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峡移民矛盾纠纷的凸显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三峡移民矛盾纠纷的凸显及对策
向培年
随着三峡四期移民清库任务的顺利完成,三峡工程成功实现了防洪、发电、通航三大目标,三峡水库移民搬迁也顺利结束,三峡移民工作由大搬迁步入大发展阶段。但后三峡库区移民中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如何消化和解决这些矛盾和纠纷,促使库区和谐、平安、稳定。笔者对秭归县归州镇进行了调查和探析。
后移民矛盾纠纷的凸显
秭归县归州镇位于三峡大坝上游33公里的长江西陵峡北岸,地处秭归县腹地中心,版图面积12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委会,81个村(居)民小组,29990人。该镇移民任务占整个三峡库区移民的4.3%,淹没20个村(指原自然村),87个村民小组,6个居委会,28674人,其中农村人口11019人,淹没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52.5%,淹没房屋面积40.6万平方米,耕园地7630亩,移民需生产安置8665人,原归州、香溪、屈原三个集镇以及20余家企业和医院、广播、电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要异地迁建,加上占地移民和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全镇动态移民达4万人。通过十六年艰苦卓绝的移民工作,归州镇完成了移民大搬迁,实现了大调整,进行了大建设,促进了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归州镇涉及生产资料调整9个村80个组2742人,库区移民中生产资料的矛盾纠纷占全镇总纠纷的60%。一是后靠移民安置在生产资料调整时出田户不愿拿出土地,使进田户无法得到土地双方发生矛盾;二是出田户不拿质量好的土地,只拿相对贫瘠的土地,进田户不愿耕种而发生矛盾;三是调出土地户为土地上的附着物--柑橘树木与进田户为果实的采摘发生矛盾,出田户说国家按标准补偿柑橘园不能弥补其实际损失,进田户说土地已分配给我了就归我经营受益,为此双方均采摘同一块柑橘园的果实互不相让,发生冲突。
(二)邻里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峡库区移民后靠安置建房中相邻之间为通风、采光、通行、进水、排水、房前屋后树木种植、附属物修建等利益纷争发生矛盾。如彭家坡村村民胡某将厕所建到邻居李某门口,造成对周围环境影响,引起周围村民的公愤。这类纠纷占移民纠纷总数的10%。
(三)滞留移民与本地后靠移民的矛盾。三峡库区一部分外迁移民外迁后返迁或者户口走了房屋拆了人根本没有走,他们借住于亲友家或者在本地租房居住,滞留库区,与后靠移民争田争地,打架斗殴,引起地方不得安宁,这种情况在移民库区各个村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类纠纷占移民纠纷总数的5%。
(四)后靠移民与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三峡库区后靠移民户因生产资料不足、建房资金困难、后靠建房地基差、搬迁避让没有地方、生活困难等原因,要求干部解决,往往这些矛盾交织到一起,形成难解的症结,当地干部又不能随意
表态解决,因此一些移民户情绪激动,直接向干部发泄心里的怨气,发生冲突,群体上访,越级上访,影响地方和谐稳定,这类纠纷占移民纠纷总数的10%。
(五)其他因素引发的矛盾。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很多后靠移民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儿童,这些弱势群体受到不法侵害例子举不胜举;在后靠移民中很多已婚妇女也纷纷外出淘金,她们出去后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一部分人回来后不要家庭、不要父母、不要孩子、不要财产、只要离婚;同时留守妇女在家因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身心疲惫,孤独、寂寞、空虚,红杏出墙也是常有的事,上述缘由引发婚姻大战,引起家庭解体,甚至流血事件,这类纠纷占移民纠纷总数的15%。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峡库区后移民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干部工作方面的,也有移民个人因素方面的,其归纳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后靠移民生产资料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收入低。归州镇移民后靠土地安置2742人,耕地面积为2060亩,人均耕地仅0.75亩,其中人均不足0.5亩的高达424人,且大部分都是山高坡陡的“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归州镇支柱产业是柑橘脐橙,2007受冰雪灾害的影响,30%的农民欠收或绝收,2008年受四川广元蛆柑事件的影响,全镇近4万吨柑橘平均价格不足0.4元/市斤,农民亏本销售,一个家庭年收入几千元现金,移民收入普遍偏低。
