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版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

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

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

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毒物:所谓毒物是指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各种诱发因素。或机体内外存在的与疾病发展或死亡发生有关的各种诱发因素。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

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其目的是防止疾病发生,对疾病发生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有关因素加以综合研究,提出增进健康的预防措施。

社区诊断:是借用了临床上“诊断”这个名词,指的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区现有资料情况,为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心身疾病:又名心理生理障碍。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组持久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不同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

人的社会化:指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健康为中心,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适宜技术向社区居民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

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次生环境: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组成及转移和交换发生重大变化后所形成的人为环境。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32℃,炎热地区超过35 ℃;或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4.18J/(cm2.min);或工作地点气温在30 ℃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的作业。【教科书】

高温作业: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 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自然疫源:病原体在病区生态环境中能够不断繁殖生存,并感染人类。

一次污染物:直接由污染源排放至环境中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化学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公害病:是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地区性疾病。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限制氨基酸:将某些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模式相比较,其中含量不足的某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含量最感不足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四、简答题

1、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答:产生的背景有:⑴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2)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3)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增强;(4)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提高。

2、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答:表现在四个扩大: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三级预防;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3、简述我国的三级预防策略。

答: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主要采取改善环境、

增进健康的措施。

2)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展,主要采取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

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恶化,主要采取临床、康复的

措施。

4、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答: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所有特定的疾病,但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具有一定的范围,是指政府法定的职业病。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