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单位:南安市向阳中学组别:初中组作者:蔡全兴对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在涉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在实际工作中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一尴尬局面。
对此,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德育的缺位和失衡。
在困惑与迷茫的同时,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德育工作的反思任何工作既要有总结,更要反思,德育工作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根源、进而可能解决问题。
才能深刻的理解德育的内涵。
才能勇于面对德育教育的复杂性、长期性与艰巨性,才能与时俱进的做好当前的德育工作,使之收到实效。
反思处室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反思一: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日常教育工作中“重知识轻德育”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导向。
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现实压力,“只要学习好,一好顶三好”这种思维无形之中就占据着我们的大脑,把“百年树人”这一费时、费力、见效慢的德育工作挤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
以至于我们常常被动地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亡羊补牢”,虽然“未为迟”但是我们毕竟是付出了“羊”的代价。
同时,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目标往往过于完美化,过于理想化,过于成人化。
主要表现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正确认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教育工作缺乏耐心、信心和深入的客观分析。
因此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简单、粗暴、急躁、凭经验、扣帽子等现象。
如:把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反复看作是“屡教不改”,把由于贪玩而造成的一些违纪现象当成是“品德不良”,把由于自控能力较差而管不住自己的情况称为“明知故犯”……由此就会产生不正确的观点和采取不恰当的措施,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反思二:德育工作上的应付心理正是由于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上的错位,导致了我们对德育工作产生一种应付心理,使德育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执行状态。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6篇
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6篇第一篇:二本类高校加强德育工作思考1二本类高校学生生源情况分析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二十年后到了1998年升至9.76%.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就标志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国家提出的目标是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从现在的高考录取率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014年高校招生计划165032人,理论录取率达到84.75%,其中本科计划所占百分比为51.78%.可见,地方性二本类高校只能录取高考分数中等及以下的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源主要是高中班级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作为高中班级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形成集体,这个群体不仅缺少学习上的领头羊,更缺少理想与目标,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不是要实现理想抱负来读书,而是没有办法或不由自主的情况下来到高校.同时这些在高中班级里的成绩不前不后,平庸无为的个体,更需要的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些促成了二本类高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2二本类高校学生特点通过多年来对新生入学的情况调查、总结分析及与其他同类学校同仁交流,二本类院校学生具有如下特点.2.1上进心普遍不强,理想信念薄弱,政治观淡化,但不乏理性爱国.从新生入学调查中看到,有近一半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人生规划和人生目标.有近70%的学生把体娱界明星或富豪作为自己的偶像;而从对入党的积极性看,虽然写申请的人数很多,但多数是家长的意愿或是盲目跟风,真正发自内心的却不多.但80%以上的学生对雪灾、震灾等自然灾害事件,表现出应该挺身而出的姿态,表示有机会就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更多的学生对国家的大事(如钓鱼岛主权)关切.因此,在二本类学生中,虽然缺乏理想信念、政治观淡化,但他们不乏理性爱国.2.2自信心普遍较差.二本类高校学生普遍对自己通过参加高考考入的学校不认可,对自己的学校、专业及环境并不满意.选择来校读书的客观因素较多,首先是自认为高考没考好没有办法不得不来,其次是分数刚刚够或是降线录取,不是他(她)选择了学校(专业)而是只能面对或服从这个结果.当然,有些同学是把二本做为台阶或跳板,想以后继续深造.2.3自控能力普遍不强.从新生入学调查情况分析看,二本类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普遍不强,大部分学生高中期间是在父母的看护监督,学校、老师的封闭式严管下过来的,虽然已是成人,但没能形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到了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缺点就更加凸显出来,少数学生容易在由中学向大学过渡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无故旷课、考试挂科、夜不归宿、沉迷网络等现象屡见不鲜,尽管一本学校也有类似现象,但人数和比例要远远少于二本类院校.从统计学角度看二本类学生在校挂科率和违纪率明显高于一本类学生.2.4学业现状.据调查,二本类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的人数不足七成,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风,表现为课上应付,课下时间基本不学习,考前突击,六十分万岁.因此,考试补考、重修率较高.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相当数量的学生都有挂科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就有好几门课不及格.据调查,有近三成的学生不在乎考试分数高低,认为只要考试及格能毕业就行.2.5思维活跃,社团活动积极.二本类学生中多才多艺的学生相对较多,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思维活跃,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社团、学生会、以及院系班学生干部的竞选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另外,很多学生善于表达自己,也渴望表现自己.这些都是二本类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3加强德育工作,实现教书与育人统一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表现.从上述对德智体美定位来看,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从而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性和重要性.根据高校德育目标要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状,德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大学生必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针对上进心不强,理想信念薄弱,自信心较差的二本类高校学生,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工作,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4加强德育工作,实现教书与育人统一的方法与对策4.1明确德育目标,优化德育过程德育是高校办学的核心和灵魂.作为二本类高校,首先要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方案,制订并明确德育目标.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优化,包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德育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构建与实施.