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ppt10 岳麓版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共16张ppt)
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综 合 性
念 做 打
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 称。 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舞台布 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 置 演。
写 意 性 人物化 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 妆 的一面。 人物服 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 饰 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 动 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源头——傩戏: 原始时代,辟邪消灾的傩戏 特点:服饰绚丽、载歌载舞 2.先秦汉唐的表演艺术
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 ——更多的戏曲因素 唐代:歌舞戏 ——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叙事性、戏剧冲突 ——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梨园”
3、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 有直接关系: A 政治因素 B 宗教巫术 C 经济因素 D 文化艺人的创作 2、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 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二、杂剧与昆曲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形成:北方地区 2、原因: ①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 壮大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社 会地位低下。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3、代表: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和王实甫。 4、特点: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 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中国戏曲之母----昆曲
净
生‘‘净”亦叫花脸。 净角来自脸画彩图 的花脸角色,看 来并不干净,故 反其意为‘‘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 精品课件
比女人更美的男人
梅兰芳第二:李玉刚
李玉刚,中国当红 男旦,一位来自吉林省农 村的小伙子。
在2006年7月中国国 家电视台CCTV—3深受 老百姓喜爱的“星光大道” 节目中获得年度季军,成 为当之无愧的平民偶像。
第10课 梨园春秋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 “傩”——戏曲的萌芽 2. “梨园”——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 所3. 瓦舍(瓦肆)——宋代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4. “南戏”——两宋之际,完备的戏曲形式
第10课 梨园春秋
京 剧 开 山 鼻 祖 程 长 庚
——
第10课 梨园春秋
清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同光十三绝》
自左至右: 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
(《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 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 (《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 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 楼(《四郎探母》杨延辉)。
第10课 梨园春秋
■戏曲的起源 ■元杂剧与昆曲 ■“国粹”京剧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傩”、“梨园”、瓦舍、“南戏”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1. “傩” nuó(原始宗教歌舞)——戏曲的萌芽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第10课 梨园春秋
贵州傩面具
第10课 梨园春秋
唐玄宗
梨园
唐代华清宫梨园,亦称随驾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 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 舞的场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共39张)PPT课件
角色:生、末、净、旦、丑
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13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 戏班10个人物集体亮相 的场面,生、旦、净、 末、丑齐全,脸谱构画 生动;笏板、刀、宫扇 等道具的运用,鼓、笛、 拍板等乐器的演奏,反 映了当时戏剧的规模。
这幅壁画为我国目 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戏剧 壁画。
14
京剧: 徽班进京 徽调 融合吸收京剧(国粹)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原始时代,人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 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傩”的发展
三星堆铜人面具
傩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傩戏
7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思考: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 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 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 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这 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四、昆曲——百戏之祖
• 鼎盛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
• 地点:江南昆山
• 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 吐字讲究格律,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 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 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42页)
代表: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
发展:明中叶后全国性剧种 影响:对都京产生剧深、远川影剧响、,湘被剧称、为越百剧戏、之黄祖梅戏15
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13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 戏班10个人物集体亮相 的场面,生、旦、净、 末、丑齐全,脸谱构画 生动;笏板、刀、宫扇 等道具的运用,鼓、笛、 拍板等乐器的演奏,反 映了当时戏剧的规模。
这幅壁画为我国目 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戏剧 壁画。
14
京剧: 徽班进京 徽调 融合吸收京剧(国粹)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原始时代,人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 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傩”的发展
三星堆铜人面具
傩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傩戏
7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思考: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 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 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 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这 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四、昆曲——百戏之祖
• 鼎盛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
• 地点:江南昆山
• 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 吐字讲究格律,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 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 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42页)
代表: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
发展:明中叶后全国性剧种 影响:对都京产生剧深、远川影剧响、,湘被剧称、为越百剧戏、之黄祖梅戏1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精品课件(57张)(共57张PPT)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2)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 场景更替的手法,
讲练结合: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 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 四海九州”这些舞台形式体现了戏曲 表演艺术的( C ) 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化
3.代表作: (1)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2)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
《西厢记》描写相国小姐 崔莺莺私毁与家长所定的 未婚夫郑恒之间的婚约, 挣脱母亲的管束,与一见 钟情的书生张珙相爱,第 一次在“存天理,灭人欲” 的封建社会响亮地喊出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 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 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 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 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 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 由而抗争。
一、戏曲的源头 ——傩戏
考古挖掘——论从史出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三星堆铜人面具:方正脸,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 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
一、戏曲的源头——傩戏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以娱神来祈求神 灵保佑(傩戏的功能)
【讨论】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元代知识分子被打入了社 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 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 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 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 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 了元杂剧文学艺术水平。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匠 八、娼 九、儒 十、丐
三、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原因: 元朝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进取无望
思考:1、南戏形成的原因?
