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的管理。
第三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二)组织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三)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四)监督、检查和考核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情况;(五)组织安全生产信息化培训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系统建设第六条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进行系统建设。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包括矿井基本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安全生产信息等。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定期更新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内容,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系统应用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以下功能:(一)实时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参数,如瓦斯浓度、煤尘浓度、通风压力等;(二)实现煤矿生产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度;(三)建立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实现快速响应和处理;(四)对煤矿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五)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系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第五章信息安全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煤矿企业,包括煤矿企业内部管理及与外部相关部门的协作。
三、组织机构1. 煤矿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日常管理和执行。
四、制度内容1. 信息化建设(1)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2)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提示、应急指挥等功能。
2. 数据采集与传输(1)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数据采集网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数据传输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3. 信息共享与协同(1)煤矿企业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安全生产信息互联互通。
(2)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共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 安全生产预警与应急(1)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潜在事故进行预警。
(3)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确保培训效果。
6.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1)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2)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晋升等挂钩,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
五、实施与监督1. 煤矿企业应将本制度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与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一、综述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制定本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科学、规范、高效。
二、管理目标本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是:1.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 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3.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质量;4. 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职责与权限1. 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各煤矿公司负责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并向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配合;3.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系统,负责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监测,及时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状况;4.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及时修复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5.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6.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向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及时传递相关信息,接受监督检查。
四、管理步骤1.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开展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2.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根据规划和设计结果,采购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3.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组织信息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4.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煤矿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提供相关决策支持;6.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定期向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汇报,及时传递相关信息,接受监督检查。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详细版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详细版第一篇范本:1. 信息化管理制度1.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1.2 定义和缩写词解释1) 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指用于支持煤矿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
2)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员:负责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人员。
3) 煤矿安全信息化数据:在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中、收集、存储和处理的数据。
2. 信息化系统建设2.1 系统需求分析2.1.1 政策法规要求分析对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分析,明确系统需求。
2.1.2 业务需求分析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的具体业务流程和需求,确定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模块。
2.1.3 数据需求分析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涉及的数据类型、大小和数据交互需求,确定数据库结构和数据采集方式。
2.2 系统设计和开发2.2.1 系统结构设计设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架构、软硬件平台和网络拓扑。
2.2.2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业务需求,在系统中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及其交互关系。
2.2.3 数据库设计设计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表的关系,制定数据字典和命名规范。
2.2.4 系统开发与测试开发信息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并进行系统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3. 信息化系统运行3.1 操作流程3.1.1 系统登录与退出3.1.2 功能模块操作3.1.3 数据录入与修改3.1.4 数据查询与分析3.1.5 报表与导出3.2 系统维护与更新3.2.1 系统升级与补丁更新3.2.2 数据备份与恢复3.2.3 系统故障处理4. 附件详细的附件请见附件部分。
5.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煤矿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煤矿安全领域的法律。
2) 《安全生产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
第二篇范本: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详细版1. 引言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依据《煤矿安全法》、《煤矿企业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职责2.1 煤矿企业负责人煤矿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计划,配备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和人员,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安全生产部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该部门还负责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编制相关的信息报告和分析材料,并向企业负责人报告和汇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2.3 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负责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及时解决系统故障和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三章信息化设备管理3.1 信息化设备的配备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和安全管理需要,合理配置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3.2 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相应的维修记录,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信息化设备的更新煤矿企业应当根据技术发展和管理需要,及时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以适应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
