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
高位自卸装置课程设计
![高位自卸装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22f5e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d.png)
高位自卸装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位自卸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位自卸装置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高位自卸装置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高位自卸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3.熟悉高位自卸装置的常见结构组成和性能参数;4.掌握高位自卸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高位自卸装置的工作过程,判断设备运行状况;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高位自卸装置的参数和结构;3.能够安装、调试和维护高位自卸装置;4.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高位自卸装置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高位自卸装置行业的认知;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高位自卸装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设备、安全第一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位自卸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高位自卸装置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高位自卸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3.高位自卸装置的常见结构组成和性能参数;4.高位自卸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方法;5.高位自卸装置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6.高位自卸装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高位自卸装置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高位自卸装置的性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高位自卸装置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机械设计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机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fa75a40722192e4436f674.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综合班级:XXXXXXXXXXXXXXX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XXXXXX XX年X月X日目录第一章问题提出 (2)1.1设计要求与相关数据 (2)第二章方案设计 (3)2.1举升机构 (3)机构运动分析 (3)液压缸的选取 (8)2.2翻转机构和后箱门打开机构 (12)液压缸的选取 (12)2.3控制油路的设计 (14)第三章机构综合 (15)3.1方案选择 (15)3.2机构总图 (17)第四章模拟仿真分析 (18)4.1举升时液压缸速度图像 (18)4.2举升时车厢速度图像 (18)4.3举升时车厢加速度图像 (19)4.4举升时车厢垂直方向位移图像 (19)4.5举升时车厢垂水平方向位移图像 (19)第五章总结 (24)附录 (24)实体建模效果图 (24)图2 高位自卸汽车卸货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综合第一章:问题提出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图1),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图2, 图3)。
1.1设计要求和有关数据: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2.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最大升程S max 见表1。
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图23)。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 见表18。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 不得超过1.2a 。
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6.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002e8eb84ae45c3b358cfc.png)
题目:高位自卸汽车目录摘要 ..................................................................................................................................... - 2 - 1基本要求 ..................................................................................................................... - 3 - 1.1设计要求 .............................................................................................................. - 3 - 1.2设计提示 .................................................................................................................. - 4 - 2机构选型设计 ................................................................................................................. - 5 - 2.1举升机构基本要求 .................................................................................................. - 5 - 2.2举升机构方案比较 .................................................................................................. - 5 -2.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 - 5 -2.2.2双滑块推动举升机构 ....................................................................................... - 6 -2.2.3剪式举升机构 ................................................................................................... - 7 - 2.3翻转机构基本要求 .................................................................................................. - 8 - 2.4翻转机构方案比较 .............................................................................................. - 8 -2.4.1车厢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8 -2.4.2连杆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2.4.3连杆斜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 2.6后箱门打开机构方案比较 .................................................................................... - 10 -2.6.1直杆联动顶开机构 ......................................................................................... - 11 -2.6.2直杆伸缩顶开机构 ......................................................................................... - 11 -2.6.3圆弧联动顶开机构 ......................................................................................... - 12 - 3总体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验证 ............................................................................... - 13 -3.1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 - 13 - 3.2机构自由度验证 .................................................................................................... - 14 -3.2.1举升机构 ......................................................................................................... - 14 -3.2.2翻转机构 ......................................................................................................... - 15 -3.2.3后箱门打开机构 ............................................................................................. - 16 - 4机构尺度综合分析 ....................................................................................................... - 16 -4.1举升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2翻转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3后箱门打开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5机构运动分析 ............................................................................................................... - 20 -5.1举升机构运动分析 ................................................................................................ - 20 - 5.2翻转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3后箱门打开机构运动分析 .................................................................................... - 22 - 5.4机构运动线图 ........................................................................................................ - 23 - 5.5机构运动循环图 .................................................................................................... - 23 -结论与体会 ....................................................................................................................... - 24 - 参考文献 ........................................................................................................................... - 25 - 附录 ................................................................................................................................... - 26 - 致谢 ................................................................................................................................... - 27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看过许多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都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这样一来卸货的高度就被固定的,如果需要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尤其是当汽车直接向火车车厢卸料以及在建筑、矿产等其他场合,这些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09288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4.png)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篇一: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提高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操作和维护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日常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
(3) 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
(4) 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
3. 课程设计步骤(1) 收集和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厢等方面的构造和功能。
(2) 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能和注意事项,包括行车安全、操作方法、维护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结合课程设计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明确日常维护的项目和时间节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通过对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确保高位自卸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课程设计成果本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将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驾驶技能,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方法和日常保养方案,具备对高位自卸汽车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设计还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高位自卸汽车是一种常用于运输建筑材料、煤炭、矿石等重物的货车。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卸货能力和机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港口、矿山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位自卸汽车,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卸货,提高卸货效率和安全性。
本次课程设计的高位自卸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装载重量:10 吨- 装载容积:3 立方米- 行驶速度:20 公里/小时- 卸货高度:1.8 米- 卸货方式:自动化为了实现自动化卸货,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faae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c.png)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
高位自卸车是一种常用于运输货物的专用车辆,其设计和操作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
因此,针对高位自卸车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应包括对车辆结构和性能的介绍。
学员需要了解高位自卸车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以及车辆的性能参数,如最大承载重量、行驶速度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车辆的工作原理和使用限制。
其次,课程中应包括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
高位自卸车在运输货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学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等。
此外,还应注意防范货物倾斜或滑落导致的危险,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车辆进行货物装卸。
另外,课程设计还应包括车辆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内容。
学员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日常的车辆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下运行。
同时,还需要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以应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在课程设计中还可以加入车辆操作技能的培训。
高位自卸车在装卸货物时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学员需要进行实地操作训练,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总的来说,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应全面、系统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高位自卸车。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高危自卸车课程设计
![高危自卸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c6de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a.png)
高危自卸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高危自卸车的结构特点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学生能够掌握高危自卸车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高危自卸车在道路运输中的作用及安全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高危自卸车的操作和检查。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高危自卸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法规和常识,处理突发状况,确保行车安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危自卸车行业的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关注环保,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高危自卸车驾驶和维护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危自卸车的结构及原理- 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等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自卸车特殊结构(如自卸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与操作方法。
