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
何去何从_现代性中的成年礼_读刘绍华的_我的凉山兄弟_袁兆宇
何去何从:现代性中的成年礼———读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袁兆宇现代化与疾病的孪生关系既是现代性分析的着眼点,也是人文社会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自1995年在静脉吸毒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艾滋病疫情数便持续上升。
直至目前,凉山州仍是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龚煜汉等,2014)。
这一发展趋势在人类学家眼中并非艾滋病传播的自然结果。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台湾学者刘绍华于2002年夏天进入凉山利姆地区开始初步调查①,2004年12月正式进入利姆村落,进行为期一年的田野研究。
《我的凉山兄弟》是这项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刘绍华用“凉山兄弟”这一类同于“土匪兄弟”的污名概念为书名,表明本书继承了医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分析的传统和批判框架。
②她将利姆地区的毒品与艾滋病现象放在中国现代性发展进程中加以分析,进而试图“说明造成(利姆地区)海洛因和艾滋病双重流行病的复杂因果链”(刘绍华,2015:17)。
读书的英文版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男子成年礼:中国西南的青年移民、海洛因与艾滋病》)于201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被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院称为“研究传染病的社会科学学者和艾滋病政策制定者的必读书”。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本书的介绍与评论:(1)按照现代性的发展逻辑简要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呈现刘绍华对利姆地区毒品与艾滋病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讨论该书在现代性分析中嵌入主体性的方法论进路;(3)聚焦于主体置身其中的地方社会与国家典范之间的关系,挖掘本书将现代性置于这一张力关系之中的理论意涵。
32①②“利姆”是刘绍华为保护报道人,对凉山当地某乡村所用的假名。
在医学人类学的批判作品中,法莫对海地艾滋病疫情的分析堪称典范,他将艾滋病疫情流行与社会不平等联系起来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Farmer ,2001)。
读书笔记《我的凉山兄弟》
读书笔记《我的凉山兄弟》本书所描述的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世人讶异於中国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上海的繁华成为耀眼新星。
与此同时,同样是在中国,却有这麼个任由艾滋病人凋零的乡间。
本书让中文的读者明白诺苏是如何走到今日看似日益“文明”的汉化之途;让读者明白他们付出了多少生命转型的代价;让读者明白这个世界的运作逻辑如何不利于边缘的独特性;让读者明白无需恐惧、歧视凉山的诺苏人;让读者明白吸毒者、艾滋感染者的生命无奈与尊严需求;让读者明白再边缘的年轻生命也有追求灿烂的渴望。
毒品艾滋贫穷、落后、毒品、艾滋与留守儿童这些都是我是我想到凉山所联想到的名词两年前是“最悲伤小学作文”,前阵子是“格斗孤儿”,人们眼里凉山破烂不堪,一片荒凉。
海洛因成了诺苏年轻人眼中的现代性象征诺苏年轻男子为了自己的一场成人礼,沾染了毒品,但他们却自以为是抓住了时代,后来却因为没有钱而选择静脉注射接着带来了艾滋……等到政府采取行动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然而,行动却失败了。
这背后的根源,是对少数民族的偏见。
流动青年新兴成人礼新生活、新认同踏上探险之旅落入灾难混沌性别与药物城市隔离终结扭曲的成人礼艾滋流行疫情浮现这些都是流动青年们所遭受的困苦,他们紧紧抓住城市而城市始终不接纳他们,使他们处在一个一个的边缘艰难前行,即使头破血流也要完成自己的成人礼这更像是一场朝圣,几代人惨痛代价的朝圣流动青年中不仅有青少年,还有女孩们沉重的生活负担,婚姻的困扰,还有无尽的绝望让她们选择了出门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但只能靠贩毒为生,并过得光鲜亮丽这一群被“逼下凉山”的兄弟们,该何去何从?“如今,这里的毒品问题虽已消减,艾滋却早已成为不定时炸弹,谁都说不准何时会彻底爆发。
但是,连年轻女子都大量外移,乡里年轻人所剩无几,这里愈来愈像中国中原与沿海地区的寻常农村。
我体悟到,我正在见证一场更为彻底的汉化之途。
”诺苏人在短短半世纪中,所经历的空前巨变:从部落社会跃入社会主义集体公社制,再一百八十度翻转到资本主义市场改革的错综复杂过程恍若在历史上一眨眼的片刻,诺苏人的生存时空顺着现代性的方向随风而逝,速度之快,任谁都头晕眼花历史之殇永远都磨灭不了那么请善待我的凉山兄弟们。
凉山兄弟:他者的苦恼
凉山兄弟:他者的苦恼作者:麻国庆来源:《财经》2015年第23期2014年,我有机缘与刘绍华博士长时间交流后,了解到她对彝族社会围绕着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进行了长时间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写作了《我的凉山兄弟》一书。
这是我看到的近年来西南民族疾病与社会文化方面难得的优秀民族志作品。
我个人接触到疾病与社会文化的研究,还是十多年前在大小兴安岭做的鄂伦春族调查和研究。
在我调查的鄂伦春社会,疾病、自杀、异常死亡率非常高。
天花、呼吸系统疾患、痣疾、与月经有关的疾病、遗传性梅毒、眼病等,都和居住有着相当的关系。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鄂伦春社会,(都市)文化也开始伴随着文明病的病原菌进入。
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一区域的鄂伦春族已经染上鸦片,引发了很多卫生和健康的问题。
