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疾病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 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95
>31
27-31 <27
32-36
32-36 <32
巨幼贫等 再障等 缺铁贫等
正常细胞性贫血 82-95 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贫血 <80
<80
<27
32-36
慢性感染、 炎症等
正常红细胞normal
erythrocyte
red cell observed under electric microscope
红细胞形态改变
泪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于各种增生 性贫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血、脾 功能亢进或 肾病等
裂红细胞 指红细胞碎片,包括盔形红细胞等,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红细 胞破碎综合症;其它常见于化学中毒、肾功能衰竭、血栓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AP 实验性治疗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AA)
定义: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 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临 床表现有贫血、出血及感染,一般无肝 、脾、淋巴结肿大。 分型:急性AA 慢性AA
临床表现
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和发热
肝、脾、淋巴结一般无肿大 临床类型
急性再障
置。 幼红细胞显著增生,常>50%,以中幼红 细胞为主,其他阶段也相应增多,易见 核分裂象。 粒系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形态大 致正常。 巨核系大致正常
增生明显活跃
H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分成两步: ①首先明确有无溶血,应寻找红细胞破坏 增加的证据; ②查明溶血的原因,则须经过病史、症状、 体征以及实验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作 判断
4

(一)缺铁性贫血(IDA)
概念:是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
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 贫血。
临床分期
根据缺铁病程,可将缺铁性贫血 分为三期 1、铁减少期:缺铁隐匿期 2、无贫血的缺铁期:隐匿性缺 铁 3、缺铁性贫血期
临床表现
贫血的一般表现
特殊表现
皮肤、粘膜、神经、精神系统症 状、感染率升高、细胞免疫功能 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血象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涂片中易见嗜多色红细胞及幼红细胞,
由红细胞膜缺陷所致者可见小球形、椭 圆形、口形红细胞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0% 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可见中性粒细胞核 左移现象 血小板计数可呈反应性增多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明显减低或倒
二、检验 血象:正细胞性贫血。Ret降低,WBC、Plt正 常。 骨髓象 a、增生活跃;G/E↑ b、红系显著减少。幼红细胞<5%,形态正常。 c、其他系正常 3、其他检查

CAA: 向心性发展,不同穿刺部位增生程度不一。 增生活跃部位红系代偿性增生,炭核样晚幼 红细胞多见。粒系减少,以晚幼粒、成熟粒 细胞为主。非造血细胞增多 增生减低部位同急性再障。
3. 组化:NAP↑↑, PAS(—)
骨髓象
非造血细胞
非造血细胞
网状细胞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贫血貌。可有黄疸,常有舌炎、 消化不良、腹胀、腹泄或食欲不 振等消化道症状,半数以上患者 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手足麻木, 体位感觉障碍,运动失调,精神 抑郁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细胞性贫血(Hb↓、RBC ↓ 、MCV↑、MCH↑) 红细胞内常伴有卡波环、豪-杰小体 白细胞正常或减低,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血小板正常或减低,可见巨大血小板 网织红细胞增多或正常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小 细 胞 低 色 素 性 贫 血 ( MCV<80fl, MCHC<32%) 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IDA血象
IDA血象
二、骨髓象 1. 增生活跃 2. 幼红细胞增多,中幼红和晚幼红比例增 高,染色质颗粒致密,胞浆少,“老核幼 浆” 3. 粒系、巨核系多正常 4. 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 外铁缺少
休息时也有心悸、气促 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61g/L~90g/L
31g/L~60g/L <30g/L
(三)确定贫血类型
1.RBC、Hb、Hct或MCV、RDW 2.观察红细胞形态:大小、异形性、 分布等
(四)确定贫血病因
1.询问病史,体检 2.血象、骨髓象检查 3.特殊检查:铁代谢测定、血细胞、 祖细胞培养等 4.非血液系统疾病检查:肝肾功能、 肿瘤排除(CT、磁共振等)
慢性再障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正常形态 白细胞↓淋巴细胞相对↑血小板↓ 网织红↓ 急性再障:网织红<15×109/L 白细胞<0.5×109/L 血小板<20×109/L 慢性再障:偏高
血象
网织红细胞减少


2.BM象:造血细胞↓, 脂肪↑↑ AAA:
多部位穿刺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 造血细胞明显减少,以成熟细胞为主,巨核 缺如。 非造血细胞(网状细胞、纤维细胞、组织嗜 碱细胞等)比例增高 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被非造血细胞取代。
1
全血细胞减少
2
诊断 要点
网织红明显下降(<0.5×109 /L)
骨髓增生明显减低
3
4
巨核细胞减少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概述 定义:以单纯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障碍为特 征的一种贫血。 病因:获得性,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病毒 感染、药物及其他 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无感染、无出血、 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IDA骨髓象
IDA骨髓象
细胞外铁消失
细胞内铁减少
缺铁性贫血诊断要点
1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诊断 要点
2
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3
铁染色
(二)溶血性贫血(HA)
定义: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 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的一类贫 血。 分类: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化学染色:PAS(-) 生化:
1)叶酸测定 2)VitB12测定 3)诊断性治疗试验。
巨幼细胞贫血诊断要点
1
诊断 要点
大细胞性贫血 骨髓细胞巨幼样变,中性分叶核 2 可见过分叶现象
3
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4
试验性治疗有效
巨幼贫与MDS的鉴别诊断
病史及临床表现 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PAS、
三、贫血的检查
(一)贫血的确定 RBC(×1012/L)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孕妇
Hb(g/L)
<120 <110
<100
Hct
<0.4 <0.35
<4.0~4.5 <3.5~4.0
(二)贫血程度的判定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Hb含量
91g/L~正常值下限 症状轻微
症状
活动后心悸、气促
2.