具体在德育目标实施上要体现总体性与阶段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将德育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结合;德育方法要以学生为本的学生道德主体性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高校德育工作要由过去“泛政治化”转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党校、团校及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培训,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即构建德育的总目标.同时按年级段分别制订思想政治工作阶段性目标和实施计划,如对大一学生结合党、团知识学习,重点开展理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争做一名优秀大学生教育,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党章,大学生手册及有关校规校纪等,并结合入学教育,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大学生手册知识竞赛(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手册》学习考试,并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补课辅导),通过讲座等形式进行礼仪培训,组织学生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利用业余党校和团校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做一名优秀团员”和“假如我是一名党员”的教育.针对大学生中普遍诚信度不高的现象,以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月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如:诚信故事会、演讲、诚信教育征文比赛等;结合毕业实习,在大四的学生中开展“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或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在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中开展“我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教育等.这种分阶段教育符合教育循序渐进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大学生成长需求,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4.2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要专业化和科学化针对二本类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和文化知识基础,要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首先高校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思政队伍,在这支队伍中辅导员的作用尤为重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政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又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工作及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和服务者.而从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来看,专业毕业的少之又少,各个院系每年申报用人计划都是某专业的硕士、博士,从来就没有报需要专业辅导员.现在高校只强调要配备专职辅导员,很少强调专业辅导员.实际上高校辅导员要么是行管人员兼职,要么是没有课的老师兼任,要么是所谓留校准备考研的“临时工”担任,使得辅导员队伍很杂,也很不稳定,加之精力有限,本来以德育为核心的工作变成了事务性的维持会.面临二本类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现状,必须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尤其是辅导员队伍要专业化和科学化.国家要有计划培养专业的辅导员师资队伍,建议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应该设有专门辅导员系列(专业).高校在选拔使用辅导员时,一定要把热心于辅导员工作,具有一定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符合专业要求,乐于奉献的教师选拔进来,确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要求.4.3以“两课”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为主线,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高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课”教育新理念,尽量控制大班授课人数,采取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内容,避免教师一言堂.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接触社区,并能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达到“两课”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使学生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同时,要加强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任课教师要树立“校园、课堂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教育理念,让德育渗透于校园及课堂的各个领域,在高校形成一个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育人氛围.4.4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思想道德评价对调控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要突出评价体系的有形性和向上性,要注重大学生主动参与性.科学的道德评价制度要与学生入党、评优评奖、综合素质评定等相结合,从而建立一整套的科学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无形与有形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约束,有利于受教育者做到知与行的统一,通过科学的评价制度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二篇: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点思考一、德育现状分析德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
德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与实践
浅谈德育教育工作的反思与实践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现状的整体性思考,以及对当前德育实效性低下原因的探讨和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和误区;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改革在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同时,更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一、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性思考从狭义上理解,“德育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等。
德育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的过程,其目标、内容、方法及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德育的实际效果。
几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也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具体存在以下这些情况:1.从认识方面反思——学校德育陷入“狭隘化”、“片面化”的误区。
具体表现为:(1)德育不能以人为本。
部分教师思想认识狭隘化,把自己定位为管理学生的角色,校领导把能“管住”、“压住”学生的老师称为好老师。
因而,在很多学校师生关系不平等。
(2)德育主体的失落。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强调灌输和外部强化,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愿望、意志和需要,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学生体会不到育德的愉悦、德性发挥和道德能力发展所应得到的精神满足,结果降低了德育的质量。
(3)教育的片面发展。
表现在:第一,偏重智育,忽视德育。
以考试为指挥棒,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第二,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第三,只管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第四,重视所谓“优生”,漠视所谓”差生”。
2.从管理方面反思——学校德育陷入“行政化”、“制度化”的误区。
