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核心制度

合集下载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十六项基本规范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这十六项核心制度的内容:1. 护理安全制度:强调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要求护士严格按照医学规范进行工作,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3. 护理伦理规范:要求护士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权和自主权。

4. 护理技术规范:明确护理技术的操作要求和工作流程。

5. 护理计划制度: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6. 护理记录制度:要求护士准确、详细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

7. 护理药品使用制度:规定护士在使用药品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规定的剂量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8. 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规定护士在感染控制方面的职责和操作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

9. 病例管理制度:明确护士在病例管理方面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及时整理和归档患者的医疗病历。

10. 护理信息管理制度:要求护士妥善管理和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11. 护理质控制度:要求护士参与质量控制活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12. 护理培训制度:规定护士参加持续教育和培训的要求,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13. 护理交接班制度:强调护士在交接班时的沟通和信息传递,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

14. 护理监督制度: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15. 护理奖惩制度:根据护士的工作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激励护士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16.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要求护士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潜在的护理安全风险,预防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的内容,通过遵守这些制度,可以确保护理工作高效、规范,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四项核心制度

护理四项核心制度

护理四项核心制度护理是医疗领域中重要的一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护理四项核心制度应运而生。

这四项核心制度分别是患者安全制度、感染控制制度、药物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评估制度。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四项核心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患者安全制度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宗旨。

患者安全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确认制度。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核对患者身份,避免出现患者身份被弄混的情况,确保错误患者不会接受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或者药物治疗。

2. 落实患者识别制度。

每位患者都应该有唯一的识别标志,比如手环或者电子识别卡,以便于护士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准确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发生因患者身份混乱而导致的错误操作。

3. 建立患者病情观察制度。

护士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二、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

为了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发生,感染控制制度被引入护理工作中。

感染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有效的手卫生制度。

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医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液。

手卫生的正确率和有效率对于控制感染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医疗器械消毒和清洁制度。

护士应当严格按照消毒和清洁的标准操作,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无菌,避免引入外界的病原体。

3.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

护理工作区域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避免感染传播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洁净的工作环境。

三、药物管理制度药物管理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之一,合理的药物管理可以保障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负责开药和配药的护士需要具备合格的执业资格。

护士在开药和配药之前需要对医嘱进行仔细核实,确保准确无误。

2. 对药物进行正确的存储和保管。

药物需要存放在专门的药房或者药柜中,不同种类的药品需要按照要求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2024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

2024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

2024版18项护理核心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核心制度。

以下是2024版的18项护理核心制度:1.人性化护理制度: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为患者提供温暖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2.安全护理制度: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防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伤害。

3.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手卫生、环境清洁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4.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监管机制,评估和改进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5.病情评估制度: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6.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7.疼痛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疼痛控制方面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满意的治疗。

8.护理文书制度:规范护理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促进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共享。

9.护理技术规范制度:规范护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护理效果和安全。

10.营养支持制度: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11.应急护理制度:建立护理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12.成果评价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13.家庭护理制度:在患者出院后,为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指导和支持。

14.隐私保护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15.职业规范制度:规范护士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保障患者的权益。

16.护理技能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护理技能培训活动,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17.跨学科合作制度:与其他专业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综合护理方案。

18.善终关怀制度:为临终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和支持,提高生命质量。

以上是2024版的18项护理核心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和实施能够提升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十四项核心制度内容
1. 尊重患者权益制度: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自主权,尊重患者意愿。

2. 安全管理制度: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受伤或感染。

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4. 沟通协作制度:促进医疗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提供连贯的护理。

5. 护理记录制度: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病情、护理措施等。

6. 感染控制制度: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7. 医疗事故管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8. 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避免药物错误。

9. 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0. 售后服务制度:提供患者和家属的相关咨询和支持服务。

11. 继续教育制度:持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

12. 报告与追踪制度:及时报告和追踪医疗意外事件和质量问题。

13. 紧急救治制度:建立急救制度和流程,确保对危急患者的及时救治。

14.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护理18个核心制度

护理18个核心制度

护理18个核心制度护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保证护理质量。

本文将介绍护理工作中的18个核心制度,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

1. 健康评估制度: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家族史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文书记录制度:护士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并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进行信息交流。

3. 感染控制制度:护士需要按照标准预防护理程序,控制感染传播,保证患者的安全。

4. 疼痛管理制度: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和管理,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止痛治疗。

