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十大并购案

互联网十大并购案
互联网十大并购案

亿推英文Wiki推广,英文维基站推广,亿推英文书签推广,英文bookmark推广,亿推英文维基外链推广,英文书签外链推广,亿推标准化英文推广,TuiGuang123

亿推拥有超过10万个英文新闻、英文软文发布合作站,超过3000个国外博客、英文资讯网站链接资源,超过500万篇英文文章可提供关键字链接发布。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语境。在这里,傍上巨头的互联网公司可能一步登天,反之,地狱之门或许悄然为它们打开。不想生存在阴影下,就必须签订城下之盟。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并购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关键词,在短短一年中,出现了数宗并购,此次阿里巴巴与UC的合并,据说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并购案。

无论百度19亿收购91无线,还是阿里UC合并,抑或腾讯旗下电商资产并入京东,都只是BAT大战的几个节点而已。随着三巨头的谋篇布局走入深水区,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二马一李”的收购大战,势必还将继续。

由此来看,在中国互联网界,BAT占据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和产业资源,而他们从原来的抄袭、扼杀创新变成了现在的收购收割产业成果,已经从产业资源和资本两个层面对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实现了新的禁锢,在BAT的同谋下,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活力正在一点点丧失,这对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根本不是什么好事。正如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说,未来中国非常可怕的是在互联网领域里面出现闭关锁国,我们最不能得罪的人首先是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在特别繁荣的信息化革命的同时,很有可能出现闭关锁国背景下的寡头竞争。

下面是根据资料整理的2013年至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十大并购。

一、阿里UC合并

阿里与UC的合并,又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项新纪录。因为这个交易的估值(可能达到40亿美元左右),要远超去年百度收购91助手19亿美元的估值。为何俞永福、马云能定下终身?在业界看来,UC能为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提供非常好的补充,在人员架构方面,也能为阿里贡献一个非电商的、有移动互联网经验、有战斗力的团队。而对UC来说,阿里巴巴能为它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带来极大提升,让UC第三方合作伙伴获益。

经过一系列的收购,UC、美团、新浪微博、陌陌、高德地图让阿里的O2O布局在BAT中最为全面。但是,多必生乱,阿里的生态环境现存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个积极有效的整合手段。而且目前最大的短板还在于社交,它在PC时代没有将社交做起来过,要在移动时代会更困难。

二、腾讯2.14亿美元入股京东

今年3月,腾讯公司与京东商城共同宣布达成战略联盟。腾迅以2.14亿美元获得京东15%股权,并获得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股权的权益,从而成为京东的重要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

作为回报,腾讯旗下的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以及独立品牌易迅网的部分股权将并入京东,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进入京东董事会。此外,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 客户端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支持,以助力京东在实物电商领域的发展。并且,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此消息一出,犹如一颗投向电商界的重磅炸弹。多位行业人士表示,腾讯和京东的合作,将对中国电子商务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其他中小电商的光环就进一步被削弱。未来,国内电商的战争终将在背后站有腾讯的京东和阿里巴巴之间展开。

三、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

今年1月,百度和人人公司联合宣布签署协议,百度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百度成为糯米网的单一全资大股东。业内人士表示,百度在对糯米网战略投资后进一步全资收购,表明糯米团购业务和百度核心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全资收购后糯米团购业务将和百度包括搜索、地图等明星产品以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行更深度的整合。

有分析也认为,其价值在于能够把百度地图的移动入口与糯米的生活服务相结合,将线上用户商户、线下支付消费在互联网上进行高效链接。在业务整合上,糯米网的团购业务可和百度包括搜索、地图等明星产品,以及线下的销售渠道进行更深度的整合:一方面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查询到身边的团购、美食、酒店、电影院、公交站、银行、KTV、打车等信息;另一方面不需要打400查询电话,也无需借助微信,通过百度地图的团购平台,商户能够快捷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更实惠、更省钱、更省时间的预定服务。

四、阿里收购高德地图

今年4月,阿里高德签订确定性收购协议,前者收购后者剩余72%股权,对高德股权价值估值约为15亿美元,这比去年5月入股时的估值上涨许多。随后,高德董事会批准了合并协议和交易。该交易将在今年三季度完成。

此事实现了马云在O2O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前,有专业人士断言地图成为布局O2O领域最重要的一环:地图富含的POI数据就是“本地生活服务”依赖最多的餐馆、影院、百货公司、银行和医院等O2O必备的位置信息。

在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中,作为BAT中O2O的最早涉足者,阿里巴巴在BAT中进行了最多轮次、最多角度的布局,而在完成对新浪微博的投资之后,马云没有停手。201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入股高德,并成为高德地图的第一大股东。

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监测报告》,高德地图占据了21.6%的份额,是仅次于百度地图(市场份额为29.8%)的市场老二。

