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丛损伤

合集下载

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 7 3 景文记 .超早期手术 治疗伴有 颅 内血肿 的前循环破 裂动脉瘤 [ J ] .中华 神 经外 科 杂 志 , 2 0 1 3 , 2 9 ( 5 ) : 5 2 5 — 5 2 7 . [ 8 ] 郑晶 , 陆海 , 袁 璞 等 .前 循 环 动 脉 瘤 破 裂 并 发 颅 内血 肿 脑 疝 的 急诊 显 微 手 术 治 疗 [ J ]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 2 0 1 1 , 1 5 ( 1 1 ) : 8 6 —
( 7 ): 6 6 4 - 6 6 7 .
[ 4 3 时忠华, 时飞, 王玉 海, 等 .前循 环破裂 动脉 瘤急 诊手术 处 理 [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 0 1 2 , 2 8 ( 9 ) : 8 7 5 — 8 7 8 . I s ] 王振宇, 黄光富, 李 志立等 .前 循环动脉 瘤破裂伴颅 内血肿 和 脑疝 患者 的 C T 特 点 和 直接 手 术 疗 效 口] .中华 神 经 医 学 杂 志 ,
[ 1 O ] 刘桂林 , 李 良, 莫大鹏 , 等 .颅 内动脉瘤手术预后影 响因素 的 分析[ J ] .中国 脑 血 管 病杂 志 , 2 0 1 2 , 0 9 ( 3 ) : 1 2 8 — 1 3 1 .
压 患 者 一 定 要 引 起 足 够 的 重视 。
[ 6 ] 闫凯旋, 赵 少坤 , 张恒 柱 , 等 .前 循 环 动 脉动 脉 瘤 夹 闭 术 中破 裂 影 响 手 术 预后 的相 关 因素 分 析 E J ] .中 华 神 经 科 杂 志 , 2 0 1 3 , 4 6
( 1 0 ): 6 7 1 — 6 7 5 .
动 脉 瘤 手 术 时 间 较 晚 患 者 的动 脉 瘤 较 为 成 熟 , 不 易 在 手 术 中 破裂 。但是 同时要 注意到 , 在整 个 的治疗过 程 中, I AR不是 预 后 的唯 一 影 响 因素 , 动 脉瘤 患者 及 时 手 术 治 疗 可 以 有 效 避 免 患 者 在 住 院 期 间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 因 为 短 时 间 内 重 复 出血 会 使 患 者 的生 存 风 险 增 大 I 9 , 因此 , 虽 然 在 本 研 究 中 手 术 时 间> 7 2 h患 者 的 I AR 的发 生 率 较 低 , 但 还 是 建 议 动 脉 瘤 患 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 动 脉 瘤 患 者 术 前 的 Hu n t - He s s 评分分类亦 是 I AR 发 生 的危 险 因素 , V级患 者不 易进 行 手术 治疗 , 所 以排 除在 外。 结果显示 , 重症 患者 发生 I AR 的情 况 后 , 预后效果较差 , 且 致 死率明显较高 , 且 各 组 之 间 的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所 以在 手术治疗过程 中要 对 Ⅳ级 以上 患者 的治疗 格外 仔细 , 因 为 I AR发 生 不 仅 对 患 者 的预 后 有 明显 的影 响 , 还 会 对 医 师 的后

磁共振T2反转恢复压脂序列对骶丛神经损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论文

磁共振T2反转恢复压脂序列对骶丛神经损伤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论文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u
Lei,Email:xulei68@fudau.edu.cn
To evaluate the capability of Turbo inversion recovery the diagnosie of sacral plexus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17~45岁,平均29 岁。受伤至人院时间2~10个月,均为车祸伤。均有 骶丛神经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大腿后 侧、小腿后外侧、足跟部疼痛,相应部位浅感觉减退。 小腿三头肌肌力下降,跟腱反射消失,足下垂内翻畸 形等。术前均行腰骶部x线片、CT及磁共振常规平扫 与冠状位T2.TIRM序列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行骨 盆前腹膜后手术人路探查。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3.0T超导型MRI机(Siemens Verio)。所有患 者MRI检查序列包括横轴位SE.T1WI、FSE—T2WI、冠 状位及轴位T2.FSE—TIRM序列。常规MR扫描序列 包括:横轴位SE T1WI(TR/TE,650/1
mm,FOV:280×280 1
术中神经损伤类型分为:①神经断裂:②创份|生神
经瘤形成;③瘢痕卡压,僵硬粘连;④神经水肿。其中术 中诊断以术者肉眼所见、触摸及辅以术中肌电图为诊断 依据。对神经断裂损伤.尤其是出骶前孔前断裂损伤,因 手术无法暴露,术中以电生理学检查为标准,根据术前、 术中的神经电传导情况,判断是否为神经断裂损伤。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将骶丛神经冠状位T2一TIRM 序列扫描MR表现与手术所见采用双向有序列联表 Kappa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骶骨区挫伤健康宣教