(二)后靠建房环境差。秭归县归州镇属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境内大、小型地质灾害点就有95处,山高坡陡,适宜建房的地方很少,建房地基紧缺,加之库区蓄水诱发了库岸沿线多处地质灾害,而后靠移民户又不愿意到远离公路等交通不便的地方建房,置规划于不顾,在公路边滑坡地带建房,人为造成一些不安全隐患,一些移民户无后靠条件,但又不愿意外迁,被迫用高出几倍的代价换取别人临近公路边的田块来建房。由于地基紧张,许多地方都是集中建房,众多移民拥挤在一个居民点上,没有地方建设附属设施及猪栏厕所等。
(三)生态环境破坏仍在继续。不是三峡库区移民喜好种地,而是他们从这个庞大的工程中分享的利益实在有限,他们所得到的回报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就显得困难。对于一个普通的三峡移民,他们吃米买菜,供孩子上学读书,都要花钱,国家给后扶移民生活补贴资金为年600元/人,远远不够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他们不得不在所分得的几份薄地上开垦维持基本生活,为了生存不得在已经停耕的地方重新开荒,不得不抢种退水后的消落带。归州地区长江边,香溪河、吒溪河库岸,长达近70公里,冬季消落带高达20多米,在其开垦种植,既不安全又加剧了土壤的剥离流失和环境的破坏,对于原本生态结构脆弱的库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四)部分外迁移民滞留库区。在三峡库区蓄水和搬迁避让时,由于水赶人走,滑坡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清库工作和搬迁避让工作顺利进行,当
时允许部分外迁移民对原种植的柑橘树木鼓励继续耕种1-3年,这给一部分滞留移民留下了滞留的借口,部分移民滞留库区继续耕种原有土地,而不按政策将田交还国家用于后靠移民安置。如彭家坡村原卡子湾滑坡73个外迁户仍滞留库区继续耕种原有土地,给该组生产资料调整带来极大的困难。
(五)移民基础设施管理难度很大。库区后靠移民基础设施的后期管理因资金匮乏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基础设施功能发挥不足。如国家对后靠移民集中修建的水池,由于后续管理难以跟上,造成有人用,没人管,空闲着“装太阳”,有的配套设施被人拆卸,人为造成这些公用设施功能损坏,移民之间为饮水发生争执,打架斗殴。
(六)库区蓄水带来的交通困难。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对岸,原来一些可以淌过的小河,现在都变成了几十米深的深水航道,移民过河只能依赖渡船,而渡船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能做到旅客随到随走,寒冬或酷暑在河边等上好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移民的出行变得异常困难,涉及香溪、向家店、万古寺3个村近3000人口。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移民政策的扶持力度。1.扶持三峡移民发展生产增加造血功能。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对香溪、向家店、万古寺三个村的移民交通问题,国家要投资打通香溪至兴山峡口近10公里的公路,兴建香溪大桥(跨长江与香溪河两座桥),彻底解决移民出行难问题,对已修村组公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要建立维修保护长效机制,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其二,加大低产田的改造。通过土地整治、坡改梯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土地质量及产出效率,配套生产路、引水灌溉设施及排水设施,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历史。其三,培植地方支柱产业。加大归州柑橘支柱产业的培植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对柑橘老果园的更新与品改,加大柑橘销售环节的疏通,加大柑橘市场的培植力度,确保三峡移民增产增收。2.加大移民后扶资金的覆盖面,适度增加资金额度。3.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促使移民致富。库区移民富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根本,国家必须采取一切方法和措施促使三峡库区移民富裕起来,确保库区和谐平安。
(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生态移民、退耕还林、避让搬迁是库区生态好转的有效途径。其措施应该是库区内海拔至少300米以下必须停耕,国家要研究制定施行三峡环境保护工程方案,将生产资料不足的移民进行劳动力转移;采取避让搬迁措施搬迁移民,大量的人口再次从三峡库区生态脆弱的环境搬走,使三峡库区生态保持平衡,实行三峡库区环境治理与保护有机结合。
(三)加大矛盾纠纷的化解力度。对后移民凸显出的矛盾纠纷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制定预案,采取平安中心户长运行机制、诉调对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化解移民矛盾纠纷于基层、于源头、于萌芽状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仲裁等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