在全资入股高德地图之前,阿里拥有新浪微博、美团网和快的等应用,再加上自家的聚划算和淘点点,马云在O2O上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想象空间,而在实际操作中,他通过对旗下业务的全方位整合来反向扩大高德地图的市场份额,以此向百度地图叫板。业内人士认为,对阿里而言,高德地图+淘宝本地生活+美团,可以形成阿里特色的O2O标配。

五、百度收购91无线

去年7月,百度与网龙网络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百度将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网络有限公司(91无线)全部股权,购买总价为19亿美元。此事一度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超过2005年雅虎对阿里的10亿美元投资。

占领移动互联的高地,是传统以PC互联网为根基的巨头们发动的新战争。如何掌握亿级移动端用户,是考量互联网企业是否取得移动互联“船票”的基准。

微信无疑已成功再筑腾讯的IM帝国;阿里也通过入股掌握了数亿移动端用户。百度虽然拥有近40款移动互联网应用,但多数应用属于价值不大的弱需求应用。对于急于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开局面的百度而言,在搜索引擎之外拓展应用业务,91无线无疑是一个“入口”产品:用户过亿,同时手**业正处于成长期。随着Android系统的普及,即使是在美国,应用分发市场的重要性也得到了相当大幅度的提升,握有中国最大的应用市场,掌管数以亿计的用户和内容出入,不可谓不是又一张通行证意味浓厚的“船票”。

六、腾讯入股搜狗

去年9月,腾讯宣布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腾讯将持有新搜狗36.5%的股份。双方展开了在技术、产品、流量和数据方面的深度合作。另外,新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张朝阳继续担任董事长,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CEO领导整个公司发展,腾讯总裁刘炽平和COO任宇昕出任董事。

在业务上,搜搜和搜狗分别在移动端和PC端见长,在PC端,搜狗的市场份额超过10%,仅次于百度和360搜索,排在第三位。在移动端,搜搜的市场份额排在搜狗之前,位居第二。合并后,双方在PC端和移动端能进行互补。

在这桩交易中,腾讯用搜搜和QQ输入法加上4.48亿美元现金入股了搜狗。此后,双方在团队、技术、流量上打通,但品牌只有搜狗,搜搜品牌不会再继续保留,这是腾讯首次以放弃自身业务品牌的代价来投资。

这次收购最大的获利方是搜狐和搜狗,最受威胁的不是百度而是360,搜狗将与360争第二。中国搜索市场将真正走出垄断的格局,搜索行业将变成多头博弈的格局。

七、浙报传媒收购盛大边锋浩方

去年1月,浙报传媒定增收购边锋网络和浩方的申请获得通过,其欲打造的“全媒体、全国化”之路旋即开启。

资料显示,边锋网络和浩方此前都属于盛大网络旗下,主营业务包括在线棋牌、电子竞技平台、桌面游戏及社区平台增值业务,同时拥有边锋游戏、浩方电竞、三国杀等众多知名游戏娱乐品牌。杭州边锋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净利润达1.6亿元;上海浩方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0.59亿元,净利润达0.13亿元。有分析认为,此次收购后预计未来利润占比将达到公司净利润的50%,成为公司利润主要增长点。

但34.9亿元的收购价格超过了浙报传媒净资产的4倍,按杭州边锋、上海浩方2011年净利润计算,收购市盈率达到极高的21.8倍。而2011年,浙报传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货币资金仅为5.6亿元。财务上的风险姑且不谈,还将考验浙报传媒的驾驭能力。

八、奇虎360入股聚胜万合

今年5月,奇虎360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聚胜万合(MediaV)的多数股权,后者是一家由风险资本支持的广告和数字化营销公司。公开资料显示,MediaV创立于2009年10月,由前好耶总裁杨炯纬创办,早前以广告代理起家。

对于此次收购,周鸿祎表示结合360在PC和移动互联网庞大的用户基数,加上MediaV的精准广告营销技术,能够有效帮助360建立更加高效的在线广告生态系统,并提升360平台和产品的盈利能力。

九、第一视频1.5亿元收购彩票网

去年6月,第一视频发布公告称,将斥资人民币1.5亿元收购北京彩网博汇科技全部股权,目标公司主要于内地从事彩票相关业务。公告显示,此次收购的资产主要从事彩票相关业务,拥有自主开发的全彩种彩票互联网销售平台——“彩票168网站”。据报道,第一视频在香港上市多年,主要从事三块业务:电信媒体业务、彩票相关业务和手机游戏业务。

第一视频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总额为4.77亿港元,较2011年的9.5亿港元下滑了49.8%。其中,下滑幅度最明显的就是彩票相关业务的收入。公告显示,去年公司彩票相关业务仅获得收入7005万港元,而2011年的收入为2.04亿港元,下滑幅度高达

65.7%。

十、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

去年5月,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根据收购计划,PPS视频业务将与百度已有视频业务爱奇艺合并(目前已合并)。爱奇艺真正能看中的还是双方的互补性。有分析认为,

