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古文运动结果]韩愈和古文运动

合集下载

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和古文运动

• 3、古文运动以“古文”说为创作目标。韩柳古文运 、古文运动以“古文”说为创作目标。
动的创作目标就是古文,以反对骈文。因而他们的复古是复先秦两汉 之古。如韩愈在《答李翊书》一文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长短与声 之高下者,皆宜。”这里他论述了气与言的关系,“气”是指文章的 气势。而“气盛”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认为, 只要气盛,就应该发言、写文章,无论言之长短,声之高下,都是适 宜的。这“盛气言宜”之说是对孟子“养气”说与曹丕“文气”说的 进一步发展,为古文创作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宗元在《答韦中 立论师道书》中也认为古文应该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又要博取诸 子百家之法。说明了韩柳的文学视角不同于早期的古文学家只局限于 儒家的典籍而有了很大的突破。这对后来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 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 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 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 道》、《原性》、《答李翊书》、《师 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 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 等。
•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 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 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 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 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 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 《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 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谒衡 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 《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石鼓歌》等。

【作者信息拓展】韩愈与古文运动

【作者信息拓展】韩愈与古文运动

【作者信息拓展】韩愈与古文运动韩愈(786至824年,字退之,号昌黎,河南孟州人)被后人称之谓“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古文运动中曾起到中流砥柱之作用,这也是其一生不朽之伟业。

故而写韩愈不得不述及古文运动。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1036至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在著名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中赞扬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只有对唐宋古文运动的由来和发展有所了解,才能体会到这句话高度评价了韩愈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

唐宋古文运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化运动。

由于参加的人很多,有共同的要求和目标,形成相当的规模,又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从而印证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真理。

骈文用对称的字句组成,字句的音韵还讲究平仄和协调,是一种难以看懂、理解和应用的文体。

由于有很多典故和重复说明,所以也象一种文字游戏。

其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和六朝,占据了八个朝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而古文反对形式主义、文风萎靡和僵化,希望能真实地反映现实、自由描写事物,使其成为易写、易看、易懂的俗文化,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的需要,所以便由韩愈和柳宗元(773至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领导古文运动与骈文作斗争并取而代之。

古文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古代的文句,如孔子的《论语》和《诗经》的句子都浅显易懂;一是指古代的散文,如《左传》和《史记》都是没有华丽文句修饰的真实性文章。

古文和骈文有什么区别,从以下文章便可得知:著名作家庚信(513至581年,字子山,河北新野人)有《谢滕王赉马启》:某启,奉教垂赉乌骝马一匹,柳谷(张掖有裂开石块上有五马图像,示晋代魏而兴)末开,翻逢紫燕(汉文帝刘恒的名马);陵源(指陶渊明文章中的武陵源)犹远,忽见桃花(源,也是马名)。

流电(刘恒的马名)争光,浮云(也是刘恒的马)连影,张敞(汉朝京兆尹)画眉之暇,直走章台(京城地名);王济(晋朝富翁)饮洒之欢,长驱金埒(用钱围成的矮墙养马,以示富有),谨启。

(整理版)韩愈与古文运动

(整理版)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汉朝的时候,官府文告力求“典雅〞,以致地方官吏也不能读懂。

六朝以骈文为正宗,这几百年间的上行下效,使得先秦诸子和司马迁的还以口语的自然气势为根底的散文一脉,几乎断绝。

六朝的杰出诗人们虽然曾经反对当时绮靡的诗体,然而并没有大张旗鼓。

初唐四杰也是反对六朝的“宫体诗〞的,然而也没有发起一个恢复先秦诸子至司马迁的散文传统运动。

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有韩愈起来大声疾呼,发起所谓“古文〞运动。

此所谓“古文〞,就是先秦诸子到司马迁的散文传统。

韩愈的“古文〞运动的文体改革的观念,和他的“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是相为表里的,也可以说是前者服从于后者,所以韩愈自己说:“愈之所以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这种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韩愈的文体改革运动仅仅以模仿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标,而不能像先秦诸子和司马迁那样以接近人民口语为目标来创造新的散文。