具体表现在:(1)德育内容有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缺乏针对性、现实性,思想教育比重过高,基础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强化不够。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引言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养成的关键期,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举足轻重。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现状以及一些改进的思考。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公民。
2.培养社会责任感:中小学德育工作还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深刻体验到社会的需要和自己所能贡献的力量,从而培养出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工作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注重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课外拓展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发展的多样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重视程度不高:德育工作在很多学校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往往更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这导致德育工作的实施较为薄弱,成效不显著。
2.方法不够创新:德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活力。
学生对于板书和口头讲解的接受度低,需要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德育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进行指导和实施。
然而,对于很多学校而言,德育工作往往只是由班主任兼任,缺乏相关培训和专业知识。
这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为了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以下几个思考点:1.加强领导层的支持:学校领导需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他们应该制定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15篇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15篇德育工作心得体会15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工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一年级新手班主任,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碰到最多的就是关于孩子们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有完全形成纪律约束的意识,因此仅仅口头告知孩子们要遵守纪律其实是徒劳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奖励那些行为习惯表现突出的孩子,其他孩子们也会有样学样,为了得到一支棒棒糖或者一朵小红花而拼命做好。
并且我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发现奖励的方式比惩罚更管用!一年级的小朋友忘性极大,不知道惩罚为何物,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他们的天性。
今天收了批评,第二天依旧是老样子。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约束自己,我还必须尽力说服自己要控制情绪。
在孩子们犯下错误的那一刻,不要冲着他们发火,否则事情会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给彼此都留下冷静期,过一会儿再去找犯错误的小朋友交流问题。
用智慧筑起德育的墙,让孩子们更加自信,更加明朗!德育工作心得体会2我有幸参加了由xx市教育局、xx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的xx市践行核心价值观暨“两省三地”德育工作专题交流活动。
上午的活动分为五个环节。
一、到班级观看东石镇xx中心小学如何在早课中家校共践核心价值观。
二、举行开幕式。
三、东石镇xx中心小学的叶xx老师、厦门市思明前埔南区小学的何婉容老师、xx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黄xx老师、xx省xx市师范附属小学的黄x老师分别交流了各自学校德育的工作。
这次的学习对于我来说,真可谓是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启发颇多。
《兼容并包、和谐共生——打造德育“树’体系文化》这是叶xx 老师为我们交流的主题。
叶老师从学校的定位、扎根的目标、“树状”体系文化分步、壮实树干——开放各类活动渠道等四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应该以德育实践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浅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不单单是教育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地方。
那么,如何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呢?下面我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在学校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培养品德。
而培养学生的品德,首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通过开展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如德育讲座、道德模范评选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道德,明白什么是正义和善良,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体验活动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持健康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避免产生各种问题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而后,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
要培养学生爱国爱人爱社会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模范,关心社会大事,关心弱势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组织、团体,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学会分工和协作,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团队中的价值观念。
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在学校内外积极倡导文明礼仪,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行为规范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标准,严格执行,使学生知敬畏、明规矩,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
德育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
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渠道。
学校要积极与家庭沟通,做好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让家长了解和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合力。
化泛为实 以人为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 有理想 、 有道 德、 有 文化 、 有纪律 ” 的“四有 ” 新 人 。这 说 明 了 德 育的重要 性。一名 学生, 通过学校 教育 , 养成遵 纪守法 、 道 德 高
恳恳努力工作的人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 必须形成竞争机制, 奖
励 先进 , 鞭 策 落 后 。这 就 需 要 德 育 部 门 平 时 注 重 引 导 、 监 督、 考
泛, 很难像教 学业绩一样 量化评估 。因此在工 作中必须化“ 泛”
为实, 从学校、 学生的实际出发, 确立 明 确 的 、 针 对 性 强 的 德育 目
标, 形成 一套 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机制 , 力求德育的实效性 。我
以为, 这 其中 “ 人” 的 因 素 是 决 定 德 育 实 效 的 关 键 因素 , 所 以, 必 须 以人 为 本 , 营造 公 正 公 平 的 氛 围 , 激 发大 家 对 德 育 工 作 的 责 任
标。
在过去相 当长的一段 时间里, 升 学 率 片 面 地 成 为 社 会 评 价 学校办学效益 最重要 的指标, 因此 , 急功近 利 , 重 智 轻 德 的 教 育
