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记 录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或盖 章。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 均应详细记录和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 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 录上注明。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应 记录其来源、批号、含量和使用前的处理;用 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
[检查]
含氮量:记录采用氮测定法第×法,供试品 的称量(平行试验2份),消解及蒸馏的过程, 硫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样品与空白试验 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计算式与结果。
pH值(包括原料药与制剂采用pH值检查的“酸 度、碱度或酸碱度”):记录仪器型号,室温, 定位用标准缓冲液的名称,校准用标准缓冲液 的名称及其校准结果,供试溶液的制备,测定 结果。
吸收系数:记录仪器型号与狭缝宽度,供试品的称量 (平行试验2份)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溶剂名称与检查 结果,供试液的溶解稀释过程,测定波长(必要时应附 波长校正和空白吸收度)与吸收度值(或附仪器自动打 印记录),以及计算式与结果等。
酸值(皂化值、羟值或碘值):记录供试品的称量(除酸 值外,均应作平行试验2份),各种滴定液的名称及其 浓度(mol/L),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消耗滴 定液的毫升数,计算式与结果。
[鉴别]
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记录室温及湿度,薄层 板所用的吸附剂(或层析纸的预处理),供试品 的预处理,供试液与对照液的配制及其点样量, 展开剂、展开距离、显色剂,色谱示意图;必 要时,计算出Rf值。
[鉴别]
气(液)相色谱:如为引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 所得的色谱数据,记录可以简略;但应注明检 查(或含量测定)项记录的页码。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原始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 绘图可使用铅笔)。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或图 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 名;如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 难以辨认,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 记录在记录纸上。
4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注意检品标签与送验单 的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 格、批号和有效期、生产单位、产地、检验目 的、样品数量和封装情况。
13
编辑版ppt
对各检验项目记录的要求
旋光度:记录仪器型号,测定时的温度,供试 品的称量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供试液的配制, 旋光管的长度,零点(或停点)和供试液旋光度 的测定值各3次的读数,平均值,以及比旋度 的计算等。
折光率:记录仪器型号,温度,校正用物,3 次测定值,取平均值报告。
14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记 录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或盖 章。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 均应详细记录和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 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 录上注明。
7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应 记录其来源、批号、含量和使用前的处理;用 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
检验记录中,应写明检验依据,反按照药典或 部(局)颁标准检验的,应列出标准名称、版 本或标准批准号。
5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过程中,可按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 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法 定标准中所载检验方法,可简略扼要的叙述;但如稍 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如实全部记录)、实验条件 (如实验室温湿度、实验仪器名称型号)、观察到的 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 真实现象;如遇反常现象,应详细记录,鲜明标出, 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判断等。 均应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药品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检验记录是保证再现实验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标准正确,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3检验依据按国家(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等成册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按单篇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标准复印件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按委托人提供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有关资料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注册检验资料除外)。

1.4检验过程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完全按照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实验条件(如实验温湿度,仪器名称型号和编号),实验结果(不要照抄标准,而应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

实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

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试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实验数据有效数位的保留原则上与标准规定的有效数位一致。

1.5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号和对照液的处理过程;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还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如有含量或水分)。

每个检验项目均应写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或范围,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单项结论(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

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一、检验目的:
1.确定复方丹参片的各项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药典要求;
2.检测复方丹参片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二、检验样品:
三、检验仪器和试剂:
1.恒温槽;
2.紫外分光光度计;
3.高效液相色谱仪;
4.显微镜;
5.乙醇;
6.氢氧化钠溶液;
7.硝酸银溶液;
8.碘液;
9.铁氯化物溶液。

四、检验项目和方法:
1.外观检查:
根据药典规定,检查复方丹参片的色泽、形状、气味等特征,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2.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酸B的含量。

3.汞、铅、镉、砷的含量测定:
采用草酸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重金属的含量。

4.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复方丹参片的色谱指纹图谱,比较样品与对照品的相似度。

5.微生物限度测试:
根据药典规定,采用菌落总数限度法和霉菌和酵母菌限度法,检测复方丹参片中的微生物限度。

五、检验结果记录:
1.外观检查:
2.含量测定:
3.汞、铅、镉、砷的含量测定:
4.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与对照品相比,复方丹参片的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为98%,符合药典要求。

