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加工工艺规程
第7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粗基准 。 精基准:经过机械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 准的为精基准。 选择顺序:先选择精基准定位把工件加 工到设计要求,然后考虑选择粗基准定 位,把用作精密基准的表面加工出来。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对于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 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外圆表面加工方案
1)粗车-半精车-精车 ——软 2)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软、硬 3)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金刚车) ——有色金属
孔加工方案
1)钻-(扩)-粗铰-精铰:非旋转体上小孔 2)钻-(扩)-拉 :大批量 3)粗镗-半精镗-精镗 : 箱体上孔 4)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淬硬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机械加工工序卡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 2)选择毛坯。 3)选择定位基准。 4)拟定工艺路线。 5)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
1.原则 :保质、高效、低耗。 2.步骤: 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7)确定个工序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和辅助工具。 8)填写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如果要保证某加工表面(相对重要 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表面作 粗基准 。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为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 余量,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 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4)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 不能有飞边、浇注系统、冒口或其它缺 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5)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表面只能 使用一次。
机械行业生产工艺标准
机械行业生产工艺标准一、引言机械行业是指通过机械设备来加工、制造和加工零件或组装成品的行业。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生产工艺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机械行业常见的生产工艺标准,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等方面。
二、工艺流程1. 设计和规划:在机械产品制造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工艺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模拟和验证。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材料预处理,包括锻造、淬火、热处理等。
3. 加工工艺选择: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磨削、切削等。
4. 加工操作: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具体的加工操作,包括工件的定位、夹紧、加工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控制等。
5. 检测和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包括尺寸测量、表面质量检查和功能性能测试等。
6. 组装和调试:完成加工后,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组装和调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7. 成品检验和包装: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并进行相应的包装和标识,以满足产品出厂要求。
三、操作规范1. 安全操作规范: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穿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安全等。
2. 加工工艺规范: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合理布置工件和刀具、控制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等。
3. 检测和质量控制规范:在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检测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4. 组装和调试规范:在组装和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正确组装零件、调试功能和性能等。
5. 成品检验和包装规范:在成品检验和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成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材料选择1. 材料特性: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热稳定性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设计课题:设计“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2016年 7月2日目录1. 零件的工艺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工艺分析 (3)2. 确定毛坯 (3)2.1确定毛坯种类 (3)2.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3)2.3绘制铸件毛坯图 (4)2.4工艺规程的设计 (4)3. 工艺规程设计 (4)3.1选择定位基准 (4)3.2制定工艺路线 (5)3.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3.4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6)4. 夹具的设计 (10)4.1.对夹具的基本要求 (10)4.2夹具设计 (11)5. 总结 (12)6. 参考文献 (13)1.零件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泵体零件,泵体是机器的基础零件,其作用是将机器和部件中的轴、套、齿轮等有关零件联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协调工作,以传递动力、改变速度、完成机器或部件的预定功能。
要求箱体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和散热性。
因此,箱体零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精度和寿命。
1.2零件工艺分析泵体的外形较简单,有许多加工要求高的孔和平面。
而主要加工面是轴孔和销钉孔,轴孔之间有相当高的位置和形状的要求。
现分析结构特点如下:①以侧面为基准D,另一侧面与基准D的平行度公差为0.01。
②以前后端面作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铣底面,钻2-Φ11孔锪孔2-Φ22。
③以底面和2-Φ11孔为基准,这组加工面主要是2-M20的螺纹孔,粗镗-半精镗-精镗Φ51H7,钻-铰2-Φ5销孔,6-M8螺纹孔。
表1.1零件各表面技术参数2.确定毛坯2.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300,考虑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受到冲击性载荷,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选用砂型铸造,采用砂型机器造型铸件毛坯。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
机械制造基础第六章 第一、二、三节
粗拉 IT9~10 Ra 1.25~5
饺 IT6~9 Ra 0.32~10
精镗 IT7~9 Ra 0.63~5
粗磨 IT9~11 Ra1.25~10
精拉 IT7~9 Ra0.16~0.63
推 IT6~8 Ra0.08~1.25
手饺 IT5
Ra0.08~1.25
精磨 IT7~8 Ra0.08~0.63
3.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包括 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 过程,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 过程。本课程只研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4.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 程的总和。
(6)选择不同的生产模式和制造技术的准则是什么?过去是——质量、生 产率、成本也称为切削加工的技术指标;现在是——T(交货时间)、Q (质量)、C(成本)、S(服务)
2.生产组织方式(三种)
(1)生产全部零件,并组装整机 特点:1)必须拥有加工所有零件及部装、总装的设备,形成大而全,小 而全的企业。 2)市场一旦有变化适应性差 3)设备负载不平衡,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4)定岗人员忙闲不均,不便管理,难以调动全员积极性。
半精铣 IT8~11 Ra 2.5¬10
机械制造基础 第10章 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b.基准同一原则: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某些表面加工时,尽可
能选用同一的定位基准,由于减小基准转换,这有利于保证各加 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减小夹具的设计。
轴类零件:常以顶尖孔作为统一的基准,加工外圆面,这样可以 保证各表面之间较高的同轴度;
盘类零件:常以一端面和一短孔作为统一的基准,完成各工序的 加工;
如图6—9所示,在铣床上铣削一批工件上的沟槽时,为了 保证每次安装中工件的正确位置,保证三个加工尺寸x、y、 z,就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这种情况称为完全定位。
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 :
有时,为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并不需要完全限制六个自由度。
不完全定位
