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4d292cf524ccbff12184da.png)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
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
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
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
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
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生:影子变大。
书本远离投影机时,会发现什么?生:影子变小了。
光和影的关系
![光和影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4647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a.png)
光和影的关系光和影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是观看电影、摄影、绘画、建筑设计还是装饰设计,都会涉及到这两种元素。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探讨光和影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它们对于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光线是所有物质所必需的一种元素,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光线的世界。
它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帮助我们看到周围的环境和物体。
然而,光线不仅仅是有用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被广泛运用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
影子是由物体遮挡光线所产生的。
它也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常常与光线一起被使用,帮助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
影子能够产生出深度和质感,同时也可以强调物体的形状,增强它们的存在感。
在艺术中,光和影被广泛地使用,能够为艺术作品带来更立体、更真实的效果。
例如,在绘画、雕刻和摄影中,艺术家可以使用不同角度的光线来制造出各种质感和阴影,增强艺术作品的逼真感。
艺术家也可以使用光线和影子来创造出戏剧性的场景和氛围,在视觉上产生出动态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光和影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光线和影子决定了空间的感觉和氛围。
调整照明和遮挡方式,可以改变房间中的空间感和舒适度。
此外,光和影也在视觉传播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广告、拍摄和电影中。
在摄影中,光和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照明到选择拍摄场景,光线和影子可以影响整个照片的情感表达。
良好的光线运用可以将普通场景变得不同凡响,而不恰当的光线却会影响照片的质量。
另外,在后期制作中,较好的遮挡技术可以凸显出某些元素或物体,大大提高了照片的品质和识别。
总体而言,光和影在艺术和日常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光的性质以及光和影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并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创造性和设计工作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两个元素的逆用也可以产生出大量高级的艺术作品,另一解是它们可以很好地充实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现代的时代,光和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两个元素。
《光和影》精品课件
![《光和影》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ce9b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6.png)
实验材料:
手电筒、白卡纸(屏)、小木块、铅笔、尺子。
实验三:探究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形状的关系
我们发现
(1)从小木块的正上方照射得到影子的形状与小木块 上表面的形状一致:从右侧面照射得到影子的形状也 与小木块右侧面的形状一致。 (2)当物体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时,从不同的侧面照 射就会得到不同的影子,这是由于不同侧面对光的遮 挡情况不同而造成的。
光源的照射角度和方向不变
实验材料:
手电筒、白卡纸(屏)、小木块、铅笔、尺子。
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关系
我们发现
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 越大,反之则越小。
活动二: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三:探究影子的形状与光源所照射物体 侧面形状的关系
从不同的方向照射遮挡物,观察影子的 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形状的关系。
有关。
活动二:探究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一:探究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改变条件:光源的位置 不改变条件:光源离遮挡物的远近
C
B
D
A
E
实验发现
实验发现
实验发现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方向随着光源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 光的一面。
实验发现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照射角度 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影子的产生需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并且遮挡 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21801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4.png)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光和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够传播并照亮我们的世界;而影则是光线被物体阻挡后形成的暗区。
光和影的相互作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还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现象,它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吸收等现象。
当光线遇到透明的物体时,一部分光线会穿过物体,这就是折射现象。
而当光线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线会从表面弹回。
这些现象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然而,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形成影子。
影子是光线被物体阻挡后形成的暗区,它的形状和物体的形状相似。
当光线从一个方向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挡住光线,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线无法穿透不透明的物体,只能绕过物体或被物体吸收。
光和影的相互作用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艺术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在绘画和摄影中,艺术家们利用光和影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运用光线的角度和强度,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建筑设计中,光和影也被用来营造空间的氛围和美感。
设计师们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灯光,利用光线的变化来烘托建筑的形式和材质。
光线的投射和反射在建筑内部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使空间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除了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光和影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常利用光和影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在地面上移动时,我们就能够判断出这个人在移动。
此外,光和影还被用来制作光影剪影、幻灯片和电影等娱乐产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惊喜。
总之,光和影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关系。
光通过传播和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美丽;而影则是光被物体阻挡后形成的暗区,它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与影概念(一)
![光与影概念(一)](https://img.taocdn.com/s3/m/dfe8eb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8.png)
光与影概念(一)光与影概念概述•光与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们的视觉感知和艺术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辐射,以波动形式传播。