5.微生物限度测试:
六、检验结论: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复方丹参片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药典要求,未检出有害物质,微生物限度也在合理范围内,可以确认该批复方丹参片合格。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
检验项目
报告中应明确列出所检验的项目,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等信
息。
检验结果
报告中应准确记录各项检验项目的实 际数据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
行整理和呈现。
检验方法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检验方法, 包括检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和试 剂等。
结论
报告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 给出明确的结论,包括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需要进行复检等。
02
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分析可能产生 误差的原因。
03
根据结果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以提高检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判断与结论
01 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对药品的质量进行评 估和判断。
02 依据判断结果,给出明确的检验结论,如合格、 不合格或其他特定情况。
03 确保结论准确、客观,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 要求。
完整性
确保记录的内容完整,包括实验的各个步骤、使用的仪器、试剂、测试结果等。
保留所有相关的实验数据和图表,以便后续分析和复查。
规范性
使用标准的格式和术语,确保记录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遵循实验室的书写规范,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保持记录的整洁和易读性。
02
检验操作记录
检验设备使用记录
01
设备名称
04
检验报告书写规范
报告格式
统一格式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应 统一,包括标题、编号、检验项 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结论 等部分。
清晰明了
报告格式应简洁明了,易于阅读 和理解,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表 述和格式。
规范用语
报告中使用的语言和表述应规范、 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 的表述。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药品检验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是整个检验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药品的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必须规范、准确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本文将给出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的范例,以供参考。

1. 各项基本信息的书写药品检验记录中各项基本信息的填写要准确无误,包括药品名称、检验日期、制造厂家、批号、规格、批量、样品编号等。

对于样品批量和批号,即使是重复检验,也必须保持一致。

2. 检验方式当前,药品检验中主要采用荧光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

在记录时,需要详细描述采用的检验方法,并注明方法文献的名称、版本和出版日期等信息。

3. 检验设备及工艺药品检验过程中,不同的设备和工艺会对检验结果起着不同的影响,在记录时,必须精准描述检验设备及工艺,如仪器型号、检验温度、检测条件、操作流程等信息。

4. 质量控制进行药品检验时,必须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和准确性。

在记录时,应该详细描述质量控制措施,如内部标准品的采用、浓度的计算及稀释、样品加标、纯化、净化等过程记录。

5. 检验结果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中检验结果的书写要准确明确,包括结果计算和评价,不合格样品的处理等内容。

对于结果计算,应该详细描述计算过程、计算式的来源和计算结果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检验项目,结果评价标准有所不同,必须在记录中明确说明。

6. 仪器及设备校准记录药品检验过程中,仪器及设备的准确性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周密的校准记录非常重要。

在记录仪器及设备校准时,应该写明校准标准品的来源、浓度以及校准时的操作流程和结果。

7. 附加信息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中,有些信息不属于必要信息,但是包含这些信息能够使检验结果更可靠、实用。

如样品的来源、样品的保存条件、样品采集时间等。

总的来说,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要准确、规范,必须包含所有必备信息,同时,需要增加一些附加信息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判断。

药物检验原始记录的格式大全

药物检验原始记录的格式大全

一、化学鉴别法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检品名称:检验日期:批号:规格:【鉴别】/结果:□呈正反应□不呈正反应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检验者: 复核者: 第页二、TLC鉴别法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检品名称:检验日期:批号:规格:[鉴别]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备:对照物质来源:□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其他:No:薄层色谱条件与结果详见附图()。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规定: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验者: 复核者: 第页三、TLC图薄层色谱检验记录图号:检品名称:检品编号: 检验日期:天气:室温:湿度:薄层板:展开温度:展开剂:显色剂及检视方法:点样量( l):点样顺序: 1 2结论:检验者: 复核者: 第页四、 相对密度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检品名称: 检品编号: 检验日期: 规格: 批号 室温: 湿度: 相对密度(比重瓶法)照相对密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A V I AV II 二部附录一部附录)测定。

测定方法: □比重瓶法 □韦氏比重称法 (规定测定温度为20℃)。

天平: 实验温度: 空瓶重(W 1): 瓶+供试品重(W 2): 供试品重(W 2-W 1): 瓶+水重(W 3): 水重(W 3-W 1):结果计算:计算公式:相对密度 = 水重量供试品重量结论: (规定 ) 检验者: 复核者: 第 页五、PH值测定法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检品名称:检品编号: 检验日期:批号:规格:温度:湿度:pH值照pH值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I G)测定。

仪器:校正仪器用标准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pH4.00)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6)其它:供试品溶液的制备:pH值测定结果: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规定: ) 检验者: 复核者: 第页六、重量差异检查之一药品检验原始记录检品名称:检验日期:批号:规格:重量差异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 D片剂项下检查法取供试品20片,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范例

