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和临床选择_尉承泽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中尤为常见。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至关重要,而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乳腺癌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乳腺癌治疗的原则。

一、多学科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一是多学科综合治疗。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包括肿瘤学、放射学、外科学和遗传学等。

一个好的治疗方案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

例如,外科医生负责手术切除肿瘤,放射科医生负责放疗计划,肿瘤科医生负责化疗方案等。

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二、个体化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二是个体化治疗。

每个患者的乳腺癌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特征,包括基因突变、表达型及受体状态等,这些特征决定了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例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可以采用靶向治疗药物,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适合激素治疗。

通过个体化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三、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之三是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的乳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术治疗的原则包括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淋巴结清扫的方式以及手术后的整形等。

通常情况下,保乳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能够保留患者的乳房形态和功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行乳房切除术。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并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四、辅助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之四是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使用的药物治疗或放疗,旨在减小肿瘤的体积、杀灭潜在的残留癌细胞以及减少复发的风险。

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疗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放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而靶向治疗则是通过抑制肿瘤特定的分子靶点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辅助治疗的目标是增加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疾病。

一、原则在制定乳腺癌治疗方案时,医生通常会考虑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和分子亚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设计。

2. 根治性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来达到根治的目的。

对于晚期乳腺癌,根治性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3. 综合治疗:乳腺癌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方法基于不同乳腺癌阶段和患者的特点,下面介绍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基本方法,根据病情程度可以选择乳腺部分切除、乳腺全切除或乳房切除,也可以结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后可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常在手术后进行,通过利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照射乳腺,减小残留肿瘤的风险。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也可在手术前进行放疗,以缩小肿瘤的体积。

3. 化学疗法:化疗是使用药物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分期,可以选择单药或者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

常见的化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但通过合理的用药和支持性治疗可以减轻不适。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信号通路。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以阻断HER2受体的信号,抑制肿瘤的生长。

5.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

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类雌激素药物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发展,例如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这些新技术有望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一)2024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一)2024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规范化诊治指南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五个大点展开论述,以指导医生在诊治乳腺癌患者时的决策和操作。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诊断1.临床表现和病史的重要性2.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和应用范围3.乳腺活检在诊断中的作用4.乳腺癌分期和预后的评估5.乳腺癌特异性标记物的诊断意义二、乳腺癌的治疗1.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手术方式的选择2.术前辅助治疗的应用及其优势3.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的选择4.手术合并辅助治疗的时机和方法5.手术后康复和随访的重要性三、乳腺癌的手术1.乳腺癌手术的目的和原则2.乳腺癌手术中的保护胸壁策略3.乳腺癌手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方式选择4.术中冰冻切片的意义和应用5.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四、乳腺癌的放疗1.放射治疗适应症的评估与选择2.放射治疗的技术进展与优化3.放射治疗中的辅助用药4.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与预防5.放射治疗后的随访与监测五、乳腺癌的化疗1.化疗适应症的确定2.化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3.化疗的疗效评估与监测4.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5.化疗后的生活护理和康复建议总结:乳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面的综合探讨,可以使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规范、科学,并提高预后效果。

医生应根据指南中的建议,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以最大程度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状态。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版 9002�径路床临癌腺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 TCE、TC 颅头、动心声超、能功肺、析分气血�做选要需床临据根.4 �等查检镜管乳、磁核行时要必�片摄靶钼、超彩腺乳.3 �图电心、片光 X 部胸.2 �查筛病疾性染感、�脂血、功肾、功肝、质解电括包�查检化生、能功血凝、规常�便、尿�血.1 。目项查检的须必所�天 5�3�估评前术�备准前术�六� 。径路入进以可�时断诊一第响影不也理处殊特需无间期院住但�病疾他其并合者患当.2 �码编病疾癌腺乳 05C�01DCI 合符须必断诊一第.1 。准标径路入进�五� 。天 81≤为日院住准标�四� 。等检活结巴淋哨前行可时要必�4 �等术除切大扩部局、除切纯单如�者患癌腺乳的式术述上合适不�式术他其.3 �者患癌腺乳的术手乳保行宜适、愿意乳保有�术手乳保.2 �者患癌腺乳确明�术治根良改+检活.1 �社版出医军民人
.8
.7
.6 .5 .6
作 工 疗 诊 要 主
.4 .3 .2 .1
.5 .4 .3 .2 .1 间时
项事意注期术 手围待交属家及者患向 书 意同血输 、书议协品用费 自 、书意同情知术手署签 写书历 病等录记房查师医级上 、结小前术成完师医院住 诊 项事意注后术 会室科关相的要必成完 及 案方术手定确�论讨 情病代交属家及者患向 .5 前术行 �等果结理病刺穿 房查师医级上 .4 、靶钼、超彩、检体据根 录记 �定而况情视�检活刺穿 程病后术成完师医院住 .3 估 录记术手成完者术 .2 评前术与备准前术成完 术手施实 .1 房查师医级上 �日术手�天 6-3 第院住 天 5-2 第院住
�嘱医时临 食普 .1 �嘱医期长
嘱 医 点 重
管流引除拔 否是确明况情流引据根 .3