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在于最大化整合资源,即将网页端优势进一步扩大。PPS与爱奇艺的结合,关键点在于实现网页与客户端的互补。艾瑞数据显示,PPS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量方面遥遥领先。在PC互联网上,PPS累计客户端装机量已经达到5亿,月度活跃一个多亿;在移动端,PPS在iPad以及iPhone平台中装机量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一位。收购PPS,将扩大爱奇艺在移动客户端和PC端方面的优势。易观国际分析师李智表示,相比优酷土豆的合并,爱奇艺和PPS的结合,更加互补。媒体评论称,随着阿里巴巴入股优酷土豆,百度系凭借“资本+流量+行业整合能力”在横向的强补内容和纵向的产业链全面扩张,双方未来在移动端或电视端的竞争才真正开始。

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预览内容 《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共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2014年并购市场回顾,即第一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2014年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并购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二部分是统计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从并购类型、行业及VC/PE相关等三个方面对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描述。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929起,较2013年的1,232起增长56.6%;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815起,涉及交易金额共1,18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平均并购金额为6,528.35万美元。其中,国内并购表现抢眼,完成并购案例1,737起,共涉及交易金额813.21亿美元;海外并购发生152起,涉及交易金额324.19亿美元;外资并购有所放缓,全年完成并购案例40起,涉及交易金额较47.49亿美元。从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活跃度跃居首位,共完成案例187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9.7%;在并购规模方面,能源及矿产行业由于重资产的属性,依然稳居第一,披露金额的139起案例涉及交易额205.70亿美元,占总并购金额的17.4%。VC/PE相关并购交易共完成972起案例,披露金额的交易为905起,涉及交易金额688.29亿美元。 第三部分是案例集锦,即第五章。我们对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69起典型并购案例进行了集中披露与简要点评。对每个案例,我们都从并购交易流程,并购双方背景、并购交易动机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点评。 第四部分是专题研究部分,即第六章。我们以“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专题报告”为题,从市值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切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现状、特点、参与方以及中国A股市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策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着重解析VC/PE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机会及方法,最后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尚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展望,以期为VC/PE机构及上市公司本身未来参与市值管理提供借鉴。 第五部分是分析与预测,即第七章。我们通过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并结合并购活动的规律,对2015全球及中国并购市场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本报告的内容是清科研究中心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认真分析之后完成的,我们衷心希望您会对报告的内容感兴趣,从中获得您所需要的信息,并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您的意见。由于时间仓促,涉及并购事件较多,再加上并购市场的纷繁复杂,变化较快,如报告中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4年,中国经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14年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中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改革的进程,这种全面的程度是改革以来绝无仅有的。特别是金融、财税、价格的改革,让市场机制更“通”,受益面更大。 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促进兼并重组重大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加之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广及实施,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而实现优化资产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实现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整合经典案例--从飞利浦到高通 缘起飞利浦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NXP半导体是从飞利浦分出来的,而大家对飞利浦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消费电子厂商。飞利浦曾经在制造和销售CRT电视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我曾经认为他们的所获得的荣光已经随着日子的流逝而消失,飞利浦最终会被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厂商超越。 在对NXP半导体做深入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原来飞利浦并没有像我曾经想象的 那样一步步迈向深渊,反过来,他们其实还活得很好,生意甚至还蒸蒸日上。现在的他们靠着做医疗和健康的方案,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当年飞利浦把NXP半导体分离出来,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1998年底,当时的飞利浦正在巩固其医疗系统产品线,并打算将其推广到整个欧洲。也就是在这一年,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高达71亿NLG(NLG:荷兰盾),较之1997年,这个数字成长了5%,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当时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系统和通信IC,当中以欧洲和亚 洲市场的增幅最猛。虽然同期的PC市场不被看好,亚洲经济状况也给形势带来

坏的影响。但是在Dataques的半导体厂商排名中,飞利浦还是爬升到第八的位置,营业收入也增长了20%。 1994到1998年间飞利浦半导体的每年营收示意图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飞利浦半导体的营收水平,我将这些收入专为美金,而汇率用的是当年财年的任何一个汇率,于是我们得到了下面的数据。 飞利浦半导体每年的营收(in dollars),1994到1998 到了1999年,飞利浦依然对其半导体业务和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抱有相当大的信心。他们甚至还把半导体当做他们的主要业务来运营。 为了加强实力,飞利浦在1999年6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VLSI Technology,后者在无线通信、网络、消费数字娱乐和先进计算的客制和定制IC上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1998年,爱立信的采购就贡献了VLSI的28%的营收。

经典跨国并购案例

经典并购案例 一、1997年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涉及金额140亿美元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按照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每一股麦道公司的股票折合成0.65股波音公司的股票,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品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20万人。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总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起合并事件,使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进行超级竞争。特别是对于空中客车来说,新的波音公司将对其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由于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事件对欧洲飞机制造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政府和企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7年1月,欧洲委员会开始对波音兼并麦道案进行调查;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发表不同意这起兼并的照会;7月16日,来自欧盟15个国家的专家强烈要求欧洲委员会对这项兼并予以否决。美国和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纷纷卷入这场兼并和反兼并的冲突之中。一时间,美

