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极端条件下的无机合成
无机合成
![无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014a3c0af78a6529647d53b7.png)
△rSθ m = 701.68 J·K-1·mol-1
△rGθ m =371.6 kJ·mol-1
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T=△rHθ m / △rSθ m
= 579.82 × 1000 / (701.68) = 826.3 K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的温度大大降低。
[例6] 纯碱与石英细粒反应制备玻璃
无水芒硝(Na2SO4)热分解碳还原法制备硫化碱:
① 若 Na2SO4(s)
Na2S(s)+2O2(g)
反应的
△rHθ m = 1022.1 kJ·mol-1 △rSθ m = 344.46 J·K-1·mol-1 △rGθ m =920.2 kJ·mol-1
只采用热分解,其反应属焓增、熵增类型的反应,这 类反应只有在高温下正向反应才能自发进行,反应自发 进行的最低温度:
H2O(l)
△rGθ m = -237.18 kJ·mol-1
两个反应耦合可得总反应:
Cu(s) + 2H+(aq) + O2(g)
Cu2+(aq) + H2O(l)
△rGθ m = -1பைடு நூலகம்2.20 kJ
总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所以单质铜制硫酸铜的反应,
也可在加热、供氧充足下与稀硫酸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例3] 若用298K液态水与氧作用不能形成H2O2,但 湿的锌片与氧作用却能产生H2O2(耦合反应)
反应(1) H2O(l)+1/2 O2(g) H2O2
△rGθ m(l) =105.51 kJ·mol-1>0,反应(1)不能自发
向右进行
而反应(2)Zn(s)+ l/2 O2(g) ZnO(s)
= 779.5 K
无机合成
![无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9ff5834e783e0912a3162a03.png)
反应规律问题,实验技术,分离方法,结构鉴定和表征问题,前沿课题无机合成与反应规律问题具有一定结构、性能的新型无机化合物或无机材料合成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化合物或材料合成途径和方法的改进及创新是无机合成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了开展深入研究,必须具备坚实、广阔的合成化学基础,其中包括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反应性、反应规律和特点,它们与结构化学间的关系,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化学原理和规律的运用等等。
无机合成从常规合成到特殊实验技术条件下的合成,以至正在兴起的定向设计合成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随着人们对上述合成化学与反应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展起来的。
主要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有高温和低温、水热与溶剂热、高压和超高压、放电和电化学、电氧化还原、无氧无水、各类CVD、溶胶-凝胶、单晶和晶体生长、各类分离技术等。
如:固相反应或界面反应---高温、高温高压条件;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表面或界面的制备---超高真空条件;非金属间化合物---低温真空条件;非热力学稳定态化合物---等离子体、激光条件。
传统的分离方法:重结晶、分级结晶和分级沉淀、升华、分馏、离子交换和色谱分离、萃取分离等;特种的分离方法:低温分馏、低温分级蒸发冷凝、低温吸附分离、膜分离、高温区域熔融、晶体生长中的分离技术、特殊的色谱分离、电化学分离、渗析、扩散分离等。
无机合成中的结构鉴定和表征问题无机材料和化合物的合成对组成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组分和结构的鉴定和表征在无机合成中是具有指导作用的。
表征既包括对合成产物的表征,又包括特殊材料结构中非主要组分的结构状态和物化性能的测定,还需对合成反应过程中间产物的组分和结构进行检测。
最常用的表征方法:X射线衍射,各类光谱如可见、紫外、红外、拉曼、顺磁、核磁,以及低能电子衍射、俄歇电子能谱、低速离子散射光谱,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等近期发展起来的实验技术。
现代无机合成中涉及那些基本问题?无机合成与反应规律问题。
无机合成中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问题、无机合成中的分离问题,无机合成中的结构鉴定和表征问题无机合成中的前沿课题有哪些?1 新型结构无机化合物或材料的创新特殊结构无机化合物和材料:层状及层间嵌插化合物、介孔材料、各类结构缺陷特殊聚集态的无机化合物和材料:纳米粒子、纳米线/管、单晶、非晶态、无机膜、团簇无机功能材料的复合、组装与杂化:材料多相复合、材料组装中的宿-客体化学2 新合成反应、路线与技术的开发溶胶-凝胶合成方法: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纳米与纳米复合材料,玻璃态与玻璃复合材料,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无机膜与复合膜低热固相反应方法: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固相配位化合物的合成,非线性光学等功能材料,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3 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及技术超高真空、无重力的极端条件:合成无位错的高纯度晶体中温中压水热条件:合成具有特定价态、特殊构型与晶貌的晶体4 软化学合成方法及技术硬化学合成方法(极端条件下的合成方法)必须有高精尖的设备和巨大的资金投入。
无机合成技术
![无机合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4b0a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1.png)
无机合成技术无机合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它通过人工手段合成无机化合物。
无机合成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材料科学、医药化学、能源开发等。
本文将探讨无机合成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原理介绍无机合成技术是通过组织无机分子之间的反应,生成新的无机化合物。
这种技术涉及到多种化学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还原、氧化、配位以及沉淀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在高温、高压或特定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以实现无机化合物的合成。
在无机合成技术中,化学反应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新的无机化合物的生成。
此外,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也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合成效率。
二、应用领域1. 材料科学无机合成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无机合成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如金属纳米颗粒、氧化物纳米线等。