乳腺癌治疗:原则与策略全解析

乳腺癌治疗:原则与策略全解析

乳腺癌治疗:原则与策略全解析我的乳腺癌治疗之旅始于确诊的那一天。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人生的起伏,从最初的恐慌和无助,逐渐走向理解和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治疗乳腺癌需要明确原则,掌握策略,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

我要明确,乳腺癌的治疗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应充分信任并依赖专业医生的建议,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术,我可以将肿瘤组织切除,减少肿瘤负荷,提高生存率。

手术方式包括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2.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也可以在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

3. 放疗: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也可以与化疗联合使用。

4.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内分泌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使用内分泌抑制剂,如三苯氧胺等,可以抑制雌激素的合成与作用,降低复发风险。

5.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例如,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在明确治疗原则后,我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1. 新辅助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我可以在手术前接受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2. 辅助治疗:在手术后,我可以接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将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例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综合运用。

4. 个性化治疗:根据我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病情,医生为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

2019 CSCO 乳腺癌指南解读2019年,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这份指南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帮助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生存率。

下面我们来系统解读这份指南。

一、乳腺癌治疗原则乳腺癌治疗的原则是综合治疗,即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根治治疗为优先,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而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应强化全身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放疗可以有效地缩小肿瘤,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二、早期乳腺癌治疗策略1. 早期乳腺癌根治治疗方法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根据指南,根治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保留乳房外形,且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方法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腺切除手术。

同时,在乳腺保留手术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进一步降低复发和死亡率。

对于乳腺切除手术患者,则需进一步做乳房重建手术,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身体形态。

2. 早期乳腺癌化疗策略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不是强制要求的治疗方法。

但是指南强调,对于以下患者,化疗是必要的:(1)ER、PR均为阴性的患者,包括node-negative、node-positive和HER2-negative患者;(2)HER2阳性患者;(3)node-positive、ER阳性或PR阳性的患者,特别是有其他不利预后因素的患者。

在化疗药物上,文献强调,AC、CMF为常规方案,但是,对于HER2阴性患者,可采用TC或DC方案;对于HER2阳性患者,需加用靶向药物。

3、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对于ER和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指南推荐在手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tamoxifen和AIs等,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

同时,长期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

三、进展性乳腺癌治疗策略1. 进展性乳腺癌全身治疗策略对于进展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是重中之重。

指南中,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乳腺癌患者治疗与病理介绍的方法

乳腺癌患者治疗与病理介绍的方法

乳腺癌患者治疗与病理介绍的方法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院北京蓝海中医院周宜强教授认为,活血理气汤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新辅助化疗,且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减轻其临床气滞血瘀症状,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胃肠道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1、乳腺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新辅助化疗能降低病期、使原本不能手术的患者增加了手术的机会,而且争取了保乳机会,还可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并抑制外周微小病灶。

2、乳腺癌介绍乳腺癌中医俗称“乳岩”,多为情志不畅,气血瘀阻,气滞血瘀所致,以肝经不调为主,又鉴于脾肾两脏的影响最为密切,故在治疗方面以调畅气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方药选择以活血药为主,配伍统肝理气之品,佐以补养气血之剂。

故方中首选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以消其积滞;陈皮、木香疏肝理气以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又佐以当归、白芍、党参补益气血,调理机体机能。