由于全球化运动,人口流动性越来越高,各种疾病的流行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毒品与艾滋。
在西南彝族社会特别是大小凉山的彝族社会,人们所染此毒和此病,都是在离开本乡本土、出去“闯世界”的过程中掉入泥潭和罪恶的深渊所致。
由个体而及群体,逐渐成为当地的“社会病”。
绍华博士在讨论彝族社会毒品和艾滋的问题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传统说教式的框架,比如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方化、民族与国家等二元模式来展开填空式的叙述,而是以自己作为观察者、研究者,与他们长时间地交流、对话、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同时又与这个社会保持了一种人类学上说的研究距离,与所研究的社会保持了进与出的密切关系。
她在田野中把握到了彝族社会的脉络,将这一社会由毒品和艾滋所引发的个体、家庭、群体、社会,及其所面临的焦灼、不安、困惑、苦恼,以及渴望与生存等种种身体与社会的病例,聚焦在现代性、全球性、政治经济体系、国家主导等分析视角下,进而展开对研究对象的讨论和思考。
对于个体的研究,传统的人类学一直是把个体纳入群体或社会中予以思考,强调对于集团的研究,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个人的研究。
【最新推荐】《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精选word文档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一方面,诺苏人在当代中国的边缘社会地位,使得这些年轻人易沦为中国全球化经济转型下的牺牲者。
在改革开放时代,他们的生命充满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失业、赤贫、迷惑、危险、苦难等是家常便饭。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衷心拥抱全新的自由,在传统诺苏男性认同与崭新生活方式的概念交错下,尝试各种可能性。
换言之,虽然利姆的年轻人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向往与追寻尽管失之鲁莽,但至少刚开始时他们有机会衷心实现自我。
《我的凉山兄弟》首先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社会调查,文字里面的专业性超过我的想象。
以前看的社会调查大都是记者写的,更加故事性和文学性,侧重于用故事的陈述去感染读者,但细究下来大部分的结论都是作者感性而发。
这本书就像我们课上要看的essay一样,用将田野调查的过程结果都理论化了。
看起来略显生涩,但算是给我自己打开了看书的一个新分类。
给我一些全新的思考方式的灵感。
我对事物的思考充满了主观和个人感情色彩,并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性,不为外界所动。
但是一种理性的,对事物更有条理的分析的确是更加科学,更加透彻的。
其实这个调查的主题是很有趣的。
表面上来看,只是边陲的乡镇,一些人,一些病。
但是从书中发散开的思考,其实囊括了中国的许多重要话题。
中国现代化对于边缘地带的冲击,广袤农村地带在改革开放后的边缘化,青年对于现代化浪潮的向往和迷茫,国家政策与旧社会规范的冲突,法律与人性的冲突...社会调查就是这样的迷人,那些恢宏的,复杂的问题其实时时刻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
这些东西是全人类的,是普遍的。
作者在研究这个很狭窄的议题的时候也说过,他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社会,这个现象,这个疾病,而在于探讨全球化这个重要恢宏的议题。
谈到这本书的元素,凉山地带身份的多重性也是作者乃至像我一样的读者会关注到的一个点。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篇一《我的凉山兄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凉山地区兄弟姐妹们生活的认知大门。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个懵懂的探险家,一头扎进了凉山这个对我来说既神秘又陌生的世界。
书里描述的那些场景,那一个个凉山兄弟的故事,就像一部部微电影在我眼前放映。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中描写凉山兄弟的传统习俗。
那些习俗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大树的根,深深地扎在那片土地上。
比如说他们的葬礼习俗,那是一种对逝者极为敬重的方式,和我们平日里见到的大不相同。
这让我想到我们城市里的葬礼,虽然也庄重,但总感觉少了点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传统韵味。
也许这就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就像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各有各的特色。
但是呢,随着我继续读下去,我发现凉山兄弟面临着好多困难,就像乌云遮住了他们生活中的阳光。
贫穷、教育资源的匮乏、毒品的侵蚀,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恶魔,紧紧地缠着他们。
我读到那些凉山兄弟因为贫穷而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时候,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我就想啊,教育不应该是平等的吗?为啥他们就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呢?难道就因为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凉山吗?这让我觉得很不公平。
我想起我自己,有时候还会因为学校的饭菜不好吃而抱怨。
可和凉山兄弟比起来,我这算什么呀?他们可能连吃饱饭都是个问题呢。
我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就像大海里的一颗小沙子,面对凉山兄弟的困境,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本书让我对凉山兄弟有了深深的敬意。
