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促织》经典全文翻译知识讲解
促织的文言文翻译全文
![促织的文言文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bdd9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1.png)
(原文未给出,以下为虚构的文言文原文,用于翻译)世有贤者,不待贤而后知贤,斯可矣。
乃今之人,贤者而不知贤,不贤者而自以为贤,此所以贤者不能自显,不贤者不能自晦也。
吾观今之世,无贤者矣。
独有一人,名曰促织,其贤可知也。
促织者,江南之才子也。
才子者,才高而学富之人也。
促织少而聪颖,读书过目成诵,作文一挥而就。
及长,游历四方,交游广泛,才子之名遍于天下。
然促织不以此为荣,反以无德无行而忧。
一日,促织游至长安,正值春闱之期。
诸生云集,才子争艳。
促织亦欲试其才,遂入闱应试。
及试,试题深奥,诸生纷纷败北。
独促织应对如流,一挥而就。
主考官见其才,惊喜交集,遂擢为进士。
得进士后,促织不骄不躁,仍以勤学为本,励志进取。
时值国家多难,民不聊生。
促织痛心疾首,遂辞官归里,致力于民生疾苦。
乡里之人,闻其贤名,皆争相请教。
促织诲人不倦,诲人以德,诲人以仁,乡里风气为之一新。
然时势不允,贤者难行其志。
一日,乡中有大姓,家富而骄,欺压良善。
促织闻之,心生怜悯,欲助之。
然势单力薄,难以成事。
乃夜以促织之才,作文一封,名为《劝善书》,寄于大姓之门。
大姓得书,读之感动,遂改邪归正,不再欺压良善。
乡里之人,皆称赞促织之才德。
然促织不以为喜,反以人心难测,世态炎凉而忧。
岁月如梭,促织年事已高。
一日,其友来访,问其晚年有何所愿。
促织叹曰:“吾愿天下皆贤,无贤者而不知贤,不贤者而自以为贤。
如此,吾虽死无憾矣。
”友闻之,感慨良多。
乃作诗赠之曰:“才子才子,才高学富。
才子才子,德才兼备。
才子才子,贤名远播。
才子才子,心忧天下。
”《促织》文言文翻译:世上若有贤人,不需等待他人认可其贤,便足以称贤。
然而如今之人,贤者却不知其为贤,不贤者却自以为贤,这就是为什么贤者不能自我显扬,不贤者不能自我隐匿的原因。
我看当今之世,已经没有贤人了。
只有一人,名叫促织,其贤能可见一斑。
促织是江南的才子。
才子是指才高且学识丰富的人。
促织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58303d1f705cc1755270985.png)
第一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 间c ,宫中尚 促织之戏,岁 征 ∧ ∧ 民 间c 。
此物故 非西产;有华阴c令欲 (期间,时期) (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 (副词,本来) (地名)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媚 上官, 以一头进c ,试使c 斗而 才,因 责c∧(之)常供。
令 以 ∧ (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 (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 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责c 之里正。
市中 游侠儿 得佳者 笼 养之,昂c 其 直, 居c ∧(之) (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 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为c 奇G 货。
里胥 猾 黠, 假c 此 科 敛 丁 口,每 责c 一头,辄 (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 (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指派) (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 倾 数G 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第二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 邑 有成名者,操G 童子 业c ,久不 售。
∧为人 迂讷,遂 为 猾胥 报G 充 里(县) (操:从事 (行业) (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促织》注释及理解赏析
![《促织》注释及理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41c2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d.png)
促织注释1.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
2.尚:崇尚,爱好。
3.西:这里指陕西。
4.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5.才:(有)才能。
这里指勇敢善斗。
6.责:责令。
7.里正:里长。
8.游侠儿: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9.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
直,通“值”。
10.居为奇货: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
居,积、储存。
11.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12.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费用。
科敛,摊派、聚敛。
科,聚敛。
丁口,老百姓。
丁,成年男子。
13.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
操……业,从事……行业。
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14.售:原意是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15.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
16.累:积累。
17.裨益:补益。
18.款:款式,规格。
19.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催促缴纳。
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人民,限期交税、交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
20.流离:淋漓。
21.能以神卜:能够凭借神力占卜。
22.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3.爇香:点燃香。
24.翕辟:翕,合。
辟,开。
25.竦立:恭敬地站着。
26.无毫发爽:没有丝毫差错。
27.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
28.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
29.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
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31.蹲石鳞鳞:蹲踞着的一块块石头像鱼鳞排列。
32.冥搜:用尽心思搜索。
冥:深。
33.趁:赶。
34.蹑迹披求:追随(蛤蟆的)踪迹,拨开(丛草)寻求。
蹑,悄悄追随。
