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免疫 接种率报告和监测系统评价

合集下载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

县2012年常规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县2012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促进以后工作。

【方法】用估计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方法,对全县27个预防接种门诊上报的“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9种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全县27个预防接种门诊报告完整率、及时率、数据准确率、数据完整率均为100﹪,基础和加强预防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估算接种率低于90﹪的疫苗及剂次较多,且各疫苗剂次之间高低趋势不一,不符合逻辑。

D值评价可信性偏低。

R2、R7、R9、R11显示可信;R1显示可疑;R3、R4、R6、R8、R10、R12显示不可信。

【结论】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已引起了基层单位的重视,估计接种率、D值、R值可信率较低,说明基层数据掌握还不够全面。

关健词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评价为评价2012年**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报告情报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促进今后工作。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12月龄内儿童和超过12月龄儿童完成乙 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 苗、麻疹疫苗、乙脑、流脑疫苗的基础 免疫受种人数应分别统计。
接种率计算
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实种人数 接种率=
本次接种某疫苗某针(次)应种人数
X100%
累计接种率的统计
累计应种人数:指本年度某疫苗(某剂次) 累计实种人数与本年度最后1次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苗 (某剂次)的应种人数之和。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 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对本行政区 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率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内容
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卡证填写符合率;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及时接
种率和全程覆盖率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卡介苗疤痕率 含麻疹疫苗成分疫苗接种率; 流脑疫苗(A群2剂次)、乙脑疫苗基础免疫合格
1992年,《关于实行统一免疫接种情况常规免疫 报表和脊灰疫情专报系统工作规则的通知》
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建立接种率常规报告制度,统 一接种率报表,一年上报一次
1995年,常规免疫报表修订,每季度报告 1998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1999年起建立常规预防接种率报告系统
2002年,第三次修改常规免疫报表,增加乙肝疫 苗首针及时接种信息
接种率;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加强免疫合格接
种率; 甲肝疫苗合格接种率; 不合格接种原因、未接种原因
接种率的评价
.
接种率评价
开展接种率评价是了解接种工作质量的一 种有效方法。
通过评价,可以确定接种率的真实性、可 靠性,为上级部门制定有关免疫规划政策 提供科学依据。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方案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方案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方案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工作是体现计划免疫接种质量的真实评价。

为了解掌握我乡免疫接种情况,及时发现免疫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制定具体报告监测方案。

一、监测调查对象及内容
全乡辖区内所有常规免疫接种单位均为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单位,全乡接种报告单位为19个,监测接种率依据各接种点接种报表数据和入户调查0—7岁儿童接种基础或加强免疫真实情况,监测调查内容为新生儿出生建卡建证情况,首针乙肝卡介苗及时接种情况,“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及单苗基础,加强应种实种情况核对。

二、调查方式及监测方法
依据各接种点接种情况、报表统计各苗接种率,得出全乡单苗接种率和四苗全程接种率,或以乡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将全乡由里向外顺时针方向编排序号,然后以抓阄形式决定被检单位,乡防疫组人员下村,由村防疫医生陪同,入组到户,认真详细对每个被查儿童接种情况信息记录在案。

三、接种率报告监测结果评估
每次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资料报表认真填写,实事求是,逻辑合理,将每次各村运转报表估算接种率及监测报告质量
进行评价。

R值评价,R值在0.95—1.05之间为可信,0.90—0.95或1.05—1.15为可疑,小于0.90或大于1.15时不可信,D值评价当D≤
0.05时可信,0.05—0.15时可疑,D>0.15时为不可信。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
通过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估,清楚掌握全乡及各村接种点的真实免疫情况,针对接种率偏低或差距较大的单位,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改正。

马市坪乡卫生院
2008年1月。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首先,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的作用不仅是评价免疫接种情况,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制定免疫政策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免疫接种率的监测报告,可以及时掌握预防接种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次,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免疫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接种效果。

免疫接种覆盖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针对特定疫苗的接种人数占总应接种人数的比例。

