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2011-11-16霉菌毒素的克星
霉菌毒素的克星—蒙脱石一、关于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这些毒素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二、深入剖析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一)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霉菌毒素对猪造成的危害:<1>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猪瘟、衣原体病、弓红虫病等经常困扰。
<2>生产性能下降:采食量下降或者拒食,导致猪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瘦肉率也大大降低。
<3>机体组织器官受损:肠道损伤,腹泻增加;肾脏病变,血尿水便;肝脏损伤,功能下降;肺脏受损,急性肺水肿增多等。
<4>猪群免疫力下降:疫苗的保护力大大降低,猪群混染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大大增加。
(二)霉菌毒素对鸡的影响霉菌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危害:<1>霉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诱发免疫抑制。
引起新城疫、流感等免疫失败。
<2>霉菌毒素会造成经常性的拉稀,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采食量大大减少,体重大大下降。
<3>霉菌毒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消化道的破坏相当严重。
能引起口腔溃疡,嗉囊的炎症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溃疡性以及增生性腺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膜易剥离。
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膜下形成出血溃疡,肠道脆性增大,肠粘膜脱落、坏死。
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
<4>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脱毒处理的三种方法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脱毒处理的三种方法1物理去毒法(1)筛选霉粒法:因霉菌毒素在粮食有毒中所散布很不平均,主要集中在霉坏、破损、皱皮、变色及虫蛀等粮粒中会及饼块中,因而家庭或小范围生产可将这些块粒剔除。
比重赤霉病麦粒比健康麦粒总量小,可用妥当的风力强度将病麦粒吹掉;也可用非常大一定比重的泥水需要进行浮选,去除泥水上沉没的病粒。
通过这样的风选和水选,给养中同中的含毒量可以大大降低。
(2)碾轧加工法:个别实用于受环境污染的大米、玉米。
因受污染的大米中,毒素在米糠里的含量最高;玉米中的毒素有54%一72%集中在谷皮及胚部,如碾去谷皮和胚部则可去掉大局部细菌。
如将玉米先经水浸泡,再碾轧去毒效果更好。
海内有的地域将玉米碾成3一4mm 碎粒,加3一4倍清水漂洗,因霉坏部分部分的谷皮和胚部太重,可上浮并随水倾去。
用此种方反复3一4次,毒素含量将大为降低(留神预防环境污染)。
赤霉病麦先经筛选碾霉一部分病麦再经去除去掉皮层及胚部,也可以去除大部门化学物质。
(3)紫外线照射、高温高压处理及盐炒法等也可降解部分黄曲霉毒素。
例如含黄曲霉毒素B的花生油,可用500W的紫外灯照耀40min,含毒500ug/kg的花生油可降至5ug/kg。
植物油就可采用白陶土或活性炭等物理吸附急著去毒法。
2化学去毒法(1)氨处理脱毒法:发霉的食粮、饲料可采用此法。
在饲料(以玉米为例)中参加浓度为21.3%的氢氧化铵,其重量为饲料的1.5,再加水至饲料分量的12%-17.5%,充足拌匀,装入完好的塑料袋或周密的垃圾箱容器中,密闭,于温度25℃左右下过夜。
然后将饲料倒出摊晾,再晾晒15d,除去氨味,即可加工饲用。
(2)化学药剂处理:含毒玉米可采取石灰乳石灰、纯碱水或草木灰水整粒浸泡2一3h,而后用净水冲刷至濒临中性,两小时后烘干,去毒后果可达60一90%。
赤霉病麦中的毒素DON,可用5%石灰水清液浸泡三次,每次24h,病原体含量大大降低,经喂猪实验确认去毒效果明显。
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5期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朱春红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平邑273300摘要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
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霉菌毒素;种类;脱霉方法;脱霉剂应用收稿日期:2020-03-20朱春红,女,1973年生,兽医师。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存储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
