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2》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学分】2【学时】32【编写】黄健儿【审核】×××(一)授课对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环境艺术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园林景观专业、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建筑装饰类专业的入门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原理,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能绘制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在装饰设计过程中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动时,懂得如何保证房屋结构的安全。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有建筑制图、装饰材料、室内平面设计等。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2、熟悉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及构造设计,熟悉有关建筑绘图及识图的知识;3、掌握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原理、方法。

(四)教学内容1.绪论(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3)定位轴线及其编号重点:建筑物的构造组成2.基础与地下室(1)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2)基础的类型及构造(3)地下室构造重点:基础的构造难点:基础的防水处理3.墙体(1)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2)墙体构造(3)墙面装修重点:砖墙构造及墙面装修难点:墙体的各种构造方法4.楼地层(1)楼地层的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2)楼地面构造(3)顶棚构造阳台与雨篷构造重点:楼地面构造难点:顶棚、阳台与雨篷构造5.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1)楼梯的组成及类型(2)楼梯的尺度及设计(3)楼梯的细部构造重点:楼梯的尺寸及细部构造难点:楼梯的设计方法6.门与窗(1)门窗的形式与尺度(2)木门窗构造(3)金属及塑料门窗重点:门窗的尺寸与构造难点:新型金属门窗的构造(五)教学实践环节安排〖说明:写明各教学实践环节(实验、实训、上机、调查、设计、制作、展示等)的名称,学时,教学目的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

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文字叙述或表格的形式。

无教学实践环节的课程本项目不需填写〗1.×××××××(××学时)(宋体、五号字)2.×××××××(××学时)3.×××××××(××学时)(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手段采用以讲授为主,配合一些图片的展示,并组织现场参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建筑构造二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二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Ⅱ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构造Ⅱ(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2)课程号:30526120-0学时:34 学时学分2二.课程性质与目的《建筑构造Ⅱ》是建筑构造Ⅰ的后续课,它在建筑构造Ⅰ普通建筑构造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工业化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构造知识。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作为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更多更复杂的建筑构造方法,更懂得如何运用材料知识、力学知识于建筑构造之中,学会分析、选择和灵活运用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

使高年级学生能独立解决大型公共建筑的构造设计问题。

三.课程总体要求1.掌握工业化建筑、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的构造的方法、结构体系,并能运用于设计实践2.掌握建筑装修构造的基本方法和材料的灵活运用四.前修课程要求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一五.授课学时数理论34六.实践环节对工业化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和建筑装饰的现状的调研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1建筑构造二的内容、目的和意义1.2该门课程在建筑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1.3建筑构造二的学习方法、要求1.4教学组织的问题第二章工业化建筑构造2.1 明确建筑工业化的含义、目的和意义2.2 了解建筑工业化与标准化关系,2.3 正确处理建筑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2.4 掌握建筑工业化的类型、特点及目前发展状况2.5 熟练掌握并能进行如下工业化建筑的基本设计砌块建筑大板建筑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大模板建筑滑模建筑升板建筑盒子建筑轻型钢结构骨架建筑第三章高层建筑构造3.1明确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与构造要求3.2了解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3熟练掌握下述基本结构形式并能够进行基本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纯框架体系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3.4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历史与趋势3.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一些具体结构方式及实例框支剪力墙体系刚臂芯筒体系巨型框架体系竖筒悬挂体系3.6掌握结构转换层的概念与结构方法3.7掌握钢和钢加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一些具体结构方式及实例钢框架体系框撑体系支撑—刚臂体系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束筒体系支撑筒体系空间桁架体系巨型框架体系3.8基本掌握高层建筑造型的方法及其与结构的关系3.9掌握高层建筑楼板的特点、形式及其结构布置3.10掌握高层建筑墙体的特点及构造方法(重点掌握各类幕墙的特点和构造方法)3.11熟练掌握玻璃幕墙、铝合金墙板、塑铝板等新兴高层建筑墙体的材料、构造和特点3.12掌握高层建筑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构造3.13了解高层建筑相关规范(重点是防火规范)3.14掌握高层建筑楼梯与电梯的设置构造与防火要求3.15了解高层建筑顶层旋转观光餐厅的构3.16了解高层建筑设备与其结构、构造的关系第四章大跨度建筑构造4.1 熟练掌握下述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并能够进行基本的选型与造型设计拱结构刚架结构桁架结构网架结构折板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帐蓬薄膜结构充气薄膜结构悬挑结构4.2掌握大跨度建筑屋顶的构造与防水4.3掌握大跨度建筑中庭的设置与构造方法第五章建筑装饰构造5.1 熟练掌下述建筑墙面装修的构造、工艺与建筑立面、室内环境的关系水泥灰类类石渣类贴面类板材类涂料类卷材类罩面板类装饰混凝土类清水砖墙类5.2 熟练掌下述建筑地面装修的构造与工艺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现制水磨石地面块材地面、木地面涂布地面5.3熟练掌握吊顶的类型、特点5.4熟练掌握各种吊顶的材料与构造方式八.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0.5学时)第二章工业化建筑构造 ( 5.5学时)第三章高层建筑构造 (8学时)第四章大跨度建筑构造 (6学时)第五章建筑装饰构造 (14学时)九.教材《建筑构造下册》,重庆建筑大学李碧瑜主编,中国建筑工业社,2001十.主要参考资料《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刘昭如编著《建筑构造设计》(下册), 杨维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建筑特种构造》(现代建筑技术系列教材)同济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颜宏亮编著《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李永胜、丁洁民主编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6)建筑构造细部,(日)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工业出版社高层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程懋堃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建筑节能,王立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十一.成绩评定课堂表现20%, 调研报告20% 开卷考试60%。