第四章信息化数据管理4.1 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煤矿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完整的数据采集和录入体系,确保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地录入系统。
4.2 数据的存储和备份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留必要的历史数据和备份记录。
4.3 数据的使用和查询通过信息化系统,煤矿企业可以进行数据的使用和查询。
相关人员应当遵守保密要求,严禁私自更改、删除或泄露数据。
第五章信息化管理流程5.1 监测预警管理煤矿企业应当建立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及时获取和分析安全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和预防。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02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的体系建设
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科学性
制度体系的设计应基于科学的理念 和原则,符合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 情况和客观规律。
系统性
制度体系应具有完整的结构,各项 制度之间应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可操作性
制度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 实际执行和监督,以确保其落实和 效果。
案例三:某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探索
总结词
该煤矿通过引入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理念,创新了安 全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更高效和精准的安全管理。
详细描述
该煤矿在传统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物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理念 ,创新了安全信息化管理模式。例如,该煤矿建立了全 面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信息进行整合 和分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同时,该煤矿还 采用了智能化预警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实现了对安全隐患的提前预警和及时处理
可持续性
制度体系应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适 应煤矿安全管理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持续发挥其作用。
制度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培训与考核
针对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 能力。
组织架构
明确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和责任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
硬件设备
详细描述
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如 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监控摄像头等,对矿井内 的环境、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同时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对采集到的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这些措施包括对设备进 行维修和更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对生 产环境进行改善等。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以规范矿山信息化管理行为,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同时,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信息化建设,本制度与公司其他相关制度相衔接,共同构成公司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的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2. 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3. 安全事故信息化管理;4. 安全检查信息化管理。
三、信息化管理职责1. 公司领导班子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及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确保制度落地。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制定煤矿信息化管理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信息化工作督查、检测,并对信息系统及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和升级。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并定期召开信息化管理工作会议,加强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
四、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1.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煤矿信息化平台,用于发布煤矿安全管理信息,为各部门和职工提供信息化服务和技术支持。
2. 煤矿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当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的发布、接收、汇总、存储、整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3. 煤矿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当与行业信息交换平台相连,及时获得相关部门发布的行业、地方或国家政策法规或重大安全事故等信息,用于指导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五、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1. 各类安全设施应当安装并接入煤矿信息化平台,建立安全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安全设施的实时监测和在线管理。
2. 煤矿信息化平台应当实现安全设施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查询,及时掌握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状态和故障信息。
3. 煤矿信息化平台应当实现安全设施设备的维修计划、维修记录、维修人员管理和维修费用管理,确保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
六、安全事故信息化管理1. 煤矿信息化平台应当实现对安全事故的实时监测和在线管理,包括安全事件、事故、危险、隐患等方面的绩效评估、数据统计、分析和研究。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4篇)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煤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煤矿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煤矿应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五条煤矿应定期组织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评估和审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能。
第六条煤矿应保护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七条煤矿应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信息化管理人员负责煤矿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管理,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更新等工作。
第九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系统错误和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根据煤矿的需求,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监督实施。
第十一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保护煤矿的信息资产,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第十二条信息化管理人员有权获取和处理煤矿的相关信息,但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规定。
第十三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对煤矿的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第三章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第十四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按煤矿的工作需求,制定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第十五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和系统维护等环节。
第十六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的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并及时向下级报告。
第十七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煤矿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的评估和审查第十八条煤矿应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第十九条信息化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评估和审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第二十条煤矿应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制度(3篇)
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确保煤矿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的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宗旨是:规范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服务、确保安全。
第四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管理和运行应遵循法律法规,严守保密制度,确保信息的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理机构,负责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第六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理机构由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职责、规程和制度;负责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运行;负责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