当饲料原料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滋生霉菌后,对饲养动物以及养殖场的健康运行有着极大危害[1]。
一旦畜禽摄入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便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对动物造成毒害,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力降低、免疫抑制等,间接造成死亡率增加[2]。
另外,动物长期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使动物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肉类食品卫生安全问题[3]。
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深远意义。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5种: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毒素。
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它是由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组成。
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但是很难溶解于水。
临床发现,黄曲霉毒素是最有毒性的一种毒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曲霉毒素B1,它的主要毒害对象是肝脏,摄入过量黄曲霉毒素后,会引发肝癌。
此外,黄曲霉毒素在临床上还可以引起妊娠动物死胎、畸形以及明显的免疫抑制。
1.2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内脂结构,极易溶解于碱性溶液中。
该毒素在临床也较常见,主要对母畜有毒害作用,主要的毒害器官为肝脏。
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
【原料品控】霉菌毒素的认识和解决办法2014-11-05 晋龙集团稷山饲料有限公司霉菌毒素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为业界清晰。
解决霉菌毒素的方法很多,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全面地去了解霉菌毒素。
首先要了解饲料霉菌毒素产生的各个阶段: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多来自于玉米、豆粕、麸皮等谷物或谷物的副产品。
玉米是其中的重点,其产生霉菌毒素的阶段可分为:田间、贮存和饲料三个阶段,而且导致发霉的因素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分析。
ySs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立足饲料,服务畜牧但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忽视的问题却是解决霉菌毒素的核心要点—“霉菌毒素由来已久,为什么近年来危害加剧了呢?”田间发霉,我们几乎无能为力;饲料阶段是可控的;问题就出在贮存阶段。
霉菌毒素比人类和多数的养殖动物更早地出现在地球上,为什么近年来霉菌毒素危害越来越大了呢?就是因为谷物的贮存阶段出了问题。
以前饲料厂的经验是:关内玉米好,东北玉米差。
是因为东北玉米除了生长期短导致营养含量低以外,还有东北上冻得早,玉米收获后来不及干燥就入了仓,导致发霉严重,霉菌毒素含量高(特别是玉米赤霉烯酮毒素)。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食物和农作方式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民还要自己吃一些玉米,家里养一些畜禽,所以玉米收获后,很注意干燥,其时正当秋高气爽,晒干很容易,所以玉米贮存前水分很低,抛到水泥地面会弹得老高,粉碎机粉碎时清脆作响。
现在农民专业化程度很高,玉米自己吃得也少了,几乎没有家庭养殖,就不在乎质量好不好了,而且为了怕调水份减秤,几乎都是一收获就入仓贮存了,水分较高,发霉严重不可避免,个别糊涂的存到来年春天,开仓后玉米霉变得变了色和味了,不得不低价卖给贩子。
秋后玉米不晒干,饲料厂又没有干燥设备,所以水分高、霉菌毒素严重就理所当然了,这种玉米抛到水泥地面没有弹性,粉碎起来“噗噗”的声音低沉。
防霉剂只能减少饲料加工后的发霉情况,对谷物中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无能为力。
而脱霉剂,作用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到底吸附率多少,各国无定论、无标准。
饲料防霉去毒20种方法
☆ 中 国牧 业 通 讯
附 率 达 8 % 以上 。 常 用 的 方 法 是 在 饲 料 中 添 能 霉 烂 变 质 的饲 料 可 采 用 紫 外 线 照射 的 方法 进 O 加 O5 的 黏 土或 沸 石 , 能 促 进 畜 禽 的生 长 发 行 杀 菌 , 外 线 可 以有 效 地 杀 死 霉 菌 和 破 坏 黄 .% 既 紫 育 , 能除去霉菌毒素 。 又 6发 酵 中和 去 毒 法 。 将 发 霉 的饲 料 用 清 水 .