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

话虽这么说,我们仍然不能把韩愈的功绩估计得太低。

在韩愈之前,隋朝、初唐、盛唐时期,都有过“古文〞的名家,可是他们没有像韩愈那样有意识地发起一个运动,因此,“文起八代之衰〞的赞词也就不能不落在韩愈身上了。

我们还应当说,“古文〞运动是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倾向而出现的。

安史之乱后,反现实主义的文学又渐渐抬头。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颓风而发的,并且力图重振汉魏“乐府〞。

但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到第九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有后继无人的危险。

正当这时候,韩愈的“古文〞运动却并未跟着韩愈、柳宗元的去世而消歇,而是渐渐地确立和稳固起来,它扭转了三百年来“文〞“笔〞的成见,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

于是“古文运动〞以及“古文〞,在宋朝为欧阳修等所扩大而赢得普遍的成认。

到了明朝,“前七子〞又拿来反对当时的“台阁体〞——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

从韩愈到李梦阳,“古文〞运动都是有着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或雍容平易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文学的积极意义。

韩愈的散文与古文运动

韩愈的散文与古文运动

韩愈的散文与古文运动
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轫于陈子昂,安史之乱后进入自觉的酝酿时期,出现了李华,元结等古文运动的先驱,他们主张以圣人之道为本,强调文章的劝世救俗的教化功能,反对骈文,倡复古文。

韩愈为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形成一套较为系统、明确的文学思想:
一,文以明道。

之所以倡导古文,目的是尊崇古道。

原道,宗经,宗圣。

他重道但不轻文,把明道与事功相结合。

二,不平则鸣。

继承并阐发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强调文章应抒发自己的真性情,反映时代真实面貌,把批判社会的不公与抒发一己的郁愤结合起来,把古文的实用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

三,学古创新。

反对骈文,提倡学习先秦西汉的古文。

反对因袭模仿,强调诗文的独特风格。

要求文章文从字顺,运用平易流畅,长短自如,易于表情达意的口语化语言。

四,提高学养。

继承发展孟子的“养气说”,主张从道德,学术两方面,提高作者的修养。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成就卓越的散文作家,其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可概括为文体创新,手法创新,语言创新,风格创新四方面:
一,韩愈完善了秦汉以来各类体裁的散文,开创了散文创作的繁荣局面。

如序记之文,冥墓之文,记传之文,书信之文。

二,穷文之变,不循轨辙,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

三,韩愈论文极重视语言,词必己出,文从字顺,活用成语,自铸新词,喜用口语,善用虚词,因事造言,生动活泼。

四,韩愈论文的主要特色是气势磅礴,汪洋恣肆。

总之,韩愈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以散体取代了骈体,扩大了散文的文学,社会功能,提高了散文的文学品味。

打破了骈文的一统天下,开创了古文运动的新局面。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和“古文运动”

《师说》同步素材——韩愈和“古文运动”

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 ,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韩愈的这篇文章是针对现实 而发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三、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 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 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幺,韩愈为什幺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 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 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 而着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 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 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 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 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 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 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 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 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 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 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
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 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对当时从师现状的分析 对今人耻于从师之风的评价)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 概叹从师之风之不存 (对时人从师与否的评论)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的职能、从师的理由、从师的原则) 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文缘由) 从上面的关键句中,我们不难看到,全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 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且圣人无常师——主旨:论述古人从师的风尚。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远矣,而耻学于师”——主旨:通过对比论述今人不 从师的恶习。 3.君子不及众人——主旨:论述不从师的恶果——其结果远在古之圣人之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被誉为“文学改革的先驱”,他的名字与古文运动紧密相连。

古文运动是指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的文辞、用字、句式方式的转变,韩愈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古文运动的背景与特点古文运动兴起于唐代中期,主要推崇魏晋时期的文风,旨在恢复古代文学的髙度。

