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 糖综述

生物化学 糖综述

糖类1. 糖类是多羟基醛类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2. 旋光异构凡是使“平面偏振光”偏振平面发生旋转的物质,称旋光活性物质,构型不同的分子旋光性不同,此现象称为旋光异构现象。

注:旋光性的大小和方向用旋光度来衡量,但是某种物质的旋光度并不是恒定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链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空间排布。

从一种构象变成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生成。

构型(configuration):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不对称C原子上各原子和原子团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立体化学形式。

4. 葡萄糖与甘露糖、半乳糖相比较,仅一个不对称C原子构型有所不同,这种非对映异构物称为差向异构体(epimers)。

但是甘露糖、半乳糖这两不是差向异构体。

5. 葡萄糖空间的排列有两种形式,它们互为对映异构体(antipode),分别用D-型或L-型表示,*葡萄糖的构型取决于第五位羟基,如果在投影式中此碳原子上的-OH与D(+)-甘油醛的C2-OH有相同取向,则称D型糖,反之L型糖;自然界中的葡萄糖都是D-型结构。

6.变旋现象许多单糖,新配制的溶液会发生旋光度的改变,这种现象称变旋。

葡萄糖的变旋现象:是由于开链状态与环状状态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比旋度变化引起的。

在溶液中,α-D-葡萄糖可以转变为开链式结构,再有开链式结构转变成β-D-葡萄糖,同时β-D-葡萄糖也会以此方式转化为α-D-葡萄糖。

一段时间后,三者异构体达到动态平衡后,旋光度不在变化。

其原因是开链的单链分子内醇基与醛基或酮基发生亲核加成,形成环状半缩醛或半缩酮的缘故。

7. α-D(+)-或β-D(+)-吡喃葡萄糖1. 葡萄糖分子中的醛基可以和C5上的羟基缩合形成六元环的半缩醛。

这样原来羰基的C1就变成不对称碳原子,并形成一对非对映旋光异构体。

一般规定半缩醛碳原子上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碳原子(C5)上的羟基在同一侧的称为α-葡萄糖,不在同一侧的称为β-葡萄糖。

生物化学检验综述

生物化学检验综述

第二章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AAT、AAG、Hp、Cp、CRP、C3、C4纤维蛋白原等这些血浆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PS、ALB、TRF则出现相应的低下。

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

是急性时相反应时极灵敏的指标。

3.前清蛋白(PA):可作为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的指标。

4.清蛋白(Alb):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5.高尿酸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

6.痛风:当出现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并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时即为痛风,严重者有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痛风是一组疾病,高尿酸血症中痛风发生率为10%-20%。

第三章1.糖化血红蛋白(GHb):HbA1a、HbA1b、HbA1c的统称。

2.糖尿病(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3.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反映了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是在口服一定的葡萄糖前后2小时内,做系列葡萄糖测定。

3.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升高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

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DM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其实验室诊断指标:血糖(空腹与随机)、OGTT。

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出现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静脉血糖浓度≥11.1mmol/L。

○2空腹(至少8h内无含热量食物的摄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3OGTT中2h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其中任何一项阳性时,随后再复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可确诊。

第四章1.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范本)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范本)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就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视,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就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视,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报告;质量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一半‎的学时是在实验室完成‎的。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训练至‎关重要。

训练的初期主‎要是在相关实验课中进‎行,以后在进入临床实‎习来加强。

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为进入临床打下牢固的‎基础。

而实验报告书写‎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也‎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但在实验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及时上交实验报告,但‎撰写的质量并不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提升‎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学‎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现归纳如‎下:1 ‎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2 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存在的普遍问题‎不重视实验前的预习‎,书写时不加思考,互‎相抄袭,实验报告内容‎雷同;态度不严谨,不‎是按照实际操作书写,‎而是照抄实验指导,使‎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就无从下手,不知原‎因出在哪里,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实验现象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内容‎方面,书写不完整,往‎往缺少实验方法评价、‎分析讨论、结果应用、‎注意事项等重要 3‎如何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加强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促进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提高认识首先加‎强教师对实验报告的重‎视度,来提高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重要性的认‎识。

