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

合集下载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四)新时期国际战略的评述:
1、中国已经告别了以往那种带着浓重 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外 交‛,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地朝 着全面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的道路前进。
2、中国国际战略保持了很大的稳定性和 延续性。 3、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腐败出现从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开始下落 的现象,科级干部及科级以下的普通干 部出现大规模腐败,腐败渗入基层社会 ‚腐败的落势化‛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 始形成 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
腐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内 心深处,已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 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 的收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 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代他讳 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 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 还可以以‘能干’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 可以不觉得矛盾;因为这种社会中,一切 普遍的标准并不发挥作用,一定要问清了 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 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费孝通
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 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 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 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 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 键。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重点: 党内监督 人大监督 法律监督 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立法,推进舆论监 督法制化,网络舆论监督)
四、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治理
反腐败,就是要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 的体系机制。 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 缝隙和漏洞。 制度是关于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 规则 和惯例的总和,它规定和塑造着 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

试论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试论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试论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顽症,古往今来的所有国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密切关注并极力予以铲除的社会公害。

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其实质为权力的变质和异化。

它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

腐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成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

其中如,人性中固有的弱点由于缺乏良性社会调控机制的导引而诱发腐败动机;中国传统文化中轻视公德重视私人关系这一重要特点导致“关系网”这一腐败神经网络的建立;国民价值观念中一直缺乏社会公正的内涵;民主法治观念的淡漠等等。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理方略。

【关键词】权力腐败,标本兼治,治理方略“反腐倡廉”,一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外皆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贪污、贿赂等权力腐败问题也随之严重起来,给党的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此反腐倡廉成为我党和人民的强烈要求和呼唤。

基于此,有必要对权力腐败及其特点作重新审视,以希冀更好地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症。

一、腐败的涵义及危害腐败,原意指事物的腐烂或变质。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2004年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通过了有关《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相关犯罪》专项决议,对公职人员腐败作了明确的定义,指出:“腐败界定为任何公职人员在任何时候,以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行使或者不行使公职人员职能为交换条件,为自己、他人或任何机构索要、同意接受或者接受不论何种性质的不正当利益”。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是指一个社会像一个有机体那样腐烂、变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在现象层面上,腐败意味着一个社会充斥着公务人员的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挥霍浪费社会公共财物、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以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贯彻,官僚主义严重,思想滑坡、道德失衡,社会风气败坏;从实质上看,腐败是权力变质和异化的产物,是权力的腐化,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偏离既定的目的,不再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被用来换取个人利益,成为社会上少数拥有权力者或集团攫取私人、局部利益的手段或工具。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将浅谈我国的腐败现状以及反腐对策。

一、我国腐败现状腐败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呈现出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特点。

首先,政府层面的腐败普遍存在。

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受贿受贿、贪污贪污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还严重破坏了人民的信心。

其次,企业界也存在严重腐败问题。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失信风险增加等问题。

第三,司法领域的腐败也极为突出。

一些法官和律师为了个人私利而失去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司法公正受到了重大挑战,公众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二、我国反腐对策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腐败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遏制。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

中国通过立法来明确腐败行为的界定,并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腐败行为的人员实施惩处和追责。

其次,中国深化了反腐败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腐败活动,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追回国家资产。

第三,推行了更加透明和规范的行政管理。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行政审批的公开透明,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行政体制,减少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此外,中国还倡导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内强化反腐力度。

建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并将反腐败纳入全体党员的重要考核内容。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反腐败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由于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单靠法规和打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斗争。

三、未来的展望虽然我国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我们要时刻警惕腐败问题的反反弹可能。

只有通过持续的反腐斗争,才能实现长期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腐败问题的预防力度,建立健全反腐机制,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力量。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摘要:“廉政”和“腐败”,是我国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党中央长期以来将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但多年来腐败现象仍旧十分突出,反腐败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严肃对待的最深刻课题之一。