2. 安全操作规程- 驾驶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
- 正确的驾驶姿势、操作要领和行车注意事项。
- 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及应急预案。
3. 安全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项目、内容及标准。
-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 检查与维护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4. 道路运输安全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自卸车运输相关法规。
- 违规操作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 道路运输安全意识培养。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介绍高危自卸车的结构及原理,使学生了解车辆的基本构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bd694002768e9951e738e6.png)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不max得超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 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 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高位自卸自卸汽车 -
![高位自卸自卸汽车 -](https://img.taocdn.com/s3/m/d72cfc4c336c1eb91a375d68.png)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院:工学院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0 14年 6 月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 (1)第二章设计要求和相关数据 (2)2.1 设计要求 (2)2.2 设计数据 (2)第三章各个机构的设计 (2)3.1 运动循环图 (4)3.2 举升机构 (4)3.3 翻转机构 (7)3.4 后厢门打开机构 (9)3.5 最终方案的确定 (11)第四章各机构的尺寸计算 (13)4.1设计尺寸的选择 (13)4.2举升机构相关数据计算 (14)4.3翻转和后厢门打开机构相关数据计算 (16)4.4 机构总图 (18)第五章总结 (19)第六章参考文献 (19)一、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目前的自卸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如图1所示),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如图2,3所示)图1图2二、设计要求和相关数据1.设计要求:(1)能在保持近似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如表1所示。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见图3),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4)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5)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6)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2.相关数据:表1 设计数据方案号车厢尺寸L×W×HL(mm)×W(mm)×H(mm)S max(mm)A(mm)W(kg)L1(mm)H d(mm)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三、各个机构的设计3.1运动循环图:3.2举升机构:举升机构是自卸车的核心,是判别自卸车优劣的首要指标。
高位自缷课程设计
![高位自缷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a8c66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高位自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XX技能,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XX学科的基本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意义,使学生对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阐述XX学科的核心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教授XX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4.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XX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5.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学科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https://img.taocdn.com/s3/m/4e4f8c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7.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自卸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理论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分析并解决自卸车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车设计中涉及的工程计算和参数选择方法,如载荷计算、车架强度分析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自卸车的零部件和整体设计,具备初步的工程图纸绘制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验证自卸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自卸车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科学、负责的学习态度,对待工程设计问题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自卸车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需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结合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自卸车概述:介绍自卸车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自卸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自卸车的各组成部分,包括车架、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等,并探讨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自卸车结构与原理3. 机械设计原理在自卸车设计中的应用:讲解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理论知识在自卸车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原理与应用4. 自卸车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学习自卸车设计中涉及的工程计算和参数选择方法,如载荷计算、车架强度分析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设计计算与参数选择5. 自卸车CAD设计与绘图:教授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自卸车的零部件和整体设计,以及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CAD、CAE、CAM
![高位自卸车课程设计CAD、CAE、CAM](https://img.taocdn.com/s3/m/53db414fcf84b9d528ea7acd.png)
成绩:《CAD/CAM/CAE设计实践》大作业课程:CAD/CAM/CAE设计实践学期:XXXXXXXXXXXXX教师:XX时间:XX 年XX 月X日姓名(学号):XXXXXX年级、专业:XXXXXXXXXXXX机械工程系图2 高位自卸汽车卸货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的CAD/CAM/CAE 设计1、 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CAD/CAM/CAE 设计的意义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图1),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图2)。
由于所设计的是工作机构,需要很直观的表现机构的合理性,所以手动绘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手工绘图难以直观地表达复杂产品的装配关系;没有CAM 系统,复杂曲面难以加工;虽然有CAD 的数据但是缺少CAM 系统,显然需要实际加工获得初步的模型,这样资源耗费过大;产品虽然完成了三维建模,但是不知道产品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CAE 则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受力分析。
由此可知,需要对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进行CAD/CAM/CAE 设计,它不仅能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设计数据能有效地共享和充分地利用,设计阶段就可以清楚地掌握其加工方式和力学性能,而且能够很直观的表现机构的合理性数据,为投产掌握了理论数据。
