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
2024精选机械制图教案中职
2024精选机械制图教案中职•课程介绍与目标•制图基础知识•投影基础与三视图•零件图的表达方法目录•装配图的表达方法•Auto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CHAPTER课程介绍与目标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
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检测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CHAPTER制图基础知识制图基本规定制图标准图线规定字体规定图纸幅面与格式图纸幅面图纸格式比例与视图比例规定视图选择根据机件的结构形状和复杂程度,合理选择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表达方法,确保图形表达清晰准确。
CHAPTER投影基础与三视图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定义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的应用三视图的形成与对应关系三视图的形成01三视图的对应关系02三视图的方位关系03形体分析选择主视图画图步骤检查、描深三视图的画法与步骤CHAPTER零件图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内容与要求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的要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主视图的选择应能充分显示零件的结构形状,通常选择零件的主要加工面或主要装配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其他视图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选用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表达方法。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尺寸基准的选择尺寸标注的要求尺寸标注的步骤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CHAPTER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内容与要求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要求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主视图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其他视图,如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等,以补充主视图所未表达清楚的部分。
视图布局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说明产品性能、装配、检验等方面的要求,如配合性质、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
尺寸标注在装配图上需标注反映产品规格性能、装配关系及安装时所需的尺寸,包括性能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等。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中等专业学校202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组课程名称机械制图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标1.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2.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重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难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法讲练结合法、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新课引入三、新授(一)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①正确——符合国家标准②完整——尺寸完整、正确、不重复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③清晰——尺寸布置整齐、清晰,方便看图④合理——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尽量满足加工、测量和检验的要求教学 内 容(1)带切口形体的尺寸标注对于带切口的形体,除了标注基本形体的尺寸外, 还要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尺寸。
必须注意,由于形体与截平面的相对位置确定后,切口的交线已完全确定,因此不应在交线上标注。
(2)常见简单形体结构的标注尺寸 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齐全要保证尺寸齐全,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应先按形体分析法注出表示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定形尺寸,再确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最后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注出总体尺寸。
①定形尺寸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尺寸。
例如,底板的长、宽、高(40,24,8),底板上圆孔和圆角尺寸(2ХΦ6、R6)。
必须注意,相同圆孔Φ6要注写数量,如2ХΦ6,但相同圆角R6不注数量,两者均不必重复标注。
②定位尺寸是指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标注定位尺寸时,须在长、宽、高三个方向分别选定教学内容尺寸基准,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以便确定各基本形体在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通常选择组合体底面、端面或对称平面以及回转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如图所示,组合体左右对称平面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后断面为宽度方向尺寸基准,底面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立体上点、线、面的投影(全3课时)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1.点的三面投影习惯上我们将空间点用大写的字母表示,其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空间点A的位置确定后,那么它的三面投影(a、a′、a″)投影就确定了,反之如果空间一点的三面投影确定,则空间点的位置也就确定。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教师要注意解释)aa′⊥OX;a′a″⊥OZ;a′a yH= a″a yE点的投影规律与“长对正、宽相等和高平齐”是一致的。
3.点的投影和直角坐标系的关系A(x、y、z)空间A点到W面的距离为坐标X,即A→W=x;空间A点到V面的距离为坐标X,即A→V=y;空间A点到H面的距离为坐标X,即A→H=z。
空间点A与其坐标(x、y、z)式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空间点A与其三面投影(a、a′、a″)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点的投影与点的坐标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即水平投影a→(x、y);正面投影a→(x、z);侧面投影a→(y、z)教学内容教师提问:点的三个坐标值与点的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即坐标值为多少时,点在空间?点在投影面上?点在投影轴上?点在原点?例题1:已知点A的V面投影a'和W面投影a X,求作H面投影a。
分析:根据点的投影规律可知:aa′⊥OX,过a′点作OX轴的垂线a′a X,所求a必定在a'a X的延长线上。
由aa X= a″a z,可确定a在a′a X延长线上的位置。
作图:(1)过a′作a′a X⊥OX并延长,如图2-14b所示。