生物化学 糖综述

生物化学  糖综述

3.麦芽糖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D-糖 苷键连接,因为有一个羟基是自由的,所有它是还原 糖,能还原费林试剂,能成脎,能变旋现象。支链淀 粉水解产物中除麦芽糖外还含有少量异麦芽糖,它是 由两分子α-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6-D-糖苷键连接
4.乳糖 它是由一分子的β-D-半乳糖和一分子的α-D-葡萄糖通 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乳糖的溶解度很低。
构型(configuration):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不对 称C原子上各原子和原子团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而 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立体化学形式。
三. 单糖
1.差向异构体 葡萄糖与甘露糖、半乳糖相比较,仅一个不对称C 原子构型有所不同,这种非对映异构物称为差向异 构体(epimers)。但是甘露糖、半乳糖这两不是 差向异构体。
3.强酸脱水
戊糖脱水形成的糠醛与间苯三酚缩合生成朱红色物质( 间苯三酚实验),与甲基间苯二酚缩合生成蓝绿色物质 (Bial实验),这两个实验用来鉴别戊糖。
作业: 把糖的颜色反应及其作用;总结一下!
4.成脎反应 常温下,糖与一分子苯缩合成苯腙;加热则与三分子苯 肼作用生成糖脎:
糖脎都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结晶体,不同的糖脎具有不 同的结晶形态和熔点,因此糖脎可用的生成对糖进行鉴 别。
Benedict反应 柠檬酸钠和Cu2+生成络合离子,此络合离子与葡萄糖中 的醛基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2.溴水反应
醛糖可以使溴水褪色,而酮糖不可以,可以用 来鉴别醛糖与酮糖
溴水,呈酸性。而在酸性条件下,羰基变成烯醇式很 困难.导致酸性条件下,果糖无法转化为含有醛基的六 碳糖,所以难以被氧化. 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下的话, 果糖的羰基不稳定,容易变构形成烯醇式.从而导致果 糖的羰基(酮基)变构形成醛基.这样果糖就在碱性 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和甘露糖,葡萄糖和甘露糖 都含有醛基就能被氧化。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

更加主动 更为有效
改造生物 利用生物技术 创造生物
新兴产业
推动工,农, 医的发展
课程特点及学习与安排
内容多 复杂而繁琐
按生物分子的功能分类(不同于化学的结构 和官能团分类) 理论性强、概念多且前后交错
随时消化/温故知新 及时总结归纳/比较分类 理解的基础上必要的记忆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蛋白质 酶 核酸化学 糖代谢 生物氧化 脂类代谢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核苷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核酸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世纪
绪 论
概述 生物化学的发展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课程特点及学习与安排
我们所处在的地球充满着无数的生物,从最简 单的病毒、类病毒到菌藻树草,从鱼虫鸟兽到 最复杂的人类,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觉察到生命的活动。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 千姿百态。不同的生物,其形态、生理特征和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都经历着生长、 发育、衰老、死亡的变化,都具有繁殖后代的
能力。
G6(葡萄糖) F(果糖) FA(脂肪酸)+甘油
分子核单酸体 5种含氮碱基(A、G、T、C、U)
组成蛋白等。 生物复杂多样,但在分子水平具有简单同一性。
研究 结构 功能
性质
返回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吸收与合成
生长、发育、生殖
异化作用
排泄与分解
剑桥大学 Cavendish Lab. 返回
Genomics
1990. 10.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ic Project 2000完成

生物化学专业综述

生物化学专业综述

生物化学专业综述生物化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和化学两个领域的知识。

它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专业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进行综述。

一、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生物化学专业则是培养具备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的专业人才,他们能够研究和解决与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酶的研究与应用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酶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酶在医药、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代谢途径与调控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和信号传导等过程。

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代谢途径的组成、调控机制以及与疾病相关的代谢紊乱。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化学专业的重要工具,包括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和分析、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在科研和医学诊断中的作用。

三、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制药公司、医药研究机构和医院等单位从事新药研发、药物分析和临床诊断等工作。