这些纳米材料在光电子学、催化剂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 医药化学无机合成技术在医药化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无机合成技术可以合成具有特定活性的无机化合物,用于制备药物,治疗疾病。
例如,抗癌药物顺铂就是通过无机合成技术合成的。
3. 能源开发无机合成技术在能源开发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无机合成技术可以合成高效的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和光催化等能源转化过程。
此外,无机合成技术还可以合成新型能源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机合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无机合成技术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绿色合成绿色合成是无机合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绿色合成是指在无机合成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来源,使用非毒性的催化剂等。
绿色合成的发展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合成效率。
2. 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材料的合成将成为无机合成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材料科学、医药化学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机合成简明教程复习笔记(考研+期末)
![无机合成简明教程复习笔记(考研+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6cd35af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c.png)
无机合成简明教程复习笔记一、第一章●无机合成十大热点/前沿领域1.特种结构无机材料的制备2.软化学合成●硬化学:在超高温、超高压、强辐射、无重力、仿地心、仿宇宙等条件下探索新物质合成●软化学:采取迂回步骤,在较温和条件下实现化学反应过程,以制备相关材料的化学领域●方法:前驱体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合成法、插入反应、离子交换过程、熔体(助溶剂)法、酶促合成骨骼和人齿反应、拓扑化学过程及一些电化学过程●特点●不需用高纯金属作原料●制成的合金是具有一定颗粒度的粉末,在使用时无需碾碎●产品本身具有高活性●产品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质和优良的吸放氢性能●合成方法简单●有可能降低成本●为废旧储氢合金的回收再生开辟了新途径3.极端条件下合成4.杂化材料的制备5.特殊聚集态材料合成6.特种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概念:其指开展特定结构无机化合物或功能无机材料的分子设计、裁剪与分子工程学的研究●步骤:以特定的功能为导向➡️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设计和构建➡️研究分子构建的形成和组装规律➡️对特定性能的材料进行定向合成7.仿生合成●概念:其指在分子水平上模拟生物的功能,将生物的功能原理用于化学,借以改善现有的和创造崭新的化学原理和工艺科学●仿生膜●选择性通透作用●低能耗、低成本和单极效率高●适合热敏物质分离●应用广泛、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8.纳米粉体材料制备●化学制备方法●水热-溶剂热法●热分解法●微乳液法●高温燃烧合成法●模板合成法●电解法●化学沉淀法●化学还原法●溶胶-凝胶法●避免高温引起相分离9.组合化学●其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器人结合为一体的技术●基本思想和主要过程●设想和定义●选择相关元素●构建化合物库●并行处理技术●加工过程●高通量分析●将新材料及合成与分析数据送交用户10.绿色合成●方法和实例●热化学循环分解水●水热-溶剂热合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成●绿色电解合成●低热固相合成●固相合成四个阶段●扩散●反应●成核●生长●五个特点●具有潜伏期●无化学平衡●拓扑化学控制原理●分步反应●嵌入反应●定义: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有效利用原料(最好可再生),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危险的试剂与溶剂●核心和主要特点(原子经济反应)●无毒无害原料,可再生资源●环境友好产品,回归自然,废物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催化剂●无毒无害溶剂二、第二章●Ellingham 图1.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2.如何理解:设(x,y)( x,y分别为两种物质),位于金属氧化物线段之下的温度区间,x可用于还原金属氧化物,而本身被还原为y3.应用●古代制铜器●金属锌制备●耦合反应1.概念:原来不能单独自发进行的反应A,在反应B的帮助下合并,合并在一起的总反应可以进行,这种情况称之为耦合反应2.应用实例●单质磷的制备●四氯化钛的制备●氧化法制备硫酸铜●泡佩克斯图1.概念:它是相关电对的电极材料-参加反应各物种浓度-温度-溶液酸度图●电极反应类型●既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又有电子参加,这时的泡佩克斯图为一直线,斜率为(-m/n)*0.059,截距为E池●电极反应只有电子得失,没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其图形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电极反应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但没有电子得失,其图形为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2.性质●直线上方为氧化态的稳定区,下方为还原态的稳定区●直线左边是物种离子的稳定区,右边是沉淀的稳定区3.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顺序●对角线规律●两条直线间的距离越大,E池越大,➡️G越负,则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大●对同时存在的几个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顺序可按直线之间距离的大小排序(从大到小)●确定水的稳定区●如图,凡是泡佩克斯图落在j-k之间的氧化剂或还原剂都不会与水反应●可判断物种在水中存在的区域,或者提供制备的条件●湿法冶金中的应用●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热力学相图1.一致熔融化合物2.不一致熔融化合物三、第三章●低温合成1.物态●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升高温度(数百万度)●物质的第五态:波色-爱因斯坦凝聚(超导态和超流态),温度低至临界温度2.低温温区划分●普冷区:环境温度到120k●深冷区:120k到绝对零度●普冷与低温的分界线:123k3.低温获得●恒温低温浴●制冷产生低温P78●低温恒温器●储存液化气体装置●高压气体钢瓶●气体钢瓶的颜色●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原因:钢瓶内部填充的气体压力很大,并且有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故钢瓶具有一定的易燃易爆性●注意点●气瓶必须连接压力调节器,经降压后,再流出使用●安装调节器,配管一定要用合适的,安装后试接口,不漏气方可使用●保持清洁,防污秽侵入,防漏气●小心使用,不可过度用力●易燃气体钢瓶应装单向阀门,防止回火●避免和电器电线接触,以免产生电弧使气体受热发生危险●瓶内气体不可用尽,即压力表指压不可为0,否则可能混入空气,重装气体时会有危险●气体附近必须有灭火器➡️,且工作场所通风良好4.低温的测量●蒸气压温度计●低温热电偶●低温热电阻温度计5.应用●稀有气体合成●KrF2的低温放电合成● XeO4的低温水解合成●在高氙酸盐中缓慢滴入零下五摄氏度的浓硫酸,生成四氧化氙气体●真空升华得纯品,储存于零下78摄氏度的冷凝容器中●XeF2的低温光化学合成P84●RnF2的光化学合成●金属,非金属同液氨的反应●碱金属及其化合物同液氨的反应●U型汞鼓泡管主要作为液氨蒸发的出口,并在所有的液氨蒸发后,阻止气体进入杜瓦瓶●碱土金属同液氨反应●某些化合物在液氨中的反应●非金属同液氨的反应●液氨中配合物的生成●低温下挥发性化合物的合成●二氧化三碳的合成●氯化氰的合成●磷化氢的合成●实验结束时不断的使氢气通过烧瓶,同时使烧瓶中的物质冷却,直至磷完全凝固。
