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5、“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要义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把学生的预备性学习活动置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前,主张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在正确诊断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教师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在指导学法、提升学力上下工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从人的发展本质处思考,核心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转变成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顺从”“依附”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
因为只有当学生持有一种主动介入的态度,才能使“发展学生”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境界。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教学中的儿个敬感性问题
一是“赶着走”,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学习,缺少作为主体所应具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拖着走”,LI标山教师圈定,问题山教师给定,方式山教师规定,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无法展现灵性和智慧。
三是“齐步走”,由于设定的问题延展空间较小,不少学有余力的学生无法“吃饱”,课堂对他们而言,只是陪其他同学度过的“难熬光阴”。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2019-09-20“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中化学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尊重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资料引导学⽣⾃主学习,对知识内容和实验要求、过程、结果进⾏探索,完成相关的教学问题。
教师对⾃主学习结果进⾏批阅后,对知识进⾏再讲解,并在讨论中让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步巩固教学知识。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涵义及其具体操作“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即让学⽣在课前“先”进⾏⾃我学习,在⾸次设计的学案下对知识内容进⾏熟悉、认知,同时产⽣学习问题,掌握学习问题和⾃主学习情况后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进⾏教学。
此模式下,教学设计需要这样⼏个板块:基础知识板块、⾃主探究的知识板块、实验案例分析板块、经典例题板块、⾃主学习与检测板块、问题与信息反馈板块。
1.“先学后教”中的“先学”“先学”也符合本校“三环节”中的“问题导学”,指学⽣根据⾸次课程设计和学案对课本进⾏⾃主学习,通过课本教材、查阅资料、同学间讨论等⽅式完成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并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总结和反馈。
例如在“化学键”的教学中(第⼀课时),根据教学要求和⽬标制定了“先学”的提纲,内容⼀是对离⼦键和离⼦化合物的认识;⼆是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认识;三是对极性键和⾮极性键的理解;四是对极性分⼦和⾮极性分⼦的理解;五是要求学⽣能以电⼦式表⽰简单的离⼦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六是对分⼦间作⽤⼒的拓展。
2.教学⽅案的⼆次“定教”学⽣完成⾃主学习后,教师对学案进⾏批阅,根据完成情况进⾏信息的收集并调整教学策略。
收集的信息包括两个⽅⾯,⼀是学⽣对教材中概念、原理的理解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是学⽣直接反馈的问题。
收集信息后进⾏第⼆次“定教”,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切实解决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的课堂“后教”在前期的“先学”“定教”的基础上进⾏“后教”,也符合“三环节”中的“合作探究”“拓展应⽤”。
“后教”更有利于对重难点的把握,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在教育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个争论,即是“先学后教”还是“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更为有效。
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但实际上,这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教师应该先学好所要教授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掌握来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对学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教学指导。
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备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意识。
然而,“先学后教”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而无法完全掌握所要教授的内容,这就可能导致知识的不够全面和深入,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受到个人学习经验的限制,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与“先学后教”相对应的是“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水平,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以学定教”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前无法准确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就可能导致教学计划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差异和需求而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综合来看,“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两种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条件。
在某些知识面较为简单和一致的教学内容中,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掌握来提供准确的教学指导。
在某些知识面较为复杂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采用“以学定教”的方式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发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发展摘要:“先学”是学生在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带着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谈了如此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每一堂数学课,是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促进;发展2011年11月23日我来到了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听了几堂家常课,他们的教学模式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明白了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明显高于我们的学生,我不禁为之感慨。
为此特地找寻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当我提出一大串问题“严阵以待”时,学生的表现却是应者寥寥,启而不发;有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或发现的问题摘出来,供集体讨论解答。
等学生自学完相应的内容后,能将自己遇到或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的始终都是那么几个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无动于衷。
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想法、问题,但却不会把这些问题抛出来,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这样,我觉得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是被动地接受。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结合万里国际学校听的教学课和自己的想法,我得出“先学”是学生在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然后进行当堂练习,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怎样有效地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结合在万里国际学校听的“一个数除以两位数”和“三角形的面积”两堂课,笔者认为要分以下几步骤进行:1.先学前,教师要准确地揭示学习的目标,并将关键问题用多媒体呈现,避免学生盲目自学。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模式探究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模式探究以学定教(Student-Centered Learning)是一种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
先学后教(Teach-First Learning)则是强调教师先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然后学生再进行巩固和应用的学习模式。
本文将探讨以学定教和先学后教模式,比较它们的差异及优劣势,并讨论如何结合两者的优点来提高教育质量。
以学定教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的角色是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之相对,先学后教模式注重教师的角色,教师先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巩固和应用。
这种模式适合在知识密集度较高的科目中使用,如数学、物理等。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扮演的是知识传递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的作用相对被动。
这种模式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势。
以学定教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然而,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引导和指导能力,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先学后教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巩固,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为深入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然而,这种模式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任务
03
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为教学设计提供科 学依据。
04
探索先学后教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方法,如导学案的设计、 学生自学的指导等。
05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以学定教、先学 后教的教学模式。
06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02
以学定教理念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 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探究欲望。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活动,互相学 习、互相帮助。
及时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所学知识。
课后巩固与拓展学习
个性化作业设计
01
02
03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回忆、 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 知识和经验,为新课学习 做好准备。
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 内容、目标和方法,使学 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预习。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 录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 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 交流讨论。
课中互动与合作学习
80%
强调学习方法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效果为评价
关注学习成果
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 ,而非单一的成绩表现。
多元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 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反馈调整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03