2. 生物工程领域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生物工程公司、生物能源研究机构和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位从事生物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 农业领域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研机构和农药公司等单位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4. 环境保护领域生物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环境监测机构和环保公司等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工作。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其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
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有着密切关系。血红蛋白亚基与氧结合 可引起另一亚基构象变化,使之更易专结合,所以血蛋白的氧解 离曲线呈 s 形。这种别构效应是蛋白质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调节方 式之一。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可导致其理化性质变化和 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发生变性后,只要其一级结构未遭破
坏,可在一定条件下复性,恢复原有的空间构象和功能。 ③酶
甘油磷脂合成以磷脂酸为重要中间产物,需要 CTP 参与。神 经鞘磷脂以软酯酰 CoA。丝氨酸和胆碱为基本原料,先合成鞘氨醇, 再与酯酰 CoA、CDP-胆碱结合合成。
胆固醇以乙酰 CoA 为基本原料,先合成 HMG-CoA,再逐步合成 胆固醇。其中 HMG-CoA 还原酶为关键酶。
脂质以脂蛋白形式在血中运输和代谢。血浆脂蛋白可以分为 CM、VLDL、LDL、HDL。 c. 氮代谢
脱氢酶。
糖原是体内糖的贮存形式,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为
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
糖异生指非糖物质在肝和肾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关键酶是
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1、葡糖-6-磷酸酶(肌肉中不存在)。
b. 脂代谢 脂肪在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是肝、脂肪组织和小肠,基本原料为脂肪
有皮炎腹泻痴呆维生素b6抗皮炎维生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pyridoxalphosphate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氨基酸的转氨基酶反应和脱羧反应磷酸吡哆醛是血红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的辅助因子磷酸吡哆醛是糖原磷酸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糖原分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泛酸遍多酸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acp它们是酰基转移酶的辅助因子coa参与酰基转移acp参与脂肪酸合成
关键词:
DNA RNA 蛋白质 中间代谢 脂代谢 氮代谢 代谢整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化综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化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题目:院系:专业: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及其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应用姓名:学号: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及其应用纲要:泛素 - 蛋白酶系统统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介导了真核生物 80%~85%的蛋白质降解 , 该蛋白质降解门路拥有依靠ATP、高效、高度选择性的特色。

除参加蛋白质降解以外, 泛素化修饰还可以够直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和定位。

因为泛素化修饰底物蛋白在细胞中的宽泛存在, 泛素化修饰能够调控包含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转录调控、 DNA 损害修复以及免疫应答等在内的多种细胞活动。

p53、 NF-κ B 和 GADD45α是在细胞应激损害反响中拥有宽泛调控作用的信号蛋白,发生在这些分子上的泛素化修饰反响是它们发挥有关分子体制的重要基础。

重点词:泛素化; p53;NF-κ B;GADD45α;细胞应激1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反响1.1 泛素及泛素化泛素 (Ubiquitin)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构成、在真核生物中宽泛存在并具有高度守旧性的多肽[1]。

一个或多个泛素分子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与底物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称为泛素化修饰(Ubiquitination/Ubiquitylation)。

泛素化修饰最早被发现的功能是标志靶蛋白 , 使之被蛋白酶体辨别并降解 , 整个过程波及泛素分子、底物蛋白、多种酶系统( 如泛素激活酶 (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 、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泛素连结酶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E3)、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 DUB)), 以及蛋白酶体, 它们共同构成了泛素- 蛋白酶系统统(Ubiquitin-pro-easome system, UPS)。

生物化学糖综述

生物化学糖综述

生物化学糖综述摘要:糖是由羟醛(醛糖)、羟酮(酮糖)和它们的衍生物组成的。

其中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

除了最简单的酮糖二羟丙酮以外,其他的糖都是手性分子,因此表现出光学特性。

对于给定的单糖,有可能存在着2的n次方立体异构体,n为手性碳的数目。

关键词:糖种类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内容: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3)多糖:同多糖:水解时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如: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杂多糖: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单糖或/和单糖衍生物如:糖胺多糖类、半纤维素、(4)结合糖:糖脂、糖蛋白、糖-核苷酸等。

(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一: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差向异构体:又称表异构体,只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如D-等等糖与D-半乳糖。

链状结构一般用Fisher投影式表示:碳骨架、竖直写;氧化程度最高的碳原子在上方。

2.单糖的环状结构在溶液中,含有4个以上碳原子的单糖主要以环状结构。

单糖分子中的羟基能与醛基或酮基可逆缩合成环状的半缩醛。

环化后,羰基C 就成为一个手性C原子称为端异构性碳原子,环化后形成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称为端基异构体,或异头体,分别称为α-型及β-型异头体。

3.几种重要的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1) 丙糖:D-甘油醛二羟丙酮(2) 丁糖:D-赤鲜糖 D-赤鲜酮糖(3) 戊糖:D-核糖 D-脱氧核糖 D-核酮糖 D-木糖 D-木酮糖(4) 己糖:D-葡萄糖(α-型及β型) D-果糖(5) 庚糖:D-景天庚酮糖4.变旋现象在溶液中,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α、β)之间可以相互转变,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为变旋现象。

生物化学建设与实践综述论文(共2篇)

生物化学建设与实践综述论文(共2篇)

生物化学建设与实践综述论文(共2篇)第1篇:独立院校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生物化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是基础学科,涉及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不断吸取生命科学最新的科研成果,成为一门前沿学科。

