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三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5篇作为一名老师, 总归要编写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篇1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归纳出1元=10角, 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以识别过程为载体,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 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课师: 同学们, 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 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 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

除了它, 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 我们一鹑デ魄!(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 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 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 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 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 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

(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 (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 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 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说设计思路: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熟悉人民币说课稿3篇(熟悉人民币的说课稿)下面是我收集的相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相识人民币的说课稿),欢迎参阅。

相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其次册第五单元“相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相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实力目标:通过对人民币学问的系统整理,能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在简洁的换钱、算钱、付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实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实力。

情感目标:使同学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培育疼惜钱币,节省用钱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商场。

2、提问:这是哪里呀?你们想去吗?在商品玲琅满目的商场里,用什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钱能买到哪些东西呢?谈话:钱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挚友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3、揭示课题:相识人民币。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情境动身,唤起同学生活中自己运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关注同学的生活阅历1. 相识1元人民币相识1元纸币你们相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相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挚友听。

也可以找出不相识的问问同学,分组活动。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出示:1元纸币。

提问:这是多少钱呀?请同学上前沟通。

说说是怎么看出这是1元的。

依据同学的回答,指出1元人民币上有个大写的数字1,边上还有它的单位:元。

小学数学《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说课稿》三篇

小学数学《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说课稿》三篇

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商店购物的场景出发,使学生想到“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

认识面值比较小的人民币,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先认识1元、1角、1分,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2角、5分、2分。

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一元换成两张5角、把5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并为购物时付币作准备。

想想做做先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再练合币、取币,最后进行模拟购物。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数学思考: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学会主动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针对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人民币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东西。

认识人民币的目的归根揭底就在于让学生学会应用。

因此,本课教学我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课自始至终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认币、换币、取币、购物)认识人民币,初步学会付钱、找钱,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提出要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

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围绕教学目标,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卡通动物和人物,所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开文具店的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感知购物需要人民币,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第二环节观察操作,认识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数学是人们熟悉自然、熟悉社会的重要工具。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关心,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洁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洁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熟悉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预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老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老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认真观看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3、老师订正、确定幼儿的说法。

4、简洁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3、……延长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嬉戏:购物。

学校一班级数学《熟悉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观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熟悉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同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预备: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日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的东西,小伴侣想要吗?(想)想要可没那么简单,老师有个规章:你们必需用钱来买。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说课稿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根底.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根底.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置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置方案上欠灵活.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开展水平差距较大.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表达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开展行动研究理念.四.说教法: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_角.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根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d.实践活动.>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置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局部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局部知识的重要性.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a.在导入局部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保护它,不要损坏它.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开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二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1.教学内容:>这一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都有过用钱的经历,从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有相当一局部同学都已经认识人民币了.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根底,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_角,1角=_分.(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保护人民币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重点,用钱.换钱,知道1元=_角,1角=_分是本课的难点.二.说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那么,在学生交流.讨论的根底上,教师启发引导,通过师生交谈.问答法.课堂交流法,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理解知识.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开展.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开展有用的数学.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拟,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根底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稳固和深化新知.三: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并不全面,这节课就是要系统学生的知识,认识各种人民币,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3.动机和兴趣上: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四.说教学过程: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拓展应用,加深认识.反应总结.(一)情境导入设计思路:实物导入——情景产生问题——凸显解决问题策略课始,教师出示存钱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存钱罐)说的对,这是老师小时候用的存钱罐,漂亮吗?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存钱罐?看来,大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存钱罐.咱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知道吗?对,咱们国家的钱是归全国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这时,教师就板书课题.然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根底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这一程序主要安排3个教学环节:小组交流初步认识—全班交流再次认识—拓展介绍深化认识要想分类数,那得先会认,认识人民币的小朋友举手,太好了,课前老师让你们带的钱带来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将你带来的钱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说清这2件事,课件出示:1.你这张钱面值是多少?(也就数字是1角还是5元,这也是钱的正面)2.你这张钱的图案是什么?活动一: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倾听.指导,发现素材.活动二:全班交流.学生展示钱币并介绍,教师组织其他同学倾听.提问,并注重与学生对话,适当解读,如图案.通过同样面值的不同式样介绍套数及人民币的收藏价值,根据交流先后分区域板书.(大面额的教师提供)大面值的教师现场提供.活动三:换零钱.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么多人民币(指板书)如果要给他们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竖线隔开,板书元角分,介绍人民币的单位)生活中常常要换零钱,比方乘公交车.我现在有1元钱(出示)要换成成角的.现在各组准备成角的钱和我换,1角.2角.5角都行,但合起来得和我这1元相等.(小组讨论.凑钱)现场兑换,方案不同,都是_角.板书:1元=_角.推想一下1角是多少分呢?板书:1角=_分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那些知识?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适当拓展介绍,如:人民币的地位.趣闻.保护等)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拟.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发现了1元=_角,1角=_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展.(三).拓展应用,加深认识2.数一数,填一填.小组活动后展示,同学评价,教师总结.(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1元=1角=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人民币的小卫士,保护和使用好人民币,下课!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忆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五.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既简明,又突出重点,让学生看上去一目了然,能很清楚地看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三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二册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兑换练习.2.教学目标: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_角1角=_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保护人民币的意识.3.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_角,1角=_分.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表达以下两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表达三点: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①学生自主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首先进行活动一: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怎样认识的?②买文具.出示情景图.小组内交流:你想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如:有的同学想买柜台中1元钱的圆珠笔,有的同学想买1角钱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有几种方法?全班交流,把不同的付钱方法写在黑板上.问:看到同学们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呢?从中让学生发现1元=_角,1角=_分的进位关系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根底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③小组内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如用1元换_角,1角换_分,1张5元的币换5张1元的币等等,在游戏中学习小面额人民币的换算关系.④出示情境图,问:1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能找回多少钱?让学生说一说.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4.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一年级数学>优质教学说课稿合集。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13篇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13篇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数学说课稿1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换钱游戏、购物购票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动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法、学法:由于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学生对人民币只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我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先通过换钱游戏和购物购票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它的商品功能;再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知识点,设计各种活动,力求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想学、会学、学会、会用。