BM: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显著。巨幼红(幼核老浆)取代正 常形态的幼红细胞>20%。可见核畸形、碎裂、 多核。原巨、早巨增多。 粒系: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后巨 幼变。巨幼杆多见。 巨核系:正常或减低。巨核胞体大,分叶多 淋巴系:无变化 单核系:可见巨幼变。
再障、纯红再障
骨髓成熟障碍 (无效生成)
巨幼贫(核发育障碍)、 慢性疾病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Hb合成障碍)、 铁粒幼细胞贫血( Hb合成障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核发育及Hb合成均有障碍)
*5.
按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蛋白 (SF)和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分类 贫血类型 缺铁性贫血 增生障碍性贫血 无效应生成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sTfR 增高 降低 增高 增高 SF 降低 增高 增高 增高 reti 正常 降低 正常 增高
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或在微血管 内破坏。

(三)无效造血
在骨髓内红细胞系分裂成熟的 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在成 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被破坏、 死亡,又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原位溶血。
(四)髓外造血
急、慢性失血、贫血时,髓外器 官(肝、脾、淋巴结)执行代偿性 造血功能。
二、贫血的概念和分类
结构异常
2.按RDW和MCV分类 (Bassman分型)
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
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 正常值:11.5%-14.5%
根据MCV和RDW确定贫血类型 RDW
正常
MCV
增加(大细胞) 降低(小细胞)
正常
急性失血、
尿毒症、遗球、 酶缺陷性溶贫
MDS
肝病
轻型海洋性贫血
增加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1

2
红细胞、血红蛋白呈平行下降

诊断 要点
5
3
红细胞形态和结构异常 网织红增高
4
骨髓红细胞系统显著增生
常伴有脾大
(三)巨幼细胞贫血 (megaloblastic anemia MegA)
定义:由于VitB12和(或)叶酸
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 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
(1)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干细胞损伤或异常:AA、纯红再障、 MDS 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白血病、骨髓瘤、 转移瘤、MF、恶组 细胞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巨幼贫 Hb合成障碍-----缺铁贫、 慢性疾病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加
红细胞内部因素:膜、酶、蛋白缺
陷所致 (多为先天性/遗传性) 红细胞外部因素:药物、感染、免 疫、机械因素
(3)失血
急性:24h~48h内失血800~1000ml 慢性:溃疡、月经紊乱等
下一张
*4.骨髓增生程度
骨髓增生
增生性贫血 (幼红细胞≥20%) 增生低下性贫血 (幼红细胞<10%)
贫血
缺铁贫、溶贫、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实验诊断
安徽省立医院 检验科 贺学姣
一、贫血概述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的破坏
无效造血
髓外造血
(一)红细胞的生成

多能造血干细胞
成熟红细胞
源自文库见图


所需原料: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调节因素
下一张
Pronormoblast
Normoblasts
(二)红细胞的破坏
每日生理性破坏占总量的0.8%-1%,
常见原因
慢性病性贫血 缺铁
30-45%
15-30% 失血后贫血 5-10% B12/叶酸 5-10% 慢性白血病或淋巴瘤 5% MDS 5% 找不到原因的贫血 15-25%
三.常见几类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缺铁性贫血(IDA)

2
溶血性贫血(HA)
3
巨幼细胞贫血(MegA)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一)贫血的概念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 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 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参考 范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
(二)贫血的分类
1.根据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MCV=Hct/RBC (fl) 正常值:82-95fl MCH=Hb/RBC (pg) 正常值:27-31pg MCHC=Hb/Hct (%) 正常值:32%-36%
缺铁早期、MF、 免疫性溶贫
巨幼贫 MDS化疗后
缺铁贫
3.病因学分类
造血干细胞 受损 造血微环境 (AA) 破坏 红系祖细胞 骨髓肿瘤、纤维化(骨髓病性贫血) Epo生成减少(肾性贫血) 原红 核(DNA) 叶酸、VitB12(巨幼细胞性贫血) 早幼红 复制 阻断 中幼红 抗肿瘤药物 晚幼红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膜、酶、Hb、形态异常) 成熟红细胞 溶血 质 Fe、卟啉(缺铁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