(2)量取aa X= a″a z,可求得a。
也可如图2-14c 所示,利用45。
线作图。
4.两点的相对位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点在空间里的位置可由其坐标值来确定,假如空间里有两点A和B,那么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如何确定?空间两点的位置关系可由两点的同名坐标值的差来确定。
如xA>xB、yB>yA、zA>zB,则点A在点B的左边、后面和上面。
例题2:已知空间点C(16,5,6),点D在点C 之右10mm、之前7mm、之上8mm,求作C、D两点的三面投影,如图2-16所示。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螺纹(全3课时)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教学内容沿螺旋线连续凸起的牙体。
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内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上形成的螺纹。
(2)常见的螺纹加工方法2.螺纹的结构要素(1)牙型在螺纹轴线平面内的的螺纹轮廓形状称为螺纹牙型。
(2)螺纹直径大径: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象圆柱或圆锥的直径(即螺纹的最大直径)小径: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切的假象圆柱或圆锥的直径。
中径:假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该圆柱或圆锥的母线通过螺纹牙型上沟槽和牙厚宽度相等的地方。
(3) 线数(n)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
只有一个起始点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起始点的螺纹称为双线或多线螺纹。
(4) 螺距(P)和导程(Ph)教学内容螺距:螺纹上相邻两牙体对应牙侧与中径线相交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P);导程:最相邻的同名牙侧与中径线相交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导程(Ph);(5) 旋向螺纹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3.螺纹分类(1)紧固螺纹用来连接零件的螺纹,如应用最广泛的时普通螺纹。
(2)传动螺纹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螺纹。
(3)管螺纹(4)专用螺纹(二)螺纹的画法规定1.外螺纹的画法2.内螺纹的画法教学内容3.内、外螺纹联接的画法(1)在剖视图中,内、外螺纹的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2)未旋合部分按各自规定的画法绘制,表示大、小径的组实现与细实线应分别对齐。
四、课堂小结1.螺纹的形成和加工方法;2.螺纹的结构要素;3.内、外螺纹的画法和内、外螺纹联接的画法;五、课堂练习六、课后练习学生完成习题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教后札记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上课日期主备教师授课教师课题: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二)教学目标1.掌握螺纹标记的规定和标注;2.了解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3.掌握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重点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的应用;难点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的应用;教法讲练结合法、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新课引入无论是三角形螺纹还是梯形螺纹,按螺纹画法规定画法后,在图上均不能反映它的牙型、螺距、线数和旋向等结构要素,因此,还必须按规定的标记在图样中进行标注。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第一篇: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机械制图教学计划班级:教师:一、课程的目标和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并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计划教学16周,每周6学时,共96个学时,理论教学96个学时,无实践教学学时,计划教案数48份,计划作业次数48次,批阅48次。
具体内容及课时计划:第一单元图样基本知识(18学时)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
第二单元投影作图(24学时)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平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特性。
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了解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识读与尺寸标注,熟悉组合体的投影及尺寸标注。
理解轴测图的投影原理,熟悉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了解组合体斜二轴测图的基本画法。
掌握组合体的截交线、相贯线的作法。
第三单元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18学时)了解视图的种类,熟悉剖面图的画法及分类,熟悉断面图的画法及分类,了解其他表达方法。
中职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案:表示法综合应用举例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
教学内容
d图
例3:
读懂已知物体第三角画法的三视图(图e),转换成第一角画法,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案。
(1)分析
由机件第三角画法的主、右、俯三视图可知,机件由底板和竖板组成,其中底板的基形体是长方体,下面带矩形槽(根部有圆角),左、右前端带台阶孔,周边为圆角;竖板的基本形体也是长方体,中上部有半圆槽,前端带有半圆凸台,其根部及两侧均有圆角。
(2)表达方案
以第三角画法的主视图作为第一角画法的主视图,并作一局部剖视,以表达台阶孔内的结构;俯视图主要表达底板形状和孔的位置;左视图作全剖视,以表达底板和竖板的连关系以及槽、孔的贯通状况。
为突出表达可见结构和形状,不可见轮廓线省略不画,如图所示。
知识拓展
在对外交流中,常遇到国外第三角画法的图样,如图
教学内容所示。
由标题栏的投影符号可以看出,该图样采用了第三角画法,并用到了多个剖视图,其剖切位置用粗点画线表示(与我国国家标准不同)。
四、课堂小结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练习
学生完成习题册相关练习;
板
书
设
计
教后札记。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
(3)能够阅读和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绘图。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图幅、比例、视图、投影变换等。
2.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点、线、面的投影,剖面、断面、局部放大图等。
3. 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手工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
4. 国家标准:图样格式、尺寸标注、符号表示等。
5. 简单机械图样的阅读和绘制: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国家标准的应用。
(3)简单机械图样的阅读和绘制。
2. 教学难点:(1)投影变换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操作技巧。
(3)复杂机械图样的阅读和绘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2)示范法:示范绘制图样和操作CAD软件。
(3)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绘制图样和操作CAD软件。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项目。