国与欧洲出口企业之间酝酿着引发贸易大战的危机。最后,为了完成兼并,波音公司在7月22日不得不对欧盟做出让步,其代价是:1.波音公司同意放弃三家美国航空公司今后20年内只购买波音飞机的合同;2.接受麦道军用项目开发出的技术许可证和专利可以出售给竞争者(空中客车)的原则;3.同意麦道公司的民用部分成为波音公司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公布财务报表。经15个欧盟国家外长磋商之后,7月24日,欧洲正式同意波音兼并麦道;7月25日,代表麦道75.8%的股份,持有2.1亿股的股东投票通过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1997年8月4日,新的波音公司开始正式运行。至此,世界航空制造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霸相争的新格局。 波音公司是在二战之后以原有的B-52型轰炸机的生产设备和厂房为基础,发展起波音707大型民用客机生产的,此举奠定了其在世界大型民用客机生产领域的垄断地位。近几年,波音公司发展很快。1996年,该公司赢得了346架订货,是6年来订货最多的一年。现实表明,波音公司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技术人员,而兼并麦道对波音公司扩大生产规模起到重要作用 麦道公司是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的竞争对手。在近些年的竞争中,麦道公司的竞争实力不断下降,其占世界民用客机市场的份额已从原有的22%下降到兼并前的不足10%。从民用产品来看,麦道公司的300座MD-l1客机难以与400座的波音747竞争;加之波音公司又投资50亿美元进行550座“加长型”747客机的开发,空中

2015年度本土经典十大并购案例集锦

2015年度本土经典十大并购案例集锦 事件概述:年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成长”的逻辑初步确立以来,国内并购市场日益2013自年起纷纷加速并购扩2014风起云涌。发现依靠自身累积发展太慢的企业家,从年,并购更蔚为风潮,产业链上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乃至合纵连横2015张,大经典案例篇幅过长,10案例令人眼花缭乱,诞生了不少教科书式案例。由于该分为前五个为(上),后五个为(下),分两篇发布。 年十大经典并购案例包括:2015】电建集团整体上市【1】中信股份923亿港元配售【2【3】招商蛇口整体上市【4】中石化混改及专业化分拆上市【5】千亿引资,启动销售板块混改6】南京新百收购中国脐带血库【IT分销业务借壳深信泰丰【7】神州数码8】首旅酒店收购如家酒店【】利亚德兼并平达系统【9 完善游戏产业链【10】天神娱乐两次并购 年下半年,并购重组监管严格,但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尤其2016尽管,而并购重组作为影响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手段,是不会停止的,只会更加活跃。当然,要相信好并购才会有好报!们要严格遵守证监会的最新规定,做好事,做好人,一、电建集团整体上市)涉及上市公司:中国电建(601669独立财务顾问(经办人):中信建投(林煊、白罡、张冠宇、杜鹃、李笑彦、于宏刚)、中信证券(高愈湘、马滨、刘日、陈琛、杨斌、凌陶)案例类型:整体上市 交易背景:电建集团2011年成立时,正值中国电建申请IPO。为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避免集团与上市公司的潜在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电建集团筹备组及中国电建向中国证监会及社会承诺:电建集团成立后将完善治理结构,协调业务发展,具备条件后实施整体上市。虽然2012-2014年A股持续低迷,但为如期兑现承诺,中国电建仍启动了资产重组,重组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中小投资者利益,赢得了投资者支持。 股,向电建集团非公/这一交易的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国电建以3.63亿元开发行40.4亿股普通股,同时承接电建集团债务25亿元,收购的标的资产是电建集团持有的顾问集团、北京院(即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下同)、华东院、西北院、中南院、成都院、贵阳院、昆明院等8 家公司100%股权,此为中国电建主业的上游资产。二是向不超过200名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2000万股优先股,募集资金20亿元。交易完成后,电建集团所持中国电建股权由67.43%上升到77.07%(图1、2)。

2014年并购分析报告

2014年并购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我国并购市场风生水起 (3) 1、并购热潮渐起 (3) 2、并购独具“中国特色” (4) 二、当前处于从物理并购到化学并购的转型期 (7) 1、从行政主导到市场自发,新一轮并购热浪来袭 (8) 2、从大鱼吃小鱼到快鱼吃慢鱼,跨界融合势不可挡 (10) 3、从财务协同到产业升级,并购助推经济转型 (13) 三、新一轮国资改革为企业并购搭建广阔平台 (15) 1、并购是推动混合所有制的有效途径 (16) 2、地方保护主义解锁,并购有助推动资源整合 (17) 3、资金融通模式的创新,为并购增添新动力 (19) 四、大规模海外并购将改变企业竞争格局 (22) 1、跨国并购浪潮来袭,大型交易渐占主导 (22) 2、政策松绑下,走出去步伐将继续加快 (25) 3、FDI热点亦可能是海外并购热点 (27) 五、市场政策软环境逐步优化,并购效率将提高 (29) 1、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并购资源有效培育 (29) 2、注册制探索及退市制度改革,将挤出壳资源泡沫 (30) 3、并购融资工具从单一走向多元 (31) 4、信息披露是未来监管核心,将有助优化并购市场环境 (34)