第七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理机构应具有丰富的安全监管经验和技术储备,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和运行水平。
第八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管理机构应制定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并按照计划和目标进行工作,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章系统运行第九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第十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运行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等。
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运行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防止数据丢失和篡改。
第十二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运行应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及时恢复和安全存储。
第四章信息安全第十三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备份和恢复等。
第十四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用户应按照权限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严禁非法使用系统和获取他人信息。
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应具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用户登录认证等功能。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应具备定期备份、灾备机制和数据恢复测试等功能。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5篇)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打造现代化数字矿山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信息化建设是指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或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对已经上线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所进行的变更、改进完善项目以及运行中的运维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符合____煤矿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____煤矿所属各单位第二章____机构与工作职责第五条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由矿长牵头,总工负责,调度室信息中心实施建设,其他相关单位全力协助配合信息中心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实施单位,主要职责是:(一)承担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方案、年度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考核。
(二)负责____煤矿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
(三)了解、研究、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为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技术把关负责。
(四)全面负责____煤矿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管理及运行服务。
(五)负责和集团公司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络工作,参加集团公司____的业务指导。
(六)负责____煤矿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资产的管理工作。
(七)制定和修订____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管理制度和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办法。
第七条各科室连队是信息化建设使用的基层主体。
主要职责是:(一)积极参加各类新技术、新建应用的培训,结合____煤矿实际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熟练掌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各种应用系统的操作,按要求上报系统应用报告。
(三)属于本部门的信息化系统,要制定部门内管理制度,并按规定考核。
第八条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信息化建设工作。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信息化监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决策支持等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系统架构第六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
第七条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传感器、无线网络设备、服务器等。
第八条软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第九条数据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
第十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一)实时监测和采集煤矿各个环节的安全数据。
(二)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三)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向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
(四)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
第三章数据采集与传输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实现对煤矿不同环节的数据采集,包括但不限于下井、运输、开采、通风等环节。
第十二条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采集到的数据应当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数据采集的频率应当根据煤矿的安全要求进行设置,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第十四条采集到的数据应当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传输过程应当加密,以确保数据安全。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决策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合理的决策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三篇)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
第三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的组织、规范和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法制、统一、务实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三章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的内容和要求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系统。
第十二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系统应当包括设备状态监测与预警、生产过程管理、作业人员管理、事故应急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模块。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对矿井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实施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控。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管理系统,提前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和培训工作。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煤矿信息系统与网络资源在可控范围内安全稳定的运行,保护现有的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特制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过制定本制度形成一个动态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实时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保证信息系统的使用安全。
第三条通过安全管理不但能够保障己有的安全系统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而且能够实际检验安全策略的使用情况,及时提出新的安全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升级改进或实行新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四条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进行信息、安全检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制定适用于煤矿信息网络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综合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
第六条管理对象:1.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及外设、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2.物理环境:包括机房场地环境、设备维修、存储环境等3.通信线路:包括专用的通讯线路、网络布线、用于数据通讯的电话线等。
4.软件系统: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其它各相关的应用系统等。
5.文档资料:包括设备及系统的使用说明及操作指南、参数配置表、运行操作记录、故障维护处理记录、电子数据及文档等。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七条信息中心负责煤矿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保障煤矿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负责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向上级部门上报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报告。
第九条负责安全产品的使用、维护、升级,所有安全产品的使用,必须符合公司的审批和授权,不得擅自采购和私自试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培训。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十条软件系统安全: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煤矿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五篇》