锅 内 , 1 小 苏 打 液 1 0千 克 , 用 猛 火 煮 加 % 0 先
影 响 的 吸 附 剂 , 好 的 吸 附 剂 有 : 安 明 、 可 较 百 霉 l . 酸 菌 发 酵 去 毒 法 。 利 用 乳 酸 菌 进 行 8乳 变 为 毒 性 较 小 的 黄 曲 霉 毒 素 B 。 用 这 种 方 法 2
8小 苏打 去 毒 法 。将 5 . 0千 克 霉 变 饲 料 倒 进 脱 、 消安 一 I、 敌霉 、 可 吸 等 。 霉 抗 霉 沸 , 后 再 用 微 火 煮 到 颗 粒 裂 开 后 半 小 时停 火 发 酵 , 酶 的催 化 作 用 下 , 黄 曲霉 毒 素 B 转 然 在 使 1 冷却 , m后 用 清水 反 复 冲 净 即 可 。 捞
l . 械 去 毒 法 。轻 度 发 霉 的 玉 米 和 小 麦 ,目的 。 可
适 口性 。
l. 化剂 去 毒 法 。氧 化 法 是 利用 各 种 氧 化 9 氧
破 坏 作 用 。 已证 明过 氧 化 氢是 霉 菌 毒 素 较 好 的
防 霉 的 目 的 。 主 要 适 用 于 秸 秆 、 粒 饲 料 的 仍 有 研 究 将 过 氧 化 氢 用 于 污 染 食 品 的去 毒 , 颗 且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它会存在于各种粮食、豆类、坚果、肉类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畸性,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黄曲霉毒素在采购粮食和食品时,我们需要注意是否有检测报告。
如果没有检测报告或者检测结果超标,则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三、去除方法1. 清洗: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清水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表面附着的黄曲霉菌及其孢子。
2. 烘干:将清洗过后的粮食或者豆类晾干,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2-3天。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残留在表面和内部的黄曲霉孢子。
3. 浸泡: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盐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
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黄曲霉毒素。
4. 煮沸:将粮食或者豆类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煮沸10-20分钟。
这样可以有效地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毒性。
5. 冷藏:将食品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以有效地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但需要注意的是,冷藏只能延缓食品变质的时间,并不能完全去除黄曲霉毒素。
6. 选择优质食品:在购买粮食和食品时,应选择优质、新鲜、无霉变的产品。
这样可以降低摄入黄曲霉毒素的概率。
四、注意事项1. 上述方法只能减少或去除部分黄曲霉毒素,不能完全消除。
2. 在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并使用干净的器具。
3. 食品保存时应密封保存,并避免受潮受潜在污染。
4. 如果怀疑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五、结语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在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并使用干净的器具。
同时,在购买粮食和食品时,应选择优质、新鲜、无霉变的产品。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降解方法简述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他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全世界饲料谷物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比例高达25%以上,除了对畜牧产业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外,部分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胎性,可经由食用肉或乳汁传至人类。
在中国,对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了采样调查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结果发现检测的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
全价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检出率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蛋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被检饲料和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而由多种饲料原料配制的全价料将会大大增加全价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危险。
养殖者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畜禽造成的危害,然而通常情况下,饲料中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霉菌毒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作用比任何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危害都要大,而且霉菌毒素不仅仅存在于饲料,或只破坏动物的生产性能。
实际上,许多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还能转移到动物的肉、蛋和奶产品中,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简易去除法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简易去除法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应该废弃。
对轻度污染的饲料,经适当的处理后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仍可利用。
下面介绍几种简易去除法:1.水洗法:此法适用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其方法是:先将发霉的饲料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2.挑除法:其方法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挑除。
可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处理。
3.晾晒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
其方法是: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
4.脱胚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
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小颗粒,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5.石灰水浸法:此法适宜对玉米、高粱等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等大粒发霉饲料粉碎成直径1.5~5毫米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5~8小时,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0%以上。