2、 高位自卸汽车工作机构的CAD 过程主要产品模块:车体、车厢、车架、后车门、滑槽、滑块、杆1、杆2、液压缸、Y 型杆、深沟球轴承、滑动轴承、销钉、端盖、垫片1、垫片2、螺钉 装配关系:焊接:车体与滑槽 槽连接:滑块与滑槽销钉连接:杆1与滑块、杆2与后车门、车厢与车架、车架与杆2、液压缸与车架、Y 型杆与车厢、轴与杆1、滑动轴承与杆2刚性连接:深沟球轴承与车体、深沟球轴承与杆1、 圆柱连接:Y 型杆与液压缸对齐、配对:垫片1与杆1、端盖与垫片1、垫片2与端盖、螺钉与垫片2 端盖的工程图,见附件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https://img.taocdn.com/s3/m/fb46e7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f.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卸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卸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机械优势。
2. 学生能够掌握自卸车各部件的功能、相互关系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自卸车涉及的基础机械原理,如简单机械、齿轮传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机械原理设计简单自卸车模型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自卸车的装载与卸载过程,并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和口头报告的形式,清晰地表达自卸车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课程,旨在通过自卸车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已有一定物理和数学基础,具备初步的工程概念,对实践活动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需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强调动手实践,鼓励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自卸车概述:介绍自卸车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概述- 内容:自卸车的结构、功能、发展历程等。
2. 自卸车结构与原理:深入学习自卸车的各组成部分,探讨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原理- 内容:简单机械原理、齿轮传动、液压系统等。
3. 自卸车设计要素:分析自卸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如车架、卸载机构、动力系统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 内容:设计原则、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
4. 设计与制作实践:分组进行自卸车设计与制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教学- 内容:设计流程、制作方法、调试与优化等。
高位自卸车()
![高位自卸车()](https://img.taocdn.com/s3/m/a962df80804d2b160a4ec02f.png)
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在倾斜车厢卸货。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高位自卸车中的举升机构。
本举升机构通过横推剪式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与后移。
先由液压油缸的横推,推动AE杆的A端在槽内左右移动,通过剪式机构来传递运动实现车厢的平行上移和后移。
该机构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的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车厢在举升过程中能逐步后移,方便卸货,且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在车厢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业随之可靠关闭;液压油缸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性能,且油压较短的推程能实现车厢较大的位移量;结构简单、紧凑,制造与维护也方便,具有良好的动力传动性能,而且安全性能好;所用的机构也较为简单,相对用其他的器件来说,较经济,节省资源。
目录摘要·····················································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3)二、机构简图与系统工作原理 (4)三、机构方案比较分析与确定 (5)四、机构设计计算与分析过程 (8)五、速度分析 (9)六、设计体会 (10)参考文献 (11)一、设计题目与要求1、设计题目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高位自卸车
![高位自卸车](https://img.taocdn.com/s3/m/4a79e494192e45361166f510.png)
高位自卸车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在倾斜车厢卸货。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高位自卸车中的举升机构。
本举升机构通过横推剪式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与后移。
先由液压油缸的横推,推动AE杆的A端在槽内左右移动,通过剪式机构来传递运动实现车厢的平行上移和后移。
该机构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的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车厢在举升过程中能逐步后移,方便卸货,且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在车厢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业随之可靠关闭;液压油缸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性能,且油压较短的推程能实现车厢较大的位移量;结构简单、紧凑,制造与维护也方便,具有良好的动力传动性能,而且安全性能好;所用的机构也较为简单,相对用其他的器件来说,较经济,节省资源。
目录摘要·····················································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3)二、机构简图与系统工作原理 (4)三、机构方案比较分析与确定 (5)四、机构设计计算与分析过程 (8)五、速度分析 (9)六、设计体会············································10 参考文献 (11)一、设计题目与要求1、设计题目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00624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d.png)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结构。
2.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术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维护保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1.高位自卸汽车的概念和分类介绍a.高位自卸汽车的定义和功能b.不同类型的高位自卸汽车及其应用领域c.高位自卸汽车的优缺点分析2.高位自卸汽车的结构和原理a.高位自卸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b.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和动力传动系统c.高位自卸汽车的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3.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技术a.高位自卸汽车的驾驶仪表和操作台介绍b.高位自卸汽车的起动、制动、变速和转向技术c.高位自卸汽车的提升、自卸和稳定技术4.高位自卸汽车的维护保养a.高位自卸汽车的日常检查和保养要点b.高位自卸汽车的润滑、更换和调整要求c.高位自卸汽车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5.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a.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的意识培养b.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亲自操作高位自卸汽车,熟悉各种控制和操作技术。
3.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高位自卸汽车生产厂家和使用场所,了解实际应用情况。
四、评估方法: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高位自卸汽车的操作演练,并根据操作流程、技巧和安全规范进行评估。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关于高位自卸汽车一些方面的课程设计,并撰写报告。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主教材:《高位自卸汽车原理与技术》2.参考资料:a.《高位自卸汽车驾驶员手册》b.《高位自卸汽车维修基础》六、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高位自卸汽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驾驶和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并具备一定的维护保养能力。
同时,他们将培养出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_培训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_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4a762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5.png)
培训内容不够全面,需要增加更多实践操作环节
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需要调整培训时间,保证学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需要引进更多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