披,拨开。
35.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即使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比不上。
拱璧,大璧,极言其珍贵。
啻,止。
36.蟹白栗黄:蟹肉和栗肉,指蟋蟀吃的精饲料。
37.斯须:一刻工夫,一会儿。
38.业根:祸种,惹祸的东西。
业,业障,佛教用语,罪恶的意思。
促织原文翻译及注释
![促织原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3101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8.png)
促织原文翻译及注释
《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接下来分享促织原文翻译及注释,供参考。
促织原文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促织翻译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促织注释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
哀音:哀婉的声音。
稳:安。
亲:近。
得:能够。
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丝:弦乐器。
管:管乐器。
感激:感动,激发。
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促织出处
《促织》出自《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
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翻译对照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翻译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759391b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3.png)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翻译对照促织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文言文促织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促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b2ea36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b.png)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至秋,斋宫嫔妃,皆以促织为事。
私令小黄门抱册,细翰林、都给事中,出纳批点,岁终考其成。
故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辈所私蓄,私蓄者皆世所罕见之珍也。
至天子Obtain 此物,未必不过此辈之所进。
故天子常欲以金帛买之,而此辈亦持廉直,不以高价易之。
天子知其意,亦不责以非制。
上有所好,下必甚矣。
是时也,以促织为业者,比比皆是。
虽士大夫之家,亦有不营此业,而专营于促织者,亦不乏其人。
至于间左,则率营此业。
间左之人,固贫,然皆以促织为生。
是以其家,虽贫,亦不至饥寒。
或曰:“是何异于捕蛇者哉?”曰:“异哉!吾闻捕蛇者,率捕得而卖之,卖而食之。
吾不知捕促织者,何为而食之?”吾见其斗,虽三尺童子,不能赢也。
其三尺童子,固无能与比也,然吾观其斗,又不如三尺童子之勇也。
三尺童子,何知斗?斗,固勇也。
然吾观其斗,又不如三尺童子之智也。
夫促织者,虫也,非人。
然吾观其斗,亦似人世之斗。
吾不知捕促织者,其意何居?吾意其有求于天子也。
天子知其意,亦必哀而怜之,赐以金帛,使归其乡里,养其妻子,以终其天年。
译文:宣德年间,宫中流行着一种名为“促织”的戏耍,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到了秋天,宫中的斋宫嫔妃们都将促织作为一件大事。
私下派遣小黄门拿着册子,细致地翰林、都给事中,负责出纳和批点,年底考核他们的成果。
因此,天子偶尔使用一件物品,未必不是这些人所私自收藏的,这些私藏的物品都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至于天子获得这些物品,未必不是通过这些人所进贡的。
所以天子常常想要用金帛来购买,而这些人也保持清廉正直,不因为高价而轻易出售。
天子知道他们的心意,也不责怪他们不符合制度。
天子有所喜好,下面的人必定会过分追求。
那时候,以促织为职业的人比比皆是。
即使是士大夫之家,也有不经营其他事业,专门经营促织的人。
至于市井左邻,几乎都以促织为业。
这些市井左邻的人固然贫穷,但都以促织为生计。
因此,他们的家庭虽然贫穷,也不会陷入饥寒。
《促织》全文翻译
![《促织》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6adbd16964bcf84b9d57beb.png)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征 ∧∧ 民(期间,时期) (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 (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上官,斗而∧(之)常供。
令 (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 养其 ∧(之)(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古今异义(↓显现才能,名作动)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里胥此(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指派) (常常)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蓝框为重要虚词】有成名者,操 童子 不 ∧为人 猾胥 里)(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县)(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正役,百营不能产征促织,成不(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户口,而又赔偿,忧闷欲死。
促织(文本及翻译,给学生解析用)
![促织(文本及翻译,给学生解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79bc84680203d8ce2f24ae.png)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 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 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 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 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 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 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 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 角:角斗比赛。子弟,年轻人。 造庐:指到家。造, 到……去。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 为村房或小屋。 胡卢:形容笑的样子。 惭怍:惭愧。 固强之:坚持要较量较量。固,坚持、一定。强,迫 使。 顾:但。 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庄子· 达 生》篇说,养斗鸡的,要把斗鸡训练得镇静沉着,仿 佛是木头雕的,才能够不动声色,战胜别的斗鸡。