生物化学学习的效果,极大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理解,对生物技术专业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物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生物化学探讨和研究的生命活动发生在体内,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抽象性;内容多,且各种知识互相联系、交错复杂;由于教学改革,教学课时越来越少。

所有这些导致生物化学难以理解和接受,是学生反映生命科学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有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

我们在多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并以2006年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探索适合独立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教学的优化。

根据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调查,约20%~30%的学生打算报考生物类的研究生,另外约60%的学生喜欢所学专业,认为生物化学的知识博大精神,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对课程很感兴趣,而且喜欢钻研探讨,希望将来从事与生物相关的职业。

所以,我们采用一般院校普遍使用的王镜岩、朱圣庚等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材。

这样,可以满足考研、出国和对《生物化学》有兴趣愿意深入钻研的学生的需要。

但这套教材内容广,难度大,势必会对某些学生造成畏难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60%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的学习困难之处是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过多。

针对这个特点,我们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调整。

把一些较难的知识和其他课程会讲的内容,比如抗生素、激素、细胞膜、光合作用、生物能学、生物固氮、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略讲或自学为主。

重点阐述各大物质的结构功能和各大物质的代谢和相互转变等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摘要:单糖就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是构成各种二糖和多糖的分子的基本单位。

按碳原子数目,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

自然界的单糖主要是戊糖和己糖。

根据构造,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和酮糖。

多羟基醛称为醛糖,多羟基酮称为酮糖。

例如,葡萄糖为己醛糖,果糖为己酮糖。

单糖中最重要的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是葡萄糖等。

常见的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关键词:糖单糖物化性质单糖衍生物(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这两种立体异构体在旋光性上刚好相反,一种异构体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称为右旋型异构体,或D型异构体。

另一种异构体则使平面偏振不的编振机逆时针编转,称左旋异构体或L型异构体。

像甘油醛这样具有旋光性差异的立体异构体又称为光学异构体,常用D,L表示。

以甘油醛的两种光学异构体作对照,其他单糖的光学异构构与之比较而规定为D型或L型。

差向异构体:又称表异构体,只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如D-等等糖与D-半乳糖。

链状结构一般用Fisher投影式表示:碳骨架、竖直写;氧化程度最高的碳原子在上方。

2.单糖的环状结构在溶液中,含有4个以上碳原子的单糖主要以环状结构。

单糖分子中的羟基能与醛基或酮基可逆缩合成环状的半缩醛。

环化后,羰基C就成为一个手性C原子称为端异构性碳原子,环化后形成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称为端基异构体,或异头体。

环状结构一般用Havorth结构式表示:用FisCher投影式表示环状结构很不方便。

Haworth结构式比Fischer投影式更能正确反映糖分子中的键角和键长度。

转化方法:①画一个五员或六员环②从氧原子右侧的端基碳开始,画上半缩醛羟基,在Fischer投影式中右侧的居环下,左侧居环上。

生物化学的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化学的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化学的专业资料整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机制、代谢途径等内容。

本文将对生物化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进行整理。

首先,生物化学研究的核心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它们参与几乎所有生物过程,如酶的催化、细胞信号传导和免疫反应等。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分子,包括DNA和RNA。

多糖在生物体内具有结构支持和能量储存的功能。

其次,生物化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酶的催化机制。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能够加速反应速率。

酶的催化机制包括底物结合、过渡态形成和产物释放等步骤。

了解酶的催化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内各种代谢途径的调控和调节。

生物化学还涉及到代谢途径的研究。

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包括有氧呼吸、糖酵解和脂肪酸合成等。

通过研究代谢途径,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生成和利用,以及代谢途径的调控和调节机制。

此外,生物化学还与药物研发和医学诊断密切相关。

药物研发需要了解药物与靶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

医学诊断则需要依靠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生物体内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领域,涉及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机制、代谢途径以及药物研发和医学诊断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过程,为生物医学和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化学总结

生物化学总结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人们通常将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的内容,称为分子生物学。

所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1.初期阶段(18世纪—20世记初)生物化学的研究始于18世纪,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20世纪初期。

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2.蓬勃发展阶段(从20世记初—20世记中期)主要在营养学,内分泌学,酶学,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3.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从20世纪中期至今)主要有物质代谢途径的研究继续发展,重点进入代谢调节与合成代谢的研究。

另外,显著特征是分子生物学的崛起.DAN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遗传密码的破译,重组DNA技术的建立等.20世纪末始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人类生命科学中的又一伟大创举。