通过监测免疫接种覆盖率,可以看到预防接种工作的覆盖情况,发现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免疫接种效果则是通过监测免疫接种后的疫苗效果,如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免疫接种的效果。

然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环节。

数据收集是制度的基础,可以通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等途径进行。

数据分析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发现问题和发现趋势。

数据报告是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呈现,通过报告向有关部门和公众进行传达。

此外,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需要具备一些关键要素和要求。

首先,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指示,以确保监测工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其次,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再次,需要有明确的监测频率和时间节点,以便及时了解免疫接种情况。

最后,需要建立沟通渠道,便于监测结果的交流和共享,以便各个层级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决策和行动。

综上所述,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监测和评估免疫接种率的手段,对于指导和改进免疫接种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立制度时,需要明确其作用、内容和实施途径,并具备统一的标准和指示、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的监测频率和时间节点以及沟通渠道等要素。

通过不断完善和落实该制度,可以为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支持。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点介绍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点介绍

预防接种卡、证的建立和管理
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细致”
‫‏‬基层接种人员定期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出生情况,加强与各部
门合作和联系;要在儿童出生后尽快建卡建证;准确记录儿 童的出生日期,换算成公历;填写完整、不能漏项
使用—“正确使用、妥善保管”
‫‏‬正确使用,如实记录、详细填写 ‫‏‬定期整卡 ‫‏‬妥善保管、建立制度(建卡、转卡、整卡制度等)
• 2014年12月31日前,乡级单位纳入该系统。
疫苗出入库信息报告时限
• 县、乡级应在上一级疾控机构下发疫苗后1 周内进行确认入库,并于出入库实际操作 完成后1周内进行系统出库。
• 县级出库类型:下发/售出、退回上级、报 废
• 乡级出库类型:下发/售出、退回上级、使 用、报废
年度计划管理
– 年度计划(采购计划):县级、乡级分 别在每年6月和5月底前向上一级疾控机 构报告下一年度计划。
常规免疫报表
档案 内容
存档 方式
上报 时限
国家免疫规划疫 苗常规接种情况报 表
二类疫苗接种情 况统计表
接种率总结
分项目、按 年度存档
报表每月5日 前(系统) 纸质:填写常 规报表时要到村 级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常规免疫监测系统难以掌握基层真实接种情况, 报告接种率高(99.99%)估算接种率成疑问? (人口估算150%,疫苗估算60%)( “分母-分 子问题”完整性差、“笔头接种”现象,无法信 服) 1岁以内疫苗接种率高,其他年龄接种率低 城区交叉接种、流动儿童管理困难 。。。。。。。

50
2
40
3
45
4
55
5
50
6
48
50
45

国家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管理办法

国家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水平监测管理办法

苗,
性,≥1:320 计算保 者占 75%
护水平
间接血凝试验 白喉类毒 锡克氏试验

抗毒素≥0.01IU/ml ≥80% 96 小时判定,局部反 阴转率≥80% 应直径≤10mm 为阴 性
破 伤 风 类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 毒素
抗毒素≥0.01IU/ml ≥85%
微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抗体≥1:2 ≥85%
1.2 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 接种单位每半年将本责任区内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受种人数
向所属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内容见
《附件五》表 3-1-5、表 3-1-6。 1.3 接种率调查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
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 1.3.1 调查内容 1.3.1.1 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 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疤痕率等; 1.3.1.2 不合格接种原因; 1.3.1.3 未接种原因。 1.3.2 调查方法 1.3.2.1 评价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组群抽样法,具体方法参见有关 材料。 1.3.2.2 评价乡级接种率: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具体方法参见有关材 料。 1.4 接种率评价 1.4.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的评价 1.4.1.1 评价内容及方法 (1)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评价 ①及时率: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②完整率:在规定时限内实际报告以及无漏项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 的比例。 ③正确率:报表中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 比例。 (2)常规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评价

