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

合集下载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的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就目前存在于地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于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地理不仅是一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而且还是高考中的一T重要学科,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存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目前存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不足现代教学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教师却忽视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对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有很大帮助,然而如果学生难以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依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也注意到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然而在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方法与技巧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地理教学中缺乏趣味性本人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一直都很庆幸,因为地理不仅是一门学生十分喜爱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元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然而就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起重视,教师抓紧分分秒秒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并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感觉课堂教学十分枯燥无味。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留出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而在教学中,设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一、开放性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这种问题通常是非常广泛的,不容易简单回答,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公转、地形地势和经纬度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加深他们对气候形成的理解。

二、引导式问题引导式问题是一种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的问题,通常是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问:“当我们到达一个地方,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使用、地标的辨识等方法,让他们得出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和标志性建筑物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地理定位的方法和技巧。

三、比较性问题比较性问题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现象或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问题。

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的气候差异如此大?”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从而加深他们对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四、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问题,来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问:“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会发生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对日夜变化、季节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加深他们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五、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应用和拓展地理知识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地理问题,让学生通过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发生了地震后会引起海啸?”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地震、地壳运动等地理知识,还可以拓展到海啸和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常见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阶段,地理并不是一个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缺乏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导致学习情绪低落,对课堂内容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知识的脱节地理学科的内容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以及大量的地理相关知识。

但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零散的知识点,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3. 缺乏实践操作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上存在困难。

4. 缺乏跨学科联系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紧密,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缺乏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较弱。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解决。

二、改进措施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地理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树立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强化知识的联系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地理知识的脉络和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专题综合性讲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理解能力。

3. 加强实践操作地理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

4. 强化跨学科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加强跨学科联系,引导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岗位比赛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

岗位比赛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

岗位比赛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在地理课堂上,老师通常会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场以岗位比赛形式进行的地理课课堂教学问答。

第一道问题:什么是地理学?请简要解释。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地球空间格局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形、气候、人口、资源分布等。

第二道问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这两种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第三道问题: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体。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第四道问题: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地形特征。

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形特征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分布。

第五道问题:什么是气候?气候受什么因素影响?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第六道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并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常见的自然资源有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第七道问题: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低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高低会影响到资源分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问答环节,学生们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岗位比赛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地理课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地理课堂一直都是学生们接触世界的窗口,但是很多时候,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接下来,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分析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教材内容的问题地理课堂教材的内容往往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些教材内容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

此外,有些教材内容过于冗长,没有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梳理,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理课堂教材应该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注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

同时,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提炼出核心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问题地理课堂中,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多以讲解和复述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形成机械记忆,无法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同时,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式。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教师应该引入更多的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同时,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师生互动的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教师往往是信息的提供者,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表达和思考的机会,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为了改进师生互动的问题,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教师可以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地理学科是高中基础课程之一。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此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及对策策略研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点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不均衡现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

虽然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但是学生接受的知识很少,这样等于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比较少,而地理是离不开实践的。

学生因为缺少实践而对地理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

在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和家长放松了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以为是小科目就不用管了,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所谓的“主科”上。

外界的环境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校和家长这种态度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种误导。

很多学生抱着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心态,不主动去学习。

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厌恶和逆反情绪。

3、课堂有效互动匮乏,缺少学习氛围。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去发现和认识地理知识,也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与时间,有效课堂互动较少,课堂氛围沉闷,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学生接触的地理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解释,这样学生很难形成热爱学习的氛围,没有一个大环境的影响,想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现代化的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的、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的探微。

一、知识点过于繁杂,挤压了人文内涵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常常感到知识点繁杂,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公式容易产生困扰。

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一些高中地理教育的本质——传递人文内涵的目标无法充分实现。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解决这个问题:1.拓宽学科内涵。

学科内涵本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空间,我们应该不断地思考如何将人文内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人文内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学科本质的掌握来增强对人文内涵的理解和认知。

2.注重课堂教育的基础性。

地理课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如何在课堂中传达地理学的基础性知识就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从基础性知识入手,挖掘学生对知识的脉络理解,形成教学体系。

二、教材的选择和使用问题教材选择和使用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常见的问题。

有时候,教材内容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有时候教材内容的涵盖面过于广泛,使得教学的深度不够。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选择教材。

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调整。

教学要求和学生现实的相结合,才能保证学生用心聆听。

2.巧妙地使用教材。

适当的调整教材内容和组织结构,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理解。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使用PPT等多媒体教材,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三、课堂教学环节的单一问题高中地理教学往往采用的课堂教学环节比较单一,如黑板讲解、学案研读等,这样的环节不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应该采用更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比如说科研项目、小组讨论等,这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然而,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知识理解不深入、考试成绩下降等。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面对地理课程时,由于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兴趣引导,导致学习动力下降。