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为重点之一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已迅速崛起。

当前出现的的蛋白质组学(p roteomics)领域.阐明人类基因组功能是一项多学科的任务,因而产生了一门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我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3.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三、生物化学与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而形成的多聚体。

蛋白质和核酸是体内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各自有其结构特征,并分别行使不同的生理功能.酶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分子,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

本篇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功能;核酸的结核与功能;酶等三章。

最新-生物化学教学综述 精品

最新-生物化学教学综述 精品

生物化学教学综述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课程内容深奥抽象,相互之间联系多生物化学学科中所涉及到的新颖的医学名词较多,对于很多学生是从未听闻的,再加上进行解释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一些拗口的医学用语,理解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生物化学研究的都是机体内的复杂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都是一些结构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步反应都需要不同的酶进行催化,此外还需要激活剂、变构调节等方式等进行调节,更何况体内的许多反应并不是一步或者几步就可以完成的,往往完成一次代谢需要十步左右甚至更多;再有就是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并不是发生在最后一步,而是发生在中间产物,这就要求学生对中间的反应过程也要掌握的很透彻。

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最近几年开设护理专业学校在逐年增加,而且各个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都在扩大,与之相反的却是考生数逐年递减,学校之间招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入学成绩在逐年下降,其相关能力也都在下降。

另外,护理专业对文理科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候都是文理兼收,有些学校还招收一些对口、3+2的学生。

文科生、对口生以及3+2的学生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很薄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匮乏,使得学生在学习一些空间立体构象时难以理解,尤其是一些细胞内进行的肉眼无法看见的化学反应更是无法理解。

三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高我国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被动式的机械学习,高职高专招收的学生更是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

他们大多喜欢直接得到标准答案,不喜欢也不擅长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习惯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违背,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教授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尽可能与学生的就业相一致。

学生在将来的职业资格考试和工作过程当中,往往要把理论同真实的案例相互结合起来,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对习惯于被动式机械学习的学生来说就增加了难度。

四理论教学课时有限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就业导向的需求,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其中改革幅度最大就是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

生物化学 多糖 综述

生物化学 多糖 综述

植物多糖结构复杂,种类多样,分子量大,极性大,且常与蛋白质、脂质等结合成多糖复合物,生物活性也因其糖基的组成、排列顺序、连接方式、分支的位置等不同而相异,多糖骨架链间以氢键结合的各种聚合体,糖单位的羟基、羧基、氨基以及硫酸基之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多聚链间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的聚集体,这些给多糖的提取分离带来了困难,加之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和效率、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提取分离方法对多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提取的多糖常混有蛋白质、色素等杂质,需进一步分离纯化,提高多糖纯度后,再对多糖组分进行分级。

2.1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蛋白质遇有机溶剂变性,常用氯仿与正丁醇按一定体积比组成的Sevage试剂,和三氯乙酸去除蛋白。

也可根据酶的专一性选用蛋白酶,可除去大部分蛋白。

蔡永红等〔25〕分别采用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和蛋白酶法去除栀子多糖中的蛋白质。

Sevage法除蛋白后蛋白质含量为7.51%,三氯乙酸法为2.13%,蛋白酶法为4.23%。

三氯乙酸作用强烈,除蛋白率较高。

Sevage试剂需重复多次,每次至少静置30min,时间较长,且有机试剂毒性较大及用量较多,多糖损失较高,还会对多糖的结构有破环。

蛋白酶法作用温和,除蛋白效率高。

欧文等〔26〕在除去荠菜多糖中的蛋白质时,采用Sevage法和三氯乙酸去除蛋白,蛋白去除率分别为80%、85.52%,而多糖损失率分别为20%、25.08%。

而用木瓜蛋白酶法在酶用量为2.0%、pH5.5时作用2h,蛋白去除率为88.21%,多糖损失率为7.43%。

蛋白酶法除蛋白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小。

2.2多糖中色素的去除常用活性炭、过氧化氢、大孔吸附树脂除去多糖中的色素。

活性炭吸附法一般去除鞣质色素。

因活性碳疏松多孔无选择性,使多糖损失较多。

李向东等〔29〕采用氧化氢去除黄芪多糖中的色素,并优化出最佳条件:每50mL样液用过氧化氢5~20mL脱色2~4h,色素除去率为92.05%。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_范文模板及概述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_范文模板及概述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生命体内的物质组成和转化过程。