《建筑构造2》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2》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2》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6130116课程名称:建筑构造2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Detail 2总学时:32学分:2.0课程面向专业:建筑学课程类型:(必修课或选修课):必修课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造1二、课程性质与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能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运用构造原理和方法、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施工图及局部详图设计;培养建筑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 了解工业化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大跨建筑)构造及高级装修的•般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了解建筑节能等特殊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提要1 .高层建筑构造基本要求: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及结构体系,了解高层建筑的开展趋势与建筑造型,了解高层建筑的楼层结构与构造,了解高层建筑外墙设计要求,体系特点及构造,了解高层建筑设备层的布置,了解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及楼、电梯设计的基要求,了解高层建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⑴高层建筑概况(2)高层建筑结构与造型(3)高层建筑楼盖构造⑷高层建筑设备层(5)高层建筑外墙构造(6)高层建筑地下室构造(7)高层建筑的楼梯、电梯和防火要求2.大跨度建筑构造基本要求:了解大跨度建筑屋顶的结构类型及造型特点;了解大跨度建筑屋面的构造组成及设计要求;了解大跨度建筑屋面的排水及防水构造;了解中庭的形式及设计要求,中庭天窗的形式及防水、遮阳、通风及节能的基本原理与构造。

(1)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及建筑造型(2)大跨度建筑的屋顶构造(3)中庭天窗设计3.工业化建筑构造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工业化的基本概念;了解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及构造(砌块、大板、装配式框架、大模板、盒子);了解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与多样化。

(1)基本概念(2)砌块建筑(3)大板建筑⑷装配式框架板材建筑(5)大模板建筑(6)其他类型的工业化建筑(7)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与多样化四、学时分配五、教材重庆大学李必渝魏宏杨主编《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规划教材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六、参考书1.樊振和,《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参考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5月七、课程考核方法1.作业/课程设计:20分2.课堂参与:10分3.考试:闭卷,70分。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建筑学专业)(共 56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它阐述了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求把定义、概念讲清并让学生在教材中画线,以增加学生对原理性概念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二维构造图之间的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基本掌握建筑物在应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在构造细部上所有的设计方法,并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目的和要求】 1.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2.了解建筑物的分类原则,掌握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

3.了解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协调。

4.熟练掌握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建筑物的分类及分级。

2.统一模数协调和模数数列。

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教学内容】1.1概述1.2建筑结构体系1.3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1.4建筑构造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墙体和基础构造技术【目的和要求】 1.掌握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设计要求。

2.了解砌体墙的墙体材料,熟练掌握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墙体的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2) 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2)   教学大纲

建筑构造(2)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119X20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2)/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学时/学分:24/1.5
先修课程:建筑构造(1);建筑设计及原理(1)、(2)
适用专业:建筑学
教材
刘建荣、翁季、孙雁.建筑构造(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年;
教学参考书
李必瑜、魏宏杨、覃琳.建筑构造(上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建筑构造》(1)的后续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科教育课程中的重要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大型性公共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建筑构造设计能力以及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建筑构造》(1)(2)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完整体系,虽然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置为选修课,但应具有与专业必修课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重视程度。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能对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备正确的观点并掌握其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掌握一般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能力:能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和解决构造问题,进行深化设计。

具有完成构造设计并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素质:具有团队合作与交流意识;对新型建构技术的钻研精神;对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建筑构造》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指导书