事实上,腐败是权力的腐化,其实质为权力的变质和异化,它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

本文就权力腐败现象的形式、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评析,以此希冀对我国权力腐败现象及其治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权力腐败特点对策Summary:"Against" and "corrup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is a key topic.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pread of corruption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will be a long time as an important task, but corruption is still very prominent over the years, has become one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must be currently the most profound issue seriously. In fact, corruption is the corruption of power, and its essence is the power of deterioration and alienation, it has a great social harm. Comment on this paper for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powers ofcorruption, thereby hoping to power corruption and governa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benefit.Key words: power corrupts Features Measures一、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一)公权私用个别领导以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轻者吃拿卡要,重者违反党纪国法。

行考1: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行考1: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联系实际例子:审判工作中的腐败人民法院担负着惩处腐败分子、清理害群之马的重要职责,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力量。

但是近些年法院内部违法违纪现象明显增加,反腐倡廉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一、产生腐败的原因(一)内部因素 1.主观方面。

第一,法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所承办的案件。

第二,由于案件多,人员少,造成法官整天忙于办案,疏于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

第三,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四,查处不力。

2.客观方面。

近年来,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而法院干警的人数几年来变化很小。

案件多、任务重与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使得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往往顾及了结案速度,忽视了案件的质量。

(二)外部因素 1.社会风气的影响。

公款消费屡禁不止,贪污、受贿大案叠起,不少人认为,有钱就可以买法,神圣的法律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金钱的变种。

2.行政干预的影响。

少数行政机关的领导“关心”审判工作,插手法院正常审判工作的情况。

3.地方保护主义。

有些地方的行政机关或法院往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诿或拒绝配合,甚至有的法院以“为辖区经济保驾护航”为名,阻挠外地法院依法办案。

4.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

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不能做到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对策反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确保司法公正,就必须坚决、彻底地清除法官队伍中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重新树立起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是反对司法腐败的思想前提。

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斗争,反腐败斗争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所以,法院领导要对干警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只有干警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司法公正。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反对行政权力腐败既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具有紧迫性;既要坚决地、持久地进行下去,又要重视阶段性成果,一步一步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内容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及整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第一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

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

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物先必腐,而后虫生。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

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奢靡和公游铺张。

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1000字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增加了贪污腐败的风险。

其中,权力腐败是最为严重的,影响深远。

怎样遏制权力腐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权力腐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金融性大、隐蔽性高、下手极为狠毒。

首先,由于权力腐败者调动资金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可以在这方面更加肆无忌惮。

其次,腐败的手段多样,涉及面还很广泛,而且资金和账目管理也很复杂,中间人和交易地点难以识别,隐蔽性很高。

最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天价采买人脉、权利,甚至是行贿、受贿,上至国家高层、下至卑微职位,下手极为狠毒。

引发权力腐败的成因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权力过大、制度不完善、管理失序、消费文化滥觞等。

首先,权力过大即为权力导致的腐败。

由于某些人在政府、公司、社会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他们会掌握更多的资源,从而滥用权力贪污。

其次,现有的制度并不完善,而且监管机制严重失灵,相关部门不到位,容易导致监管盲区。

其三,匿名行为和不可追溯性使得一些腐败者可以轻松地逃避提取账目发生的记录,从而捞取一些非法利益。

其四,消费文化极其普及,造就了很多虚荣、奢侈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对权力腐败者的行为持短暂的宽容态度,助长了腐败的心态。

要根除权力腐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了减轻对特定人士的极度依赖,应该压缩行政权力,缩小官员自由裁量的空间,让当权者没有多余的自由进行腐败行为。

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制定适当的法规规定,加强司法处罚力度,对腐败者予以严厉打击。

最后,加强对权力腐败的宣传教育氛围,引导人们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

综上所述,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建立一套稳妥、细致的防范、制约与监管机制,以便尽量减少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浅谈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但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有不完善之处,给一些腐败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权力腐败渐呈蔓延之势,不仅从政治上侵害了党和国家的肌体,毒化了社会风气,阻碍了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对市场经济也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虽然过去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但权力腐败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权力腐败,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

