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1]
《护理心理学》授课计划
![《护理心理学》授课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67dda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护理心理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护理管理心理、护理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4.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绪论1. 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2.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课程内容介绍及学习目标。
第二周:个体心理与护理1. 个体认知过程与护理;2. 个体情感过程与护理;3. 个体意志行为与护理;4. 个体气质与护理;5. 个体性格与护理。
第三周:群体心理与护理1. 群体分类与特点;2. 群体规范与压力;3. 沟通技巧与团队协作;4. 患者群体心理与护理。
第四周:护理管理心理1. 护士长角色压力与应对;2. 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3. 患者心理需求与应对;4. 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第五周:护理教育心理1. 护理教育现状与挑战;2. 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3. 教学方法与技巧;4. 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
第六周至第八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 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如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2. 案例分析,包括个案和群体案例,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第九周:总结与展望1. 课程内容回顾;2.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3. 护理心理学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加强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出勤率;2. 作业:包括课堂小测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操作考核: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确保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39ba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8.png)
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护理心理学定义特征:1.注重护理情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重视护理情境的探讨3.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护理对象(即患者)2.护士护理心理学的任务:1.理论任务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科学理论的完整体系2.实践任务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提供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和规范模式研究并解释护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2.比较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护理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1.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不强加被研究者的主观意愿3.不泄露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2.调查法晤谈法或访问法问卷法3.测验法4.实验法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1.个案研究(档案研究)2.抽样研究3.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4.横向研究5.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行动研究第二章心理过程感觉的有关特性: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对比4.联觉5.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痛觉的特征:1.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2.痛觉的主观体验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3.痛觉与情绪的单极联系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记忆系统: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部分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情绪的功能: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基本情绪的分类:保罗艾克曼将其分为:快乐、惊讶、愤怒、厌恶、恐惧、悲哀、轻蔑七种基本情绪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应激表情动作的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情绪的生理理论:1.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2.丘脑情绪理论(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1.两因素理论(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2.认知评价理论(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拉扎勒斯进一步扩展)情绪的调控:1.调整行为目标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3.改变或转移环境4.心理防御或应对5.自我控制与求助情绪与护理:1.把握自己的情绪2.感知他人的情绪第三章个性个性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的特征:1.整体性2.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3.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结合4.社会和生物的双重属性特质理论:1.奥尔波特(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特质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2.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的人格因素论3.艾森克(英国学者)的人格维度论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弗洛伊德):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期行为主义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发射作用,认为人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学习形成的。
护理心理学作业 (1)-1
![护理心理学作业 (1)-1](https://img.taocdn.com/s3/m/ff34a91616fc700abb68fc26.png)
名词解释1.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再认。
2.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3.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4.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5.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6.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7.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8.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
10.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治疗者与来访者得关系为桥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
12.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
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
13.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14.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15.信度: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
16.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7.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8.临床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19.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护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2019年
![《护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2019年](https://img.taocdn.com/s3/m/793f24beb90d6c85ec3ac6bb.png)