《建筑构造》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指导书

《建筑构造》实训教学大纲一、本科实训课的目的要求课内实训是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以及能正确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对于《建筑构造》科的学习,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介绍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还要通过以下措施给以提高。

1.对于每一章讲授完以后,让学生们独立完成该章的大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们能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大作业,要把每一次的大作业纳入到学期成绩中。

2.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应多参观已建成和正在施工的建筑,所以有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工地现场进行参观,更进一步,还可以叫学生们在工地现场进行操作。

3.对于有些东西,我们还可以提供图片让学生们看,让他们加深印象。

三、教学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上课一律点名,准确掌握学生人数和缺席学生去向,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立即与有关领导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严防学生逃课以防发生不测;课中决不离开教室或放任自流,课间休息时也关注学生动向,制止学生的打闹或在楼道.阳台处推挤.奔跑.翻爬,严防高空坠落事故;发现学生玩耍管制刀具.棍棒等,立即劝说收缴或报告有关人员处理;遇学生突发疾病或休克,立即送医院,或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下课放学时提醒学生不要在楼梯里推挤以防踩踏事故,并维护就近楼道学生的上.下秩序。

四、各实训项目的目的要求、课时分配《建筑构造》实训指导书一、实习目的(1)实训是《建筑构造》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掌握了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一般构造做法和详图绘制方法的基础上,能按照设计意图准确地绘制建筑施工图,也培养学生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实践科学态度。

二、实习组织(1)实习期间的组织指导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

(2)实习工作由个人独立进行。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三年制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三年制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三年制《建筑构造》教学大纲适用:二年制中专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建筑工程系二〇〇七年四月《建筑构造》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与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它与先修课《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和后续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都有密切关系,它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主要专业课、房屋建筑学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部分,其中民用建筑部分研究以大量性民用建筑为重点构造及设计原理,工业建筑部分研究以单层厂房为重点工业建筑构造及设计原理。

鉴于工民建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构造为重点,只讲建筑设计一般知识。

本课程要运用已学到制图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在加深和熟练上下功夫;本课程要运用建筑材料方面知识,着眼点应放在掌握材料特点和正确运用上;本课程也要用一些《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知识,着眼点是搞清房屋构造。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按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要求:1、了解:要求对有关教学内容有一般了解2、理解:要求理解有关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3、掌握:对于今后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重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

这些内容,不仅要深入理解,还能够综合应用所学多个知识点解决实际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有关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和管理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1、党和政府在建筑事业方面方针政策。

2、大量性民用建筑中一般工业建筑构造原理、构造方法及选择应用依据。

3、大量性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设计程序以及建筑物平面组合、空间处理一般方法。

4、建筑标准化意义。

(二)基本技能训练1、能从事大量性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构造设计及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建筑设计。

2、能阅读建筑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具备翻阅设计资料及运用标准图集和设计规型能力。

3、能够正确绘制建筑施工图纸。

第一部分民用建筑第一篇民用建筑构造第一章概述一、内容1、民用建筑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使用特点分类、按结构类型分类、按承重体系分类)。

《建筑构造》授课计划

《建筑构造》授课计划

《建筑构造》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熟悉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建筑相关工作或兴趣爱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特性与应用包括混凝土、钢筋、木材、玻璃、砖等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应用及保养知识。

2. 建筑结构的类型与特点介绍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类型(如钢架结构、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等)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建筑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3. 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常见类型(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实践。

4. 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讲解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基与基础、墙体、楼地层、屋顶、门窗等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要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掌握。

4.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建筑工程,了解建筑构造的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6个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8周完成。

具体安排如下:1. 课堂讲解:建筑材料的特性与应用(2课时)、建筑结构的类型与特点(3课时)、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3课时)2. 案例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分析(2课时)、绿色建筑设计实践(2课时)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建筑构造的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2课时)4. 现场教学:参观实际建筑工程(1课时)5. 课后作业和复习:布置相关作业和复习资料,加深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解和掌握(1课时)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建筑制图(二)》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二)》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二)》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二) 课程编号:070392英文名称: Architectural drawings (2) 授课对象: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AutoCAD、景观设计等课程学时:36学分:2课程简介:通过对SketchUp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后续的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SketchUp的建模和修改操作,通过模型创建模讲解和学生操作练习,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独立构建SketchUp模型,输出为各种格式的图形图像文件。

建议选用教材:马亮,韩高峰等,SketchUp建筑制图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陈志明.建筑•室内•景观设计SketchUp 8从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章滋雨. SketchUp建筑建模详解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陈岭. SketchUp 8经典教程:规划设计应用精讲.化学工业出版社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两部分。