为此,笔者对权力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一、权力腐败的概念及特点(一)权力腐败的概念所谓腐败,原本是指自然界有机物的腐烂败坏,后借用指行政体制的混乱、黑暗以及官吏的腐化、堕落。

在我国,腐败基本上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来使用。

因此,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二)当前权力腐败的特点1、腐败趋于爆发性。

所谓爆发性是指腐败现象进入了多发、高发和频发阶段,处于爆发的高潮时期。

加入WTO后,对外交流大幅度增多,多种市场经济成分之间重组、并购、整合不断加剧,矛盾错综复杂,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不法之徒乘机用“银弹”、“美色”对握有公共权力的人进行腐蚀,使一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思想防线决堤,被“银弹”击中,被“美色”诱惑,利用国家权力为他谋取私利。

2、主体高职低龄化。

近年来,不少位高权重的省部级高官掉进了腐败的泥潭之中,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等被送上了断头台,李嘉廷、刘方仁等被送进了监狱。

同时,腐败主体低龄化也呈上升趋势。

一些少壮派胆子又大,又经不起金钱美色诱惑,见钱眼开,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不法人员办事谋利,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腐败领域广泛化。

腐败的滋生范围广、领域宽,在各行业、各部门甚至是在某些“清水衙门”均有发生,具有广泛性。

如文教、卫生等部门也不再是一片净土,银行金融、财税、烟草、电力、粮食、海关等部门更是职务犯罪的高发地带。

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其结果是权力腐败已成为困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对此,必须对新形势下权力腐败发生的原因、危害、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反腐败对策。

一、当前我国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1、权力缺少监督与制约是我国权力腐败发生的体制性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由于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度盛行,使得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在实践中长期得不到不平衡发展,从而导致权力腐败现象频发。

在领导干部的选拨任用过程中,缺少来自外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在这样的环境政体下,现代文明的公务员制度难以建立,而传统延续的人事制度恰恰是构成官吏腐败的重要原因。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是权力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经济接轨的充分条件;尚缺少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仅仅依靠市场的自主调节,放任其自由运行的经济政策是不可行的。

为此,我国曾经建立了政府全面干预的计划经济体制。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正着手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两种体制过渡并存时期,社会财富剧增,两种体制并存,权力腐败的程度也随之激增。

3、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和封建社会特权思想是权力腐败发生的文化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处于转型时期,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从而出现精神道德方面的滑坡现象。

由于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的盛行,致使许多公职人员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追逐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另一方面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某些旧的传统观念根植于党的政治生活中,如封建社会的特权思想、裙带关系演变为当今的权力私有化、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政府权利腐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1、腐败主体有从个体逐渐向群体发展的趋势公职人员的腐败已经从个人作战向联合结伙作案发展,最后形成区域性的集体腐败。

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我国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整治腐败的具体举措
1 领导权力腐败特点
中国现阶段权力腐败特别猖獗,贪污腐败现象日趋恶化,社会形象也变得越来越败坏。

主要特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权力腐败极大腐蚀社会公正机制,损害了公正执法和令行禁止的一套机制;
其次,权力腐败极大削弱了党政机关的领导作用和影响力,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配套工作力度也下降了;
最后,权力腐败给社会各界带来经济和精神的恶果,破坏家庭的健康发展,破坏社会的良性循环。

2 发展趋势
权力腐败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贪污腐败的横行将会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不合理和不协调;
其次,权力腐败使社会经济不断走入泥潭,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影响资源配置,也影响社会的稳定;
最后,贪污腐败的猖獗将会使社会的经济交流中释放出负积极的信号,影响社会的发展势头。

3 具体举措
要改变这一局面,该采取什么样的举措?
首先,提高全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准,关注传统文化和社会责任;
其次,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司法监督,严格执行企业立法制度;
最后,强化媒体监管,以便全社会加强对腐败的制止,从而使腐
败的行为无法容忍,对于有这种行为的人士给予有效的惩戒。