骶骨区挫伤健康宣教
骶骨区挫伤健康宣教
汇报人:x
目录
01
骶骨区挫伤的原因
02
骶骨区挫伤的症状
03
骶骨区挫伤的治疗与康复
04
骶骨区挫伤的预防
骶骨区挫伤的原因
1
外力撞击
01
跌倒:摔倒时臀部着地,可能导致骶骨区挫伤
02
撞击:受到外力撞击,如车祸、运动损伤等,可能导致骶骨区挫伤
03
重物压迫:被重物压迫,如被重物砸到,可能导致骶骨区挫伤
功能锻炼: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如屈伸、旋转等,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康复治疗:根据病情,可进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加速康复过程
恢复期康复:受伤后24小时至1周内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消肿
骶骨区挫伤的预防
4
加强肌肉力量
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提高身体稳定性
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提高关节稳定性
疼痛、压痛
03
活动受限
04
关节活动困难
05
影响日常生活
06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受限:腰部疼痛,活动范围减小
01
腿部活动受限:腿部疼痛,行走困难
02
臀部活动受限:臀部疼痛,坐立困难
03
背部复
3
冰敷
冰敷时间:受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之后可改为热敷
04
长期坐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可能导致骶骨区慢性损伤,进而引发挫伤
跌倒损伤
01
02
03
04
跌倒是骶骨区挫伤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跌倒风险较高
运动损伤也可能导致骶骨区挫伤
交通事故也可能导致骶骨区挫伤
运动损伤
运动过程中,身体受到外力冲击,导致骶骨区挫伤

一例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护理

一例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护理
选 , 0 5 4 1 ) 9 69 7 2 0 , ( 2 : 8 —8 . -
[] 季大玺 , 4 龚德华, 红浪. 谢 免疫吸附疗法[] 肾脏病与透析移植 J.
杂 志 ,0 2l ( )4 34 7 20 , 15 :6 —6 .
[ ] K n S h et D i ,t 1Deeo me t f ells- 5 o gD,c ut W, a Je . v lp n l oeDNA a oe u
( 稿 日期 :0 9 0 — 8 收 2 0—92 )

例 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 的护理
沈 杰 贺 玉英
’ ( 京 积 水潭 医 院 手外 科 1 楼 , 京 10 3 ) 北 1 北 00 5
关 键 词 腰 骶 丛 损 伤
神 经移 位
闭孑 神 经 L
ls ds aen u a Nu sn rig
[ ] 蒋 玲 . O例 银 屑 病 患 者 的 护 理 [ ]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 1 4 J.
2 0 2 ( ): 0 7 . 0 7, 7 3 7 - 1
i mmuo dob n[] AriOras,0 2 2 ( ) 202 8 n a sre tJ . t gn 2 0 ,6 2 :0—0 . f [] 刘 颖 , 玉斌 . 6 吴 DNA 免 疫 吸 附 治疗 儿 童 重 症 狼 疮 近 期 疗效 及 安 全 性 分 析 [] 中 国 实用 儿 科 杂 志 ,0 8 2 (0 :6 —6 . J. 2 0 , 3 1 )7 07 3
2 手 术 方 法
树锋 主任 等在解 剖 研究 的基 础 上 , 出 了 以健 侧 闭 提
孔 神经 为 供 体 神 经 修 复 腰 骶 丛 根 性 撕 脱 伤 的 方 法[ 。2 0 年 5月 , 5 09 ] 我们 采用 该 方法 对 一 例腰 骶 丛

腰骶丛损伤

腰骶丛损伤

腰骶丛损伤【概述】腰骶丛神经损伤(lumbosacral nerve injury)临床较为少见,主要因其位于骨盆内,与臂丛神经易受到牵拉移位、撕裂撕脱损伤不同,其受到稳定的骨盆骨性结构保护,对一般外伤作用力的抵抗力较强。

只有发生了威胁生命的高能量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后环断裂移位时才出现腰骶丛损伤。

目前,腰骶丛损伤的诊断与处理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解剖与解剖生理】腰骶丛由腰丛和骶丛组成。

腰丛来源于腰1~3神经根前支、一部分胸12和一部分腰4,其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

腰丛的主要分支为股神经(腰2~4后股)、闭孔神经(腰2~4前股),还包括支配腰大肌、髂肌和腰方肌的肌支和股前外侧皮神经(腰2~3)、髂腹下神经(腰1)、髂腹股沟神经(腰1)、生殖股神经(腰1~2)。

骶丛来源于腰4~5、骶1~3神经根前支和一部分骶4前支,其中腰4~5神经根组成腰骶干,长3~4cm,横断面是卵圆形,宽约10mm,厚4mm,含约40个神经束及许多神经外膜成分。

它位于腰大肌下方,在骶骨体外侧斜行向外下横越骶髂关节前方,位于髂总血管后方,在梨状肌上缘加入骶丛汇合。

骶丛的主要分支为坐骨神经,其中胫神经及腘绳肌支部分来源于腰4~5、骶1~3的前股,腓总神经来源于腰4~5、骶1~2的后股;还包括臀上神经(腰4~5、骶1)、臀下神经(腰5、骶1~2)、阴部内神经(骶2~4)、股后皮神经(骶1~3)和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的肌支(图1、图2)。

图1腰骶丛的解剖组成图2腰骶丛与骨盆的解剖关系(引自Kline DG,et al.Altas of Peripheral Nerve Surgery.2001.)【病因与发病机制】腰骶丛损伤的病因多为高速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等致骨盆骨折、骨盆环破裂,尤其后环断裂移位,如骶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时。

正常时腰骶丛在骨盆内的移动度极小,而腰骶丛损伤的机制常为骨盆后环骨折移位或合并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牵拉致伤,少数为压迫性损伤。

腰骶丛疾患的健康宣教

腰骶丛疾患的健康宣教

腰骶丛疾患的健康宣教腰骶丛疾患是指发生在腰椎和骶骨之间神经丛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骶骨骨折等。