方式在 学校大行其道。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 学 校 培 养 出来 的人 才 是 有 缺 憾 的 。对 于 我们 这 样 一 所 学 生 素 质 居 全 县 市 中 等 偏 下 水 平的二级达标 中学, 德 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 关 系 到 教 学工 作 的 稳 定 与 提 高 , 所以, 我 们 对 德 育工 作 更 必 须 高
系, 敦 促 其 家 长 加 强 与 子 女 的亲 情 沟 通 。工 作 要 落 实 , 还 需 要 有 长 期 坚 持 的精 神 。如 纪 律 教 育 ,是 不 能 搞 “ 一阵风” 、 “ 大运动 ” 的, 而是需要长 期细致 的工作 , 以春风化 雨、 润 物 无 声 的工 作 方 式 使 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 习惯 。 我 们 总 结 工 作 的经 验 , 将其 提 升 到 理
德育的本质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德育的本质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一、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着。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这相对的不变的东西,正是我们所应继承的光荣传统,亦即德育的核心所在。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包括下列四个方面,一是政治品质,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树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
二是思想品质,如树立劳动观点,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三是道德品质,如树立法纪观念和公德观念,做到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等;四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培养个体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正确的荣辱和爱憎感。
德育是品德教育的简称,是指以提高个体的品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如何,归根揭底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其身上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德育就是一种使个体获得人的本质,即获得“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又是阶级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广泛、最普遍的关系,而人与人的政治关系最合理的形式,即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平等互助,团结友爱,“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同志关系。
之所以这种关系是最合理的形式,通俗地讲,是因为自有人类诞生的那时起,每一个人必须依赖他人即社会才能生存。
也就是说,每个人必须依赖整个社会创设的条件,即多数人为其服务才能生存,离开社会,离开多数人为其服务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既然你一刻也离不开多数人即整个社会为你服务,那么,你活着就应该为多数人即整个社会谋利益作为回报。
这才是天经地义的,非常合理的。
那么,什么社会才会真正建立起这种人与人的最合理的关系呢?回答是共产主义社会。
而社会主义时期是阶级社会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阶段,是低级的共产主义,理应着手逐步建立这种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一切阶级社会之所以是不合理的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因为生活在那些社会中的少数人,只强迫多数人为他们自己服务,而他们自己却不想为多数人谋利益。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与思考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与思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也不断提高。
但是,当前我们发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普遍化、程序化的问题。
德育工作往往只注重规章制度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的德育工作,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和厌烦,同时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
其次,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固化的问题。
学校往往只顾着规定一些德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求。
有些德育活动还往往只是单纯的“搞活动”,没有真正的德育含义。
这样的德育活动不免让人质疑它的效果和意义。
再次,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视科技的问题。
科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校过度依赖科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这也会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得比较单一和平庸。
最后,学校德育工作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纵向分割和专业分化的问题。
德育教育往往只出现在专门的德育课上,没有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这样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同理心、人文精神和社交技能上有所进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加强对学生普及素质教育的力度。
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守纪律,遵守规矩,而是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第二,推行“德育全员参与”模式。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全员参与,学校应该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让每位老师都能够参与和承担责任。
第三,开展“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在科技发达的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心。
第四,加强“德育+课程”的结合。
德育不只是一门普通的课程,而是应该作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德育教育打破传统的框架,结合实际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综上所述,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与思考,需要我们用心去解决,我们应该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推行德育全员参与模式,开展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德育+课程”的结合,让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提高和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
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中职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将关系到今后劳动者的素质和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德育的发展趋势显示,德育一方面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另一方面学校的德育必须改革和创新。
本文就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谈点认识。
1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中职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总体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学生的正面教育受社会的反面影响: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严重抵消了德育实施,学校中进行正面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向学生宣传正面的东西,强调主旋律,一味地用模范榜样,先进典型教育学生,而忽视日益变化的德育环境,回避纷繁的现实,尤其是社会的阴暗面,一些不健康的录像、书籍、游戏网络等,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
对处于“三观”逐渐形成的主要时期的中职学生而言,极易产生腐蚀作用,学校课堂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常常被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所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