5. 药物管理制度:护士需要正确使用和管理药物,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用药途径和剂量,避免用药错误。

6. 护理安全制度: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预防压疮、保证患者安全转移等。

7. 重症监护制度:护士需要熟悉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急状况。

8. 普及护理知识制度: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普及护理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9. 病例讨论制度:护士需要参与病例讨论,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协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和解决问题。

10. 亲属沟通制度:护士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理解和支持患者的治疗过程。

11. 病房卫生制度:护士需要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2. 紧急事态应对制度:护士需要接受紧急事态应对培训,熟悉适应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13. 安宁护理制度:护士需要给予临终患者以尊严的安宁护理,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

14. 置管护理制度:护士需要掌握各种置管护理技术,保证患者的置管安全和有效。

15. 护理质量评估制度:护士需要参与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6. 资源利用制度:护士需要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包括设备、药物和人力,提供最经济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1.临床护理规范化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包括护理操作的标准、用药安全、感染控制等,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护理干预和护理评价等流程,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

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患者身份确认、药品用药安全、护理设备管理等,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4.护理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定期护理教育培训制度,包括新进护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5.护理文书规范化制度:规范护理记录、护理文书等,确保护理信息准确、清晰、规范,方便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和判断。

6.护理知识管理制度: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和知识分享机制,促进护理经验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

7.感染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与消毒、隔离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8.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9.领导护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领导护理队伍,明确分工和责任,确保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得到有效的领导和支持。

10.护理研究与创新制度:鼓励和支持护理研究和创新,促进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11.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通过护理风险评估、不良事件报告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2.团队护理制度:鼓励和支持护理团队合作,建立团队护理制度,明确各个角色和职责,提高护理工作的协同效应。

13.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评价和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积极护理
①积极营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建立亲情护理体系,尊重病人和
家属的人格尊严,提供温馨的护理服务。

②积极熟悉病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留意出现异常
病情,以便即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③积极护理病人,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病人
的安全、舒适和顺利康复。

④积极组织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护理教育,提高病人和家属的健康知识
水平和自我照顾能力。

二、认真护理
①认真执行医嘱,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保证护理质量。

②认真监测病人的体征,对体征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③认真做好病人护理记录,记录护理完善,定期检查,确保记录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④认真护理,确保病人的安全、舒适和顺利康复,不断提高护理效果。

三、有效护理
①及时评估病人护理需求,有效控制和评价护理质量。

②及时应对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③有效利用护理资源,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科学运用护理文书,提高护理质量。

④有效控制护理时间,限制护理成本。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内容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1. 护理规范制度护理规范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基础。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护理操作规范:明确各种常见护理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安全性和规范性。

•护理文书规范:规定各类护理文书的格式、内容和填写要求,保证信息准确、完整、可读。

•护理记录规范:明确护士对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的记录方式和要求,为医生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2. 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且严重的问题,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建立感染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感染防控流程:明确各个环节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灭菌等。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病例,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感染培训与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和预防感染的意识。

3.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内部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安全风险评估: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事故报告与处理:建立事故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类事故,并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

•安全培训与宣传: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

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建立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类不良事件,并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

•护理质量培训与提升:开展护理质量培训和提升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 患者安全制度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工作的核心目标,建立患者安全制度可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患者身份确认:确保每位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进行身份确认,避免误诊、误治等问题。

•药物管理规范:建立科学的药物管理流程,包括药物配药、给药、监测等环节。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其中8项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其中8项

临床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其中八项核心制度)〔一〕护理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长期医嘱单、各种执行卡、电脑输入的医嘱,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有总查对登记本,查对人均要签全名。

电脑输入者和核对者均要在医嘱本、医嘱单上签全名。

〔2〕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如有疑问必须核实前方可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医嘱。

〔3〕一般境况下,医生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无误前方可执行,并保存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完毕后医生及时补开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查对,并遵守谁执行、谁签名、谁负责的规定。

〔5〕护士长应组织和/或参与医嘱查对,每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非电脑医嘱每周总查对2次,并有记录。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一注意〞。

1〕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2〕八对:对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3〕一注意: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响〔2〕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缝,安瓿有无裂缝,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者均不得使用。

静脉给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3〕一切药物准备后要有第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前方可使用。

〔4〕对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确认皮试阴性前方可使用;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存安瓿备查。

