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款式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靴
织成履

四、外衣
• (1)圆领袍衫 • 又名盘领袍,顾名思义领子盘于脖下,为圆形。圆领袍
并非套头衫,而是左襟压右襟交叠而穿,系结于右肩 。圆 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但一直到隋唐才 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 明。
四、外衣
• (2)直裰 • 直裰直身和道袍都
是只镶领子不镶衣缘 的开衩长衣。直裰的 特点是两侧开衩。狭 义的直裰没有摆。历 史上有时候直裰被用 来称呼代直身、道袍 等通裁。
五、罩衫
2. 大氅 又称氅衣,由道 教鹤氅演变而来。只 男性穿着,特点是对 襟大袖,整体宽大且 有系带,只做常服穿 着。

五、罩衫
3. 褙心(背心) 褙心(背心)是 一种无袖的交领或 对领罩衫,特点是 对襟系带或交领, 并无排扣。原称为 “无袖交领衣”的 上装,也归在此类。

五、罩衫
4. 半臂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 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 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 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 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 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 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 不衰。


五、罩衫
5. 斗篷 一种无袖、在颈 部系带的罩衫。多披 在肩上用以防风御寒。

6. 襌衣 襌衣,即单衣,一种交领、 无里子的罩衫。材料多为纱, 质地轻薄。
五、罩衫
7. 大衫 大衫是一种对襟 大袖披衫,两侧开 衩,系带或钮结。 袖子格外宽大,通 常只做礼服。作为 大礼服时无系带, 束革带,与凤冠霞 帔搭配。
五、罩衫

穿在身体最外层的汉服。 男子罩衫只能做常服,女 子罩衫可以做礼服。根据 形制的不同,可以分为褙 子,氅衣,褙心,半臂, 斗篷。
五、罩衫ຫໍສະໝຸດ Baidu

1.

褙子 对襟的女子罩衫。大 袖且较长的褙子有时又称 为大袖衫或披风。长度过 膝,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 罩在外衣外穿着。 褙子始于唐,盛行于 宋元,在明代被称为披风。 宋代男女皆服,因使用和 时间的不同,其形式变化 甚多。
四、外衣
• (4)襕衫 • 深衣的一种特殊形
式。为恪守深衣制,下 摆只到膝盖,再续接布 料至脚背,又加衣缘, 以象征上衣下裳缝合一 体的深衣。其两侧不开 叉。始现于唐,兴于宋 明,为男子长衫,多为 学子穿着。
四、外衣
• 2. 通裁 •
指按照通裁制做出来的 汉服。其特点是上下通裁。 根据形制的不同,可分为圆 领袍衫、直裰、直身、道袍。
四、外衣
• (1)曲裾 • 曲裾深衣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款式。衣裾曲裁,绕襟。通常
做礼服用。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 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礼并合理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 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 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 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 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 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 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 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 则是襦裙。
四、外衣
2. 长襦 较为长的襦,一般长度过膝。
• (1)杂裾 • 或称袿衣,是
一种衣裾较为复 杂的长襦,需要 搭配裙子一起穿 着。杂裾在汉
代就已经有了。
四、外衣
• (2)短曲 • 一种衣裾
曲绕的长襦, 需要和裙一起 穿着。
四、外衣
• (3)长袄 • 长袄是加长版的上袄,
只做女装。因其必须与 裙共同穿着,故在款式 中归类为襦裙。
——制作人:荒漠★小草
一、序言



一、汉服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 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 祛、袖、衿、衽、带、系。 二、汉服单件可共分为七个大类:内衣、中衣、 外衣、罩衫、配饰、 首服、足衣。 三、汉服按功用可分为:礼服、常服、武术服饰、 僧道服饰、表演服饰和衍生服饰。其中礼服又分 大礼服和小礼服,表演服饰不全是真正的汉服, 衍生服饰并非真正的汉服。

四、外衣
曲 裾
四、外衣
• (2)直裾 • 直裾衣裾直裁,有续衽
和不续衽两种做法,续衽衣 裾绕至身侧或身后。直裾袍 可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 裾袍、直衿直裾袍。直裾袍 通常只作为一种常服,而非 礼服。 男式直裾
四、外衣
• (3)朱子深衣 • 朱子深衣是汉服中深衣的
一种,为礼服,多用于 祭祀等场合。根据朱熹的 《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 衣,是直裾深衣的一种。 直领(没有续衽,类似 对襟)而穿为交领,裳幅 皆梯形。
四、外衣
• (2)袄 • 一般为多层,带挂里。袄的名称最早出
现于南北朝时期,如南朝宋有“布衫袄” , 北朝北魏有“小襦袄”、北齐有“合袴袄子” 等。从此,袄成为人们的常用服装。隋代的 “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 日本。唐代受胡服影响出现翻领袄。宋代出 现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成的对襟袄(旋袄)。 清末,袄的基本形制为立领、连肩袖、右大 襟、开衩摆。
一、序言
二、内衣
内衣指贴身穿的衣服,包括抹胸,袍腹等。在现代社会,汉服 内衣因其文化价值较小,并不作为体系的重点进行研究。特例: 某些特殊的款式(如对襟襦裙),需要抹胸做为必要组成部分。
三、中衣