这是高三地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解决方法:1. 鼓励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和实验,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 组织师生讨论,鼓励学生提问与解答,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增强学习动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示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二、知识理解不深入地理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阶段,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整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方法:1. 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可以开展综合性的地理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制定合适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考试成绩下降高三学生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地理考试成绩下降常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一个重要问题。

解决方法:1. 教师要注重对考试内容的系统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材料和题目。

2. 增加适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信心增强。

四、教学资源不足有些学校地理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教辅材料和案例,无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解决方法:1.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适合的地理案例和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内容。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地理学作为一门复杂而广泛的学科,在高三阶段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对地理概念理解模糊的问题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很多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

这主要是由于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汇总归纳地理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将地理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使概念更加具体和形象化。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地理模拟软件、地理数据可视化等,加强对地理概念的解释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高三学生面临着枯燥的备考过程,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常常不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创设情境性学习: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或案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故事讲解、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3. 合理设置评价机制:通过选取富有挑战性的地理问题,组织小组竞赛或个人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地理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地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地理实地考察的比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 多维度探究:通过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方式,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开放性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四、缺乏实践操作的问题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高三地理课堂中,往往存在缺乏实践操作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用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发学生思考和促进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

提问技巧的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提问的种类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提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常见的提问种类包括:1.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教师可以问:“你认为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2.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有明确的答案,通常用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问:“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时间?”3.引导性问题:这种问题用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问:“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提问,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的技巧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提高提问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1.适时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提问。

有时候可以先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通过封闭性问题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

2.鼓励多元回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人回答同一个问题,或者提供不同的答案。

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

3.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当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后再给出答案。

这可以使学生更加仔细地思考问题,避免匆忙回答。

4.鼓励学生提问:除了教师提问,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

5.善于引导: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反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

以上提问技巧可以帮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地理课堂教学中“生问”策略的实施

地理课堂教学中“生问”策略的实施

地理课堂教学中“生问”策略的实施“生问”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提问”来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教学策略。

通过“生问”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初始状态,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借助“生问”,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发展和精彩生成。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促使学生“生问”?一、引导学生思问,让学生会“问”有次在讲述春、秋二分日昼夜长短的特点时,我讲到在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在当地地方时6点看到日出,18点看到日落。

我引导学生:“若二分日站到泰山顶上看海上日出,仍是6点吗?”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众说不一。

为了帮助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先让学生回想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学生回答:“航行的船舶我们先看到帆,后看到船体”。

那么“居高临下”看某一远处的物体,应该比在地平面上看,时间会提前一些,也就是所谓“登高望远”。

然后让学生画出示意图,进行证明,得出结论:在海拔高处看日出应该略早于当地6点。

然后有个同学出了道题:3月21日,当飞机飞到东经105上空时,在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1)接近7点(2)5点多(3)不到5点(4)7点多经过同学们讨论一致选(1)。

二、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营造民主氛围,需要讲究管理策略,运用“自己人效应”,使学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采用和风细雨式的“南风效应”。

有效提问的实施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心理学原理,给学生营造出“敢问”的暖色调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会产生并维持,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例如:在学习“城市交通运输”一节时,我采用“自学导思模式”引导学生自学。

一位学生问到:“为什么有条环城高速公路线分布在离市中心这么老远的地方呀?”我鼓励学生联想前面刚学过的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特点,学生饶有兴趣地看书并小声讨论,最后找到了答案:由于人们晚上在远郊居住,白天在室内上班,这条高速公路是连接两地的通勤线。

因此教学时要积极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不断拓展课堂教学,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设问技巧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巧妙地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地理知识。

下面介绍几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观点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一个特定现象、问题或地理概念的看法、原因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通过分析、展开论证和思考来回答问题。

这种问题需要学生更多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学科思维。

举个例子:- 你认为气候变暖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请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2. 进阶问题进阶问题是指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拓展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分析问题,并且展示问题的复杂性与多维度性。

- 在上一道问题中,你提到了气候变暖对动植物的影响,那你认为这些影响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有何重要性?3. 对比问题对比问题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概念、现象或理论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通过对比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 新旧两种城市规划模式在功能分区、人口密度、绿化率等方面有何异同?请比较分析。

4. 启发式问题启发式问题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是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如何利用地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来缓解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5. 探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研究。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 请你们选择一个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等方法来深入了解和解答问题。

地理课堂提问案例

地理课堂提问案例

1、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要为课程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服务。

