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财政政策PPT教学课件
![财政政策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d9c7de59eef8c75ebfb378.png)
• 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 可容纳的空间。
• 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紧缩
• 对策:1)针对需求过旺或不足造成的,采 取需求管理(调整投资支出、控制工资增 长)2)针对结构性摩擦造成的,调整经济 结构2020/12/09 Nhomakorabea6
•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 潜在GDP:在保持价格稳定情况下所能生产最大 产出量,即国民经济按潜在产出能力运行时,产 出水平高,失业率低,且价格稳定。
凯恩斯主义)
• 1)观念的转变 主张政府干预 • 2)目标的转变 目标多重 • 3)手段不同(不仅有税收。还有预算、支
出、公债、补贴)
2020/12/09
2
• 3.我国财政政策 • (1)计划经济体制下 • 1)服从于一个国民经济计划 • 2)直接调节 • 3)内容单一 • (2)市场经济下 • 1)财政政策的内容、手段目标更丰富 • 2)调节功能更重要 • 3)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操作的难度更大 • (3)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问题与以下因素有关
教育和公共卫生
• 2.如何提高:财政加大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关注民生,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020/12/09
8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一)税收 • (1)宏观税率 • 适度 • (2)税负分配 • 1)政府部门 税种和税率 • 2)市场活动 税负转嫁 • (3)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 • 1)税收优惠:减税、免税、宽限、加速折旧建立保税区 • 2)惩罚性措施:报复性关税、双重征税、税收加成、征
• 1)挤出效应 • 2)货币效应 • 3)收入效应
2020/12/09
12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 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紧缩
• 对策:1)针对需求过旺或不足造成的,采 取需求管理(调整投资支出、控制工资增 长)2)针对结构性摩擦造成的,调整经济 结构2020/12/09 Nhomakorabea6
•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
• 潜在GDP:在保持价格稳定情况下所能生产最大 产出量,即国民经济按潜在产出能力运行时,产 出水平高,失业率低,且价格稳定。
凯恩斯主义)
• 1)观念的转变 主张政府干预 • 2)目标的转变 目标多重 • 3)手段不同(不仅有税收。还有预算、支
出、公债、补贴)
2020/12/09
2
• 3.我国财政政策 • (1)计划经济体制下 • 1)服从于一个国民经济计划 • 2)直接调节 • 3)内容单一 • (2)市场经济下 • 1)财政政策的内容、手段目标更丰富 • 2)调节功能更重要 • 3)财政政策的运用和操作的难度更大 • (3)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问题与以下因素有关
教育和公共卫生
• 2.如何提高:财政加大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关注民生, 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020/12/09
8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一)税收 • (1)宏观税率 • 适度 • (2)税负分配 • 1)政府部门 税种和税率 • 2)市场活动 税负转嫁 • (3)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 • 1)税收优惠:减税、免税、宽限、加速折旧建立保税区 • 2)惩罚性措施:报复性关税、双重征税、税收加成、征
• 1)挤出效应 • 2)货币效应 • 3)收入效应
2020/12/09
12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 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2081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7.png)
(2)转移性支出:消费性补贴可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 支配收入,鼓励消费者增加消费需求。生产性补贴可直 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和供给能 力。因此,在有效需求不足时,主要增加消费性补贴; 在总供给不足时,主要增加生产性补贴。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一、改革开放初期 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后的时期:从紧财政政策 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 四、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稳健财政政策 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一、财政政策目标 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
平分配等 二、财政政策工具 预算:调整和变动预算支出结构 税收:调整税种、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措施 公债: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及流通中货币量 财政投资: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影响产业结构 财政补贴:影响价格 公共支出:调节生产和消费、产业结构、收入分配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含义 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类型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是国家以一定的财政经济理论为依据,为实现预定 的目标而规定的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的基本规则。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稳定动能 三、财政政策的主要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目标及工具
(1)购买性支出: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 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投资环境,以刺激私人投资。 政府通过消费政策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社会总需求,引 导私人生产发展方向,调节减,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增减。
第十五讲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
![第十五讲 财政政策 《财政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e0bdf4fad6195f312ba6fa.png)
财政学 第十一讲
8
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
▪ 实践中,财政政策的制定采取了两种方式:
• 相机抉择 • 自动稳定器
▪ 所谓相机抉择,就是政府总是根据当前或 预计未来的经济形势,采取相应的对策。
• 如果政府观察到经济有衰退迹象,就采取扩 张性政策
• 如果观察到经济过热,就采取一定的紧缩性 政策
财政学 第十一讲
• 技术、物质和人力资本、基础设施 • 这些变量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的源泉
财政学 第十一讲
24
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
财政学 第十一讲
25
财政学 第十一讲
14
挤出效应
▪ 上面对政策乘数的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即假定利率不变
▪ 但实践中,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 导致利率上升,因而财政政策效应就会打折扣
▪ 这是因为,投资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利率水平 提高将会导致私人投资下降,从而产生所谓的 “挤出效应”
▪ 对此,我们可以利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 简言之,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
财政学 第十一讲
23
经济增长的源泉
▪ 一国的总生产函数写作:
Y AF(K, L, H,G)
• 其中A表示知识(技术进步),K表示经济中 的物质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数量,H表示 人力资本投资,G表示政府提供的公共基础设 施服务。
▪ 由于我们关心的是人均GDP,因而真正对 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变量是:
接近或等于潜在产出(YP)的目标 ▪ 基本的思路就是调节总需求(AD),通
过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来实现上述目标。
财政学 第十一讲
4
图2 总需求的移动
财政学 第十一讲
5
总需求的移动
财政政策(PPT 8页)
![财政政策(PPT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9311b0ab5a8102d277a22f0a.png)
–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
• (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 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 (三)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效应 • (四)居民预期
–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
• 2、政府转移支付: –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 ↑→TR↑→DPI↑→C↑→AD↑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 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 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 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 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 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 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
– (1)具体操作:造成财政赤字后,政府委派财政部发行公债,卖给 中央银行;央行支付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用货币进行各项支出, 刺激经济;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公债,调节经济。
– (2)在美国的演绎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
• 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 2、公式:
财政政策(PPT 8页)
公债
• 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
•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 –(2)中期公债:1~5年 –(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
•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 (二)时滞的影响(Time Lag):使政策收到相反 效果