〔5〕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确认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前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3.输血查对制度〔1〕取血时、输血前,均须两人共同做好"三查十二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泄露〕、输血装置受否完好;"十二对〞即对**、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输血治疗同意书、血瓶〔袋〕号、血型、穿插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时间。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及职责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及职责

门诊护理规章制度及职责一、门诊护理规章制度1、工作守则1.1、遵守医院门诊护理规章制度,服从医嘱,认真履行护理工作。

1.2、对患者要耐心细致,做好交流和沟通,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

1.4、遵守门诊护理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1.5、遵守消毒规范,保持医疗器械的清洁卫生。

1.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处理工作。

2、工作纪律2.1、按时到岗,勤勉工作,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及休息规定。

2.2、保持工作环境整洁,不得在工作区域内吸烟、喧哗等行为。

2.3、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挥,不得擅离职守。

2.4、不得私自借用医疗器械或药品,严禁私自处理医疗废物。

3、救治原则3.1、救死扶伤,协助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救治。

3.2、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3、坚守职责,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从患者处索取财物或接受礼品。

二、门诊护理职责1、患者接待1.1、及时接待患者,协助患者进行登记和报道手续。

1.2、引导患者到指定的就诊科室,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引。

1.3、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协助医生进行初步护理评估。

2、护理评估2.1、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护理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及就诊情况。

2.2、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报告病情的变化。

2.3、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等。

3、输液护理3.1、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

3.2、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剂量。

3.3、做好输液管路的维护和更换工作,确保输液管路的畅通。

4、药品管理4.1、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和提供患者所需的药物。

4.2、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好用药的监测和追踪。

4.3、确保药品的储存和保管,保证药品的品质和安全。

5、护理指导5.1、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5.2、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5.3、解答患者对护理和健康的相关问题,提供专业的护理建议。

14项的护理核心制度

14项的护理核心制度

14项的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旨在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14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详细介绍。

1.早班、中班、晚班核对制度:护理人员在接班时需准确核对患者身份、医嘱、用药和护理要点等,确保患者安全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2.健康状况检测制度: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等,确保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消毒与隔离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消毒和隔离操作,确保感染的控制和传播的阻断。

4.输液和输血核查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核对患者身份和输液/输血内容,确保输液/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5.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人员在交班时需详细记录患者的状况和护理措施,确保顺畅的信息传递和持续的护理。

6.无菌操作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7.药物管理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药物的开药、配药、给药和记录,确保药物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8.疼痛评估和处理制度: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表现和描述,准确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疼痛处理措施。

9.跌倒预防和控制制度:护理人员需对高龄、病重或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10.皮肤护理制度: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皮肤护理方案和措施,防止或减轻皮肤损伤的发生。

11.安全用药制度: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药物的性质、剂量、途径和不良反应等,确保安全的用药和患者的用药合理性。

12.病情观察制度: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13.病情评估制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14.脱水和饮食管理制度: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脱水状况和饮食摄入进行评估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脱水预防和补液措施,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摄入合理。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门诊护理工作制度是指门诊部门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职责分工、岗位要求、工作纪律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下面是门诊护理工作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工作时间制度1.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七天,每天上午8:00开始,下午5:00结束,中午1小时休息时间。

2.需要上班的护理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上班前需完成换班交接工作。

3.调休、请假等情况需要提前请示主管护士,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门诊护理岗位职责制度1.门诊护士负责门诊室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接待患者、核实患者信息、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完成医嘱执行和护理操作等。

2.门诊护士负责门诊病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更新和整理病历资料、编写病程记录、汇总统计数据等。

3.门诊护士负责药品和耗材的管理工作,包括药品的配发、领用和退还、药品库存的管理和盘点等。

三、门诊护理工作纪律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守医疗秘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2.门诊护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不得擅自调换工作岗位或职责。

3.门诊护理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的指挥和安排。

4.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患者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妥善使用和保管工作设备和物品。

四、门诊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制度1.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评价,包括护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2.对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培训,提升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对工作表现良好的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制度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工作证和个人防护设备。

2.门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消毒操作规范,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八项核心制度护理

八项核心制度护理

八项核心制度护理八项核心制度护理是指在医疗系统中,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质量,建立并执行了八项重要的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文书制度、医嘱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感染控制制度、药物管理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制度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八项核心制度,以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文书制度文书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它记录了患者的病情、护理过程、医嘱执行情况等信息。

通过规范的文书制度,医疗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文书制度中,应该包含规范的护理记录、病历文书、交接班制度等内容。