诸药合用,共奏调肝理气、活血祛瘀、补益气血之功。

3、乳腺癌患者活血治疗方法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可降低癌症患者血黏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解除抗癌药物进入癌组织的屏障,提高肿瘤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更多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近年研究亦显示,中药对肿瘤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可能与抗耐药有关,尤其是活血化瘀中药,具有减轻肿瘤多药耐药作用。

生物治疗技术通过采集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送至GMP标准实验室进行增殖、培养,以获取成熟的、具有肿瘤细胞识别能力的DC细胞和数量更多、更具活性和杀伤力的CIK细胞,并将这两种细胞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用它们来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安全无毒副作用,启动人体免疫机制,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和转移的微小病灶,达到控制肿瘤生长、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和恶化的目的。

更多参考/。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死亡约7万余例。

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

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

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Ⅳ期)乳腺癌。

局部晚期乳腺癌通常包括可行根治性手术的部分ⅡB(T3N0M0)期和ⅢA期原发性乳腺癌以及难以行根治性手术的累及皮肤、胸壁或广泛淋巴结受累的ⅢB、ⅢC期乳腺癌。

本指南中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仅针对初始不可手术、尚未扩散至远处的局部晚期乳腺癌(ⅢB、ⅢC期)。

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所面临的挑战。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所不同。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自然病程,并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

另外,对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等。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方案选择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和临床方案选择
芳 香 化 酶 抑 制 剂 5年 ; 种 原 因 不 能 接 受 芳 香 化 酶 抑 制 剂 治 各
案: ①保乳手术联合全乳放疗 , 不行腋 窝淋 巴结清扫 ; ②乳 癌
根治术考虑乳房重建 , 行前哨淋 巴结活 检 ; 行保乳手 术 , ③ 不 行淋 巴结清扫和放疗 。 目前 , 临床实践 提倡 保乳 手术联合 全
女性 乳腺 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 围内不断增 高 , 严重 威胁
广大妇女的身体健 康 。使 患者 获得合 适 、 安全 、 有效 的 治疗
方案 , 是普通外科和肿瘤科 医生追求 的 目标 。
1 手 术 治 疗
乳腺 癌是 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 , 手术治疗 在治疗方 案 中 占有 重要 பைடு நூலகம்位 。伴随 着乳腺 癌 的早期 发现 、 早期 诊 断 , 科 外
21 00年 7月 第2 2卷 下半月 第 1 4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M o m  ̄ o hn s e pesHe h dc J u fC ieeP o l at
J 12 1 u. 0 0
Vo. S 122 HM No 4 .1
【 综 述 】
乳 腺 癌 的治 疗 原 则 和 临 床 方 案 选 择
两周一 次 的剂 量 密集 化疗 即 d A d C×4 dT× 或 d A 一 d 4; d —
d T- ̄ dC。 d -d
4 内分 泌治 疗
三苯氧胺 ( A 是乳腺 癌 内分 泌治 疗临床 上应 用最 多 T M) 的药物 , 可用 于复发转 移性 乳腺 癌的 治疗 、 术后 预 防复发 转
下 降 5 % 。N C 0 C N指南对 原位 癌治 疗提 出 3条 可供 选择 方
去势 , 克服手术和放疗 的缺 点 , 为众多患者接受 。 绝经后激 素受 体阳性患者 , 术后 辅助 内分泌治疗 可以选 择术后 5年芳香化 酶抑 制剂 ; 三苯 氧胺 2~ 3年后再 序贯 使 用 2~ 3年芳 香化酶抑制剂 ; 三苯 氧胺 5年后 , 后续强化使 用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及其解剖学基础(尉承泽)_百替生物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及其解剖学基础(尉承泽)_百替生物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及其解剖学基础(尉承泽)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及其解剖学基础解放军三○七医院普通外科尉承泽解剖学是所有外科手术的基础。

毫无疑问,解剖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随着相关疾病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深入、外科治疗理念的进步以及非手术治疗手段的丰富,推动了外科手术方式的变革,使其更趋合理、更加人性化。