无机合成
![无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cb029f30f01dc281e43af038.png)
选用吸收剂时,应注意在吸收杂质时,不要把待净化的气 体也吸收了。
第五节 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5.1 气体净化方法及气体净化剂
5.1.1 气体净化方法
吸附:
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来吸附杂质气体。吸附与吸收的差别在于吸附 仅发生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剂的比表面越大,则其吸附量也越大。
吸附剂表面吸满了被吸物质达到饱和后,就需要更换吸附剂或进行 再生处理。吸附剂再生的方法是加热、减压或吹洗。这些方法都是靠提 高温度和降低被吸气体分压以促使被吸物质解吸。
当杂质含量较低时,用吸附剂净化气体较为合适,可净化到液体吸 收过程所不能达到的程度。
第五节 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5.1 气体净化方法及气体净化剂
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炭和分子筛。 分子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能多选择性的吸附剂,是脱水 能力很强的干燥剂,可在较广的范围内使用。
第五节 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5.1 气体净化方法及气体净化剂
5.1.2 气体净化剂
脱氧剂和催化剂:
用金属脱氧和催化脱氧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脱氧方法,后者 用于氢气的脱氧。常用催化剂为铂(或钯)石棉或105催化剂,可使 氢气中的杂质氧与氢结合成水。
思考题
气体净化方法有哪些?依据原理是什么? 控制反应气氛的方法有哪些?应如何操作?
4 第 章 无机合成实验技术
一、高温合成技术 二、低温合成技术 三、高压合成技术 四、真空合成技术 五、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第五节 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5.1 气体净化方法及气体净化剂 5.2 气体流量的测定方法 5.3 定组成混合气体的配制 5.4 反应气氛的控制方法
无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b7f2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8.png)
⽆机合成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现代⽆机合成的内容和⽅法与旧时代相⽐有哪些变化?答:2为什么说⽆机合成化学往往是⼀个国家⼯业发展⽔平的标志?⽆机合成化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业中⼴泛使⽤的三酸两破”,农业⽣产中必不可少的化肥、农药,基础建设中使⽤的⽔泥、玻璃、陶瓷,涂料⼯业中使⽤的⼤量⽆机料等⽆⼀不与⽆机合成有关。
这些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乎代表着⼀个国家的⼯业⽔平。
3.为什么说合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核⼼,是化学家改造世界、创造社会財富的最有⼒的⼿段?答:作为化学学科中当之⽆愧的核⼼,合成化学已成为化学家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有⼒的⼯具。
合成化学领域的每⼀次进步都会带动产业的⼀次⾰命。
发展合成化学,不断创造和开发新的物种,不仅是研究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揭⽰新的规律与原理的基础,也成为推动化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主要动⼒。
4您能举出⼏种由p区元素合成的⽆机材料吗?碳纳⽶管、5为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合成化学的发展史就是化学的发展史?6.⽆机合成有哪些热点领域?(1)特种结构⽆机材料的制备(2)软化学合成(3)极端条件下的合成(4)⽆机功能材料的制备(5)特殊聚集态材料的合成(6)特种功能材料的分⼦设计(7)仿⽣合成(8)纳⽶粉体材料的制备(9)组合化学(10)绿⾊化学。
7.什么是极端条件下的合成?能否举⼀例说明。
极端条件是指极限情况,即超⾼温、超⾼压、超真空及接近绝对零度、强磁场与电场、激光等离⼦体等。
例如,在模拟宇宙空间的情况下,可能合成出没有位错的⾼纯度品体。
8查阅⽂献,找出⼀例绿⾊合成原理在⽆机合成化学中的应⽤。
9何谓软化学合成⽅法?与所谓的“硬化学法”相⽐有什么特点?软化学是相对于硬化学⽽⾔的。
它是指在较温和条件下实现的化学反应过程。
特点:1.不需⽤⾼纯⾦属作原料2.制得的合⾦是有⼀定颗粒度的粉末,不需在使⽤时再磨碎3.产品本⾝具有⾼活性4.产品具有良好的表⾯性质和优良的吸放氢性能5.合成⽅法简单6.有可能降低成本7.为废旧储氢合⾦的回收再⽣开辟了新途径第⼆章低温合成1温度与物性有怎样的关系?什么是物质的第五态?温度与物性的关系:对于⼀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
化学物质无机合成
![化学物质无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f8cdc4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6.png)
化学物质无机合成化学物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
其中,无机合成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技术,涉及到合成无机化合物和材料。
本文将探讨化学物质无机合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无机合成的原理无机合成是指通过无机化学原理和方法,将不同的无机物质反应生成目标无机物质的过程。
无机合成涉及到多种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络合反应等。
在无机合成中,化学反应的速度和产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在设计无机合成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此外,反应物的纯度和比例也是影响合成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无机合成的方法无机合成方法繁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合成方法。
在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物的加入顺序和条件,可以合成出各种无机化合物。
同时,溶液法也可用于合成纳米材料,通过调控溶液中的反应条件,可以控制纳米材料的粒径和形貌。
2.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加入一种沉淀剂,使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沉淀下来形成固体产物的方法。