与古文运动有关的有陆放翁、韩愈、柳宗元等人,他们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学,弘扬以经典文献为范本的文风。

古文运动的特点是备受重视,并从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的关系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引领者之一,他在修订《颜氏家训》中使用了纯熟的古文技巧,这被视为古文运动取得显著成就的里程碑之一。

韩愈整合了古人的思想及修辞方法,在文学表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韩愈还倡导了"经史百子之道",提倡以古人为榜样,用他们的行为作为人类道德的指导。

三、韩愈影响下的文学成就受韩愈的影响,文学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文人们逐渐关注起古代经典文献,开始采用古文的表达方式,以此来弘扬古人的价值观念,并进行文化的延续。

在这种背景下,诗歌作品逐渐运用古文风格,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学的魅力。

古文运动对整个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古代文学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四、韩愈的贡献与影响韩愈被誉为“文学改革的先驱”主要出于他对文学的贡献。

韩愈注重对古代文献的研究,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并将其运用于史传、文赋和议论文等文学作品中。

他的作品充满了古代文学的典雅与高贵,颇有一种古人的庄重气息。

同时,韩愈对古文运动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总结: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修订《颜氏家训》,还在于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推动。

韩愈影响下的古文运动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

韩愈为后世的作家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文学成就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
之 鸣 回应 世 界 。
包 弼德( P e t e r B o 1 ) , 男, 美国汉学家。 1 9 8 5 年起任 哈佛 大学 副教授 、 教授 、 讲 座教授 。
l 9 9 7 -2 0 0 2 年 任 东 亚 语 言 文
明系 系主任 及东 亚 国家 资源
中心 主任 , 现任 哈佛 大学地理
社 会 偏 激和 不 平 的 反 应 , 没 有 哪 部 作
品 是 充 分而 持 久 的典 范 。不平 之 呜 就 是要“ 及于 古 ” 。但 是 , 古人 还 是 “ 自 然” 的 。 内 在 自然 的平 静 状 态 被 外 物 所 扰乱 , 激 发情 感 的感动 , 这 种 感 动
T r a n s i t i o n s i n T a n g a n d S u n g
的意 义 与 古代 的 圣 人 、 哲 学 家 和 历 史
美 包


学 家 是 一样 的。 在 《 送孟东野序》
( 8 0 3 ) 中, 他 根 据 人 在 受 到 外 界 的 压
迫 与扰 乱 时 ,会 有 不平 之 鸣 的观 点 , 建 立 了 一 个 连 贯 统 一 的 思 想 文 学 传
论道 ・ 他山 l L U N D A O・ T AS H AN

张 籍在 7 9 8年 谈 到 , 他 看 到 韩 愈
◎ 古文运动

的 文 学 游 戏 和 他 宣 扬 的学 说 之 间 有
种 不协 调 ( t e n s i o n o 柳 宗 元 也 认
为, 像韩愈 这样 有志 趣 的人 , 不 应 该
古 人 写 作 方式 的简 单 分析 之 上 。 他 要 求 法。 他 写道 : “ 古 者 辞 必 己出 ” , 相反 , 后来 的人 只 是 剽 夺 过 去 的语 言 , 以至 于 道 被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末期的两位著名文学家,他们在文学界的活动被称为“古文运动”。

在当时,唐代文学由于长期的繁荣和发展,已经变得过于炫耀和华丽,缺乏朴实自然的感觉。

韩愈和柳宗元认为,文学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而不是只关注形式和技巧。

他们提倡使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此来回归文学的本源,弘扬文化传统。

其中,韩愈倡导“文以载道”,即认为文学应该反映道德和治理社会的思想;柳宗元则提倡“以文会友”,即认为文学应该用来交流思想和感情。

在他们的影响下,唐代文学重新焕发出了朴实自然的气息,这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
唐代文学历史上,韩愈是唐朝中期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政治家。