华北油田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华北油田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常规 免疫 接 种 报 表 , 介 苗 ( C ) 口服 脊髓 灰 质 卡 BG 、
炎疫 苗 ( P 、 白破 混 合 制 剂 ( 盯 ) 麻 疹 疫 苗 O V) 百 D 、 ( ) 乙 型 肝 炎 ( 肝 ) 苗 报 告 接 种 率 分 别 为 Mv 、 乙 疫
9 . 7 、 8 6 % 、 8 4 % 、 8 0 % 、 7. 8 。 80 % 9 .0 9 1 9 .2 9 4 %
3 估 算接 种 率 : . 依据 计 划生 育办 公 室 及 公 安
处 20 00年度 人 口数 和出生人 口估算 华北 油 田接 种 率 分 别 为 :B G 52 %、O  ̄ 9 .o 、D T C 9 . 4 P 38 % P
9 .0 、 2 4 % 、 肝 9 8 % 。 6 1 % Mv 9 . 6 乙 5.3
10 <R≤ 11 .5 5为 可 疑 ” R<09 , o或 R>11 .5为
“ 可信 ” 不 。
结 果
09 。R值 在 09 +7 .5—10 , 明 报 告 资 料 可 信 , 5表
无逻 辑错 误。 讨 论
华北 油 田人 员居 住 分 散 , 动范 围大 , 划 免 流 计
维普资讯
18 0
华北 油 田 2 0 0 0年 常 规 免疫接 种 率 监测评 价
陈敏 郑格 , , 盂莉 肖洋 , ( . 北石 油 管理 局卫 生防 疫站 , 1华 河北 任 丘
[ 图分 类号 】R 8 中 16 【 文献标识码 】B
025 ; 2 北石 油管理局 总 医院 ) 652 华
“ 可疑” D= .6 。 ( 0 0 )
用上报 应种人 数计算 B G对 O v D 和 M C P 、 V 对 O V、 的 比值 进 行 R 值 评 价 R P D =3 c , B G

接种率报告分析

接种率报告分析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常用的评价指标,深圳市福田区自1996年起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接种率监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接种率监测质量,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掌握接种率动态变化,评价和改进常规免疫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将福田区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源于福田区统计局,接种率报告数据来源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报表。

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处理。

1.2接种率评价方法:采用统一的监测评价方法[1]。

①差值(D)评价:根据区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数为估计应种人数,以监测系统报告的实际接种人数为接种人数计算估算接种率,即估算接种率=实际接种人数/出生人口数。

D=估算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D≤0.05时为可信,0.050.15时为不可信。

②比值(R)评价:R≈3MV(BCG)/OPV(DPT)。

0.95≤R≤1.05时为可信,0.90≤R<0.95或1.05<R≤1.15时为可疑,R1.15时为不可信。

2结果2.1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覆盖全区各预防接种点,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

2.2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1)出生情况根据区统计局统计的资料,2010年常住儿童出生数为4590;暂住儿童出生数为9376。

(2)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2010年儿童常规免疫6种单苗的报告接种率为91.85%~98.18%;估算接种率为88.26%-122.69%(见表1)。

表1深圳市福田区2010年常规免疫报告和估算接种率(%)2.3D值和R值评价:(1)D值评价:福田区儿童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占16.67%,50%,33.33%,其中户籍儿童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有50%,50%,0%;暂住儿童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有16.67%、50%、33.33%,户籍儿童免疫接种率监测可靠性大大高于暂住儿童(见表2)。

接种率报告分析

接种率报告分析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常用的评价指标,深圳市福田区自1996年起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接种率监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接种率监测质量,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掌握接种率动态变化,评价和改进常规免疫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现将福田区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源于福田区统计局,接种率报告数据来源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报表。

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处理。

1.2接种率评价方法:采用统一的监测评价方法[1]。

①差值(D)评价:根据区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数为估计应种人数,以监测系统报告的实际接种人数为接种人数计算估算接种率,即估算接种率=实际接种人数/出生人口数。

D=估算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D≤0.05时为可信,0.050.15时为不可信。