此方法常用于制备无机颗粒材料和无机薄膜材料。
3.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的无机合成方法。
在水热条件下,反应速度加快,反应物更容易溶解和反应,从而促进无机合成的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材料。
4.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将反应物的气态前体物质在高温下分解或反应,生成目标无机材料的方法。
此方法常用于制备薄膜材料和纳米颗粒。
三、无机合成的应用无机合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 医药领域无机合成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或活性成分。
许多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等,都需要通过无机合成来制备。
2. 农业领域农业领域需要大量的无机化合物,如肥料、农药等。
通过无机合成,可以制备出高效、环保的农药和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工业领域工业领域需要大量的无机材料,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无机合成原理及技术
![无机合成原理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3f741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6.png)
无机合成原理及技术无机合成原理及技术无机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使一种或多种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新的无机物的化学反应过程。
无机合成广泛应用于矿物学、地球化学、生态学、材料科学、工业药品生产和材料学等领域。
它是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无机合成原理无机合成原理涉及了无机化学各个领域,主要可以从化学官能团、化学键和反应机理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1. 化学官能团原理无机合成的化学官能团原理主要涉及了无机物中的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和桥配体(分子中两个或多个原子的配位点上配位取代的化学物质)等。
通过这些离子和配体的反应,可以得到新的无机物。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反应通常是直接组成盐或离子络合物。
例如,硝酸铜和氯化铁反应后可以得到硝酸铁和氯化铜:Cu(NO3)2 + FeCl3 → Fe(NO3)3 + CuCl2分子内配位取代的化学物质如果具有桥配性,将能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二价的硫化物离子(S2-)在配位时可与两个质子配位形成硫氢盐,而氧化物离子则可以强烈协同桥配M(ox)2,如BaM(ox)2(M指金属离子)。
2. 化学键原理在无机化学反应中,形成化学键是至关重要的。
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使用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反应试剂可形成不同种类的化学键,以此来合成不同种类的无机物。
在利用化学键原理进行无机合成时,我们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之间,由于一种离子间作用力的存在(静电力)将会形成一种带电的复合物。
这种离子间作用力,通常会在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硫酸钠和硝酸银反应时:Na2SO4 + AgNO3 → Ag2SO4 + 2NaNO3硫酸根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之后,在产物中形成了银硫酸盐沉淀,而硝酸根离子则与钠离子结合形成了稳定的溶液。
3. 反应机理原理在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机理通常具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反应机理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反应产物,或者同一组反应试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机理。
化学中的无机化合物合成
![化学中的无机化合物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9cd4d9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4.png)
化学中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化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其中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无机化合物合成的过程需要化学家们分析反应机理,掌握反应条件和方法,以期得到理想的产物。
本文将从合成方法、化学反应原理和应用实例三个方面阐述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希望可以让读者对无机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合成方法在化学制品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为了得到目标产物,化学家们常常采用不同的物质合成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反应法直接反应法是指通过将两种或多种化合物直接混合或加热直接得到所需产物的方法。
例如,通过将CaO和H2O加热反应可以合成Ca(OH)2,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性的小规模合成。
2. 气相法气相法是指通过将反应物气体混合后通入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使得气相反应的物质沉积下来的化学合成方法。
例如,在制备氮化硼陶瓷材料时会使用气相沉积的方法,即将N2和BCl3的混合气体通入反应器中,然后通过热解反应使BCN沉积在基底表面。
3. 溶液法溶液法是将反应物在溶剂中反应来制备化学品的方法。
通常反应物是经溶解在溶剂中后逐渐反应,产生结果稳定和纯度高的产物。
溶液法可以局部和彻底地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得到具有一定纯度和晶体形态的无机物。
溶解物的类型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结果有重要影响。
4. 沉淀法沉淀法是将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并通过沉淀将所得产物与反应溶液分离。
例如,在制备BaSO4时会使用沉淀法,先将水溶液中的BaCl2与Na2SO4混合反应,然后分离出BaSO4沉淀。
二、化学反应原理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是基于各种化学反应原理的。
以下是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反应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现象,常涉及元素的氧化数的变化,即“自加”的现象,同时产生能量释放和吸收。
例如,制取银粉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将过量的添加剂NH4Cl混合到银氨水中,产生AgCl沉淀,随后将氨放入混合物中形成AgCl/NH3混合物,最后分离得到纯银。
第四章_特殊和极端条件合成方法..
