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合集下载

流行病复习资料精华版

流行病复习资料精华版

分析方法可以说明同一时期死亡率的变化。( )
四、单选题
1.发病率的定义是( )A.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 B.某一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
率 C.某一时期内患某病频率 D.某一时期内所有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E.某一时期内某病发病
人数占病人的比例
2.患病率的定义是( )A.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B. 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7. 疾病负担
二、填空题
1. 疾病的分布指疾病在


的分布特征。2.患病率也

,计算该率的分子为
。3.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子为

4.呈现周期性病率或死亡率时,首先应注意两组人群的
是否

同。6.确定某病在某地区是否属于散发,应参照当地
该病的发病率。7.描述疾病流行
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3.感染率:是指在检查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
例。4.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6.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
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7.疾病负担:是指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残疾(失能)和过早死亡给
5.疾病与病因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大的研究方法是( )
A.生态学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横断面研究
E.临床
试验
6.下列属于分析性研究方法的是( )
A.现况调查
B.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现场试验
E.理
论流行病学
五、简答题1.流行病学定义包含哪些基本点?2.临床流行病学常见的研究设计类型有哪些?3.临床

临床流行病学全套考试重点总结

临床流行病学全套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的一门方法学。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和现状1.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1938年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 教授临床流行病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临床流行病学1982年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培养高级临床流行病学人才INCLEN的第一期项目: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5个国际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单位(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 CUT);出版发行<<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INCLEN的第二期项目:(90年代初至今)宗旨: 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而改善人民健康.2.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行病学培训;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目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心1989年,首届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China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CHINACLEN)1993年,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成立1997年,协和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成为INCLEN phase II的CEU 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 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2. 研究对象群体的特点3. 方法学的特点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临床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流行病学的分支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的关系—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四.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疾病诊断研究与评价;疗效分析与评价;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循证医学.五.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设计、测量与评价(DME)(一)设计(Design)包括的内容:确定科研目的和假设; 确定研究设计方案; 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效应指标; 确定资料分析方法;研究预期结果;经费预算; 质量控制.(二)测量(Measurement )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包括:•测量指标的选择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三)评价(Evaluation) 评价内容包括:1有效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reliability)、实用性(applicability)2经济学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评价方法:不同的研究内容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六.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1)描述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2)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2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现场试验; 临床试验3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方法论七. 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疾病•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第二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第一节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和方法一. 如何确定临床研究的重点1. 明确研究目的,成立研究重点设定的专家小组临床科研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改善预后和探讨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国家863 / 973计划, “十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 分析健康状况•疾病别死因分析•疾病负担分析•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分析•对医学研究系统状况的分析3. 确定重点研究领域二. 选择与确定临床科研课题1. 选择科研课题前要清楚回答的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前人做的如何?•有什么成果或问题? (国内外)•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创新性与可行性?•能否达到预期假设的目的?•研究结果的价值有多大?•成果推广的范围和程度?2. 选题和立题的步骤:第一步: 对拟研究的重点疾病的有关病因与发病因素是否清楚?第二步: 对拟研究的疾病有关早期的正确诊断是否满意?第三步: 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第四步: 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是否清楚?三. 立题研究的重要条件1. 充分地掌握研究课题的最新、最佳信息2. 研究的问题要明确具体3. 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方法要科学可行4. 干预措施应有科学性和创新性5. 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来源和数量要求6. 研究的可行性报告7. 要预测研究的效果和效益8. 伦理问题9. 经济支持四. 立题研究的评价标准1. 研究的课题是否属于国家或地区确定的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2. 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否确切?3. 是否掌握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最新研究信息?4. 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5. 研究课题执行时的可行性如何?6. 预期效果的估价7. 医德如何?课题的来源:1. 国家级课题•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2. 部、省级科研课题基金•卫生部医学科研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省科委、卫生厅科研课题基金3. 委托课题4. 自选课题第二节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盲法原则重复原则一、随机化原则随机化(randomization )是临床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之一, 能最有效地控制误差.1. 随机化的形式: 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随机分组(random allocation)2. 随机化方法: 简单随机、系统随机、分层随机、整群随机二. 对照原则1. 设立对照组的意义:•通过对照去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科学地评价药物疗效或措施效果•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正确方法2. 对照的类型(1)按照对照的选择方法分:同期随机对照(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非随机同期对照(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2) 按照对照的性质分:•有效对照(标准对照) (standard control)•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3) 按照研究设计类型分:•自身对照(self control)•历史性对照(historical control)•交叉设计对照(cross-over design control)三. 盲法原则研究对象、试验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都不知晓实验分组和接受处理措施情况。