乳腺位于胸前壁,其腺体、皮肤、皮下组织中具有丰富的淋巴管丛,且相互吻合成网,通过集合淋巴管汇入区域淋巴结。

约75%的乳腺淋巴引流至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总数约30~60枚[1]。

目前,国内外腋窝淋巴结分组尚不统一,按照解剖学多将其分为5~6组。

Danforth等[2]将腋窝分为5组:(1)前群淋巴结:位于腋窝外侧壁,接受乳腺中央部和外侧部的淋巴引流,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群和尖群淋巴结;(2)外侧群淋巴结:位于腋窝外侧壁,接受上肢淋巴汇流,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群和尖群淋巴结;(3)后群淋巴结:又称肩胛下淋巴结,位于腋窝后壁,接受腹后壁和胸后壁浅层淋巴汇流,其输出淋巴管注入中央群和尖群淋巴结;(4)中央淋巴群:是腋窝最大的一组淋巴结群,位于腋窝中央,腋动、静脉下方的脂肪组织内,接受前群、外侧群和后群的淋巴的淋巴输出管,也接受部分乳腺集合淋巴管汇流,其输出淋巴管注入尖群淋巴结;(5)尖群淋巴结:位于腋窝尖顶部,在胸小肌和锁骨下肌之间,沿腋静脉近段排列,接受腋淋巴结其他群的汇流,经锁骨下淋巴干左侧汇入胸导管或左锁骨下静脉,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或右颈静脉。

1860年,Virchow通过对乳腺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创立了乳腺癌转移的离心学说:即乳腺癌的转移扩散是原发灶局部浸润及通过局部淋巴系统,沿淋巴管循序向淋巴结转移,而淋巴结具有机械性滤网功能,可以捕获癌细胞,进而延迟癌细胞远处转移,只有当淋巴结的滤过捕获能力耗尽,癌细胞方可冲破淋巴结的机械屏障向远处转移。

基于Virchow的理论及乳腺解剖学特点,William Halsted设计了乳腺癌外科治疗里程碑式的经典术式——乳腺癌根治术:即切除全部患侧乳腺、胸大肌、胸小肌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治疗策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

乳腺癌治疗策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

乳腺癌治疗策略及化疗方案的选择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乳腺癌的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治疗策略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乳腺癌的分期和分子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基础治疗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较小、无转移的患者,可以选择乳房保留手术。

而对于肿瘤较大、有转移的患者,需要进行乳房切除手术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手术后常常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利用放射线杀灭残留在乳房肿瘤周围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可以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风险。

根据病情不同,放疗可以分为全乳脏器保护放疗和乳房重建术后放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

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依赖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包括雌激素拮抗剂(如Tamoxifen)、芳香化酶抑制剂(如Aromatase Inhibitors)以及卵巢功能抑制剂。

内分泌治疗常常需要持续数年甚至更久,以预防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化疗作为乳腺癌的系统性治疗,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包括较大、淋巴结转移或高危因素存在的早期乳腺癌)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化疗通常通过使用抗癌药物,直接杀灭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方案的选择与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关,包括分子类型(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年龄、体质状况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有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脱氧胞苷)、AC-T方案(doxorubicin和cyclophosphamide,分别与Paclitaxel或docetaxel联合应用)以及TC方案(docetaxel和cyclophosphamide)。

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还可以选用含有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的化疗方案。

乳腺癌外科治疗新理念

乳腺癌外科治疗新理念

根治术
改良根治术
国际协作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 了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
随访10-15年
• 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别; • 形体效果,上肢功能,改良根治术优于
根治术;
美国医师协会
Halsted 1950年 75% 1970年 60% 1972年 48% 1977年 21% 1981年 3%
改良根治术 1950年 5%
原发肿瘤
SLN
ALN
• 染料
异硫蓝 isosulfan blue 专利蓝 patent blue dye 亚甲蓝(美蓝) methylene blue
哨兵淋巴结检出方法
美 蓝 着 色 法
Technetium 99m (99Tc 99锝) Half-life = 6 hours
Energy= 140keV (medium energy) Supplied by radiopharmacy (ex:Syncor)
1972年 28%
1981年 72%
最大限度的 可耐受切除
肢体功能保留
外形?
乳腺--美
乳腺--生命之源
保留乳腺手术加放疗 1927年 Hirsch 保留乳腺的乳腺癌根治术 1954年 Muslakallio
象限切除
区段切除 + 腋窝淋巴结清扫
局部切除
• 意大利米兰国立癌症研究院 • NSABP B-06 • EORTC-10801
乳腺癌外科治疗 新理念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附属307医院
尉承泽
乳腺癌外科发展史
乳腺癌根治术
1894年 Halsted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1949年 Urban
1951年 Margottini