致使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其实效性严重消弱。
1.2 中职学生的低素质基准给教育带来的困难:招生在很长一段时期是阻碍中职学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曾经困扰了许多职教工作者。
而随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许多中职学校的规模“超常规”发展,人满为患,没有“门槛”的教育生源现状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考不上普高,又没有其它出路,家长认为放在家中不放心,不如找个读书的地方,交由学校教师看管,以免在社会上跟了坏人,这类学生是被家长送来的。
由于成绩不理想,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走入职校的。
面对这样一群多不是自愿选择职校,成绩不理想,只是想简单地获得高中学历,谋求一定的就业机会,进取意识、自律意识不太强,心理上存在着自卑,学习和品德的“双差生”,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度非常大。
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一、德育是个什么活儿有的老师说德育是细活儿,小活儿,长期的活儿,我很认同,因为这一语道出了德育工作的艰辛,繁杂琐碎,不易出成绩。
我想这也是那位老师自谦的词,其实德育是大活儿,而且是难干的活。
说德育大,是因为教育的根本在育,育什么?育德。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德育是大活儿。
说德育难干,是因为德育的隐性、广泛性和迟效性。
智育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是显性的,但德育工作做好了,用什么衡量,恐怕不好说,一个学生的品德好往往是隐性的,是模糊的,没法量化。
德育又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生一进门就处处是德育,见人问好,不随地扔垃圾,乐于助人……时时是德育,在家里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学校老师的榜样……如此广泛,就不容易把握,你尽心竭力地有意教育会在不知不觉间被那些无意的教育消磨掉。
德育是迟效的,立竿见影的,但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显现出来的,甚至在成人后才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忙了半天,自己也许享受不到成果。
其中一位德育主任的统计让人不寒而栗。
他算了一笔帐,十年来,从该中学毕业的学生有近百人违法犯罪,其中被判死刑的有两个,无期的有五个。
现在的德育就是多年以后的社会风气,就是多年以后的社会治安,就是中华民族的素质,我们站在这个高度做德育工作了吗?二、德育是什么以前多次参加培训聆听专家讲座时,我都会对着自己的工作来想象,一说到智育大家都能明晰,可德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德育首先是种子,然后才是阳光、空气和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人在童年时的所听所见所感如刀刻般深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用同等力度去刻,大脑对此事的记忆也不如童年时深刻。
所以,德育的首要任务是播种,播下善良的种子,播下感恩的种子,播下责任的种子……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当怎么做,让孩子在成人后,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即使迫不得已没有按照原则做也心灵不安,心存畏惧,这是我对德育最朴实的认识。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愈发受到广泛关注。
而在其中,德育工作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一个具备高尚品德的学生,必然能够在学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取得优秀的表现。
其次,德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德育工作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的。
二、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尽管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德育课程和活动开展不足。
其次,德育内容过于陈旧,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最后,德育工作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将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首位的策略1.提高认识,加强重视要将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的首位,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
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校园文化等方面,要注重体现德育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2.更新内容,创新形式针对当前德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更新德育内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
同时,要创新德育形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增强德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价值观。
以下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核心。
学校应该通过开展各
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讲座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学生自
治组织或学生会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另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参观社会机构、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并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和公
益事业。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如义务劳动、慈善活动等,让学
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
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勤奋、守时、守信等习惯,培养他们具有团结合作、诚实守信、尊敬他人等道德品质。
总之,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
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
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价值观。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几点思考
我们要摈弃我国传统的男、女教育观念
2、学会关心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是培养一代新人 的核心道德。包括对他人、对群体、对社 会、对自然、对世界、对物种、对地球的 关心等。道德教育从关心开始。中国是一 个没有社会大生活的国家,没有规则意识、 法律意识和社会、国家意识,必须学会关 心。对独生子女更应加强这方面教育。
我们要找到病症,对症下药,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 是两回事。德育工作者应该是心理教育家。
4、奖励与惩戒
马卡连科:不使用惩罚只是那些不接触实际工作的教育家的 看法。这会使教师无所适从,而且会使教师变得虚伪,没有惩罚的 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伪的教育,脆弱的 教育。 1、惩罚的基础: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良好的感情基础;②师
四、德育内容:传统与现代
★道德传统:重家庭利益、注重长幼尊卑、重伦理关系(有阴阳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 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父子有系,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 幼有序,朋友有信”)(不敢突破权威 )崇尚经典(教材、名 人、创新精神)遵守道德规范、推崇礼仪(求稳、保守)
德育的现实选择: ●国家要求五项教育(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纪律、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常人的基本道德(中国四德:恻隐之心—同情心;羞恶之心—羞耻心;是 非之心—是非感;恭敬之心—仁爱之心); ●做人的基本礼节(待人接物、与人交往、公共道德、公共秩序) ●理想的道德(传统美德、高尚的情操、伟大的品质);
七、德育课程