他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文化运动。

通过对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运动的
内涵和意义,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针对唐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弊端而提
出的。

在唐朝中期,文学界开始出现了大量“骈文”和“繁文”,这
些文体内容华丽而艰涩,难以被普通人理解和接受,从而严重阻碍了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韩愈则力图恢复唐代古文的纯正和自然,让文化
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

他认为,古文具有精炼、简洁、自然的特点,
是更适合被大众接受的文体。

在韩愈的文学创作中,他力图恢复古代文学的典雅和朴素,强调
用白话普通话的语言写作,并推崇古人的儒家思想和经典。

他主张文
章要具有自然朴实的形式,富有思想性和人性关怀,从而打破了唐代
文学的艺术化的写作形式,瞄准了生命的丰富性和深度。

同时,他对
历史文化和国家教育制度作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普
及和发展。

总的来说,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一次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运动。

它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朴素、自然和人性关怀,让文学回归到人民生活
的底层,反映社会和人民的真实生活和心境,保护了古代文学的传统
和优秀性,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该继承韩
愈的精神,秉承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用更加自然的语言诠释现代社会的人文内涵。

韩愈对古文运动的贡献

韩愈对古文运动的贡献

韩愈对古文运动的贡献1. 引言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被尊称为“文学鬼才”。

他在唐代古文运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韩愈对古文运动的贡献,并分析他在此领域的重要观点和影响。

2. 韩愈的概况韩愈是唐代后期专门提倡复古文风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主张以先秦时期经典作品为范本,反对自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儒家散文风格,并努力恢复早期纯正华丽的文字。

这种思想逐渐演变成了唐代古文运动。

3. 反对白话文和汉赋风格韩愈坚信古代文章超越现代行为,它应该根据先秦经典而不是当时通俗的语言进行撰写。

他强调修辞技巧、意境表达和深度思考等方面。

这与盛行于当时的白话文和汉赋风格完全不同。

4. 颠覆儒家散文风格韩愈批评当时的儒家散文风格,认为它们过于简洁平淡,缺乏华丽修辞和虚实结合的运用。

他主张通过研究古代经典,并借鉴其中的词汇、构句和修辞手法,以提高文章的卓越度和魅力。

5. 影响后世作家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努力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观点和作品激发了许多唐代及宋代作家追随他的脚步。

这些作家吸收了韩愈的理念和技巧,发展出自己独特且具有突破性的古文风格。

6. 总结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是一位杰出而重要的人物。

他从思想层面反对白话文和汉赋风格,并试图颠覆儒家散文的现有风格。

韩愈通过修复早期经典文字,在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影响力超越当时的文学界,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启示和指引。

以上是关于韩愈对古文运动的贡献的一个简要概述。

他所坚持的修辞技巧、意境表达和深度思考等观点和方法,为古代文学风格塑造开辟了新的道路,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

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韩愈的“以文为诗”理论及其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韩愈,作为唐代中期文学巨匠,不仅以其卓越的诗文创作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独特的文学理论推动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

本文将首先概述韩愈的生平及文学成就,进而分析“以文为诗”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最后总结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韦应物、柳宗元合称“三杰”,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强调文章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情,这一理念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文为诗”是韩愈文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散文的笔法和结构,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韩愈认为,诗歌不应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美,更应注重表达思想和情感。

因此,他提倡在诗歌中运用散文的叙事、议论等手法,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的“以文为诗”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文运动旨在复兴汉魏六朝以来的散文传统,反对骈文浮华空洞的文风。

韩愈的理论为古文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了唐代散文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韩愈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入手,深入剖析“以文为诗”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以期全面展现韩愈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韩愈的“以文为诗”理念韩愈,字退之,唐朝中期的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对唐代古文运动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韩愈的文学观念中,“以文为诗”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创作理念,这一理念主张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散文的元素和手法,从而赋予诗歌更为深厚的内涵和更为自由的形式。