《煤矿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五篇》第一篇:煤矿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鄂托克旗新亚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新亚煤矿xx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添置更换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管理与维护设备报废附则新亚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高效、安全利用信息系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综合管理部为公司信息化对口管理部门,本制度适用于新亚煤矿各部门及施工单位。
第二章添置更换第一条: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原则上根据煤矿各部门需求情况和信息化建设综合需要,由煤矿统筹安排。
第二条:因工作需要添置(更新)信息化设备时,由需求部门填写《新亚煤矿信息化设备添置更换申请表》,明确提出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所需设备性能要求,由信息中心进行技术鉴定,然后报财务部、分管矿长审批,由信息管理中心形成设备调拨或采购方案。
采购的设备要注重性价比实际功效,力求力行节约、合理配置。
第三条。
新购入的信息化设备(含软件)属固定资产范围内的必须按财务制度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所有资料统一归档,信息管理中心应妥善保管好随机资料和软件介质。
第四条。
新购入信息化设备(含软件)时,信息管理中心应协助供货方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投入使用。
第三章管理与维护第七条。
信息化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分别负责。
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煤矿系统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煤矿信息化设备的规划、技术论证、采购、调配、维护、维修和管理。
各部门操作使用人负责所有设备的环境卫生和日常清洁维护,各部门负责人承担部门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
要充分挖掘现有信息化设备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信息化设备在使用中保持完好,做到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杜绝闲置浪费、公物私化,不得将信息化设备用于与工作无关的事务上。
第九条。
各部门操作使用人员需做好防尘、防水、防磁、防震、防盗等工作。
计算机设备的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和显示器是易损件,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保持清洁。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三篇)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等手段采集煤矿各项数据,如瓦斯浓度、温度、湿度、风速等,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中心。
2. 数据存储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用于生成报表、预警和决策支持等。
3. 生产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包括矿井地质、开采进度、设备状态等。
4. 安全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包括隐患排查、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
5. 人员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煤矿员工的考勤、培训、岗位安排等进行管理。
6. 能耗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煤矿能耗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电力、水、燃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
7. 资源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煤矿资源的利用进行管理,包括煤矿储量、煤炭质量、资源开发利用等。
8. 环境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煤矿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包括大气质量、水质、噪音、灰尘等。
通过建立和完善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加强对煤矿的监管和控制,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二)第一章综述第一节目的和依据第二节适用范围第三节定义第二章信息化管理发展目标及原则第一节目标第二节原则第三章煤矿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第一节组织架构第二节职责分工第四章煤矿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一节网络安全管理第二节数据管理与备份第三节软硬件维护与更新第五章煤矿信息化管理流程第一节信息系统申请与审批流程第二节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流程第三节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流程第六章煤矿信息化管理的责任和监管第一节煤矿信息化管理责任第二节煤矿信息化管理监管第七章煤矿信息化管理评估和改进措施第一节煤矿信息化管理评估第二节煤矿信息化管理改进措施第八章附则以上是一个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范本,具体的细节和要求可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填充。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三篇)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
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以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建立起适合煤矿实际的安全信息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传递等功能。
2. 安全生产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等方面,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安全生产信息传递: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的传递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包括信息发布、通知公告等形式,确保安全生产信息的全面传达。
4. 安全生产决策支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煤矿安全生产决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煤矿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前发现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
6.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资料、培训记录等方面,提高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总之,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二)是指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架构:确定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等。
2. 数据采集与监测:利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煤矿安全相关数据,包括瓦斯浓度、温度、地质构造等指标,并进行监测和预警。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建立煤矿安全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备份、权限控制等,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并能够进行快速检索和分析。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煤矿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____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公司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并确保it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信息数据等资源能够规范、有效、安全地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信息化、软件、硬件、信息化系统是指:(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二)软件。
包括公司所有软件平台系统、数据库、网站、手机终端软件、通信和数据采集工具。
(三)硬件。
指公司所有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监控设备、安防和通信设备。
(四)信息化系统。
除特殊说明外,指公司所有以软件、硬件平台为基础而建立的依托信息化技术运行的各类系统。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直属分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化系统使用管理、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计算机、计算机硬件类外设和网络设备管理等。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信息化管理由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负责。
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为:委员会主任:总经理委员会副主任: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委员会成员:公司其他领导、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第五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二)审批公司信息化规划与建设方案。
第六条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具体负责公司信息化软件、硬件系统管理,负责各年度信息化项目实施规划、方案申报、技术分析,参与项目招标与合同审批、实施、验收、评价等工作。
第三章信息化管理与规划原则第七条公司信息化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战略导向原则:信息化管理应纳入到公司本身的发展战略中,要与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发展充分结合,信息化规划要适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需要;(二)提前规划原则:公司信息化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站在企业优化的高度,从企业整体出发来规划企业信息化;(三)分步实施原则: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统一由公司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和综合办公室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采取按计划分阶段分地区的逐步实施。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推进煤矿安全信息化建设,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煤矿安全信息化建设,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本制度制定。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煤矿的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责任制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工作是煤矿管理的重中之重,本煤矿实行安全责任制。