它是由光源发出的能量,在真空中传播,也会在介质中发生折射、反射或散射。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是波动的光线,也可以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微粒。
•光的特性包括颜色、波长、强度、极化等,它们决定了光的物理性质和视觉特征。
影的概念•影是由光遮挡或衍射形成的暗区,在光线透过或反射的物体后方形成。
影的形态、大小和明暗程度取决于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影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和强度来塑造出丰富的形态和风格。
光与影的相互作用•光和影相互依存,它们相互衬托,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光的照射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颜色、明暗和质感,使其产生立体感和层次感。
•影的形态和角度可以增强或削弱光线的亮度和对比度,从而影响整体画面的视觉效果。
•光与影的运用在摄影、绘画、舞台艺术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营造出戏剧性、浪漫的氛围,或者表达出现实与幻觉的边界。
光与影的艺术创作•利用光与影的艺术创作可以给作品带来独特而神秘的效果。
•在摄影中,运用逆光、侧光或背光等技巧可以创造出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增强主题的表达。
•在绘画中,通过灯光的运用可以营造出柔和的光影,突出画面的中心,或者制造出幻觉效果。
•在舞台艺术中,灯光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增强演员的表演效果。
结论•光与影是创作者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视觉感知和艺术表达。
•熟练地运用光与影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光和影教案10篇
![光和影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affd3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0.png)
光和影教案10篇光和影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从手影嬉戏导入,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了他们的观看力量。
用观看记录的方式得出结课题教科版五班级上册其次章《光》的第一节《光和影》教材分析本课从手影嬉戏导入,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了他们的观看力量。
用观看记录的方式得出结果,能依据试验结果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培育空间想象力量。
学情分析1.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影子的产生条件和影子的特点。
2.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对光、影子比较熟识,但是不明白影子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光与影的关系是怎样。
3. 通过试验,将观看结果用线条和图形精确地进行记录。
教学目标1、同学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推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转变而转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耀的物体侧面的外形有关4、从不同侧面照耀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光和影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2、在嬉戏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活动预备:有阳光的天气;报纸、雨伞等。
活动过程:一、我和影子做嬉戏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有一面墙的宽敞场地,老师边做动作边说“惊奇惊奇真奇观,我动它也动,我停它也停”,引导幼儿观看墙面影子的变化,引起幼儿的爱好。
2、鼓舞幼儿对着墙做各种喜爱动作,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
二、影子不见了1、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提问:⑴我们刚才和谁做嬉戏的?它还在吗?⑴为什么不见了?2、老师小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光和影的关系。
三、找影子1、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找找自己的影子、同伴的影子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初二物理光和影的魔术
![初二物理光和影的魔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b5d9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8.png)
初二物理光和影的魔术光和影,似乎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然而,光和影之间的关系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而影则是由光线被物体阻挡而形成的。
一、光线的传播光线以一种直线的方式传播,从光源辐射出去,直到被物体阻挡或被被折射、反射等现象改变方向。
光线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约为30万公里。
正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它发出光线的瞬间。
二、光的折射和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物体表面,这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折射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而反射则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反弹回原来的传播介质中。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
我们将一根铅笔在玻璃杯中插入,就会看到铅笔在玻璃杯内部发生折射的现象。
这是因为光在从玻璃传播到空气中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反射现象常见于我们生活中的镜子。
当光线遇到镜子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沿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反弹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原因。
三、光的颜色和色散我们经常听到光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
这是因为白光实际上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这种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叫做色散。
色散现象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实验来观察到。
我们将一束光线通过一个三棱镜,就可以看到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并呈现出从红到紫的顺序。
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在经过三棱镜时,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
四、光和影的魔术光和影有时也可以制造出让我们眼花缭乱的魔术效果。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光源后面,就会产生一个物体的投影。
这是因为光线遇到物体时会被物体阻挡,而产生出一个阴影。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光的干涉。
干涉指的是两束光线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形成互相加强或相互衰减的条纹。
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就是通过光的干涉效应来解释光的波动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a09a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e.png)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含反思合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儿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意图: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
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发展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2、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
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浮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
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
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殊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浮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量,然后进行验证。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b6e7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2.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光和影子的产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让幼儿知道光是从光源发出的,能照亮物体,产生影子。