超定位或过定位
有时,为了增加工件在加工时的刚度,或者为了传递 切削运动和动力,可能在同一个自由度的方向上,有 两个或更多的定位支承点。
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有时还在夹具上设有分度机构、 导向键、平衡铁和操作件等。
第三节 工艺规程的拟定
工艺规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把根据具体生产条件拟定的较合理的工艺过程,并用图表(或 文字)的形式写成文件。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毛坯制造、 机械加工、热处理及装配等不同的工艺规程。
第三节 工艺规程的拟定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它包括五个方面: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检查零件的图纸是否完整和正确
主要是了解各加工表面的精度、热处理要求,找出主要表面并分析 与次要表面的位置关系,明确加工的难点及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 。
(2)审查零件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
结合零件的技术要求,在满足零件使用性能及可靠性前提下,合理 选材。
设计基准
基准 工艺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第四章课后题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有哪些?工艺规程是根据加工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生产条件,拟定出比较合理的工艺过程,并按照规定的形式制定的文件。
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新建或扩建工厂的基本资料。
2.什么是零件结构工艺性?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所具有的结构是否便于制造、测量、装配和维修。
3.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当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通常要划分为哪几个加工阶段?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超精密加工阶段。
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保证加工质量,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保护零件。
4.什么是定位粗基准?其选取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一般只允许使用一次?在实际生产的第一道切削加工工艺中,只能用毛坯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选取方法:以不加工的表面做粗基准(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以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加工余量最小的加工表面作粗基准(保证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以质量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粗基准只能用一次:重复使用容易导致较大的基准位移误差。
5.什么是定位精基准?选取原则是什么?用已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即为精基准。
选取原则:基准重合原则(选择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基准统一原则(重复安装时,尽量选取同一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定位稳定原则6.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原则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影响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工序集中原则: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较多,工艺路线短,零件加工被最大限度地集中在少数几个工序中完成。
特点:减少零件安装次数,有利于保证位置精度,减少工序间运输量,缩短加工周期;工序数少,可以采用高效机床,生产率高;减少了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所用设备结构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设计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减速器传动轴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学院: 机电学院专业类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械046姓名: 杨孟博学号: 51404627指导教师: 张斌起始日期: 2007年1月9 日完成日期: 2007年1月25 日成绩: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1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内容:(1)零件图 1张(A3)(2)毛坯图 1张(A3)(3)工序简图 1张(A2)(4)工序卡片 2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机械046学生:杨孟博指导教师:张斌学号: 514046272007年 1月25日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目录1 设计说明 (4)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 (4)1.4零件的材料 (4)2 工艺规程的设计 (5)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2.2制定工艺路线 (6)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3.1 确定加工余量 (6)3.2 确定毛坯尺寸 (7)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1 车两端面 (9)4.2 计算切削用量 (9)5: 选择量具 (15)5.1 选择刀具 (15)5.2 选择量具 (15)6: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
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
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机械制造基础》第5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任课教师邓效忠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计划学时14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定位基准和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能够拟定工艺路线,会运用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使学生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重点: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顺序的确定;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难点: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思考题:1.什么叫基准?基准分哪儿种?2.精、粗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各有哪些?如何分析这些原则之间出现的矛盾?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什么?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5.切削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什么?6.什么叫工序集中?什么叫工序分散?各用于什么场合?7.什么叫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是什么?8.什么叫尺寸链?它具有哪些特征?9.什么叫工艺规程?它有什么作用?10.如何确定尺寸链中的增环、减环和封闭环?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1 概述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内容用图、表、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汇编称为工艺规程。
二、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⑴零件图和产品整套装配图;⑵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⑶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⑷毛坯情况;⑸本厂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⑹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三、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⑴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⑵确定毛坯。
⑶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
⑷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和工装。
⑸确定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⑹确定各工序的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⑻确定工时定额。
⑼填写工艺卡。
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结构是否满足优质、高产、低成本制造的一种性质。
零件结构工艺性举见教材表5-4。
二、确定毛坯三、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是指未经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而精基准则是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粗基准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非加工面与加工面的位置关系;保证各加工表面余量的合理分配。
机械制造基础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单元,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
工序四要素:工人工作地工件连续作业。