煤矿负责人为全面负责人,每个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是本部门、单位的安全责任人,班组长、工长是本班组、工段的安全责任人。
第二章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第四条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概述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集成各类安全信息、数据的可视化进程管理系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实现煤矿生产安全的监测与管理,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的可控性。
第五条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功能1. 安全预警功能: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具有安全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给出相应的提示和预警信息。
2. 安全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具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能够对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汇总,为决策提供支持。
3. 安全监管功能: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具有监管功能,能够实现对各生产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自动化检测,及时发现和整治问题。
4. 安全管理功能: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具有安全管理功能,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行为管理、文件管理等,实现对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第三章煤矿安全信息录入及使用第六条煤矿安全信息录入在安全作业前必须进行煤矿安全信息录入,包括煤矿生产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事故记录等,录入内容要详实、清晰,确保录入合规,不得随意涂改。
第七条煤矿安全信息使用煤矿安全信息使用应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不得私自删除、篡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机密性。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3篇)
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煤矿安全管理也逐渐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监控能力。
为确保煤矿安全有效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旨在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信息化管理必须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和核心,确保安全生产环境和人员安全。
2. 授权与责任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3. 整合与共享的原则:信息化管理应组织各类信息传递与共享,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避免信息孤岛。
4. 改进与创新的原则:信息化管理需不断跟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进。
三、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与措施1. 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煤矿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实现全面集成和统一管理。
2. 信息采集与监控通过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矿井各个环节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以及预警提示。
4. 安全教育与培训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网络视频、在线测试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5. 风险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识别、评估和控制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6. 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与应急响应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报告事故信息,并进行应急调度与处理。
7. 安全监管与评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和评估,确保煤矿安全规定的有效执行。
四、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步骤1. 制定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并落实由煤矿管理部门牵头制定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广泛宣传、培训和督促全体员工落实执行。
2.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设备设施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施,并进行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测试。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4篇)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法合规、安全高效,科学管理,全方位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第四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应注重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强化信息共享、协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可视化与智能化。
第五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应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由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负责。
该委员会由煤矿的主要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订和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方案。
第七条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审议并决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2. 统筹协调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3. 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4. 编制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工作报告,定期向上级报送;5. 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技术交流。
第三章系统建设第八条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利用。
第九条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煤矿各项安全生产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环境监测数据等;2. 数据传输模块:确保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安全性;3. 数据存储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以便分析和利用;4.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数据报表和图表,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5. 应急处理模块: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采取相应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6. 信息共享模块:实现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格尔旗昶旭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煤矿信息系统与网络资源在可控范围内安全稳定的运行,保护现有的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特制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通过制定本制度形成一个动态以预防为主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实时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保证信息系统的使用安全。
第三条通过安全管理不但能够保障己有的安全系统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而且能够实际检验安全策略的使用情况,及时提出新的安全需求,以便及时进行升级改进或实行新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四条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进行信息、安全检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五条本制定适用于煤矿信息网络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综合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
第六条管理对象:1.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及外设、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2.物理环境:包括机房场地环境、设备维修、存储环境等3.通信线路:包括专用的通讯线路、网络布线、用于数据通讯的电话线等。
4.软件系统: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其它各相关的应用系统等。
5.文档资料:包括设备及系统的使用说明及操作指南、参数配置表、运行操作记录、故障维护处理记录、电子数据及文档等。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七条信息中心负责煤矿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保障煤矿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负责业务数据及其它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向上级部门上报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报告。
第九条负责安全产品的使用、维护、升级,所有安全产品的使用,必须符合公司的审批和授权,不得擅自采购和私自试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培训。
