欢快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
假如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
“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
不要由于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争辩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
“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颖活泼的人,在长安的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日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⑥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日还在使用。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4 分析作品结构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4 分析作品结构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037c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2.png)
散文阅读之分析作品结构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1)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2)分析文章的线索及其作用(3)分析句段及穿插性材料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2. 预习内容:可以按学问体系设置,最好分层设置A组教材回顾• 写人记事类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状物抒情类散文——《荷塘月色》《囚绿记》《故都的秋》• 谈论性散文——《拿来主义》学问链接: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记事类散文多依据时间、空间挨次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种感情为线索支配思路,谈论性散文多以规律生疏为序。
B 组学问链接:贯串全文联缀人物和事物的挨次叫“线索”。
它是谋篇布局的主要方面。
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打算了它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一些大事进展的片断或一些场面、景物组成的。
由此,精确把握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
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或者时空线索;有物线(某一种事物作线索)、情线(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
写景叙事类散文多以时、空或时空为线索。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类散文多以物线、情线为主。
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散文的“形”与“神”。
对线索的把握,有时从标题或头尾处找到,更多的是依据行文上反复消灭、交代的词语来打算。
二、合作释疑,相互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阳梦晓浩伴侣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感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亮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突然分散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四周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射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舍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指导三 写出波澜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记叙文指导三 写出波澜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17ffb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9.png)
记叙文专题写作训练——写出波澜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课堂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记叙文记事生动曲折、跌宕起伏的技巧(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波澜2. 预习内容(一):赏析诗歌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
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唐伯虎一句句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至亲。
假如你在现场,会有怎样的表现?3. 预习内容(二):学习记事生动曲折、跌宕起伏的技巧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曾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即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宠爱奇势迭出,最忌平坦。
从阅读心理上来说,只有写出了大事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所写记叙文在做到真情实感动人心的同时,要留意情节的曲折含蓄,就是说要写出大事的波澜、曲折,多一点曲折起伏的情节设置意识。
只有把一件事叙述得多些变化、起些波折,才能引人人胜。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文章一波三折,使得文章富有波澜呢?(一)制造悬念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冲突,引起读者的关注。
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一般地讲,它有三种状况:一是读者对将要发生的大事一点也不知道,急于弄清到底。
二是读者对所述的大事知道得比较粗略,但急于知道更多更详尽的细节。
三是读者对大事的发生和进展虽然知之甚多,但更急于知道大事的结局。
不论是哪一种“悬念”,不论是对所叙述的大事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或是只知其始,不知其末,读者最初都是“有所不知”,最终呢,都应到达“无所不知”的境界。
从“有所不知”到“无所不知”,读者的悬念由产生到消逝时心理状态会发生猛烈的变化,便能形成“波澜”,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扣人心弦的场景。
我们看一下江苏卷满分作文《忧与爱》的开头一段文字:“不禁想起从早晨起床到进考场的一系列‘忧事’。
”这是一个简洁的开头,这一句话给“我”的心底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悬念——什么“忧事”呢?其实假如阅卷者有了这样一个疑问的话,那么我们的写作目的就达到了,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c5d9690c69ec3d4bb7520.png)
小说阅读环境描写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环境描写考点感知。
2.掌握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方式。
3.熟练运用思维方式规范答题。
4.学习准备(需预习的内容及要求等)(1).请从自己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过的小说中找出几个环境描写的片段,并自主分析这些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请阅读全文,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节选自何晓《东坛井的陈皮匠》) 1.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释疑,互相研讨。
1.分析社会环境特点的途径(1)找寻人物活动的所有场所,如家庭、街道及工作地点等,看看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透过人物活动的场所,弄清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而十分虚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交往,判断人际关系是友善的还是紧张、冷漠的,等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 苏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3fa43c76c66137ee0619fa.png)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炉雪雪小禅2010年8月,我接到写《裴艳玲传》的任务。
那年八月,人生仿佛沉到谷底,握在手中的时光仿佛俱是碎片,片片都能把人扎得疼出声来。
很长时间,我把自己一个人与世隔绝了,不再写一个字,不与任何人联系。
每天骑自行车满城乱逛,从天亮到天黑。
不知到哪里去,也不知与何人说,真正的疼痛——更与何人说?有些决绝只有自己知道,有些疼痛只能埋在心底。
这时,省委宣传部与省作协决定让我写《裴艳玲传》。
我有犹豫。
接到电话我就拒绝了:“我不写……”一怕写不好,裴先生本是一代宗师,文武昆乱不挡的梨园翘楚,在戏曲界是铿锵作响的玫瑰。
二是情绪低到极点,只想安静地待着,甚至想去深山古寺隐居,已然彻底厌倦了和人打交道……但几天之后我还是接了——我喜欢戏,从小就是戏迷,对戏曲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感觉,我的家乡霸州亦是戏曲之乡,我还票几口程派,能为裴先生写传,也是我的福分。
我来到先生身边,一跟三年。
三年光阴,朝霞裹云一般,想起来都是珍珠点露,不自知间,已熏染得一身傲骨风姿,却又知低调谦逊之美。
陪先生去演戏,香港、台湾……每个城市,每到一处,俱是人声鼎沸,鲜花掌声。
先生仍然冷静,唱好每一出戏,戏里是天,是命,是根,是魂。
我见先生演那一个个英雄男儿:钟馗、林冲、武松……一身豪气,悲愤孤傲。
我也陪先生吃饭聊天,那样的大家,粗衣布衫,粗食淡饭,几瓣大蒜是最爱,清淡日子中只言艺术。
有一次深夜提及挫折伤害,先生说她被孤立过,几十人买好机票去台湾演出,忽然全不去了,只剩她一个人。
那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一杯普洱茶已经凉了,先生说得平静,我听得耳热心酸,珠泪潸然……她却如风过耳际般清远了,只言都已过去,哪有过不去的坎儿,攻击你是因为你优秀,关键是你如何把挫折与伤害做成一朵小花,然后别在你的衣襟上。
那天深夜,只有我和她。
还有,窗外孤独的风和我们的脚下卧着的五六条小狗。
有时候我们彼此看一眼,眼神交汇的刹那,一切明了——每个人都是在黑夜中大雪纷飞的人,每个人活着,都没有同类,但都在努力寻找着同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案苏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48b1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6.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案苏教版专题讲评教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教学目标1.归纳散文阅读答题中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原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语句作用类和语句含意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3.掌握规范答题模式,做到答案准确、全面、表达规范。
教学过程一、对照答案,让学生自查自纠,独立解决问题发放专题规范练试题答案,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答案。