总之,只有把权力腐败整治放在优先位置,全社会共同努力,才
能消除腐败,让我国拥有更加自由、公正、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摘要: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消除腐败现象,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根基成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力图通过揭示权力腐败的表象,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治理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权力腐败;防治;民主监督1权力腐败的表现所谓权力腐败,主要是指握有公权力的官员为了谋求个人或集团的利益,滥用手中的权力,导致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行为。

其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个体腐败,权力个体利用人民赋予其的公权力“寻租”,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为实现一己之私利而渎职滥权。

二是群体腐败,比较具有隐蔽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官官相护”,整个的官僚阶层为了实现、维护个体或集团的利益,交易权力,掩盖彼此的罪行。

近年来,震惊全国的重庆打黑案就赤裸裸的揭开了权力腐败的黑幕。

网络上也时不时爆出的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握有权力的特权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见,惩治腐败到了不得不下定决心的时候了。

2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成因2.1权力腐败的特点①腐败面广。

立法、行政、司法、国企、事业单位等都存在腐败现象。

医药行业的回扣风、学校择校费、行政部门乱收费、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枉法裁判……几乎行行都有不正之风,都存在腐败现象。

②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损失巨大。

香港传媒人程翔曾撰文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大约有二十万宗贪腐桉件,第二个十年增加了一倍多,到第三个十年,才下滑到三十万宗贪。

腐仍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成本巨大,每年直接损失高达八百六十亿美元,占全国GDP的百分之三。

③腐败犯罪手段狡猾,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权力犯罪分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愚弄百姓,背着人们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他们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转移资产,在国外置产,送子女到国外定居……,“裸官”现象应运而生。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DOC)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DOC)

目录一、选题的理由 (1)二、选题意义 (1)四、写作提纲 (2)(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 (2)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3)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 (5)(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 (6)1、经济根源 (6)2、政治根源 (6)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 (7)(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 (8)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 (9)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0)参考文献 (11)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我国的腐败特点及其对策

我国的腐败特点及其对策

我国的腐败特点及其对策学院:管理学院班级:09行政管理姓名:沈博建学号:109223070224我国当前腐败的特点:1.群体化一些腐败败露后,往往引发所辖地区官场的“大面积塌方”。

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即“窝案”、“串案”。

其主要特征一是涉案人员众多;二是涉案人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三是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2.高官化据公开资料统计,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共有35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年均7人。

2009年全年落马的省部级(含副部级)高官有17人。

3.巨额化腐败涉及的金额巨大,动辄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

2009年已基本查明涉案的3l位国企企业家犯罪涉案金额累计达34亿元,人均高达l亿元;其中涉及贪污、受贿的国企企业家30人共计贪污、受贿9.3亿元,人均3109万元;涉及挪用公款的国企企业家9人,累计挪用公款12.9亿元,人均1.4亿元。

4.潜规则化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消极的因素是滋生腐败的条件,如“潜规则”文化在官场流行,很多行为规则不公诸于世而是如“黑市”交易,公诸于世的规则,大家又不遵守。

同时,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消解制度的倾向,在现实中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还有“圈子”文化,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

入围的干部争宠,不入围的干部被剔除,这种示范效果迫使大多数干部去遵从新的游戏规则。

从追求庇护到跑官买官,并按照这一游戏规则提供的激励机制来作出行为选择,使正直干部越来越难以生存。

5.国际化有的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有的利用国际间法律的差异,国内犯罪,国外洗钱;有的以境外商人为合作对象,在为对方牟利后,在境外“交易”,赃款赃物滞存境外。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形势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形势

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形势,有三个方面: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005年韩桂芝等腐败现象,就要对他们进行分析。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

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

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

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

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一、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现状及阶段性特征1、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新特点近年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群蛀现象日益严重的三大发展趋势。

在一定时期仍会延续这种趋势,但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腐败主体向基层渗透。

从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科级干部层面上,由于这部分干部与基层民众直接接触,故其影响的恶劣程度比级别更高的干部更甚,基层民众对其腐败的感受也更为深切。

其次,与此相关,沿海地区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比内地突出。

由于科级干部年龄较小,故而一时间“年轻干部成为腐败高发群体”的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第三,由于执法行为的偏差,出现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典型的有湖北的“1·7天门事件”和“6·17石首事件”。