《护理心理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绪论A1型题1.在整体护理中,最重要的、新加入的元素是A病人护理B疾病护理C心理护理D临床护理E手术护理正确答案: C2.1973年恩格尔(G. L. Engel)提出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新护理观念,这个模式是A生物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机械论医学模式正确答案: D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的结构包括A本我、自我、超我B本我、自我、他我C本我、他我、超我D他我、自我、超我E原我、自我、他我正确答案: A4护理心理学是一门A基础学科B自然学科C社会学科D护理学科E偏于应用的心理学科正确答案: E5.下列哪项丕属于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晤谈法B个案法C调查法D实验法E观察法正确答案: A6.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E测验法正确答案: C7.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E测验法正确答案: B8.小张想通过护理心理学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以下哪项不是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A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B研究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C研究临床用药对病人病情的影响D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E研究心理干预对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正确答案: C9.以下关于抽样说法错误的是A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B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也不能太少C抽样要遵循抽样原则D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E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多种,如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正确答案: D10.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心理发展的学说是A性心理发展理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条件反射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E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正确答案: A11.医院了解病人对护士照护满意度的方法般为A行为观察法B访谈法C实验法D个案法E调查法正确答案: E12护理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病人的A疾病临床表现B一般及特殊的心理行为变化C特殊的病理变化D各种致病因素E各种体征正确答案: B13.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这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E强化正确答案: C14.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形式,这些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这个理论为.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认知理论E积极心理学理论正确答案: B1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属于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认知理论E积极心理学理论正确答案: C第二章心理学基础A1型题1.心理出现的标志是A能够建立条件反射B管状神经系统的出现C脑的形成D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储存E意识的出现正确答案: A2.躯体感觉如温度觉、触觉、痛觉、压力觉等的中枢都位于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下丘脑正确答案: B3.初级运动区位于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下丘脑正确答案: A4初级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下丘脑正确答案: D5.初级视觉区位于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E下丘脑正确答案: C6.如果你现在正计划着如何穿过校园,那么你大脑哪部分的活动就会变得更为活跃A枕叶B颞叶C海马体D脑干E杏仁核正确答案: C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E感觉补偿正确答案: A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逻辑记忆B注意C组块D复述E回忆正确答案: C9.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28f0a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Nursing Psych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57适用专业:护理学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基础心理学后续课程:行为科学、神经心理、异常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教学,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如通过对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讲解,理解哪些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或异常的发生、如何诊断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问题后怎样干预、学习了不同病人年龄、性别、病种的不同具有的心理特点也不一样,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最后还分析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怎么维护护士本人健康。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解决临床护理的能力。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第三版)、新华书店、1999年。
必读书目:《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6月出版蒋继国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8月出版沈郁秋主编选读书目:《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6版姚树桥孙学礼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12年6月第3版杨艳杰主编二、课程总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地位日渐明显,学习护理心理学的目的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指导护理工作,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解决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实现对病人的最佳护理。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向。
2、熟悉各类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3、掌握正常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疾病的病因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护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护理心理学》(理论课大纲)
![《护理心理学》(理论课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08b58f700abb68a982fb7b.png)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适用专业:护理学前言课程简介: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临床护理领域,研究护理服务对象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对不同人群心理护理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临床心理护理普遍性和个性化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模式的应用,以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的提出,都对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理论和实务,为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支撑人类的健康事业,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紧随现代护理学的大趋势。
掌握本课程内容对于护理本科生未来在护理工作岗位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发挥更独特、更重要的社会职能;使每个护士展现“人类健康守护神”的职业魅力;使全社会认同“护理是与医疗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的独立专业”的观念。
本课程共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2学时,实践8学时。
本课程将采用讲授、病例讨论、真实病例等方法进行教学。
考评方式:课程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和病例报告二部分组成。
1.病例报告:占总分20%。
2人一组,对指定病人进行访谈和病历查询,对病人心理社会状况进行评估,列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
并写出反思与体会。
2.期末理论考试:80%使用教材及其他建议参考书:教材:杨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参考书:1.刘晓红. 《护理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赵淑萍.《实用护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英)尼科尔斯(Nichols,K.)著,刘晓虹,吴菁主译.《临床心理护理指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课程目标:通过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掌握护理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掌握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的应用程序、方法、实施形式;掌握各类病人常见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问题;以及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的措施。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4eeefedd87c24028905fc357.png)
2.1 认知过程
〔2〕按记忆保存的时间长短分类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这种记忆是指作用于人们的刺激停止后,刺激
信息在感觉通道内的短暂保存。瞬时记忆信息的保存时间很短,一般在~2 秒。瞬时记忆的内容只有经过注意才能被意识到,进入短时记忆。
理解性:当人们在知觉外界事物时,都会用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力 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会影 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知觉。
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其稳 定不变的现象即为知觉恒常性。
2.1 认知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
2.1 认知过程
3〕压抑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 恢复。这种理论用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是有效的。 4〕同化说 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人们学到更高级的概 念与规律之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被遗忘,从而简化认 识并减轻记忆的负担。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 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根底,后面的学习是对前面学习 的加深和补充。