二、归纳问题,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1.对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途径,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先由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
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了解讨论情况,掌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2.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汇报。
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展示错误答案,分析错因,给出解决办法对学生所提较集中的问题,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题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重锤敲击。
(一)错例分析专题规范练十一第三题第3题:文中第三段详细地描写了与朋友在纽约时代广场相聚的场景,有什么作用?病例1:这一段的详细描写使文章内容充实、细腻,使行文跌宕起伏,增强了艺术效果。
分析:这个答案虽然从内容和形式上写出了这一段话的作用,但答案过于简单,没有具体分析它是怎样“行文跌宕”的,丰富了什么内容。
归纳常见失误一:简单套用术语,缺乏具体分析。
专题规范练十一第三题第1题:文中丈夫找到的“新路”是一条怎样的路?病例2:这是一条平坦的村路。
分析:要求回答这是“怎样的路”,意思是要考生从文中找到解释这条路的性质的词语,仅仅回答“村路”是不行的,而对其性质特点概括不全也是有缺陷的。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2 答题技巧学案(无答案)不分版本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2 答题技巧学案(无答案)不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1c5fdbd9915f804d2a16c18a.png)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2 答题技巧学案(无答案)不分版本散文阅读之答题技巧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1〕明确散文阅读的考纲考点〔2〕复习散文的相关知识〔3〕掌握散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2. 预习内容:可以按知识体系设置,最好分层设置A组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开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B 组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散文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耽在磁器口的光阴向狸狸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
我已望不见它,却知道它仍旧在重庆城西,头微微偏着,左手轻轻挽着嘉陵江水。
这个曾经的水陆码头,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变迁成的著名瓷器产地——它因此而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烦就将书本一推,径直出学校后门搭车去磁器口。
磁器口的大门横立在马路中间,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车辆在其中来来往往。
磁器口的正街从上往下,将世界剖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半条街住着的磁器口人,靠在时间的背后,坐在低矮的檐下,嗑着瓜子,闲聊着天,不曾看三三两两过往的行人一眼,他们是磁器口的昨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个繁华的热闹的磁器口闹市就近在眼前了。
茶馆是磁器口大街上旧时的影子,店堂很小,台下的人喝茶聊天,台上的艺人敲敲打打,唱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曲子。
在离开重庆之前,我和朋友从茶馆门前经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会儿,突然一阵接一阵砰砰的沙哑的胡琴声传来,那么近那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紧了,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我从未听懂的茶馆里的音乐,我知道离别即将来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之语言特色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语言特色,赏析角度(2)掌握赏析技法,赏析答题模式,规范答题思路2. 预习内容:常见题型A组1、这篇文章语言上有何特色?2、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B 组1、某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
2、请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某某段落分析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张锐锋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
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
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
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
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
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
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
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
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
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
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
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问题】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答案】①形象生动。
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
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
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
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答出两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答题思路:1、从用词的角度:看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
答:文中“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从句式选用角度:有无连续使用的短句,或长短句结合;有无对偶、排比等整句形式;或整散结合;陈述句与感叹句;反问句。
答:①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②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节奏感强,音节和谐,有助抒情。
(整散结合: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有变化,语言灵动多变。
)3、从手法的使用角度①某种修辞手法答: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借代、引用、双关、设问、反问)的修辞手法,如※※,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增加文采,感情充沛,风趣幽默)。
②某种表现手法答:某部分运用了对比(白描、象征等)表现手法,如※※,语言鲜明、晓畅如话(婉转含蓄)③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答: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如※※。
④从人称使用角度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如※※,使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抒情性。
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熊召政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
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
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
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
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
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
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
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
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
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
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
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
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
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
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
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
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
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
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
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
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
2020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
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
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
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
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
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问题】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
(6分)五、反思总结,构建知网答题步骤:①概括特点:一两个词即可。
(抓角度:用词、句式、修辞、人称、风格)②举例分析(结合文本)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析作用(主旨、情感)③指出效果(运用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