它承接了有机化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解析生命现象和疾病发展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生物化学领域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重要的生化过程与调控机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将介绍生物化学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结构、能量转化等内容;然后深入讨论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生化过程(如酶催化反应、信号转导路径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其调控机制;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给出对文章主题整体观点。

1.3 目的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生物化学领域的关键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对生物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详细的解析和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掌握重要生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理解更广泛的生命现象。

以上就是本文“1. 引言”的内容概述。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开始讨论并详细阐述各个知识点,希望读者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2.1 基本概念在生物化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首先是生物分子的组成。

生物体内存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

这些生物分子在细胞内发挥着关键的功能。

除了生物分子,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掌握。

例如,酶是一种催化反应的生物大分子,在代谢过程中起到调节反应速率的作用。

另外,信号转导路径是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重要机制,它使细胞能够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

2.2 生物分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在细胞中具有各种功能。

蛋白质可以作为结构组分、酶或信号传导因子等参与到许多生命过程中。

高级生物化学综述作业

高级生物化学综述作业

《高级生物化学》综述报告水杨酸信号转导机制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摘要: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植物防卫反应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在植物抵御外界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SA信号转导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定了以NPR1为中心组分的信号转导途径。

本文根据植物体内SA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 SA结合蛋白、调控蛋白NPR1与转录因子TGA和 WRKY互作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植物抗逆性的水杨酸信号转导机制做了综述。

关键词:水杨酸,环境胁迫,信号转导,抗病性水杨酸( salicylic 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简单的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是肉桂酸的衍生物。

1874年水杨酸首次被合成。

在植物体内SA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SA呈结晶状,微溶于水,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醇),饱和水溶液的pH值为2.4;当301 nm 波长的光激发SA时,会发出波长为412 nm的荧光,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测出植物体内水杨酸的含量[1]。

结合态SA是由SA与糖苷、糖脂、甲基或氨基酸等结合形成的水杨酸-葡萄糖苷等复合物[2]。

乙酰水杨酸(ASA)和水杨酸甲酯(MeSA)是SA的衍生物,在植物体内很容易转化为SA发挥作用。

20世纪60代后,人们开始发现SA在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陆续的研究表明,SA是重要的能够激活植物过敏反应(HR)和系统获得性抗性(SAR)的内源信号分子[3]。

目前,对SA 在植物体内生理作用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它的抗逆性和信号转导方面[4]。

SA与植物抗胁迫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已经明确SA可作为植物抗病反应所需的信号分子来激活植物防御保护机制,在植物信号传导和抗逆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1、水杨酸对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主要机理是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局部获得抗病性(1ocal acquired resistance,LAR)和系统获得抗病性(systemat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

生物化学综述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重要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

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

关键词:生物化学,大分子结构,物质代谢,诺贝尔奖1.前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而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生物化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

本文将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生物化学的发展与诺贝尔奖三部分展开。

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高相对分子量的生物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以及高相对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

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较大,其结构也比较复杂。

2.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2.1.1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指含有氨基的羧酸。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

除甘氨酸外均为L-α-氨基酸其中(脯氨酸是一种L-α-亚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其它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即与α-碳原子键合的四个取代基各不相同),因此氨基酸可以有立体异构体,即可以有不同的构型(D-型与L-型两种构型)。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差别取决于侧链基团R的不同。

通常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或性质将20种氨基酸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综述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化与分子)成员:祝乐清(1433121003)任课老师:李弘剑二О一五年一月七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摘要: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科学研究重心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及功能蛋白质组学等新领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经翻译后修饰改变自身的空间构象、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性能,从而参与调节机体多样化的生命活动。

多数蛋白质存在翻译后修饰,目前已知的蛋白质共价修饰方式多达200余种,主要包括磷酸化、亚硝基化、硝基化、泛素化和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UMO)等。

我们就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和生物学功能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糖基化;硝基化;亚硝基化;泛素化;SUMO 1磷酸化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最广泛的共价修饰方式,三磷酸腺苷/三磷酸鸟苷的γ位磷酸基团经磷酸化激酶催化转移到蛋白质特定位点上,而其反向过程去磷酸化由蛋白磷酸酶催化去除相应磷酸基团。

发生磷酸化的蛋白质按磷酸化残基不同分为4类:O-磷酸盐蛋白质"由羟氨基酸如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N-磷酸盐蛋白质:由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酰基磷酸盐蛋白质:由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S-磷酸盐蛋白质:由半胱氨酸残基磷酸化形成。

其中,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主要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影响酶活性。

酪氨酸磷酸化除上述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为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多蛋白复合体提供基团,而形成的多蛋白复合体可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磷酸化。

