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解决了长期困 扰人类动力不足的问题。
1885 年, 德国人卡尔· 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 驱动的汽车。1896 年,德国工程师首次将内燃机装在飞 行器上做飞行实验。1898 年,柴油机首先用于固定式发 电机组,1902 年 12 月,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 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
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快速地将科 学技术运用于生产领域,并加快发展电气、化学等 新兴产业 。
德国钢铁工业的大发展成为德国工业化的坚强基石。电气、 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异军突起,成为确立德国工业强权地 位的支柱性产业。
三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轻、重工业同 步发展的特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德国在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的 环节上动作十分迅速。 在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方面, 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 3—5 年。 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 “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 从世界工业生产中所 占的比重,1870 年时德国为 13%, 居英国和美国之后; 1910年则已达到 16%,仅次于美国(35%)。 德国成了资 本主义工业强国。
导致并加速全球一体化
到19世纪末,无论在经济上还是金融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 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从世界 历史的角度看,即使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的欧洲扩张来看, 这种局面也是崭新的。这一新时代不是缓慢而连续发展的 产物,而是在短短的一代人的生命中,由突然爆发并且具有 革命性影响的那些力量推动的。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以发展的因素
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加强使德国成 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开端的国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 对法国战争的胜利,给德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 的突破注入了强大的后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合格人材, 保证了科学技术革命得以实现。 重视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研究,重视科学技术 与工业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科学技术革命的开展。 思维活跃、唯物论和辩证法有相当的发展,有利 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制。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 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1900 年, 各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9%, 美国12%, 德国13%, 法国9%。 在生产关系上, 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 阶段, 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 要现象, 在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的基 础上形成的金融资本实现了对各个经济部门的控 制, 它们不仅扩大了资本输出, 而且开始大量输出 资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对国际关系 的影响
------------德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 。 解放, 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开始联系在了一起, 但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仍以商品交换为主, 资本输出还不占重要地位, 其经济联系还未直 接深入到生产过程和金融领域; 世界还有相当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仍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 虽然他们也进行着一些对外的经济联系, 但就 其整个社会生产力来说, 还未纳入资本主义经 济体系之中, 所以就这时来说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还未最终形成。 19 世纪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发生, 进一 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的大发展, 世界经济最 终形成。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工业化社会结构的变化 导致并加速全球一体化 帝国主义成为一个全球化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业化社会结构的变化
与旧的工业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工业技术要 求产生大规模的企业,并使人口集中于广大的城市区域内。 如:大量的殖民地使得海外廉价食品大规模进口,从而导 致了农业危机。而农业危机是导致农村人口加速涌入城市 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对旧农业 的进一步破坏。结果是发生了历史上任何时代所未有的社 会状况的巨变。而大量增加的人口全都被城市所吸收,大 都市大量的出现,而且是全球性的。由此开始了世界城市 化的进程。
德国工业革命也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由于英法等先进资 本主义国家拥有在重工业雄厚技术基础的刺激, 以及普 鲁士政府企图用武力统一德国,需要大力发展军备工业, 因此,德国在轻工业开始发展不久, 重工业领域就开始 了技术革新。 而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大规模的 铁路建设推动了钢铁、煤炭、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的进一步 发展,展示了德国工业革命走上了轻、重工业同步发展的 道路。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衡量一国工业实力标志 的煤炭、 钢铁等重工业在德国得到了高速增长。
德国化学工业独占世界鳌头。
对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具有特殊便利的地理条件。 化 学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德国都极其富有, 普鲁士的萨克森 省富有极纯的岩盐。 利用这些条件,德国在 19 世纪最后 30 年内发展了化学工业, 领先于其他国家。
通讯工具和其他领域,德国也有突出成就。
1895 年,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 康拉德· 伦琴发现了X 射线, 为人类利用 X 射线诊断与治疗疾病开拓了新途径,开创了 医疗影像技术的先河。1901 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伦 琴就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到1914 年, 英、俄、德、法、美、日、比、 荷等占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约占全世界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被纳入资本主 义体系之中, 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而最终确立, 世界经济也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形成
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汽机, 社会生产力获得了 更大发展, 一些重工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学等 工业迅速出现和发展, 使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生产 社会化程度、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水平有了很大提 高, 它强烈地冲击着一切旧的经济关系格局, 要求 进一步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狭小界限, 使国际分工向 更深的广度和深度扩展, 从而加强和扩大了各国之 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 及世界市场的扩大, 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 大的发展, 1870~1900 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约 1. 6 倍。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一现代化进程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欧洲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吴友法 ,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武 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M].武汉:湖 北人民出版社,2003
为攫取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家还把大量“过剩资本” 输出到国外, 主要是输往落后国家或者是后起的资 本主义国家。这种资本输出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自 由竞争时期就已出现( 如19 世纪中叶在英国) , 到19 世纪末有了大规模的发展, 资本输出同商品 输出一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19 世纪末, 英国 和法国是两个主要资本输出国。英国资本输出在 1862 年为36 亿法郎。1902 年增加到620 亿法郎。 法国的资本输出仅次于英国,在1902 年达到270~ 370 亿法郎。这些资本绝大部分输往殖民地、半 殖民地, 并且很大一部分采取生产资本即直接投资 的形式或者借贷资本即间接投资的形式。其后, 德 国、美国、日本、俄国也开始对外投资。随着资 本输出的增加和垄断组织国外联系是扩大, 各国大 垄断组织之间为使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市场, 对 外抢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德国在电力应用方面居于世界领导地位。
德国的西门子公司,通用电器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的电业巨头。电气工 业成为现代德国最大的一项工业成就。20 世纪初,在所有电气的特 殊应用上也是德国居于世界领导地位, 如炼钢及其它冶金部门使用的 电炉,铁路电气化,用电气发动农业机器,甚至发动犁,利用电解方 法由空气中获取氮素等。电能的使用,电气工业的兴起,是一场划时 代的深刻变革,它揭开了工业化的新纪元,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帝国主义成为一个全球化运动
所有工业化国家,包括英、法、俄、美、日等都卷入了。 前两个变化在政治上表现最为显著、影响最大的就是帝国 主义的出现。大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认识到英国强大的源 泉来自于它那广大辽阔的帝国,并认识到他们自己也拥有 新兴工业力量,这不仅使他们有资格,而且促使他们去获取 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工业化欧洲社会对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供应的不断增长的依 赖性和资本主义的侵略性、掠夺性是促进列强走向帝国主 义的强大动因。而结果之一是“新重商主义”理论广泛流 行。新重商主义以极快的速度流行开来,先是在法国和德 国,其后在俄国和美国,最后在英国。因为新的工业化时代, 没有一个国家能希望长期做到自给自足,所以根据新重商 主义的观点,每个工业化国家必须建立一个从属于它本身 的殖民帝国,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给自足的贸易统一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于 19 世纪 70 年代, 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1870 年以后, 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 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 建立。 德国在这四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 就。
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一 、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 进行。
由于当时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德国直到 19 世纪 30、40 年代才开 始第一次工业革命,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终于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第 一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以电能、内燃机动力以及新兴 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 这 时的德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立即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 新技术和新装备,彻底驶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对德国来说, 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这就有利于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得到开展, 又可以直接利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发现应用于工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