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学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280dbba1aa8114431d9da.png)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启示”(单元预习达标课)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和《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子新词的读音。
2.准确熟练地认读字词,扫除字词障碍。
3.理清每篇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悟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培养学生解疑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环节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
二、导入本单元学习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输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这节课,我们就走近《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和《珍珠鸟》这四篇课文,看看你能作者豆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你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三、预习达标环节第一关,初读课文,学字词同学们,拿起课本,看到一篇陌生的课文,首先你一定要认真读一遍,看看是否读通顺,另外还要学好字词,这样我们与作者、文本更多的交流,引起共鸣。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互相学习字词。
3.小组长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第二关,再读课文,知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相信你们读起课文来更顺畅了。
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没得享受,你们队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吧。
请每小组任选两篇课文试着概括主要内容。
1.各小组长提前组织组员进行交流、概括和总结。
2.逐篇文章进行交流。
第三关深入读文,提问题你们在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时,如果能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们收获就更多了,学贵有疑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1.各小组长汇报一到两个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整个课堂引入下一部分。
13 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精读引领课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ad67f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d.png)
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5篇五年级语文教案模板篇1教材分析1《武松打虎》是 S 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节选自《水浒传》的第 23回, 其中“打虎”是文章的重点 , 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作者抓住武松打虎时动作的正面描写、通过对老虎吃人招数的侧面描写 , 表现了武松的智勇双全。
文章的情节生动感人,因而教学中以学生的读、演为主 , 体会文章的精髓。
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大部分喜欢看课外书籍 , 乐于了解课文之外的有关知识 , 而且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 他们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课堂中来。
加上这篇课文情节感人,我又设计了读、演、看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
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个别学生胆小、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现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仔细阅读课文中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英勇、机智。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师: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从这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二、学习新课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师:武松是怎样打虎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出示课件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开始师:谁来说说第二部分的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你能给它们拟一个小标题吗师: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呢师:文中是怎样描写老虎出场的师:据史料记载,这只吊睛白额大虫,白脑门,白眼圈,吊眼梢,眼赛金灯,嘴赛火盆,大牙好似尖刀,雪白瓦亮,你们看,(出示课件3)此时此刻,它正冲着武松发威呢。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a58e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9.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篇,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突破重难点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晏子使楚教案卢嘉颖-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六、布置作业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洛”。
能正确读写“洛阳”、“匆匆”等词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d5be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5.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课型、课时】本篇课文是S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里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出课文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的词句的含义,学习王承书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课时:交流读书笔记,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设计】(一)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王承书的资料及其他像王承书一样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资料。
2.了解自己姓名的内涵、意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本篇课文作者采用插叙的方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可谓意味深长;人物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高尚品质,值得品味学习。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这篇课文中被很好的统一和体现了出来。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遵循“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采用“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品情,学习方法,学会做人”的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高尚品质。
另外,通过长期的了解,发现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受家长的误导,他们总认为自己念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挣大钱,挣大钱就能生活的好,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是不正确的。
为此,本课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王承书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成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教案七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407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2.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教案七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二、重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二)新课讲授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
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
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12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斤斤计较、大失所望、熙熙攘攘、门可罗雀、无拘无束、邂逅、矜持”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性格的书的阅读方法。
3、了解书架上性格迥异的书,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二、重点和难点1、能准确理解“门可罗雀、熙熙攘攘、邂逅、矜持、蛰居”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体会藏书、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9da2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c.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板书设计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教学反思在整个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样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
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评价,积极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交际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身心的解放与自由。
这样,他们在交流时才会毫无束缚,畅所欲言,进而迸发出智慧与创造的火花。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2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4.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5.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事物间的联系,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1.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2.能找出描写水手的句子,知道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图片引入:你知道这是什么体育活动吗?(跳水)你们喜欢看跳水吗?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2.走近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0e5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5.png)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个生字、正确书写五个汉字。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激光?通过预习你对激光有了哪些了解?老师这儿有一段《激光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激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大,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二、初读感知:1、同学互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做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文章,是什么体裁?(说明文)你还记得那些说明方法?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特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用途。