1、道德教育可以以学科的形式开设吗? 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社会(生活)、政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1. 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可以引入更多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开设课程或组织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分享交流的方式,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价值观。
2. 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与老师
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通过这种形式,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并通过个
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倡导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
区服务、环保活动等,并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知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
的重要性。
4. 引入多元化的德育内容:学校可以增加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引入音乐、美术、体育
等领域的教育资源,通过艺术、体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提供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心理疏
导和支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课程教育,帮助学生建
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需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方
式和渠道,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德育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陈训华
对学校德育工作思考的几点建议——化作乡黑塘小学陈训华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怎样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结合平时对这一问题的点滴思考,对当前小学的德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以“渗透”为灌输德育的新模式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认识问题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堵、轻疏导。
学校德育应结合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例如举办“五四”、“国庆”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加学生对祖国的了解;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活动,让学生经受社会的磨练,让学生通过实践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理解“善待别人与不轻信别人”、“学会帮助与学会求助”同样重要的道理;组织学生为贫困家庭学生捐款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
二、品德课是灌输德育的主渠道品德课堂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倡导人的主体性、呼唤人的创新意识的今天,如何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关键就在于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品德课在部分学校都成了一种摆设,只满足于照本宣科的“读”完书本内容,缺少品德教学真正研究,这样的课堂毫无实效性可言,要求起不到本应起的作用。
品德课受如此“礼遇”,真让人痛心疾首。
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在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理性的认同。
其实就“育人”的角度来说,品德课是任何其它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何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品德课程强调以回归儿童生活为主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书育人中更加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
但愿不要再出现把它打入“冷宫”,横眼冷对,也不要把它只停留在口头上只讲不做,而应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真正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
三、以丰富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于学校德育管理的思考
关于学校德育管理的思考学校德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校德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学校德育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德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其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的过程。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品德修养、个性发展、思想意识等各方面。
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
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系统性与实效性由于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学校德育管理在制定目标、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一些学校缺乏科学性的制度、规划和方法,导致德育工作缺失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学校,德育工作被看作是教育工作的附属品,往往是教育教学的“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德育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偏低,工作负荷较大,且缺乏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3.缺少标准与指导学校德育管理缺乏科学的标准与指导。
缺乏科学的衡量和评估体系,德育工作难以量化和证明效果。
缺乏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研究,使得德育工作难以与社会进步相匹配。
三、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改进学校德育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学校德育应该从目标、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和系统化。
制订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和标准,增加实证研究,不断改进工作。
制定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实行分层、分级管理。
学校德育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加强德育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慢慢深入到普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学校德育需要真正有用的科学的标准与指导。
建立完整、准确的招生与评价标准,以及量化德育效果的推行对象,对德育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
总之,学校德育是学校干部、教职工、家长和社会共同的重要任务。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对德才兼备的人才呼声更高。
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正是我们教育的宗旨,大家自然对教育的期盼很高。
然而,网络频频曝出的校园学生问题,诸如不尊重父母、欺负弱智儿童、心理脆弱过激杀人或自杀等问题,使教育颇受责难。
学生出现的多数问题尽管原因复杂,但也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困难和不足。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认为在德育工作方面也的确存在许多不足。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一、重智育,轻德育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了许多年,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方式也多元化,但学生的分数依然是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最主要的评价指标,甚至是一票否决。
于是,教师只要抓好学生的成绩,就能一好遮百丑。