韩愈认为,诗歌和散文虽为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两者在表达思想、情感上并无本质区别。

因此,他主张在诗歌创作中借鉴散文的叙事、议论等手法,使诗歌能够更为直接、深入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和古文运动

结论: 士大夫之智不能及
关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惑而不从师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彼童子之师 或师焉,或不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 三人行,必有我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单击添加副标题
师 说
韩愈
韩愈和唐宋八大家
韩愈和古文运动
韩愈简介
韩愈简介
01
韩愈(768—825),字退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杰出的文 学家,与柳宗元创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复古崇儒,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
02
韩愈出身于官宦家庭,从小受儒家正统思想和文学的熏陶,并且勤学苦读,有深厚的学识基 础。但三次应考进士皆落第,至第四次才考上,时年二十四岁。又因考博学宏词科失败,辗 转奔走,先后在宣武节度使董晋、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任观察推官,后在国子监任四门博 士。贞元十九年,升任监察御使。这一年关中大旱,韩愈向德宗上《论天旱人饥状》,被贬 为阳山县令。以后又几次升迁。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上《论佛骨表》,反对崇佛,被贬 为潮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元年召回长安,任国子祭酒,后转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后世称为 “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有《韩昌黎集》。重点Βιβλιοθήκη 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 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或师焉,或不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韩愈的主要成就及贡献

韩愈的主要成就及贡献

韩愈的主要成就及贡献一、文学成就1. 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当时,骈文盛行,文风华丽但内容空洞,多注重形式上的对偶、韵律等。

韩愈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的散文传统,反对骈俪之文。

他强调文章要“文以载道”,即文章应该承载儒家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内涵。

例如他的师说,开篇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直接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这一道理。

这篇文章句式长短不拘,行文自由流畅,是古文运动的典范之作。

•他的创作理论为古文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文章的语言应该“唯陈言之务去”,也就是要摒弃那些陈旧的、没有新意的言辞,追求语言的创新。

同时,他提倡“气盛言宜”,即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2. 诗歌创作•韩愈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奇崛险怪著称。

他常常突破传统诗歌的格律和表现形式。

比如在南山诗中,他描写终南山的景色,运用了大量的排比、铺陈的手法,诗的篇幅很长,且意象奇特。

他还善于将散文的笔法融入诗歌创作中,如山石一诗,按照行程的顺序依次叙写游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像一篇游记散文,但又有诗歌的韵律之美。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宋诗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诗人如苏轼等都受到他诗歌风格的启发。

二、思想贡献1. 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弘扬•韩愈一生尊崇儒家思想。

在唐代,佛教和道教盛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韩愈以弘扬儒家道统为己任,他在原道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儒家的道统传承,即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到孟子的传承脉络,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一道统。

他批判佛、道二教的思想观念,认为佛、道的兴盛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如寺庙道观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僧道不事生产等,同时也对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了干扰。

•他的思想主张对维护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了后世儒家学者对儒家道统的重视和研究。

三、教育贡献1. 教育理念•韩愈重视教育的作用。

韩愈古文运动

韩愈古文运动

韩愈古文运动韩愈(768-824),元朝著名的儒家学者,古文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因此被儒家学者称为“韩古”。

韩愈古文运动是一次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古文运动”,它把重兴古代经典文学的任务摆在了当前儒家学者最重要的位置。

韩愈古文运动的起源,一是追求古文的传承,他希望借助古文传承出文化和思想,二是抗击梁朝文化。

当时,社会现实混乱不堪,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领域,梁朝文化已淡出历史舞台,韩愈希望以古经典文学的方式纠正当时的文化混乱,把历史抛在脑后,追求文明平稳安定。

为了把古文传承下去,韩愈积极整理经典文学作品,他编辑的《汉书》、《晋书》、《唐书》和《新唐书》保存下来的古文原作,比当时社会其它形式的文学更加真实准确,他著有《韩非子》、《考工记》、《礼记》、《春秋》等书,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研究。