6.热处理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热高压可破坏毒素,如用260℃处理污染玉米,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7.碱煮处理法:此法适用于对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其方法是:按每100克发霉饲料加入3倍的水,再加入500克苏打粉或1000克石灰共煮,待煮到饲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
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方法
饲料中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一、物理法1.1高温灭菌法1.2吸附法1.2.1有机吸附剂(酵母细胞中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如葡甘露聚糖1.2.2无机吸附剂 如活性炭、膨润土、凹凸棒石、蒙脱石)1.3水洗法1.4剔除法1.5辐射法二、化学法2.1腐殖酸钠 有机弱酸盐,从风化煤、褐煤、泥碳当中提取,由于含有羟基、酚羟基和羧基等较多活性基团,因此有较强的吸附、交换、络合、螯合能力。
)2.2臭氧 臭氧用于脱毒,由于其绿色、环保、安全的优点受到广泛的青睐。
由于其强氧化性可以较好的氧化霉菌毒素,并产生无毒性的氧化产物。
但可能会使粮食或饲料的品质受到影响。
)2.3氨水 铵盐或氨气也可使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有效降解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三、生物法3.1微生物吸附微生物吸附作用是指微生物本身利用细胞壁的某种成分或结构吸附霉菌毒素,主要是通过形成菌体-毒素复合体来发挥作用。
细菌中的乳酸菌、真菌中的酵母菌等益生菌都有这方面的研究应用。
其优点是,特异性强,高效环保,避免二次污染。
3.1.1细菌吸附在细菌吸附脱毒的研究中,乳酸菌是研究最多的一个,其脱毒机理主要是通过细胞壁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为主要成分的肽聚糖对AFB1进行物理吸附,这类微生物因可用作食品发酵添加剂而被广泛应用。
如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B5、GG,干酪乳杆菌属李糖乳杆菌GG对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的吸附率50%左右。
3.1.2真菌吸附酵母吸附机理为其细胞壁中含有甘露聚糖、葡聚糖、几丁酯等特殊成分,能够对毒素产生吸附作用,吸附脱毒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由于吸附大多是以非共价的方式结合,因此特异性不强,二是吸附过程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三是吸附后形成的菌体-毒素复合物很难被机体吸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毒性。
3.2微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指微生物利用代谢产物或分泌的蛋白酶破坏毒素分子的毒性结构,并产生无毒无害的降解产物,其降解机制主要是破坏霉菌毒素的毒性结构位点。
霉菌毒素生物降解
霉菌毒素生物降解
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毒性。
人体摄入霉菌毒素后,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为了降低霉菌毒素对人体的危害,科学家们研究并开发了各种方法来进行霉菌毒素的生物降解。
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微生物降解:某些微生物具有分解霉菌毒素的能力,可以将霉菌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代谢产物。
例如,一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黄曲霉毒素,如Bacillus spp.和Aspergillus versicolor等。
2. 酶的利用: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催化和加速化学反应。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开发酶,可以利用酶来降解霉菌毒素。
例如,利用特定的酶可以将黄曲霉毒素降解为无毒的代谢产物。
3. 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如高温处理、辐射处理和高压处理等,可以降解霉菌毒素。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霉菌毒素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毒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霉菌毒素具有不同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效果。
此外,生物降解霉菌毒素的效果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和pH值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
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霉菌毒素的生物降解。
使霉菌毒素解毒的手段和方法与流程
使霉菌毒素解毒的手段和方法与流程英文回答:To detoxify fungal toxins,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at can be employed. One common approach is to use physical methods to remove or destroy the toxins. For example, heat treatment can be used to denature the toxins and render them harmless. This can be done by subjecting the contaminated food or material to high temperatures, such as through boiling or cooking. Another physical method is filtration, where the toxin-contaminated substance is passed through a filter that can trap and remove the toxins.Chemical methods can also be used to detoxify fungal toxins. One example is the use of oxidizing agents, such as hydrogen peroxide, to break down the toxins into less harmful compounds. This can be done by applying the oxidizing agent directly to the toxin-contaminated material or by immersing the material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oxidizing agent. Another chemical method is the use of reducing agents, such as sodium bisulfite, which can chemically react with the toxins and convert them into non-toxic forms.Biological methods can also be employed to detoxify fungal toxins. One approach is the use of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degrade or metabolize the toxins. For example, certain bacteria or fungi can produce enzymes that can break down specific toxins. These enzymes can be isolated and used to detoxify contaminated materials. Another biological method is the use of adsorbents, such as activated charcoal, which can bind to the toxins andprevent them from being absorbed by the body.In addition to these methods, it is important toprevent fungal toxin contamin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proper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well as through the use of fungicides and other control measures. Regular monitoring and testing for fungal toxins can also help to detect and prevent contamination.Overall, the detoxification of fungal toxins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These methods can be tailored to the specific toxin and contaminated material, and may require a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for effective detoxification.中文回答:为了解毒霉菌毒素,可以采用几种方法和途径。