他们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悬崖上的青松,无论风吹雨打,都顽强地挺立着。
他们努力地在自己的生活里寻找着希望的曙光,这种精神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
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帮助他们呢?而不是只是在一旁看着,当个冷漠的旁观者。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许这也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吧。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篇二《我的凉山兄弟》,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又爱又“恨”啊。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我的凉山兄弟》是一部由作家杨绛所著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备受读者喜爱。
小说以凉山彝族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彝族兄弟在大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迁。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种种磨难和挑战。
通过兄弟两人的命运,小说展现了凉山彝族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对这个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小说中,主人公兄弟两人的性格迥异,一个是乐观开朗,一个是内向沉默。
他们在命运的洪流中不断奋斗,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小说通过对兄弟两人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常。
小说还通过对凉山彝族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大时代变迁中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让读者深刻地反思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它不仅展现了凉山彝族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还让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它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的作品,值得一读。
在我读完《我的凉山兄弟》之后,我深深地被小说中所展现的凉山彝族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传统所吸引。
通过对主人公兄弟两人的命运的描写,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小说让我对凉山彝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入的反思。
我由衷地推荐这部作品,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并感受到它的魅力。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我的凉山兄弟》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讲述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彝族少年阿多和一名来自城市的汉族志愿者老师陈静之间的故事。
影片通过展现彝族少年的生活、文化和信仰,以及城市文明与乡村落后的对比,揭示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影片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引起了观众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传承和民族融合等问题的深思和共鸣。
在影片中,主人公阿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彝族少年,他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而陈静老师则是一名来自城市的志愿者教师,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来到凉山,希望能够帮助当地的孩子们改变命运。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部影片中交织在一起,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展现了一种跨越民族和地域的真挚情感和友谊。
影片中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贫困地区,这里的孩子们生活在简陋的条件下,教育资源匮乏,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影片通过展现阿多和陈静老师之间的故事,揭示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影片以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引起了观众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传承和民族融合等问题的深思和共鸣。
影片中的阿多和陈静老师之间的故事,展现了跨越民族和地域的真挚情感和友谊。
阿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彝族少年,他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而陈静老师则是一名来自城市的志愿者教师,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来到凉山,希望能够帮助当地的孩子们改变命运。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部影片中交织在一起,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展现了一种跨越民族和地域的真挚情感和友谊。