2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按记忆保存时间的长短,记忆又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1 认知过程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称为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
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 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等。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 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
![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1205ccb548d7c1c709a14531.png)
第一次作业(包括绪论、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护理心理学:尚未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目前可将护理心里学定义为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学科。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环境健康医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3.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把研究对象选定,研究方式预定好,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统计范围,在这些条件下,根据这些因素去做持续的追踪研究,分析判断,最后在原订计划的时间内做出评估,把符合原来设计的方法的所有例子都要列入统计,(这个阶段,不只是选有效的来统计),全部结果都要呈现出。
最终,选择的结果经过计算,得出纳入统计范围中,相关影响波动有效的因素构成重点目标,继而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是前瞻性研究。
4. 行为(广义):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5.自我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既本我的意识能动性。
5.自我: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既本我的意识能动性。
6.正强化:任何导致我们以后进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
7.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8.情绪和情感:情绪是指心情心境,是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
9.个性:个性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10.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二、单选题1.医学模式是:( A )A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B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C 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D 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2.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包括:( D )A 生物科学方法和手段B 社会科学方法和手段C 人文科学方法和手段D 以上都是3.对一批A型行为类型者,目前开始作综合行为矫正指导,此后追踪5个月实施过程中的被试行为改变程度,以验证该行为矫正技术的效果,这是:( A )A 前瞻性研究B 回顾性研究C 以上都对D 以上都不对4.认为行为不仅包括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的观点属于:( C )A 行为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C 广义行为的概念 D狭义行为的概念5.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巩固具有促进作用的经典条件反射称为:( A )A 强化B 形成C 泛化 D巩固6.下列哪项不属于班杜拉示范作用的内容:( C )A 注意B 潜抑C 行动D 泛化7. 精神分析把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能被带到意识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B )A 超意识B 回忆催眠C 前意识D 唤醒8. 贝克提出了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是:( C )A 生活事件的性质B 生活事件的量C 个体的认知因素D 个体对刺激的反应9.马斯洛需要层次由高向低,第四层是:( C )A 安全的需要B 生理的需要C 社交的需要D 尊重的需要10.鲁利亚认为每一个心理过程都是:( C )A 由脑的三个机能系统协同完成的B 由每一个机能系统独立完成的C 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完成认知过程D 运动的计划、调节和控制系统只参与运动的执行11.人的心理是:( B )A 人脑的功能B 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C 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D 以上都是12.人的社会化是:( D )A 一个人适应于该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B 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过程C 一个人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目标的过程D 一个人不断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13.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 )A 再现B 识记C 保持D 再认14.钢琴演奏家能手、眼、脚并用,弹好一首乐曲这是:( D )A 注意的稳定性B 注意的转移C 注意的分散D 注意的分配15.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B )A 表象B 知觉映象C 思维结果D 联想16.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 D )A 持久而强烈B 持久而微弱C 短暂而稳定D短暂而强烈17.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
《康护心理学》教材作业(答案修订版)
![《康护心理学》教材作业(答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abcb51a6c30c2258019e0d.png)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关于康护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分支E.康复学的重要分支2. 康护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患者的的(D)A.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B.生物理化致病因素C.康复期患者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D.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和心理康护方法及技术E.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的-般规律3.康护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根据是( A )。
A.“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B.“生物一社会”模式C“生物一社会一心理”模式 D.生物医学理论模式E. 社会医学理论模式二、简答题简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主要特征。
答;(1)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2)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
(3)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全面了解病人,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4)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康护,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6)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1.具有C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 C )。
A.高血压B.冠心病D.支气管哮喘 E.糖尿病2.认知过程不包括(B)A.感觉B.动机D.思维 E.记忆3. 预防人格障碍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措施是(A)A.早期教育B.自我控制D.药物控制E.经常进行心理咨询4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A )。
A.盲目性B.顽固 D.任性 E.鲁莽草率5.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通常不包括(C)A.快乐B.愤怒C.忧郁D.恐惧E.悲哀6.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者是(B )A弗洛伊德 B.冯特 C.马斯洛 D.艾宾浩斯 E.桑代克7. 以下哪选项不是知觉的一般特性( E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D.知觉恒常性 E.知觉关联性8. 盲人用竹竿探路属于( A )。
A.感觉补偿B.深部感觉D.感觉适应 E.感觉相互作用9.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了解的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 E )。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1bc7e7a32d7375a517800e.png)
个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一、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 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密切相关。 • 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功能丧失。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 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 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 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 观察法是指通过科学观察,了解观察对象心理现象的表 现,研究和分析群体或个体心理行为活动特点、心理活 动规律的方法。
➢ 分类: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二、调查法
➢ 根据调查的主题预先拟定好相关的调查问题,由被调查 者自由表达其态度和观点的一种方法。
➢ 分类:访谈法和问卷法。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 提出者:斯金纳 ➢ 强化
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 过程。当 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 惩罚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 渐减弱。