霉菌毒素脱毒措施
霉菌毒素脱毒措施引言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食品和饲料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采取适当的霉菌毒素脱毒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霉菌毒素脱毒措施及其工作原理。
1. 物理方法1.1 温度处理温度处理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
通过加热食品或饲料,可以破坏霉菌毒素的结构,从而降低其毒性。
不同的霉菌毒素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进行温度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1.2 辐射处理辐射处理是利用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来脱毒的一种方法。
电离辐射主要包括γ射线和电子束辐射,而非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紫外线辐射。
辐射处理可以破坏霉菌毒素的化学结构,从而降低其毒性。
然而,辐射处理可能会对食品和饲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因此需要谨慎选择辐射剂量和处理方式。
1.3 压力处理压力处理是一种通过高压力来脱毒的方法。
高压力可以改变霉菌毒素的分子结构,破坏其活性部位,从而降低其毒性。
压力处理不仅可以用于液态食品和饲料,还可以用于固态食品和饲料。
然而,压力处理可能对食品和饲料的质地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2. 化学方法2.1 洗涤剂处理洗涤剂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
洗涤剂可以溶解霉菌毒素,并将其从食品或饲料中移除。
常用的洗涤剂包括氧化剂、还原剂、酸、碱等。
选择合适的洗涤剂需要考虑霉菌毒素的特性以及食品或饲料的适应性。
2.2 吸附剂处理吸附剂处理是一种利用吸附剂来脱毒的方法。
吸附剂可以吸附霉菌毒素并形成复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膨润土、硅胶等。
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需要考虑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以及食品或饲料的适应性。
此外,吸附剂的再生和回收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3 氧化剂处理氧化剂处理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来氧化霉菌毒素的方法。
氧化剂可以将霉菌毒素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霉菌毒素脱毒方法
霉菌毒素脱毒方法物理脱毒物理方法脱毒包括:热处理、微波、射线、紫外线、水洗、脱胚处理(主要用于玉米的脱毒)及去除吸附剂等措施。
目前,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吸附剂来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1.铝硅酸盐。
天然铝硅酸盐(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选择花粉吸附能力,但吸附力小、效率低、占饲料容量大、对营养物质有一定吸附,直接用于饲料效果不好。
对天然铝硅酸盐进行改性后可改善其选择性吸附能力,如提取自沸石的水合铝硅酸钠氧化铝钙对黄曲霉毒素B.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2.甘露聚糖。
酵母细胞壁对毒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抵抗其毒性,其活性成分是甘露聚糖。
对甘露聚糖的进一步修饰改进,增强了其结合黄曲霉杆菌、玉米赤霉毒素毒素和烟曲霉毒素的专业知识。
5.活性炭。
在体外试验中,活性炭对霉菌毒素表现出出较好的吸附西庄镇作用。
但在体内试验(喂养)中,不同的所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活性炭的选择吸附能力较差。
化学脱毒化学方法消除霉菌毒素是在强酸强碱或彻底解决氧化剂作用下,使毒素转化成为无毒的物质,常用的有酸处理法、碱处理法、氨处理法及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1.酸处理法。
还原剂能催化黄曲霉毒素B1和G1转化为毒性低的B2和G2。
柠檬油用强酸水解花生粕蛋白能促进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
2.碱处理法。
利用黄曲霉毒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迅速水解生成溶于香豆素的邻位水钠盐,使毒素破坏,进而水洗去除。
3.氨处理法。
向受黄曲霉毒素B,污染环境的粮食或饲料通入液氨,,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密封储存时间,黄曲霉毒素B1在氨的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成没有成瘾性的黄曲霉素D.等物质。
4.溶剂浸出法。
用有机溶剂可提取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可用的溶剂包括95%乙醇、90%乙酮、80%异丙酮、乙烷乙醇、乙烷乙酮水溶液等,利用这些溶液可将油中几乎所有的黄曲霉毒素除去。
虽然一般来讲化学效果去毒的效果好,但普遍具有相当程度的腐蚀性,且这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营养成分均运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5篇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5篇第1篇示例:霉菌毒素是一类常见而危险的毒素,它们存在于食品、饲料和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一、基于细胞的体外方法1. 细胞存活率试验细胞存活率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体外方法。
它通过培养细胞并暴露于霉菌毒素后观察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估脱毒产品的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结果。
这种方法缺乏对脱毒产品具体作用机制的了解,只能表明脱毒产品是否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不能说明其对霉菌毒素的分解或中和作用。
2. 细胞毒性测定细胞毒性测定是另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它通过检测脱毒产品对细胞的毒性影响来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脱毒产品是否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但同样不能说明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细胞存活率试验和细胞毒性测定是两种常见的基于细胞的体外评估方法,它们简便易行,但对脱毒产品的脱毒效果认识较为有限。
