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 第四章的 蓄满产流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FC的变化范围为:3.9<FC≤13.4,代入下式得 FC,与假设范围不符,则重新假设试算。
RG
i
FC ri
PEi
i
ri
PEi FC
PEi FC
面和地下径流过程,加上相应的蒸散发过程,由
上式反推.
已知△t=6h,RG=38.1mm(由流量过程线分割得到)
先假设fc=2.0mm/h,有:
RGt
Rt
P E Pt Et fct t
t
fct
Rt
Pt Et fct
(0.524 1.000 1.000 1.000) 2.0 6 (3.7 1.1) 47.1mm
WLM 85mm,WDM 20mm,b 0.3,
蒸发折算系数 K 0.95,C 0.14, 流域蒸散发按照三层蒸发
模式进行计算,已知降雨量过程 P,蒸发皿读数系列 E0
以及初始土壤含水量 WU ,WL,WD ,要求推求该流域逐 时段的产流量。
EP KE0
PE~W~ R
T(日) P E0 EP EU EL ED E PE WU WL WD W R
上 呈 450 直 线 。 表 明
全流域的土壤含水
量已经蓄满,大于
该值时的有效降雨
全部产生径流。
R1
降雨过程中,全流域未蓄满之前,流域内也 能观测到有径流——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不 均匀的结果。
一、基本概念(是什么?)
蓄满产流:产流机制的一种概化。 基 本 假 设 :任一地点,土壤含水量达蓄满前,
4.3 计算蓄满产流




生产
制造
生态
流域的产流量可用水量平衡方程表示为:
Rt Pt Et (Wt1 Wt )
建立关系:
Pt~Wt~R t




蒸 发 模 式
主要讲授内容
一、蓄满产流基本概念 二、蓄满产流模型构建 三、蓄满产流应用
本堂课重点与难点:
主要解决的问题:
??
产流量计算模块:Pt , Ept ,W0 Rt
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 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 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模型核心: Pt~Wt~R t
降雨产流量估算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1)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流域蓄水 容量曲线
流域内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 不均匀性
WMM
WM
' c
C WM
本质是一条 蓄水容量与相 应面积关系的
统计曲线
0
蓄满产流是在包气带蓄满后才产流,此时的下 渗率为稳定下渗率fc。当雨强i>fc时,(i-fc)形成 地面径流,fc形成地下径流。
在产流面积上才发生稳定下渗,时段内地下径流量,
RGt
FR F
fct
而时段的总产流量,
Rt
FR F
( Pt
Et )
由此可得, FR F
Rt (Pt Et )
即产流面积等于径流系数。
RGt
Pt Et fct
Rt Pt Et
fct
Rt
Pt Et fct
RGt
Rt
P E Pt Et fct t
t
fct
Rt
Pt Et fct
上式表明只要知道流域的fc,就可以把时段产 流量划分为地面、地下两部分。
推求fc可以利用实测的降雨径流资料,计算本 次降雨的径流过程,并分割出相应降雨过程的地
156
W
Ra
PE
0
10
0
10
20
R PE W WM WM (1 PE a )b1 WMM
20
R PE (WM W )
30
a WMM[1 (1
W
1
)1b ]
WM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PE
0 10 20 30 40 。。。
W
R
适用区域
三、应用(怎样用?)
湿润地区流域参数值为: WM 120mm,WUM 15mm,
蓄满产流模型
RS
分水源计算模块:RRGS
RI RG
一、基本概念(是什么?)
概念的提出—实地实验: 在湿润地区用 R f (P,W ) 相关图进行降雨产流 量计算。
经大量实践发现: PE+W与R存在如图关系。
R1
一、基本概念(是什么?)
实验结论:
PE+W 有 一 个 临 界 值 ,
其下呈W曲线簇;其
WM '
WMM
R PE (WM W )
dPE
手工作业计算中,为应用方
dR
dW WM W
便,常把上述关系式用降雨 a
W
径流相关图表示。
0 0 1
1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蓄满产流降雨径流相关图(PE~W~R)
A
B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蓄满产流降雨径流相关图制作
b=0.3 ,WM=120 ,WMM=WM*(1+b)
WMM WM (1 b)
常参数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2)降雨产流量的计算
蓄满产流计算示意图:
1 (1 WM ' )b
WM '
WMM
dPE dR
a
0 0
dW
W 1
adPE
dR dWM '
a
未知?
1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1 (1 WM ' )b
WM '
WMM
dPE dR
dW
a
c
1f
F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WM '
经大量经验分析,可用
如下指数方程近似描述:
WM
' c
WMM C
1 (1 WM ' )b
WMM
WM
0 c
1
b:常参数,反映流域内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其
值越小表示越均匀,越大表示越不均匀。
WM WMM (1 )dWM ' 0 可由降雨径流资料推求
11
5.6
0.0 2.2 20.0 22.2 0.0
12
7.2
13
6.8
14
8.2
15
7.6
16 3.0 7.4
17 4.2 6.8
18 10.3 6.4
19 15.1 6.0
20
6.2
Leabharlann Baidu
水源划分
为什么要划分水源? 如何划分水源?
地面地下径流(净雨)的划分
上面求的是总径流R,包括地面径流RS和地下 径流RG,需要划分开,以便分别进行汇流计算。
当PΔt-EΔt≥fcΔt 时,产生地面径流,下渗的水量fcΔt在产 流面积上形成的地下径流为:
RGt
Rt Pt Et
fct
当PΔt-EΔt<fcΔt时,不产生地面径流, PΔt-EΔt全部下渗,
在产流面积上形成的地下径流为:
RGt
FR F
( Pt
Et )
Rt
对于一场降雨,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
0 0
W 1
a
W (1 )dWM '
0
已知
1
a WMM[1 (1
W
1
)1b ]
WM
二、模型构建(如何概化?)
降雨产流量的计算:
WM ' WMM
1)当 a PE WMM,
R aPE dWM '
dPE dR
a
PE
W
WM
WM
(1
PE
a )b1
a
WMM
0
dW
W
1
2)当 a PE WMM,
再设fc=1.6mm/h,有:
RGt
Pt Et fct
Rt Pt Et
fct
Rt
Pt Et fct
(0.524 1.000 1.000 1.000) 1.6 6 (3.7 1.1) 38.6mm 与38.1mm相近,因此,确定该场洪水的fc=1.6mm/h。
FC的推求—试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