②比值(R)评价:R≈3MV(BCG)/OPV(DPT)。

0.95≤R≤1.05时为可信,0.90≤R<0.95或1.05<R≤1.15时为可疑,R1.15时为不可信。

2结果2.1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覆盖全区各预防接种点,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

2.2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1)出生情况根据区统计局统计的资料,2010年常住儿童出生数为4590;暂住儿童出生数为9376。

(2)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算接种率2010年儿童常规免疫6种单苗的报告接种率为91.85%~98.18%;估算接种率为88.26%-122.69%(见表1)。

表1深圳市福田区2010年常规免疫报告和估算接种率(%)2.3D值和R值评价:(1)D值评价:福田区儿童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占16.67%,50%,33.33%,其中户籍儿童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有50%,50%,0%;暂住儿童D值评价为"可信"、"可疑"、"不可信"的分别有16.67%、50%、33.33%,户籍儿童免疫接种率监测可靠性大大高于暂住儿童(见表2)。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免疫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预防和控制多种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免疫接种的效果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免疫接种中的问题,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是中国政府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来追踪和评估全国范围内儿童接种疫苗的情况。

该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接种率,保障公众的健康,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免疫接种率监测网络。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覆盖所有的儿童接种点以及相关的医疗机构。

通过这个网络,可以及时、准确地搜集到每个地区、每个接种点的免疫接种数据。

这是确保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正常运行的基础。

其次,完善数据搜集和整理机制。

建立标准化的数据记录和报告系统,要求所有接种点和医疗机构都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提交免疫接种数据。

同时,国家卫生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发布全国免疫接种率的监测结果。

第三,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

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数据分析和预测。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接种率动态变化趋势,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评估,了解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为进一步改善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应当不仅仅是一个数据统计工作,还应注重提高公众的免疫接种意识和认识。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免疫接种的宣传,普及免疫知识,解答公众的疑问,消除人们对疫苗的误解和担忧,提高接种的参与度和接种率。

第五,建立的常规监测评估机制。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应当定期对全国各地的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估和排名。

政府部门应将免疫接种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指标,对未达标的地区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推动各地提高接种率,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能够有效地追踪和评估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12
应种人数
• 在接种单位的辖区范围内,常住户口和外来人 口中的适龄儿童。
13
应种人数
• 基础免疫第1针(次)的应种人数:指按免疫程序的规定, 本次接种时达到该疫苗初免月龄的适龄儿童数,加上次接 种时该疫苗该针(次)应种儿童中未完成接种者。
• 基础免疫第2或第3针(次)的应种人数:是指上次接种时己 完成该疫苗第l或第2针(次)免疫的儿童数,加上次接种时 该疫苗该针(次)应种儿童中未完成接种者。
C:
村医未掌握其出生的儿童
25
某县所辖各乡某年常规免疫数据报告状态
31%
40%
漏报
迟报
及时报
29%
乡次数
26
部分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示意图
应接种 儿童
接种率报告 “1100万”儿童
27
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1. 未能掌握所有应接种对象 2. 漏报问题普遍,报告不及时 3. 报告数据准确性差 4. 未包括流动人口相关数据
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28
上述原因的成因 1.报告意识淡漠 2.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3.指导、督导力度较弱 4.人员更换频繁
29
接种率监测
30
我们面临的问题
“分母问题”带来的忧患
未能掌握所有的应接种儿童 (如新出生儿童)
后果
未接种(漏种) 报告数据无法使人信服
31
报告接种率的评价
• 2019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再次修订常规免疫报表,双月报
8
历史回顾(3)
• 2019年,第三次修改常规免疫报表 增加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信息
• 2019年,第四次修改常规免疫报表 将原表“3-1-2”、“3-1-3”、“3-14”取消,合并为一张报表,增加第二类疫 苗报表。

接种率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

接种率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

龄儿童数 (m) 人数(a)

50
50
2
40
45
3
45
49
4
55
58
5
50
58
6
48
49
合计
288

本次实种 未种人数 接种率(%)
人数(b) (c) (d)
45
5
93.4
41
4
91.1
46
3
93.9
50
8
86.2
57
1
98.3
45
4
91.8
284