第四,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和潜规则未绝,另一些领域(如高校)的腐败浮出水面。

2009年曝光的胡士泰等4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力拓门”,凸显出企业反商业贿赂斗争的长期性。

第五,不正之风依然未绝。

2009年的不正之风除了媒体披露的动用公款盖干部别墅外,还有斥巨款“上学”镀金等。

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不良风气有四种:一是贪大求洋、追求豪华、过度消费、不注意节俭的奢靡之风;二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的浮躁之风;三是贪图享受、贪图钱财、贪图美色的贪占之风;四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跑要之风。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我国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变,现处于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同时各方面都出现了好的形势,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现象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腐败问题。

第一、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005年韩桂芝等腐败现象,就要对他们进行分析。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

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

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

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

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当前我国全力发展趋势第二、对当前我国腐败的对策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特别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

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形式上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它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所以,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环境。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当前权力腐败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当前权力腐败现状及治理对策

论我国当前权力腐败现状及治理对策内容提要:权力是一种可交换的社会资源,权力最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①关键词:权力腐败,权力制约②,权力监督③,反腐败,引言:权力导致腐败,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卡洛斯·艾伯特·罗赞斯基说的:“腐败是一种所有社会都会出现的症状,它即可见于最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可在最微小的团体中找到痕迹。

”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腐败案件更是层出不穷,大到国务院部委官员,小到村民自治的设立的村官,腐败现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建设,导致社会的动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防范和治理腐败呢,下文中将分析我国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对策。

一我国权力腐败的现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世界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之一,但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过进入了向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加上巨大利益的诱惑,失去制约的权力变成了为一己谋利的工具,腐败现象已在我国迅速地滋生并蔓延开来。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然始终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但是,今天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和普遍,已经成为关系着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已成为我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从上个世纪我国第一贪官刘清山、张子善被查处开始,中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前仆后继,贪污腐败案件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贪污腐败的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灵活化,规避惩罚的手段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贪官们甚至利用国际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规避本国法律的制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贪官赖昌星,直到现在为止引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贪污腐败官员也呈现出了高层化,比如去年查处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山东省委原副书记杜世成等都是省部级的高官,他们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我们不难想象这些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

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对策我国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变,现处于渐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同时各方面都出现了好的形势,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现象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腐败问题。

第一、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有三个方面:1、权力腐败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主要原因是社会改革处在转形期,整个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未跟上社会市场的步伐,造成腐败分子的利用空间。

2005年韩桂芝等腐败现象,就要对他们进行分析。

2、亚腐败的表现非常突出。

之所以叫亚腐败,是政府规定的制度当中所能够允许的、看得到的、公开的一种腐败现象。

其表述是否科学,有待学术界探讨。

亚腐败主要是指次于前面的一种腐败,它也是相当严重的。

如公款吃喝等现象。

3、政府的不作为现象也是一种严重的腐败。

当前我国全力发展趋势第二、对当前我国腐败的对策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特别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

而文化的多元化不但表现为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还表现为形式上的多元化,它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它可以让人民群众在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文化的熏陶,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所以,廉政文化一旦形成,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环境。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

一个社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社会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缺乏廉洁理念的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

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治理对策行政执法领域是指所有具有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行政部门。

近年来,尽管各级对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的治理力度日益加大,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一、行政执法领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行政执法领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执法过程腐败。

这是由于一些执法部门和人员为了单位或个人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因主观故意而产生的一种腐败现象。

表现为:1、执法不严。

一些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有利害关系的人执法较松,办“人情案”,不能做到对同样的违法行为用同一尺度执法,特别是对一些政府单位的违法行为,不能做到严格依法处理。

还有的不按照法定程序执法、随意性大。

2、执法不公。

一是对多个违法行为的处罚该并罚的不并罚,或只处罚一种违法行为;二是定性不准,处罚不当。

如对某些违法行为本应适用此类行政处罚而用彼类行政处罚,或不能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该从重的不从重,该从轻的不从轻,该免除的不免除;三是滥用自由裁量权,对罚款的幅度把握不准。