⑴根本: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 出现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⑶市民阶层壮大; ⑷民间艺人的努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1张)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 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办?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 巫术仪式——“傩”(nuó) 。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 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 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 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 平衡与和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 春秋》优质课件(31张
)
2020/9/21
戏曲为什么又称为梨园?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 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 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 艺人,成为我国历史上 ,第一座集音乐、舞蹈 、戏曲的综合性“艺术 学院”。后来就与戏曲 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 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 词。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请问: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 在浙江的温州以 及福建的泉州、 福州一带,所以 叫南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思考:南戏形成的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
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市民阶层壮大; ⑶出现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⑷民间艺人的努力。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2.中国戏曲之母----昆曲
(1)概况: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时期 兴起于江南昆山
(2)特点:
文词华美、载歌载舞
(3)代表作: 汤显祖的《牡丹亭》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元杂剧和昆曲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 一位戏曲学家说:“杂剧在元代出现并且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 巫术仪式——“傩”(nuó) 。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 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 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 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 平衡与和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 春秋》优质课件(31张
)
2020/9/21
戏曲为什么又称为梨园?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 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 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 艺人,成为我国历史上 ,第一座集音乐、舞蹈 、戏曲的综合性“艺术 学院”。后来就与戏曲 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 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 词。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请问:图中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这种戏曲流行 在浙江的温州以 及福建的泉州、 福州一带,所以 叫南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思考:南戏形成的原因?பைடு நூலகம்
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⑵市民阶层壮大; ⑶出现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⑷民间艺人的努力。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2.中国戏曲之母----昆曲
(1)概况: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时期 兴起于江南昆山
(2)特点:
文词华美、载歌载舞
(3)代表作: 汤显祖的《牡丹亭》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与发展: 元杂剧和昆曲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 一位戏曲学家说:“杂剧在元代出现并且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3张)
宋代 南戏
3、产生背:
(1)政治经济重心南移; (2)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 (3)市民阶层壮大; (4)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
勾栏百戏说唱
顶竿
傀儡戏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 本《张协状元》是一出 婚变悲剧。写书生张协 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 发之妻。后其妻被一高 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 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 后,夫妻和好。这出戏 反映出当时“富易交, 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 春秋》优质课件(33张
)
2020/9/21
中国戏曲的种类及发源的地方
晋剧、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汉剧、 京剧 山西、河南、浙江、广东、安徽、 湖北 、北京
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 也。”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 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3、京剧的艺术特色 (1)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 大行当。
“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 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净”:亦叫花脸。 “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 很大区别。
“曲圣”关汉卿与《窦娥冤》
关汉卿,誉为“元曲第一家”、“东 方的莎士比亚”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 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 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创作杂剧 60余种,保留至今共约18种。
关汉卿
《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王实甫与《西厢记》
吸收了昆 曲、秦腔 等戏曲剧 种优点和 特长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 的清 说明 话上 场河 面图
》
宋代·勾栏百戏说唱图
宋代傀儡戏
第11课 梨园春秋
南 戏
第11课 梨园春秋
第11课 梨园春秋
梳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历史线索
一、源头 —傩戏
产生背景 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
二、形成
—宋南戏
产生的背景 流行区域和特色
流行区域和特点
三、成熟 —元杂剧 兴盛原因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四、繁盛 —京剧
产生的背景 形成过程
历史地位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思源考头1】—傩大与傩戏曲之有舞什么共
1.产生背景
1)社会经济发展;2)城市繁荣; 3)出现专门
娱乐场所
【思考2】 请说一说宋
2.流行区域
代南戏有什么特点?
浙江的温州、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3、特点 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主要在民间流行,贴近百姓生活;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同光十三绝》
第11课 梨园春秋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3.特点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 傩戏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三星堆铜人面具,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傩戏面具 三星堆铜人面具:方正脸,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方耳,耳 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京剧《定军山》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昆剧《长生殿》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黄梅戏《天仙配》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豫剧《穆桂英挂帅》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评剧《花为媒》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越剧《红楼梦》
第11课 梨园春秋
第11课 梨园春秋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 中,大小勾栏五十馀座。内中瓦子、莲花棚、 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 千人。自丁先现、王团子、张七圣辈,后来多 有人于此作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 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 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产生背景
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原始时代,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成了
一种巫术仪式——“傩”
2.傩的发展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3.傩仪与戏剧起源的关系
载歌载舞蕴涵古代戏曲的萌芽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 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 娱人,这样巫术仪式 就转化成 戏曲表演。
第11课 梨园春秋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第11课 梨园春秋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1.产生背景
①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 的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 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
中国的地方戏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中国的地方戏
川剧绝技 “变脸”
第11课 梨第园11课春梨秋园春秋
你你你喜能知欢列道哪举为一 多什部少么戏 种把曲中戏?国曲地称方为戏“剧梨的园名”称吗??
第1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 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 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 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②在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
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为“雅部”的 昆曲,为宫廷所垄断,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第二类叫“花部”,包括了除 昆曲外的所有地方剧种。昆曲由于脱离群众、曲辞深奥,逐渐衰落。“花部” 的地方戏高度繁荣,最为流行的是弋阳腔体系。
③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 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 典活动,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第11课 梨园春秋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2.产生过程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
京剧的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思隆皇考帝4八】十:寿徽辰班。进京后为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什?么能在京城扎下了根?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③在北京地区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情况下,假设你是徽 班的班主,你要怎样才能使你的徽班在北京站住脚跟, 吸引观众,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
第11课 梨园春秋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收 并蓄,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使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嘉庆、道光年间又 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 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 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 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 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 被公认为“国剧”。
1.兴盛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少数民族政权,社会矛盾尖锐
34))停少止数科民考族政,知权识不分歧子视地戏位曲【低下思,考深入3】社:会为底什层么说元杂剧标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1)“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2)王实甫《西厢记》
3、流行区域和特点
1)北方地区 2)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第11课 梨园春秋
贵州傩面具
第11课 梨园春秋
2004年8月18日,贵州傩戏傩文化馆在贵州 省落成。该馆藏有上百面精致的地戏脸谱以及演 地戏使用的法器和道具等。图为几位头戴面具的 农民演员在演地戏。
第11课 梨园春秋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第11课 梨园春秋
江西南丰石邮村傩神庙门联: “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