![第四章_特殊和极端条件合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507a03a300a6c30c229f5d.png)
特 殊 合 成 方 法
电化学合成 光化学合成 微波合成 自蔓延高温合成 极 端 条 件 合 成 方 法 超高温超高压合成
等离子体化学合成
溅射合成法 离子束合成法 激光物理气相沉积法 失重合成
生物合成法
4.1 光化学合成
200-700nm范围内的光 光化学合成的特点: 清洁、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缩短合成路线 光源:汞灯 电子激发态的光物理过程
2. 水溶液中金属的电沉积 能得到很纯的金属; 能提纯金属; 可获得不同聚集态的金属,制备合金、 镀层、膜
(1)影响因素
电解电压,电极材料,电解温度,电解液,电流,极间距
电解液的组成: 含有一定浓度的欲得金属离子,性质稳定;电导 性能好;合适金属析出的pH值;出现好的金属电 沉积状态;减少有毒有害污染 电解质一般采用: 硫酸盐,氯化物,磺酸盐 主体电解质 附加电解质, E附加 >E主体
(2)电流效率(阴极) =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100% (3) 电流密度:每单位电极面积上所通过 的电流强度 A/m2 (4)电极电位和标准电位 E = E0 + (2.3RT/nF)lg(aOx/aRed)
(5)分解电压和超电压 E外加 = E可逆 + E不可逆 + E电阻
|
超电压(极化所致)
激 发 态
磷 光 表 面 光 电 压 谱 h
吸 收 光 谱
辐 射 跃 迁
<10-7 s 荧 光 光 谱
无 辐 射 跃 迁
光 声 光 谱
基 态
光的吸收:有机化合物 n-π*, π-π*, n-σ*, σ-σ*
过渡金属配合物 d-d 无机固体: 稀溶液:Beer –Lambert定律 Stark-Einstein定律 量子产率
化学实验室中的无机合成
![化学实验室中的无机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523d88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3.png)
化学实验室中的无机合成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
在实验室中,无机合成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活动。
本文将介绍无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说明实验室中常见的无机合成反应。
一、无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无机合成是通过化学反应将两个或多个无机物质转化为目标产物的过程。
无机合成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实现,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反应等。
无机合成的目的是合成出纯净的产物,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二、无机合成的步骤1. 实验准备:在进行无机合成实验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手册,了解实验目的、反应方程式和所需试剂。
同时,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洗瓶等,并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2. 试剂配制:根据实验要求,仔细称取所需的试剂,并按照实验方程式计算比例配制。
在配制试剂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物质。
3. 反应进行:将所需试剂按照实验方程式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进行适当的搅拌或加热。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以获得理想的反应产物。
4. 产物分离:完成反应后,将反应溶液进行过滤或离心等操作,以分离出产物。
根据实验要求,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晶体生长或溶剂蒸发等步骤,以得到纯净的产物。
5. 产物分析:对合成产物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表征,可以使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判断合成反应的成功与否,并进一步探究反应机制和性质。
三、实验室中常见的无机合成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其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将亚硫酸钠与氯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盐酸。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的反应。
例如,将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四、在无机合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无机合成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大衣等。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的研究进展探析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的研究进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0c51cc5022aaea998f0fc9.png)
2 软条件下 的无机合成 以及制备方法研 究
5 结语
软条件是一种 和极 端条件相对 的条件 ,也就是说在软条件下 的无 在我 国的经济 发展过程 中,科技 的发展是十分重要 的。因此在无 机 合成 以及制备一般都 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 行的化学反应 。由于 软条 机合成和制备化 学的发展过程 中,也 需要进行相应 的研究 。通过对无 件 自身的特点 ,反应 条件十分容易掌 握,在 另一方面 ,也 能够满足材 机合成和制备化 学的研究 ,就 能够促进我国在化学方面 的发展 ,进一 料产 业化的要求 ,从而 也就能够将材料合成 的定 向程度降低 。而 因为 步的让我 国的经济 得到发展 。我 国在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方面需要加 软 条件下的无机合成 以及制备能够满足化学对 实验设备的要求 ,能够 强相关的研究 ,并且需要加大相关科研投入 的力度 。
研究材料 ,对我 国的化学 工业 以及经济 发展有 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着我 国在科研方 面的高速发展 , 目 前越 来越多的研究成 果已经
开始 呈现在我们眼前 。例 如在 无机合成 以及制备化 学方面 ,我 国就取 得 了相当重要的进展 。在 原本的无机化学反 应的基础上 ,通过不 断的 探 索以及研究 ,通过改变 反应过程中所需要 的条 件 ,并且将反应过程
合成化学 第4章 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化学 第4章 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810bfccc9ec3d5bbfd0a741d.png)
4.3.3 过渡型氢化物的合成 过渡型氢化物的合成方法: •氢气与金属单质反应。例如,钛在氢气中加热到 200℃,然后再氢气中冷却得到氢化钛。但稳定性较 差的氢化物不能用此法制备。 •氢气和金属化合物反应。300℃及101kPa时,氢气 与碘化铌作用可以得到氢化铌。 •氢化物与金属化合物反应。1100C℃时,用氢化钙 还原Ta2O5可制得氢化钽。 •电化学法电解含硫脲的酸性镍盐溶液时,在阴极生 成氢化镍,含氢量最大时可以达到NiH0.8。
2NH3+3CuO 2Cu+N2+3H2O
6CaSiO3+P4+10CO 2Ca3(PO4)2+6SiO2 + 10C
P117
4.2 氧化物 4.2.1 直接合成法
大多数氧化物的标准生成焓都是负值,因此, 除卤素氧化物、Au2O3等少数氧化物外,大多数氧 化物都能由单质和氧直接合成。 方法:在一特制容器中加热金属使其熔融并不 断吹入空气,金属即发生燃烧,同时生成金属氧 化物。
3KH2PO2+PH3
• AlH3的合成 用LiAlH4在四氢呋喃中与无水硫酸 反应可以制得氢化铝 • SiH4的合成 合成硅烷的一种方法是用SiCl4与 LiAlH4在乙醚中反应 SiCl4 + LiAlH4 LiCl + AlCl3+SiH4 4.3.5 简单配合氢化物的合成 简单配合氢化物是一类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 化合物。四氢铝锂、硼氢化钠和硼氢化钾都已大 量商品化,并且已经合成了许多其他的铝氢化物 和硼氢化物。
SiH4(g) 800--1000度 Si(s)+2H2(g)
4.1.3 电解法 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可用电解法制备,如电 解可制得H2、O2;H2、Cl2; 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氟,只有用最强的电解氧化 法才能将氟化物中的F-氧化F2。 活泼金属Li、Na、Mg采用电解相应的金属熔盐 来制备。电解Al2O3熔体可以制得单质铝。
无机材料合成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峡大学
![无机材料合成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峡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c350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c.png)