二、医嘱管理制度医嘱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的指示,是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医嘱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医嘱的准确、及时执行,避免因医嘱执行不当而导致的患者的不良后果。

医嘱管理制度应该包含医嘱书写规范、医嘱执行流程、医嘱审核制度等内容。

三、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护理质量评估、质量改进、护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可以提升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四、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医疗风险评估、医疗差错报告、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

五、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是医疗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感染控制制度应该包括隔离措施、手卫生、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度的实施,可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六、药物管理制度药物管理是医疗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药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药物配药、药物使用、药物储存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制度的规范,可以降低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

护理18项核心制度内容1.入院检查制度:医院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检查,以便于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记录制度:医院要对每位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续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3.护理计划制度:护理计划是护士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制订的具体详细的治疗计划,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患者安全制度:患者安全是医院最优先考虑的问题,要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5.感染控制制度:医院要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士对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的管理,以防止感染疾病的发生。

6.疼痛评估制度:医院护工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疼痛缓解方案。

7.翻身计划制度:翻身计划是病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避免病人出现压疮等问题。

8.营养计划制度:医院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以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9.用药管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用药管理制度,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并发症。

10.术后护理制度:术后护理是医院治疗的一个重要阶段,要制定详细的术后护理计划,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11.病情监测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调整,以便于及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变化。

12.病情通报制度:医院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通报,以便于家属和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13.会诊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会诊制度,以便于医生能够及时与其他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

14.康复计划制度:医院要对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以便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5.病历保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保密制度,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

16.病人家属关怀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关怀制度,以便于照顾好患者的家属和其他照顾者。

17.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要对医疗设备进行详细的管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18.医疗事故处理制度:医院要制定详细的医疗事故处理制度,以应对医疗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医疗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疗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一、规范护理操作医疗护理的核心在于规范的操作流程。

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工作时,必须遵循医疗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医疗标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患者安全管理患者的安全是医疗护理的首要任务。

护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跌倒、避免医源性感染等方面的工作。

三、感染控制与预防医疗机构是感染传播的重要场所,护理人员必须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包括洗手消毒、环境清洁、器械灭菌等,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标准化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按照标准化的护理记录要求,认真填写和保存护理记录,提供便于医疗工作的依据。

五、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是医疗机构的一大难题,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废物对患者和环境造成污染。

六、患者权益保护护理人员应当始终将患者的权益放在首位,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利,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七、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医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八、健康教育医疗护理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

护理人员应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建立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九、跨科室协作医疗护理是一个团队工作,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十、全程护理全程护理是医疗护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护理人员应当从接诊、治疗、康复全过程中全程跟踪、全方位护理,保障患者获得全面的医疗服务。

十一、病情评估病情评估是医疗护理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获得科学有效的治疗。

十二、安全用药用药安全是医疗护理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应当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按照医嘱正确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水平,避免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责任,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二、人员练兵制度:建立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提升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医疗需求。

三、规范操作制度: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护理记录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五、感染管理制度:建立感染控制和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消毒规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六、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护士对药品的配送、管理和使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七、用人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员招聘、考核和晋升制度,激励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八、职业道德规范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强调服务精神、热情和责任,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九、巡视督导制度:建立定期巡视和督导机制,通过巡视和督导护理部门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十、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确保护理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十一、应急事件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应急事件管理流程,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保障患者的安全。

十二、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评估护理服务水平和效果,找出问题并改进。

十三、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和工作失误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医疗保健体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门诊护理作为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门诊护理的高效、安全和质量,医院制定了一系列核心制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概述门诊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医院针对门诊护理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规范门诊护理流程,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1. 门诊护理工作流程制度门诊护理工作流程制度包括患者挂号、护理记录、护理评估、药物管理等核心环节。

该制度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门诊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2. 门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门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是门诊护理核心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它规定了病历的书写要求、格式和内容,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病历的规范书写也方便了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患者的管理。

3. 门诊护理质量评估制度门诊护理质量评估制度是为了监督和评估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

该制度包括定期的护理质量检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内容,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

4.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而制定的。

该制度包括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药品的管理、操作规范的制定等内容,以减少患者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和事故。

三、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实施情况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实施情况是评估核心制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根据医院的数据统计,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实施情况良好。