每道工序又分为:(2)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作在加工位置上至少要装夹一次,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多完成的工序(4)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工序(5)走刀:每次工作进给所完成的工步2、生产纲领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数量年生产纲领N=Qn(1+a%+B%)Q产品年产量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a备品B废品率3、生产类型:单件小批量生产成批量生产大批大量生产4、零件表面切削加工方法:(1)轨迹法:工件表面的生线均由轨迹运动生成(2)成形法:工件的一条生线是刀刃的形状直接获得(3)相切法:工件的一条生线是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4)范成法:工件的一条生产线是,且包络线需要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范成运动来生成5、切削加工的成形运动:(1)主运动:(2)进给运动(3)定位和调整运动6、内切削量:包括切削速度v 进给量f 背吃刀具7、切削层截面参数:进给量f 背吃刀量切削厚度切削宽度8、基准(1)定义: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一句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2)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3)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a粗基准b精基准c附加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a以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b以已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c根据加工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定位基准9、工件的装夹主要形式有三种:(1)直接找正装夹效率较低,找正精度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或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的(2)划线找正装夹通用性好,精度并不高,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成中的粗加工工序(3)夹具装夹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10.定位原理(1)六点定位原则中“点”的含义是限制自由度,不是接触点(2)完全定位:工件定位时6个自由度完全被限制,反之不完全定位(3)欠定位与过定位欠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过定位:某一自由度被定位元件重复限制11.定位误差(1)来源a.由于工件的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标准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位置误差b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13.磨削加工的主要工具时砂轮第3章五要素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切削与磨削原理1.切削形成是在切削过程中工件材料受到刀具前刀面的推挤后发生塑性变形,最后沿某一斜面剪切滑移形成的3.切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度变形系数度变形系数4.积屑瘤(1)成因:a.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发生粘接.b.粘接金属严重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2)形成过程:滞留----粘接----长大(3)影响:a.增大前角,保护刀刃 b.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5.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分为工件材料、刀具集合参数及切削用量(1)工件材料:工件材料强度和硬度越大,变形系数也越小(2)刀具几何参数:刀具几何参数中影响最大的是前角,刀具前角越大,剪切角大,变形系数小(3)切削用量:切削用量对变形系数的影响分为有积屑瘤阶段和无积屑瘤阶段a.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变大,则变形系数变小b.在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通过前角来影响变形系数c.zai 无积屑瘤情况下,进给量f 通过抹茶系数来影响切削变形系数6.切屑类型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7.为了使切削过程正常进行和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必须使切屑卷曲和折断8.切削力 来源 是切屑形成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产生的抗力和刀具与切屑及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9.切屑与前刀面的两个摩擦区 粘结区,滑动区10.已加工表面的变形1)原因切削刃存在刃p 圆弧,导致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区11.磨屑形成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切削12.积屑瘤 生成→长大→脱落→再生成→再长大13.影响增大前角减小切削力,影响尺寸精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减小刀具磨损2.影响切削力的因素1)工作材料2)切削用量3)刀具几何关系4)刀具材料5)切削液6)刀面磨损3.3.1.近似认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切削热等于切削功率2.切削力分别产生于三个切削板型区剪切区,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后刀面与切削表面接触区3.切削温度是指前刀面与切屑表面接触区内的平均温度,它是由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出的平衡条件所决定的。
机械制造基础第九单元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2.工步与走刀
所谓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 切削用量三要素中的切削速度与进给量 不变的前提下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图9.2 包括6个工步的工序
图9.3 钻孔
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应视为一个工 步,图9.4所示是用一把钻头和两把车刀 同时加工内孔和外圆的复合工步(不同 类刀具)。 图9.5所示是用复合镗刀加工内孔的不同 表面(同类刀具)。
各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影响着加工精 度、工艺流程、夹具的结构及实现流水 线、自动线的可能性。
1.粗基准选择原则
(1)首先选择要求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 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2)尽可能选用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作粗 基准。 (3)尽量用非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4)尽可能选大而平整的表面作粗基准,且 不能有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 (5)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尽可能避免重 复使用。
第九单元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
基本概念
【任务描述】 认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通过工艺过程的 组成了解生产工序、生产类型的划分。
【学习目标】 理解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掌握工艺工 程的组成。了解不同生产类型及生产纲 领的应用。
9.1.1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
(1)生产技术准备。 (2)毛坯的制造。 (3)零件的加工。 (4)产品的装配。 (5)产品的质量检验。 (6)各种生产服务。
9.2.4 工件的定位
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 往往由某些具体表面体现出来,这种表 面称为定位基面。
工作地点(设备) 车床 铣床 工序号 3 工序内容 磨外圆 工作地点(设备) 外圆磨床
车端面、打顶尖孔、车外圆、 切槽、倒角 铣键槽、去毛刺
表9.2
机械制造基础考点整理
机械制造基础考点整理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综合性强的学科,对于学习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机械制造基础中一些重要考点的整理。
一、工程材料工程材料是机械制造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等)和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钢铁的分类众多,如碳素钢、合金钢等,需要掌握它们的成分、性能特点和用途。
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等优点,常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于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陶瓷等,也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成型性;橡胶具有弹性和耐磨性;陶瓷则具有耐高温、耐磨等性能。
二、铸造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铸型中,冷却凝固后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等。
砂型铸造是最常用的方法,其成本低、适应性强,但铸件精度较低。
熔模铸造能生产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铸件,但成本较高。
铸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浇注系统的设计,以保证金属液平稳、快速地充满型腔,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
三、锻造锻造是通过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锻件。
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锻。
自由锻造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形状较简单的锻件;模锻则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锻件。