斯金纳创设了斯金纳箱,箱内有一个伸 出的杠杆,下面有一个是食物盘,只要箱内 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动到食 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 的小白鼠关在箱内,白鼠不安地乱跑,偶然 压到杠杆,吃到了食丸,以后再次按压杠杆, 又可得到食物,因此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速 率迅速上升。
三、实验法
➢ 研究者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心理、 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
➢ 其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 某种心理现象,以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 结论。
四、心理测验法
➢ 心理测验法指运用测验材料(通常是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 通过标准化的方法,对被试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数量化的测量, 从而确定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方法。
《康护心理学》教材作业(答案修订版)
![《康护心理学》教材作业(答案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abcb51a6c30c2258019e0d.png)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关于康护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分支E.康复学的重要分支2. 康护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患者的的(D)A.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B.生物理化致病因素C.康复期患者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D.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和心理康护方法及技术E.康复期患者心理行为变化的-般规律3.康护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根据是( A )。
A.“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B.“生物一社会”模式C“生物一社会一心理”模式 D.生物医学理论模式E. 社会医学理论模式二、简答题简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主要特征。
答;(1)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2)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
(3)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全面了解病人,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4)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康护,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6)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1.具有C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 C )。
A.高血压B.冠心病D.支气管哮喘 E.糖尿病2.认知过程不包括(B)A.感觉B.动机D.思维 E.记忆3. 预防人格障碍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措施是(A)A.早期教育B.自我控制D.药物控制E.经常进行心理咨询4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A )。
A.盲目性B.顽固 D.任性 E.鲁莽草率5.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通常不包括(C)A.快乐B.愤怒C.忧郁D.恐惧E.悲哀6.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者是(B )A弗洛伊德 B.冯特 C.马斯洛 D.艾宾浩斯 E.桑代克7. 以下哪选项不是知觉的一般特性( E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D.知觉恒常性 E.知觉关联性8. 盲人用竹竿探路属于( A )。
A.感觉补偿B.深部感觉D.感觉适应 E.感觉相互作用9.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了解的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1]
14.钢琴演奏家能手、眼、脚并用,弹好一首乐曲这是:( D )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分配
15.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B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思维结果
D 联想
16.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 D )
A 持久而强烈
B 持久而微弱
C 短暂而稳定D短暂而强烈
17.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
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 C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8.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B )
A 遗传家庭社会环境
B 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
C 父母老师朋友
D 家庭学校单位
1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追求成就的需要属于:( D )A安全需要 B归属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0.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是:( A )
A对休息的需要 B对劳动生产的需要
C对社会交往的需要 D对文化学习的需
三、填空题
1.护理心理学研究___心理科学________变量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2.调查法是通过晤谈或__访问_______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3.班杜拉的示范作用包括注意、保持、行动和动机四个过程。
4.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遵循快乐原则的是本我,而遵循现实原则的是自我。
5.思维的两大特征是____概括性____和___间接性______。
6.注意可分为__不随意注意_______、_____随意注意____和____随意_后注意____。
四、简答题
1.述护理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意义。
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着护理制度的改革
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着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医学观念
2.简要回答述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
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
3.简述鲁利亚关于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第一机能系统,即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质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使大脑皮质能够接受信息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在大脑皮质的后部,包括皮质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
主要功能是接受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和保存。
第二机能系统由许多脑区构成,如视觉区、听觉区、一般躯体感觉区等,每个脑区又可分成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不同等级。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它在额叶的广大脑区,也包括三个不同等级区
4.简述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5.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2个选择都是我们想要的,但只能选其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最好的例子。
双避冲突:2个选择都会伴随痛苦,但不得不选其一
趋避冲突:2个选择痛苦和快乐同时存在,如和男友约好了看电影,但又必须为明天的报告做准备,选择了看电影明天的报告就无法完成,选择了准备报告男友就会生气。
五、论述题
五、论述题
1.试分析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这些致死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③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⑤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2.试分析行为学习理论的特点。
①强调人的个性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结果,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护理心理学问题。
②认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③建立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矫正疗法对于改变各种不良行为、促进个体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2.举例说明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首先是先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还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先天的言传身教与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包括他的性格,处事原则等;
然后是学校教育:
学校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很有影响的,一个学校教育体系、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然后是同学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朋友,经常和自己一起相处的都是什么人,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别人的影响很大很大,尤其是现在的人喜欢跟风、模仿、人云亦云...
最后是社会的影响:
当地的社会风气,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也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包括从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当地的执法是否严格,民风是否淳朴都对一个人(这里应该是换成一群人)产生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