首先,门诊护理工作流程制度的实施情况良好。

工作流程明确,护士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操作,减少了工作中的混乱和错误。

其次,门诊护理质量评估制度的实施情况也较好。

定期的护理质量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为门诊护理服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再次,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得到了重视。

医疗器械、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得到了有效推行,患者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I. 介绍门诊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在门诊护理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护理流程、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标准。

本文将从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II.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重要性门诊护理核心制度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几个重要方面:1. 信息管理:门诊护理核心制度包括对患者信息的准确记录和管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患者健康档案等方式,实现患者信息的便捷共享和管理,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错误和遗漏。

2. 诊疗流程:门诊护理核心制度规范了患者就医流程,并明确了患者接待、分诊、登记、护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一致的服务水平。

3. 质量控制:门诊护理核心制度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严格的护理操作标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监控机制,对门诊护理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4. 安全管理:门诊护理核心制度重视患者的安全管理。

通过完善的门诊护理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机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就医的安全性。

III. 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门诊护理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因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标准:明确门诊护理的服务标准和要求。

包括患者接待、分诊、护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规定,确保门诊护理工作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

2. 人员管理:规范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职责。

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护理岗位设置和人员轮岗制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

3. 设备设施:门诊护理核心制度还包括对相关设备设施的管理。

确保门诊诊室、诊断设备、急救药品等设施的运行维护,保障患者就医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4. 危急重症管理:针对门诊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危急重症状况,门诊护理核心制度还包括了相应的急救措施、应急预案和急救培训,以提高门诊护理人员对危急重症的应对能力。

门诊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有关制度一、门诊护理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必要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佩戴胸牌,准时上岗,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以高度责任心、同情心、耐心诚恳、态度和蔼接待每位病人,实行首问责任制。

工作时间除紧急状况外不外出,不办私事,不会客。

2、认真做好各诊室开诊前准备工作和接诊后整顿、清洁、消毒工作,候诊病人依照电脑挂号顺序就诊,做到一人一室,维持好就诊秩序。

3、认真做好就诊病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预检程序,就疑似传染患者或不明因素发热患者护送至感染科就诊,并做好接待处消毒工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诊室空气每日消毒1~2次,桌椅、电脑、诊断床、轮椅等每日用消毒水擦拭1~2次,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5、就诊环境保持清洁、整洁、安静、舒服、做好病人就诊前、中、后指引,定期开放电视健康屏幕,实行健康宣教。

6、做好各诊室器械、药物、消毒剂管理工作,备好急救用品、药物,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突变,及时做好应急解决。

7、护理人员必要纯熟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和上报流程,如:火灾、食物中毒、停电等,能有效疏导和急救,控制风险和危害。

8、积极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准时完毕继教目的,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业务、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9、凡发生差错、事故,须上报并及时组织讨论。

二、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也许引起过敏药物,必要按规定做过敏实验。

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注射前必要两人核对药物和注射证。

2、密切观测注射后状况,发生注射反映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带好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无菌包每周消毒一次),保持消毒液有效浓度,注射时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4、急救药物、器械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过期更换。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6、室内每天消毒,每月采样培养,成果要有记录。

三、门诊换药室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护理门诊核心制度

护理门诊核心制度

护理门诊核心制度一、引言护理门诊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病患的护理工作。

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与改善,护理门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护理门诊核心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门诊核心制度的概念护理门诊核心制度是指为护理门诊工作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和流程。

它规范了护理门诊的各项工作内容,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职责,确保护理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护理门诊核心制度的内容1. 门诊排班制度护理门诊需要根据科室的需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班次,确保人力资源的充足。

同时,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休假和轮班,以保证门诊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护理流程规范护理门诊工作的流程规范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

包括病患接诊、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操作、观察病情变化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护理记录标准化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护理门诊的护理记录要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包括记录的内容、记录的形式和时间等。

护理记录的标准化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便于沟通和交接工作。

4. 护理技术培训制度护理门诊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技术和知识才能胜任工作。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护理门诊核心制度应设立护理技术培训制度,不断培训护理人员的技能,提高其职业素质。

5. 质量监控机制护理门诊核心制度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质量监控机制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

四、护理门诊核心制度的意义1.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了明确的护理门诊核心制度,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和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门诊核心制度规定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标准,使护理服务更加科学、规范。