2. 影子的产生:让幼儿了解光线照在物体上,被物体挡住的部分就形成了影子。
3. 影子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和发现,当光源位置改变或物体位置改变时,影子的形状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手电筒、蜡烛、卡片、玩具等。
2. 环境:室内光线充足,便于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找光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和影子”。
2. 基本部分:(1)观察光的传播:让幼儿用手电筒照亮卡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影子的产生:让幼儿将卡片放在光源前,观察影子的产生。
(3)观察影子的变化:让幼儿改变光源位置或卡片位置,观察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3. 拓展部分: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如跳舞、画画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光和影子的认识程度,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通过幼儿在拓展部分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光和影子的产生、变化。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光的传播和影子的产生、变化,自主发现规律。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改变光源位置或物体位置,观察影子变化。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找光源”游戏,引导幼儿关注光和影子。
2. 探索光和影子的产生: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照亮卡片,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产生。
3. 观察影子变化:让幼儿改变卡片或光源位置,观察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变化。
5. 拓展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如跳舞、画画等。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和操作。
《光和影》 知识清单
![《光和影》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5ebd9d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2.png)
《光和影》知识清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和影是无处不在的现象。
它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感受,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艺术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光和影的奥秘。
一、光的基本特性1、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性。
比如,我们在阳光下看到笔直的电线杆影子,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也是光直线传播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一个小孔,物体的倒立实像会呈现在屏幕上。
2、反射当光遇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镜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像。
反射定律指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比如,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导致的。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99792458 米/秒,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
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二、影的形成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阻挡而产生的。
当光无法穿透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就会形成一个相对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光源的位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物体与光源的距离有关。
例如,在路灯下,人的影子会随着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当人靠近路灯时,影子变短;当人远离路灯时,影子变长。
三、光与色彩1、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就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滴对太阳光的色散作用形成的。
2、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和反射的情况不同。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吸收所有颜色的光,而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四、光的应用1、照明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照明的主要来源,从传统的蜡烛、油灯到现代的电灯、节能灯,光的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在夜晚也能明亮如昼。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cf5377168884868762d6e0.png)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一课光和影一、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屏。
二、光源: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三、影子的特点:1、影子随光源的位置改变而改变;2、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的距离有关;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四、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五、投影的应用:交通标志牌;洗手间门口的标志牌。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么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太阳的方向和位置高低而变化。
二、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期中的道理吗?答: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一、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因为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二、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钟。
第四课光的反射一、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二、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的利用光的反射解决难题,请举几个例子。
答:汽车反光镜、额镜。
四、汽车反光镜和额镜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答:它们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
五、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因为需要增强反光。
六、在制作潜望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两片镜子要互相平行;2、镜子与纸盒成45°夹角;3、两个镜面相对。
七、反光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答:玻璃幕墙反射的光形成光污染。
第五课光与热一、光源分为两种:1、热光源;2、冷光源。
二、光的强弱和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越强,温度越高。
三、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四、试着画出凹面镜反射阳光和凸透镜折射阳光的路线图。
五、太阳灶是利用什么原理做成的?答:太阳灶是以凹面镜反射阳光的原理做成的。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太远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高达约摄氏两千万度,日夜不停的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光与影概念
![光与影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1cc13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9.png)
光与影概念解析1. 光的概念1.1 定义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从粒子角度看,光由一束光子组成;从波动角度看,光传播时会呈现出波动的特性。
1.2 重要性光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视觉感知:人类通过眼睛接收到光的信息,产生视觉感知。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光通信:通过利用光传输信息,实现高速、长距离的通信。
•医学应用:光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以及研究。
1.3 应用•照明:人们利用各种发光源产生的光来进行室内外照明。
•摄影与摄像:通过控制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参数,捕捉并记录静态或动态图像。