腰骶丛疾患会引起下腰痛、下肢疼痛、感觉丧失、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腰骶丛疾患患者,以下是一些健康宣教的内容与建议:1.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腰椎的负担。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

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腰椎间盘压力。

2.正确姿势和姿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姿态对腰骶丛疾患的治疗和预防都非常重要。

在坐立时保持直立,避免久坐或久站,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在举重或弯腰时,要蹲下来用膝盖支撑,而不是单纯用腰部和背部。

3.减轻体重:过重会给腰椎增加额外的压力,容易导致腰椎压迫神经丛。

减轻体重可以减轻腰椎的负担,缓解腰骶丛疾患。

4.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坐姿或躺姿,容易加重腰椎的负担。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如腰背伸展、扭转腰部等,缓解腰椎的压力。

5.注意休息:合理的休息对于腰骶丛疾患的恢复和预防都非常重要。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6.规律就诊:腰骶丛疾患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建议患者定期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7.饮食调理:腰骶丛疾患患者应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镁、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以增强骨骼的健康状况。

8.放松心情:情绪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肌肉紧张,加重腰椎负担。

建议采取放松的方式,如听音乐、运动、按摩等,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腰骶丛疾患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保健,减轻腰椎的负担。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诊,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健康心态也是保持腰骶丛健康的重要因素。

骶丛的名词解释

骶丛的名词解释

骶丛的名词解释骶丛,古称“龙髓”,是人体解剖学中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位于脊柱的最下端。

它由由骶骨和尾骨组成,是脊柱的最后一部分。

骶丛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临床意义,对于人体的坐立行走和维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骶骨是一片尺寸较大且厚实的三角形骨骼,由五个愈合在一起的骨块组成。

它们通过韧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骶骨。

尾骨是全身最小的骨头,通常由四个愈合在一起的骨块组成。

骶骨和尾骨的结构特点为骶丛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和灵活的运动能力。

一个健康的骶丛对于人体的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它作为躯干和下肢骨架之间的连接点,承受着上方重量的压力,并通过韧带和肌肉将这种压力传递到下肢,从而使人体能够坚定地站立和行走。

其次,骶丛还承担着平衡和支撑的功能。

它通过重心的调整和骨盆的稳定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腰背肌肉和盆底肌肉的协同作用来提供支撑。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理功能,骶丛在临床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骶丛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是由于损伤、炎症或骶丛韧带不稳定引起的。

骶丛疼痛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坐立行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骶丛骨折也是一种较为罕见但严重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剧烈摔跤、交通事故或高落差跌倒而引起的。

对于这些骶丛相关的问题,临床上可以通过骶丛片和骶丛X 线来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骶丛作为脊柱的最末端,为人体的坐立行走提供稳定的支撑和灵活的运动能力。

它承担着平衡、支撑和传递重量的功能,对于人体的正常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同时,骶丛也与一系列临床问题密切相关,如骶丛疼痛和骶丛骨折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已经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骶尾部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个案护理汇报

骶尾部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个案护理汇报

骶尾部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个案护理汇报压力性损伤, 即“压力性溃疡”, 俗名“压疮”。

2009年NP UAP和EPUAP联合定义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发生于骨隆突处, 一般是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我院于2016年06月09日收治帕金森氏综合征合并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患者1例, 通过做好全身评估、伤口评估、敷料选择、定期换药、营养支持等几方面工作, 创面愈合进展良好, 现汇报如下。

患者, 女, 63岁, 2013年开始出现走路缓慢, 双下肢无力, 症状进行性加重, 逐渐累及双上肢。

2013年我院诊断“帕金森氏综合征”, 未按医嘱坚持用药, 半年前开始卧床, 随后骶尾部皮肤发生溃破, 自行普通纱布覆盖, 未予特殊处理。

此次因“发热伴脓尿3天”来诊, 院外体温最高41.0℃, 门诊以“泌尿系感染”收住院。

既往腰椎(T 3) 新近骨折行微创治疗,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化验检查提示: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 体温37.6℃~39.1℃,给予抗感染治疗、原发病治疗及营养支持。

患者家庭关系和睦, 家属依从性好,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家中经济状况可, 为北京市医疗保险。

入院查体时发现, 骶尾部皮肤有1处破溃。

伤口表面黑色痂皮覆盖, 无法判定组织缺失程度, 根据压力性损伤分期, 判定为不可分期。

进行伤口评估, 伤口大小:2.5 c m×3.5 cm;伤口基底颜色:50%黑色组织、25%红色组织、25%黄色组织;伤口边缘:边界清晰, 周围皮肤微发红,皮温不高;纱布上有少量黄色分泌物;伤口无异味;局部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根据伤口处理基本原则(TIME原则) 进行处理。

3.1 T (去除坏死组织)清创前需要评估患者清创适应症、禁忌症和耐受能力及清创风险, 与家属深入沟通交流, 获得理解并签字同意后开始清创。

该患者目前正进行抗凝治疗, 不适用于手术清创, 可采用自溶性清创方式。

腰骶丛疾患的治疗及护理

腰骶丛疾患的治疗及护理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弯腰、提 重物等增加腰部压力
的动作
保持适度的运动,如 游泳、瑜伽等,增强
腰部肌肉力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早睡早起、避免吸 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紧张等负 面情绪影响腰部健康
康复锻炼
腰背肌锻炼: 增强腰背肌力 量,减轻腰部 负担
腰骶丛疾患的病因
01
外伤:腰部 扭伤、拉伤、
骨折等
02
退行性病变: 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等
03
炎症:腰椎 间盘炎、骶 髂关节炎等
04
肿瘤:椎体 肿瘤、神经
鞘瘤等
05
感染:椎间盘 感染、骶髂关
节炎感染等
06
其他:先天 性畸形、代 谢性疾病等
2
腰骶丛疾患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 阿司匹林、布洛芬 等,用于缓解疼痛 和炎症
手术治疗
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
02
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减压术、椎间融合术等
03
腰椎滑脱症:椎间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04
腰椎不稳症:椎间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05
腰椎退行性变:椎间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06
腰椎肿瘤:椎体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
3
腰骶丛疾患的护理措施
腰骶丛疾患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等。
腰骶丛疾患的常见类型
01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
02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和脊髓
03