这些都使得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公正、不公平。

3、以罚代法。

当前一些执法单位特别是基层执法单位,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单位经费得不到保障,这样,一些执法单位的执法目的就是为了收费和罚款,多数情况通过罚款代替执法,通过罚款一了百了。

4、大案小办。

领导干部或执法人员为了各种利益,故意将大案件化小或是不移送,或把一般程序的案件当做简易程序案件来办;对涉案金额大的案件,以及复杂疑难的案件不做深入调查,以查无实据来敷衍;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不按法律程序及时移送,或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5、行政不作为。

一些执法者对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敢管理,以及对相对人寻求权益保障的要求应作为而不作为,随意放弃职责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选题的理由 (1)二、选题意义 (1)四、写作提纲 (2)(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 (2)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3)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 (5)(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 (6)1、经济根源 (6)2、政治根源 (6)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 (7)(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 (8)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 (9)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0)参考文献 (11)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反对行政权力腐败既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具有紧迫性;既要坚决地、持久地进行下去,又要重视阶段性成果,一步一步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内容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及整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结合中国政治民主化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社会危害性以及行政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着重探讨对行政权力腐败的整治对策。

【关键词】行政权力腐败特点治理对策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一)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我国的行政权力腐败现象集中表现在权力金钱化。

那么,权力是怎样向金钱转化呢?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寻租理论”是这样解释的:由于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活动,造成不平等竞争环境而产生的收入便成为一种特殊的“租金”,依靠这种权力大发横财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寻租活动”;政府对企业进行管理,大大增加了官员对企业进行种种干预的权力,这种权力的设置有可能成为“设租活动”。

由设租到寻租,形成一个贪污腐化因果联系的恶性循环圈:行政机构对市场的干预产生了租金,企业为了寻求租金向官员行贿,官商双方为了保持从租金中得到的既得利益和不断扩大租金规模,都千方百计维持原有的租金制度和设立新的租金制度,从而致使腐败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广,性质越来越严重。

在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现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源于“文革”期间,80年代达到顶峰。

剖析这个时期的各种不正之风,可以看到其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拉关系走后门”,即凭亲戚、好友等人事关系,搞以权谋私,在住房、招工、入党、提干、调动、升学等方面获得好处。

这一时期权力拥有者所收受的礼品、涉及的财物还是相当有限的,且多以人情关系的面目出现。

这些不正之风对于社会的危害还不算大,没有形成足够的气候,只能算是准腐败现象,但它却为其后的行政权力资本化的形成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奠定了思想基础。

行政权力转化为商品是它的第二阶段。

即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形势下,一些权力的执掌者已不满足于以往的拉关系、走后门获取有限的好处,开始把眼睛盯在钱上,利用手中的权力干起权钱直接交易的买卖。

这样,行政权力便转化为商品,一方用权弄到了钱,另一方则用钱买到了权,双方各逞其欲;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已突破了世俗的人情关系网,变成了明码实价的交易行为,为权力资本化打开了通道。

在“公司热”中,相当数量的行政官员下海经商,是它的第三阶段。

本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精简政府机构、分流人员,让部分干部转入工商业,这一做法当然是好事,但有一个前提:政企必须分开。

政企分开才能做到平等竞争,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是某些政府部门的职能与权力在未转换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掌握的人财物、产供销、信息、政策等优越条件和政府部门所具有的特殊的行政关系网,办起了与本部门职能与权力相应的形形色色的“翻牌”公司。

这表面上是走向市场,其实是“官倒”的合法化,既保留了原有的行政权力,又披上了干预和控制企业的合法外衣。

这正是“寻租理论”所指的“寻租现象”。

这些“翻牌”公司有的把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有的拿国家的资金做生意赢利归己,有的利用手中掌握的紧俏物资攫取暴利,有的甚至利用本部门的特权走私贩私,等等。