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

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

第一章绪论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

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

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3.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

(二)患病率1.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计算:(1)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3)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D3.应用:(1)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

(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临床重点

流行病学临床重点

第一章、流行病学的范围:健康状态及相关事件、内容:不仅是研究各种疾病伤害,而且研究健康状况。

John Snow 现代流行病学之父。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费雷明汉心脏研究、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现代流行病学的三大支柱。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观察(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应当遵循随机、对照、双盲)、数学。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师姐)——研究的起点,important,全会(师兄)——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指标。

严格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多见于由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

综合描述和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这样有助于获得更丰富的信息,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章、个案调查:个例调查、病例调查或病家调查。

是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通过个案调查表实现。

现况调查: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对某一人群或人群样本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主要有关因素所进行的调查,它属于描述流行病学范畴,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被调查人群中的某种疾病同有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故称横断面调查。

又因为它是收集调查时间内疾病和有关的流行病学信息,不管患者的过去和将来,又称现况(患)调查。

调查是通过普查(在一定时间内对某地或某单位全部对象患某病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时间范围视病种和对象多少而定,应尽量短)和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通过抽样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调查,以推断全人群患病情况)获得材料。

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

随机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多级抽样(后三者多用)。

偏倚:调查或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或者说,样本的统计量不能代表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称之为偏倚。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表示某一特定时间内被观察总人口数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值。根据观察时间长短,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某日现患新旧病例数÷当日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期间现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P=D*I
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与该人群同期人口数之比。某病死亡率=某人群某年因病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第32章 ·随机对照试验(RCT)
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者环境中,同步的进行研究和观察
试验的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应用范围:临床治疗与预防性研究,病因学研究,非临床试验系统工程。
第1章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科学,是临床医生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十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学,对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生在对病人的治疗决策中要谨慎,确切和明智的应用最近的证据,并且必须与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相结合,而不能生搬硬套,同时要充分权衡这种决策对病人的利弊关系,要以病人的利益第一。
第30章 ·失访:
常见于前瞻性研究,由于这类研究随访时间长,观察人数又多,或者因为人口的迁徙流动死亡等原因导致一部分对象的失访
第31章 ·临床流行病学将研究设计方案分为两大类:
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常用的观察性研究有::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常用的试验性研究有:随机平行试验,交叉试验,前后对照试验。
第33章 ·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和特点:
①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避免选择性偏倚②增强组间的可比性③试验对象的特点④试验的同步性条件的一致性⑤试验期间的一致性⑥试验结果于结束时方可获得⑦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特征➢群体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第二章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1. 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2. 帮助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 3. 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制、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根据。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意义:是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对疾病发生过程进行描述的一种指标。

❖发病时间❖观察时间: 罹患率❖分子:新发病例数❖分母:暴露人口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应用:一些急性疾病,死亡率较低的疾病分布的描述。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2.罹患率(Attack Rate)说明: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定义: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的静态构成比例,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

应用:一般用于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可通过横断面调查。

(1)观察时间:“时点患病率”“期间患病率”(2)分子、分母的界定分子:为新、旧病例,即现患病例分母:同期平均人口数(3)和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受发病率、病程的影响,如某病发病率和病程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4)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4.感染率(Infection Rate)(K =100%)定义: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样本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最新电大临床流行病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临床流行病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临床流行病:概念: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和案例对临床医学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指导临床实践,并作出科学解释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①患病人群(病人群体)临床前期、临床期;②研究人群,样本,目标人群。

研究方法:分类:观察法(叙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法(临床试验、社区试验)三个阶段:DME(设计、测量、评价)Design:根据科研目的(检验假设)作出科学的设计,选择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Measure:选择正确的测量指标,制定判断标准,严格遵守预先制定的测量规则和标准;Evaluation:评价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特点:突出强调群体观念;研究方法强调DME和随机对照盲法的设计原则;研究内容广泛,都是临床医学要回答的问题,强调科学性与实用性;研究目的是做好三级预防,促进患病人群的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分布的概念、意义、常用的4个指标,三间分布,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分析原则。