无机材料合成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三峡大学第一章测试1.溶剂-凝胶法是一种软化学合成方法()参考答案:对2.软化学合成也属于绿色化学范畴()参考答案:对3.极端条件下指极限条件,即超高温、超高压、超真空,以及接近0K、强磁场与电场、激光,等离子体等。
()参考答案:对4.电解法包含水溶液电解和熔盐电解。
()参考答案:对5.设计化学产品要让它发挥所需功能而尽量减少其毒性。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当化学反应A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大于零时,为了使其发生,可以随意引入反应B进行耦合反应。
()参考答案:错2.金属铜易溶于稀硫酸。
()参考答案:错3.在有充分氧气的条件下,金属铜可以溶于稀硫酸。
()参考答案:对4.泡佩克斯图就是用来讨论电对的氧化还原性与布朗斯特酸性之间关系的。
()参考答案:对5.泡佩克斯图可以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顺序。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可以用熔盐电解法制备金属钾。
()参考答案:错2.在氨基钠的制备中,整个装置的连接都不允许漏气。
()参考答案:对3.很多化合物在液氨中能够氨解得到相应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对4.挥发性化合物由于其熔点、沸点都较低,因此这类材料的合成和纯化需要在低温下进行。
()参考答案:对5.凡是低于环境温度的都称为低温。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在水热-溶剂热合成分子筛等微孔材料中,加入有机模板剂或结构导向剂的作用是为了提高骨架的热力学稳定性。
()参考答案:错2.反应釜是进行水热-溶剂热合成的基本设备,其设计和性能极大地影响研究内容和水平。
()参考答案:对3.高温高压水热反应中,水的性质:密度和黏度增大。
()参考答案:错4.化学真空线可用于空气敏感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参考答案:对5.在F2的电化学合成中加入KF是为了提高电解液导电性。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等离子体的产生需要把气体全部电离。
()参考答案:错2.利用新技术增强发生的沉积反应,可以在更低温度下生成产物。
《无机合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合成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7bc00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6.png)
《无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无机合成是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以培养学生无机合成技术技能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不同角度阐述无机合成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合成技术问题。
发展合成化学,不断地创造与开发新的物种,将为研究结构、性能(或功能)与反应以及它们间的关系,揭示新规律与原理提供基础,是推动化学学科与相邻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的研究来看,具有特殊结构无机物的合成与制备,具有特种聚集态与功能的无机物和材料的制备,以及无机功能材料的复合、组装与杂化问题是当前发展的前沿。
无机合成与有机合成相比较,后者注重分子水平上的加工,而前者更重视在固体或其它凝聚态结构上的精雕细刻,因而无机制备应该是现代无机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合成原理、熟悉无机合成的各种主要方法、了解主要的实验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无机合成设计能力。
(二)课程目标:作为一门学科专业级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无机合成化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相应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有个全面的框架性理解。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无机合成化学概念的内涵与范畴;熟悉无机合成化学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合成路线;掌握相关合成方法和技术路线的理论基础;能结合对无机合成化学实践领域的了解,体验无机合成技术的应用;并知道无机合成化学基本研究方法,从而提升其学科认同度,产生相应的研究兴趣,为后续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课程目标1:1.1 掌握气体、溶剂的一般特性和安全使用。
1.2 熟悉高温、低温、高压和真空的获得和测量。
课程目标2:2.1 熟悉无机合成化学中的典型和特殊合成方法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化学。
2.2 掌握软化学和绿色合成方法。
课程目标3:3.1 掌握典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原理和方法,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密切关系;了解典型无机化合物合成原理和方法。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3525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4.png)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有机化学合成研究是对化学界的一个重要挑战。
极端环境可以包括高温高压、低温低压、辐射辐射、酸碱溶液、氧化还原条件等。
这些极端环境对有机物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有机化学合成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对于解决一些传统合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温高压下,一些热力学上不稳定的中间体或过渡态可以形成,从而推动反应向有利方向发展。
这种反应条件可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收率。
在低温低压下,有机物分子的反应活性往往会降低,但反应的选择性会增加。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产物的构型和立体选择性。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有机化学合成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强化学反应器,如高压釜和低温冷冻反应器。
这些反应器可以承受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条件,并提供适当的反应环境。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催化剂,如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酶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可以在极端反应条件下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从而实现特定的有机合成。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和橡胶。
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可以用于制备医药中间体,如抗生素和化学药品。
辐射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可以用于制备特殊的有机小分子,如有机太阳能电池。
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还具有许多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极端环境下的反应条件往往会引起机械设备的磨损和腐蚀。
因此,如何选择和设计适用于极端反应条件的反应器和催化剂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反应通常需要高能量输入,这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如何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极端环境下的有机化学合成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的研究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50℃ TiI 2 I 2 TiI 3 2 1 380℃ TiI 3 I 2 TiI 4 ( g ) 2
TiI4为黑色晶体,熔点150℃,沸点377℃,在真空 中180℃就能剧烈蒸发。当蒸发后的气态TiI4遇灼热 的钨丝(>1000℃)时,就能分解为组成元素。其中高 纯度的Ti粉沉积在钨丝表面,而碘蒸气则循环作用 于粗钛,在纯制过程中起载体的作用,叫转移试 剂.