腰部损伤护理措施

腰部损伤护理措施

腰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由于运动或工作不当引起。

腰部损伤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疼痛、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腰部损伤护理措施,供您参考:一、休息与姿势腰部损伤后,应尽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尤其要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

正确的姿势对于腰部损伤的康复也很重要,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和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二、热敷与冷敷在受伤初期,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24-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恢复。

三、按摩与推拿适当的按摩和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四、药物护理可使用非处方药如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缓解疼痛。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务必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建议。

五、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电疗、磁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软组织修复。

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适合进行物理治疗。

六、锻炼与康复在腰部损伤恢复期间,适当的锻炼和康复非常重要。

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锻炼,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七、饮食调理饮食对腰部损伤的康复也有一定影响。

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八、心理护理腰部损伤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协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九、定期检查与随访在腰部损伤恢复期间,定期检查与随访非常重要。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十、安全防护在恢复期间,患者应加强安全防护,避免再次受伤。

如需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应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确保运动安全。

总之,腰部损伤的护理措施包括休息与姿势调整、热敷与冷敷、按摩与推拿、药物护理、物理治疗、饮食调理、心理护理、定期检查与随访以及安全防护等。

患者应遵循这些措施,配合医生治疗,以便尽快康复。

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16例分析

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16例分析
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outcomes instrument[J].Spine,2000,25(18):
2381—2386.
[3] Baski DP.Scrospinalis m uscle—pedicle bone graft in posterolateral fusion for spondylolisthesis[J j.Int or—
3例 ,其 中 6例单纯骶骨骨折全部为坠落伤。l 6例患者均有 (6例与骨盆环骨折手术同时进行)。
小便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部分障碍(能解、费力、解不干净、肛 2 结 果
周反射存在但较弱),均伴有性功能障碍(球反射消失、提睾
本组病例切 口全部一期 愈合 ,无皮肤坏死及感染 的病例
实 用 骨 科 杂 志 第 16卷 ,第 9期 ,2010年 9月
1 资料与方法
手术方式:对 lO例骨盆环骨折尽早手术,行前路切开复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6例 ,男1 3例 ,女3例 ;年龄2 8~ 位,视情况对耻骨、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髂骨行重建钢板内
4l岁,平均33岁。本组 1O例合并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其中 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噩型骶骨骨折 l6例均行后路切开
情危重,多被休克、其它系统损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症状所
合并症:入院时有休克表现 6例,合并膀胱破裂 4例,无
掩盖,常在病情稳定后才被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2]。作 直肠损伤,胸外伤 5例,合并腰椎骨折 4例。
用于骨盆环导致损伤的主要暴力形式有:外旋转力,侧方挤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入院后行骶骨X线、CT、MRI等

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诊断详述

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诊断详述

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诊断详述*导读: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主要以患侧腰骶部或下腰部疼痛为特点,多为胀痛、酸痛和隐痛,一般不严重,但影响步行;因骶髂关节后方有腰骶神经后支及臀上神经皮支,受刺激时可有大腿后方的感应痛,但不超过腘部。

在骶髂部皮下扪诊可触到圆形肿物,多数为0.5~1.5cm大小,数量一个或几个,略有弹性,呈弹力性硬感,用力按压局部可引起疼痛及感应痛。

局部封闭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依据病史、主诉及体检,一般不难诊断。

腰骶疼痛:腰骶部是躯干中上身与下身(包括骨盆和下肢)相互连接的枢纽。

结构较为复杂。

有五分之四的成人在一身中有过明显的腰骶疼痛的经历。

通常在受寒冷后出现,在45岁以下的人群里,是因为腰疼痛而丧失全天的工作能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

腰骶部酸痛:慢性盆腔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有时还可能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这是因为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所引起。

腰骶部皮肤多毛、异常色素沉着: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特别是儿童,要警惕此病的一个临床表现:腰骶部皮肤多毛、异常色素沉着。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引起脊髓或圆锥受牵拉,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综合征。

由于脊髓受牵拉多发生在腰骶髓,引起圆锥异常低位,故又称低位脊髓。

放射后的臂丛神经和腰骶丛损伤:放射性治疗是乳腺癌、颈部肿瘤、睾丸肿瘤和淋巴瘤的最佳治疗选择,同时也最容易造成放射后的臂丛神经和腰骶丛损伤。

查体可见运动感觉均有异常,腱反射减弱。

上臂丛和下臂丛常同时受累,早期往往以上臂丛损害为主。

极少数病人累及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

以消除及缓解腰腿痛症状为主。

对病程短、症状较轻、肿物较小的患者先行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甚至可使症状完全消失。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

胸神经腰丛骶丛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机器,其中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胸神经、腰丛和骶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如同分布在身体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各个部位,同时也将身体的感觉反馈给大脑。