一、我国并购市场风生水起 1、并购热潮渐起 受制于宏观经济复苏乏力、企业利润收缩,再加上IPO 两度暂停、并且重启后采取“限量”发行,我国企业近年来在境内市场进行IPO 的数量和融资额持续下滑。然而,同一时期,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却明显活跃。 从并购事件数和并购总额数据反映,2013 年以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不仅走出了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的短期低迷,而且一波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正在酝酿之中,2014 年我国企业的并购交易规模有望突破3000 亿美元。在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已经到了需要通过并购实现大规模整合时候,我国正在走进一个兼并收购和产业整合的新时代。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一、引言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100 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五次并购高潮。每一次并购高潮都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经济推动力。我国从二十世纪 90年代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批批企业逐渐壮大。2001年加入WTO 的成功,为我国这些大企业在全球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使中国经济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4年底发生一宗跨国并购案——联想集团并购IBM PC 部门,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种种结论——看好、保留、不看好——也皆来自于形形色色的判断理由。到底如何看待这些评论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怎样理性地评价并购个案的方法与原则问题。 本文的产生正是基于对联想集团公司并购IBM PC案例的浓厚兴趣,为了寻求科学有效的并购案例的评价方法而展开的。本文运用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依据有关的企业并购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借助于图表、统计、对比等分析方法,对联想购并IBM PC部门案例的收益与风险作了系统化的深入剖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企业并购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然后作者在掌握联想集团并购案大量事实资料的基础之上,按照有关并购的动因理论和风险理论结构化地分析了联想集团并购案的利弊得失。 二、联想并购IBM—PC业务背景介绍 (一)并购背景简介 % 2004年12月8日,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近30%市场份额的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 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及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到联想名下,交易总额达到17.5亿美元。届时,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 此次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将组建起继戴尔,惠普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并意味着联想的个人电脑年出货量将达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120亿美元,从而使联想在目前个人电脑业务规模基础上增长4倍。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易,将对全球PC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并购双方概况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2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40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3年,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8.99%,从1996年以来连续9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至2004年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6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3年,联想台式电脑销量全球排名第五。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但联想收购的其个人电脑业务在过去三年半里持续亏损。2004年12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档案显示,到2004年6月30日为止,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亏损总额已高达9.73亿美元。 三、联想收购lBM—PC业务的动因 (一)联想集团面临的危机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LenovoGroupLimited)创建于1984年,一直是中国PC市场的龙头企业。

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以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间迎来了汹涌的合并潮,这证明这些行业已经成为成熟行业,资源大量向巨头集中,行业格局已经形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动 文《法人》特约撰稿董毅智 2016年以来,尽管经历了资本寒冬、经济增长放缓,但企业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有产业链整合,也有用资本买断市场;有行业洗牌,也有私有化回A。值此2017年初,笔者对去年值得一提的并购案例进行盘点。 蘑菇街、美丽说抱团取暖 蘑菇街、美丽说的合并,是2016年互联网行业首个合并事件。美丽说、蘑菇街1月11日宣布合并,两家公司不仅是国内创办的最早的女性垂直电商网站,而且都是以淘宝导购网站起家。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个原先的独立品牌,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新的“美丽联合集团”,新集团CEO由原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出任。这一并购事件尽管没有滴滴和uber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大合并事件那么爆炸,但这两家专注女性用户的电商导购平台的合作,还是让行业有所震动。

完美世界120亿借壳完美环球(33.360, -0.07, -0.21%)回A 2016年1月6日,完美环球发布重组方案,拟购买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0亿元,该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完美世界将成为完美环球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池宇峰不变。完美世界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知名的游戏公司,推出了《完美世界》《诛仙》《神雕侠侣》等作品。2007年7月,完美世界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其股价一直被严重低估——其净现金余额加上办公楼价值就超过40亿元,而其网游业务还在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其退市前的市值仅为50多亿。相比之下,彼时A股的游戏公司掌握科技的市值为205亿元,主营页游的互动娱乐市值为95.6亿。2015年1月2日,完美世界宣布,收到董事长池宇峰的私有化提议,此后于2015年7月28日完成私有化。 万达集团并购传奇影业 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230亿)的价格,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也一举让万达影视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影企业。 传奇影业是美国著名影视制作企业,业务包括电影、电视、数字媒体、动漫等。传奇影业出品过的大片包括《蝙蝠侠》