2 Ar Ar Ar
hv
形成数目相同的Ar+和Ar-离子,组成总电荷为0的正负带电粒子, 而逆过程Ar++Ar-→2Ar则放出大量热能并形成等离子体电弧。电 弧炉主要用于高熔点金属如Ti,Zr等的冶炼。
3. 测温装置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不能直接 加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的物体之前的热交 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热膨胀系数等随冷 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来加以间接测量。目前用 以测温的物理量除了热膨胀性之外,常用的还有导 体或半导体受热后电阻值变化的性质;热电性质,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相连后,当两个接触点温度 不同时,回路中产生不同热电势的性质;热辐射性 质等。
26 .232 608 T
K H 2O
可以看出,在不同温度下的
值很小,这就说明了
氢与氧之间有很牢固的化学键。
用H2还原氧化物的特点,是H2的利用率达不到 百分之百。当还原反应进行时,氢中混有气相 反应产物——水蒸气,而体系中H2、H2O与氧 化物和金属处于平衡状态反应便停止,尽管此时体系中仍有游 离氢分子存在。用纯氢还原氧化物时,氢的最高利用率y为:
(1)氢还原法制备非挥发性金属
反应如下
1 x M x O y ( s ) H 2 ( g ) M ( s ) H 2O ( g ) y y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H 2O PH 2
该反应可认为是两个平衡反应的组合,即氧化物的解离平 衡和水蒸气的解离平衡。如果不考虑金属离子价态时,这两 个平衡可写为:
860℃ (1) Nb2O5 H 2 2 NbO H 2O 1250℃ (2) NbO2 H 2 2 Nb2O3 H 2O 1350℃ (3) Nb2O3 H 2 2 NbO H 2O 1350℃ (4)2 NbO H 2 Nb2O H 2O 1350℃ (5) Nb2O H 2 2 Nb H 2O
y (%)
PH 2 O PH 2 O PH 2
K 100 100 1 K
式 中, PH , PH O 分别表示平衡体系中H2和H2O的分压,K为 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越小,H2利用率越低。
2 2
还应注意,用H2还原高氧化态的金属氧化物 时,在过程中会得到一系列较低价态的含氧化 合物,例如用H2还原Nb2O5制备金属Nb时,可 在不同温度阶段得到制备各种价态的氧化物,反应如下:
所谓化学转移反应,是指一种固体或液体物质A在一定温 度下与一种气体反应并形成气态产物,这种气相产物在体系 的温度变化后又发生逆反应,结果重新得到A。反应通式为
t 1 C ( g ) A( s,1) B ( g ) t2
表面上看,这个过程很像一个蒸馏或者升华过程,但对A 而言,在过程中并不需要其蒸气共存,即不存在平衡蒸气压, 因此称为化学转移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固相合成反应速 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反应物固体的表面积和反应物间的接触面 积; (b)生成物相的成核速度; (c)相界面间,特别是阳离子通过生成物相的 离子扩散速度。
高温下的还原反应
这是一类极具实际应用意义的合成反应,几乎所有金属及 部分非金属均是借助于高温下的热还原反应来制备。例如在 高温下借助氧化物,硫化物或其它化合物与金属还原剂相互 作用以制备金属,在高温下借氢,C,自氧化物中制备金属, 或用热还原法自卤化物中制备金属等等。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反应的特点等均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力 学性质以及高温下热反应的ΔHf, ΔGf等关系密切,因此在研 究此类反应时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才理深入地了解反应的 规律。
极端条件下的无机合成
§4.1. 高温合成
§4.2. 低温合成 §4.3 真空技术及其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 §4.4.高压合成
高温合成
高温技术是无机合成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在 合成新型材料时要求达到的温度越来越高。虽 然,在合成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操作都要求在 很高的温度下完成,例如烧结等一般都是在 1000℃左右进行的,但是有些过程,例如难熔 化合物的熔化和再结晶,陶瓷体的烧成等都需 要极高的温度。在某些无机合成中,还需要特 殊的气氛以避免高温氧化,为了实现这些条件, 就需要一些特殊的产生高温的设备和手段。
第四章
极端条件下的无机合成
在化学学科迅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化 合物,尤其是在普通条件下就能合成出 来的新化合物都已被人们所熟知。因此, 人们关注的热点,已转移到如何在高温, 高压、高真空等极端条件下合成出新化 合物及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并探求 它们的新用途上.这一点可由近年来合 成化学方面发表的文献及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的合成化学课题题目上反映出来。