先来说说胸神经。

胸神经共有 12 对,它们从胸椎椎间孔发出后,分布于胸壁、腹壁的肌肉和皮肤。

这些神经主要负责控制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运动,比如呼吸时胸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腹部肌肉在维持身体姿势和进行某些动作时的协同作用。

同时,胸神经也传递着胸部和腹部皮肤的感觉信息,比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腰丛则是由第 12 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 1 3 腰神经前支和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发出的分支分布于腹股沟区、大腿前部和内侧部的肌肉和皮肤。

其中,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分支,它负责控制大腿前侧肌肉的运动,比如伸膝和屈髋。

闭孔神经则支配大腿内侧肌肉的运动。

骶丛由腰骶干(第 4 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 5 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发出分支分布于臀部、会阴、下肢等部位。

比如坐骨神经,它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主要支配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的肌肉运动以及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

胸神经、腰丛和骶丛的损伤或病变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

比如,如果胸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或胸部感觉异常。

腰丛损伤可能会引起下肢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影响行走和站立。

骶丛损伤则可能导致臀部、会阴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比如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胸神经、腰丛或骶丛的损伤,并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治疗方法则取决于损伤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骨盆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13例报告)

运动 障碍 2例 ,感 觉 、运 动 、括 约 肌 障 碍 2例 ;S 、 复 10例 ,3例 遗 留轻 度感 觉迟钝 。
S2神 经 受 累 ,感 觉 、括 约 肌 障 碍 2例 ,S 、S5神 经 3 讨 论
受 累 ,感 觉 障碍 2例 。
1.2 治疗 方法
腰 骶丛 神经 由腰 丛 和骶 丛 神 经 组 成 ,虽 受 到
骨折 、髋 关 节后 脱 位 引起 。坐骨 神 经 经 梨状 肌 下 孔出骨 盆 ,在臀 大肌 深 面 、股 方肌 浅面 绕坐 骨结 节 及 股骨 大转 子 之 问至 大 腿 后 面 。髋 臼 骨折 后 ,向 后脱 位 的股 骨头和 移位 的髋 臼 骨折块 直 接挫 伤 或 卡压 坐骨 神经 造成 损伤 。
1 资 料与 方法
道 会师 术 。骨 折 复 位 固定 后 ,密 切 观 察 神 经 功 能 恢 复情 况 ,同 时 给 予 维 生 素 B1、神经 生 长 因 子 等
1.1 一 般资料
神 经 营养药 物 。
本 组 13例 中男 9例 ,女 4例 ;年 龄 21~ 67 2 结 果
岁 ,平均 43岁 。车祸 伤 5例 ,坠 落伤 5例 ,砸 压 伤
2000年 3月至 2006年 5月我 院收 治 骨 盆骨 放复 位 ,以螺 钉 固定骶 髂关 节 ,对 耻 骨,现将治疗方法总 以钢板螺钉固定 ,其 中 1例 因骶骨骨折 片塌陷入
结如下 。
骶 管 ,行神 经 探 查 减压 术 。2例 尿 道 损 伤 者行 尿
合 并休 克者 ,首先积 极 纠正 休克 ,然后 行 骨 折 稳定 的骨盆 骨性 结 构 保 护 ,但 较严 重 的 骨盆 骨 折
复位固定。7例行双侧股 骨髁上牵引 ,纠正上下 也 可造成 神经 损伤 。这种 损 伤常 常不是 单 一神 经

腰骶丛神经成像MR研究进展

腰骶丛神经成像MR研究进展

腰骶丛神经成像 MR研究进展腰骶丛神经损伤引起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然而腰骶丛神经走行迂曲,解剖结构复杂,常规临床及电生理检查难以明确病变,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力,能清晰显示腰骶丛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目前成为评估腰骶丛神经病变的理想检查手段。

近年来,随着MR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腰骶丛神经成像MR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常规MR序列目前腰骶MR检查的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 T1WI、T2WI、FS-T2WI及轴位T2WI,这些序列对椎间盘、髓核以及脊髓的形态及信号变化显示效果较好,然而由于腰骶神经自身的解剖学特点,常规序列对腰神经细微结构显示欠佳,而且缺乏对腰骶神经根形态的全面显示,忽视了神经根受压后产生的一系列改变,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序列影像改变不符,进而造成诊断困难[1]。

2 多种MR神经成像技术2.1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体部成像序列(DWlBS)DWlBS [2]实质是将扩散加权成像(DWI)、平面回波成像(EPI)、脂肪抑制(STIR)及敏感编码等多项技术相结合,从而得到很好的背景信号抑制,以获得较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

DWlBS使腰骶丛神经显示为均匀一致的高信号,神经节显示为更高信号,其后处理过的图像可以从多角度观察神经的形态及走行情况。

DWlBS[3]可测量神经结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腰骶丛神经病变提供定量诊断指标,对腰骶丛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2扩散张量成像(DTI)DTI技术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热运动的各向异性的原理,探测组织的微观结构,达到研究功能的目的。

DTI[4]中常用参数包括平均弥散率、部分各向异性指数、相对各向异性、容积比指数等。

有学者研究发现人类椎间盘纤维环图形态与其退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其各向异性指数、平均弥散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是由于DTI扫描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受脑脊液的波动、呼吸运动的伪影、局部骨结构造成的磁场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像,限制了其在腰骶部脊神经中的应用。