中衣又称里衣,是汉服的衬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 如同西装中的衬衫。一般不可以外穿,可作为居家服 和睡衣。着礼服时必穿中衣,常服也只有配合中衣才 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中衣一般为白色,也可以选用其 他颜色。穿着时,领缘应比外衣稍高。中衣包括包括 中衣、中裤、中裙和中单。
四、外衣
• (1)衫 • 一般为单层。衫初见于汉代,
是一种对深衣加以改革(去袖端) 的服装,袖口较宽大。魏晋时为 士人常用服装,并成为单衣的通 称。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演变 出汗衫、小衫、襕衫、帽衫、紫 衫、凉衫、团衫、衫子等许多品 种,有官员公服、士人礼服,以 及普通百姓的常用服装,并有长 短之分,男女都可穿用。现代许 多采用立体造型裁制的或从西方 传入的服装,如夹克衫、衬衫、羊 毛衫等,都不属于衫之列。

六、配饰
配饰 指汉服中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除 腰带属于汉服的必要组成部分外,其他配饰 视场合和情况穿戴。配饰种类繁多,根据用 途不同可分为腰带、披帛、首饰等。

六、配饰

2.朱子深衣腰带

1.披帛和腰带

3.蔽膝腰带
六、配饰

4.首饰

5.汉剑

6.唐刀
七、首服

也称“头衣”,指头上的冠戴服饰。 首服是汉服文化含义的重要体现,每种样 式几乎都带有一定相应的文化故事。很多 巾帽由名人发明并作为某种文化思想的代 表并流传下来,如苏东坡发明的东坡巾, 孟浩然发明的浩然巾,朱子提倡的幅巾, 周子巾等 。根据形制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冠 冕类和巾帽类。
• 四、外衣
• (3)直身 • 与直裰不同,其
外面两侧有摆。是明 代的一种重要服饰, 与道袍,直裰一样是 明代士人所穿着的重 要服饰。
• (4)道袍 • 并不是指道士穿
着的服装,而是一种 通裁制汉服。特点是 摆在里侧,并缝在后 襟。
四、外衣
‹二›上装
• 1. 襦 • 襦是较短的上装。剪裁方
法可以为通裁,也可以分裁, 但长度不过膝,与裙或裤一起 穿着。按照衣服层数可分为衫 和袄。
四、外衣
• 外衣是指穿在中衣之外的汉
服。外衣是汉服特点和汉服 文化意义的最主要承载体, 是汉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外衣按照穿着部位和长度分 为长装、上装和下装。
四、外衣
‹一›、长装
• 长装按照剪裁方式可分为深衣和通裁。 • 1. 深衣 •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因“被体深邃”而
得名。特点是分开剪裁,上下缝合,长度 到脚面,两侧不开叉。深衣因为其丰富的 文化意蕴,被视作汉服的重要代表。 • 根据形制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曲裾、直裾 和襕衫。
四、外衣
‹三›、下装
按照是否有裆可以分为裳和袴。
1. 裳 泛指没有裆的下体服 装。根据形制不同可分为 裙、帷裳、蔽膝。 (1)裙 和襦一起穿着,是女子 最常见的穿着方式。 (2)帷裳 穿在裙子外的短裙, 不可单独穿着。 (3)蔽膝 敝膝原是古代遮羞下衣 遗制,提升为礼服后作为 礼服配件,不能单独穿着。 2. 袴 泛指有裆的下体服饰,即裤。
七、首服


一.冠冕类 包括冠和冕。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 搭配相应的礼服。如皮弁、缁布冠、小冠、獬豸冠、 貂蝉冠、鹖冠、委貌冠、远游冠和通天冠等。
七、首服

二.巾帽类 包括巾帻和帽子,如幅巾、方巾、儒巾、庄子巾和东坡 巾等。
八、足衣
• 足衣即穿着于足上的装束。本有内外之 分,足之内衣为袜,足之外衣指鞋等。 木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