H2还原反应制得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主要 取决于反应温度。低温下制得的金属具有大的表面 积和很强的反应能力,甚至有些具有可燃性。但高 温下制得的金属,由于颗粒凝结而使表面积减小, 内部结构变的整齐和更稳定,从而活性降低。 在金属熔点温度以下制得的金属往往呈海绵状, 这是由于金属颗粒烧结后的结果。这种金属与粉末 状金属不同,比较稳定。用H2还原制得的金属颗粒 在空气中放臵后,要加热到略高于其熔点的温度才 能熔化,这是因为颗粒表面有氧化膜的缘故。
一般认为在一定温度下其反应速度可表示为:
dx kx1 dt
式中,x是产物层的厚度,t为反应时间。 由此可见,MgAl2O3形成时的反应机理为: MgO/MgAl2O3界面:2A13+-3Mg2++4MgO=Mg Al2O4 A12O3/Mg Al2O4 (界面:3Mg2+-2A13++4 Al2O3=3Mg Al2O4 总反应为:4MgO+4 Al2O3=4Mg Al2O4 这一机理说明后一反应是前一界面反应的三倍,因此,往 Al2O3相中形成的产物层厚度三倍于MgO相中产物层的厚度, 可从图中看出。
化学转输反应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于制备,分离提纯物质,尤其 是对其中杂质含量要求很高的宇航材料。
例1.纯Ti的冶炼 Ti等难熔金属都能在较低温度下(200-400℃)与I2反应,形 成一系列不同价态的碘化物,其中高价态的碘化物具有较大 的蒸气压,并能在高温(>1000℃)下重新分解为金属和碘。
250℃ Ti (粗) I 2 TiI 2
获得高温的方法及达到的温度
获得高温的方法 各种高温炉 聚焦炉 温度(℃) 1000-3000 3800-5800
闪光放电灯
等离子体电孤
>4000
20.000
激光
核裂变或聚变 高温粒子
105-106
106-109 1010-1014
高温的获得和测量
1. 电阻炉
这是最常用的加热炉,其优点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温度 可精确地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获得的最高温度与电炉所用 的电阻材料有关,一般使用时的温度要在其最高温度以下。
我们以镁铝尖晶石的合成反应为例来说明 这类反应的机制和特点,以及固相合成反应中 的有关问题。 MgO(s)+A12O3(s)=MgAl2O4(尖晶石型)
如图所示,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MgO和A12O3的晶粒界面处将发 生反应并形成尖晶石型MgAl2O4层。这种反应的第一阶段是在晶粒 间界上或界面邻近的反应物晶格中形成MgAl2O4晶核。实现这步是 很困难的,因为生成产物的晶核与反应物的结构完全不同。因此, 成核反应需要通过反应物界面结构的重新排列,其中包括结构中阴, 阳离子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MgO,A12O3中Mg2+和A13+的脱出、 扩散和进入缺位。高温有利于这些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晶核的形成。 同样,进一步实现在晶核上的晶体生长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对原 料中的Mg2+、A13+来说,需要经过两个界面的扩散才有可能在晶核 上发生晶体生长反应,并使界面间的产物层加厚。因此可以看出, 决定此反应的速控步骤是晶格中Mg2+和A13+的扩散,而升高温度对 扩散是有利的,因而可以明显促进反应。另一方面,随着产物层厚 度的增加,扩散途径加长,反应速度会随之减慢。
2MO(s)=2M(s)+O2(g) K Mo PO
2H2O(g)=2H2(g)+O2(g) 平衡后,两个反应中的
2
K H 2O
2 PH 2 P 2 O 2 PH 2 O
PO2
为同一值,即:
2 PH H 2 O
K
PH 2 O PH 2
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金属单质时,要考虑的因素 较多,一般对金属还原剂的要求是: a.还原力强; b.容易处理; c.不能与生成的金属形成合金; d.可以制得高纯度的金属; e.还原生成的金属易于分离; f. 成本尽可能低。 还应考虑反应熔剂的选择,反应生成物的处理 等问题。
高温下的气相化学转移(传输)反应 (Chemical Transport Reaction)
3. 高温下的气相化学转移(传输)反应
高温固相合成反应
这类反应主要是指借高温下组分间的固相反应来合成C. B. Si 等的二元金属陶瓷化合物,以及多种类型的复合氧化物的反 应。例如: 1400℃ SiO2 3C SiC 2CO 高温固相反应是一类很重要的合成反应,用于合成一大批 具有特种性能的无机功能材料和化合物,为数众多的各类复 合氧化物,含氧酸盐等。由于反应是在高温(一般1000-1500℃) 下的固相物质间进行的,因此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 固相反 应是通过界面间的离子扩散而实现的。一般认为,只有阳离 子才能发生扩散,而阴离子体积庞大,移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