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论著•M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韩爽,庄岩,张斌飞,丛雨轩,屈霜成,黄海,王虎,柯超,尚昆,张丹龙,温世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探讨M R 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12手术治疗的100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43例进行M R I周围神经成像检查慨丛神经损伤部位(根、丛、千)进而判断损伤类型(观察组),57例未进行MK丨周围神经成像检査(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在MR1周围神经成像技术辅助下精确定位骶丛神经损伤位置,安全有效地完成了后路骶丛神经减压术,术中发现神经损伤的形态以及骨折块的形态与术前M KI周围神经成像结果一致。

10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基本愈合,未出现血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畋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神经症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神经症状恢复更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f t与输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慨骨骨折合并慨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采用M R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检査能够明确舐丛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并且能够准确判断慨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

关键词:慨骨骨折;骶丛神经损伤;MKI周围神经成像技术中图分类号:丨i687.3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935(2020)12-1265-03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 年12 月第 35 卷第12 期Chin J B«ne Joint Injury,Dec. 2020, V ol. 35, N O. 12 •1265 •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大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骶丛神经的压迫症状,但是骶骨位于盆腔内,周围有很多血管、神经,手术难度大且风险高骶骨呈不规则形态,骨科医师通过X线片或C T图像 不足以发现神经损伤以及骨折部位三维立体结构,更 难以在术中把握神经损伤的具体位置i3]。

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点

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点

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护理要点压力性损伤又名“压疮”,是指因身体重力和接触面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影响局部受力点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出现皮肤或皮下更深层组织坏死,表现出皮肤溃疡、破烂、红肿渗出等,病情严重者,可深达骨骼,造成脂肪液化,形成较深的溃疡创面,增加疼痛程度。

据统计数据显示,压力性损伤多见于长期卧床、恶性肿瘤晚期营养状态差的患者中,而这些患者中以骨突处最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其中以骶尾部压力性损伤最为常见。

面对这一情况,应从全身评估、伤口评估、敷料选择、定期更换、营养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以便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1.伤口评估压力性损伤可分为4期,其中指压不变白红斑,皮肤完整即为1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为2期,全层皮肤缺失为3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为4期。

情节严重者还会发展至不可分期压疮(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损伤程度被掩盖)和深部组织损伤(持续指压不变白,颜色为深红色、栗色、紫色等)。

在应对压力性损伤时,首先需要评估压力性损伤的分型,以便受损的创面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评估内容包括:伤口大小、伤口基底颜色、伤口边缘情况、分泌物情况、有无异味、有无感染迹象等。

2.伤口处理2.1去除坏死组织清创是处理压力性损伤的第一步,清创前需要明确适宜证、禁忌症以及耐受性,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讲解清创的必要性以及操作流程,同时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使其能够在清创时积极配合,忍耐疼痛。

清创方式包括两种,分别为手术清创和自溶性清创,前者不适宜正在抗凝的患者,所以目前临床以后者较为多见,操作流程:用刀片在痂皮上斜面45°进行井字划痕,涂抹凝胶于痂皮上,厚度5mm,覆盖水胶体敷料,保持湿性环境,3天后,待结痂处软化、溶解,使用剪刀小心祛除痂皮,以不出血和不疼痛为宜。

2.2控制感染清除痂皮的同时,需要观察有无感染的情况,最好通过细菌培养来评估,并了解伤口的深度、面积、组织类型等,必要时行银离子敷料局部抗感染处理,待隔天更换敷料时,需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清洁,如果没有发生感染迹象,不需要抗感染处理,如果有感染迹象,则需要辅以抗感染处理,待敷料更换后,需要继续保持湿性环境,如果敷料污染,一定要及时更换敷料,保证敷料的无菌性,如伴有渗液迹象,创面渗液少,可选取水胶敷料,如透明贴、溃疡贴、安普贴、薄形多爱肤等,如创面渗液多,可选取藻酸盐-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外敷。

腰骶丛损害的健康宣教

腰骶丛损害的健康宣教

腰骶丛损害的原因包括外伤、椎间盘突出、肿瘤、感染等。
腰骶丛损害的原因
外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源自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关节退行性改变等
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
其他:药物副作用、环境因素等
肿瘤: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等
遗传性疾病: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腰骶丛损害的症状
腰痛: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用于缓解剧烈疼痛
物理治疗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帮助缓解炎症和肿胀
电刺激:使用TENS或EMS设备,帮助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超声波治疗:使用超声波设备,帮助缓解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腰骶丛损害严重,保守治疗无效
x
01
腰骶丛损害的基本知识
02
腰骶丛损害的预防措施
03
腰骶丛损害的治疗方法
04
腰骶丛损害的康复护理
腰骶丛损害的基本知识
腰骶丛损害的定义
腰骶丛损害是指腰部和骶骨部位的神经丛受到损伤,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骶丛神经丛是脊柱周围重要的神经组织,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腰骶丛损害可能导致腰部和骶骨部位的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
06
加强腰部锻炼
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定期进行腰部锻炼,如瑜伽、普拉提等
4
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如平板支撑、俯卧撑等
腰骶丛损害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用于缓解情绪低落和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骶丛损伤【概述】腰骶丛神经损伤(lumbosacral nerve injury)临床较为少见,主要因其位于骨盆内,与臂丛神经易受到牵拉移位、撕裂撕脱损伤不同,其受到稳定的骨盆骨性结构保护,对一般外伤作用力的抵抗力较强。

只有发生了威胁生命的高能量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后环断裂移位时才出现腰骶丛损伤。

目前,腰骶丛损伤的诊断与处理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解剖与解剖生理】腰骶丛由腰丛和骶丛组成。

腰丛来源于腰1~3神经根前支、一部分胸12和一部分腰4,其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方。