影片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表达,引起了观众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传承和民族融合等问题的深思和共鸣。
影片中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贫困地区,这里的孩子们生活在简陋的条件下,教育资源匮乏,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刘绍华著《我的凉山兄弟》评介
刘绍华著《我的凉山兄弟》评介作者:宋玙席方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8期2016年5月24日,新京报一则题为《悬崖上的村庄》的新闻,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一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很难相信,在如今仍然有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爬着藤梯去上学。
而在与“悬崖村”同属昭觉县辖区的利姆乡,除了贫困,还有毒品和艾滋在這里纠缠和蔓延着。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人类学家刘绍华,在历经10年、长达20个月的深入田野调查后,完成了自己的又一著作《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这本中文民族志,是从作者于2011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发行的Passage to Manhood:Youth Migration,Heroin,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改写而成,英文版同时被收入哥伦比亚大学韦瑟黑德东亚研究中心的丛书系列。
这套始于1962年的丛书,严格挑选现当代东亚及东南亚相关的学术书籍,在学界极具知名度和公信力。
此外,本书还荣获2012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2014年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大奖、2014年台湾“文化部”第三十八届金鼎奖非文学图书类优良出版品等荣誉。
作者著作另有《柬埔寨旅人》,2005年被《中国时报》评为“开卷十大好书”。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玩耍、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异、文化冲击和兄弟情谊的故事。
故事主角涉及一个‘恶名昭彰’、古称‘㑩㑩’的中国少数民族——凉山彝族(诺苏人)。
这样开场,不是因为我要借由这个族群的奇风异俗来写个耸动好看的故事。
正好相反,我想替他们的传奇‘翻案’。
故事起源于四川凉山州海洛因泛滥与艾滋蔓延的问题。
不过,问题不在毒品,艾滋亦非末路。
”刘绍华更深层关注的是透过这两个社会灾难,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
读我的凉山兄弟有感
读我的凉山兄弟有感
偷窃、抢劫、吸毒、贩毒、艾滋病,使外出的诺苏人成为派出所、公安局、监狱、戒毒所的常客,以至于他们叙述某件事情的时间节点时,常以“进监狱前或出监狱后”描述。
有些人实在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会回到家里,待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会出去,外面好耍。
如此迴圈直至娶妻生子后大多数人才会选择回乡安顿下来。
即便在外不易,一波又一波,一个年龄段接着下一个年龄段的诺苏人,前仆后继走向大城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已经成为诺苏年轻人的“成年礼”,一般从十五六岁开始。
一般到这个年龄还窝在家里不出去,就会被当地人看作“没本事”,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感染艾滋病的诺苏人一般会选择回乡,对艾滋病的无知使他们又将疾病传染给配偶,2000年左右大凉山诺苏族群艾滋疫情严重,中国接受英国的援助计划,成立中英计划组开始在凉山诺苏族群介入**当地艾滋病。
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传达方式、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照搬国际模式等等,致使初衷善好的该计划收效甚微,于202X年草草收场。
本书从诺苏传统文化、解放后历史变迁对诺苏族群的影响、诺苏年轻人外出寻梦程序、艾滋汙名的影响等方面,系统的分析诺苏族群的现代性程序,令人心痛。
或许,传统落后的诺苏族群通往现代性的道路上,这是必经阶段吧,希望他们好起来,也希望现实社会不要将毒品艾滋标籤化于诺苏人。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我的凉山兄弟》是一部由阿来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凉山彝族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勇敢和乐观。
小说以凉山彝族为背景,以两位彝族兄弟的命运为主线,描绘了凉山彝族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境遇,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勇敢和乐观。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小说以凉山彝族的生活为背景,以两位彝族兄弟的命运为主线,通过对凉山彝族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勇敢和乐观。
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状态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勇敢。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地生活着。