韩愈古文运动,也极大地影响了相关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他的古文运动是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正如他以古文运动为名,重新发掘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文学道路。

他把“古文运动”的意义拓宽了一步,把不落入儒家学派的隐秘文学作品也拿出来放在了古文运动的视野之中,使得古文运动和儒家文学活动更加深入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学模式。

韩愈古文运动,对后世儒家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古代文学作品得以传承,也使古典文学得以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抗击梁朝文化的文化意义。

但是,也有人指出,由于古文运动把许多现实的历史细节忽略掉,对当时的历史真实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历史的真实性。

韩愈古文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但促进了古代文学的传承,而且改变了当时的文化格局,使古典文学的传统受到极大的赞赏和推崇。

虽然韩愈古文运动表面上是一次对古代文学的传承,但它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友善,它旨在把文学思想发挥到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完善文化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使其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向上。

韩愈与古文运动.doc

韩愈与古文运动.doc

作者
韓愈與古文運動
一、定義:「古文」一詞由韓愈提出,指的是三代兩漢的散體文,為的是與「時文」即六朝以來流行的駢文相對。

二、時間:古文運動是在德宗貞元到憲宗元和(西元七八五—八二○年)這二、三十年間的一次文體革命。

主張以散文闡明儒道,擺脫駢偶體裁的束縛。

三、初步成功:這次運動的主要領導者是韓愈和柳宗元。

由於目標明確,比起陳子昂等人,不但有理論指導,又有創作作品實踐,在當時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文學浪潮,使古文壓倒駢文而取得優勢,對後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韓愈的文學理論主張:文以載道、陳言務去、不平則鳴。

從愛好古道出發,提倡古文,反對駢文;重視作家的道德修養,把它作為古文創作的重要條件;不平則鳴,文窮益工。

在表現形式上,一方面主張要有創造性,詞必己出,以「鉤章棘句」、「怪怪奇奇」為極致;一方面又主張以「文從字順」、「章妥句適」為指歸。

(插頁3‧14有簡說,亦可見教師手冊。


五、貢獻:使散文從應用性轉向了文學性,也創造了富有個性特徵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同時,對傳統的應用文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造,繼承先秦百家,吸取辭賦駢文的表現手法,並根據當代口語發展,對散文的語言、結構進行了徹底的革新。

韩愈:古文运动

韩愈:古文运动

韩愈:古文运动韩愈:古文运动引导语:中唐时期的文风虚浮、文章空洞,文人多不通事务,却热衷于名利。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以韩愈、柳宗元等人为首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的复兴,有赖于韩愈的出现。

而说到韩愈,则必须看到他的多面性。

一方面,韩愈具有积极维护封建专制和儒家“道统”的热情,而另一方面,韩愈又是一个个性很强、自我表现欲很强的人。

在他的怪怪奇奇、汪洋纵肆的诗歌中,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他的不甘凡庸、喜好张扬外露的气质,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芍药歌》)这一类自我描述,更不是拘谨敛束的形象。

甚至,他以上追孟子、继承道统自命,也可以说是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表现。

所以,当韩愈投入古文复兴运动时,他的态度与前人实有很大的不同。

在以复兴儒学为核心宗旨的基本立场上,他确是继承了前人;但他的整个散文理论,特别在变革文风、推进创作方面,却增添了许多新的和更为合理的内容。

而古文运动获成功,不仅由于他的理论,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写出了许多富于个性、才力和创造性的佳作,从实践上重新奠定了散体文的文学地位。

同时,他大力提倡与呼吁文体改革,团结了一批撰写散体文的作家,使散体文创作形成了一股较大的文学潮流。

《旧唐书·韩愈传》说:“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扬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

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

”其中,独孤及对韩愈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因为大历十二年独孤及去世时,韩愈才十岁。