•激光技术:激光是一种高度聚焦、单色、相干性极高的光,应用广泛于医疗、通信、制造等领域。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利用光的特性进行观察和测量。
2. 影的概念2.1 定义影是由物体遮挡光线形成的暗区或部分阴影。
当光线遇到物体后,会在物体后方形成一个被遮挡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影。
2.2 重要性影在视觉艺术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装饰和设计:通过利用光和影的对比,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装饰效果。
•摄影与绘画:摄影师和画家经常运用光与影来营造画面效果或表达情感。
•视觉效果:电影、电视剧等媒体作品中,通过灯光设置和特殊效果来创造戏剧性的场景。
2.3 应用•照明设计:通过合理设置灯具位置和角度,利用光与影来打造舒适、温馨或独特的照明效果。
•摄影艺术:摄影师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强照片的艺术感。
•视觉艺术创作: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艺术家可以利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纹理和空间感。
3. 光与影之间的关系3.1 相互依赖关系光与影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没有光就没有影,而没有物体或遮挡物就没有形成的影。
3.2 共同作用效果光与影共同作用会产生一系列有趣的视觉效果:•对比:在明暗交界处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物体轮廓和纹理。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62051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e.png)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光和影,是自然界中一对神奇的伙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是一种能够被人眼所感知的电磁辐射,而影则是由于物体遮挡光线而产生的暗淡区域。
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关系无处不在。
白天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形成了斑斓的光影,树叶在微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夕阳西下时,建筑物的轮廓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在摄影艺术中,摄影师们常常利用光线的角度和强度来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光和影的关系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常常通过对光影的处理来表现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会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来设计建筑物的开窗和采光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
光和影的运用也贯穿在舞台艺术、电影制作等各个领域,为作品增添了魅力和神秘感。
除了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光和影的关系还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性质。
光的折射、反射、干涉等现象都是光和影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现代科技中,光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光和影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神秘又美妙的存在。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光影的美感来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借助光影的力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探究光和影的奥秘来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光和影,如同生活中的一对好朋友,时刻陪伴着我们,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魅力。
愿我们在光和影的交织中,发现更多美好和奇迹。
光和影
![光和影](https://img.taocdn.com/s3/m/f7eebb61168884868662d615.png)
(4)师:那么“物体与光源距离变化引起影子变化”这个实验呢?师打出实验图片2,请学生说说做这个对比实验时应注意的地方?(改变的是什么条件?不变的又是什么条件?屏怎么放?)
3.探究影子的变化特点:光被物体挡住后,在屏上会出现影子,那么同个物体的影子是否都一样呢?影子会变化吗?
垫好白纸屏,将塑料块竖放在中间,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在白纸屏上画出影子。
注意分工合作。组内交流后共同完成实验记录。
4.再做一次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1.改变光源的位置,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师:月亮和镜子是不是光源呢?为什么?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
探究影子的变化特点
1.发现问题
(1)师:光被物体挡住后,在屏上会出现影子,那么同个物体的影子是否都一样呢?影子会变化吗?
(2)师出示塑料块、手电筒,猜测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塑料块的影子发生变化,从而得到不同的影子呢?
(3)学生说操作方法,师试着比划,并归纳:影子变化与光源的位置(角度)、光源与物体距离、光源在物体的不同侧面照射有关系。板书:位置、距离、侧面。
教学
难点
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
准备
每组一个手电筒、两张A4的白卡纸(屏)、一块4厘米的塑料块(挡光物体),构线笔、尺子各一。
教学
方法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学生
活动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d4b7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光和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介绍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
2. 影子的产生:讲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让幼儿观察不同光线角度下的影子。
3. 影子的变化: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游戏,体验影子大小的变化。
4. 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创造自己的影子游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透明塑料尺、手电筒、玩具、布幕、投影仪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影子故事引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
3. 影子的产生:讲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让幼儿观察不同光线角度下的影子。
4. 影子的变化: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游戏,体验影子大小的变化。
5. 影子游戏:引导幼儿创造自己的影子游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和游戏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光和影子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4. 搜集幼儿的反思和分享内容,评估他们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安排1. 光的传播:通过手电筒和透明塑料尺,让幼儿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 影子的产生:让幼儿站在光源前,观察自己的影子。
改变光源位置,观察影子方向的变化。
3. 影子的变化:通过拉伸或压缩透明塑料尺,让幼儿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
4. 影子游戏: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手或玩具在光源前创造有趣的影子图案。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1ff3b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9.png)
光和影:神奇的关系光和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神奇又令人着迷。
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对光和影的研究和利用已经延伸到了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光和影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科学和艺术中的应用。
光与影的本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是波动现象,也可以看作是粒子(光子)的流动。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从而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影像。
影像则是由光线遭遇阻碍而无法通过的区域所形成的。
当物体挡住了光线,背后就会产生一个暗区,即产生了阴影。
阴影是由于某一地方无法接收到光线而出现的黑暗部分。
光与影之间的相互作用光与影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相互关系。
在自然光照射下,物体会投下明暗不一的阴影;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光来制造影像。