尤其是两位兄弟,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展现了彝族人的亲情和团结精神。
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们对凉山彝族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另外,小说还通过对凉山彝族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传统和信仰。
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凉山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展现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通过对凉山彝族文化的深入挖掘,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彝族人的生活状态和命运,还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传统和信仰对生活的影响,对人们的启迪和鼓舞。
总的来说,阿来的《我的凉山兄弟》是一部富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视角的小说,通过对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状态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勇敢和乐观。
小说不仅让人们对凉山彝族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还让人们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
凉山兄弟电影观后感
凉山兄弟电影观后感在观看(凉山兄弟)之后,我感触颇多,看到了一个我似乎从未看到的世界。
因为我来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壮族人。
与文中的大凉山地区的诺苏人一样,都是来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
所以在文中很多的片段,我会将自己代入其中,想象自己如果是文中所描述的诺苏人,我会如何做。
同时,因为我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在阅读的同时也会更多地采纳本专业的视角——一个医学生如何看待艾滋病在乡村地区传播,来阅读这本书。
所以,我主要会从少数民族开展的角度以及作为一种传染病的艾滋病两种视角,来观看电影(凉山兄弟)。
首先,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壮族人,我在广西时很少会感到少数民族成员与中国主要民族——汉族成员之间的差异。
壮族人与汉族人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相貌长相等方面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因为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所以会有自己制定少数民族节假日的权力。
每当是壮族节日时,全部的广西人,不分民族,不分地区,大家都是开心地一同度过。
好像民族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你的证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
可离开了广西,离开了聚居的环境才发觉原来白己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而我之所以之前认为自己与汉族之间没有差异的原因,有一个在我听起来极其不友好的词语——汉化。
在我看来,这个词语本身带有一种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好像为了表示全部属于汉族的一切都是先进的,而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就是在向汉族看齐。
但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普遍的认知,认为一切属于汉族的都是先进的?因为事实实在如此。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大多地处边境地区或遥远山区——我统称为边缘地区,与外界交流的时机相对于平原地区与沿海地区更少。
而在近现代,由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开展,在传入中国时主要是由沿海与沿江地区,或者是通过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传入。
在以上地区居住的大多数是汉族人,所以汉族领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
然后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再由汉族将这些先进的技术传入少数民族。
此时,我想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设在中国兴旺沿海地区或者最xian掌握先进经济技术地区的人是少数民族的人民,那今日我国的主要民族是否会换成是壮族。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虽然我从不曾在凉山长时间停留过,每次彩虹桥的走访、义诊或其他项目的实施,总都前后不过十多天。但因为次数之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坐那条烟雾缭绕、翻山越岭、一整天才从成都五块石客运站途径峨边、大风顶、峨曲古再抵达美姑的公车线路,三番五次的坐着摩托或五菱之光跋涉过无止尽的泥泞小道穿过乡镇集市和村庄前往那些山间简陋的小学校,每次都会认识一些不同的志愿者、医生和支教老师,看到不同的面孔上挂着同样灿烂笑容的凉山孩子,总都会留下不同的回忆,兜兜转转,积积攒攒,好像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艾滋病 毒品