如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时,教师设问“六大板块是如何分布的?”,“世界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带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比较两者分布有何关系?”,“你能推断这种分布关系的原因吗?”,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回答问题,锻炼了阅读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也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2、设计的问题主题要明确,既要求问题不能有知识性和概念性错误,又要使问题内容及要求清楚明确。

如教学“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节时,有教师问:“今天是9月20日,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因不明确意思,无从着手。

后来教师直问:“今天是9月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还是以北?”,学生则异口同声回答:“在赤道以北”。

可见,问题的设计若题意不明,就会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

3、学习“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学习材料,然后提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有何不同?试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分析其原因”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这样的问题设计比起教师一边指着地图一边提问学生、学生齐答的教学形式,更容易使学生建立地理思维,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

4、在学习“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时,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我国的交通方式有哪些?②我国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③怎样理解单一和组合的运输网?④交通枢纽的作用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查阅“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去理解和学习。

如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起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的作用。

5、分析“日本工业的分布”时,先请学生阅读相关的地图,随后提问:“日本的国土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国土特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日本的自然资源特点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关系及其后果如何?比较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海上交通的差异”,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以“人地关系”为“焦点”,从不同方向将思维聚集到中心问题上,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独创见解的产生。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问技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设问技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设问技巧的角度,探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一、设问技巧的重要性二、设问技巧的实施方式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不受限制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为什么地球上的气候各不相同?”,“环境保护为什么重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该如何协调?”2. 情境问题情境问题是一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开展地理学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如果你是地理考察团的一员,你会选择去哪里进行地理考察?”,“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地理专家,你会如何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4. 提问方式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也需要注意,要注重灵活多样,适应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细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设问技巧的效果评价四、设问技巧在教学实例中的示范1. 教学内容:自然灾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影响教师提问:“地球上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每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有哪些影响?”教师提问:“环境保护为什么重要?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3. 教学内容:人口与城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教师提问:“为什么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对人口有什么影响?”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一、常见问题1.课程内容单一。

在地理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只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地理实践和地理思维的培养。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降低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学生兴趣不高。

由于地理知识的广泛性和抽象性,一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常常不高。

特别是在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们更容易对地理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

3.教学方法不够多样。

一些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往往只采用讲述和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多媒体、实地调查、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

这使得地理课堂教学缺乏新颖性和互动性。

二、改进措施1.丰富课程内容。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引入地理案例分析、地理实地考察等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让他们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2.增加趣味性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需要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地理科普知识的介绍、地理科技成果的展示、地理实验的开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体验,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和实验教学等。

这样可以增加地理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性,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总结通过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地理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多方面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和热爱地理学科,去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高中地理教学,如同探索地球奥秘的钥匙,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全球视野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如同为地理教学插上了翅膀,使之能够更加高效地培养出具有地理素养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地理智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如同地理教学的障碍,需要我们逐一克服。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进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

首先,我们要改革教学内容,从传统的地理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情境创设和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转变。

这样的教学内容,如同地理教学的土壤,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激发他们的地理学习潜能。

其次,我们要丰富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单一讲解向更加注重实践体验和互动讨论的教学方法转变。

这样的教学方法,如同地理教学的翅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

此外,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更加注重地理素养和情境创设能力的师资队伍转变。

这样的师资队伍,如同地理教学的灵魂,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

在改进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课程思政,如同地理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与课程思政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如同地理教学的钥匙,是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激发他们的地理学习潜能。

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改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一、常见问题1. 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往往学生很难从枯燥的教材中找到乐趣,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

2.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地理学科往往涉及到一些抽象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板块的运动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

3.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缺乏实践环节:地理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对地理现象的实际观察和体验。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改进措施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地理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地理图表、地理影像等,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兴趣。

2.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课堂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体验地理现象。