先学后教策略探讨
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
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解
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解“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后教”,不是教师漫天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具体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他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教学,教学,应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
从这个立场出发,只有当我们教师内心真正确立了学生第一、学习第一的观点后,我们的教才能真正为学服务。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培训学习,对我启发专门大。
学习这种先进教学理念,使我明白教育全然在于改变观念,课堂教学在于打造优质高效。
长期以来,咱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定学”。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支配学”,教学中教师依照参考书或自己的体会来确信重难点;上课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学那么无条件服从教。
这种传统的模式或许会准确达到成效,产生短时间的效益。
但是此刻大多教师发觉重难点不是一概而论的;以为不同的班级、不同届的学生对所谓的重难点的认知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对症下药”。
更何况传统教学模式在专门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制造性和主体性,致使学生厌学。
从久远看,构建一种属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框架才是当前教育的要求,“先教后学、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策略和方式都将符合课堂教学变革要求;咱们借以课程改革的机缘来实践探讨:一、“先学”环节的明白得熟悉:先学它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看书明白得。
而要教师事前精心设计导学,让学生先明确任务,在一按时刻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相关检测,并要求提出相关问题等。
“以学定教”的导学案,教师要导以目标、导以爱好、导以思维、导以方式、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
“教学导学案”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用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进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置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进展的客观规律。
二、“后教”环节是决策的运用:该环节是课堂组织“教”的关键,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自练的基础上,教师依照学生反馈确信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进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进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第二,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
学生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露规律性。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
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
布鲁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此提出了一套使群体教育个体化的教育系统。
这个系统基本过程是:一是学生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去整理必需的准备知识;二是实施最优化的群体教学;三是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并进行形成性练习评价,对一、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并给予矫正与指导;四是在矫正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巩固提高练习。
这样,86%的学生能达到原先只有20%的学生达到的成绩。
如果再配以“强化”训陈,86%的比例就会提高到95%。
群体教学几乎达到个体教学的效果。
这更加说明了“先学后教”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可行性。
经过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怎样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
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浅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运漕镇三曹小学:曹奉才内容摘要:随着2007年9月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教学观念在受到冲击并转变的同时,作用于课堂的教学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笔者一年来致力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现将实践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一、“以学定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二、“以学定教” 变演员型教师为导演型教师。
三、“以学定教”变有计划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一、“以学定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
“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
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自学。
从学案的设计中不难看出:1、学生有了预习、自学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知道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公式的记忆,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他们课下一定会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公式形式,为课上的应用作了很好的准备,这种方式也无形中督促着学生的自学。
还有,教师在找各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时,此环节是最低要求的就要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乐于学习。
2、题目的选择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有思考价值。
两道题目都属于中档难度,有一定梯度和递进关系,并且都与实际结合,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而且也很感兴趣,不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或很枯燥。
浅议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浅议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
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
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
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
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
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
2、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
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
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
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意义和特征,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两方面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导学制的组织模式正符合“终生学习”的时代发展需要,从“人的发展”本质处考虑,核心是贯穿“生本位”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运用生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现在大多数课堂我们一直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还没有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式学习,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听。
基于对“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尝试、创造和发现的机会”的思考,我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为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意义及特征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
著名教育家邱学华主张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学生的尝试性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著有《尝试教学法》等多部论著。
很多教育专家对“学生自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把学生的预习自学放置于教学的教学活动之前,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整合,改变传统知识点传授的面面俱到、学生知识经验“0起点”的授课方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上下功夫。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仅表现在顺序上的不同,而且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存在本质区别。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学习,和谐发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学习,和谐发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学习,和谐发展“先学”不是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学。
“先学”是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后教”是指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教师再去教。
这时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进行启发指导。
“后教”可以是教师教学生,也可以是学生教学生。
郭沫若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着种精神”。
“先学后教”的宗旨与效果与郭老的思想不谋而合。
“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可以“以学定教”。
“教”不仅仅是由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习角度施教。
使教师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一、“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和程序1 、基本原则1.1 以学为主。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主线应是学生的“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课改的第一个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四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两项目标都告诉我们课改必须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生发展的能力才是课改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教学的主线,使“课时”成为“学时”,而不是“教时”。
1.2 以学定教。
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
凡是学生已会的或通过学生讨论等活动能学会教师坚决不教。
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一、课前,预设学习提纲
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
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
注意的是这里教师预设的是“学习提纲”,不是“教学提纲”,也不是“学习方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
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
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
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
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
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