2014年并购重组专题研究及案例分析

2014年并购重组专题研究及案例分析 一、A股市场并购重组事件增长迅速 2012年以来,在IPO暂停、A 股市场下行,估值较低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显现出了投资价值,吸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进入,策划或实施并购重组事件的上市公司逐年增长。据万德数据显示,自2012年1月至今年10月,首次披露重组方案的并购交易达309 起,特别是2014年前三季度,策划或实施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事件比2013年同期增长迅速。 截至2014年10月16日,2014年已完成的上市重组项目的交易总额为1,778.03亿元,共计81个项目。相比2013年同期交易总额1,597.54亿元,49个项目。交易总额增加了180.49亿元(涨幅:11%),项目数量增加了32个(涨幅:65%)。 图1:2012-2014年,已完成的上市重组项目趋势图数据来源:Wind资讯 二、国内并购重组政策环境逐渐宽松 频频出台的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并购,自2010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涉及金融、财税、行政等多个方面。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主要涉及九大行业的900多家上市公司。此外,各部委亦相继出台办法,鼓励汽车、煤炭、电子信息、医药等多个重点行业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并购的审批方面,证监会推出了分道制办法。所谓分道就是证监会对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申请审核时根据财务顾问的执业能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诚信状况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审核制度安排。 201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在行政审批等方面放宽尺度,为企业的兼并重组厘清障碍。新出台的审批政策大幅取消事前审核,重视事后问责。将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并可以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 小结: 1、国家层面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意图明显。 2、市场政策的越来越宽松,并购重组项目承做及审批难度降低。在正常情 况下,平均每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从受理到提交重组委审议缩短到20天-1个月,4-5个月就能拿到批文的案例很多。 3、分道制下,好公司、好中介、好项目的并购重组申请将得到豁免,直接 上并购重组审核会,这将进一步减少审核周期。 4、IPO空窗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的过会率明显提升。 三、并购重组的目的及意义 自2012年1月至今年10月,首次披露重组方案的并购交易达309 起,按照并购重组的目的区分,包括产业并购(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垂直整合)、多元化战略、买壳上市(包括实为买壳但不构成借壳上市的重组项目)等。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 一、引言 2009 年8 月中国石化集团敲定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 最大笔交易。2009年8 月18 日中石化宣布以82.7 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11 亿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 此次并购的过程如何、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阻碍及对于中石化公司将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 二、相关背景介绍 (一)公司背景 Addax 石油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独立石油公司,在多伦多和伦敦上市。其普通股股数为1.576亿股,现有员工860多人。其主要资产位于非洲和中东地区。除了在伊拉克有2 个区块总计为138200 英亩的石油资源之外,该公司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喀麦隆,其中在尼日利亚有独资和合资项目共计11 个,在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合作开发区(下称”JDZ”)就有4 个合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JDZ 的合资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24500 英亩的石油区块,是与中国石化直接合作的,Addax 持股14.33%,中国石化负责项目运营。Addax 石油公司油气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25个勘探开发区块,其中勘探区块15 个,开发区块10 个;17个位于海上,其余8个在陆上。Addax 石油公司拥有权益2P石油可采储量5.37亿桶,权益3P石油可采储量7.38亿桶。另外,尚有111 个待钻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2009 年二季度的数据显示,Addax石油公司平均原油日产量为14.3万桶,约合每年700万吨。其中尼日利亚产量占72.2%,加蓬占19.5%,库尔德占8.3%。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近期产量将达每年1000万吨以上。2008 年Addax 的总收入为37.62 亿美元,净利润7.84 亿美元,目前负债总额为28.65 亿美元。由于石油价格一季度下跌,因此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率只有1.01%,而去年全年净利润率高达20.84%。去年年底该公司曾决定今年继续投入16 亿美元用于提高产量,公司现有产量为682 万吨/年,相比2007 年增加8.4%。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家公司陷入资金紧张的境地,因此给予其他企业收购的机会。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 )在《财富》2008 年度全球500 强企业中排名第16 位,是1998 年7 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

联想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联想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在日本、韩国企业之后,他们都相继开始了国际化扩张和兼并收购的行动,向着自己国际化的目标靠近,比较著名的企业如TCL、联想、海尔、华为等。但中国企业在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走出国门的过程中,都分别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以著名科技公司联想集团的两个跨国并购案例为切入点,阐述其跨国并购和整合的过程,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联想集团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并从案例中抽取一些普适性的经验教训,推而广之,为其他中国企业所借鉴,促进其跨国并购的成功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两个案例是本文论述的主要事实依据。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国际化战略

Abstract Under the t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ver 30 years development aft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famous enterprises growing into a certain scale .Following after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y have started expansion and mergers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approach to their international target. Some of them typically are Lenovo , TCL ,Haier ,Huawei ect. Howev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going out of the country in a M&A way,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come across a variety of challenges and difficulities. This essay from Lenovo Group, the world-famous technology company, with its two M&A case studies, penetrated deeply into the topic, expatiated the process of M&A, by means of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so as to find out the issues they faced alone the way of M&A and the elemen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as well as th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experiences. Through spreading the mentions above, other Chinese enterprises can draw a lesson from it, so as to improve the way of M&A,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se two cases are the main basis of this essay. 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s,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ternational strategy 目录 一、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文献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案例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联想集团企业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案例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个企业并购案例引发的思考