1~6 月累计应种人数=1、2、3、4、5 月份实种人数之和+6 月份应种人数 =(45+41+46+50+57)+49=288
(一)接种率监测
累计接种率
➢ 可能反映接种率的动态变化,实时掌握接种率情况. ➢ 计算
某疫苗(某剂次)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累计实种人 数/该疫苗(该剂次)累计应种人数×100%
累计应种人数:指本年度某疫苗(某剂次)上次累计实种人数与 本年度最后1次该疫苗(某剂次)的应种人数之和。
累计实种人数:指某疫苗(某剂次)的各次实种人数之和。
1~6 月份累计接种率(%)=284/288=98.6%
(一)接种率监测
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报告接种率报 告应注意的问题
➢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谎报、瞒报接种数据。
➢ 每次接种前3~5天,对责任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 清理核实,在查阅接种卡、簿的基础上,按不同剂次 统计每种疫苗各剂次应种人数,并在每次接种结束后, 根据儿童迁入和迁出情况进行修正。

2011—2019年桂林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价

2011—2019年桂林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价

1 . 3 统计分析 应 用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 运 用 SPSS 22.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率 的 比 较 采 用 卡 方 检 验 或 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检验水准 «=0.05〇
2 结果
2.1 及 时 性 与 完 整 性 桂 林 市 1 7 个 县 (区 ), 2011 —2 0 1 9 年 应 上 报 报 表 153次, 实 上 报 153 次,及 时 上 报 153次。及时率和完整率均达到
表 1 2011 — 2019年桂林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 P V 丨3 D TP13 MR 99.45 99.43 99.06 99.53 99.48 99.37 99.52 99.49 99.47 99.63 99.62 99.69 99.72 99.74 99.75 99.63 99.69 99.72 99.73 99.72 99.74 99.70 97.34 99.48 99.52 98.74 99.33
100.00%。
2.2 报 告 接 种 率 与 估 算 接 种 率 2011 —2 0 1 9 年 7 种 疫 苗 报 告 接 种 率 (共 6 3 个 )均 > 9 5 . 0 0 % , 超过 了国家对疫苗接种率的要求(> 9 0 . 0 0 % ) ; 有 6 0 个 ( 9 5 . 2 4 % ) 疫 苗 报 告 接 种 率 > 9 9 . 0 0 % 。估算接种率 在 61.65%〜 150.37%之间。见 表 1。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性疾 病 最 经 济 有 效 的 方 法 。建 立 人 群 免 疫 屏 障 ,对传 染 病 的 控 制 和 消 灭 起 着 关 键 性 作 用 [1]。2008年实 施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 一直是免疫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了解预 防 接 种 工 作 质 量 的 重 要 手 段 ,便 于 发 现 工 作 中 的 漏 洞 与 短 板 , 为 改 进 免 疫 规 划 工 作 提 供 保 障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的报告接种率监测 质 量 开 展 过 相 关 评 价 [3]、很 多地方疾控机构也开 展过类似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办 法 [45]。为 了 解 桂 林 市 报 告 接 种 率 监 测 质 量 ,本 文 对 2011—2 0 1 9 年桂林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 测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点介绍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点介绍
规划信息管理系统(GAVI系统),汇总上各报级上县报级前疾都控要严机构。
格审核数据质量,
• 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登陆GAVI系统审确保核报预告防数接据的种准门诊
上报的表格并上报市级。
确性和完整性
接种率评价——可靠性评价
• 图表法 • 差值(D)法 • 比值(R)评价法 • 脱漏率 • 其它评价方法
接种率计算
本次接种某疫苗某剂(次)实种人数
接种率=
× 100%
本次接种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
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实种人数
累计接种率=
× 100%
某疫苗某针(次)累计应种人数
累计接种率计算举例
• 【例】某乡卫生院1-6月的接种人数如下表,试计算该地上半年
的累计接种率。
月份 当月达到免疫月(年)本次应种 本次实种 未种人数 接种率(%) 龄儿童数 (m) 人数(a) 人数(b) (c) (d)
报表形式
接种大卡
各接种点常规免疫完成情况记录表,适用于接种点 登记汇总
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月报表
分表1-1、表1-2、表2-1、表2-2, 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 计汇总报表,由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逐级统计上报
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大卡
按年度存放 每年1本或每村(管区)1本 在接种点保存,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包含了预防接种证上的所有疫苗
目录