智育工作各年级有具体的目标、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容易出成绩。
而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多方配合的隐性工程。
做得再出色也没有教学成绩那么闪耀。
所以,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学校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重形式,轻效果大部分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只是每年象征性的成立几个机构,做几个活动,评几个先进,收集一些资料。
而学生是否真正领悟,真正有认同感却很少关注。
三、重书本,轻实践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多数是以书本为纲,然而,教材中有些德育目标存在高、大、远的情况。
高,就是对小学德育的目标定位过高,把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过早地引进小学德育,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准备;远,就是德育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远,缺乏真正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德育目标;空,就是德育内容多教条、多说教,缺少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强的德育目标。
若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缺少学生认知认同,脱离学生生活实践,那如何能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呢?四、重说教,轻身教教师教育学生时,往往是理正词严,头头是道,然而,对待自己却我行我素,满不在乎,这种空洞的说教,如何能激起学生思维认同的火花?所谓言传身教,不仅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人,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500字
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1500字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我对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首先,德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注重灌输和规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面扩展到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在解决问题和面对困难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德育工作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德育成果,将学生从教室带到社会,让他们体验与他人互动和合作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德育素养。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们体会到关爱他人和奉献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或社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与实际问题接触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第三,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德育工作应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开设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分享经验和交流思想。
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传感技术,开展德育活动,监测学生行为和情绪,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服务。
第四,德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第一所学校。
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德育指导和支持。
同时,学校也可以与家长合作开展德育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提升学校德育个人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提升学校德育个人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学校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3年已是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德育个人工作的质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以下是对该话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我们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学校应该将德育纳入校长办公会议的日程,并将其纳入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中。
领导层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支持,明确规定德育工作的责任部门,并加大对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估体系,通过量化评价德育成果,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关键。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支持,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考虑到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学校可以聘请专职德育教师或者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
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德育研究,组织教师分享交流会,并提供德育教学资源和案例库,以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三是要加强德育工作与科技的结合。
在当今信息化智能的时代,学校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例如,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建立学生德育数据分析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德育主题讨论和学生活动组织等。
科技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另外,学校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全员参与。
德育工作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更是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家校共育的方案,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
同时,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引入社会机构和企业的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德育教育资源和机会,使德育工作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学校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和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为德育副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系统的规划,为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负起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做得还就是比较好的,在德育处、团委、班主任与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规范、校园卫生等表现总体都比较好。
特别就是上学期,学校搬迁到新校区后,由于从半寄宿制学校变成了全寄宿制学校,许多学生不适应寄宿生活,加上工程建设进度跟不上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的需要,学生意见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处、团委依靠班主任与广大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学生大量的思想工作,同时加强了对寝室的管理,制订健全住宿生管理制度,对学生提出
严格要求,使学校平稳安全渡过了最困难时期,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情绪稳定,对学校的满意度与认同感进一步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很不容易。