三个企业并购案例引发的思考 简介: 如果可以使被并购方对自身文化和对方的文化都有很高的认同感,随着企业整合的深入,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就会向着文化整合的核心目标不断融合。当然这种“独立”的“度”必须是基于目标一致性和并购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简单地采取“同化”手段,文化整合往往不利于企业发展...作者:刘媛媛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 如果可以使被并购方对自身文化和对方的文化都有很高的认同感,随着企业整合的深入,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就会向着文化整合的核心目标不断融合。当然这种“独立”的“度”必须是基于目标一致性和并购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简单地采取“同化”手段,文化整合往往不利于企业发展。 TCL的启示:文化定位是跨文化整合的灯塔 2004年,对TCL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份,TCL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将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纳入囊中。一时间,业界及外界好评如潮:TCL完成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国际性跨越,营运平台拓展至全球。而当年年报的表现却与最初美好的设想恰恰相反:TCL的两起重要国际并购成立的合资公司TTE(TCL与汤姆逊的合资企业)和T&A(TCL与阿尔卡特的合资企业)分别达到上亿的年度亏损。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以及工会组织对中国企业持有的疑虑和偏见。中国产品海外市场价格低廉,给不少人以错觉,认为中国企业会在并购之后的企业实施降薪手段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加之以往中国企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的印象还没有被完全扭转,被并购企业普通员工担心自己就业拿不到丰厚薪酬,管理人员担心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受到影响,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回报。由于这些被并购企业自身具有悠久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普遍对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缺乏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往往是处于各持己见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受到阻碍,整合之后工作的难度也将大幅度增加。TCL在收购汤姆逊后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尽管汤姆逊旗下的RCA 品牌还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但它依然拒绝接受TCL关于产品结构调整,引入中国设计以使成本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建议。由此可见,并购之前做好充分的文化分析和整合沟通,是并购后企业顺利运营的必要条件。 同样地,TCL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并购,由于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上巨大的分歧,其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无论在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仍旧延续原来阿尔卡特以及TCL移动公司两套人马、两套运行体系的方式,在资源和业务整合上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阿尔卡特与TCL公司在企业文化上也未寻找出整合的契合点,反过来更加大了业务整合难度。文化整合是否到位是并购后企业原先的战略规划能否执行到位的基础。一个持不同管理思路和价值观的企业无异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貌合神离,整合失败在所难免。因此清晰的文化定位对于没有跨文化整合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讲更加像灯塔一样重要。 联想的并购行动:适当的“距离”才能产生美 在联想宣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后,海外投资银行的分析家普遍认为,联想除了面临着实现双方在业务上整合的挑战外,还面临着应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的挑战。双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一种文化融合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并购的成功。面对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双重差异,并购双方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就成了文化整合的关键因素。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的方式和美国企业文化管理的模式很不一样:中国企业强调严格管理,强调服从,中国员工倾向于远离权力中心,这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者。在组织职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领导者往往通过对下级的直接干预来管理企业,要求下级服从领导者的安排。而西方企业文化讲求自由,讲求个人自律与个人权利的统一。在这些国家的企业

2014上半年TMT并购企业盘点

2014上半年TMT并购企业盘点:阿里12家腾讯11家百度3家 2014-07-17 11:48 来源:投资界我来投稿参与评论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云主机技术大厅 如果说2013年是A股并购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并购井喷年。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已完成的并购案例共558起,制造业和TMT行业成并购热门行业。投资界小编根据并购事件,将2014上半年TMT领域的并购风云人物进行了小盘点,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 风云人物一: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上榜理由:阿里并购月月不得闲,投入金额笔笔皆惊人!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14上半年阿里并购公司超过12家,并购总额接近300亿人民币,位列榜首毫无悬念!

点评:2014年阿里巴巴要上市已是公开的秘密,不管是为了撑起200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为了大阿里的“无边界生态圈”,马云这半年都没有闲着,紧着折腾。从年初入股中信21世纪、高德地图, 3月受让文化中国、零售百货银泰的股权,4月与优酷联姻,5月收购新加班邮政,再到6月鲸吞UC、搅局恒大足球,完全是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风云人物二: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上榜理由:作为BAT三巨头之一,腾讯这半年也是并购动作频频。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2014上半年腾讯并购公司超11家,并购总金额不详,保守估计近200亿人民币。 点评:随着BAT三巨头的体量越来越大,流量的最大化变现也成为各大巨头的当务之急。在过去半年腾讯的一系列收购投资案当中,对流量变现的诉求尤其明显。比如投资大众点评网、京东商城、优酷土豆、小米科技、乐居等,在这些大的收购案中,微信的流量入口作为重要部分一再被提及;另外,腾讯将投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争霸天下的心一如往昔!