腰丛的主要分支为股神经(腰2~4后股)、闭孔神经(腰2~4前股),还包括支配腰大肌、髂肌和腰方肌的肌支和股前外侧皮神经(腰2~3)、髂腹下神经(腰1)、髂腹股沟神经(腰1)、生殖股神经(腰1~2)。

骶丛来源于腰4~5、骶1~3神经根前支和一部分骶4前支,其中腰4~5神经根组成腰骶干,长3~4cm,横断面是卵圆形,宽约10mm,厚4mm,含约40个神经束及许多神经外膜成分。

它位于腰大肌下方,在骶骨体外侧斜行向外下横越骶髂关节前方,位于髂总血管后方,在梨状肌上缘加入骶丛汇合。

骶丛的主要分支为坐骨神经,其中胫神经及腘绳肌支部分来源于腰4~5、骶1~3的前股,腓总神经来源于腰4~5、骶1~2的后股;还包括臀上神经(腰4~5、骶1)、臀下神经(腰5、骶1~2)、阴部内神经(骶2~4)、股后皮神经(骶1~3)和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的肌支(图1、图2)。

图1腰骶丛的解剖组成图2腰骶丛与骨盆的解剖关系(引自Kline DG,et al.Altas of Peripheral Nerve Surgery.2001.)【病因与发病机制】腰骶丛损伤的病因多为高速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等致骨盆骨折、骨盆环破裂,尤其后环断裂移位,如骶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时。

正常时腰骶丛在骨盆内的移动度极小,而腰骶丛损伤的机制常为骨盆后环骨折移位或合并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牵拉致伤,少数为压迫性损伤。

病理性改变可以是神经失用、轴突断裂,严重者神经断裂,个别神经根撕脱。

大宗骨盆骨折并发腰骶丛及主要分支损伤的发病率为0.7%~15%(Patterson和Morton 1973,Weis等1984),双侧骨盆骨折为23%(Majeed1992),儿童骨盆骨折为1.6%(Canale,1991)。

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和骨折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由于骶神经丛行经骶髂关节前方,因此骨盆移位的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Tile C型骨折)并发神经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早在1972年,Huittinen和Slatis报道为50%;近10年来,多宗报道为46%~64%(Conwey等1992;Vrahas等1992;Helfet等1995;Pohlemann等1994;Reilly等1996)。

Dennis等(1988)报道骶骨骨折的神经损伤并发率为22%,其中骶骨翼(1区)并发率为5.9%,致腰5根部分损伤(坐骨神经为主),功能障碍轻微;骶骨孔(2区)为28.4%,常致腰5、骶1~2腹侧根损伤(坐骨神经为主),部分患者有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腰5根损伤在于移位的骨折锐利边缘牵拉、切割;骶骨孔内侧(3区)最高,达56.8%,其中近80%的神经损伤引起直肠、膀胱和(或)性功能障碍。

垂直不稳定性后环断裂很可能导致腹侧根的牵拉与撕脱;涉及中央管的骶骨骨折出现括约肌控制障碍最多见。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发的神经损伤,临床多数为腰5或骶1根损伤。

Huttinen和Slatis(1992)报道最常见损伤部位是腰骶干神经根,且多根联合损伤多于单根损伤。

臀上神经损伤最常见于骶髂关节骨折患者;闭孔神经损伤少见,但仅见于后环断裂时,而不是见于闭孔平面的骨折。

牵拉性、连续性存在的神经损伤多于神经断裂、撕脱。

Huittenen(1972)进行42例骨盆骨折死后解剖研究,其中38例为不稳定垂直骨折,20例尸解中发现有神经损伤的大体形态学改变,涉及4条神经,腰骶干和臂上神经最易受损伤。

这两条神经损伤与半骨盆脱位伴向外旋转、向上移位有关。

腰骶干损伤是由于半侧骨盆明显外旋与后上移位的牵拉所致。

臀上神经损伤常因邻近骶髂关节处骨折碎片直接损伤所致。

外侧骶骨体的粉碎骨折可压迫骶神经,骶髂关节粉碎骨折伴移位可致骶神经的硬膜损伤。

有关腰骶丛神经结构与骶髂关节前方的解剖关系资料较少,Atlihan等(2000)解剖了60具尸体,发现腰4、腰5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紧贴骶髂关节进入小骨盆入口。

通过测量从骶髂关节近侧缘至骨盆边缘神经与骶髂关节的距离,腰4神经根与腰骶干(非腰5神经根)因其行程与骶髂关节的关系,神经与骶髂关节的距离小于1cm,认为是最易受损的神经。

腰骶丛根性撕脱伤由Nosik于1955年首先报道。

1992年Maillard报道2例,并进行文献复习,均为个案报道,共32例,其中26例合并骨盆、骶骨骨折,3例腰椎横突骨折,1例第3腰椎部火器伤。

1997年Chin和Chew 报道3例,均为高速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的骨盆垂直不稳定性骨折(Tile C型骨折),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创伤,伤后1个月才确诊腰骶丛根性撕脱。