通过制度的执行,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病患的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护理制度目录值班、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医嘱制度医嘱执行制度7、护患沟通制度陪检制度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药品、物品、器材保管制度各种检查单管理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消毒隔离监测制度医疗废物临床管理制度护理安全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缺陷防范措施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护理病例讨论制度医疗锐器伤的防护制度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仪器设备的保养制度护理部会议制度护理排班制度门诊工作制度治疗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给药制度门诊各诊室工作制度门诊分诊制度换药室工作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1、明确职责(1)值班者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准确、及时进行。

(2)值班者应做到对病人高度负责,确切掌握病情变化及一切处置,认真填写护士交班本及护理记录。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下班前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整理好用过的物品,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详细交待。

(4)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到岗,在接班者未到或未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岗。

(5)交接班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查问,接班后发生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交接班过程中发生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2、交接班形式:(1)晨间集体交班:报告值班期间病房总体情况。

(2)物品器材交接班:对毒、麻、剧药品,注射器、体温计、血压计等物品器材应当面交清并登记签名,如数目不符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补充。

(3)病人床旁交接班:对危重、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进行床旁交接班;对瘫痪、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皮肤异常病人严格床旁交接班;对新入院病人检查处置情况是否齐全、妥善进行全面交接班。

3、严格执行病房值班及交接班制度,无特殊情况不许随意串班,如需串班必须经护士长同意,并体现在排班表上。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病情危重需抢救时,应立即进行抢救,并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时填写危重症患者报告单,送交医务科。

2、接受成批危重患者抢救时,应在抢救同时报医务科或主管院长。

3、凡需抢救的危重患者,均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设专人治疗、护理,根据需要设科或院抢救组。

4、各科室均应设立抢救室,备齐抢救物品,定期检查抢救设备、药品的完整和功能情况,做好记录。

抢救室内的各种物品非经科主任批准不准出室或做他用。

5、需请院内其他科室协助抢救时,可用电话或去人邀请,应邀请者应及时前往,需邀请院外人员来院抢救时,报医务科解决。

6、对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有关医技科室、手术室等,应积极主动进行配合,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拖延。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抢救的交接班制度,实行床旁交接班,负责抢救的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做好各种记录并随时向上级医师、护士长汇报病情和抢救执行情况。

8、危重患者抢救后,应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1、护理文件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护理文件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笔、炭素墨水笔。

3、护理文件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4、实习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件,应当经过本科室护士审阅、签名并修改。

5、修改:原则上不能修改。

若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使用本色笔,错字处画双横线,字改在侧面或上面,签全名。

如修改处过窄,可拉至右或左侧空白处,以不跨入装订线为准,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医嘱制度1、医生对病人的一切处置,均须开写医嘱,在一般情况下,严禁口头医嘱。

2、紧急抢救,来不及书写医嘱时,医师可用口头医嘱,护士接受医嘱后再将医嘱内容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随后由医师补记在医嘱本上。

3、每次医嘱、均应有医师签名,且医嘱单各项眉栏填写完整,不漏项。

4、转科的病人,转出科的医嘱全部停止执行,由转入科医师重新开写医嘱。

5、已经执行的医嘱,不得随意涂改。

6、书写医嘱时,层次要分明,字体要端正,字迹要清楚,内容要明确。

7、已经开写的医嘱,在执行前决定作废时,要及时盖取消章,同时要口头通知当班护士。

8、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晚班核对当日白班医嘱,白班核对昨日晚班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查对一次。

9、护士执行医嘱后,要填写执行的时间并签名。

10、护士执行医嘱时,遇有疑问或认为医嘱内容有错误时,应与医师取得联系后,再去执行,不允许搁置不理。

11、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以防遗漏。

12、凡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

医嘱执行制度1、医嘱必须下达在医嘱单上。

执行各项医嘱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各种长期医嘱、临时医嘱需按照医嘱要求及时执行,执行后准确填写执行时间。

执行医嘱按先急后缓的原则。

3、执行各种医嘱时需检查医嘱书写及内容是否正确,是否有医生签字。

确认准确无误后在护士执行栏内签字执行。

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负责医生沟通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缺少医生签字的医嘱为无效医嘱,请负责医生签字后执行。

4、输血、试敏等医嘱需双人核对并由两名护士在护士执行栏内签字执行。

毒麻药品需双人核对后护士在护士执行栏内签字执行,并在毒麻药登记本上双人签字。

5、执行注射抗生素等需做过敏试验的医嘱时应将过敏试验的结果,阳性用红笔写在医嘱的括号内注明(阳性),阴性用蓝笔写在括号内注明(阴性)。

6、临时备用医嘱如已执行,应签字,如未用或作废时应在医嘱栏内用红笔注明取消2字。

8、医生的口头医嘱为无效医嘱,在医生没下达书面医嘱前,护士一般不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