培训效果评估不够完善,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员的 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
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新技 术的应用
设计背景:复杂工况下的自卸汽车设计需求
设计目标:提高自卸汽车的稳定性、安全性和 效率
设计方法: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仿真技术
设计成果:成功设计出一款适应复杂工况的高 位自卸汽车
设计评价:提高了自卸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降低了维护成本
设计启示:复杂工况下的自卸汽车设计需要综 合考虑多种因素,注重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
成本控制:对设计进行成本控制, 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设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安全性评估:对设计进行安全性评 估,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客户反馈:收集客户反馈,根据客 户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PART FIVE
设计原则:安全、环保、高效、经 济
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 详细设计、样车试制、批量生产
电气系统:提供电力,包括蓄 电池、发电机、电气线路等
安全性:确保车辆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稳定性:保证车辆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的稳定性 舒适性: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 经济性: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环保性:减少车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
液压系统的组成: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等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 的流向和压力,实现对高位自卸汽车的控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65c3272b160b4e767fcfa0.png)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班级:车辆五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2年3月到6月摘要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或者侧向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是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
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不得超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车厢后移量为a。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过1.2a。
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目录一背景资料..................................................................................................................二设计题目..................................................................................................................2.1 设计简介和母的2.2 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三执行机构设计..........................................................................................................3.1 举升机构的设计3.2 翻转机构的设计 (10)3.3 厢门开合机构的设计 (13)四CATIA建模和运动仿真 (14)4.1 模型的建立与组装4.2 模型的运动仿真 (14)五设计总结..................................................................................................................5.1 机械设计的目的5.2 机械设计的步骤5.3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4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16)5.5 本次设计效果分析与改进意见 (17)5.6 设计心得体会 (17)六致谢 (17)七参考资料.................................................................................................................. 八附录.. (19)一背景资料自卸汽车(dump truck)车厢配有自动倾卸装置的汽车。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https://img.taocdn.com/s3/m/689182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7.png)
高位自卸汽车课程设计L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掌握高位自卸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理解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了解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4.能够分析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
5.能够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并掌握安全驾驶技巧。
6.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高位自卸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现代交通运输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1.高位自卸汽车的基本原理:介绍高位自卸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2.高位自卸汽车的分类和结构:介绍不同类型的高位自卸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包括卡车、挂车和特种车辆等。
3.高位自卸汽车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操作高位自卸汽车,包括驾驶技巧、装卸货物和安全驾驶等。
4.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探讨高位自卸汽车在现代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5.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介绍与高位自卸汽车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包括力学、动力学和几何学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高位自卸汽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高位自卸汽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高位自卸车————————————————————————————————作者: ————————————————————————————————日期:ﻩ18 届机械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的研究学生姓名:熊非学号: 8011214214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班级: 18-2指导老师:张涵日期: 2016.06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制前言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全面展开,自卸汽车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
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只能先卸载后再靠人力或起重机构进行提升搬运到较高处。
这样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浪费很多时间,给卸载该来了很多不便。
由于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使它不仅能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而且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为实现这个目的,先将车厢举升然后翻转车厢进行卸货,可以将车厢举升到任意高度后停止举升,然后车厢翻转以达到自动卸货。
为了实现高位自卸汽车的设计要求,再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把工作分解,使用举升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关闭或打开液压缸的进出油路使举升机构稳定的停止在任意高度;使用翻转机构实现车厢翻转,车厢翻转只要实现最大翻转角度达到设计要求和结构在翻转过程中的平稳就可以了。
就机构设计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机构上的点没有要求具体的运动轨迹,只要实现指定位置的机构的综合就可以了,这个设计主要是通过四杆机构来实现。
就机构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机构分析还要考虑到结构的受力和结构的稳定即使用过程中维护的方便。