平时作业点20%、课堂表现占10%,考查作业或试题占70%。

执笔人:谢成德编写时间:2013.8.1《建筑制图(二)》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建筑制图(二)作为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SketchUp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的相关理论知识,草图大师的基本工具使用和操作,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模型的建模操作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构建SketchUp模型,能够借助AutoCAD及Photoshop等其它软件完成课程要求的项目目标,并为学习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做好铺垫。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建筑制图(二)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作为地理科学(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主要是是在学习其它软件课程及基础课程地基础上通过对Sketchup学习让学生巩固建筑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草图大师绘制三维模型及结合Photoshop、AutoCAD等其它软件进行图形、图件制作的流程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好铺垫。

(完整word版)建筑CAD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建筑CAD教学大纲

《建筑CAD》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能熟练的利用计算机绘制建筑工程图样,并能解决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画法几何及建筑工程制图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

二、课程总体要求主要是学习运用CAD技术进行建筑和辅助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掌握理论部分中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等。

AutoCAD的基本绘图、编辑方法与技巧。

2、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建筑图形设计。

能熟练掌握 AutoCAD2000 二维基本命令的操作与使用,并掌握常用命令的功能、作用以及在使用中的注意点。

3、能综合应用 AutoCAD 软件功能,完成工程图的绘制。

三、课程要求的层次由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因此所涉及到的命令基本上都需要熟悉和掌握,任何一个命令的学习都不可忽视,每个命令的学习都会对以后的绘图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方式 ,使学生学习时能直观的看到各种操作界面及操作方法和步骤,提高学习效率。

每次讲课后,应安排上机练习本次课讲授的各命令的操作,并完成教材配套习题与上机指导手册中对应的练习内容,达到熟悉各操作命令、掌握作图步骤之目的。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学习《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课程,因此,他是建立在《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课程的基础之上的,在学习本课程时,最好将本课程安排在《建筑识图》课程之后来学习,这样学习的效果较好。

五、课时分配表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及学习方法2.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和基本要求第二章基本绘图方法1.AutoCAD2000的界面构成、基本操作以及如何配置绘图环境2. 基本绘图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及学习方法;熟悉AutoCAD2000的界面构成、基本操作以及如何配置绘图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构造Ⅱ》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是以学习民用建筑构造原理、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构造特点以及构造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和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基本要求和绘制方法。

能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运用构造原理和方法、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施工图及部分详图设计。

3.培养建筑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

4.了解工业化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大跨建筑)构造及高级装修和基本构造方法。

5.了解建筑节能等特殊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主要教学内容
1.第一章工业化建筑构造(6学时)
§1-1工业化的基本概念
§1-2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及构造(砌块、大板、装配框架、盒子)
§1-3机械化施工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及构造(大模板、滑模、升板)
§1-4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与多样化
2.第二章高层建筑构造(10学时)
§2-1高层建筑的特点及结构体系
§2-2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2-3高层建筑的楼层结构与构造
§2-4高层建筑外墙设计要求、体系特点及构造
§2-5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内容及楼、电梯设计的基本要求
§2-6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3.第三章大跨度建筑构造(8学时)
§3-1大跨度建筑屋顶结构类型及造型特点
§3-2大跨度建筑屋面的构造组成及设计要求
§3-3大跨度建筑屋面排水及防水构造(卷材、刚性、涂膜、金属屋面)
§3-4中庭的形式及设计要求、中庭天窗的形式及防水、遮阳、通风及节能的基本原理与构造4.第四章建筑高级装修(12学时)
§4-1墙面装修构造
§4-2装修构造
§4-3顶棚装修构造
§4-4其他装修构造(固定式遮阳、窗帘盒、暖气罩等构造)
重点: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及构造,机械化施工工业化建筑的类型、特点及构造,建筑特种装修构造。

难点:大跨度建筑屋顶结构类型,高层建筑的楼层结构与构造。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卷面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占3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外作业为辅,配合参观、录象、幻灯、实例等,要求学生随
堂绘图,做笔记,并强调自学。

教材:刘建荣,《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⑴.东南大学,《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⑵.五校合编,《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⑶.《建筑设计构造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⑷.刘昭如,《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

八、执行大纲时应注意的说明
本课程在《建筑材料》课和具备了基本建筑及结构概念之后学习,一般在2~3年级开设。

建议本课程课两册内容可按前后顺序合并讲授,也可分两学期分别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