可以组织户外实地考察活动,进行地理实验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3.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答案、进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4.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互动、游戏化教学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5.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改进和创新,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地图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对于课本中和地图册上出现的各种地图及图表不会阅读,遇到问题不会利用地理图表去分析解决,靠死记硬背掌握课本知识.2.现在我们使用的湘教版地理课本,图文并茂,其中安排有较多的活动和阅读部分,并且需要补充一些课本中没有出现的重点内容,如何处理这些内容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3.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目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小组合作过程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二是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内容缺乏挑战性,内容过于简单.三是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只是应付了事,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缺乏合作意识.二.解决方法:1.针对学生不会利用地图学习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例如我们在讲我国辽阔的疆域时,就充分利用了地图册和课本中的地图,指导学生首先在地图上找出领土四至点,再找出我国的临海,临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从而分析得出我国领土之辽阔.由于充分利用了地图,所以本节重点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并且使学生明白了使用地图的重要性.其次培养学生读图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图活跃课堂气氛,地图的生动象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主动掌握地理知识.如在讲中国的行政区划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形象记忆法.让学生找出一些有特点的省区,说出它们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台湾像一个香蕉,有的说黑龙江像一只天鹅,山东像驼峰等,就这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地理兴趣.最后利用填注填充图册上的内容,使学生达到对知识巩固的目的.2.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和“阅读”部分,我们也进行了重点补充,并且教给学生利用课本中出现的信息分析回答问题,例如课本P23页中的活动题: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图册上沿北纬36`剖面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拔,针对教材中需要补充的知识点,我们要求学生记在课本上,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3.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学会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在合作中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实效性.其次,在小组合用讨论问题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决不要讨论解决,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并且对小组合作的效果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忽视因人施教,忽视启发诱导,热衷于“满堂灌”、“填鸭式”,相信高压力、高负担才能出成绩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忽视因人施教,忽视启发诱导,热衷于“满堂灌”、“填鸭式”,相信高压力、高负担才能出成绩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堂灌”“满堂问”,毫无启发的问题充斥课堂;这一方面把整体性的教学内容弄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变为简单的问答,让学生忙于应对“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式的应答,课堂上一问一答,看起来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表面上看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师生的思维并没有互动;学生缺乏独立性,体现出的只是常规性与再现性,而缺乏探索性与创造性;学生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配角与陪衬,而教师却成为教学的主宰;2教师不讲或少讲,放任自流;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讲的越少越好,完全让学生自我表演,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反馈,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尊重学生,而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3教学手段盲目追求形式化;一定的内容都需要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如讨论、辩论、游戏、小品、歌曲、舞蹈、影视等,可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用简单划一的讲授法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与形式时却不顾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等特点,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新颖性与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错位,因而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知识点是什么;只记得忙得不亦乐乎,乐得不亦乐乎;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认识、理解与实践误区,是导致目前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要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从教学的主要环节及课堂教学做起,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变学生过去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实践看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就不是新课程的地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所在;要让学生成为地理学习的“主角”,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怎样能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避免步入主体性教学的误区这些都是广大一线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的课题,所以说对地理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七年级地理组的余永静;今天能在这样的会议上发言,使我既紧张又害怕;我今天所要发言的内容是我这一个月的教学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帮助;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初中地理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之前对于地理的知识学习几乎为零,所以有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目前地理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初中地理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再加上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充足的课前备课,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课标;其次,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第三,要认真设计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才能取得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呢一、设计教学情景,启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在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例子,或联系学生在班级的座位,通过让学生找到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让学生找到自己位于第几排第几列,这样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难的地理知识,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2、利用多媒体,促进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制作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学素材,丰富学生地理知识,达到教学手段实效;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运动是怎么回事,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画面,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了解地球运动的情况,通过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了解了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因素,从而解决了教师无法讲清的难点内容;二、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发地理思维1、应用语言艺术,巧记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尤其是经线和纬线这一节,这一节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知识点比较乱,学生之前关于经纬网的知识一点没接触过,所以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来帮助学生去记忆理解这一节的知识;2、链接其它学科,发展横向思维地理学科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各科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地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可以把地理和历史联系起来, 我在讲到运河的时候就会联系到京杭大运河,就可以联系到是隋炀帝杨广修建的,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暴君之一,这就又可以把商纣王和夏桀这两个暴君联系出来,初一的学生刚刚学习了夏商周的的历史,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知识兴趣不自觉的就被激发了,另外,在地里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歌曲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讲到地球究竟有多大时,我就用一首老歌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首歌有两句歌词这样唱的“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我会告诉你很高,不要问我星星有多少,我会告诉你很多很多,”然后我就在后面自己加一句“不要问我地球有多大,我会告诉你很大”这样学生马上就会觉得地理课很有意思;此外,还可以把语文和地理联系起来,语文诗句里有很多诗句都是描写地理事物的,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描写的是黄河等等;通过把地理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学习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三、析图绘图,认识地理事象,培养技能“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读图析图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有形有实的地理图表进行思维,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地理空间概念、规律建立,完善学生的空间思维,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实效,所以,从学生第一次上地理课开始老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地图在地里学习中的作用,在平时的地理课上更应该引导学生读地图,学会用地图,让养成学生打开地理书就看地图的好习惯;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一节课45分钟,教师必须精心筹划、合理安排;首先应做好课前的复习巩固;其次,应预留课内的作业时间;第三,应做好课后的总结记忆;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要成为一个好老师,需要一个老师在上完课之后进行自我的反思,我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在地理教学中一些知识点的讲解,还有一些课堂语言上的表达还不是很准确,但是我相信如果我每堂课下来都进行教学反思的话,我一定是成长最快的老师,以及课堂效率最高的老师;。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的艺术.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的艺术.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的艺术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李彩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包括设问、问答等方式。