2014-6-19 15
2014-6-19 11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 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 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 笼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 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
2014-6-19
13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 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 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 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 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 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 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 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 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 焉。
《促织》全文译注解析
![《促织》全文译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aee5e4fab069dc502201db.png)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征 ∧ ∧ 民(期间,时期) (崇尚)(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 (副词,本来) (地名)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上官,斗而∧(之)常供。
令∧ (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 (让)(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 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之里正。
市中得佳者其 ∧(之)(责令)(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 的差事责令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货。
里胥此口,每(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 (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责令) (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有成名者,操 童子∧为人猾胥 里(县) (操:从事 (行业) (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 正役,百营 不能产 征促织,成不(计策) (办法) (摆脱) (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促织的文言文译文翻译
![促织的文言文译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2ffd55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5.png)
天子以秋后捕献,四方争献,希脱乎死,而世以“促织”为名,故曰“促织”。
译文:皇帝在秋季要求各地捕捉并进贡,各地纷纷争相进贡,希望能够免除死罪,因此世人将这种昆虫称为“促织”,所以称之为“促织”。
《促织》原文:有村人,名成名,专于捕促织,村中号为“成名”。
每至秋,村中诸儿咸知有“成名”之事,莫不窃叹,咸以捕促织为奇。
译文:有一个名叫成名的村人,专门从事捕捉促织的工作,村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成名”。
每到秋天,村中的孩子们都知道“成名”的事情,没有人不偷偷地赞叹,大家都把捕捉促织看作是一件奇特的事情。
《促织》原文:一日,成名入山,见一大虫,状如蛇,其大如牛,吐舌如枪,目如电,口吐火,声如雷,成名大惊,奔走告乡人,乡人皆曰:“此虫非小可,恐为祸乡里,宜速捕之。
”译文:有一天,成名进入山中,看见一只大虫,形状像蛇,大小如牛,舌头吐出来像枪,眼睛像电,口中吐出火,声音如雷,成名非常惊恐,奔跑着告诉乡人,乡人们都说:“这虫子不是小事情,恐怕会祸害乡里,应该赶快捕捉它。
”《促织》原文:成名乃率子弟数人,持刀追之,虫见成名,踊跃疾走,成名挥刀斩之,虫身断为两截,然虫之首犹在,成名大惧,急呼子弟,子弟皆惊,曰:“此虫已死,何惧之有?”成名曰:“此虫虽死,首尚在,恐其复活,宜速捕之。
”译文:成名于是带领几个子弟,手持刀剑追赶,虫子见到成名,跳跃快速逃跑,成名挥刀砍去,虫子身体断为两截,但是虫子的头部还在,成名非常害怕,急忙呼唤子弟,子弟们都感到惊慌,说:“这虫子已经死了,还怕什么?”成名说:“这虫子虽然死了,头部还在,恐怕它会复活,应该赶快捕捉它。
”《促织》原文:子弟共捕之,虫遂毙。
成名喜,携虫归,置之笼中,日以养之,冀其复生。
译文:子弟们一起捕捉,虫子终于被制服。
成名很高兴,带着虫子回家,把它放在笼子里,每天喂养它,希望它能复活。
《促织》原文:养数日,虫果复生,成名益喜,以为神物,遂以献于朝,天子大悦,赐成名金帛,成名荣归故里,村人皆贺。
蒲松龄《促织》原文译文赏析
![蒲松龄《促织》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f2cc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蒲松龄《促织》原文|译文|赏析《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促织》原文清代:蒲松龄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促织注释详细解释
![促织注释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cdd7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d.png)
促织注释详细解释促织①一声能遣一人愁②,终夕声声晓未休③。
不解缫丝替人织④,强来出口促衣裘⑤。
词句注释:①促织:昆虫别名,即蟋蟀。
又称蛐蛐、莎鸡。
其鸣声有似织布时织机的响声,往往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催织、纺纱娘。
②遣:致使。
③终夕:通宵,整夜。
④解:懂得,了解。
缫(sāo)丝:就是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⑤强:强横、无理。