第四章工作程序第十条软件系统安全: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
1. 系统软件指操作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系统软件:(1)系统软件应使用正版软件,其选用应充分考虑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健壮性,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2)系统软件必须具备身份验证功能、访问控制功能、故障恢复功能、安全保护功能、安全审计功能、分权制约的权限控制功能及加密功能。
2.应用软件指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其他软件应用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必须满足软件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十一条各级信息中心、部门在软件系统的安全管理中的作为:1.系统运行前严格审查实施计划的安全性,审查实施计划流程是否符合整体安全策略,是否制订相应应急措施等;2.检查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安全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3.系统运行结束后,组织对照实施计划评价实施效果,对整体安全体系的影响进行相应评估。
4.由相关技术部门提供系统运行的安全报告。
5.当系统调试完毕,应建立系统维护档案。
如果系统出现变更,应该重新对该系统作安全评估,调整安全配置,并更新相应的系统档案,必要的时候修正整体的安全策略。
第十二条环境安全1.机房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和规范。
2.建立并严格执行机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未经安全责任人批准严禁进入机房。
依据有关机房管理办法的要求,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对其机房环境、机房进出、机房设施、机房物品的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机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安全保障设备,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及设备的安全。
4.对主机房进行开机、关机等日常的操作,建立操作程序,并建立完整的设备运行日志、操作记录及其它与安全有关的资料。
第十三条硬件设备安全1.对主要的信息财产按安全等级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对于处理与敏感、有价值或重要的组织财产相关的系统应基于安全需求和风险评估进行附加的控制。
2.对系统的相关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及其连接关系,要编制与实际相符的拓扑图,并归档保存。
3.业务系统和网络的关键设备应有备份策略。
对业务系统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4.已开通运行的卫星通信端站,未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关机,不得进行中断性测试,严禁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5.对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讯设备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设专人管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移动和接入。
6.对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实体资源和定位状况要进行逐项编号登记和建档,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变。
7.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专业维护保养,如有故障,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8.应确定用户对无人值守的设备进行适当的保护。
安装在用户区域的设备,如工作站或文件服务器,需要特别的保护,以防在无人看守时遭受未授权的访问。
第十四条软件安全1.应用软件应根据岗位情况、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不同级别的权限控制;2.应用软件本身必须具备操作日志和管理日志功能,以利于事后跟踪查询人员使用情况;3.软件使用人员应经过适当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4.建立应用软件文档管理制度、版本管理制度及软件分发制度,防止软件的盗用、误用、流失及越权使用;5.煤矿各部门必须根据信息中心统一部署,安装防病毒、网络入侵检测软件等监测、检查类安全产品。
第十五条系统操作与运行安全1.各部门必须按照有关操作管理的要求,规范操作流程:进行访问控制,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防止无关用户进入系统,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
2.企业内部所有的机器应该提供口令保护功能;用户在设置和使用口令时,应遵循好的安全习惯和口令管理的要求。
操作人员应有互不相同的用户名,定期更换操作口令。
严禁操作人员泄露本人的操作口令。
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关键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的口令必须由专人掌管,并要求定期更换。
按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原则,由不同人员掌管服务器操作系统口令、数据库管理系统口令和网络管理口令。
如果用户需要访问多种服务或平台,需要多个口令,应建议他们使用单一的有质量的口令,并对储存口令提供合理的保护。
4.严格按岗位职责设置各岗位操作权限,各类操作系统的系统操作权限设置应经信息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备案。
重要岗位的登录过程应增加必要的限制措施。
敏感信息、访问必须通过身份授权认证。
5.在正常的系统运行中,所有对业务系统的实质性操作必须由操作员按权限控制要求执行,其他人员不得直接对系统或应用进行实质性操作。
第十六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1.系统选用:煤矿系统工程所选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与其用途相适应的安全性能;2.口令使用管理:要严格加强口令保密制度的执行,杜绝使用公开或缺省的口令和用户名称,对关键用户的口令要采用双人监护、异地保存等方式进行管理,严防个人独自以关键用户进入系统;3.系统运行监控管理:要加强系统日常的巡查,及时监控用户使用系统资源情况,对陌生用户要及时查清来源,并加以相应处理,对越权用户要查明越权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限制其使用权限;4.系统备份管理:及时做好系统动、静态数据的备份工作,以备系统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
第十七条计算机病毒防范必须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系统管理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和漏洞补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具体措施如下:1.要求所有工作站全部安装防病毒软件;2.为防止原始设备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对新购进的计算机及设备,要组织专业人员检查后方可安装运行;3.软盘、光盘等移动存储媒体,以及外来的软件等,要先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确认无计算机病毒后才可以使用;严禁使用未经清查的、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等;4.重要计算机要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系统中的程序要定期进行比较测试和分析;5.在接入Internet 网时,严格控制下载软件,谨慎接收电子邮件;在接收电子邮件时,不随意打开邮件附件;6.关键服务器要尽量做到专机专用,特别是具有读写权限、身份确认功能的认证服务器一定要专用;对共享的网络文件服务器,应特别加以维护,控制读写权限,尽量不在服务器上运行无关软件程序;7.系统的重要数据资源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8.跟踪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别是有严重破坏力的计算机病毒的爆发日期或爆发条件,及时通知各部门进行防范;9.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用查毒软件仔细检查;10.经常更新与升级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版本;11.对重点岗位的计算机要定点、定时、定人作查毒杀毒巡检;12.当出现计算机病毒传染迹象时,立即隔离被感染的系统和网络,并进行处理,不应带“毒”继续运行,并同时上报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派人处理。
13.接受省经济信息中心采用定期常规检查与特别日期专项检查、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方式,对计算机病毒防范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网络安全1.新建网络、网络改造、网络变更或新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规范的规定制订相对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并对新建网络或改造后网络实施安全检验,未经检验的新建网络或改造后网络不允许投入使用。
2.为了保证全省行业网络的安全,全省行业计算机网络要严格控制Internet 出口数量,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利用行业网络联入Internet 。
市局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建设Internet 出口,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3.4.5点3.Internet出口必须实行与行业内联网的逻辑隔离,其安全方案由省局信息中心统一制定和审批;4.有Internet出口的单位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至少配置放火墙和入侵检测措施,对Internet 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如WEB 服务等)应采取与行业内联网逻辑隔离的设置,不得允许来自Internet 的用户访问行业网络;5.不得采用一台路由器同时与Internet 和行业内联网进行互联。
6.禁止建立面向行业外的电子公告系统;建立面向行业内的电子公告系统,须报省局信息中心批准和备案,并建立用户登一记和信息、管理制度;7.禁止联入行业网络的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等方式登录到其他网络,如业务确实需要,需经同级保密委员会及信息、网络主管部门批准。
8.存放和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系统和网络要与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涉密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国家保密局颁布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9.不得将行业网络与其他网络直接连通,行业网络在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时,在外联网的交界处,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制定严密的访问权限。
10.内联网地址和域名的规划、分配、监督和实施由省信息中心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以确保行业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11.行业网络应该只开放与业务相关的必要的服务端口。
12.建立卫星设备管理制度、日常维护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等,加强卫星通信的监管,防止垃圾信息上卫星通信网,保证卫星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