乳腺癌选择性靶向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和新理念

乳腺癌选择性靶向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和新理念

乳腺癌选择性靶向药物治疗基本原则和新理念作者: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腺癌内科江泽飞宋三泰乳腺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等。

在确保疗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原则下,目前乳癌治疗的趋势是手术范围越来越小,早期病人可以保乳,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可以考虑不做腋窝清扫术。

放射治疗的选择更加严格,治疗设计更加精细。

全身治疗向疗效更好、毒性更低的选择性靶向治疗方向发展,乳癌选择性靶向治疗的成功例子有:针对肿瘤组织激素受体(ER/PR)的内分泌治疗,选择性针对肿瘤组织TP酶的化疗新药希罗达,和针对分子靶点HER2的靶向药物赫赛汀(Herceptin)等。

乳癌内分泌药物治疗乳癌内分泌治疗是针对乳癌组织激素受体,历史悠久的选择性靶向性治疗,自1896年Beatson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以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断取得进展。

一、常用药物类别乳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雌/雄激素类和孕激素。

1、抗雄激素:抗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雄激素对受体的作用。

最常用的是三苯氧胺(TAM),口服20mg/d,可以用于复发转移乳癌的解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癌。

2、芳香化酶抑制剂(AI):AI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断卵巢以外的组织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达到抑制乳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

(AI)适用于绝经后,依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类:(1)非甾体类药物,有第1代的氨基导眠能(AG)、第2代的fadrozole、第3代的瑞宁得(阿那曲唑)和弗隆(来曲唑)。

(2)甾体类药物,有第1代的Testolactone、第2代的兰他隆(福美司坦)、第3代的阿诺新(依西美坦)。

常用药物和剂量:阿那曲唑口服1mg/d,来曲唑口服2.5mg/d,依西美坦口服25mg/d。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完整版ABCC脱胎于《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专家共识》,汲取过往10年精华,汇集中国权威专家组的宝贵临床经验,总结国内外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提供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诊疗路径和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的数据,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230万,死亡病例数达66.6万[1]。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

2022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到35.72万[2],患者群体庞大。

幸运的是,目前乳腺癌治疗预后较好,中国乳腺癌整体5年生存率可达82%[2]。

然而,相比早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的整体治疗预后明显较差[3]。

其中,远处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仅31.9%[3]。

这意味着,晚期乳腺癌的生存预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晚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一方面,应当积极推行晚期乳腺癌的规范诊疗,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确保晚期乳腺癌患者能够从治疗中最大获益。

另一方面,晚期乳腺癌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成果将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更好的生活质量。

ABCC(2024版)基于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经过国内知名专家组详尽讨论和总结,在2022版基础上进行了更新,纳入了晚期乳腺癌分子病理检测新理念、综合治疗新方案、完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等。

新版指南关注肿瘤诊治的全程规范,为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先进、更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诊疗策略。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晚期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本次指南更新中,新增局部复发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复发的处理方案,明确寡转移乳腺癌的定义及处理方法。

对于长期缓解乳腺癌,ABCC指南认为治疗假期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中,ABCC指南强调了生物标志物状态的临床意义,并强调靶向治疗、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

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原则ABCC指南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作为不伴内脏危象的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死亡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早期筛查的普 及,乳腺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 需关注晚期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
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
包括遗传、内分泌、生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如家族遗 传史、长期雌激素暴露、晚育或不育、高脂肪饮食等。
预防措施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期精神 压力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乳腺筛查,以便早期发 现和治疗。