概念:疾病的人群现象称为疾病分布,是指以疾病的频率指标表示的疾病的发生、存在或死亡状况,实质是对疾病的人群现象的描述。

可表现在人群、地区、时间三个方面:即在不同人群、时间、空间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意义:(1.)正确描述疾病分布,可以了解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合理安排防治工作的重点;(2)正确描述疾病分布,往往可以提示某些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关系,为疾病研究提供线索。

描述指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

发病率:某人群某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某特定具体疾病的发病率称为发病专率。

(某人群某年内发生新病例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内因各种原因总死亡的频率。

(某人群某年内死亡的总人数/该人群同年内平均人口数)×K。

病死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患某种病的人群因该病而死亡的概率。

(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同期内确诊的该病患者总人数)×K。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新发生的频率。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

普通用于衡量小范围内、短期内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通常以月、周、日或者一个流行期为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亦称现患率或者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总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的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自原发病例浮现后,在该病的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

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wei)险最常用的指标,其份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 ( crude death rate) ,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wei)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 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短的疾病。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者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 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

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

PYLL 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流行病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一、流行病学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分布、传播规律及相关因素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规律,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规律,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人群特征、环境因素等。

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主要采用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干预试验等。

4. 流行病学的应用领域流行病学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疾病控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基本指标疾病的发病率(incidence):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新发病例的数量,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疾病的患病率(prevalence):指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某一疾病或危险因素存在的状况,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指一定时间内某一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每10万人年作为单位。

病死率(case-fatality rate):指某一疾病发病者中死亡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在特定时间内患病者存活下来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宿主(host)、病原体(ag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宿主:指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发病对象,包括人、动物或植物等。

病原体:指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环境:指影响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

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web of causation model :病因网模型,是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渔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似“渔网”的病因网。

2.Misclassification bias :错分偏倚,指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根据所获取的研究信息,使研究对象的某种或某些特征被错误分类所导致的系统误差,又称为信息偏倚或观察偏倚。

3.Health worker effect:健康工人效应,由于职业人群多处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于总体人群,这种现象称为健康工人效应。

4.Cost benefit analysis,CBA: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某卫生规划或卫生所的项目1.Co-intervention:干扰,是指实验组的对象额外的接受了与实验组药物类似的其他治疗措施,导致引起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差异增大,从而人为地夸大了试验疗效。

2.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指的是在行为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中,由于研究对象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研究,而带来的方法上的人为效应。

这种意识导致他们对于数据收集过程这一社会条件作出反应,而不是对于研究者试图研究的实验处理作出反应。

类似于实验室研究中的“豚鼠效应“。

3.Restriction:限制,在设计时通过制定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来控制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4.DAL Y: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

5.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又称为感受性曲线(sensitivity curve),以假阳性概率为横轴,真阳性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受试者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研究在临床医学中进行科学观察并对其结果作出解释的一门方法学。

其任务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释临床医学中的诊断、筛检、治疗预后以及病因等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2.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应用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 effect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之差,又称差值测量(difference measure)。

6.相对效应Relative Effect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ion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

8.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性。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2017临床流行病学考试重点祁琪整理临床流行病学1.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DME,即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

即:1)正确选择临床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2)选择适当的测量指标;3)从设计和测量的角度对临床医学的研究结果做出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2.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的基本思想和目的倾向性评分是指在一定协变量条件下,计算出观察对象i接受处理(z=1)的条件概率倾向评分评分目的:用一个综合评分(及倾向性评分)来代替所有已知的混杂因素,从而均衡各对比较组间各个特征变量的可比性,是去除混杂偏倚的关键性方法。

基本思想:将多个协变量的影响用一个倾向性评分值来表示(相当于降低了协变量的维度),然后根据倾向性评分值进行不同对比组的分层、匹配或加权,即均衡对比组间协变量的分布,最后在协变量分布均衡的层内或者匹配中估计处理效应。

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目的(作用):用来处理观察研究的数据,减少数据偏差和混杂变量的影响,消除组别之间的干扰因素。

倾向匹配容差是指在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时,如果匹配具有容差系数,对每个匹配变量所设计的容差,匹配容差可以用较小的数值填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输入一个0-1的数,越接近0越完全匹配,越接近于1,匹配越不严格,这里要试着找最佳点。

当然“完全匹配”要丢失更多的病例,如果选0,有可能找不到匹配的记录。

3.临床疗效评价中,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分析最后分析的采用方法主要有几种,进行简要的说明疗效评价: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药物或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即决定某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利大于弊。