其实我最开始几次去凉山,并不确切的知道我所去的地方曾经有过一段艾滋病或毒品“泛滥”的历史。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无知,我反而可以拥有某种更真实的记忆。我仿佛只是去了一个比我的家乡更为偏远、更为贫瘠、更为传统的村庄,那里的人们还穿着古老的手织布的深蓝色衣服,住着老旧不进阳光的泥土房子,庭院里养着鸡和猪,屋子里人和牛共处一室,小孩子在野地里用石片刮擦着屁股蛋儿。
和朋友讨论,他也毫不犹疑的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吧。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他们既然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疾病,有可能传染,也可能会死人。他们似乎知道了传统社会中需要知道的关于某种疾病的一切,但他们依然没有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去恐惧这种疾病,他们依然没有在这种疾病之上如同所有其他人那样赋予严苛的道德意涵。
理性化的过程,逻辑秩序的建立,现代文明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演变和积累,锤炼出了许许多多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出生于这种社会之中的人,从小耳濡目染这一整套社会要求,并在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以符合自己的角色期待。这一套工厂班整饬有序的流程让所谓的“普通生活”已经变成了对于处于这种特定文化语境之外的群体和个体而言高高在上的生活方式。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期末论文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期末作业《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报告人:专业:学号:任课教师:院系:完成时间: 2014.6.17《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名字这是一本我比较喜欢读的书,想想这个学期我读6本书里,也只有对《天真的人类学家》,《金翼》,还有就是《我的凉山兄弟》读起来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来。
从书中的内容,我可以看出作者的多么不易,要不是我之前在网上搜索了刘绍华的资料,在读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是一位女性写的。
在《天真的人类学家》里,我就知道要在一个很偏远的地区进行田野活动是多么的困难,有亲人的担心,有同事的质疑,还有就是地方官员的阻止。
当你正式进入当地进行调查时,你还要努力习惯当地的生活习惯,打消当地人对你的敌意。
这一切都实属不易,更何况是一位女性。
从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凉山州始终无法摆脱海洛因及爱滋犯滥的问题,是由历史背景所促成,进而在社会变迁中增强。
十九世纪末,鸦片在中国广为流行;十九世纪后半叶,民众对鸦片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也开始大量种植罂粟这个高利润的经济作物。
清廷于一九○六年开始禁鸦片,多数地区无法再继续种植,但偏远独立的诺苏山区,反而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而变得「有利」起来。
因此,鸦片汉商在土司(统治者)与黑彝(贵族)的协助下,诺苏山区开始成为罂粟的种植地,而土司、黑彝等有钱地主则用鸦片与汉商交换白银、布匹、盐及其他日用品。
「吸鸦片」在此时成了身分地位的象徵,其后也在中国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展现代化时,成了年轻人「成年礼」的一部分。
当中国政府于一九五○年代,展开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计划,将无数的少数民族由政府划界命名定案,而凉山的诺苏人就这样与云南、贵州其他较接近的族群,被整合分类为一个由国家创造的新兴民族──「彝族」。
作者所挑选的田野地昭觉县利姆乡,则是诺苏人口中的「腹心地区」,也就是保留最多诺苏主流文化的传统区域。
当诺苏被迫从部落社会转型为现代化社会时,当年轻人将「去城裡走一遭」视为不可或缺的成年礼历程,但在城裡又因没有一技之长、与城裡的文化格格不入,而走向偷窃的犯罪之路,失风的被关,得手的拿著钱财却转向了毒品。
何去何从:现代性中的成年礼——读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
2 3 0
・
书
评 ・
何去何从:现代性中的成年礼
“ 现代性”是一个流动的概念 , 从诞生伊始便 随历史而 “ 液化”为多义和模糊
的话 语 形式 ;多 义 的现代性 又指 涉 共 同 的时 间 取 向 ,亦 即不 断 向前 发 展 、线 性 的永
恒 进程 ( 鲍 曼 ,2 0 0 2 ) 。刘 绍 华 将 中国 的 现代 性 发 展 理解 为 由社 会 主 义 现代 性 、资 本 主义 现代性 以及 全球 化交 织 而成 的 总体 框 架 ,进 而将 这 一 多元 的现代 性 叙 事融 入
击 ,并在当地人心 目中建立起对财 富、社会流动和现代生活的渴望。也就是说 ,市
场 化改 革 以个 体 化方 式 ,赋予诺 苏 人脱离 传统社会控 制 、向外部世 界探索 的能力 和动 机 ,这些结构性条 件与诺苏 传统 的勇敢男 子气概一 道 ,推动 了利姆 男性青 年从 2 0世 纪 8 O年代开始 向城 市 的迁徙 ,以及在迁徙 中完成一 种现代性语境 下 的 “ 成年礼 ” 。
何去何从 :现代性 中的成年礼
— —
读刘绍华 的 《 我 的凉 山兄弟》
袁 兆 宇
现 代化 与疾病 的孪 生关 系既 是现代 性 分 析 的着 眼 点 ,也是 人 文 社会 医学研 究 的 重 要议 题 。 自 1 9 9 5年在 静脉 吸毒人 员 中发现 首例 艾滋病 感染 者 以来 , 四川省 凉 山彝
链” ( 刘绍 华 ,2 0 1 5 :1 7 ) 。
读书 的英 文版 P a s s a g e t o Ma n h o o d :Y o u t h Mi g r a t i o n ,H e r o i n ,a n d A I D S i n S o u t h w e s t
《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