衣裘:此指官府及富绅之家所用的豪华衣衫。
诗意:你鸣叫一声,能使一人发愁,你从夜到明,声声鸣个不休。
你不会缫丝,又不替人纺织,却强横地出口,催人赶制衣衫。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时作者在常州任上。
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瓦者不得居,是中唐新乐府以来较为普遍的主题,反映织妇的苦难,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
赏析:“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头二句写蟋蟀的鸣声,偏重于人物的内心感受,重点落在一个“愁”字上。
“一声”“一愁”写愁之切,“终夕”而“声声”写愁之深,第一句起得平,第二句承得缓,皆写蟋蟀之鸣,亦即反复在写愁的深切实在,难以排遣。
“声声”这一叠字表现了愁的无可奈何,无法解脱。
蟋蟀是草中小虫,难以咏状写生,写蟋蟀而写其声,这是一般的写法,但这里作者由声而及人,突出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愁”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愁是人的愁,而愁又由声而起,作者把蟋蟀和听蟋蟀的人并写,互相体证,以突出“愁”这一主旨。
促织声声,终夕不休,致使诗人愁肠百结,辗转反侧,就蛩鸣而浮想联翩,于是便有了后两句出人意表的议论:“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其实,妇女缫丝、织布,制衣,是按季节操作的,用不着寒蛩呜叫来催促。
特别是那些贫寒人家,促织的呜叫,更使他们悲愁,因为他们已无力缫丝织布。
该诗由物及人,表现对无力缫丝的贫家的同情。
其言外之意,是借咏促织而讽刺现实生活中那些“饱汉不知饿汉饥”,只会动口而不会动手的人,实现了作者“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诚斋诗话》)的艺术创作主张。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3cb57f2783e0912a3162a7c.png)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征∧∧民(期间,时期)(崇尚)(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斗而∧(之)∧(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之里正。
市中得佳者养之,其∧(之)(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货。
此(当作)(珍奇的)(猾,黠:均狡猾刁诈意)(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指派)(常常)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古今异义)(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显现才能,名作动)- 2 -有成名者,童子久不∧为人猾胥里(县)(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正役,百营不能岁,产征促织,成不(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促织》翻译
![《促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bdae439580216fc700afd5b.png)
《促织》参考译文第五段译文:成名有个九岁的儿子,看父亲不在家,偷偷地打开蟋蟀盆。
蟋蟀跳跃着径直跳了出来,快得不能捉拿。
等到扑捉到手里,已经大腿脱落肚子裂开,一会儿就死了。
儿子惧怕,哭着告诉母亲。
母亲听到这件事,脸色像死灰一样,非常惊慌地说:“惹祸的东西,(你的)死期到了!你父亲回来,自然要跟你再算帐的了!”儿子流着眼泪走开了。
第六段译文:没多久,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像覆盖上了冰雪。
怒气冲冲地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久在水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变怒气为悲痛,头撞地,口呼天,几乎要绝命。
夫妻面对着墙角哭泣,茅草屋里没有起烟火做饭,(他们)面对面默不作声,不再有一点生趣。
太阳将要落山,抬出儿子用草席裹着尸体准备埋葬。
走近抚摸他,还有微弱气息。
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儿子)重又苏醒过来。
夫妻的心情稍稍得到点安慰,但是儿子的精神气色痴呆麻木,气息微弱只想睡觉。
成名回头看到装蟋蟀的笼子里空虚无物,就出不来气,说不出话,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
从黄昏到天亮,眼皮没有合上过。
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成名直挺挺躺在床上非常忧愁。
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鸣叫声,惊奇地爬起来窥视,(看到)蟋蟀好像还在。
(成名)高兴地去捕捉它,蟋蟀一声鸣叫就跳开了,行动得迅速。
(成名)用手掌扣住它,空荡荡得好像没有东西;手才抬起来,(它)就又(跳得)轻快而高地跳走了。
急忙追赶它,转过墙角,迷失了它的方向。
来来回回地走着向四处察看,(才)见到蟋蟀趴在墙壁上。
仔细地看它,又短又小,黑里带红的颜色,顿时发现不是先前的那只蟋蟀。
成名因为它短小,认为它不好。
只是来回走动着张望,寻找追赶的那只。
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落到他的衣袖上。
细看它,形状像蝼蛄,梅花般的翅膀,方方的脑袋,长长的腿,觉得像是好的。
高兴地收养了它。
准备把它献到衙门去,又心神恐惧不安,恐怕不合官府的心意,想试着让它角斗以便察看它(怎么样)。
第七段译文:村里有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驯养了一只蟋蟀,自己起名叫“蟹壳青”,每天跟伙伴的蟋蟀角斗比赛,没有不胜的。
《促织》全文翻译
![《促织》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da8447a561252d380eb6e57.png)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c。
此物故(期间,时期)(崇尚)(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上官,以一头进c,试使c斗而才,因责c∧(之)常供。
令以∧(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c其直,居c∧(之)(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货。
里胥猾黠,假c此科敛丁口,每责c(当作)(珍奇的)(猾,黠:均狡猾刁诈意)(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指派)(常常)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家之产。
(使……倾尽)(多)【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有成名者,操G童子业c,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里(县)(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正役,百营谋c不能脱。
