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合集下载

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怎样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条件。

首先,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修建和拓宽农村公路,提高道路质量,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和农民出行。

其次,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同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此外,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质量,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四是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目标。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在教育方面,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在医疗方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文化方面,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城乡一体化政策解读推动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政策解读推动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政策解读推动城乡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的差距日益凸显。

为了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中国政府出台了城乡一体化政策,旨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平衡与协调。

本文将对城乡一体化政策进行解读,探讨其对城乡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政策背景及内涵城乡一体化政策是指通过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城乡要素的互动与流动,实现城乡发展的协同与一体化。

该政策的出台得益于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城市过分集中发展,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将城市和农村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之间的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重点内容1. 改革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属于集体所有制,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

城乡一体化政策倡导发展农村土地市场,推进集体土地确权和流转,以便实现农村土地资产有序流转和增值,促进城市化进程。

此外,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2.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缺乏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一体化政策提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目标,包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提供。

政府应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3.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乡一体化政策倡导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给予农民更多的金融支持,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前景报告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前景报告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1. 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快,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

城市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产出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平衡。

2. 公共服务不均衡城市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滞后,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不平等。

3.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好,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电、通讯等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 人口流动加速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超大规模增长,城市市容市貌受到严重破坏,城市社会管理问题凸显。

二、存在的问题1.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地区的薪资和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拉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

2. 公共服务不均衡城市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过度集中,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设施相对短缺。

3.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桥梁、水电设施等不太完善。

4. 农业现代化滞后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突出,农村贫困人口较多。

三、发展前景1. 实施城镇化战略未来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2.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3. 加强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公共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向农村地区倾斜,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人才资源。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之间资源要素和功能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的过程。

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特征日益明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地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城市化的加速使得城市负责接纳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资源,同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地区的农业规模化、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都是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

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还表现为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升级。

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流动。

再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还体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城乡一体化是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逐渐接近,城乡居民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机会更加公平,并且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最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还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有机融合,也是社会生态方面的有机融合。

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生态环境逐渐融为一体。

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相互促进,促使城乡居民共享美丽环境,共同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总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措施一:完善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体系首先,我们应完善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体系,制定全面、系统的规划方案。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互利共赢。

措施二: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主体,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措施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措施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鼓励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措施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农村人才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引导和支持,提高农村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措施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支持。

鼓励银行机构在农村设立支行和服务点,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措施七: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资源要素的有效流动,应加大城乡人口流动的引导和支持。

建立健全城乡人口流动政策体系,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机会,吸引农民进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措施八: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在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为主体的大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村的发展仍然滞后。

为了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首先是城乡发展方向的调整。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城乡经济发展的转向。

从此,政府开始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加速工农业的结构调整。

其次是城乡产业发展的整合。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经济发展的界限逐渐模糊。

政府开始推动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引导企业投资农村,打破传统的城市农业分工模式,推动城乡产业结构更加均衡。

再次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

城乡之间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差异一直是城乡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

最后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过去,城市享有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而农村则相对匮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推出了“同城同标同和谐”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速度逐渐趋于一致,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

其次,城乡产业结构更加均衡。

传统的城市农业分工模式逐渐被打破,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农村发展出现更多增加值较高的现代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城乡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缩小了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和乡村之间分割的界限逐渐模糊,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优化乡村发展布局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目前,许多乡村选择边缘化或者废弃化的发展方式,导致许多优质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到乡村定居,以推动优质资源的配置和产业转移,确保乡村的发展与城市保持良好的衔接。

二、培育特色农业品牌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通过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来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发展农业旅游、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也要关注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打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

同时,加强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条件,有助于促进农村的发展。

同时,要推进农村能源和环境的改善,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还要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创业。

六、加强农村治理和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强农村治理和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乡村自治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村的自治能力和组织水平。

城乡一体化 中国城乡发展的协同与融合

城乡一体化 中国城乡发展的协同与融合

城乡一体化中国城乡发展的协同与融合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实现城乡之间的协同与融合。

这一举措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中国城乡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实现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它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同时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福祉。

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力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其次,城乡一体化有助于减少城乡差距,消除贫困现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三、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方针时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确保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

其次,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四,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最后,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四、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虽然中国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福利差异仍然较大。