《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阅完合上这本书时,第一点想到的是:竟然能在国内出版,而且据说与台版的差异不大,至少目前的图书出版自由还是值得称赞的。
作者刘绍华是是一位台湾的女性人类学家,就读于哥伦比亚人类学博士,本书是她深入大凉山十年做的田野调查研究而著作,调查主要是针对在大凉山的腹地的彝族中流行的毒品和艾滋病泛滥的现象。
虽然经常有看到支教大凉山的人拍的贫穷的孩子照片,尤其是去年那个爬天梯去上学的孩子们的照片,让人惊讶于大凉山的环境的落后和人民的贫穷,但这些照片却不如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被作者描写的人物和故事震撼的程度。
作者对于事实的披露,政府官僚作风的批评,以及指责简单粗暴的民族政策,在国家鼓吹民族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的主调下,这种唱反调的论述总会显的不那么和谐,但这不正是知识分子的学术志向和良心所在吗?看豆瓣上的评论,有人批评刘绍华论据过于浅显,论点过于迁就,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批评政府。
这些批评者真是自己没有勇气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反而用各种伎俩来攻击一位相当有勇气的学者。
谈到勇气,这是我读完本书立刻想到的第二点:刘绍华的勇气真是令人佩服!一个外乡女性,只身前往最贫穷的大凉山腹地,无论是住宿环境还是饮食的卫生,都恶劣到让大凉山的人都在往外逃,她这种逆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此外最初的时候她不通当地的方言,沟通存在很大问题,无人能够帮助她应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更令普通人感到“可怕”的是,她调查的不仅是一群在城市人看来思想愚昧落后的农民,而且他们也是毒贩,吸毒者和艾滋感染者。
她在大凉山竟然能够呆了一年,然后后期不断的再次进入回访。
这种勇气我想来自于她作为一名学者的专业和牺牲精神。
感谢刘绍华的专业,让很多对大凉山和彝族不了解的读者,真正了解在大凉山腹地正在发生着怎样的社会巨变。
这种社会巨变当然是在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洪流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地域能够不被夹流而下的。
作者指出从最初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对于诺苏族的简单粗暴的划分为彝族开始,诺苏族一直国家的威权之下不断地被边缘化。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
我的凉山兄弟读后感《我的凉山兄弟》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真实故事。
影片以真实的素材为基础,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凉山彝族的生活、信仰和文化。
在观影之后,我深受触动,对这部电影有了很多感悟。
首先,影片中展现了凉山彝族人民的淳朴和勤劳。
他们生活在高山深谷之中,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对土地的热爱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影片中展现了凉山彝族人民对信仰的执着。
在他们的生活中,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虔诚地崇拜着自己的神灵,相信神灵可以保佑他们平安和幸福。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们依然坚定地相信着神灵的力量,这种信仰让他们在困难中找到了支撑和勇气。
这让我对信仰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最后,影片中展现了凉山彝族人民的文化和传统。
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歌舞、服饰和节日等。
这些文化和传统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让我对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电影《我的凉山兄弟》让我对凉山彝族人民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生活、信仰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它让我在观影之后有了很多感悟,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也希望这部电影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和感动。
现代性语境下的成年礼——《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札记
现代性语境下的成年礼——《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札记发表时间:2019-04-22T15:43:54.5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作者:林乐琨[导读] 台湾学者刘绍华在《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一书中,生动地描写了凉山彝族诺苏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与不安,通过多重意象民族志的方法分析了毒品与艾滋问题的复合维度和多元主体的建构过程。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摘要:台湾学者刘绍华在《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一书中,生动地描写了凉山彝族诺苏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与不安,通过多重意象民族志的方法分析了毒品与艾滋问题的复合维度和多元主体的建构过程。
作者由浅入深,通过细腻的笔调表现出跨地域、民族的对于全球问题的探讨以及作为人类学者的真挚情感与学术担当。