五、教具、学具: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准备使用真币或挂图演示,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设计说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人民币,所以对人民币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然后根据教材提供的关系图,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兑换。

2.在教学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人民币的作用,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就是爱护我们国家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小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教材使用)学生准备 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教材使用)教学过程⊙出示情境,导入新课1.铺垫。

课件出示教材52页4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购买文具、买票、买报纸和存零钱)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人民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到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爱护人民币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国家。

同时我们也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2.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看看它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列举出使用人民币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让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们能认出几种?是怎样识别的?学生说出这些人民币的名称和识别的依据。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7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7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精选7篇)《认识人民币》篇1说教材: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课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不会太大。

学过100以内的读写法后,认识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有层次地呈现了知识结构。

老师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来猜和摸里面装了什么,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

接着帮助学生认识一元、五角、一分这三种面值较小的人民币,并由模拟购物中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提炼出一元=十角,再联想到一角=十分。

然后认识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1元币换成二张5角、把五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为购物时付币做好准备。

教材采用这种知识结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间接沟通了100以内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

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说教法和学法: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动画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一、说教材。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

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

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

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

我做了以下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

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四、说活动过程。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初步认识人民币。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二环节:认识人民币。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

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三篇

⼀年级⼉童年龄虽⼩,但对于要⽤钱才能买到东西这⼀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教师在准备说课稿是应考虑到学⽣已有的认知结构⼼理特征。

⽆忧考准备了⼩学⼀年级数学认识⼈民币说课稿三篇,供⼤家参考。

⼩学⼀年级数学《认识⼈民币》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民币》的第⼀课时。

这是在学⽣已有⽣活经验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同时是学习⼈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活场景,揭⽰了⼈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活中的重要作⽤。

例1展⽰了全套⼈民币,使学⽣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个整体的了解。

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与⾓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学习⼈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a.学⽣在⽣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法和较丰富的使⽤经验,但是缺乏对⼈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了解主辅币之间的⼗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度。

有购买经验,但在⽀付⽅式和购买⽅案上⽋灵活。

b.有初步的在⽣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度不够宽泛,深度⽋缺,学⽣发展⽔平差距较⼤。

d.有较强的⼩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的数学兴趣,使⼈⼈要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班教学⼩班化”⾃主发展⾏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 1.从⽣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活的紧密联系。

a.课⼀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回忆⾃⼰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的⽣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现实⽣活当中,使学⽣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可及的,从⽽引发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学习的欲望。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学前准备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2、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3、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

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班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一班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

因此我依据教材先了解同学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末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同学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①经受在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惜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弄清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表达以下两点:1.创设生动详细的生活情境,使同学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同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舞同学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转变老师角色,给同学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亲身体验学习胜利的乐趣。

同时对同学进行人民币的爱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让同学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需要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同学学习方法上力求表达三点:1.在多种情境中经受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究的胜利。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同学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我利用同学身边的生活环境奇妙引入课题,这样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1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

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力图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

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
说课稿三篇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教师在准备说课稿是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1.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单元。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都有过用钱的经历,从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已经认识人民币了。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4、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是重点,用钱、换钱,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通过师生交谈、问答法、课堂交流法,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理解知识。

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

教师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
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并不全面,这节课就是要系统学生的知识,认识各种人民币,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3、动机和兴趣上: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拓展应用,加深认识、反馈总结。

(一)情境导入
设计思路:实物导入——情景产生问题——凸显解决问题策略
课始,教师出示存钱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存钱罐)说的对,这是老师小时候用的存钱罐,漂亮吗?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存钱罐?看来,大多同学都有自己的存钱罐。

咱们国家的钱
叫什么知道吗?对,咱们国家的钱是归全国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这时,教师就板书课题。

然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这一程序主要安排3个教学环节:小组交流初步认识—全班交流再次认识—拓展介绍深化认识
要想分类数,那得先会认,认识人民币的小朋友举手,太好了,课前老师让你们带的钱带来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将你带来的钱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说清这2件事,课件出示:1、你这张钱面值是多少?(也就数字是1角还是5元,这也是钱的正面)2、你这张钱的图案是什么?
活动一: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倾听、指导,发现素材。

活动二:全班交流。

学生展示钱币并介绍,教师组织其他同学倾听、提问,并注重与学生对话,适当解读,如图案。

通过同样面值的不同式样介绍套数及人民币的收藏价值,根据交流先后分区域板书。

(大面额的教师提供)大面值的教师现场提供。

活动三:换零钱。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么多人民币(指板书)如果要给他们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竖线隔开,板书元角分,介绍人民币的单位) 生活中常常要换零钱,比如乘公交车。

我现在有1元钱(出示)要换成成角的。

现在各组准备成角的钱和我换,1角、2角、5角都行,但合起来得和我这1元相等。

(小组讨论、凑钱)现场兑换,方案不同,都是10角。

板书:1元=10角。

推想一下1角是多少分呢?板书:1角=10分
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那些知识?或者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适当拓展介绍,如:人民币的地位、趣闻、爱护等) 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发现了1元=10角,1角=10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拓展应用,加深认识
1、认一认,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1题
2、数一数,填一填。

小组活动后展示,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1元=1角=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人民币的小卫士,爱护和使用好人民币,下课!
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既简明,又突出重点,让学生看上去一目了然,能很清楚地看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二册的内容。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
有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兑换练习。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