中息


国管


免理


疫系


规统


划监


信测



1
2
3
一、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 由医院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将儿童信息转给疾控机构,再由 疾控机构将儿童信息传给乡镇(村)接种门诊(点)
• 由医院接种对儿童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及告知后续疫苗 或针次应当在哪里去接种的信息
• 或儿童家长报销在当地(卫生院)报销住院分娩费用时,可以 同时登记儿童信息,然后可立即将信息转给接种门诊(点)
• 常规免疫监测实行月报告 • 乡镇街道防保组织每月5日前收集辖区内接种单位上报的表格后进行汇总,
汇总的合计数留档,并将分接种单位的表格上报县级疾控机构。 • 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将乡级上报的分接种单位的表格录入或导入“中
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v4.0.3.2) 并上报。 • 市级疾控机构每月15日前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可信” “可疑”
“不可信”
22
接种数据分析报告
要求每月对常规免疫数据进行分析,包括: • 一般性评价
– 及时性:是否在规定时限报告 – 完整性:是否所有接种单位(县)报告 – 准确性:数据有无错误(数字错误和逻辑错误)
• 数据可靠性评价
– D值、R值、脱漏值(DO%)
• 存在问题 • 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 人口资料 • 冷链设备资料
27
3.1 数据录入
• 县级每月5-10日录入数据
– 打开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简称监测软件) – 依次点击“接种率监测”“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报表” – 在打开的界面中录入数据进行数据录入 – 录入完成后核实无误,上传数据到省级服务器。
注意:县级在打开一个新的月份时会提示“本月报表 没有产生,请点击“制表”按钮,生成本月报表”
28
29
30
31
32
33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

差值比较 D= | 估计接种率 — 报告接种率 |
差值比较 < 0.05 0.050.15 > 0.15
可信 可疑 不可信
评价方法(4):比值(R) 评价
R= 3MV(或BCG) / OPV或DPT
0.95 <R <1.05时,
0.90 R <0.95, 或 1.05 <R <1 .15时,
R < 0.90 或 R >1.15时,
定为“可信”
定为“可疑” 定为“不可信”
其它评价方法
估算疫苗使用量 出生率监测 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 接种率调查 强化免疫资料 免疫监测资料 疾病监测(如AFP监测)资料
脊灰
25 24 25 … …
疫苗
25 49 79 … …
当月接种人数 当月累计接种人数
评价方法(2) 监测
100
80
接 种 60 率 (%) 40
20
0
乡1
乡2
乡3
乡4
报告单位乡
........
乡 10
报告接种率 估算接种率
评价方法(3):差值(D)评价
估测接种率=(报告接种人数/估计应接种人数)*100
表3-1 表3-3
双月 30 日前
表3-2
工作要求
1. 报告信息必须完整: 基本人口信息,部分省BCG接种信息 2. 对录入过程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 及时传送数据 4. 定期对各县接种率进行分析, 关注低接种率地区
如条件允许,建议绘制地图。
接种率调查
一、 目 的 二、 方 法 三、 内 容
接种率的监测与评价
是否有常规免疫报告

卫生部关于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关于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通知(1994年12月13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如期实现了以省、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为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控制、消灭计划免疫所针对的传染病,有效地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实现国务院颁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1995年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必须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和监测。

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探索和专家反复论证,常规免疫种率报告比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及时掌握接种率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较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免疫接种率,克服抽样调查的局限性;全国脊髓灰质炎专报系统已微机联网,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提供了条件。

为此,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实行统一的免疫接种率报告表格,并以此作为评价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工作的开展,定期检查督导。

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保证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方法(附件)的正确实施。