五、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政策的协调和整合,促进城乡发展的领域深度融合。

其次,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品质。

第三,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优化农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过于单一,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还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农田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六、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一、引言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旨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本文将从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但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就业机会受限,大量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城市人口剧增且农民工处于较为困难的处境。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城市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3.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和稳定供给,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投入有一定的欠缺,暴露出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

三、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1.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上,农业所占比例过大,而二三产业则发展滞后。

2.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存在障碍。

农民缺乏主体意识,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3.乡村规划滞后。

许多乡村未完成规划编制,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4.产业优势不明显。

二、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导致整体产业结构不优。

5.城乡发展差距大。

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才、高科技和优质服务,而农村则面临基础设施和人才流失等问题。

6.制度因素。

城乡分割导致的不公平政策和措施,如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等,也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1.资源优化配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重要生态功能区。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产业集群。

加大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学习体会4篇总结范文

城乡发展一体化学习体会4篇总结范文

城乡发展一体化学习体会4篇总结范文城乡发展一体化学习体会4篇总结范文第一篇第一,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用科学的思路来引导,把系统的规划作为前提。

要坚持把县城、镇、村和工业、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突出消除城乡二元差距的要素,整体进行规划,形成各区域、各行业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发展规划体系,避免各自为阵、各唱各调。

我县要按照“一体两翼四星二十个新型社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继续以产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为方向,把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土地流转、民生保障四位一体统筹推进,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构建城乡制度并轨统一,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城乡社会互融进步,城乡居民双向流动的发展格局。

第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突出产业融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核心。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紧贴地方实际,把握好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立足自身实际,不能简单的模仿和照搬。

我县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抓园区、建基地,通过壮大特色农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办法,提高县域经济实力,用发展的办法为城乡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善于实践,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打破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会有很多的障碍和困难出现。

作为改革试验的先行者、探路者,我们要有担当的勇气和足够的智慧,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可”的原则,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在土地、户籍、社障、金融信贷、资金投入、社会管理等重点、难点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尽快在农村产权、抵押借款、户籍制度、社保并轨几方面开展实质性的改革。

第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以人为核心,把普惠共享作为追求。

城乡一体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改善农村落后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享共富。

我县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进一步消除城乡居民在政策权利方面的不平等、不均衡,在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让农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浅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及措施

浅谈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及措施
收 稿 日期 :2 1 —20 0 10 5
农 、以城 带乡的机 制 ,才能 完善 国家的社会 主 义经济
代化 管理 。档 案人 员 应全 面掌 握 现代 信 息 技术 ,利 阔 的 发展 空 问 , 民办 高 校档 案 管理 人员 应积 极提 高
用文 档一 体化 把 上级 来 文和 学 院 形成 的 文件 直接 进 档 案意 识 ,不 断提 升 综 合素 质 ,探 索 新 的档 案管 理
四 、结 语
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 报 4
如 J. 2 1, 开 展好档 案管理 工作 ,积极 为 民办高 校的教学 、 [] 孙 立 霞 . 何 加 强 高校 档 案 管理 工作 r]商业 经 济 , O0 4
科研 、管 理 等工 作 服务 ,是每 个 民办 高 校档 案 工作
生产 要素 优化组 合 、促进 城 乡协调 发展 的根 本举 措 ,
是 缩小城 乡差 别 、实 现城 乡共 同繁 荣 的途径 。

第三 ,推 进城 乡一体 化是 完善 经济体 制的要 求 。
现 在 国家被分 为城市 和 农村两 个差 别 比较大 的区域 ,

推 进 城 乡一 体 化 的重 大 意 义
第7 ・ 期 卷 第3
职 业 时 空
cE O N H e
。R R 研 AE OI RZ
浅 谈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意 义 及 措 施
曹 猛
( 山东茌 平 县 委党 校 ,山东 茌 平 2 2 0 ) 5 10
摘 要 :城 乡一体 化就是要把 工业与农业 、城 市与
校 的 改 革 和 发 展 , 也 为 档 案 管 理 工 作 开 辟 了 更 加 广
( ) 1 -1 7: 1 4 1 5.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上的融合发展,寻求城乡间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展望。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城乡关系理论:城乡一体化着眼于城乡关系的优化和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关系理论强调城乡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2.农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农村发展理论倡导以农村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协调,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经验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3.城乡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通过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城乡人口的均衡发展。