不终岁,薄G产累尽c。
会征促织,成不(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促织文言文翻译概括
![促织文言文翻译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3b948d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e.png)
《促织》一文,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成名的人,其子成名因家境贫寒,无力购买科举考试所需之书,遂在家中饲养促织以换取微薄之利。
然成名之子不慎将促织打死,致使成名心生忧虑。
后在一位老翁的帮助下,成名之子得以复活促织,并最终凭借此促织获得功名。
原文如下:
成名之子,贫不能买书,因养促织以易之。
一日,成名之子不慎,打死促织,成名忧惧,恐不能偿其债。
老翁见而怜之,曰:“此子有福,吾助之。
”乃以金买促织,归而养之。
不数月,成名之子以促织中举,遂登科第。
翻译如下:
成名之子,因家境贫寒,无法购买科举考试所需之书籍,于是饲养促织以换取微薄之利。
一日,成名之子不慎将促织打死,成名担忧不已,担心无法偿还债务。
一位老翁见到这一情景,心生怜悯,说道:“此子有福,我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用金钱购买促织,带回家中饲养。
不久,成名之子凭借促织获得功名,顺利通过科举考试。
本文概括如下:
1. 成名之子因家境贫寒,无法购买科举考试所需之书籍,遂饲养促织以换取微薄
之利。
2. 成名之子不慎将促织打死,成名忧虑不已,担心无法偿还债务。
3. 一位老翁怜悯成名之子,以金钱购买促织,助其复活。
4. 成名之子凭借促织获得功名,顺利通过科举考试。
促织文言文寓意深刻,通过讲述成名之子饲养促织的故事,展现了古人勤奋、善良的品质,以及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贫寒学子通过努力获得功名的艰辛历程。
在当今社会,此故事仍具有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困难,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dbae111f7ec4afe04a1dfd9.png)
第一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 间c ,宫中尚 促织之戏,岁 征 ∧ ∧ 民 间c 。
此物故 非西产;有华阴c 令欲 (期间,时期) (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 (副词,本来) (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媚 上官, 以一头进c ,试使c斗而 才,因 责c ∧(之)常供。
令 以 ∧ (之) (讨好,巴结)(把,拿)(进献) (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 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责c 之里正。
市中 游侠儿 得佳者 笼 养之,昂c 其 直, 居c ∧(之) (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 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为c 奇G 货。
里胥 猾 黠, 假c 此 科 敛 丁 口,每 责c 一头,辄 (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 (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指派) (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 倾 数G 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第二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邑 有成名者,操G 童子 业c ,久不 售。
∧为人 迂讷,遂 为 猾胥 报G 充 里(县) (操:从事 (行业) (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63de029f524ccbff12184b0.png)
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期间,时期)(崇尚)(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当作)(珍奇的)(猾,黠:均狡猾刁诈意)(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指派)(常常)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县)(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勒索)(无所:没有用来……的)(代,什么)(弥补)(好处)(实施)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希望)(万分之一)(收获)(意动,认为……对的)(名作状,从早上,到晚上)(毁坏的)(墙)(地方)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
![《促织》经典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9325be8360cba1aa811da85.png)
第一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 间c ,宫中尚 促织之戏,岁 征 ∧ ∧ 民 间c 。
此物故 非西产;有华阴c令欲(期间,时期) (崇尚) (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 (副词,本来) (地名)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媚 上官, 以一头进c ,试使c 斗而 才,因 责c ∧(之)常供。
令 以 ∧ (之) (讨好,巴结)(把,拿)(进献) (让) (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 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责c 之里正。
市中 游侠儿 得佳者 笼 养之,昂c 其 直, 居c ∧(之) (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 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 为c 奇G 货。
里胥 猾 黠, 假c 此 科 敛 丁 口,每 责c 一头,辄 (当作)(珍奇的) (猾,黠:均狡猾刁诈意) (借) (征税)(聚敛)(成年男子) (指派) (常常) 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 倾 数G 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第二段原文对译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邑 有成名者,操G 童子 业c ,久不 售。
∧为人 迂讷,遂 为 猾胥 报G 充 里 (县) (操:从事 (行业) (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宣德征∧∧民(期间,时期)(崇尚)(每年,名作状)(省略“之于”)(中间)(副词,本来)(地名)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上官,斗而∧(之)常供。