例如,在摄影术中,通过控制光线的透射、反射和折射等特性,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影像效果。
通过合理地调整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和ISO值等参数,摄影师可以捕捉到既逼真又有创意的照片。
此外,在电影制作和舞台表演中,灯光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运用灯光投射出的光束和投影仪器,舞台上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营造出恢弘、温馨、悬疑等不同氛围,并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视觉享受。
光与影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艺术家们通过对光与影关系的研究和运用,创造出了许多著名作品。
其中最著名之一就是荷兰画家雷姆布兰特(Rembrandt van Rijn)所创作的《夜巡》(The Night Watch)。
这幅画通过对明暗对比和阴影处理的巧妙运用,赋予了作品更加重要、深邃的含义,并使肖像立体感更强烈。
另一个例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所绘制的《蒙娜丽莎》(Mona Lisa)。
在这幅画中,达·芬奇精心处理了背景色彩、人物表情以及阴影等要素,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谜一般的神秘感。
除了绘画领域外,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中,光与影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精选14篇)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f14f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d.png)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精选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光和影篇1活动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的乐趣,了解光的反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
(2)能表现光的反射的动画或图片。
(3)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
(4)我们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图片。
2.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一、呈现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2.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一)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教室。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并做一做。
1.请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成功的小朋友帮助没成功的小朋友。
2.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教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4.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三)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操作要求:小朋友去调整一下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四)借助动画或图片,明确引出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概念: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科学《光和影》教案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ce471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3.png)
【导语】“光和影”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中的第⼀课。
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部分是认识光源,主要介绍像电灯这样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让学⽣根据这⼀定义找⼀找⽣活中还有哪些是光源。
第⼆部分探究影⼦与光源的关系,分别是“影⼦的长短随光源⽅位的改变⽽改变”、“影⼦的长短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影⼦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的⽅位有关”。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科学概念⽬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产⽣的条件。
2.可以⾃⼰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的长短、⽅向随着光源位置、⽅向的改变⽽改变;影⼦的⼤⼩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标: 1.愿意倾听他⼈的意见,乐于讲述⾃⼰的观点。
2.乐于进⾏⼩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们经常⽤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电筒、长⽅形⽊块、A4纸、铅笔、尺⼦ 【教学过程】 ⼀、课前导⼊ (教室⾥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影游戏引⼊,利⽤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影,让学⽣根据看到的影⼦判断是什么⼩动物。
让也有些会⼿影的学⽣上台来表演。
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初步的了解影⼦的形成条件,引导学⽣说出影⼦形成的条件。
⼆、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形成的条件,最⾸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
哪位同学尝试地说⼀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如:现在我们教室的⽇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纸、墙壁、黑板等),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大小合适的长方形纸盒、铅笔、尺子等
教师准备:有窗帘的教室(实验室)、影子的广告片和投影画的课
件
二、教学过程
(一)开放式导入
1.课前我说一个事物,请你快速的说出你听到这个事物之后头脑中最先想到的,提到光,你最先想到什么?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从这节课起我们就进入光这一单元的学习。
3.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群有趣又特别的小动物(课件播放手影动物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
4.这些小动物为什么都是黑色的?它们与光有什么有关系?
揭示课题,板书:光和影
(二)探究质疑
1.你们还做其它手影吗?你认为要想看到影子都需要什么条件?
2.你们能找出我们身边能够发光的物体吗?
3.它们都是自己发光吗?
4.我们把象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可以成为光源,比如手电筒打开后可以成为光源,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5.根据刚才做手影游戏的情景或以往的生活经验分析或猜测影子的产生还要具备那几个条件?为什么?
6.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来验证影子产生的条件吗?
学生验证猜测
7.我们把象墙壁、桌面这样能呈现影子的物体称为屏。
具备光源、遮挡物和屏这三个条件就能产生影吗?
8.得出结论:影子的产生除了三个条件外,遮挡物还要在光和屏之间才能产生影子。
9.在刚才做手影的过程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反馈
1.、我们在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在先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书25页,看看你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2.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因为是第一个实验,而且难度较大,教师最好示范、演示实验和记录的方法。
同时要求学生先在桌上的白纸上用铅笔画下实际的影子,然后再把结果画在课本上)
3.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的相应的地方
4.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光源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系
5.像活动三中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我想提醒同学们,并不是所有影子都是投影,只有投射到一个面上的影子才被称为投影。
投影在生活中很有用处,我们一起来看看,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就用到了投影画,这是一种简单形象的标志。
你还发现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投影吗?
(四)互动深化
1.根据影子的特点,你能让我们的手影更一些吗?
2.关于光与影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运用,你能说出几个吗?
3.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光和影的秘密,并根据这些特点发明了皮影戏,我们一起来看看。
(五)小结
看过了皮影戏后,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试着制作自己的皮影戏,然后探讨一下利用光与影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