4.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范围,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

三、城乡一体化的未来展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城乡一体化的难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在区域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性和互动性,是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协调的重要途径。

然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农民转移就业困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受限,未能全部吸收农民工,致使大量农民在家乡务农难以维持生计,而又向城市里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就导致了城市人口剧增,且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里处于较为困难的处境中。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这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这种收入差距的增大,助长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3、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投入也是不同的。

城市中的道路、桥梁、电力、通讯、供水等基本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和稳定供给,但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投入有一定的欠缺,暴露出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1、经济上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格局城市与农村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最突出问题。

目前,城市经济发展比农村发展更加快速,而在分配方面,城市居民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这种现象在过渡期变得更加突出。

2、农村难以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农村居民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观念和狭隘的领域,因此农村居民参与城市政治活动的能力和意识都比较薄弱。

而且,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差异,也使得这一方面更加困难和复杂。

3、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农业仍有大量的农民务农,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模式多以小规模、家庭经济为主。

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受传统的生产方式所限,农民的收入水平过低,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也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困难和复杂。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现如今,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这次规模较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汇聚民智,不仅体现了区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也充分反映了区委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态度。

按照本次研讨会的要求,根据研讨的主题,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

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现在,区上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首先,现阶段全区平均3800多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全区15万多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1.7%,人口城市化率在全省也比较高,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第四,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六个建制镇以及中北部乡的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第五,比较多的银行存款余额,周围的航天城、钢城、油城、核工业城和敦煌旅游城,为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浅谈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浅谈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既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完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为城乡发展提供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道路、铺设水利管道、改善农田水利等,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要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和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流动。

其次,加强现代农业发展。

要推动农村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第三,加强农民素质提升。

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增强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同时,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此外,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增强他们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信心和支持。

最后,加强城乡一体化协调管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

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规划和政策的统筹,推动城乡发展的有机衔接和无缝衔接。

同时,要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总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我们要立足当前,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城乡一体化建设

浅谈城乡一体化建设

浅谈城乡一体化建设摘要: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于转变现今的城乡二元化格局,以便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借助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实施策略构想,以期使城乡一体化得以科学、规范的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策略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二者彼此依存、彼此影响,并且二者间有潜在的协调发展的共同要求。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城乡一体化建设概述城乡一体化建设释义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即是指城乡之间借助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等模式,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

城乡一体化凸显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简单来说,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是指在区域整体利益的指导下,运用行政、经济和政策调控手段,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统筹城乡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联动发展,使之成为职能分工有所不同却又有机组合的区域整体,并逐步融合城乡社会经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复合社会系统。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逐步步入新阶段,即城乡一体化建设阶段。

此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看做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当今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即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消除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差距,缩短城乡发展之间的距离,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经济的浪费以及降低交通等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2. 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人口的互动和交流,消除城乡之间的区域和社会的差距,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同时,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可以促进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结构逐渐适应变化,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缓解城市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保障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规划城乡交通、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有利于规避资源浪费问题,并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实现生态绿色发展。

此外,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城市农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互补性和合作性,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

4.提升国际竞争力现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有助于加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所拥有的庞大市场和广阔农村资源可以促进现代的产业化、国际贸易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城乡发展的矛盾问题,而且还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总之,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推动生态环保和资源安全,加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先进经济体。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如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不再是简单的土地扩张和人口聚集,而是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过去,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着重城市轻乡村的倾向,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而如今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首先,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在城市,我们看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丰富。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理念和经验,也逐渐延伸到了乡村地区。

道路的硬化、电网的升级改造、通信网络的覆盖,让乡村不再是封闭的角落。

城乡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物流更加畅通,这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了便利,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城市拥有先进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而乡村则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鼓励城市的产业向乡村转移和延伸,带动乡村产业的升级。

例如,一些加工制造业在乡村设立分厂,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乡村创造了就业机会。

同时,乡村也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与城市的产业形成互补。

这种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在城市,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集中,而乡村则相对匮乏。