令∧(之)(讨好,巴结)(把,拿)(进献)(让)(于是,就)(责令)(省略“县令”)(把)(省略“供应的差事”)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之里正。
市中得佳者其∧(之)(分派)(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用笼子,名作状)(抬高,也作使动)(通“值”)(积,储存)(省略,好的蟋蟀)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货。
里胥此口,每(当作)(珍奇的)(猾,黠:均狡猾刁诈意)(借)(征税)(聚敛)(成年男子)(指派)(常常)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家之产。
(使……倾尽)(多)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段重点实词:10个,高中2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有成名者,操童子∧为人猾胥里(县)(操:从事(行业)(卖,引申为成功、到达。
译考取)(表被动)(报告,告知)(充当)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正役,百营不能产征促织,成不(计策)(办法)(摆脱)(终了,结束)(微薄的)(牵连妨碍)(完)(副词,适逢)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户口,而又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搜觅,(勒索)(无所:没有用来……的)(代,什么)(弥补)(好处)(实施)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有之”成提竹筒丝笼,于丛(希望)(万分之一)(收获)(意动,认为……对的)(名作状,从早上,到晚上)(毁坏的)(墙)(地方)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
”成名认为这些话对。
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有……者:有一个叫……的人)(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石计不无捕得三两头,又不于(探寻)(发掘,挖)(施展)(终究)(即使)(又弱又小)(合乎)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终究没有找到。
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至百,两间脓血虫亦不能(规格,款式)(严定期限)(形,表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挨打板子,名作状)(大腿)(淋漓)(连)规格。
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思自(行走。
引申为前往)(只)(死)【本段重点实词:20个,高中9个】去捉了。
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为初中,G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神成妻红女婆,(这时)(脊背)(能够)(凭借,动词)(占卜)(准备)(财礼)(到……去)(看见)(白发)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
成名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
只见红妆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填其舍,则密室帘,帘外香问者爇香于鼎,(充满)(进入)(挂下)(陈列,设置)(点燃)(副,重复)(行礼)挤满门口。
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挂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
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
巫立听。
(在一旁)(向远处看)(嘴唇)(合、闭)(开)(知道)(个个)(肃敬,恭敬)(连词,表修饰)(一会儿)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褥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
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室∧上,焚拜(里面)(出来)(写)(意愿,意图)(丝毫)(过失,差错)(长方形的桌子)(像)内丢一张纸条出来,上面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想问的事,没有丝毫差错。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象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
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兰若;后小山下,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掀动,一片纸抛落下来。
拾起看,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像寺院;(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怪石乱丛荆,青麻头不可晓。
(横)(针刺密布的样子)(趴;埋伏)(兼词,于之,在那里)(像)(即将)(展开玩味)奇形怪状的石头到处横卧,在丛丛荆棘中,一只蟋蟀藏在那里;旁边一只哈蟆,像要跳起来的样子。
她展开琢磨,不能理解。
睹促织,隐∧(之)成。
(但是)(看见)(说中,合乎)(给……看)【本段重点实词:22个,高中13个】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非……而……:不是……而是……)((介宾倒装)【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成自教我猎虫所耶?细景状,与村东大佛阁似。
乃(形,重复)(形,重复)(思考)(得无……耶:莫非……么) (视,望)(接近,迫近)成名反复思索,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象。
于是寺后,有古陵起。
∧陵而起,见蹲石(副词,勉强)(拿)(示意图)(到……去) (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顺着,沿着)(像鱼鳞排列的样子)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拐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
成名沿着古坟前行,见块块石头象鱼鳞似于蒿莱中侧听似(逼真的样子)(类似,像)(于是)(慢慢地)(走)(寻找) (连词,表转折) (形作动,用尽) 真象画中的一样。
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象在找一根针和一粒小芥菜子似的。
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未跃之,(副,全然) (深)(冥搜,用尽心思搜索)(停止)(突然) (惊奇) (赶) 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