2. 教学手段:(1)板书、PPT等传统教学手段。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
(3)实体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安排课时,本章内容安排课时。
2. 教学进程:(1)第1-3课时: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第4-6课时: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
机械制图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课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aa’垂直于X 轴
(长对正); a ’a”垂直于Z 轴(高平齐)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2)例二,如图所示,完成被截切圆柱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16 补全带切口圆柱的投影
课时授课计划1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助讲解。
(a)立体图(b)
时授课计划(第2页)
时授课计划(第3页)
课时授课计划2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授课计划(第3页)
课时授课计划1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课时授课计划
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
时授课计划(第2页)
时授课计划(第3页)
课时授课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掌握机械设计和技术图纸绘制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图纸的绘制和分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安排1. 教学目标通过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并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机械图纸的绘制和修图。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机械设计原理,了解不同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CAD软件的基本使用:学生将学习CAD软件的操作技巧,包括绘图、修改和分析等功能。
(3)机械图纸的绘制:学生将学习机械零部件的绘图规范和要求,包括线性尺寸标注、公差标注和表面粗糙度标注等。
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绘图实践,加深他们对机械制图的理解。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机械零部件的图纸进行分析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图纸的设计和标注原则。
(3)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材使用1. 主要教材《机械图样基础教程》本教材包含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使用。
2. 辅助教材《CAD绘图基础教程》为了提高学生的CAD软件操作能力,引入该教材作为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掌握CAD软件的操作技巧。
《机械工程图样标准》该教材对机械图纸的绘制和标注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提供了标准化的图纸绘制规范。
四、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进行以下评估与反馈措施:1. 课堂测试:通过定期的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2.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综合运用机械制图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应用,评估他们的综合能力。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机械图纸的能力,能看懂简单的机械图纸。
(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制图能力,能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机械图纸的能力。
(3)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规范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图线、比例、标注、投影、视图等。
2. 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绘制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零件图等。
3. 机械制图的方法: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视图的绘制、标注的运用、计算机绘图技巧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机械制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知识:讲解图线、比例、标注、投影、视图等基本知识。
3. 示范操作:演示绘制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零件图等基本技能。
4. 练习巩固: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2. 绘制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并标注尺寸。
3. 分析一个简单的零件图,理解其结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阅读和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笔试、实践操作等。
3. 评价标准:能熟练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正确阅读和绘制机械图纸。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模型、图纸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法,提供实际的机械图纸案例,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纸的能力。
中职教学精品教案机械制图教案——第3章 立体的投影
第3章立体的投影一、本章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投影的画法,及立体表面点的投影。
2.立体与平面相交其交线的画法,既求截交线。
3.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其交线的画法。
4.立体的尺寸标注。
二、本章难点:1.圆球和圆环的投影及表面上点的投影。
2.圆锥、圆球被平面截切后,截交线的画法。
3.求作相贯线。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基本体的三面投影画法,基本体表面点的投影,能够分析和绘制常见的截交线和两回转体轴线相交时的相贯线,掌握立体的尺寸标注的方法。
四、本章内容:§3-1 平面立体的投影一、棱柱棱柱体由若干个棱面及顶面和底面组成,它的棱线相互平行。
顶面和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称为正棱柱。
常见的棱柱有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等。
1.棱柱的三视图2.棱柱表面上的点二、棱锥棱锥的底面为多边形,各侧面为若干具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从棱锥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锥高。
当棱锥底面为正多边形,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时,称为正棱锥。
常见的棱锥有三棱锥、四棱锥、六棱锥。
1. 棱锥的三视图2.棱锥表面上的点§3-2 曲面立体的投影曲面立体的表面是由一母线绕定轴旋转而成的,故称曲面立体,也称为回转体。
常见的回转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和圆环等。