肢体功能锻炼
针对手术部位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肢体肿胀和僵硬。
密切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手 术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放化疗期间并发症管理
放射性皮炎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摩擦和刺激,使用皮 肤保护剂减轻症状。
恶心呕吐
给予止吐药物,调整饮 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骨髓抑制
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及时给予升白药物和抗
免疫组化检查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 组织进行标记,可进一步了 解肿瘤的分子特征和预后因
素。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适应证
包括早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和部分转移性乳腺癌。对于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术式选择
根据肿瘤大小、位置、淋巴结状况以及患者意愿等因素,手术方式可分为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 扫术等。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且患者要求保留乳房的患者;全乳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保乳手术无法 彻底切除的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则用于评估淋巴结状况并辅助治疗。
感染治疗。
心理康复和营养支持重要性
01
心理康复
02
营养支持

乳腺癌的规范治疗

乳腺癌的规范治疗

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正文:1、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指南。

本文旨在提供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

2、病理学分类:根据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我们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

每个亚型都有不同的治疗策略。

2.1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内分泌治疗包括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此外,也可以考虑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2.2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和酪蛋白激酶抑制剂。

此外,化疗和手术切除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2.3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难以治疗的乳腺癌亚型,目前尚缺乏靶向治疗方法。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和多柔比星。

3、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乳房保留手术或全乳房切除手术。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4、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常与手术联合,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并改善生存率。

放射治疗的范围和剂量需根据肿瘤的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

5、化疗: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病理学类型和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6、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

根据不同的乳腺癌亚型,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如激素受体调节剂、HER2抑制剂等。

7、化学预防: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某些化学药物进行乳腺癌的预防,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附件:1、乳腺癌治疗指南概要法律名词及注释:1、激素受体:研究发现,许多乳腺癌细胞在其表面具有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临床前四期解读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临床前四期解读

文献来源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临床前四期解读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争取早确诊,早治疗,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肿瘤组织学的分化程度,转移部位,月经情况,激素受体情况等等来确定,具体常用治疗原则如下:
Ⅰ期:做根治性手术,国内现多做改良根治术,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较好,亦可作保留乳房的保乳手术及术后根治性放疗。

原发肿瘤直径≥1cm 者均作辅助化疗,肿瘤高分化的除外。

Ⅱ期:做根治性手术,术后4-6周(当伤口基本愈合时,高危病人也可于4周内)先做辅助化疗,其后再根据病情选作放疗。

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给内分泌治疗。

Ⅲ期:先做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再作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作辅助化疗和放疗,激素受体(+)者并给内分泌药物治疗,需要时也可作卵巢去势术。

Ⅳ期: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做卵巢去势术)为主,需要时做局部放疗或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生存率的影响仍不明确。

今年来乳腺癌综合治疗进展很快,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所长,使有效率和生存率显著提高,尤其在各期的治疗中配合免疫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生存率,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了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文章编号:1005-2208(2009)09-0774-03乳腺癌治疗基本原则和临床选择尉承泽,江泽飞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Keywords breast carcinoma;radiotherapy;chemotherapy;endocrine therapy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不断提高,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使病人获得最合适的,即效果好,副反应小的治疗,是肿瘤医生追求的目标。

1局部治疗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手术治疗与全身治疗同样重要。

随着乳腺癌早期发现率的提高,外科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进步。

在不降低治疗结果的前提下,更注重功能保留及外形的美观。

2008年NCCN指南,继续提倡早期保乳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增加了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原则。

乳房重建包括即刻重建和延迟重建,可利用自身皮瓣或乳房假体,也可二者联合。

乳房重建选择需要包括乳腺外科、乳腺内科、整形科、辅助诊断科等多学科合作,在充分评估病人病情危险程度,明确肿瘤治疗方案后,结合病人自身的需求,充分讨论后决定。

延迟重建时机应该根据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来确定。

指南还特别提出病人吸烟是乳房重建的相对禁忌证,因为吸烟可能导致乳房重建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关于不同病人的放疗选择。

腋淋巴结转移(LNM)≥4个的病人,应进行同侧胸壁区和锁上区的放疗;对于LNM 在1~3个的病人,因为已有研究显示这样的放疗能够增加局部控制率,NCCN指南建议给予同侧胸壁区和锁上区的放疗。

由于乳区放疗的证据为3级证据,专家意见并不一致。

对于腋淋巴结阴性病人,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是肿瘤直径>5cm、切缘阳性或切缘与肿瘤近<1mm,这样的病人应考虑给予胸壁放疗。