–1、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3、影响时滞
• (三)利益集团阻挠:来自于挤效应 • (四)居民预期
–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
• 2、政府转移支付: – 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 ↑→TR↑→DPI↑→C↑→AD↑
•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C、I↑ • 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 案例:(美国)牛奶和牛奶制品行业很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政治 上十分重要。政府要制定牛奶的健康标准,并对牛奶及奶制品的 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必要的干预。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是法律 规定的购买多余奶制品以保持政府控制的保护价格(价格下限) 的单位,它堆积了大量的黄油、奶酪以及无脂干牛奶----大约是 每年消费量的10%。目前的价格下限是每磅13美分。
– (1)具体操作:造成财政赤字后,政府委派财政部发行公债,卖给 中央银行;央行支付货币给财政部,财政部用货币进行各项支出, 刺激经济;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公债,调节经济。
– (2)在美国的演绎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
• 1、含义:在潜在GDP(GDP*)基础上产生的BS,记为BS* • 2、公式:
财政政策(PPT 8页)
公债
• 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
•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 –(2)中期公债:1~5年 –(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
•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 –(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 –(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 –(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财政政策ppt课件
![财政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490bc0e518964bce847c3d.png)
影响货币供给量 公债发行量大,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多,利率上升较大, 总需求减少较多 公债发行量小,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少,利率上升较小, 总需求减少较少
公债既是财政政策,又具有货币政策作用
12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大为减少, 原因有二: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 经济活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所谓反周期的相 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9
三 财政收入
税收 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 定量税 变动税收总量,刺激总需求 比例税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 ▪ 降低税率,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 ▪ 提高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降低
10
三 财政收入
发行公债
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用信 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经济 萧条
收入 减少
结论:经济萧条时, 政府税收的自动减少, 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税收 自动 减少
需求 下降
可支 配收 入降 速减
缓
衰退
抑制 需求 过度 下降
17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转移支付主要指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 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 标准,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多少主要取决于失 业的人数多少
18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经济 高涨
收入增 加
需求 上升
结论:经济高涨时,
转移支付的自动减少,
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 转移支
作用
付减少
可支配 收入增 速减缓
通货 膨胀
抑制 需求 过度 上升
19
公债既是财政政策,又具有货币政策作用
12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大为减少, 原因有二: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 经济活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所谓反周期的相 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9
三 财政收入
税收 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 定量税 变动税收总量,刺激总需求 比例税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 ▪ 降低税率,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 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 ▪ 提高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降低
10
三 财政收入
发行公债
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用信 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经济 萧条
收入 减少
结论:经济萧条时, 政府税收的自动减少, 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税收 自动 减少
需求 下降
可支 配收 入降 速减
缓
衰退
抑制 需求 过度 下降
17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转移支付主要指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 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 标准,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多少主要取决于失 业的人数多少
18
四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经济 高涨
收入增 加
需求 上升
结论:经济高涨时,
转移支付的自动减少,
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 转移支
作用
付减少
可支配 收入增 速减缓
通货 膨胀
抑制 需求 过度 上升
19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84e20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b.png)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为实现既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总体目标,而对 政府支出和收入等各种财政手段的选择以及综 合运用。 (1)财政政策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2)财政政策以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为目标。 (3)财政政策是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3)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 (2)巴罗“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 (3)对凯恩斯主义的冲击。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1)“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结果。 (3)结论。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4)“自动稳定器”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并且 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得 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可以理解为避 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是 实际经济领域中更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把通货 膨胀界定为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 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1.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的反驳
2.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 (1)政府购买的效应 (2)政府征税的效应
第一节 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国家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为实现既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总体目标,而对 政府支出和收入等各种财政手段的选择以及综 合运用。 (1)财政政策以一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 (2)财政政策以多重的宏观经济指标为目标。 (3)财政政策是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二)200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
(3)经济稳定和增长。
二、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财政政策原理
1.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 (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内容。 (2)巴罗“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 (3)对凯恩斯主义的冲击。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1)“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原因。 (2)“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结果。 (3)结论。
(二)与财政政策相关的几财政政策。 (3)“充分就业预算”政策。 (4)“自动稳定器”政策。
(三)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并且 有意愿工作的人,都能够按照现行工资水平得 到工作。
(2)物价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可以理解为避 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通货膨胀是 实际经济领域中更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把通货 膨胀界定为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说 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原理