三、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接种点,都要妥善保管各种接种登记和上报的有关资料,便于审评工作的开展。

四、接种点在每次冷链运转完成后3日内将“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表1)报至乡卫生院和县级卫生防疫机构。

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在汇总逐级上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表2)的同时,抄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银川市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

银川市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

银川市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
曹俊隰;谭玉臻;郑华;刘卫国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1()5
【摘要】为了解银川市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及工作质量,对全市2000年各级地段医院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监测评价。

结果全年常规免疫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5.83%。

五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其估计接种率为88.27%~96.36%。

结论通过D值、R值进行综合评价,12个单位判为可信、4个单位判定为不可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综合评价为可信。

【总页数】4页(P267-270)
【关键词】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作者】曹俊隰;谭玉臻;郑华;刘卫国
【作者单位】银川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锡林郭勒盟2013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报告 [J], 焦惠;谷欣华
2.昌江黎族自治县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分析 [J], 林喜雪;孙如梅
3.丹东市2006年免疫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分析 [J], 王瑞;孟丽娟;刘岩跃;修洁
4.银川市200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J], 郑华;王治伦
5.2011—2019年桂林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质量评价 [J], 秦春林;唐国荣;周云;申伟平;赵云霞;徐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系统评价Evaluation on Surveillance Data for Routin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eports and Monitoring Systems in Gaomi in 2011 Gaomi City CDC, Li X, Li ZZ, Zhang YD, Deng ZH.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routin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eporting in Gaomi city in 2011. And fin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rectification opin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ture work. [Methods] With the methods of the estimated routine coverage 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ported coverage rates and estimated ones (D value); the ratio between reported coverage rates and estimated ones (R value), etc. The routin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monitoring data results of nine kinds of vaccine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ose vaccines of Immunization Progra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PIMS) are reported by 15 vaccination clinics. [Results] Complete rate of the city reported is 100%. The timeliness rate is 98.3%.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rate is 95%. Basic immunization reported vaccination rate above 95%. The vaccination rates are about more than 100%. Those data is too high. And all the D values are all too much high and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data are incredible. But the R1、R2、R6、R7、R8 values are credible. R4、R5、R9、R10 are doubtful and R3、R11、R12 are incredible. [Conclusions] The full rate, time rate, accuracy rate of monitoring report and the report of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are a little higher.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vaccination rat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basic units. The quality of statements member are enhanced and the quality of report is improved. But the credibility of the D value and R value are low. This shows that the grass roots data has omissions, lack of reported and grasp incomplete phenomenon.Keywords:routine immunization, reported vaccine inoculation rate, estimated vaccine inoculation rate, D value and R value evaluation,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摘要:[目的]评价高密市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促进今后工作更上台阶。

[方法]用估计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方法,对全市15处接种门诊上报的,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9种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全市报告完整率为100%,及时率为98.3%,数据准确率为95%;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95%以上;估算接种率都超过100%,数据偏高;D值全部偏高,统计均显示不可信;R1、R2、R6、R7、R8显示可信,R4、R5、R9、R10显示可疑,R3、R11、R12显示不可信。

[结论] 监测报告完整率、及时率、准确率,报告接种率较高,表明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已经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报表员素质提升,报告质量提高;估计接种率、D值和R 值可信率较低,说明基层数据有漏报,缺报、掌握不全现象。

关键词: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估计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问题和建议为评价2011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促进今后工作。

我们对2011年卡介苗(BCG)、乙肝 (HepB) 、脊灰(PV)、百白破三联(DPT)、含麻疹类(MCV)、白破二联(DT)、流脑A(MENA)和乙脑(JE)、甲肝 (HepA)9种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2011年1-12月全市15处接种门诊上报的免疫接种率数据库导出的数据2 分析评价方法:2.1 常规基础、加强免疫报告情况全市15处接种门诊有12处每月运转3次,市直、市立和开发区接种门诊每日接种。