三、理解课文:(一)小组合作交流:你认为课文分几段进行分析比较好?(二)研读课文第一意义段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激光有哪些特点?请你划到相关的句子。
请看大屏幕两组图片,说说激光、日光灯和灯光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
(激光的特点:①方向性强。
②亮度高。
)2.哪些句子分别写激光的这两个特点,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回答:“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
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 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你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吗?“如果我们眼睛盯着电灯看,会感到刺眼;盯着太阳看,会感到发晕;如果眼睛对着激光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乃至失明。
”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4.激光在军事上有什么用途,你还了解到那些?(三)小组学习第二、三意义段。
小学5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书
![小学5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8b6e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4.png)
小学5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书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掌握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主题学习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题学习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主题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主题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主题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相关的思考和表达。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主题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2. 主题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 主题学习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表达。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入主题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介绍主题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相关的阅读、写作和表达活动,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4.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六、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物,准备主题学习相关的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板书设计,设计清晰、简洁的板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八、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案5篇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2ea4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e.png)
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迟到》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三、精读,理解感悟。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bb01f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c.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篇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2499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3.png)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篇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在“会飞的蒲公英”中寄托的作者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听老师的描述,猜一猜。
“初夏时节,风儿轻轻吹过山坡,一朵朵长着圆圆脑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随风轻盈地飞了起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蒲公英)这正是我们山里人最常见的一种的花。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会飞的蒲公英。
2、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
要求:用心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思考:(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汇报。
学习1~3自然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蒲公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3)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色的牵牛……有何用意呢?(衬托)(4)从妈妈对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么?板书:妈妈的希望(5)过渡:蒲公英给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很深,甚至在梦中都希望自己成为一朵会飞的蒲公英。
(板书:我的梦想)这个梦想实现了吗?(6)师:这一蜕变的过程在作者的笔下,横穿成线、竖串成串,纵横交错成了一张知识的网,这网就在你语文书69页上,打开书看一下。
请同学们结合知识网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重要或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等。
(7)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三、阅读感悟师:就让我们沿着作者记忆的路线边走边看。
1、汇报填表。
哪几段是写小学期间的事?这部分中你是结合哪些词句理解的?(1)上学了,理所当然应该有书包,妈妈送我书包和一般的书包有什么区别,妈妈又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2)看到我从学校里有所收获,妈妈又什么样的表现呢?课件出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75c8c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7.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5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
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
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
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4、读第二自然段。
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7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43d9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9.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7篇】大家见过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真读文,进一步感悟散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境及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6个一类生字,4个二类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抓住课文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感悟作者所展开的联想,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抓住作者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展开的联想,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茅盾的资料。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喇(lǎ) (喇叭)(喇嘛)叭(bā) (喇叭)鸥(āu) (海鸥)(鸥群)燥(zào) (干燥)(燥热难当)轰(hōng) (轰动)(轰鸣)(轰轰烈烈)叠(dié) (重叠)(堆叠)(峰峦叠嶂)焰(yàn) (焰火)(气焰)(势焰)溶(róng) (溶洞)(溶解)(溶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什么?(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画面……)大作家茅盾笔下的黄昏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基础知识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清段落。
(1—4,5—13)2.读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浪头、白鸥、风、夕阳、白鸽、笳声)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认真读一读。
4.了解作者生平,学生汇报课外查阅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真读文,通过作者对所见景物展开的联想,进一步感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cd300e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3.png)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语文的课程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来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乐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存咏月的诗词。
【学习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乐趣。
【学习难点】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学前准备】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
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换。
【学习时间】1课时方法指导: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知道,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3、学会对关于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
4、你是课堂的小主人,请你大胆与老师对话,此堂课你表现棒吗?你学到了什么吗?你是怎样学到的?你学得快乐吗?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存古诗的重要方法。
【学习进程】(一)导入“诵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1、我会读这首诗: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画的美景: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生轻声吟咏,走进诗中,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3、请你看下面《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请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杰出?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鸦雀无声的深夜,仰望,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2cdd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6.png)