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哈蟆跳过去了。
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迹 扑之,∧ 入石穴中。
掭 以尖草,不出;(悄悄追随)(拨开)(寻找)(立刻)(撩拨) 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
他便跟着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寻找,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
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 出,状极而尾,青金翅。
(用)(才)(俊美健壮)(追赶) (抓住) (副词,仔细)(长)(头颈) 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被逼赶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
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
仔细一看,大个身体,长长的尾 归, 连城拱璧不(特别)(用笼子装,名作动)(全) (即使)(止)(名作动,放置)(名作动,用蟹肉栗子粉喂养) 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即使是价值连城的宝玉也比不上。
装在盆子里养着,用蟹肉栗子粉喂它, ∧官(形,周全)(名,极点)(动,爱护)(动,吝啬)(应付,抵塞) (责任,引申为差使)周全到极点、爱护到吝啬(的程度),只等到了期限,拿它去应付县里的差使。
【本段重点实词:18个,高中6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成有子九岁,窥扑入手,(定语后置)(窥伺)(偷偷地)(打开) (快) (介词,等到,乘着)成名有个九岁的儿子,看到爸爸不在,偷偷打开盆子来看。
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
等抓到手后, 已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 灰 死,大惊曰:根, 的排列着, 省略 (介宾结构后置)↓了石洞。
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 ↓巴,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
恐怕……吧 难道……吗死翁耳!” 儿而(期限) (通“尔”,你的)(回家) (再算账,追究) (流着眼泪,名作动)(离开)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孩子哭着跑了。
【本段重点实词:5个,高中3个】【红色粗框为重点实词,C 为初中,G 为高中;黑框为重要实词;蓝框为重要虚词】冰雪。
怒儿,儿不知(不久)(像)(遭受,多指心灵) (找)(遥远的样子)(所字结构,所去的地方)(不久)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
后来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呼欲(发现)(悲恸)(碰撞) (绝命)(面对)(角落) (房屋,住所) (相互)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
夫妻二人对着墙角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 默然,不复儿 葬。
抚之,气息(精神寄托) (傍晚)(拿,引申为抬)(用草席,名作状)(形作动,走近) (气息微弱的样子)(放) 着不说话,不再有一点生趣。
到傍晚时,将孩子用草席裹着去埋葬。
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
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 上,半夜苏。
夫妻心思睡。
成蟋蟀笼 (床)(又)(副词,稍微) (只)(气息微弱的样子)(回头看)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
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些,只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
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曙,∧目不。
东既(空)(断绝)(到达) (闭上眼睛要睡) (日光) (升) 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
从晚上到天明,眼睛没合一下。
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 ∧∧ 起尚在。
喜而捕之,(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久久地)(吃惊地) (窥视) (好像)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
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
他高兴得动手捉它, 一鸣跃去,行且速。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忽而跃。
(就)(介宾结构后置) (通“才”)(抬) (远,遥远)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
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象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急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徘徊四见虫伏∧之,短小,黑赤色, (小步跑) (看) (副词,仔细)(详审,细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他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上。
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 (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
孩子害怕,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介宾结构后置之。
惟彷徨者。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
(立刻)(动词,不是)(因为)(意动,以……为差)(往前往后看)(所想捕捉的)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
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
(成名)只是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
墙上那只小蟋蟀忽(名,形状)(四方形的)(腿)(神情)(打算)(心里不踏实)再仔细看它,形状象土狗子,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象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