一、圆柱1.圆柱面的形成圆柱面可看作一条直线AB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回转而成。
OO称为回转轴,直线AB称为母线,母线转至任一位置时称为素线。
这种由一条母线绕轴回转而形成的表面称为回转面,由回转面构成的立体称为回转体。
2.圆柱的三视图3.圆柱表面上的点二、圆锥1.圆锥面的形成圆锥面可看作由一条直母线围绕和它相交的轴线回转而成。
2.圆锥的三视图3.圆锥表面上的点三、圆球1.圆球面的形成圆球面可看作一圆(母线),围绕它的直径回转而成。
2.圆球的三视图3.圆球表面上的点四、圆环1.圆环的形成圆环面可看作由一圆母线,绕一与圆平面共面但不通过圆心的轴线回转而成。
图中的回转轴是铅垂线。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投影原理、图示方法等;(2)学会使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图样格式和符号;(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图样绘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3)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图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图示方法、图样格式等;2. 常用机械制图符号:螺纹、齿轮、键、销等;3. 基本绘图技能: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剖面图、断面图等;4. 组合体绘制:组合体的形成、组合体的视图绘制、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 机件的表达方法:装配图、零件图、轴测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2)常用机械制图符号的识别与绘制;(3)基本绘图技能的掌握;(4)组合体的绘制与尺寸标注;(5)机件的表达方法。
2. 教学难点:(1)投影原理在复杂形体中的应用;(2)组合体的视图绘制与尺寸标注;(3)机件的轴测图绘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基本知识、概念、绘图方法等;(2)示范法:演示绘图过程、标注方法等;(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动画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绘图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图样绘制;(3)实物模型:观察、分析实物的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安排40课时;2. 教学安排:(1)第1-8课时:讲解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熟悉图样格式;(2)第9-16课时:学习常用机械制图符号,掌握基本绘图技能;(3)第17-24课时:组合体的绘制与尺寸标注;(4)第25-32课时:机件的表达方法,学习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5)第33-40课时:实践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02
字体图线[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3、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及严守标准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教学难点]数字书写;图线的应用与画法。
[分析学生]该部分内容作为制图标准,涉及较多规定,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但需花较多时间来识记和练习。
重复性的练习,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练习马虎。
教师在讲解要领时要告诫学生,字体书写和图线绘制要讲究方法,同时要坚持耐心细致,随课程的进展和练习增加,逐步提高相应技能。
[教学设计思路]反馈答疑,结合演示精讲,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质疑、讨论,练习巩固、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三角板、圆规等。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作业讲评导入新课2、预习检测:5号字体高度是多少?机械图样中的线型共有几种?二、导入新课简述字体图线的应用,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简述本节内容、作用和重要性,导出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字体教师介绍字体基本要求,以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为主进行讲解与示范。
教师介绍与示范后,让学生参照教材示例在白纸或练习本上进行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书写练习;并叫两个学生上黑板书写,再由教师讲评,点拨。
(二) 图线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图线的型式、应用和画法。
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以下内容:①机械制图常用线型及应用演示;②图线应用示例;③画线时注意事项;④画线注意事项示例。
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重要内容,可向学生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中职教学精品教案机械制图教案——第9章 装配图
第9章装配图一、本章重点:1.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2.绘制装配图时的视图选择。
3.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二、本章难点: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2.读装配图;3.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处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制装配图时做到:表达合理,视图选择恰当,能够正确合理地标出必要的尺寸。
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四、本章内容:第9章装配图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各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
在设计机器时,首先要根据设计意图绘制装配图,然后再拆画零件图。
§9-1 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主要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构造、各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备五项基本内容:1.一组图形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来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尺寸主要是标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总体的大小、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安装时所必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用文字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调试要求以及使用规则。
4.标题栏标题栏表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重量、绘图比例和图号等。
5.明细栏和零件的序号明细栏表明机器或部件上各零件的名称、序号、数量、材料以及备注等。
为了便于编制其他技术文件、管理图样以及阅读图样,在装配图上必须对每个零件标注序号并填写明细栏。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及局部放大图等,对装配图基本上适用。