关键词:高位举升翻转自卸一、设计题目简介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若需要将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得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为此需设计一种高位自卸汽车,它能将车厢举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倾斜车厢卸货)。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1.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2.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最大升程Smax见表。
3.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max不得超过1.2a。
4.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5.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
6.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7.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方案号车厢尺寸(LxWxH) Smaxa/mmW/kgL/mmH/mmF3600x1800x61 0 250 450 尺寸单位:mm三、设计任务1. 设计高位自卸汽车相关机构,应包括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
2.提出2、3个方案。
主要考虑满足运动要求、动力性能、制造与维修方便、结构紧凑等方面的因素,对方案进行论证,确定最优方案。
3.画出最优方案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对高位自卸汽车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及运动分析,求出各机构的输出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绘制机构运动线图。
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 完成高位自卸汽车的模型实验验证。
四、机构提示高位自卸汽车中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厢门打开机构都具有行程较大,做往复运动及承受较大载荷的共同特点。
齿轮机构比较适合连续的回转运动,凸轮机构适合行程和受力都不太大的场合。
所以齿轮机构与凸轮机构都不太合适用在此场合。
连杆机构比较适合在这里的应用。
下面用连杆机构分别设计高位自卸车的起升机构、翻转机构和后想打开机构。
4.1、举升机构的设计举升机构的的设计在首先必须满足比较水平的状态下,能将满载货物的车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厢平稳地举升到一定的高度,最大升程Smax,逐步后移。
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
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不得超过1.2a,并且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其最大后移量amax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车厢的举升,其安装空间不能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结构尽量紧凑,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下面列举出几种方案以及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选择恰当的机构: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如上图所示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ABCD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杆AD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A轴转动,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
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
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但是车厢上移时,其后移量很大,满足不了技术要求.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其最大后移量不超过设计要求,需将杆AD、BC做得很长,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在工程实际中不能实现。
方案二:两级剪式举升机构如上图所示两级剪式举升机构,EF代表车厢,机架代表车底座。
在液压缸MN的推动下,滑块A向右移动,同时滑块F向左运动,双剪式机构向中间靠拢,由于杆长不变,使得车厢向上运动,且同时向右运动,这样就实现了车厢的举升动作。
该机构不但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 ,卸货方便,并且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协调举升和后移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同时该机构的受力状况良好,将液压缸布置在机构的中间部位,很好的解决了退成要求很大的缺点。
但是该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安装和维修。
4.2、翻转机构的设计翻转机构是自卸汽车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
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车厢的翻转,其安装空间不能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
结构尽量紧凑,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方案一:单缸前置直推式翻转机构直推式倾斜机构的液压缸直接作用在车厢上,不需要通过杆系作用,机构布置简单,结构紧凑,举升效率高,在相同的举升载荷下,前置式需要的举升力较小,举升时车厢横向刚度大。
但是液压缸活塞的工作行程长,故一般采用多级伸缩式套筒液压缸,使液压缸制造工艺复杂,密封性稍差,并且该机构横向强度差。
方案二:滑块倾斜机构RS代表车厢,PR杆一端铰接在车厢的R点上,另一端与滑块P铰接,当要翻转车厢时,只需要推动液压缸OP,带动滑块P向右移动,就能使车厢PS绕S点转动。
该机构比较简单,需要的零件比较少,易于加工和安装。
液压缸一直处于水平,比较容易控制。
但是初始时传动角较小,需要液压缸较大的推力;并且对PR杆强度要求较高。
4.3、后箱门打开机构的设计后箱门打开机构是高位卸货的重要环节,后箱门打开机构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2)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因此后厢门的输入机构和倾斜机构相同,即由同一个液压缸带动;(3)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即要求结构紧凑。
方案一:导杆滑块后箱门启闭机构该机构就是一个简单的4连杆机构,其中连杆1是和后箱门固连在一起的,3是一个可以绕车厢体转动的移动副。
在车厢翻转时,通过联动机构使连杆2在3内滑动,从而推动1绕C旋转,从而使后厢门开启。
该机构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能够保证车厢门打开和关闭的准确位置,比较容易实现和车厢的联动关系,另外,计算也比较的简单。
但是该机构中2杆在转动的同时还要在移动副中进行滑动,所以,如果稍微有个地方润滑不好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机构的自锁,使得后车厢门不能正常的打开。
方案二:双四杆机构后箱门启闭架构该机构完全由四杆机构构成,其中的一根杆2就是车厢的后门。
另外两根杆1和3都是铰接在车厢体上的。
当车厢翻转时,通过联动机构使杆3转动,从而带动后厢门2转动,完成其开启和关闭动作。
该机构利用曲柄摇杆机构,以摇杆作为输入构件,结构简单紧凑,传动可靠,成本低。
较易实现与其他机构的联动,能够确保车厢门的打开和关闭的时候的准确位置。
但是该机构由摇杆作为主动件,易出现死点,因此该机构对尺寸要求比较高。
4.4、组合机构的设计经过前面的各个机构优缺点比较,最终确定的第方案的三个部分分别选择:双剪式举升机构、滑块倾斜机构、重力直接打开机构来进行设计分析4.4.1、机构尺寸的设计: 1、举升机构的计算根据设计要求,举升机构需要满足:方案号车厢尺寸(LxWxH)Smaxa/mmW/kgL/mmH/mmF 3600x1800x610 250 450(1)计算杆长及其在机构中的位置举升机构的结构简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出各杆的长度,设A D=BC =CF=DE=l ,初始位置∠HAB=0α,到达最大升程时∠HAB=1α,由几何关系可得{max 1001sin 2sin 2cos cos S l l a l l αααα=⨯-⨯=- 另外,需满足整个举升机构不超过车厢底部安装空间,此时还需考虑夹层厚度d,得 {002sin cos d l H dl L α<-<取100d =则02sin 100d l H α<-取02sin 400l α=由上式联立可以求解,得{11cos 0.7753sin 0.6316αα=={00sin 0.1149cos 0.9934αα== 1740.64l =即0 6.5978α︒= 139.1682α︒=1740.64l=(2)计算液压杆的位置及其相关尺寸,机构简图如图所示,建立相应的直角坐标系:图5-3设油缸的推力为F,推程为S,车厢重力为G,上升高度为H,则FS=GH。
欲使液压缸受力最小,则推程应该尽量的大。
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0,200) H(864.58,300) G(864.58,100)(,)N NN X Y(,)M MM X Y。
所以300tan6.5978864.58NNYX-︒=-=0.1157(1)令HM=400,根据对称性的NG=HM=400。
过点H做'GM MN平行于,此时1740.64'80070.322CM=-=(2)1740.642870.32CH=÷=(3)初始状态时,杆与水平面夹角为6.5978︒,举升到最大高度时,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9.1962︒所以初始状态时, 6.5978213.1956MCG ∠=︒⨯=︒ (4) 举升到最大高度时, 39.1962278.3924MCG ∠=︒⨯=︒ (5)在∆CM ’G 之中,根据公式:22''2'M G CM CG CG CM COS MCG =+-⨯⨯⨯∠ (6) 将(2)(3)(4)(5)带入到(6)中,求解可得,初始状态下,M ’G=802.02举升到最大高度时,M ’G=858.87综上可得,油杆的初始长度为802.02,举升到最大高度后长度为8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