锻造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以避免产生裂纹等缺陷。
四、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保焊、电阻焊等。
电弧焊应用广泛,包括手工电弧焊和埋弧焊。
气保焊具有焊接质量高、效率高等优点。
焊接接头的形式有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 型接头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
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焊接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二、课程代码:MCF002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学分:3五、先修课程:数学、物理、材料力学六、课程目的与任务:1.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机械制造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机械制造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2.任务:(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熟悉机械成型、机械加工、焊接、装配等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掌握常用的机械制造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4)理解机械制造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
(5)培养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课程内容:1.机械制造基础知识:(1)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
(2)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机械制造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4)机械制造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2.机械成型工艺:(1)常见的机械成型工艺及其原理。
(2)锻造、压力加工、模锻、挤压等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3)金属成型工艺的材料特性和成形性能要求。
(4)机械成型工艺中的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操作。
3.机械加工工艺:(1)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其原理。
(2)切削、钻削、铣削、磨削等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3)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4)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4.焊接工艺:(1)常见的焊接方法及其原理。
(2)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3)焊接工艺中的焊接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机械装配工艺:(1)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2)机械装配工艺中的装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3)机械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八、教学方法与考核要求:1.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技术。
(2)实践: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第一章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答案: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劳动过程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变化生产对象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详细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或较合理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表格形式写成工艺文献,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1.3结合详细实例,阐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基准是指用以拟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根据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工艺过程中所采用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拟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拟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对的位置所采用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拟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1.6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阐明。
答案: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6个自由度所有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拟定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所有限制工件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规定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依照加工规定,工件必要限制自由度没有达到所有限制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种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种或几种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答案:零件是构成机器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他材料构成。
套件是在一种零件上,装上一种或若干个零件构成。
它是最小装配单元。
机械制造基础工艺规程设计(ppt 85页)
13
三种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 单个地生产不同结构尺寸的产品,且很少重复的
生产。如重型机械、大型船舶制造、新产品试制等。
2)、成批生产
成批地制造相同产品且周期性地重复生产,如机床 制造等。根据产品特征及批量大小又分为小批、中 批和大批生产三种。
26
2 精基准的选择
吊架
镗孔支架
图 置于箱体中部的吊架支承
图 以顶面和两销孔定位
27
2 精基准的选择P230
a、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工序基准作为定位精基准
b、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的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工件 表面以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例如:加工轴,用中心孔做统一精基准加工各外圆表面,可方便 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表面,并保证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两 端面的平行度、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
工人、工作地和工件三不变,加上连续完成是构成工 序的四个要素。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工序数目和工艺过程的确定与零件的技术要求、零 件的数量和现有工艺条件等有关。如阶梯轴零件的 加工。
4
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过程
5
大批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号
1 2 3 4
工序内容 铣端面,打中心孔
车大外圆及倒角 车小外圆及倒角 磨小、大两处外圆
4、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夹具
设计、热处理等),选择定位基面;
17
5、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工艺装备等; 6、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9、进行经济分析。编制工艺文件。
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6月第1章零件分析1.1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图1.1可知,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 ;为保证拨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5.0025+φmm的垂直度要求为0.05mm 。
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拨叉采用紧固螺钉定位,螺纹孔的尺寸为8M 。
拨叉头两端面和叉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025.0025+φmm 孔和8M 孔的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025.0025+φmm ,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攻丝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和叉轴孔025.0025+φmm ,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2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由题目可知生产批量30件。
1.3 选择毛坯毛坯为精铸件。
1.4绘制拨叉毛坯简图第2章 工艺规程设计2.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2.1.1.精基准的选择叉轴孔025.0025+φmm 的轴线是拨叉脚两端面设计基准,拨叉头左端面是拨叉轴向方向上尺寸的设计基准。
选用叉轴孔025.0025+φmm 的轴线和拨叉头左端面作精基准定位加工拨叉脚两端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