二、酶学方法1. 酶活性测定酶学方法是评估霉菌毒素脱毒产品的另一种体外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相关酶的活性来评估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脱毒产品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对霉菌毒素的分解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脱毒产品对霉菌毒素的分解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较难统一比较的问题。
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它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对霉菌毒素特异结合的抗体来判断其对霉菌毒素的中和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定量检测来评估脱毒产品对霉菌毒素的中和效果,但仅适用于特定的霉菌毒素。
酶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体外评估方法,其通过检测脱毒产品中相关酶的活性或特异结合的抗体来评估其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为脱毒产品的脱毒机制提供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有一定局限性。
饲料霉菌毒素去除6法
饲料霉菌毒素去除6法致死寄生虫毒素不仅会致使动物中毒、致死,而且会降低动物的免疫机能,使其生长受阻、生产性能和抗病力降低,因此如何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畜牧业就显的尤为重要了,那么去除饲料洗掉中霉菌毒素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一、石灰水浸泡法1、先将发霉饲料两粒粉碎成小碎粒;2、按0.8~1%的数目把干石灰粉掺拌到发霉的饲料中,并这种掺杂掺入石灰粉的饲料倒入缸里;3、最后按1份料2三份净水的比例将比重净水倒入缸中搅拌1分钟左右,让其静置6~8小时后,将水取出倒掉,再用净水冲洗2~3次,晒干后使用。
(注意:此法适用于玉米、高粱等蔗糖籽实类饲料)二、水洗法发霉首先将发霉奶制品粉碎成碎粒状,放在容器中加入3~4倍的清洁水后进行搅拌,让其浸泡,每天换1次净水搅拌2次,直到浸泡的水由茶色变为清亮无色为止。
(注意:光茎适用于籽实谷类饲料)三、晾晒法再来将发霉饲料摊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抖动通风,清除霉菌芽胞。
(注意:此法易适用于秸秆饲料去毒)四、碱煮去毒法即按每100磅发霉饲料先加入300千克净水,再加入500克苏打粉或1千克生石灰搅拌后加火煮,待煮到饲料外皮开裂时停火,让其自然冷却后再用净水冲洗加热到闻不到碱味时,即可使用。
(注意:此法适用于玉米、高粱等籽实类饲料去毒)五、脱胚法先将玉米粉碎成小碎毛花,放在容器内,加入5~6倍的净水,进行搅拌和揉搓,当胚部碎片浮出水面,将其捞出倒掉,如此反复几次即可达到出去毒目的。
(注意:此法仅适用于于玉米的去毒)六、氨水去毒法处理氨水去毒法又名高温处理法令,即在发霉饲料中拌入一定量的氨水,然后放置在中会搅拌均匀后封闭处理。
在常温中静置室内数天以上即可启封。
需要注意的是,启封后一定要饲料尿素在空气中收纳24星期以上才可使用,用于描述挥发其中的氨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1 山苍子油去毒法
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2清水浸洗法
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o 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
这样反复2~3 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3 蔗糖液去毒法
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4氨水去毒法
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
按每l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o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5 粘土或沸石处理
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i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
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6发酵中和去毒法
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h,去毒效果可达90% 以上。
7 石灰水去毒法
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天,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8 小苏打去毒法
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9 蒸煮去毒法
将发霉饲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0 min或蒸煮1h,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去掉水分即可去毒饲用。
10机械去毒法
轻度发霉的玉米和小麦,大部分毒素分布在胚芽和种皮内,只要通过机械加工,将胚芽和麸皮去掉,即可达到去毒目的。
11 人工筛选去毒法
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先对饲料进行筛选,剔除霉变饲料,然后将未霉变的饲料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去毒防霉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
12焙烤加热去毒法
对于饼粕类原料,在150℃的温度下焙烤30 min或用微波加热8—9 min,可使48%—61%的黄曲霉毒素和32%—40%的黄曲霉毒素被破坏。
13 晾晒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处理。
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胞,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o,
14脱胚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
先将玉米磨成1.5—4.5mm的小颗料,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15 辐射去毒法
对已经污染了霉菌或即将可能霉烂变质的饲料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达到去毒的目的。
16 Vc去毒法
Vc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i 的环氧化作用,从而阻止其氧化为活性形式的毒性物质。
日粮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Vc,再加上适量的氨基酸,是克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有效方法。
17 吸附去毒法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去除霉变饲料中的毒素。
它是通过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畜禽体内发挥吸附毒素的功效,以达到脱毒的目的,简便安全。
18 乳酸菌发酵去毒法
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黄曲霉毒素Bi转变为毒性较小的黄曲霉毒素B20用这种方法处理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中酶菌毒素的毒性,还可增加饲料营养(菌体蛋白),改善适口性。
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理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发霉的饲料,处理后应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禁止作为主要饲料饲喂。
对于严重霉变的饲料,因处理成本过高,还是全部废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