2.2.5 气(液)相色谱:如为引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下所得的色谱数据,记录可以简略;但应注明检查或含量测定项记录的页码。

同2.6.4 气相色谱法和2.6.5 高效液相色谱法项下的记录要求。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2.1.7吸收系数项下的记录要求。

2.2.7 红外吸收光谱:记录仪器型号,环境温度与湿度,供试品的预处理和试样的制备方法,对照图谱的来源(或对照品的图谱),并附供试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

如常规操作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不一致时,需详细记录供试品的特殊处理过程。

例:
红外光谱:检验日期:2005.08.05 t:28℃RH :65%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ⅣC)方法检验
仪器型号:AE-240型电子天平(№008)
Avatar330型智能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074)供试品(醋酸泼尼松)的制备(压片法):取供试品0.03~0.2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细粉15~20mg,充分研磨混匀,依法压片。

测定:取制成的供试片,目视检查均匀无明显颗粒。

将供试片置于仪器的样品光路中,扣除用同法制成的空白溴化钾片的背景,录制光谱图。

(红外吸收图谱附后见页)。

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

HB-09-OR-083/R02复方丹参片成品检验原始记录(共 4 页)品 名: 规 格: 批 号: 请检单号: 数 量: 取样日期: 来 源: 取样量: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性状】 本品应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记录: 。

结论: 。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三七)记录: 。

结论: 。

(2)取本品1.6g ,研细,加乙醚10ml ,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酮ⅡA 、冰片对照品,分别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丹参酮ⅡA 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数分钟,在与冰片对照品色谱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结论: 。

(3)取〔鉴别〕(2)项下的药渣,加甲醇25ml ,加热回流1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5ml ,微热使溶解,加水饱和的正丁醇25ml ,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25ml 洗涤,弃去氨溶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5ml ,正丁醇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三七对照药材0.5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b1、Rg1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分层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定药品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检验记录是保证再现实验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标准正确,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进行核对。

注意检品与检品卡的内容是否相符,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检验项目、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检日期、检品数量和包装情况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于检验原始记录纸上。

检验原始记录应记录在检验原始记录纸上,用统一的文件编号,采用活页记录纸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检验过程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或用蓝黑色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试验数据如取样量、溶剂用量等应用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各检验项目的记录格式参照各检验科室原始记录模板书写,内容应包括所有与检验有关的信息。

凡用仪器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注明检品编号、文件编号、检验项目(包括图谱的具体试验名称和数据归属),并有检验者、校对者签名,需要引用的数据要在相关数据前打勾。

仅有数据(如不溶性微粒)的打印纸附于检验原始记录后,或粘贴于原始记录的适宜处,并加盖检验者骑缝章或骑缝签字。

如用热敏纸打印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原始记录纸上。

检验依据按国家(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等成册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按单篇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标准复印件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按委托人提供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有关资料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注册检验资料除外)。

药品不合格原因及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细则

药品不合格原因及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细则

[性状]


2 溶解度:一般不作为必须检验的项目; 但遇有异常需进行此项检查时,应详细 记录供试品的称量、溶剂及其用量、温 度和溶解时的情况等。 3 相对密度:记录采用的方法(比重瓶法 或韦氏比重秤法),测定时的温度,测定 值或各项称量数据,计算式与结果。
[性状]

4 熔点:记录采用第×法,仪器型号或标准温度计的 编号及其校正值,除硅油外的传温液名称,升温速度; 供试品的干燥条件(为该品种的干燥失重条件。若该 品种为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底限在135 ℃ 以上、 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 ℃ 干燥,熔点范围 底限在135 ℃ 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 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其他适宜方法干燥,如恒 温减压干燥。);初熔及全熔时的温度(估计读数到 0.1℃),熔融时是否有同时分解或异常的情况等。每 一供试品应至少测定2次,取其平均值,并加温度计 的校正值;遇有异常结果时,可选用正常的同一药品 再次进行测定,记录其结果并进行比较,再得出单项 结论。
[鉴别]




1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如实记录简要的操作方 法,鉴别特征的描述,单项结论。 血竭鉴别:取本品粉末置于白纸上,用火隔 纸烘烤即熔化,无扩散油迹,对光视呈鲜艳红 色。用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西红花鉴别:取本品浸水中,见橙黄色成直线 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牛黄鉴别:取本品少许,用水调和,涂于指甲 上,指甲染成黄色。
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