数据每月上报1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应收集1-12月份接种率报告180份,无缺漏报算完整;每月最后一次运转完毕3日内上报数据为及时,以邮箱收到时间为准;每月次数据无差错为准确;每月次上报数据无缺项算数据完整。

2.2 估算接种率、接种率D值、R值评价2.2.1 接种率评价方法依据:根据《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进行估计接种率、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

【1】2.2.2 接种率评价方法:2.2.2.1 估算接种率:以市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的出生人数为估计应接种人数,以监测系统报告的实际接种人数为实种人数计算估计接种率;2.2.2.2 D值:D值=┃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当D≤0.05时为可信,0.05<D≤0.15为可疑,D>0.15为不可信;2.2.2.3 R值:R值≈3MV(BCG)∕OPV(DPT、HBV);R1=3MCV/(PV1+PV2+PV3); R2=3MCV/(DPT1+DPT2+DPT3);R3=3BCG/(PV1+PV2+PV3);R4=3BCG/(DPT1+DPT2+DPT3);R5=3MCV/(HepB 1+ HepB 2+ HepB 3);R6=3BCG/(HepB 1+ HepB 2+ HepB 3);R7=2MCV/(MENA1+MENA2); R8=MCV/JE;R9=2 BCG /(MENA1+MENA2);R10= BCG /JE;R11=2 MCV /(HepA 1+ HepA 2);R12=2 BCG /(HepA 1+ HepA 2).当0.95≤R≤1.05时为可信,0.90≤R<0.95或1.05<R≤1.15时为可疑,R<0.90或R>1.15为不可信。

2.3 报告接种率:某疫苗报告接种率=某疫苗报告实种人数/该疫苗报告应种人数×100%。

3 结果与分析:3.1 接种率报告完整率、及时率、准确率情况及分析:3.1.1全市看,15处接种门诊报告完整率为100%;及时率为98.3%,除姜庄83.3%、呼家庄91.7%外,其余乡镇为100%;数据准确率为95%,柏城、康庄、井沟91.7%,大牟家、姚哥庄、呼家庄83.3%,其余乡镇100%;数据完整率为99.4%,除大牟家91.7%,其余乡镇100%。

详见表13.1.2 结果表明,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已经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纳入常规工作日程。

报表员素质提升,报告质量提高。

但仍有少数乡镇出现迟报、漏报、错报现象。

3.2 常规基础免疫接种情况与分析3.2.1 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3.2.1.1全市合计,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HepB1 100%(8898/8898),及时率99%(8796/8898),HepB299.6%(9080/9090),HepB398.9%(9316/9330); BCG 100%(8882/8882);PV199.1%(9618/9633),PV299.2%(10245/10260), PV3 99.4%(10682/10701); DPT1 99.1%(9532/9547), DPT2 99.2%(9777/9798),DPT3 99.1%(9840/9864);MCV1 99.8%(9708/9725);MENA1 99.1%(9826/9844),MENA298.5%(9549/9565);JE1 99%(9863/9876);HepA199.8%(8203/8213).3.2.1.2全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95%以上;乡镇除呼家庄HepB393.9%外,其他都在95%以上。

说明以本系统自己掌握的儿童数为基数,接种率较高,基本无漏种漏报现象。

详见表23.2.2 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3.2.2.1 全市估算接种率分别为HepB1119%、HepB2120.3%、HepB3122.5%、BCG 118.9%、PV1128.1%、PV2 135.1%、PV3140%、DPT1124.1%、DPT2126.5%、DPT3128.6%、MCV1131%、MENA1128.8%、MENA2125.7%、JE1130.5%、HepA1 108.2%。

3.2.2.2 全市估算率都超过100%数据偏高。

市直PV1、DPT1;拒城河PV1、DPT1、HepA1,柴沟HepA1、JE1在90%—100%之间;柏城HepB1、HepB2、BCG,市直HepB1、HepB2、BCG,市立MV1、HepA1,河崖HepA1,大牟家HepB1、MENA1、MENA2,开发区HepB1,呼家庄HepB1,柴沟HepB1、BCG、MENA1、MENA2估算接种率均达不到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