1.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的反驳
2.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 (1)政府购买的效应 (2)政府征税的效应
财政政策 ppt课件
![财政政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16b8c76c66137ef061920.png)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 的不同功能,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紧 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 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 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 波动的财政政策,是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 数额的公共投资使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 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 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 方面的不同功能,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 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 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 基本财政政策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的财 政政策,也称其为长期性财政政策。
• 一般性财政政策(或曰中短期财政政策)则是在 一个特定时期内发挥作用的政策。
•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财政的基本特 点,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 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1、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是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对个人和企业 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引导作用。
它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
案例:罗斯福“新政”——于危难 之中挽救美国的财政政策
•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 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 片歌舞升平,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 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 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 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 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 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 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 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 到1700万以上,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农 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 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 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 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 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按照汉森的财政理论,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 波动的财政政策,是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 数额的公共投资使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 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 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 方面的不同功能,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 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 财政政策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 基本财政政策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的财 政政策,也称其为长期性财政政策。
• 一般性财政政策(或曰中短期财政政策)则是在 一个特定时期内发挥作用的政策。
•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财政的基本特 点,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 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二、财政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1、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是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对个人和企业 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引导作用。
它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
案例:罗斯福“新政”——于危难 之中挽救美国的财政政策
•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 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 片歌舞升平,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 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 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 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 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 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 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 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 到1700万以上,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农 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 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财政政策PPT课件
![财政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482d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e.png)
• 行政时滞: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 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 以上两种时滞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 关系,称之为内在时滞。
• 决策时滞: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结果提交立法机 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
• 执行时滞: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 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
• 效果时滞:指政策正式实施至已对经济产生影 响所需要的时间。
政策通过降低准备率、利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 给,对总需求的刺激最大,但有通货膨胀的危 险。 • 2、“双紧”政策。财政政策增收减支,货币 政策通过提高准备率、利率等手段压缩货币供 给,可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但有发生通货 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危险。
• 逆向搭配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松紧”或“紧松”的 方式相互配合。何者为松,何者为紧,取决于 当前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是什么。如果以解决 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以“紧”的货币政策为 主。如果以解决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失调为主 要目标,则以“松”的财政政策为主。
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
❖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其实施一般 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 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
相
内在时滞
外在时滞
机 抉
择
财
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 政
政
策
的
时
滞
问题
认识
行动
决策
执行
效果
• 认识时滞: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 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 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 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 2、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运用赤字财政政策 时,如果使用货币化融资,会直接扩大货币供 应量;使用债务融资,如果促进了M2向M1的转 化,也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 以上两种时滞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 关系,称之为内在时滞。
• 决策时滞: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结果提交立法机 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
• 执行时滞: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 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
• 效果时滞:指政策正式实施至已对经济产生影 响所需要的时间。