新型城镇化通过加大对乡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乡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提高师资和医护人员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服务。

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让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新型城镇化还促进了人口的合理流动。

过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的拥挤和乡村的空心化。

现在,随着乡村发展机会的增加,一些人开始选择返乡创业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年月号年月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课题背景 (2)(二)研究目的 (2)(三)研究方法 (2)(四)文件综述 (2)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二)、目标的一致性 (6)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二)开发自然资源 (8)(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五)做好扶贫工作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指导教师:韩春花【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前言(一)课题背景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

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

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四)文件综述顾益康等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并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

岳丽萍等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

赵锋确立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两个测评维度,再将其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

陈俊峰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安徽17地市城乡一体化指数,提出了要推动产业的互动融合。

汪容容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信息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张果探讨了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根据差异化原则,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赵君彦对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科学评价,依据河北省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河北省11 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然后从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项评价。

王飞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评价了当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以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刘吉双对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评估与分析,通过对其经济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及生态环境一体化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对推动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贡献相对较大,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极不平衡,需要因地制宜。

郭昊宇对江西省城乡一体化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江西正处于发展的快车道,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贾克研究了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路径,认为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完成由传统的农业化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转变,因此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同时传统的农村金融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如何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早在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在他的名著《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就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构想。

他理想中的“田园”般的城市应具有:“水源清洁、无有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的自然之美;“无贫民窟、社会机遇平等、充分就业”的社会公正;“城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的城乡和谐。

他极力倡导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对立的“二元制”旧社会结构。

早期经济(地理)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论述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考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其开创性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乡村向城市供应生活资料和制造业所用的原料。

城市向乡村居民送回一部分制成品作为回报”。

“两者的利得是共同的和相互的”。

而且遵循自然进程并保持一定比例的城乡关系才是良性的、合理的。

然而,真正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体而论的大概是杜能他所假设的“孤立国”以工农业互换为基础,通过理想化的产业布局将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虽然不免“天真”,但却不失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典范。

如果说亚当·斯密和杜能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开创了城乡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先河,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以社会学为视角为城乡一体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社会方案,到康柏内拉的“太阳城”,再到巴贝夫的“普遍幸福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以及后来傅立、欧文在“法郎吉”、“新协和村”进行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无不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城乡之间不平等发展的谴责和批判,表达了他们期望通过社会改良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理想社会的良好愿望。

这些思想虽然被冠以“乌托邦”,所进行的尝试也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将城乡关系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促使后来的唯物主义者对城乡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城乡社会的美好勾勒,始终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和强调。

所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停留在道义谴责与批判层面,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城乡联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运用历史分析法,以时间为经,以理论为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

结果表明:有关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由二元结构理论衍生的城乡偏向发展观却使城乡联系理论难以为继,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之更加深入发展,从而促成了今天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热烈探讨。

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恩格斯精辟地分析了城市和乡村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马克思则进一步强调“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并认为实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化才能最终达到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将城乡联系研究由单纯地合理性诉求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要目标之一,既揭示了城乡关系演化的一般规律,又指明了城乡关系研究的方向。

二战之后,一些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必然趋势的论断。

这引起了一些理论研究者尤其是城市规划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在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城乡空间的结合,形成了众多理论成果。

例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赖特的“区域统一体”、“广亩城”发展模式以及刘易斯·芒福德的“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典论述,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观点。

虽然这些理论致力于解决城市问题,仅仅将乡村空间或景观作为改进和完善城市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这种理论付诸于实践的探索与尝试却“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刘易斯·芒福德语)并为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思路。

继承与超越: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内在联系。

(二)、目标的一致性关于发展目标,早期思想家们都分别表达了避免城乡分离、追求城乡互惠互利以及建立工农结合、消灭城乡对立的良好愿望。

如今的城乡一体化研究是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二元结构已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摒弃“就城市言城市,就乡村言乡村”的发展思路,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将二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规划,从而构建城乡共同繁荣的现代化新型城乡关系。

可见,两种城乡发展观都强调城乡之间的关联性,都主张城乡统一发展,建立城乡依托、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即二者在发展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如上所述,农民的“安居乐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是以农民远低于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为代价的,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城乡间的这种差距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动力,如将这种差距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是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