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母爱主题,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学会尊敬父母,珍惜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母爱主题,学会尊敬父母。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母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母爱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观察身边的父母,记录下他们关爱自己的瞬间,学会感恩。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语音准确性。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母爱主题的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育: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母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c94b3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8.png)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语文教案篇一复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在复习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
2.复习本单元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3.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组词。
复习过程:1、《雨后》(1)背诵诗歌《雨后》(2)《雨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会做什么?(5)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什么?(6)默写《雨后》。
2、《谁的本领大》(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2)当太阳赢了时,他会想什么?说什么?(3)当太阳又提出比赛时,他又会怎样想,怎样说?风会怎样想怎样说?(4)阳光强烈船夫会又什么感觉他会怎样说?(5)当风赢了时,太阳会怎样说?(6)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7)用“觉得”造句3、《蜗牛的奖杯》(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要是你得了冠军你会怎样做?蜗牛的心情怎样?它会怎样说?(3)唯恐与生怕可以调换吗?为什么?(4)你想对没有翅膀的蜗牛说些什么?(5)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4《狐假虎威》(1)题目是什么意思?(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么?(3)老虎松开了爪子,它会怎样想?狐狸又会怎样想呢?(4)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在想什么?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想什么?(5)当老虎看到小动物的表现它会怎样想?(6)当老虎知道了真相它会怎样想怎样做?(7)续编故事《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8)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5、习作训练(1)学会劝阻(2)《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3)写出你在雨后玩耍的情景小学语文教案篇二【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7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大自然的魅力”为主题,为我们编选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叙述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9787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c.png)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案篇二【教学与学法设计】一、彩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退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
二、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
三、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当时的实景,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读书——展示3、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生字学习,并汇报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小组交流——集体讨论1、(1——9)调查情况了解原因2、(10——一三)惩治首恶教育百姓3、(14)开渠引水兴修水利四、重点词语朗读并讲解荒芜——田地因无人看管而长满野草。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提心吊胆——心和胆都好像悬着没有着落。
形容很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五、探究学习分段学习1—9自然段。
出示: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哪几个问题?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了哪几个问题呢?1、学生读懂题意2、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一画,小组讨论3、汇报了解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与真相。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优秀语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749a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8.png)
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评,进一步学会根据人的思想品质选择人的语言和行动,通过写人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其中一方面特点(思想品质)。
2、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要反映人物其中一方面的特点写好他的语言和行动。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3分)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我最熟悉的人》的习作训练,谁能说说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什么?(小黑板出示,并齐读。
)除了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外,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还学懂了什么?(板书:根据其中一方面品质,写好人物的语言、行动)2、本堂课,我们要评一评同学们的习作,重点看看是否根据人的思想品质写好了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如果没写好,那我们又该怎样来修改?(二)讲评学生习作一,感知感悟根据人物的思想品质写好人物的品质。
(15分)2、逐组(逐篇)交流。
4、学生交流成功的习作片断(抓住人物其中一方面品质写好人物的言行。
)。
(三)讲评学生习作二,引导学生修改没能通过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品质的有关习作,培养学生自该作文的能力。
1、修改习作二(1)。
(15分)(1)学生自读习作,发现习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2)全班讨论怎样修改,提出修改的方向。
(3)学生动手修改习作。
(4)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2、提出修改习作二(2)(3)的修改方向。
(5分)习作二(2):应重新选择合适的材料写过。
应选择一件爸爸在酒宴上大显身手的事来写。
习作二(3):应去掉其中的一件事与一方面品质,把留下的品质通过言行反映出来,再写具体些。
3、小结: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只要同学们根据习作的要求认真修改,人人都会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习作,读读、想想哪些地方不和习作要求、哪些句子不够通顺、明白、哪些字写错了,请认真修改。
要重写的请重写。
习作已符合要求的同学,可以再给自己的习作加工,使之变得更优秀;也可写写另外熟悉的人。
(四)学生自改习作。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2、理解井水清、甜、凉这三部分在段式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仿写一段话。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c88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d.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论述的含义。
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
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战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身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有关课外知识。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一、导入揭题谈话,导入在学习中,假如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激发学习兴趣二、点拨自学课文自读课文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3、讨论、交流,读课文。
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4、如何查字典?(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恒心。
抓住重点句,谈感受;就自身如何解决“拦路虎”发表见解;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
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四、总结延伸5、熟读积累: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身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组竞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齐读全文。
感情朗读深化理解教学反思心理学实验标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引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气氛活跃的小组中学习热情高,每个人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板书设计:12、读书莫放“拦路虎”迎难而上面对“拦路虎”勇于战胜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教案(篇2)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介绍读书方法的略读课文,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主题学习围绕某一学科主题进行学习和探究, 围绕主题所组织的不仅有学问的既定内容, 还有和主题密切相关的拓展内容。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 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1
【学习内容】
《昆明的雨》《豆汁儿》《端午的鸭蛋》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些文章都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物、事和自然风情, 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文章选取体现了散文的多种样式, 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表达人生思考、或描绘风土人情, 但均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 语言质朴华丽等特色依主旨、文风而定, 师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必将有新的收获。
【学习目标】
1.品读文章“平淡有味”的语言。
2.领悟作者的喜爱与想念之情。
【学习设想】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文章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中获得对生活、人生的有益启示。
”
汪曾祺的散文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顾盼有情。
学生阅读时, 往往忽略这朴素文字后暗藏的款款深情。
因此设计本课时, 就把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为突破口, 运用圈点批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循序渐进地设置教学环节。
整堂课引领学生去“学习一篇散文, 运用一种方法, 品味一种风格, 获得一些学法, 感悟一种情怀, 得到一点启发”。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积累有关“雨”的古诗词
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不少散文,本单元再学这些散文, 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要在七年级的文学教学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语感,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赏析语言。
【课前调动】
上课之前, 我们先做个飞花令游戏好不好?