政策通过降低准备率、利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 给,对总需求的刺激最大,但有通货膨胀的危 险。 • 2、“双紧”政策。财政政策增收减支,货币 政策通过提高准备率、利率等手段压缩货币供 给,可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但有发生通货 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危险。
• 逆向搭配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松紧”或“紧松”的 方式相互配合。何者为松,何者为紧,取决于 当前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是什么。如果以解决 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以“紧”的货币政策为 主。如果以解决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失调为主 要目标,则以“松”的财政政策为主。
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
❖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其实施一般 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 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
相
内在时滞
外在时滞
机 抉
择
财
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 政
政
策
的
时
滞
问题
认识
行动
决策
执行
效果
• 认识时滞: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 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 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 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 2、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运用赤字财政政策 时,如果使用货币化融资,会直接扩大货币供 应量;使用债务融资,如果促进了M2向M1的转 化,也会扩大货币供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财政政策工具
1.国家预算调控手段
通过预算确定政府可支配的收入规模,投资规 模和消费规模,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流量,从而 对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 总需求产生影响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2.财政收入调控手段 (1)税收
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 二是政府根据需要,通过税制设计,主 动实现供求平衡 (2)公债 一是利用国债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并合 理安排国债资金的使用结构 二是政府可以通过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 货币流通等,达到供求总量平衡的目标
第8章 财政政策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 1、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预 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 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2、财政政策的发展 古代朴素财政政策思想: “量入为出”、 “藏富于民” 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产生于20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 供给学派的减税思想 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
4.国际收支平衡 现代开放性经济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 收入的合理分配 物价的相对稳定 经济的稳定增长 逐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主体 1、理论分析:
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最主要的作用主体, 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地方政府:应充当政策执行主体 2、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消极执行态 度 二是政策的攀比行为
四、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按 照现行的工资水平得到工作,被看作是财 政政策的首要目标 2.物价稳定 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 发展可容纳的空间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3.经济增长 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 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 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 量
6.1 18.2
0.8 10.1
二、积极财政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1、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全国城
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断升 高 2、投资需求不旺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改善财政支出结构 大幅度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并以增发 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筹资来源
2.调整税收政策 一是以税收优惠为主的“结构性减税”措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 总量时,对经济产生的效果不同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其他分类: 长期财政政策与中短期财政政策 总量调节财政政策与结构调节财政政
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验
我国经济软着陆情况
特征
宏观经 济稳定 增长
有效控 制通货 膨胀
固定资 产投资 增长减 缓
指 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
GDP增 13.4 11.8 10.2 9.7 8.8 长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零售价 格增长 率
固定资 产投资 增长率
13.0 50.6
21.7 27.8
14.8 18.8
1992、1993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 --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1993年增速 分别为37.6%、50.6%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92年 5.4%,1993年13.0%,1994年21.7%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二)主要内容 1.总量从紧,结构调整 2.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调控功能 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能够对社会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进行制约 和调节 内容:财政本身的调控功能、财政政策对 宏观经济的制约和控制力 特性:多维性、间接性、适度性、动态性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三)稳定功能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财政收支状况 ,从而影响社会总供求,以促进供求平 衡,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特点:反周期性、补偿性
结构性问题趋于突出 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
的矛盾更加尖锐 局部体制改革滞后
(二)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
1.控制赤字:
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 2.调整结构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3.推进改革 一是增值税转型 二是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 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四是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 五是继续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
第一,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调整支出结构、合 理安排支出 第二,严格控制信用总量及信贷资金投向; 第三,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投资资金用于 保投产、保收尾、保国家重点等等 3.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实施了税制改革和分税 制财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财政政策实践
(三)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效果 1.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 2.积累了治理经济过热的丰富经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性质 (一)财政政策是政府可以直接操纵的政
策 (二)财政政策属于政府的分配政策 (三)财政政策属于政府的综合性调节政
策 目标的综合性和工具、手段的综合性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三、财政政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对个人和企 业的经济行为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 挥引导作用 直接导向、间接导向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3.财政支出调控手段 (1)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社会的总需
求 (2)转移性支出
一是调节经济结构,实现社会产品的 公平分配和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是调节经济总量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五、财政政策类型 (一)按照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
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划分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施 二是税收优惠的重点在有序扩大 三是取消大量收费 3.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1.拉动了经济平稳发展 2.加快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
伐 3.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增加了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 5.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三、稳健财政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