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色优势述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色优势述评

刘红旭1 刘 平2

(1.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100010;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100029)

摘要: 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中医理论研究领域,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逐步走向成熟,2002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芳香开窍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与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冠心病痰瘀互阻病机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冠心病瘀毒阻络的病机逐步受到重视,络病理论成为中医心血管领域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医药以活血、化痰、解毒、通络、益气等方法为指导的基础研究在内皮功能、易损斑块、血小板活化、缺血再灌注、缺血预适应、左室重构、血管重构、血管新生以及微循环等热点领域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临床研究领域,循证医学的方法逐步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使得中药的临床研究更加科学化。中医“治未病”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上海邝安堃对55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长达22年的随访研究、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陈可冀等以芎芍胶囊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整体观念”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大量中药研究显示,中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往往显示出多靶点效应,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特色优势。“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诸多中医名家在心血管疾病的辨证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仍然处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城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便捷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仍然是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在急性心血管疾病方面,速效救心丸等已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常用速效制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静脉滴注中药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各项措施中的贡献度位居前列。

尽管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中医理论创新与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临床研究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任重道远,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还有待进

一步的发挥。

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专家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到202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将上升至全部死因的79%,心血管疾病将成为首要的死因。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中医理论研究领域,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逐步走向成熟,2002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这是中医药研究领域迄今获得的最高科学技术奖。与此同时,芳香开窍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与基础研究不断深入[2],对于冠心病痰瘀互阻病机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3],冠心病瘀毒阻络的病机逐步受到重视[4],络病理论的提出,成为中医心血管领域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基础研究领域,活血化瘀研究建立了中医药研究技术平台,并对多种活血化瘀中药进行了多靶点、多层次、多学科研究,研究人员为此已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59篇。以芳香开窍法为主的中药促血管新生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络病理论治疗心病的代表方剂通心络已经有300余项研究发表。中医药以活血、化痰、解毒、通络、益气等方法为指导的基础研究在内皮功能[5][ 6]、易损斑块[7]、血小板活化、缺血再灌注[8]、缺血预适应[9][10] [11] [12]、左室重构[13]、血管重构[14]、血管新生[15]以及微循环[16]等热点领域广泛开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临床研究领域,循证医学的方法逐步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使得中药的临床研究更加科学化。2001年以来,北京地区首次组织了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正在逐步显示其临床特色优势。

中医学具“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以及“简、便、廉、捷”的特色优势,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在这些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临床特色优势。

1 中医“治未病”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

“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学最为传统的医学理念。建国以来,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的学者不断努力,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70年代上海邝安堃老先生对5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达22年的随访研究显示[17],配合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卒中率和病死率,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最早的循证医学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

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CCSPS[18], 199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国内66个中心对48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平均4年的跟踪研究,观察中药红曲提取物制成的国产中药降脂药物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效果。历时10年的研究首次显示中医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良好作用,结论与安慰剂组比较,血脂康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冠心病死亡的发生率,能够显著减少对PCI和(或)CABG的需求,最终统计结果显示,长期服用血脂康,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使冠心病事件危险下降45.1%,冠心病的死亡危险下降31%;并且能够显著减少肿瘤死亡及各种原因的死亡。中药血脂康能够在东方人群中按照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而且完全站在国际同一个水平上研究,是我国也是世界首次应用中药制剂针对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这一研究被称为是中国心血管病防治重大突破,中国循证医学的破冰之旅。

陈可冀、史大卓、徐浩等在中药传统活血化瘀方剂血府逐瘀汤基础上精选川芎、赤芍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芎芍胶囊,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血管再狭窄及临床事件。结果显示治疗组冠脉造影再狭窄发生率及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活血化瘀中药制剂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三级预防安全有效。[19]

以上三个研究显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

2 “整体观念”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

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色。在基础研究方面,现代西医学研究的药物作用靶点较为单一,而大量中药研究显示,无论是单味中药的组份,还是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往往显示出多靶点效应,中药在某一单一作用方面可能不及西药,但是多靶点的综合效应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特色优势。以冠心病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丹参为例,中医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丹参具有脂溶性成分丹参酮和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与丹酚酸等多种药理作用成分。丹参酮具有广泛的心血管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以及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而改善脂质代谢过程;丹参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抑制胆固醇合成等作用;丹酚酸可以降低心室纤颤发生率,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对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尚可以改善脂质及糖的代谢。[20]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