对于骨盆骨折发生膀胱、直肠或性功能障碍的机制,现在认为主要并非由于低位骶神经根的损伤所致。

Gunterberg(1976)认为只要保留单侧骶2~3神经根,就足以维持括约功能和性功能。

Fallon等(1984)认为骨盆骨折合并泌尿功能、性功能障碍主要由于前骨盆环骨折移位合并膀胱、尿道损伤所致。

另外,除了骨盆骨折,腰骶丛也可由火器伤、刺伤等穿透性损伤致伤,常导致神经断裂,多合并腹、盆腔内脏器官与大血管多种损伤。

腰骶丛损伤偶见于妊娠后期、分娩时受胎头或产钳压迫,或在骶前区受髂总动脉等变异的嵌压,还见于肿瘤切除、骨盆手术中的医源性损伤。

Stoehr(1978)复习53例腰骶神经损伤的患者,除31例为外源性创伤引起,其余22例继发于髋关节手术。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时,腰骶丛损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原因在于患者多合并头、胸、腹及下肢损伤,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常被其他伤情所掩盖,且多数患者不能配合医生做全身检查,到病情稳定后方才受到注意。

因此,患者在早期复苏时及病情稳定后均应进行仔细的神经学检查,谨防漏诊。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尤其存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后环断裂时有并发骶腰丛损伤的可能。

2.临床检查临床神经检查注意腰4根以下(会阴、臀部和下肢)运动、感觉的功能检查,注意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及肛周感觉检查。

由于骨盆骨折时合并的神经损伤常因患者伴发头部损伤、插管和使用镇静或麻醉药物的影响难于评价,仔细检测评价直肠和膀胱功能可以排除骶丛损伤。

神经损伤的重要表现是受损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神经受损程度不一,从暂时性的麻痹到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这常和骨折脱位的严重程度有关。

对腘绳肌、踝背屈肌无收缩和大腿后、小腿外后及足部痛觉迟钝者则诊为坐骨神经成分损伤;对股内收肌麻痹及大腿内侧痛觉减退者即为闭孔神经成分损伤;对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远期遗有勃起功能障碍者,则诊为骶神经支或马尾损伤。

但由于受损神经可以是盆内各神经(为闭孔、阴部内),也可发生在组成各神经的腰骶干或腰1~5、骶神经前支,此外神经损伤又多为挤压或牵拉所造成的不全损伤,因此,仅根据临床检查多难于确定神经定位和定性诊断。

3.电生理学检查肌电图检查既可确定神经损伤的有无,又可为神经损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如Weis报道28例(包括髋臼骨折、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三类)骨盆骨折,临床未发现有神经损伤表现,经肌电图检查发现11例(40%)分别有腰骶丛、坐骨神经、腰5骶1根或股神经损害的肌电图改变。

Majeed(1992)行术前肌电图检查,发现一组骨盆骨折病例神经损伤发病率为33%,而临床仅一半患者有明显神经损伤表现。

Helfet(1995)报道30例半骨盆垂直不稳定骨折术前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发现同侧神经损伤的有15例,占50%。

因此,对涉及后环的骨盆骨折除应仔细进行临床神经学检查外,若有条件应考虑做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及早发现和确诊合并的神经损伤。

4.影像学检查Finney和Wulfman(1960)曾报道了一例脊髓造影证实的腰段脊神经撕脱。

一般在伤后3周行脊髓造影。

但有学者认为脊髓造影不做常规检查,因与臂丛根性撕脱伤不同,骶段较少有造影剂溢出至椎间孔外侧,腰段即使有外溢也并不代表神经根完全撕脱。

X线平片、CT、CTM、MRI有助于了解骨盆骨折平面、骶骨垂直骨折、骶髂关节脱位、腰骶管断裂、椎间盘病变及节前根性撕脱等。

概括起来,骶腰丛损伤的诊断要点是:暴力损伤后,有下肢肌力减退、反射消失、感觉障碍,但不能用单一神经根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解释,损伤平面位于骨盆内。

所有涉及骶髂关节的骨盆骨折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均应进行全面的神经检查。

电生理学、诊断性影像学检查在评价、确诊患者伤情中起着重要作用。

MRI是一种首先的无创技术,脊髓造影仅用于MRI阴性时(Chin和Chew1997)。

另外,对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包括已经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或下肢截肢但仍存在顽固性疼痛的患者,要考虑有腰骶神经根撕脱的可能。

【治疗概述】由于腰骶丛损伤多系骨盆后环骨折移位或合并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牵拉性损伤,病理性改变从多见的神经失用、轴突断裂,到少见但严重的神经断裂、神经根撕脱,故腰骶丛损伤的治疗,要针对致伤病因和神经损伤后的病理过程──传导阻滞、变性与再生,创造一个适合神经成功再生的最佳条件,最大限度地恢复损伤神经的功能。

1.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外科手术,恢复骨盆后环的解剖学结构,并牢固固定特别重要;防止继续持续牵拉已受牵拉损伤、并有张力的腰骶丛神经根,使受骨折处嵌压的神经减压;减少因骨痂或纤维化所致的晚期神经损伤。

骨盆后环、骶骨骨折或髂骶关节脱位的复位固定,可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最好有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经皮中空螺丝钉固定,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或骶骨棒固定。

对于前后两处双重骨盆骨折一般要求分别内固定,在前后两处骨盆环已复位的情况下,有时也可只在前骨盆环做切开内固定,变两处骨折(脱位)为一处的稳定型。

骨盆外固定架固定也是一种有效的早期治疗手段。

2.腰骶丛损伤(1)非手术治疗为主:Helfet等(1995)报道79%病人能完全或部分恢复;Majeed(1992)报道19例恢复患者中,37%完全恢复,63%部分恢复,时间持续至伤后2年。

无迹象表明常规神经探查能改善骨盆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Reilly等(1996)认为只要骨盆后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损伤神经的恢复有了最佳局部环境,平均随访2年,93%患者能自行恢复功能,有一半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