欲比较A和B治疗的疗效差别,资料可有下列四种情况1)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 ITT分析)比较①+②与③+④,是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了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患者,不管被研究者的实际依从情况,它反映了原来试验意向干预的效果。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名词解释1.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一.绪论临床流行病学得研究内容:疾病诊断疗效评价探讨病因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临床决策分析探索疾病得病因——-描述性研究:A描述性研究 (三间分布:时间地点人群 ;常规资料,临床)B.形成假设 C 检验假设(分析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 D病因推断探索疾病得病因---分析性研究探索疾病得病因---实验性研究卫生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设计、测量与评价科研设计得内容:科研目得与科研假设得确定科研设计方案得确立研究对象得选择研究因素、研究指标得确定资料收集数据得处理研究质量得控制★科研设计方案: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病例分析现况调查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理论性研究病因/危险因素得研究备选方案: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描述性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预后研究得研究备选方案: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其中队列研究论证强度最高,描述性研究可行性最高)防治性研究得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论证强度最高研究对象得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研究对象分组方法:A.临床试验研究:采取试验措施?——实验组对照组; 随机分组B病例对照研究:患病?—- 病例组对照组C、队列研究:暴露?——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研究因素与指标得确定:进行设计时要确定具体研究因素及其强度、单因素或多因素,以及研究因素得不同暴露水平与研究因素得实施方法等内容。

确定效应指标: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缓解率复发率毒副作用体征得改变实验室测定结果等在选用具体指标时要考虑指标得:关联性特异性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研究质量得控制:随机误差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二.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客观地描述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以及发生、发展得规律。

揭示得暴露与疾病间得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得线索, 就是因果关系探索过程中得第一步,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描述性研究得主要研究类型: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现况研究:在特定得时点或时期内,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某一特定范围得人群中得分布,探索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得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名词解释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

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

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

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5. 病例-病例研究(case-only study):在患有某病的研究对象中,探讨具有不同临床类型或生物学标志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6. 匹配:又称配比,是指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目的是去除这些因素和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17.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与一般的治疗观察相比,在新的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考核中,受试对象将受到许多特别的关注,而他本身也对试用新药满怀希望,这就可能造成一种后果,即病人会因此而更多地向研究人员报告好的结果,而实际上药物并没有那么好。

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18. ARP: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AR% 或 ARP) 是指暴露人群中发病等事件归因于暴露的成份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该指标反映某因素的暴露者中,单纯由于该因素引起发病的危险占整个病因的比例。

19. 病因(cause of disease):指能使人群某病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去除一个或几个因素,疾病的发病频率会下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通常把可能病因因素称为危险因素或危险因子。

20. OR(odds ratio): 即比值比,是表示因素与疾病联系程度大小的指标。

表示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与对照组该因素暴露比例的比值,反映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率为对照组的若干倍。

21. 灵敏度(sensitivity) :灵敏度又称敏感度,是指按“金标准”确诊的病人中试验阳性或异常人数所占的比例。

22. AR(attributable risk): 即归因危险度,也叫特异危险度、率差或超额危险度,为暴露组的率与非暴露组的率之差,表明两组某事件发生危险相差的绝对值。

该指标表示在暴露者中单纯由于暴露引起或降低该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的大小,即危险性特异地归因于该暴露因素的程度。

23. 发病率(incidence,morbidity)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 ,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24.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表示某一特定时刻人群中某病的现患病例(包括新旧病例)占总人口的比重或百分比。

25. 危险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常被泛称为病因。

26. 安慰剂( placebo ) :是指与所考核药物在外形、颜色、性状和气味等方面相同但不含有效作用的制剂,常用淀粉或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安慰剂。

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2、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是应用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 Survival rate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 effect)是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之差,又称差值测量(difference measure)。

6、相对效应 Relative Effect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ratio measure,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

归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

8、临床依从性 clinical compliance是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

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性。

11、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是指临床病人(研究对象)成了研究中特别被感兴趣或被关注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自身的行为,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效果的负向效应(negative effect)。

12、向均数回归 regression to the mean 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一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向均数接近的现象。

例如,血压水平处于高限的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血糖,血脂等指标)。

13、双盲 double blind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不知道两组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试验设计,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

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难及时处理。

14、偏倚 bias是指在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由于许多其他的原因,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暴露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错误的结论。

15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亦称前瞻性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将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