跨国并购案例解析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并购方:浙江龙盛 被并购方:德国德司达公司 并购年份:2010年 双方企业介绍: 浙江龙盛 公司简介 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为化工、钢铁汽配、房地产、金融投资四轮驱动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0年,龙盛通过启动债转股控股德司达全球公司,开始掌控染料行业的话语权。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浙江龙盛拥有超过30个销售实体,服务于7,000家客户,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在所有的关键市场都有着销售和技术的支持,在50个国家设有代理机

构,拥有在12个国家的18家工厂,龙盛世界客户群包括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现在的情况补上 德国德司达 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2004年8月,美国白金公司从德司达原先3家大股东拜耳、赫斯特和巴斯夫手中全面收购了德司达的股份。 并购过程 这样一家由世界顶级染料企业组成的公司,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德司达近破产,中国企业浙江龙盛把握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司达陷入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困境。2009年9月,德司达德国公司向法兰克福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10年2月,印度吉里(KIRI)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支付4000万欧元收购了德司达除美国以外的全球业务。接着,龙盛在2010年初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了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约定在5年之内随时可以转成股份。债转股后,龙盛将持有新加坡吉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62.4%的股份。也就是说,龙盛和印度吉里公司是德司达重组后的两大股东,而

十大并购案例

并购已成为企业迅速扩张和企业家迅速增长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上演着许多扑朔迷离的资本传奇故事。有人为之自豪与狂欢,有人则为此沮丧和懊恼。 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也开始尝到其中的美妙与苦涩。中海油和海尔分别高调并购美国优尼科和美泰克,华为欲重磅并购英国马尼可,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开阔了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并得到了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很好的历练。这也就有了中石油等企业的再次成功起航。 并购也在迅速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警惕。凯雷并购徐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21.76,-1.14,-4.98%)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同样导致了美国政府的介入而使这桩交易无疾而终。 并购近来表现出的更大魅力是,史无前例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商业思想,并在不断加快这一认知和实践进程。并购使企业综合竞争力被迫迅速提升,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加大,企业经营技能迅速攀升。中国与世界正一同进入并购时代。这也就是我们总结近三年来国内极具代表性的10大并购案例的初衷。 No.1联想并购IBM PC 时间:2004年12月8日 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 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 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No.2 TCL并购汤姆逊 时间:2004年1月

C1201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课后测验100分答案--2016

C1201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课后测验100分答案--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产业整合,交易成本相对(),交易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相对()。 A. 较高较高 B. 较高较低 C. 较低较高 D. 较低较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2.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价格不得低于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其中,交易均价的计算公式为:()。 A. 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日平均交易量 B. 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日平均交易额/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

C. 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 D. 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量/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总额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3. 第三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并购的主要形式是(),即并购与被并购的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且这些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谋求生产经营多样化,降低经营风险。 A. 横向并购 B. 纵向并购 C. 混合并购 D. 杠杆并购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4.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其发行股份价格由相关各方协商确定后,需提交()作出决议。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管理层 D. 中国证监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5. 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以上通过。 A. 1/3 B. 40910 C. 2/3 D. 全部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毕业论文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企业并购概述 (2) 1.1企业并购的定义 (3) 1.2企业并购的类型 (3) 1.3企业并购的目的和功能 (4) 2.并购案例的介绍 (4) 2.1案例背景 (4) 2.2并购各方概况 (5) 2.2.1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5) 2.2.2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6) 3.并购动因分析 (7) 4.并购过程及结果 (9) 5.并购对双方的影响 (10) 5.1并购对上汽的影响 (11) 5.2并购对南汽的影响 (11) 6.并购的启示与思考 (12) 6.1发挥“双品牌”优势 (12) 6.2资源的整合 (12) 6.3政府的支持作用 (13)

6.3并购模式的创新 (13) 结束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Analysis on Merger Case of Enterprises 学生:金煜 指导老师:刘进梅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购事件将层出不穷。当这些企业在经济市场上进行并购时,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从并购的历史数据来看,成功的企业并购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多,有的企业甚至因不成功的并购而陷入了困境。并购充满风险,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并购研究既是目前并购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完善现有并购理论的客观需求。为了企业的发展前途,企业并购应该引起人们的相当注意。本文就此问题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旨在给企业并购与整合以有益的启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the events about merger will be more and more.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en merger in the market of economy . From the historical data, the success of merger was not expect as much, even more some of them fell into difficult because of unsuccessful merger.Merger which is full of risk has been realized.Mergers research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esent merger practice,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existing theory. For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the merger should be cause people's considerable attention.This paper select a case about the issue,in order to give merger and combine some useful inspire. 关键词:企业并购整合启示与思考 Key words:Enterprise Merger Combine Inspire and think 前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刺激并购市场不断扩大,通过并购整合与行业重组,企业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并购的一个主要战场。由于中国并购市场在规则管制方面进行的改进,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已经逐渐习惯了采用并购策略,将并购看成是扩展业务、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