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知识点填空及主要问题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整合梳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3)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 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 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4.正确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 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 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 主义的观点。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 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 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也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 和发展,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由于客观实际是千差万别的, 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6.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 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 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 是客观的。
(2)真理是客观的,并不否定它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因 有二:
①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 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②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 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 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
问题链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 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导学号 24110301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知识篇)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再现]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课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考点突破]考点一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醒]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二、实践的特点及其关系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性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的区别所在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自然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应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建设美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等。
此原理一般会和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一起考查。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其他表述: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块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原理应用:参考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应用,在人类社会领域,一般用于分析各类社会改革要结合实际的原因等。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原理应用:分析提出新方案、新观点、新理念的理由等。
本原理在主观题的应用较少。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书知识点填空汇总.doc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1.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的学问。
世界观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哲学是和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和最。
联系:哲学是对、和知识的和。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
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先有后有,。
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依赖于,。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是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认为,就是唯物主义。
凡认为,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8.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是。
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
直接理论来源是,批判地吸取了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
9.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和。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的。
它概括了宇宙间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3.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二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政治学科体系严谨,交叉密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好好归纳一下重要知识点。
学完每个章节号要对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本人整理了人教版必修四的知识点,欢迎阅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1.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4.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5.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6.判断: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示: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
7.判断: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出发。
从意识出发实际上是从主观出发。
8.判断: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是静止不变的实际。
(×)提示:一切从实陆出发,就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科学理论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提示:不能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科学理论是被实践所验证的正确理论,属于认识范畴。
10.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1.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12.想一想: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是否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提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的分类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_世界观方法论大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
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①注意分析和把握十五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直接、间接)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
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否则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
人类
6、尊重客观规律
①规律是普遍的 、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尊
与发挥主观能动
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可违背
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关系原理
②主观能动性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
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二、发展观(5个)——第八课
政策、改革开放)
④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5、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是指是“扬弃”
①树立创新意识,不为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注重书本和权威,立足于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3、意识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
(精神、政策、观念、理念)
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导作用、调控作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考虑。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一辈子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能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神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知识篇)
6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考纲再现]
(唯物论部分)第 5 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飞夫不动——芝诺
飞乌之影(景),未尝动也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来颜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再现]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机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运动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
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填空
《生活与哲学》知识填空教学班姓名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来源)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
(获取方式)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的活的灵魂”。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的事情。
④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一般说来,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的规律,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和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的进步哲学的发展。
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的看法是错误的。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1: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2:把握思维的奥妙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3: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拓展:政治学习方法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掌握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高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总结课件
一二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正确
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 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一二
2.真理的相关知识 (1)真理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和具体的。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 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二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和人的关系)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2)人在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 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人类。 (3)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二
3.意识的作用 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表现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 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 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
2021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2021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开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场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是由古猿转化而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根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消费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当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6.什么是静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开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内没有进展某种特殊的运动。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久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络: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成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成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那么导致相对主义和狡辩论。
8.什么是规律?规律具有哪些特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是物质的
(一)什么是物质
1.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______。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__(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
注意:物质不同于具体物质
(二)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②人类社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体系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二、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规律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
4.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一、意识
(1)从起源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___;
B.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______。
②意识更重要的还是___________的产物,是劳动和实践的产物;
A.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B.劳动和社会实践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C.劳动和社会实践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从生理基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______活动实现的
(3)从内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识的内容是_________,形式是_________,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③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意识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意识的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
(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错误)的意识促进(阻碍)事物的发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实践
1.实践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1)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
(2)实践活动的分类: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3.如何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