在多细胞生物有丝分裂中,相比非磷酸化的组蛋白H380位点苏氨酸,组蛋白H2A和H4优先与其磷酸化形式反应,增加与邻近核小体结合。

从而促进染色质的紧密贴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654位的苏氨酸经蛋白激酶C催化发生磷酸化,可抑制溶酶体对其自身的降解,此外,654位苏氨酸磷酸化可以保护表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磷酸化的小鼠CGG 三聚体重复结合蛋白1的164位苏氨酸是端粒的保护信号,未被磷酸化的CGG 三聚体重复结合蛋白1的164位苏氨酸的过表达引起端粒缩短和融合。

融合基因断裂点簇集区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通过与泛素特异性修饰酶7酪氨酸残基磷酸化(HAUSP)相互作用使后者HAUSP被激活,活化的HAUSP引起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去泛素化,并促使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经核浆穿梭从细胞核易位到细胞质,而细胞核中泛素化的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相应减少,降低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B使微管相关蛋白质Tau异常高度磷酸化,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2个病理学特征之一。

2亚硝基化蛋白质S-亚硝基化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还原依赖的可逆的共价修饰方式,在机体生理、病理情况下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NO氧化疏水区的半胱氨酸巯基,生成亚硝基硫醇和亚硝基化蛋白质,前者包括亚硝基半胱氨酸和亚硝基谷胱甘肽,后者也称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

去亚硝基化包括非酶依赖及酶依赖2条途径,非酶依赖途径主要是指大多数高分子质量蛋白质通过谷胱甘肽的转亚硝基化作用发生去亚硝基化。

而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系统、亚硝基化谷胱甘肽还原酶系统、硫辛酸/硫辛酰胺脱氢酶还原型辅酶II系统等,则经酶依赖的途径发生去亚硝基化。

多种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和硫氧还蛋白。

Trx氧化还原系统包括Trx1、Trx1还原酶、还原型辅酶II。

Trx1中Cys73位点亚硝基化及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32/35位点的Cys对Cys73位点的调节在介导转亚硝基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催化低分子质量的S-亚硝基化硫醇和其他S-亚硝基化的蛋白质。

亚硝基化的蛋白质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某些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通道发生亚硝基化,促进通道开放,电流增加。

细胞蛋白质间的转亚硝基化作用在基于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更普遍的作用,且新生成的亚硝基化的蛋白质也参与NO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

由于细胞类型、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及NO水平不同,亚硝基化对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凋亡型号调节激酶1、凋亡抑制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2A、肿瘤抑制基因P53、Trxl、GOSPEL、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确实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等特定位点的亚硝基化抑制细胞凋亡。

3硝基化与亚硝基化不同的是,蛋白质硝基化是不可逆的反应。

但主要有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途径和非(ONOO)途径。

前者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过表达使水平升高,与活性氧簇反应得到活性氮簇如ONOO-等,后者指亚硝酸盐或其他含氮物质在氧化剂存在时,经含铁卟啉的蛋白质如H2O2催化而引发。

硝基化没有特定的序列要求,然而有研究发现,酪氨酸残基的表面暴露、不存在立体位阻及其所处的静电微环境是酪氨酸残基选择性硝基化的决定因素,如人胱硫醚β合酶发生硝基化的位点在色氨酸43、色氨酸208和酪氨酸223。

色氨酸硝基化与酪氨酸不同的是:(1)硝化位点有1-位氮原子,2,4,5,6,7-位的碳原子,并且色氨酸可与ONOO-直接发生硝化反应。

(2)色氨酸与ONOO-反应生成的产物种类繁多且呈剂量依赖性。

(3)硝基化的酪氨酸比硝基化的色氨酸更普遍,在蛋白质全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比色氨酸更普遍(酪氨酸占蛋白质全部氨基酸的3%-4%。

而色氨酸仅1%)酪氨酸与ONOO-反应速率较色氨酸快。

ONOO-可以氧化酪氨酸磷酸酶的关键半胱氨酸残基,抑制其活性,间接地增强了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促进酪氨酸磷酸化。

根据ONOO-浓度不同,分别促进或抑制酪氨酸发生磷酸化。

纤维蛋白原是心血管的危险因子,而硝基化的纤维蛋白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脂多糖通过硝基化介导Ras同系物基因家族成员A活化,致内皮屏障功能障碍引起肺损伤,给予Ras同系物基因家族成员A硝基化抑制多肽后,Ras同系物基因家族成员A硝基化水平、内皮屏障功能障碍明显降低。

