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作者:苟强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第8期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

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

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

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17)4-0062-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

助性学习。合作与交流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

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前提是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学数学课

程教学中,教师需从因材施教理念出发,依据教学对象的心理素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知

识水平,以及各项能力差异将他们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每组各个层次的学

生有两个,组成六人学习小组。同时,小学数学教师需坚持“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观念,

将学生分成竞争、协作等能力均衡的小组,并明确合作学习目标,由纯粹的师生交流转变为生生、师生之间立体式、全方位交流,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特征”时,

教师在正式开学不久之后就应将班内学生组建成多个科学合理的层次性合作学习小组,在学习

本章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并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诸如学

困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比较,能够初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

含义,且学会画高;中等生:以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

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优等生则不仅需要掌握以上知识,还应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

练习,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如此,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各个层次学生在小

组内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而且更易找到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

二、合理设置竞争机制,学生互补互助学习

为提升小学生在小组内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教师需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全方位设置合理的竞争机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使用同层竞争法,不同层次学生之

间对比是不公平的,在同层竞争模式下优等生和优等生、中等生与中等生、学困生同学困生竞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公平的。当然,教师需借助分层学习任务来辅助,小组内各个层次学生

的学习任务不同、难度系数不同,引领他们自主构建互补互助的学习模式,当低层次学生遇到

学习困难时可向高层次同学寻求帮助,使其均可体验到成功。比如,在学习“2、5、3的倍数

的特征”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2、5、3倍数的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是

理解且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

倍数的基本特征,初步能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或3的倍数,以及对奇数和偶数概念的

学习,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之后,教师可先让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较学习、相互

竞争,优等生可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快,中等生次之,学困生最慢。在同层次下他们的竞争将会

比较激烈,争先恐后地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在小组内优等生帮助其他成员一起学习和探究,

在互补互助学习活动中,让整体学生均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和学习乐趣。

三、小组分层强化练习,实现良好纠偏补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小组合作展开分组教学,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可利用小组分层强化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实现良好纠偏补漏效果。小组分层练习即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推动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学习目标逐步推进,敢于接受新挑战。并引领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现象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在练习中创新和拓展,使其善于练习、能够练习,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对数学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小组内部相互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以“四则运算”教学为例,当学生学习完教材内容,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规则之后,能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在练习环节,教师可由易到难地设计练习题:21+79-32、

36÷6×15、10+2×157+4、25-75÷5+36、15×(168÷84)+18÷3、156-120÷(17-11)+24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设计出多个层次的练习题,先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层次的进行练习,达到分层强化的目的。接着再在小组内进行混编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实现发展性学习,不仅具有纠偏补漏的效果,还能够让他们从最近发展区向上一层次前进,最终实现整个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小组合作开展分层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和实施。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充分意识到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优势,主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四、创设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设。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推导公式前,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合作建议:(1)想与三角形有关的那些图形。(2)用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3)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我们的启发。

五、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合作者

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一个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平等的,建设性地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关键。老师应注重在学生中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总之,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