崩解时限不合格原因 1工艺原因:制粒时间过长,圆整度好,过硬; 制粒过程所用黏合剂;软材时未搅匀;压力大, 包衣过程的隔离层 。 2 其他原因:胶囊壳 ;人员
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

检验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XXX制药厂原辅料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号:[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符合规定。

相对密度:韦氏比重瓶法温度:20。

C结果:0.8022结论:符合规定[鉴别] 取本品1mL, 加水5mL与氢氧化钠试液lmL后, 缓缓滴加碘试液2mL, 即发生碘仿的臭气, 并生成黄色沉淀。

结果:呈正反应[检查]酸度:取本品10.0mL, 加水25mL及酚酞指示液2滴, 摇匀,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至显淡红色, 再加本品25.0mL, 摇匀, 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0.50mL, 应显淡红色。

结果:显淡红色结论:符合规定水不溶性物质:取本品, 与同体积的水混合后, 溶液应澄清;在10。

C放置30min, 溶液仍应澄清。

结果:溶液澄清结论:符合规定复核人: 检验人: 第1页XXX制药厂原辅料检验原始记录检验号:杂醇油:取本品10mL, 加水5mL与甘油1mL, 摇匀后, 分次滴加在无臭的滤纸上, 使乙醇自然挥散, 始终不得发生异臭。

结果: 不发生异臭。

结论: 符合标准。

甲醇:取本品5.0mL, 用水稀释至100mL, 摇匀;分取1.0mL, 加磷酸溶液(1(10)0.2mL与5%高锰酸钾溶液0.25mL, 在30~35。

C保温15min, 滴加10%焦亚硫酸钠溶液至无色, 缓缓加入在冰浴中冷却的硫酸溶液(3(4)5mL, 在加入时应保持混合物冷却;再加新制的1%变色酸溶液0.1mL, 置水浴中加热20min, 如显色, 与标准甲醇溶液(精密称取甲醇20mg, 加水使成200mL)1.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 不得更深(0.20%)。

结果:供试液颜色不超过对照液结论:符合规定易氧化物:取50mL具塞量筒, 依次用盐酸、水与本品洗净后, 加入本品20mL, 放冷至150C, 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mL, 密塞摇匀后, 在150C静置10min, 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1)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1)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定药品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规范检验记录是保证再现实验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实现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标准正确,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1.1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进行核对。

注意检品与检品卡的内容是否相符,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检验项目、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收检日期、检品数量和包装情况等,并将相关内容记录于检验原始记录纸上。

1.2 检验原始记录应记录在检验原始记录纸上,用统一的文件编号,采用活页记录纸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检验过程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或用蓝黑色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试验数据如取样量、溶剂用量等应用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书写,各检验项目的记录格式参照各检验科室原始记录模板书写,内容应包括所有与检验有关的信息。

凡用仪器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注明检品编号、文件编号、检验项目(包括图谱的具体试验名称和数据归属),并有检验者、校对者签名,需要引用的数据要在相关数据前打勾。

仅有数据(如不溶性微粒)的打印纸附于检验原始记录后,或粘贴于原始记录的适宜处,并加盖检验者骑缝章或骑缝签字。

如用热敏纸打印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钢笔、碳素笔或签字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原始记录纸上。

1.3 检验依据按国家(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等成册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按单篇标准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标准复印件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按委托人提供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的,应在检验原始记录中写明标准名称并将有关资料附于检验原始记录最后面(注册检验资料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
学号:20107011236(09)姓名:常萍
检品名称
葡萄糖注射液
批号
国药准字H33021406
规格
500ml:50g
生产单位或产地
包装
非PVC软袋
供样单位
有效期
2年
检验目的
利用旋光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
检品数量
60ml
检验项目
旋光度
取样日期
2011年9月28日
检验依据
2010年版《药典》第二部
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读数误差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旋光度测定:9.616;9.612;9.616平均值(AV):9.615标 示量:10g/100ml
t=25℃;L=2dm;查表得:
结论:从数据处理所得结果可看出,所测的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符合标准,在标示重量的95.0%~105.0%之间。
检验人:
报告日期
2011年9月30日
【性状】无色或者几乎无色澄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液体,味甜
【检查】含葡萄糖(C6H12O6.H2O)应 为标示重量的95.0%~105.0%。
用旋光仪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旋光度。
旋光度测定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使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
复核人:
授权签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