但由于零件图主要是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而装配图则主要表达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因此,由于表达侧重点不同,装配图还有专门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一、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法1.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应将机器或部件按工作位置放置,并能反映总体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装配关系等。
由于组成部件的各零件都集中在一个主体零件内,用视图不能表达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因此,一般都采用剖视,即沿装配干线将部件剖开。
中专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专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制图知识,包括图纸种类、常用符号、标注规范等,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编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具备独立制图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的种类、常用符号、标注规范等内容。
(2)CAD软件操作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绘图、编辑、标注、尺寸标注、图纸布局等内容。
(3)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CAD软件的操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进行实际绘图操作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CAD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绘图练习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机械零件图纸,引导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和实践产生兴趣,并强调机械制图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知识讲授分阶段讲解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CAD软件操作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案例的引入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机械零件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机械制图的应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展望下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方向。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要求学生进行机械零件图纸的绘制作业,并要求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篇一:机械制图教案《机械制图》教案【板书设计】定义主视图基本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本配置右视图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定义向视图画法【教学后记】在数控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的今天,《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训练课,面对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卑和厌学心理较为严重的中职学生,在教学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的同时、还要手把手地进行作图技能的教学。
【参考文献】1、冯秋官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2、耿玉岐主编.怎样识读机械图样.金盾出版社.2006.033、郭秀华主编.机械制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9 4、何恬伦编著.机械制图课件稿.2009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篇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案绪论课题绪论课时 0.5教学目的既要求 1.了解图样的作用,了解本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2.明确机械制图对技术工人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的意义教学重点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挂图小结作业教学内容图样是工程界的通用技术语言。
设计者利用图样表达设计意图;制造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组织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构造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保养。
一、图样及其作用图样:根据投影原理、标注及有关规定表示的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图样。
机器制造中使用到两类图样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装配图:表达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间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的图样。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研究的图样主要是机械图样1. 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初步掌握绘制草图的技能;2.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是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应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 ;.3. 机械图样的表示法包括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和常用机件及标准结构的特殊表示法。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中等专业学校203-2024-1教案
教
学内容但实际上是四种不同形状物体的俯视图。
所以,只有把俯视图与主视图联系起来识读,才能判断它的形状。
由此可见,读图时必须将给出的全部视图联系起来,才能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1)视图上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表示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投影。
如图所示的主视图中有四个封闭线框,对照俯视图可知,线框a’、b’、c’分别是六棱柱前三个棱面的投影,线框d’则是前圆柱面的投影。
(2)相邻两线框中有小线框,则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平面。
(3)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具有积聚性的投影。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组课程名称机械制图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学目标1.理解点的三面投影;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3.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4.正确理解重影点与可见性;重点 1.点的投影规律和两点的相对位置;2.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难点 1.点的投影规律和两点的相对位置;2.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教法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教师用绘图工具、学生用绘图工具、A4幅面的绘图纸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检查出勤情况,稳定情绪【教学引入】1.点的投影规律;2.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回忆点的投影特征、投影作图方法;出示立体图,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如何求作?指出掌握常见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方法是解决立体表面交线投影作图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新课教学】教学内容从属关系:若点在直线或平面上,则点的投影一定在点所在直线或平面的投影上。