设问是教师提出疑问,不要求学生回答,重在设置悬念,启发思维。

问答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的方式可以是一人回答,也可以是集体回答。

问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最直接、反馈最及时,信息交换效率最高的一类教学方式。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适时地提出问题?在什么时候提出?提出什么类型、什么程度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启迪有何作用?如何使所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地理教师探究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同阶段的提问(一)学习的起始阶段,以问题开路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是课题的导入。

这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紧扣课题,针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导入新课。

例如:讲“大气垂直分层”一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①地球上大气的热量来自于何处?②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很快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大气的热量来自于太阳,大气的温度自然离太阳越近温度就越高,离太阳越远温度就越低,有的则说,有高山,山顶温度低,山下温度高,应该是离地面越低温度愈高,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当教师出示大气垂直变化图时,学生发现与他们想象的不同,会露出惊奇的目光,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了,也就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进入了学习的最佳意境。

(二)学生的自学阶段,以问题引入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地理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要自学的内容,事先要布置自学提纲,自学的提纲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

在这里,所提出的问题基本要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侧重基础的原则,有些问题学生须认真阅读后才能得出答案,而这样的问题才是学习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该是开放性和多角度的,不仅教师问,亦可学生问,有助于高效教学。

关键词:课堂;高效;问题;师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77-02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

怎样依托教科书,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这已成为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教学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一、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思维
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教师精巧的设问,可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并积极思维,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

结合具体知识内容,根据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分类和比较、以及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等方式,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

随着地理事象的展开,不断发现、思考,获得理性认识,让学生处于“发规者、研究者”的位置。

主次与包括,并列与影响,以及原理与事实,要领与应用,成因与要素,运动与规
律,分布与联系,变化与特征,系统与结构,图像与判读等都是可以设计问题的思路。

问题可以以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但又不重复已见过的题目,使学生觉得有可探究的地方,这样他们就会有兴趣,并认萁思考。

如考查学生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与其问“东西半球怎样划分?”不如改“175°e附近的惠灵顿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因为前者只要求机械记忆知识,后者却要求学生思考:175°e虽属东经,但位于160°e以东,按习惯划分已属西半球。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东西半球的划分,又懂得了经线、经度的具体运用。

再如,在复习地球运动的意义时,可设问“同一纬线上有哪些地理现象相同?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这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二、鼓励求异,开启问题
“教育除了尽可能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穷根刨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这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

即使思考同一问题时,也应力求不遵循和固守同一思路、采用同一种方法。

例如,讲“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太阳高度角的影响比日地距离的肜响大?”经过同学们热烈地讨论、争议,再运用九大行星公转的运动特征中的“近
圆性”这一知识,得出结论: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地球处于近日点和远日点时的日地距离差距不大,所以对于地球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来说,太阳高度角的形响比日地距离的影响要大。

实践证明,求异质疑是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在质疑、论疑、争疑、析疑、释疑,再生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所教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引导探索,激化新问题
在教学中,要善于打开心灵、大脑的“活阀”,通过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有所发现,逐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投入,展开猜想,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聚合,问题有新的突破。

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1)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
(2)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

通过执果索因,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创新
思维的思路,激发起自身创新的欲望。

四、开放平等,拓宽问题渠道
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能主动地投人学习。

同样,由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开放性,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争论,既给学生创设生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

讲授我国地势条件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可提问:“若我国地势西低东高,会对气候、河流产生什么影响?”学习南极洲地理,当学生在地图上确认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矿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南极洲这样的地理环境怎会有大量煤炭蕴藏?”学习工业生产布局设疑:“海南省有丰富的铁矿,但为何钢铁工业不发达?”学生解答后接着问:“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哪些不利条件可改变?今后能否建大型钢铁厂?上海煤铁缺乏,为何钢铁工业很发达?”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复杂性,掌握工业布局方面的基本知识。

讲授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洋流知识,可设疑:“若黄赤交角比现在小,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五带范围有何变化?若比现在大呢?若黄赤交角为0°,全球昼夜长短、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什么变化?若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大气环流、洋流分布状况如何?”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来,亦可以是学生提出来。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分析、讨论,从
中选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以检验是否成功。

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是各种各样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身心处于开放、探索状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注:
①美国心理学家、教育论专家j.s.布鲁纳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