关键词:现代性;转型;毒品与艾滋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专门化使现代化的洪流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种均质性文化逐渐介入到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之中,从而彻底改变了这种地方性文化群族的命运。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工业文明最简单的缩略语。
[1]自20世纪伊始,现代性就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将全球每个国家、地区、族群都卷入到它掀起的热浪之中,然而这种强制性的均质化转变使边缘群体再度面度日益严重的问题。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是刘绍华教授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利姆乡的诺苏人为研究对象而撰写成的医疗民族志。
该书以毒品和艾滋病为载体,将诺苏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苦痛与磨难生动地描写出来,正如作者所言,“该本书的焦点不是健康或疾病本身,而是造成健康问题的灾难根源,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生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
”[2]一、凉山诺苏族群在现代化背景下脆弱性的生成贝克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以历史浓缩的方式,将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从而带来文明冲突与文化碰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凉山兄弟》读书笔记
阅完合上这本书时,第一点想到的是:竟然能在国内出版,
而且据说与台版的差异不大,至少目前的图书出版自由还是值得
称赞的。
作者刘绍华是是一位台湾的女性人类学家,就读于哥伦比亚
人类学博士,本书是她深入大凉山十年做的田野调查研究而著作,调查主要是针对在大凉山的腹地的彝族中流行的毒品和艾滋病泛
滥的现象。
虽然经常有看到支教大凉山的人拍的贫穷的孩子照片,尤其
是去年那个爬天梯去上学的孩子们的照片,让人惊讶于大凉山的
环境的落后和人民的贫穷,但这些照片却不如读这本书的过程中
被作者描写的人物和故事震撼的程度。
作者对于事实的披露,政府官僚作风的批评,以及指责简单
粗暴的民族政策,在国家鼓吹民族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共奔小康
的主调下,这种唱反调的论述总会显的不那么和谐,但这不正是
知识分子的学术志向和良心所在吗?看豆瓣上的评论,有人批评刘
绍华论据过于浅显,论点过于迁就,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批评政府。
这些批评者真是自己没有勇气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抗,反而用各种
伎俩来攻击一位相当有勇气的学者。
谈到勇气,这是我读完本书立刻想到的第二点:刘绍华的勇
气真是令人佩服!一个外乡女性,只身前往最贫穷的大凉山腹地,
无论是住宿环境还是饮食的卫生,都恶劣到让大凉山的人都在往
外逃,她这种逆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此外最初的时候她不通
当地的方言,沟通存在很大问题,无人能够帮助她应对如此恶劣
的生存环境,更令普通人感到“可怕”的是,她调查的不仅是一
群在城市人看来思想愚昧落后的农民,而且他们也是毒贩,吸毒
者和艾滋感染者。
她在大凉山竟然能够呆了一年,然后后期不断
的再次进入回访。
这种勇气我想来自于她作为一名学者的专业和
牺牲精神。
感谢刘绍华的专业,让很多对大凉山和彝族不了解的读者,
真正了解在大凉山腹地正在发生着怎样的社会巨变。
这种社会巨
变当然是在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洪流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地域
能够不被夹流而下的。
作者指出从最初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对于诺苏族的简单
粗暴的划分为彝族开始,诺苏族一直国家的威权之下不断地被边
缘化。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的自由,让诺苏族
的每一个个体获得充分的个人自由走向现代,但伴随着发生变化
的是,以金钱交易为主的社会关系取代了传统的亲属关系。
诺苏族走向现代的过程却是伴随着阵痛的,年轻的诺苏人以
出去闯荡为自己的成年礼,但是由于他们不识汉字等原因他们无
法在大都市获得正常的谋生途径,因而大部分以偷盗和贩毒为生。
此外,吸食毒品因为历史的原因,在诺苏族被认为是尊贵的
身份的象征,诺苏闯荡的年轻人又染上了吸食海洛因的瘾症。
伴
随着吸食和注射海洛因而来的艾滋病的蔓延。
因此,被拽入现代社会的诺苏人,陷入了贫穷,贩毒,吸毒,艾滋的恶性循环的泥沼之中。
本来背着落后的奴隶社会的诺苏族,如今又添上了毒品和艾滋两个标签,整个区域和社会不断的被边
缘化和污名化。
但是面对这种不断被边缘化的困境,诺苏人也展开了自救,
但是因为传统的社会和权威被现代性已经破坏只剩下骨架,所能
起到的作用真是微之又微,而且传统的权威的扩大受到国家权威
的极大限制。
自救无法完成,国家和政府的介入本来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从作者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的项目因为从上而下的官僚体系
和没有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遭到失败。
官僚体系的低效率甚至
高傲,当然不只是在大凉山,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作者所批判
的一切,如果真有政府部门负责人能够虚心听取的话,也许我们
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会好很多。
大凉山的陷入毒品和艾滋困境中的彝族,只是快速发展中的
中国无数被落下的边缘人群的代表。
整个国家的现代性如果不考
虑让这群人也一起搭上车,那么他们将会变成庞大的国家现代性
巨坝里的蚂蚁。
千里之提,毁于蚁穴,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