9、抢救病人或手术时,护士执行口头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生查对药物无误后执行。

将空药瓶保留,待抢救工作完毕,与医生核对并补全医嘱后,将空瓶仍掉。

护患沟通制度1、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让患者了解各项护理计划及措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附后),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详细提供各种不同护理方案的优劣点及所需费用,允许病人做适当的选择。

2、加强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及时处理病人的问题,并说明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及时发现并解决病人的管理问题。

3、病人的特殊治疗或容易引起病人异议的处置、特殊护理材料的应用、以及护理重要事项的沟通,均应认真填写《病人护理服务项目签字单》。

既能使患者行使自己的知情权、选择权,也能使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保护。

陪检制度1、一般情况下病人进行的各种辅助检查由专人负责护送病人到相关科室进行检查。

2、陪检人员应按照医嘱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年龄、诊断、检查项目,并通知病人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告知病人检查前特殊准备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3、陪检人员与检测人员共同核对检查收费项目,将检查通知单送至相关科室进行检测。

4、在陪同病人做检查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5、陪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宣教工作,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如有特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及时与负责医生及护士长联系。

6、检查完毕后,护送病人回诊室候诊区等候,及时取回检查报告单并交给负责医生。

7、如有未完成的检查项目,认真与负责护士交班。

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1、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该项操作的目的及必要性。

2、操作前使患者了解该项操作的程序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合作。

3、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4、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5、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6、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的谅解。

药品、物品、器材保管制度1、一般管理制度(1)护士长对物品、器材全面负责领取、保管,报损、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分类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2)各类物品由专人管理,常用物品和抢救器材每日检查清点。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4)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手续和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要经过部门主管同意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5)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消毒方法,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损失。

抢救器械、药品必定位放置,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精密贵重仪器建立档案,专人保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时保养维修。

2、器材管理制度(1)医疗器材要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

(2)使用医疗器械,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应及时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3)使用中器材性能不良时应及时报告,及时修复或补充。

发生破损,视情节予以处理。

(4)精密、贵重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便于使用。

用后由负责人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

3、药品管理制度:(1)各科室药柜的药品,根据需要保持一定数量和种类,便于临床应急使用,使用后应及时补充。

(2)药品应定位存放,由专人负责,以处方到药局换领。

(3)定期检查保存的药品是否有变质或过期,如发现上述情况不得使用。

(4)抢救车药品有一定基数,定位存放,每日检查,每班用去急救药品及时补充,保证随时应急使用。

(5)麻醉、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管理、贮存与使用按医院统一规定执行。

各种检查单管理制度1、临床医师填写的检查申请单要字迹清楚,逐项填写,不得空项并签章。

对检查内容填写不准确的检查申请单,医技科室有权不予处理。

2、医技科室应按申请项目及时完成,填写报告单注明日期盖章,按时回报,并作登记。

3、医技科室设专人按时将检查报告单送到诊室或病房。

4、门诊(含急诊)检查报告,由病人或家属领取;病房急诊由医技科室先用电话通知检查结果,后送报告单。

5、各科室不得让住院患者或家属送取标本,申请单及报告单,否则医技科室有权拒绝受理。

6、临床医师收到检查报告单后,必须按要求粘贴在病案内。

7、医技科室因某种原因不能按时发送报告时,要及时通知申请科室。

8、丢失标本或检查报告单时,丢失部门要认真查找并追究责任。

无菌操作制度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观念,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操作前应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洗手。

特殊情况或进手术室时按不同要求办理。

2、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包按消毒日期放置在固定柜厨内,与非无菌包分开存放。

无菌包用前应再次检查是否过期,已过期的无菌包严禁使用。

3、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细菌室、供应室、术后观察室应每日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培养一次,进行监测,并做好消毒和细菌监测记录。

4、各类消毒的无菌容器、无菌包、器械包、无菌罐,输血器、输液器等,要有明显消毒日期标示并有无菌监测手段,有效期一周,超过一周未使用者需再次灭菌后方可使用。

5、换药室、处置室的换药罐和盛药品罐,应每日消毒一次。

换药敷料及消毒药品应按时消毒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