4泛素化泛素化是发现的第一个以蛋白/多肽分子作为修饰因子的共价修饰方式,含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经典途径指经特定酶催化.将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一个或多个泛素分子共价结合到靶蛋白上,形成带有多聚泛素链的靶蛋白:后者可与26s蛋白酶体中的19s亚基结合。

由20s亚基将其降解为含6-10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段。

非经典途径泛素化指以单泛素化或通过K48以外的赖氨酸(K63、K29等)形成的多泛素化,通过改变底物蛋白的活性%在细胞中的定位和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性能等方面参与生理活动、3种关键酶(泛素活化酶:泛素聚集酶E1、泛素聚集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消耗ATP,泛素通过其C端与E1中具有活化作用的半胱氨酸形成高能硫脂键从而得到活化。

然后E2从E1接受活化的泛素,并在E3的介导下将其偶联到相应底物蛋白赖氨酸的氨基上,通过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泛素链则可在去泛素酶作用下降解成泛素单体,重新被使用。

5 SUMO类泛素修饰因子与泛素有相似结构和修饰过程,SUMO是其中之一。

相对分子质量11000的SUMO分子与泛素分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只有约18%,但两者空间结构极其相似。

在哺乳动物中,目前已发现4种SUMO基因,分别为SUMO-1,SUMO-2,SUMO-3和SUMO-4.SUMO1-3在各种组织均可表达。

而SUMO-4在肾脏表达最高,淋巴结和,脾脏也有表达。

只有SUMO-1、SUMO-2和SUMO-3可与底物结合,SUMO-1主要修饰生理情况下蛋白质,SUMO-2和SUMO-3主要修饰应激蛋白。

SUMO化循环包括激活、结合、连接和去SUMO化过程。

SUMO活化酶E1是异源二聚体,由Aosl和Uba2组成。

2个亚基功能、调控均不同且需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正常发挥功能。

SUMO结合酶E2即Ubc9,由153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核蛋白,可定位到核孔复合物的细胞质侧和核质侧。

SUMO-Ubc9硫酯中间体,能促进赖氨酸基团形成牢固异肽键,进而使SUMO分子结合到靶蛋白上。

SUMO连接酶E3主要包括:PIAS、RanBP2和Pc2.该酶不与SUMO结合,而是通过活化Ubc9,缩短Ubc9与靶蛋白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Ubc9到底物蛋白转移效率和特异性。

SUMO特异性蛋白酶目前人类已有6种(SUMO特异性蛋白酶1、2、3、4、5、6、7),是一种双功能酶,作用于SUMO前体C端,暴露双甘氨酸残基,使其活化:也可将SUMO分子从底物上解离出来,重新进入SUMO化循环。

含SUMO结合保守基序,该基序的存在可增加蛋白质被SUMO化的可能性,但不是SUMO化发生的必要条件。

SUMO底物在细胞不同部位都有分布,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SUMO化修饰主要抑制转录作用。

SUMO也可通过热休克因子1。

热休克因子2和β-链蛋白转录因子对转录激活起正性调控作用。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及有丝分裂染色体相关蛋白的SUMO化对染色体分离至关重要。

细胞内SUMO可与泛素竞争结合底物蛋白的同一赖氨酸位点,达到阻止蛋白降解的作用。

SUMO化的NF-kB抑制蛋白α亚基、抑癌基因和亨廷顿蛋白可避免泛素化降解并保持自身稳定。

锌指蛋白131SUMO化对雌激素信号有负性调节作用及乳腺癌细胞增殖。

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多个关键分子发生SUMO化修饰,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三氧化二砷与融合蛋白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基因结合促使后者发生多聚SUMO化而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缓解症状。

酪胺酰DNA磷酸二酯酶1对神经DNA单链断裂修复至关重要,而酪胺酰DNA 磷酸二酯酶1SUMO化促进其在DNA损伤部位的适当聚集,保证修复的高效性.SUMO化对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的膜相关性和肿瘤抑制活性至关重要。

小鼠短暂性局部缺血,脊髓表现大量的SUMO-2和SUMO-3.对局部缺血损伤有内源性的神经保护作用,从而产生缺血耐受。

6小结与展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加工成熟、变构和多样化的功能有重要作用,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将有助于认识翻译后修饰在机体生命中的意义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复杂的蛋白质功能,以及有助于控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并对其进行调节。

然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普遍性、多样性、选择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导致在整体水平上认识翻译后修饰仍有困难,其生物学意义等仍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