一、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1.明确点的位置;2.找点所在面或线的投影;3.按投影关系和从属关系作图,先画点所在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再由两个投影,按三等规律作出第三投影。
演示讨论讲解柱体表面点的投影作图方法步骤;强调点的投影标记和可见性的判断请同学们练一练习题册P28(2)巡回检查指导提示:两块三角板配合画平行线,作图的准确性(培养严谨作风)二、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凡属特殊位置表面上的点,其投影可利用平面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一般位置表面上点的投影,则可通过在该面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得。
辅助线法(1):过已知点作直线(易作)教学内容辅助线法(2):过已知点作某棱线的平行线(空间平行线的投影仍平行)三、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已知圆柱三视图和表面点m’,求作M点的另两投影。
分析点在圆柱表面某一素线上作图先求作点所在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m,再由m’、m,按三等规律求作m”四、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由于圆锥面的投影没有积聚性,所以必须在圆锥面上作一条包含该点的辅助线(直线或圆),先求出辅助线的投影,再利用线上点的投影关系求出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
《机械制图》中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投影原理、视图、剖面和剖面线等;(2)学会使用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如画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等;(3)能够阅读和理解机械制图图纸,识别常见的图线、符号和标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通过分析实例,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机械图纸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投影原理:正投影、斜投影、透视投影2. 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仰视图、后视图3. 剖面和剖面线:全剖面、半剖面、局部剖面、剖面线的绘制和标注5. 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画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橡皮、图钉、铅笔、圆规、直尺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投影原理、视图、剖面和剖面线、图线、符号和标注、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的使用2. 难点:投影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剖面和剖面线的绘制、图线和符号的识别和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投影原理、视图、剖面和剖面线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绘制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分析实例图纸,识别图线、符号和标注,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阅读理解进行评价,总结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图》2. 教具:投影仪、幻灯片、画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橡皮、图钉、铅笔、圆规、直尺等3. 课件:投影原理、视图、剖面和剖面线等动画和图片素材4. 实例图纸:机械制图实例图纸、图线、符号和标注的示例图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阅读理解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课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有其重要意义,教师应设法创设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1、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把本节课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应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本节课一开始在通过复习自然引入新课的同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使学;掌握和理解直线类型的判定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和运用等能力;
1、点的投影与直线投影的关系
2、直线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3、直线在三面投影体系的投影特性
4、小练习
小结
观察、思考并总结直线的投影特性;练习习题。
图文组合,将内容呈现得简单明确。利用涂抹字迹和擦除功能给学生思考空间。
小结
40’30”-43’30”
回忆本节内容,加强记忆
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本节
回忆并总结
展示内容
布置作业
43’30”-45’00”
巩固本节知识
习题册15、16页习题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利用形象简单的立体图形来逐一介绍不同类型的直线,并及时做辨认练习,之后再及时总结。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复习导入
00’00”-02’30”
巩固上节知识点,为本节内容做铺垫
1、点的投影标记2、点的坐标3、点的投影与坐标
回答提问
辅助复习
教授新课
首届新媒体新技术课例大赛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安徽省肥西金桥高级职业中学
课名
直线的投影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机械制图(王幼龙主编)
章节
第三章第四节
课时
1学时
年级
职高二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直线的投影特性;掌握和理解直线类型的判定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和运用等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增加他们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技术工人的信心。
2、本节课采用指导学生观察、练习讨论等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课堂例题和练习均选用简单易懂的类型,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有参与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节课的重点是直线在三面投影体系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于如何正确的区分直线的类型。解决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