接下来要进入的是我们今天的飞花令比拼, 今天的主题字是“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样是雨, 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感悟。
作家汪曾祺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抒情散文《昆明的雨》。
(设计意图:诗词导入法营造一种美的的氛围, 激起学生走进昆明的雨、走进文章的强烈愿望)
出示目标: (齐读)
二、初读感知
1. 默读课文, 了解内容
在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呢, 你能用文中一两个词语来说
说吗?
2.思考:
昆明的雨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 作者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景、事或人呢?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美点寻踪、诗意再现等, 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默读品味的过程中, 体会感受作者借昆明的雨, 借雨中的景物人事传达给我们
的美感和诗意, 深沉的情思。
《昆明的雨》看是写雨, 其实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故事, 一段怀恋的时光, 一段由雨而生的淡淡的乡愁, 以及雨中美景陶醉的闲适恬淡之感。
作者对昆明的雨是一往情深。
其中是喜爱、留恋、怀念, 是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的感叹与
惆怅, 更是在表达怀乡的情愫。
因此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 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
三、品读悟情
读完文章, 我们发现汪曾祺的散文有美景, 美食, 美事, 还有什么美?
我们来听听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
当你读他的散文时, 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 慢慢悠悠, 不急不燥, 平平常常, 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 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 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着深情的。
——王安忆评汪曾祺散文
1.品读, 合作探究
下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 用批注的方式, 品味文中“平淡有味”的语言。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河东新凤凰, 我是朗读者】·我们组选择的语句是:
(请以朗读者的身份, 读出你喜欢的语句)
【分享凤凰美, 共品读书味】小组发言人分享讨论结果:
(请用最美的语言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一句颁奖词)
【走进多彩凤凰聆听不同声音】其他小组补充:
(设计意图:汪老的散文淡而有味, 需要不断地朗读、玩味。
充分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及课文旁的批注(本文没有)。
在课堂上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沉浸于课本好好“读”、个性地“读”, 又要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读”, 从而做到收放自如。
为了引导学生动情地品味语言, 而不是漠然地在文本的表面滑行, 我用心设计了一些活动, 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成为学生自我
表现的舞台.在小组讨论阶段, 教师参与小组学习, 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
2. 方法指导伴前行
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呢, 表达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之情。
可怎么样才能写出这些情感呢?
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
——清·刘熙载
说说你的理解, 以小见大, 我们要表达一个大的主题时往往借助一个
小小的事物来作为载体。
下面, 我想问, 雨季之精神写不出, 以什么写之?
师:对, 用雨季中的景、物、人写之。
昆明的.一草一木, 生活中“凡人小事”, 写出了雨中的点点滴滴, 看似散乱, 东一笔西一笔, 但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怀恋。
我们通过学习《昆明的雨》后, 了解到了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及
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品读这类散文的方法】
批注聚焦淡而雅, 一圈一点文里行。
凡人俗事有寓意, 家常俚语藏深情。
(设计意图:教师的责任在于扶, 在于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 应避免面面俱到, 重在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 提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用同样的学法品读两篇文章。
浏览两篇文章,读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回读批注, 找出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 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1. 默读课文, 了解内容
2. 小组合作, 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静心默读相关语句, 并自主批注赏析, 老师巡视在学生之中, 用心观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批注理解, 不恰当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 及时关注学情, 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全班汇报, 分享收获
(设计意图:散文阅读教学, 实质上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
好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就是思想”。
通过前面
的指导, 学生已经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步骤, 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 班内交流, 给与学生充分展示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力求体现以课文为载体, 以方法为引领, 以训练为主线, 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的教学流程)
五、读写创造
【视频欣赏: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 是怀旧, 是想念过去的味道。
那临沂人的家乡味是什么呢?
模仿作者平淡质朴, 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选取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 写几句有滋有味的文字。
(设计意图:散文教学中最自然最美妙的实践方式就是品读语言、抒写心声。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我们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核心,来探讨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在多样的读写创造活动中,丰富情感, 增强描绘生活的能力。
活学活用, 既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把握, 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总结升华
图书编者想借这些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呢?
初读选文感觉文中的菌子、鸭蛋、豆汁平淡无奇, 可细细读来却发现字里行间饱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怀旧之情。
五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