对于导管原位癌局部治疗进一步细化。

研究证实,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接受全乳放疗,可使局部复发率下降大约50%。

NCCN指南对导管原位癌治疗提出3条可供选择的方案:(1)保乳术联合全乳放疗,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2)乳房根治术考虑乳房重建,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3)仅行保乳术,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保乳放疗。

临床实践中应该提倡争取保乳术联合全乳放疗,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不适合保乳者可考虑切除后的乳房重建,提高生活质量[1]。

2术后辅助化疗乳腺癌化疗药物,从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脲嘧啶,发展到含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的联合化疗,再到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加用蒽环类药物能显著提高疗效,而且常规剂量并不增加心脏毒性。

蒽环类基础上加紫杉类药物可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2-3]。

St.Gallen共识关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选择的基本原则,提出首先要考虑肿瘤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性,分为内分泌治疗有反应、内分泌治疗无反应、内分泌治疗反应不确定[4];同时按照其他肿瘤生物学指标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

低度危险的定义:腋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特征:pT≤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ER 或PR阳性、HER⁃2(-)、年龄≥35岁。

St.Gallen专家共识定义此类病人可以不化疗,而仅选择内分泌治疗。

NCCN指南推荐可以用Oncotype Dx评分决定是否化疗。

中度危险的定义:(1)腋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中的一项:pT>2cm、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35岁。

(2)LNM1~3和HER-2(-)。

高度危险的定义:(1)LNM1~3和HER-2(+)。

(2)腋LNM>3。

部分激素反应性中危病人(如绝经后、仅有一个危险因素的中危),也可以不化疗,而仅选择内分泌治疗。

近几年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多个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

对于术后需要辅助化疗的病人,NCCN指南列举了以下方案供临床医生选择:AC(多柔比星或环磷酰胺)、CE(表柔比星或环磷酰胺)、TC(多西紫杉醇或环磷酰胺)、FAC(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北京100071通讯作者:尉承泽,E-mail:yuchengze@尿嘧啶或多柔比星或环磷酰胺)、FEC(氟尿嘧啶或表柔比星或环磷酰胺)、AC→T(紫杉类)、FEC×3→T×3(多西紫杉醇)、TAC(多西紫杉醇或多柔比星或环磷酰胺),也可以在G⁃CSF支持下采用每两周一次的剂量密集化疗。

我们认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参照欧洲St.Gallen共识,建议根据病人情况和每个研究的背景合理选择上述化疗方案。

(1)如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激素依赖性病人如果化疗可以选择AC(CE)或TC。

(2)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三阴性病人可以选择FAC(FEC)或AC→T。

(3)HER⁃2阳性(ICH+++或FISH阳性)病人可以选择AC⁃TH或TCH。

(4)HER⁃2阴性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St.Gallen中高危)病人可以选择:AC→P1(紫杉醇周疗)/D3(多西紫杉醇三周方案),FEC×3→T×3,TAC;也可以采用每两周一次的剂量密集化疗,即dd AC×4→dd T×4;或ddA→ddT→ddC。

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的目标应该是争取治愈,所以选择方案更要强调遵循指南,规范治疗行为:(1)标准化疗方案包括标准的药物、剂量、治疗间隙和治疗疗程。

(2)蒽环类后序贯应用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治疗效果差别并不大,但亚组分析显示多西紫杉醇3周方案(D3)和紫杉醇每周方案(T1)比紫杉醇3周方案疗效更好。

所以蒽环类后序贯应用紫杉醇3周方案已不再是标准推荐方案。

(3)辅助治疗中蒽环类和紫杉类序贯应用,比同时用效果可能更好(A⁃T>AT),所以AT同时使用的联合方案并不是辅助治疗的推荐方案。

(4)现有化疗选择多数基于淋巴结数目,所以腋淋巴结阴性病人辅助治疗不建议使用紫杉类。

但未来分子分型可能提供更多精确选择,尤其是ER/PR阴性,Her-2阳性病人辅助化疗就需要含紫杉类化疗。

3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TAM)是乳腺癌内分泌临床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药物,可以用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以及高危健康女性预防乳腺癌。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在一线治疗中,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明显优于TAM。