但就是我们也应该瞧到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要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名实相符百年名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及时更新
德育观念。
德育处过去又叫做训教处、训导处、政教处、教导处、导教处,这些名称有许多现在还在延用,但从这些名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瞧出德育观念的一些变化。
总体来说德育观念的变化趋势就是这样的:训→训教→训导→教→教导→导教→……,从中我们可以瞧出德育观念的变化
有明显的轨迹。
传统的德育以训与教为主,对犯错误学生进行训斥、劝诫、教育、处罚,这种德育方式以训诫与说教为主,如果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很有效的,因为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都比较单一,学生犯了错误,只要给她指出错误,往往就会勇于承认错误
并改进错误。
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就不就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都在重新认识与重新构建过程中,并且折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会转型期必然存在的各种各样充满矛盾的价值观念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导致广大中学生无所适从,内心充满各种矛盾、迷惘与不安。
她们内心的这种矛盾、迷惘与不安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盲目追星,追求时尚,赶潮流,说话粗俗,上网成瘾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效果肯定不很理想。
首先,学校德育要尽可能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学校的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各种节日的纪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不断成长。
学校在上一周开始开设的劳动课,其实也就是德育体验活动的一个尝试,通过劳动课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很多道理,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与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有助于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与勤俭节约的作风;通过劳动体验,也可以使学生逐渐感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自然;劳动也就是培养学生对学校情感的有效方法,通过劳动可以培育学生爱护环境、关爱学校、美化学校的义务感与责任心;通过劳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克服好逸恶劳的恶疾,养成勤快、主动的优良习惯。
劳动课的开设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平台,同时也给学生了解自然、动手实践创造机会。
可以说劳动就是每一个人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
其次,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学校工作,教学为主,
德育为首。
而其实教学为主的潜台词就就是德育为辅,德育为首往往被忽视。
在学校的工作中德育工作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我觉得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其实就是相辅相成没有矛盾的。
德育工作如果取得成效,就会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这对教学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实际上在人的一生中德比才更重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曾经论过德才,她认为所谓才,就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就是指正直、公道、平与待人。
才,就是德的辅助;德,就是才的统帅。
德才兼备的人称为‘圣人’;无德无才的人称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为‘君子’;才胜过德的人称为‘小人’。
挑选人才时,如果找不到圣人或者君子来担任,与其用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用无才无德的愚人。
可见在司马光瞧来,德比才更重要。
目前中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就是比较多的,有许多学生就是非观念不清、善恶美丑不分,而高中阶段正就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有必要班会课改成德育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逐
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应该加强自塑教育。
教育的一切努力就是使人自立成人。
教育的本能只就是辅助学生自我成长,帮助学生准确而及时地瞧清自己,发掘自己,进而科学地规划自己,竭尽全力地发展自己,犹如园丁,顺木之性,
助其生长。
优秀的人才就是自己脱颖而出的,学校教育只就是科学而艺术地提供土壤、阳光与水肥,让她们更加与谐地吸收,更加茁壮地成长,也就就是长得好一点罢了。
而先进的理想境界,开阔的胸襟视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品德、修养)、知识的琼浆玉液、能力的巧思苦练,这些就就是哺育人更好成长的“阳光与水肥”,具备这样的综合育人环境便就是育人的最佳“土壤”。
所以,真正的教育不就是外在的施加“拧”着长,而就是顺其特性辅助学生自我成长。
培育学生更好更快地发掘自我教育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教育能力,这就就是教育的本真。
作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自塑教育创造条件,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就是学生进行自塑教育的载体与平台。
第四,德育工作需要各部门与全校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我校工作计划中指出: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求真,做求真人”。
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师德,教育就是充满爱的事业,就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
教师全身心地投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与品质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影响作用。
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在社会上我就是教师,在校园里我就是表率”。
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教师这个职业跟其她行业有明显的区别,作为老师您的
穿着打扮、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学生。
比如学生考风不正,虽然原因就是多方面的,但就是也跟有些老师监试工作不认真有关。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开阔的心胸、坦荡的情怀、阳光的心态、踏实的工作,还要慎言、慎行,注意您的形象。
另外部门之间的工作应该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学校工作一盘棋,相互之间应该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副班主任制度。
家访制度。
全员德育正在形成。
第五,继续加强养成教育。
我校工作计划中指出: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降低起点学做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管、教、导、体验活动并举,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用金校长的话说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些就是不能管得太死的,如果管得太死就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因为教育的主体就是学生,学校教育只能起促进作用,不能代替学生成长。
如果学校管得太死,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精神,就会逐渐弱化、淡化、丧失或异化。
如果学生丧失了自我意识与自主精神,只会随管束她的人,亦步亦趋,不拨不动,对自己的人生就不会有规划,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就是书呆子。
管得太严太死,也有可能使学生出现人格分裂,有些学生在老师或父母面前表现很好,主要目的就就是为了获得表扬奖励,但就是如果换一个场合,可能表现就很差,表里不一,出现人格分裂。
以上仅仅就是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粗浅的认识,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我想只要上下同心,用心做事,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