但梁肃对韩愈却有直接影响。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中曾说到过梁肃对自己及朋友的提携,《唐摭言》还记载韩愈、李观、李绛、崔群在梁肃处游学,三年未得见面,而一见之下,梁肃大为称赏,于是十分推奖他们的文章。

这可能是后人杜撰的故事,但韩愈接受了梁肃的散文理论,则无可怀疑。

不过,韩愈的古文理论绝不是简单地抄袭或因循前人的见解,它的实际内容要丰富得多。

第一,韩愈主张写散文“宜师古圣贤人”(《答刘正夫》),但学习古文,并不因为“其句读不类于今”,而是“学古道则欲兼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也就是说,学古文根本上是为了学习“道”。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

其次,注重句式的设计
善于交错运用各种重复句、排比句、对仗句, 来增加文章的变化与气势,发挥散文句子可长 可短的优势,弥补散文缺乏音乐美和节奏感的 缺陷。
再次,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
有时以重笔陡然而起,抓住读者目光,然后再 转入本题;有时则从远处迂回而来。结构上也 有层层推进、正反互映、通篇对比等不同类型。 有时则直抒衷情,不有意为文,以自然平实的 结构取胜。
韩愈散文的总体特征
气势雄大、感情充沛,文字奇崛新颖,句式参 差交错,结构开阖变化,“猖狂恣肆”,“如 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
韩愈的诗歌
雄奇硬险:以匪夷所思的想象和怒张怪诞的夸 张变形,塑造生新雄奇的意境。
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赋为诗;以非诗为 诗。
为“唐诗之一大变”,开创中唐诗家奥衍一派, 下启宋诗议论化、散文化之风气。
2、中唐儒学复古思潮的高涨。唐代儒、释、 道三教并行使儒学受到很大削弱,以韩愈为代 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努力复兴儒学,为巩固统治 服务。这种儒学复古思潮正是古文运动的指导 思想和推动力量。
文学自身原因:
古文运动是三百年来古今文体之争的一 种必然结果。古今文体之争从骈文鼎盛 的齐梁时代开始,历陈、隋以至于唐代 绵延不断。
韩愈的散文创作
三、杂感 寓言性质:《说马》、《说龙》、《获麟解》.
悼文:《祭十二郎文》
记叙文
《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等等。 叙事中或加渲染,或杂谐谑,生动而传神。
韩愈散文创作的艺术技巧
首先,韩愈注意词汇的创新,推陈出新,提炼 新词,创造出不少妙语警句,增添了文章的生 气。
如《送穷文》:面目可憎、垂头丧气,《进学 解》中的动辄得咎、佶屈聱牙,《应科目时与 人书》:俯首帖耳、摇尾乞怜等等。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

韩愈与古文运动韩愈与古文运动引导语:中唐后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古文发展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与古文运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我们熟悉的唐代文学家中,韩愈或许是最具士大夫品格的一位。

我们从“古文运动”的文学史高度理解韩愈,也对韩愈谏迎佛骨、夕贬潮州、祭鳄鱼、兴边鄙的掌故耳熟能详。

但其实韩愈也是一位具有高度政治洞见和行动能力的政治家。

而韩愈平叛的事业,也与其文字生涯互为表里。

众所周知,藩镇割据是导致唐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韩愈生活的德宗、宪宗、穆宗时代,藩镇割据已经成为了帝国的癌症。