新一代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ATAC、BIG1⁃98、TEAM、MA⁃17、IES⁃031、ARNO、ABCSG⁃8研究证明,绝经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不同阶段开始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都能取得较好疗效。

欧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研究偏重于绝经后病人,但我国乳腺癌病人发病年龄较轻,绝经前较多。

卵巢去势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早有成功经验。

卵巢去势术可以采用卵巢切除术、放射去势术和药物去势术。

以诺雷德(Zoladex)为代表的药物性卵巢去势,克服了手术和放疗去势的缺点,为众多年轻病人所接受。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病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术后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或依西美坦);三苯氧胺2~3年后,再序贯使用2~3年芳香化酶抑制剂;三苯氧胺5年后,后续强化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各种原因不能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仍然可以用三苯氧胺5年。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病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选择:(1)三苯氧胺5年。

(2)三苯氧胺2~3年,进入绝经后可以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3)如果三苯氧胺2~3年后依然未绝经,可以继续使用三苯氧胺至5年,如5年后进入绝经后,再用5年来曲唑作为后续强化治疗。

(4)对部分不适合用三苯氧胺治疗,或有高危复发转移因素的绝经前病人,可以考虑采用有效的卵巢功能抑制(手术或药物)治疗。

也可考虑卵巢功能抑制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但注意目前此领域国内外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临床上不作为常规。

4分子靶向治疗赫赛汀(Herceptin,H)是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

赫赛汀单药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有效率为15%~30%,与化疗联合可以提高疗效。

赫赛汀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也取得很好疗效。

有中国学者参加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13000例HER2IHC检测3+或FISH阳性早期乳腺癌,证实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赫赛汀能使早期乳腺癌复发风险进一步下降39%~52%,因此美国NCCN和中国cNCCN指南都将赫赛汀列入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推荐,治疗选择可以是化疗后赫赛汀1年,AC⁃TH或TCH。

5炎性乳腺癌既往的指南将炎性乳腺癌归入局部进展乳腺癌部分进行讨论。

2008年指南将其单独列出,做为一个特殊病理类型详细探讨了其诊治。

炎性乳腺癌在乳腺癌中较为少见,美国统计显示乳腺癌中大约有1%~6%为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由于癌细胞阻断了淋巴管使得乳腺表现为皮肤充血肿胀。

对于没有远处转移的炎性乳腺癌,NCCN指南的推荐治疗是术前可给予蒽环类联合/不联合紫杉类的化疗,疗效好者行根治术,术后进行放疗,疗效不好者可更改方案继续行术前化疗,也可行术前放疗。

对于HER2过表达病人,考虑加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

6术前新辅助化疗若干问题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手术治疗依然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合理应用,改变了乳腺癌治疗首选手术的传统模式,提高治疗效果。

现在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学术讨论中分歧也不少,就若干热点问题结合NCCN指南和实践经验谈谈我们的认识[5]。

(1)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目标可以是降低肿瘤分期,使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病人可以手术切除;也可以是原本不能保乳的病人肿瘤缩小后争取保乳,当然同时也起到体内药敏试验的作用。

(2)新辅助治疗适应证是不适合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T3和或N2以上)、有保乳意愿的部分T2期病人(原发肿瘤3~5cm)。

而原发肿瘤<3cm 的腋淋巴结阴性早期病人仅在临床研究时采用新辅助治疗。

(3)新辅助化疗方案推荐含蒽环类(A)和紫杉类(T)药物的方案,可以联合也可以序贯使用。

所以可以选择辅助治疗没有被推荐用作的AT联合。

需要强调的是所用化疗剂量要标准,阿霉素50mg/m2或表阿霉素75mg/m2,联合紫杉醇175mg/m2或多西紫杉醇75mg/m2。

(4)新辅助治疗的周期数要根据不同病期和治疗目的而定,因为不同的治疗目标,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严格的疗效评价对决定后续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5)局部晚期病人有效的新辅助治疗后,一般选择(改良)根治术,因为新辅助化疗对病人来讲基本上是“降期不降危”。

但对有强烈保乳愿望的病人,新辅助治疗后可以使部分化疗前不宜保乳的获得保乳机会,但切除范围要足够,确保切缘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