总之,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地钻空子,以权经商,使权力具有了资本的意义。

这种经商有其特殊的效应:没有资金,可以利用行政关系拉集资,搞贷款;没有销路,可以利用行政权力强行推销。

因此,行政权力进入市场,它不仅具有了一般资本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机制,导致市场经济畸形发展,使以权谋私的行为披上“合法经营”的外衣。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降低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破坏了党群关系和官民关系。

前段时期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就是“官商”、“官倒”及各种腐败现象,“官商”、“官倒”等腐败现象最能唤起人们高度愤慨的激情。

现实告诉人们:不坚决制止腐败就会导致亡党亡国,如果政府一旦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它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依据。

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使改革措施走样变形,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难以出台。

许多改革措施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从实际操作上看也是可行的,然而由于行政权力腐败作怪,实施就走样变形。

例如,在实行承包制上,一些腐败者利用权力压低承包标的,搞“权力承包”;对于股份制,一些掌权者分文不出,而以“权力入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国家倡导引进竞争机制,但是腐败分子却利用特权,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

3、行政权力腐败使经济关系全面紧张,新的良好经济秩序难以形成。

我国市场资源短缺是主要矛盾,腐败分子恰恰在此大作文章,中饱私囊,使本来短缺的资源愈加短缺。

由于市场刚刚启动,许多关系不顺,办事不规范,一些人则把送礼行贿当作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实际上,这虽带来了短期的、局部的假象繁荣,却为长久的、全面的经济运行埋下了无秩序、无规则的祸根。

4、行政权力腐败使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以建立。

在“背景”、“权力”、“靠山”等因素的干扰下,分享社会资源只是少数人,破坏了社会公正,扩大了社会不平等,影响了社会稳定。

同时,由于行政权力腐败本身就是违法乱纪的产物,它的泛滥会进一步瓦解社会规范体系,不仅加强社会的“权力饥渴”,强化“官本位”意识,而且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灵魂。

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行政权力腐败现象,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以及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根源。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漏洞,是行政权力腐败的经济根源。

我们的改革是一个旧体制和新体制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两种体制并存、两种体制都在发生作用又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特殊阶段。

新旧体制共生共存的局面,既会产生一定的磨擦,又会在管理上造成新的空隙,使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呈现暂时的无序状态,成为某些有权的人利用权力追逐金钱的肥沃土壤,大量行政权力腐败便由此而产生。

(二)政治根源。

现行政治体制的某些弊端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政治原因。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并不等于具体制度即政治体制完美无缺,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和环节存在着严重缺陷,这就给行政权力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1.权力高度集中,而对权力缺乏制约机制或制约不力,造成权力失控。

长期以来,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使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地涉及公民权益。

另外,由于一些行政人员身居要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下级及其他部门有较大的制约性,因而易于出现越权行为,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权力高度集中。

然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每一个掌权人既有锻炼与陶冶的作用,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权无制约、官无监督,则不仅不可能使其超越自身利益而天然地为社会服务,而且还可能滥用权力以获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侵犯、损害公民的权益。

2、某些现行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也是诱发行政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社会分配政策上,虽然几年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收入分配存在的“大锅饭”现象,但由于新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及手段尚未建立和健全,原有分配中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少数从事“第二职业者”、非工薪业者等与广大干部职工相比,收入差距过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其中党政机关干部的收入成为社会收入的谷底。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党政干部的心理容易失衡,呈现出一种谋求工资收入以外的物质利益趋势。

有的从事第二职业,有的利用机关权力多、门道熟、信息灵的优势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搭鹊桥”,从中接受、索要“咨询费”、“回扣”,有的党政机关为提高干部的收入甚至利用职权经商办企业。

这些做法,其结果是干扰了机关的正常工作,诱发了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不廉洁行为和腐败现象,严重破坏了机关的风气。

再如在就业政策上,我们在现实中还存在着“铁饭碗”的弊端。

本来,对不称职的行政人员最有效的处罚手段就是辞退,可是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这样做,对行政人员的任用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终身制。

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只要不出现重大差错,尚未严重到堕落犯罪,就可以继续捧着“铁饭碗”而无任何后顾之忧。

这样就助长了行政人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歪风,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