成德节度使田弘正,本是叛将田承嗣之侄。

田弘正感于大义,归降唐朝,被擢升为中书令兼成德节度使。

然其部将王廷凑率部兵变,杀死田弘正及其将士、家人三百余人,自立为节度使留后兼知兵马使。

王廷凑本是回鹘人。

唐朝因藩镇离心,军权松分散,便只好雇佣异族武人以对抗。

然雇佣军毕竟难以控制,终究离心离德,酿成祸乱。

当时韩愈刚刚从潮州谪居任上回京,担任了短暂的国子祭酒之后转任兵部侍郎。

倾危思重臣,而韩愈故友元稹的一句“韩愈可惜”,也让穆宗皇帝再次想到韩愈。

穆宗以河东节度使裴度充任幽、镇两道招抚使,韩愈也临危受命宣抚,并被授权便宜行事。

韩愈孤身进入王廷凑营地,王廷凑摆开阵势,以大军相迎。

当然,王廷凑知道韩愈不好对付,便忙将责任推给士卒,说田弘正之死完全是士卒哗变的结果。

韩愈不吃这一套,厉声说:“皇上赏识你的才能,赐你节仗,你却辜负皇恩,大逆不道,是何道理?”王廷凑的军士中也有人站出来说:“先太师(田弘正)曾平定朱滔叛乱,血衣犹在,我们也流血流汗,不负国家,国家为什么以我们为反侧?”这名士兵显然是在偷换概念,把朝廷镇压王廷凑置换成了追究田弘正。

韩愈抓住这一点说:“我以为你不记得先太师了。

记得就好。

天宝以来,背叛朝廷的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都有子孙在吗?有继续为官的吗?”大家只能回答“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古文运动结果]韩愈和古文运动
导语:韩愈是个勤学苦吟的文人,他接受的是儒家的正统思想,他遵循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专心做学问,专心做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韩愈和古文运动,欢迎借鉴!
文学发展至南北朝,唯美之风极盛,时人写诗论文,只注重平仄、音韵、偶句等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文学自身的文学价值。

于是,诗文在一片的靡丽的气息中,毫无生命力。

当时的裴子野,即作《雕虫论》一书,指称骈文为淫文破典。

后又有苏绰,他位高权重,想要以政治力量,提倡平实古直的古文,此举虽功败垂成,却为日后的古文运动播下种子。

此外,隋朝的李谔和王通,前者在朝,后者在野,他们都有推行古文运动的理想,可惜这分理想,均因隋朝的国祚短暂而埋没。

唐初文人作史书时,莫不在文学传、文苑传中抨击六朝骈文的靡丽气息,发挥明道宗经的文学理论,为日后的古文运动首开了风气。

而陈子昂、张说、苏颋等人,及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之士,皆对徒流于形式的文学风尚有所反省。

到了柳冕,更主张文学与儒学合而为一,以利推行教化。

古文运动历经多人的鼓吹阐发,虽未成熟,实已离成熟的契机未远。

古文运动正式登场:
在文学运动中,理论可以指导作品;作品可以印证理论,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在中唐的古文运动中,由于《理论》和《作品》的健全,使古文运动蔚为一时风尚。

韩愈所提倡的古文运动,在理论的架构上十分明确。

在文学思想方面,他驳斥佛、老二家的玄疏之论,而直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道,以无比魄力,欲扫除思想界空虚无根的意识形态,恢复中国故有的道统。

在文学形式方面,他力斥华而无实的骈文,提倡文从字顺的新散文。

主张《宏中肆外》的文学风格。

《宏中》,是指文章内容应力求充实;《肆外》,是指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使作者能自由驰骋笔力。

韩愈不但在理论上有积极的建设,并且自己以不可一世的才气,写下了许多平易流畅的新散文。

此外,其弟子李习之,得韩文公之醇厚,写起文章亦平易近人;皇甫湜得韩文公之奇崛,文章虽有险涩之气,但亦能自出新语,不流于时尚之华媚。

而一代文宗柳宗元,更以其峻洁之笔,写下饱含生命感慨的永州八记,和充满批判意味的寓言式散文,这种真思想、真感情的笔触,真正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精神。

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虽然成果裴然,但如昙花一现,在古文大家相继凋零之后,立即又被形式华美、音韵精工的四六骈文所淹没。

直至北宋时期,欧阳修登高一呼,拔擢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

此六人呼应中唐古文运动的精神,写出了质量俱优的文作品,使文从字顺的散文,成为散文界中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